《清史稿》列傳第七十四:烏古孫良楨,字干卿,世次見父澤傳。資器絕人,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清史稿》列傳第七十四

清史稿

列傳第七十四

○烏古孫良楨

烏古孫良楨,字干卿,世次見父澤傳。

資器絕人,好讀書。

至治二年,廕補江一陰一州判官,尋丁內艱,服除,調婺州武義縣尹,有惠政。

改漳州路推官,獄有疑者,悉平反之。

上言:「律,徒者不杖,今杖而又徒,非恤刑意,宜加徒減杖。」

遂定為令。

移泉州,益以能稱。

轉延平判官,拜陝西行台監察御史,劾遼一陽一行省左丞相達識帖睦邇賣國不忠,援漢高帝斬丁鮑故事,以明人臣大義。

並劾御史中丞胡居祐一奸一邪,皆罷之,中外震懾。

升都事,猶以言不盡行,解去。

復起為監察御史,良楨以帝方覽萬幾,不可不求賢自輔,於是連疏:「天歷數年間紀綱大壞,元氣傷夷。

天祐聖明,入膺大統,而西宮秉政,一奸一臣弄權,畜憾十有餘年。

天威一怒,一陰一晦開明,以正大名,以章大孝,此誠兢兢業業祈天永命之秋,其術在乎敬身修德而已。

今經筵多領以職事臣,數日一進講,不渝數刻已罷,而NJ御小臣,恆侍左右,何益於盛德哉。

臣願招延儒臣若許衡者數人,置於禁密,常以唐、虞、三代之道,啟沃宸衷,日新其德,實萬世無疆之福也。」

又以國俗父死則妻其從母,兄弟死則收其妻,父母死無憂制,遂言:「綱常皆出於天而不可變,議法之吏,乃言國人不拘此例,諸國人各從本俗。

是漢、南人當守綱常,國人、諸國人不必守綱常也。

名曰優之,實則陷之,外若尊之,內實侮之。

推其本心,所以待國人者,不若漢、南人之厚也。

請下禮官有司及右科進士在朝者會議,自天子至於庶人,皆從禮制,以成列聖未遑之典,明萬世不易之道。」

又言:「隱士劉因,道學經術可比許文正公衡,從祀孔子廟庭。」

皆不報。

御史台作新風憲,復疏其所當行者,以舉賢才為綱,而以厚風俗、均賦役、重審理、汰冗官、選守令、出奉使、均公田為目,指擿剴切,雖觸忌諱,亦不顧也。

宦者罕失嬖妾,殺其妻,糜其肉飼犬,上疏乞正重刑,並論宦寺結廷臣撓政為害,可汰黜之。

險佞側目。

至正四年,召為刑部員外郎,轉御史台都事。

五年,改中書左司都事,出為江東道肅政廉訪司副使。

上官一日,辭歸。

六年,授平江路總管,不拜。

八年,復召為右司員外郎。

九年,升郎中,尋遷廣東道肅政廉訪使,未行,還為郎中,遷福建道肅政廉訪使,中道召還,參議中書省事,兼經筵官。

十一年,拜治書侍御史,升中書參知政事、同知經筵事。

十三年,升左丞,兼大司農卿,仍同知經筵事。

時中書參用非人,事多異同,不得一一如志。

會軍餉不給,請與右丞悟良哈台主屯田,歲入二十萬石。

東宮久未建,懇懇為言,車駕幸上都,始冊皇太子。

立詹事院,驛召為副詹事,每直端本堂,則進正心誠意之說、親君子遠小人之道,皇太子嘉納焉。

當時盜賊蜂起,帝聞,惡之,下詔分討,必盡誅而後已。

良楨言:「平賊在收人心,以回天意,多殺非道也。」

乃赦以安之。

十四年,遷淮南行省左丞。

初,泰州賊張士誠既降復叛,殺淮南行省參知政事趙璉,進據高郵、六一合,太師脫脫奉詔,總諸王軍南征,而良楨洎參議龔伯璲、刑部主事廬山等從之。

