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列傳第四十二:汪世顯,字仲明,鞏昌鹽川人。系出旺古族。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清史稿》列傳第四十二

清史稿

列傳第四十二

○汪世顯德臣 良臣 惟正

汪世顯,字仲明,鞏昌鹽川人。

系出旺古族。

仕金,屢立戰功,官至鎮遠軍節度使,鞏昌便宜總帥。

金平,郡縣望風款附,世顯獨城守,及皇子闊端駐兵城下,始率眾降。

皇子曰:吾征四方,所至皆下,汝獨固守,何也?」

對曰:「臣不敢背主失節耳。」

又問曰:「金亡已久,汝不降,果誰為耶?」

對曰:「大軍迭至,莫知適從,惟殿下仁武不殺,竊意必能保全闔城軍民,是以降也。」

皇子大悅,承製錫世顯章服,官從其舊。

即從南征,斷嘉陵,搗大安。

田、楊諸蠻結陣迎敵,世顯以輕騎馳撓之。

宋曹將軍潛兵相為掎角,世顯單騎突之,殺數十人。

黎明,大軍四合,殺其主將,入武信,遂進一逼一資、普。

軍葭萌,宋將依山為柵,世顯以數騎往奪之,乘勝定資州,略嘉定、峨眉。

進次開州。

時方泥潦,由間道攀緣以達。

宋軍屯萬州南岸,世顯即水北造船以疑之,夜從上游鼓革舟襲破之,宋師大擾。

追奔至夔峽,過巫山,與宋援軍遇,斬首三千餘級。

明年,師還攻重慶,會大暑,乃罷歸。

覲太宗,錫金符,易其名曰中山,且歷數其功,世顯拜謝曰:「此皆聖明福德所致,臣何預焉!」

辛丑,蜀帥陳隆之貽書請戰,聲言有眾百萬,皇子集諸將議之,鹹謂隆之可生擒也。

世顯曰:」顧臨敵何如,無庸誇辭為!」軍薄成都,隆之戰屢卻,堅壁不出。

其部曲田顯約夜降,隆之覺之,世顯曰:「事急矣!」亟梯城入救顯,得與從者七十餘人出。

獲隆之,斬之。

世顯復簡一精一銳五百人搗漢州,州兵三千出戰,城閉,盡沒。

三日,大軍薄其城,又三日,克之。

癸卯春,皇子第功,承製拜便宜總帥,秦、鞏等二十餘州事皆聽裁決,賜虎符、錦衣、玉帶。

世顯先已遘疾,至是加劇,皇子遣療,絡繹往醫,竟不起,年四十九。

中統三年,論功追封隴西公,謚義武。

延祐七年,加封隴右王。

子七人:忠臣,鞏昌便宜副總帥;次德臣;次直臣,鞏昌中路都總領,歿於王事;次良臣;次翰臣,奧魯兵馬都元帥;佐臣,鞏昌左翼都總領,歿於王事;清臣,四川行樞密院副使。

德臣,賜名田哥,字舜輔。

年十四,侍太子遊獵,矢無虛發。

襲爵鞏昌等二十四路便宜都總帥,從征蜀,將前軍出忠、涪,所向克獲。

進攻運山,率麾下先。

所乘馬中飛石死,步戰,拔外城。

宋將余玠攻漢中,德臣馳赴之,玠聞,遁去。

憲宗素聞其名,及入覲,所陳悉嘉納,賜印符,命城沔州。

沔據嘉陵要路,德臣繕治室廬,部署官屬,數日而集。

進攻嘉定,敵潛軍夜出,德臣迎戰,殺百人。

還至左綿雲頂,宋軍乘夜斫營,覺之,殺千人,生擒百人。

進次隆慶,宋軍仍夜出,與力戰,盡殺之。

及馬漕溝,遇伏兵,與戰,獲其統制羅廷鶚。

又詔德臣城益昌,諸戍皆聽節制。