既平六一合,垂克高郵,會詔罷脫脫兵一柄一,遂有上變告伯璲等勸脫脫勒兵北向者,下其事逮問,詞連良楨,簿對無所驗。

即日還中書左丞,命分省彰德,主調軍食。

居半歲,還中書。

十六年,進階榮祿大夫,賜玉帶一。

十七年,除大司農。

明年,升右丞,兼大司農,辭,不允。

論罷陷賊延坐之令。

有惡少年誣知宜興州張復通賊之罪,中書將籍其孥,吏抱案請署。

良楨曰:「手可斷,案不可署。」

同列變色,卒不署。

良楨自左曹登政一府,多所建白。

罷福建、山東食鹽,浙東、西長生牛租,瀕海被災圍田稅,民皆德之。

嘗論《至正格》輕重不倫,吏得並緣為一奸一,舉明律者數人,參酌古今,重定律書,書成而罷。

家居輒訓諸子曰:「吾無過人者,惟待人以誠,人亦以誠遇我,汝宜志之。」

晚歲病瘠,數謁告,病益侵,遂卒。

自號約齋。

有詩文奏議凡若干卷,藏於家。

○賈魯

賈魯,字友恆,河東高平人。

幼負志節,既長,謀略過人。

延祐、至治間,兩以明經領鄉貢。

泰定初,恩授東平路儒學教授,辟憲史,歷行省掾,除潞城縣尹,選丞相東曹掾,擢戶部主事,未上。

一日,覺心悸,尋得父書,筆勢顫縮,即辭歸。

比至家,父已有風疾,未幾卒。

魯居喪服闋,起為太醫院都事。

會詔修遼、金、宋三史,召魯為《宋史》局官。

書成,選魯燕南山東道奉使宣撫幕官,考績居最,遷中書省檢校官。

上言:「十八河倉,近歲淪沒官糧百三十萬斛,其弊由富民兼併,貧民流亡,宜合先正經界。

然事體重大,非處置盡善,不可輕發。」

書累數萬言,切中其弊。

俄拜監察御史,首言御史有封事,宜專達聖聰,不宜台臣先有所可否。

升台都事,遷山北廉訪副使,復召為工部郎中,言考工一十九事。

至正四年,河決白茅堤,又決金堤,並河郡邑,民居昏墊,壯者流離。

帝甚患之,遣使體驗,仍督大臣訪求治河方略,特命魯行都水監。

魯循行河道,考察地形,往複數千里,備得要害,為圖上進二策:其一,議修築北堤,以制橫潰,則用工省;其一,議疏塞並舉,挽河東行,使復故道,其功數倍。

會遷右司郎中,議未及竟。

其在右司,言時政二十一事,皆見舉行。

調都漕運使,復以漕事二十事言之,朝廷取其八事:一曰京畿和糴,二曰優恤漕司舊領漕戶,三曰接連委官,四曰通州總治豫定委官,五曰船戶困於壩夫,海運壞於壩戶,六曰疏浚運河,七曰臨清運糧萬戶府當隸漕司,八曰宣忠船戶付本司節制。

事未盡行。

既而河水北侵安山,淪入運河,延袤濟南、河間,將隳兩漕司鹽場,實妨國計。

九年,太傅、右丞相脫脫復相,論及河決,思拯民艱,以塞詔旨,乃集廷臣群議,言人人殊。

魯昌言:「河必當治。」

復以前二策進,丞相取其後策,與魯定議,且以其事屬魯。

魯固辭,丞相曰:「此事非子不可。」

乃入奏,大稱帝旨。

十一年四月,命魯以工部尚書、總治河防使,進秩二品,授以銀章,領河南、北諸路軍民,發汴梁、大名十有三路民一十五萬,廬州等戍十有八翼軍二萬供役,一切從事大小軍民官,鹹稟節度,便宜興繕。

是月鳩工,七月鑿河成,八月決水故河,九月舟楫通,十一月諸埽諸堤成,水土工畢,河復故道,事見《河渠志》。

帝遣使報祭河伯,召魯還京師,魯以《河平圖》獻。

帝適覽台臣奏疏,請褒脫脫治河之績,次論魯功,超拜榮祿大夫、集賢大學士,賞賚金帛,敕翰林丞旨歐一陽一玄制《河平碑》,以旌脫脫勞績,具載魯功,且宣付史館,並贈魯先臣三世。

尋拜中書左丞,從脫脫平徐州。

脫脫既旋師,命魯追余一黨一,分攻濠州,同總兵官平章月可察兒督戰。

魯誓師曰:「吾奉旨統八衛漢軍,頓兵於濠七日矣。

爾諸將同心協力,必以今日巳、午時取城池,然後食。」

魯上馬麾進,抵城下,忽頭眩下馬,且戒兵馬弗散。

病癒亟,卻藥不肯汗,竟卒於軍中,年五十七。

十三年五月壬午也。

月可察兒躬為治喪,選士護柩還高平,有旨賜交鈔五百錠以給葬事。

子稹。

○褾魯曾

褾魯曾,字善止,修武人。

一性一剛介,通經術,中天歷二年進士第,授翰林國史院編修官,辟御史台掾,掌機密。

監察御史劾中丞史顯夫簡傲,魯曾開實封於大夫前曰:「中丞素持重,不能與人周旋,御史以人情劾之,非公論。」

由是皆知其直。

除太常博士。

武宗一廟,未立後主配享,集群臣廷議之。

魯曾抗言:「先朝以武宗皇后真哥無子,不立其主。」

時伯顏為右丞相,以為明宗之母亦乞列氏,可以配享。

徽政院傳太后旨,以文宗之母唐兀氏可以配享。

伯顏問魯曾曰:「先朝既以真哥皇后無子,不為立主,今所立者,明宗母乎?文宗母乎?」

對曰:「真哥皇后在武宗朝,已膺玉冊,則為武宗皇后,明宗、文宗二母后,固為妾也。

今以無子之故,不為立主,以妾後為正宮,是為臣而廢先君之後,為子而追封先父之妾,於禮不可。

且燕王垂即位,追廢其母后,而立其生母為後,以配享先王,為萬世笑,豈可復蹈其失乎?」

集賢大學士陳顥,素嫉魯曾,出曰:「唐太宗冊曹王明之母為後,是亦二後也,豈不可乎?」

魯曾曰:「堯之母為帝嚳庶妃,堯立為帝,未聞冊以為後而配嚳。

皇上為大元天子,不法堯、舜,而法唐太宗邪?」

眾服其議,而伯顏韙之,遂以真哥皇后配焉。

復拜監察御史,劾答失海牙、阿吉剌太尉,鞏卜班右丞,兀突蠻刑部尚書,吉當普監察御史,哈剌完者、月魯不花院使,呂思誠郎中,皆黜之。

八人之中,惟思誠少過,亦變祖宗選法,余皆伯顏之一黨一,朝廷肅然。

除樞密院都事,上言:「前伯顏專殺大臣,其一黨一利其妻女,巧誣以罪。

今大小辟及諸人有罪,止坐其身,不得籍其妻女。

郯王為伯顏構陷,妻女流離,當雪其無辜,給復子孫。」

從之。

除刑部員外郎,悉辨正橫罹伯顏所誣者。

遷宗正府郎中,出為遼一陽一行省左右司郎中,除僉山北道肅政廉訪司事,入為禮部郎中。

至正十二年,丞相脫脫討徐州賊,以官軍不習水土,募瀕海鹽丁為軍,乃超遷魯曾資善大夫、淮南宣慰使,領征討事,遣其募鹽丁五千人從征。

徐州平,繼使領所部軍討淮東,卒於軍。

○貢師泰

貢師泰,字泰甫,寧國之宣城人。

父奎,以文學名家,延祐、至治間,官京師,為集賢直學士,卒,謚文靖。

師泰早肄業國子學為諸生。

泰定四年,釋褐出身,授從仕郎、太和州判官。

丁外艱,改徽州路歙縣丞。

江浙行省闢為掾,尋以土著,自劾去。

大臣有以其名聞者,擢應奉翰林文字。

丁內艱,服闋,除紹興路總管府推官,郡有疑獄,悉為詳讞而剖決之。

山一陰一白洋港有大船飄近岸,史甲二十人,適取鹵海濱,見其無主,因取其篙櫓,而船中有二死人。

有徐乙者,怪其無物而有死人,稱為史等所劫。

史傭作富民高丙家,事遂連高。

史既誣服,高亦就逮。

師泰密詢之,則裡中沈丁載物抵杭而回,漁者張網海中,因盜網中魚,為漁者所殺,史實未嘗殺人奪物,高亦弗知情,其冤皆白。

游徼徐裕,以巡鹽為名,肆暴村落間。

一日,遇諸暨商,奪其所繼錢,撲殺之,投一屍一於水,走告縣曰:「我獲私鹽犯人,畏罪赴水死矣。」