世祖以皇弟有事西南,德臣入見,乞免益昌賦稅及徭役,漕糧、屯田為長久計,並從之。

即命置行部於鞏,立漕司於沔,通販鬻,給饋餉。

奏乞以兄忠臣攝府事,使己得專事益昌。

益昌為蜀喉襟,蜀人憚其威名,諸郡環視,莫敢出鬥。

甲寅春,旱,嘉陵漕舟水澀,議者欲棄去,德臣曰:「國家以蜀事托我,有死而已,奈何棄之!」盡殺所乘馬饗士。

襲嘉川,得糧二千餘石。

雲頂呂達將兵五千邀戰,即陣擒之,復得糧五千石。

既而魚關、金牛水陸運偕至,屯田麥亦登,食用遂給。

夏,獲宋提轄崔忠、鄭再立,縱令持檄諭苦竹,守將南清以城降,所俘城中民,悉歸之。

東南戍卒數百有去志,德臣揣知之,給券縱去,皆泣謝。

未幾,山寨相繼輸款。

宋將余晦遣都統甘閏,以兵數萬城紫金山,德臣即選一精一卒,銜枚夜進,大破之,閏僅以身免。

南清北覲,其下殺清妻子以叛,蜀將焦遠領兵餉之,德臣擊敗遠,盡獲所餉資糧。

冬,蜀兵二萬復至,又敗之,獲糧百餘艘。

魚關至沔水,迂迴為渡百有八,至是,悉為橋樑。

戊午歲,帝親征,次漢中,德臣朝行在所。

初,諸路軍成都,猝為宋人所圍,德臣遣將赴之,約曰:「先破敵者,奏領此城。」

圍遂解。

詔候江南事定,如約以城與之。

帝幸益昌,駐北山,謂德臣曰:「來者言汝立利州之功,今見汝身甚小,而膽甚大,不知敵曾薄汝城否?」

德臣對曰:「賴陛下洪福,未嘗一來。」

帝曰:「彼憚卿威名耳。」

賜金帶,且俾立石紀功。

嘉陵、白水交會,勢洶急,帝問:「船幾何可濟?」

德臣曰:「大軍百萬,非可淹延,當別為方略。」

即命系舟為梁,一夕而成,如履坦途。

帝顧謂諸王曰:「汪德臣言不虛發。」

賜白金三十斤,仍命刻石紀功。

苦竹既逆命,至是攻之,巖壁峭絕,或請建天橋,帝以問德臣,曰:「臣知先登陷陣而已,建橋非所知也。」

既而橋果無功。

乃率將士魚貫而進,帝望見,歎曰:「人言其膽勇,豈虛譽邪!」宋將趙仲武納款,而楊禮猶拒戰,奮擊,盡殺之。

德臣微疾,帝勞之曰:「汝疾皆為我家。」

飲以葡萄酒,解玉帶賜之,曰:「飲我酒,服我帶,疾其有瘳乎!」德臣泣謝。

宋龍州守將王德新,遣所親願效順,以郡民為祈,奏如其請。

進攻長寧,拔之,斬守將王佐。

帝東下,德臣為先鋒,抵大獲山。

奪水門。

宋將楊大淵遣子乞活數萬人命,引至帝前為請,旦日,大淵率眾降。

已而運山、青居、大梁皆降。

攻釣魚山,守臣王堅負險,五月不下,德臣單騎至城下,大呼曰:「王堅,我來活汝一城軍民,宜早降!」語未既,幾為飛石所中,遂感疾。

帝遣使問勞,俾還益昌,奏曰:「陛下尊為天子,猶冒寒暑,服勞於外,臣待罪行伍,死其分也。」

又遣丞相兀真賜湯濟,卒不起,年三十有六。

中統三年,追封隴西公,謚忠烈。

子六人:長惟正;次惟賢,大司徒;惟和,昭文館大學士;惟明,以質子為元帥;惟能,征西都元帥;惟純,權便宜都總帥。

良臣,年十六七即從兄德臣出征,每戰輒當前鋒,以功擢裨帥,兼便宜都府參議。

癸丑歲,以德臣薦,為鞏昌帥,領所部兵屯田白水,蜀邊寨不敢復出鈔略。

憲宗親征,軍至六盤,良臣還鞏昌,供億所須,事集而民不擾,詔權便宜總帥府事。