官驗視,以有傷,疑之。

遂以疑獄釋。

師泰追詢覆按之,具得裕所以殺人狀,復俾待報。

余姚孫國賓,以求盜,獲姚甲造偽鈔,受賕而釋之,執高乙、魯丙赴有司,誣以同造偽。

高嘗為姚行用,實非自造,孫既捨姚,因加罪於高,而魯與孫有隙,故並連之,魯與高未嘗相識也。

師泰疑高等覆造不合,以孫詰之,辭屈而情見。

即釋魯而加高以本罪,姚遂處死,孫亦就法。

其於冤獄詳讞之明多類此。

以故郡民自以不冤,治行為諸郡第一。

考滿,復入翰林為應奉,預修后妃、功臣列傳,事畢,遷宣文閣授經郎,歷翰林待制、國子司業,擢禮部郎中,再遷吏部,拜監察御史。

自世祖以後,省台之職,南人斥不用,及是,始復舊制,於是南士復得居省台,自師泰始,時論以為得人。

至正十四年,除吏部侍郎。

時江淮兵起,京師食不足,師泰奉命和糴於浙右,得糧百萬石,以給京師。

遷兵部侍郎。

朝廷以京師至上都,驛戶凋弊,命師泰巡視整飭之。

至則歷究其病原,驗其富貧,而均其徭役,數十郡之民,賴以稍蘇。

豪貴以其不利於己,深嫉之,然莫能有所中傷也。

會朝廷欲仍和糴浙西,因除師泰都水庸田使。

十五年,庸田司罷,擢江西廉訪副使,未行,遷福建廉訪使。

居亡何,除禮部尚書。

時平江缺守,廷議難其人,師泰又以選為平江路總管。

其年冬,甫視事,張士誠自高郵率眾渡江,直抵城下,攻圍甚急。

明年春,守將弗能支,斬關遁去,師泰領義兵出戰,力不敵,亦懷印綬棄城遁,匿海濱者久之。

士誠既納降,江浙行省丞相達識帖睦邇以便宜授師泰兩浙都轉運鹽使。

至則剔其積蠹,通其利源,大課以集,國用資之。

丞相復承製除師泰江浙行省參知政事。

二十年,朝廷除戶部尚書,俾分部閩中,以閩鹽易糧,由海道轉運給京師,凡為糧數十萬石,朝廷賴焉。

二十二年,召為秘書卿,行至杭之海寧,得疾而卒。

師泰一性一倜儻,狀貌偉然,既以文字知名,而於政事尤長,所至績效輒暴著。

尤喜接引後進,士之賢,不問識不識,即加推轂,以故士譽翕然鹹歸之。

有詩文若干卷,行於世。

○周伯琦

周伯琦,字伯溫,饒州人。

父應極,至大間,仁宗為皇太子,召見,獻《皇元頌》,為言於武宗,以為翰林待制。

後為皇太子說書,日侍英邸。

仁宗即位,遷集賢待制,終池州路同知總管府事。

伯琦自幼從宦,游京師,入國學,為上捨生,積分及高等。

去,以廕授將仕郎、南海縣主簿,三轉為翰林修撰。

至正元年,改奎章閣為宣文閣、藝文監為崇文監,伯琦為宣文閣授經郎,教戚里大臣子弟,每進講,輒稱旨,且日被顧問。

帝以伯琦工書法,命篆「宣文閣寶」,仍題扁宣文閣;及摹王羲之所書《蘭亭序》、智永所書《千文》,刻石閣中。

自是累轉官,皆宣文、崇文之間,而眷遇益隆矣。

帝嘗呼其字伯溫而不名。

會御史奏風憲宜用近臣,特命僉廣東廉訪司事。

八年,召入為翰林待制,預修后妃、功臣列傳,累升直學士。

十二年,有旨令南士皆得居省台。

除伯琦兵部侍郎,遂與貢師泰同擢監察御史。

兩人皆南士之望,一時榮之。

時御史大夫也先帖木兒以大軍南討,而失律喪師,陝西行台監察御史劉希曾等十人共劾奏之。

伯琦乃劾希曾等越分干譽,希曾等皆坐左遷,補郡判官,由是不為公論所與。

十三年,遷崇文太監,兼經筵官,代祀天妃。

丁內艱。

十四年,起復為江東肅政廉訪使。

長槍鎖南班陷寧國,伯琦與僚佐倉皇出見之,尋遁走至杭州。

除兵部尚書,未行,改浙西肅政廉訪使。

江南行台監察御史余觀糾言伯琦失陷寧國,宜正其罪。

十七年,江浙行省丞相達識帖睦爾承製假伯琦參知政事,招諭平江張士誠。

士誠既降,江南行台監察御史亦辯釋伯琦罪,除同知太常禮儀院事,士誠留之,未行,拜資政大夫、江浙行省左丞。

於是留平江者十餘年。

士誠既滅,伯琦乃得歸鄱一陽一,尋卒。

伯琦儀觀溫雅,粹然如玉,雖遭時多艱,而善於自保。

博學工文章,而尤以篆、隸、真、草擅名當時。

嘗著《六書正偽》、《說文字原》二書,又有詩文稿若干卷。

○吳當

吳當,字伯尚,澄之孫也。

當幼承祖訓,以穎悟篤實稱。

長一精一通經史百家言,侍其祖至京,補國子生。

久之,澄既捐館,四方學子從澄游者,悉就當卒業焉。

至正五年,以父文廕,授萬億四庫照磨,未上,用薦者改國子助教。

勤講解,嚴肄習,諸生皆樂從之。

會詔修遼、金、宋三史,當預編纂。

書成,除翰林修撰。

七年,遷國子博士。

明年,升監丞。

十年,升司業。

明年,遷朝林待制。

又明年,改禮部員外郎。

十三年,擢監察御史,尋復為國子司業。

明年,遷禮部郎中。

又明年,除翰林直學士。

時江南兵起且五年,大臣有薦當世居江西,習知江西民俗,且其才可任政事者,詔特授江西肅政廉訪使,偕江西行省參政火你赤、兵部尚書黃昭,招捕江西諸郡,便宜行一事。

當以朝廷兵力不給,既受命至江南,即召募民兵,由浙入閩。

至江西境建昌界,招安新城孫塔,擒殄李三。

道路既通,乃進攻南豐,渠凶鄭天瑞遁,鄭原自刎死。

十六年,調檢校章迪率本部兵,與黃昭夾攻撫州,剿殺首寇胡志學,進兵復崇仁、宜黃。

於是建、撫兩郡悉定。

是時,參知政事朵歹總兵撫、建,積年無功。

因忌當屢捷,功在己上,又以為南人不宜總兵,則構為飛語,謂當與黃昭皆與寇通。

有旨解二人兵一柄一,除當撫州路總管,昭臨江路總管,並供億平章火你赤軍。

火你赤殺當從事官范淳及章迪,將士皆憤怒不平,當諭之曰:「上命不可違也。」

而火你赤又上章言:「二人者,難任牧民。」

尋有旨當與昭皆罷總管,除名。

十八年,火你赤自瑞州還龍興,當、昭皆隨軍不敢去。

先是,當與昭平賊功狀,自廣東由海道未達京師,而朵歹、火你赤等公牘乃先至,故朝廷責當、昭,皆左遷。

及得當、昭功狀,乃始知其誣,詔拜當中奉大夫、江西行省參知政事,昭湖廣行省參知政事。

命未下,而陳友諒已陷江西諸郡。

火你赤棄城遁,當乃戴黃冠,著道士服,杜門不出,日以著書為事。

友諒遣人辟之,當臥一床一不食,以死自誓。

乃舁一床一載之舟,送江州,拘留一年,終不為屈。

遂隱居廬陵吉水之谷坪。

逾年,以疾卒,年六十五。

所著書,有《周禮纂言》及《學言稿》。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清史稿
本紀第一 太祖本紀第二 太宗本紀第三 憲宗本紀第四 世祖一本紀第五 世祖二本紀第六 世祖三本紀第七 世祖四本紀第八 世祖五本紀第九 世祖六本紀第十 世祖七本紀第十一 世祖八本紀第十二 世祖九本紀第十三 世祖十本紀第十四 世祖十一本紀第十五 世祖十二本紀第十六 世祖十三本紀第十七 世祖十四本紀第十八 成宗一本紀第十九 成宗二本紀第二十 成宗三本紀第二十一 成宗四本紀第二十二 武宗一本紀第二十三 武宗二本紀第二十四 仁宗一本紀第二十五 仁宗二本紀第二十六 仁宗三本紀第二十七 英宗一本紀第二十八 英宗二本紀第二十九 泰定帝一本紀第三十 泰定帝二本紀第三十一 明宗本紀第三十二 文宗一本紀第三十三 文宗二本紀第三十四 文宗三本紀第三十五 文宗四本紀第三十六 文宗五本紀第三十七 寧宗本紀第三十八 順帝一本紀第三十九 順帝二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本紀第四十一 順帝四本紀第四十二 順帝五本紀第四十三 順帝六本紀第四十四 順帝七本紀第四十五 順帝八本紀第四十六 順帝九本紀第四十七 順帝十志第一 天文一志第二 天文二志第三上 五行一志第三下 五行二志第四 歷一志第五 歷二志第六 歷三志第七 歷四志第八 歷五志第九 歷六志第十 地理一志第十一 地理二志第十二 地理三志第十三 地理四志第十四 地理五志第十五 地理六志第十六 河渠一志第十七上 河渠二志第十七下 河渠三志第十八 禮樂一志第十九 禮樂二志第二十 禮樂三志第二十一 禮樂四志第二十二 禮樂五志第二十三 祭祀一志第二十四 祭祀二志第二十五 祭祀三志第二十六 祭祀四志第二十七 祭祀五志第二十七下 祭祀六志第二十八 輿服一志第二十九 輿服二志第三十 輿服三志第三十一 選舉一志第三十二 選舉二志第三十三 選舉三志第三十四 選舉四志第三十五 百官一志第三十六 百官二志第三十七 百官三志第三十八 百官四志第三十九 百官五志第四十 百官六志第四十一上 百官七志第四十一下 百官八志第四十二 食貨一志第四十三 食貨二志第四十四 食貨三志第四十五上 食貨四志第四十五下 食貨五志第四十六 兵一志第四十七 兵二志第四十八 兵三志第四十九 兵四志第五十 刑法一志第五十一 刑法二志第五十二 刑法三志第五十三 刑法四表第一 后妃表表第二 宗室世系表表第三 諸王表表第四 諸公主表表第五上 三公表表第五下 三公表二表第六上 宰相年表表第六下 宰相年表二列傳第一 后妃一列傳第二 睿宗列傳第三 后妃二列傳第四列傳第五列傳第六列傳第七列傳第八列傳第九列傳第十列傳第十一列傳第十二列傳第十三列傳第十四列傳第十五列傳第十六列傳第十七列傳第十八列傳第十九列傳第二十列傳第二十一列傳第二十二列傳第二十三列傳第二十四列傳第二十五列傳第二十六列傳第二十七列傳第二十八列傳第二十九列傳第三十列傳第三十一列傳第三十二列傳第三十三列傳第三十四列傳第三十五列傳第三十六列傳第三十七列傳第三十八列傳第三十九列傳第四十列傳第四十一列傳第四十二列傳第四十三列傳第四十四列傳第四十五列傳第四十六列傳第四十七列傳第四十八列傳第四十九列傳第五十列傳第五十一列傳第五十二列傳第五十三列傳第五十四列傳第五十五列傳第五十六列傳第五十七列傳第五十八列傳第五十九列傳第六十列傳第六十一列傳第六十二列傳第六十三列傳第六十四列傳第六十五列傳第六十六列傳第六十七列傳第六十八列傳第六十九列傳第七十列傳第七十一列傳第七十二列傳第七十三列傳第七十四列傳第七十五列傳第七十六 儒學一列傳第七十七 儒學二列傳第七十八 良吏一列傳第七十九 良吏二列傳第八十 忠義一列傳第八十一 忠義二列傳第八十二 忠義三列傳第八十三 忠義四列傳第八十四 孝友一列傳第八十五 孝友二列傳第八十六 隱逸列傳第八十七 列女一列傳第八十八 列女二列傳第八十九 釋老列傳第九十 方技(工藝附)列傳第九十一 宦者列傳第九十二 奸臣列傳第九十三 叛臣列傳第九十四 逆臣列傳第九十五 外夷一列傳第九十六 外夷二列傳第九十七 外夷三●纂修元史凡例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