良臣奏:「願與兄德臣效力定四川。」

帝曰:「行軍饋餉,所繫不輕,汝任其責,自可立功。」

良臣既奉命,治橋樑,平道路,營舟車,水陸無壅,儲積充牣。

有旨賜黃金、弓矢,旌其能。

世祖即位,阿藍台兒、渾都海逆命,劫六盤府庫,西垂一騷一動,詔良臣討之。

兵至山丹,置營,按兵不戰者凡二月。

俄大舉至耀碑谷,兩軍相當,良臣慷慨誓諸將曰:「今日之事,系國安危,勝則富貴可保,敗則身戮家亡。

苟能用命,縱死行間,不失忠孝之名。」

眾聞,踴躍而前。

會大風揚沙,晝晦,良臣手刃數十人,賊勢沮,眾軍乘勝搗之,賊大潰,獲阿藍台兒、渾都海,殺之,西鄙輯寧。

捷聞,賜金虎符,權便宜都總帥。

中統二年,火裡叛,復討平之。

入覲,賜燕,屢稱其功,良臣拜謝曰:「臣奉諸王成算,何功之有!」世祖嘉其能讓,復賜金鞍、甲冑、弓矢,轉同僉鞏昌路便宜都總帥。

宋將昝萬壽帥戰船二百,溯江而上,欲掩青居。

良臣伏甲數十艘其後,身先逆戰,萬壽敗走,伏發,幾獲之。

三年,授閬蓬廣安順慶等路征南都元帥。

良臣以釣魚山險絕,不可攻,奏請就近地築城曰武勝,以扼其往來。

四年春,良臣攻重慶,命元帥康土禿先驅,與宋將硃異孫兵交,良臣塞其歸路,引兵橫擊之,斷敵兵為二,敵敗走趨城,不得入,盡殺之。

至元六年,授東川副統軍。

八年,兄子惟正請於朝,謂良臣久勞戎行,乞身代之。

九年,復授良臣昭勇大將軍、鞏昌等二十四處便宜都總帥,兼本路諸軍奧魯總管。

明年,召入,帝曰:「成都被兵久,須卿安集之。」

授鎮國上將軍、樞密副使、西川行樞密院事,蜀人安之。

十一年,進攻嘉定,昝萬壽堅守不出,良臣度有伏兵,大搜山谷,果得而殺之,進壘薄城。

萬壽悉軍出戰,大破之,伏一屍一蔽江。

萬壽乞降,良臣奏免其死,居民按堵。

良臣統兵順流而下,紫雲、瀘、敘相繼款附。

還圍重慶。

十三年,宋涪州安一撫楊立帥兵救重慶者再,良臣皆敗走之。

宋安一撫張玨遣將乘虛襲據瀘州,良臣還軍平之,復攻重慶。

十五年春,張玨悉眾鏖戰,良臣奮擊,大破之,身中四矢。

明日,督戰益急。

玨所部趙安開門納降,玨潛遁。

良臣禁俘瓊,發粟賑饑,民大悅。

四川悉平。

捷聞,世祖喜甚,召良臣入覲,授資善大夫、中書左丞、行四川中書省事,賜白貂裘。

良臣陳治蜀十五事,世祖喜納。

良臣至成都,以蜀瘡痍之餘,極意循撫。

行省罷,改授安西王相,不赴。

十八年夏,疾卒,年五十一。

贈儀同三司,謚忠惠。

加贈推誠保德宣力功臣、儀同三司、陝西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柱國,追封梁國公。

子七人:惟勤,雲南諸路行省平章政事;惟簡,保寧萬戶;惟某,同知屯田總管府事;惟永,征西都元帥;惟恭,階州同知;惟仁,人匠總管達魯花赤;惟新,漢軍千戶。

惟正字公理,幼穎悟,藏書二萬卷,喜從文士論議古今治亂,尤喜談兵,時出遊獵,則勒從騎為攻守狀。

父卒於軍,皇侄壽王俾權襲父爵,守青居山。

世祖即位,遂真授焉。

初,憲宗遣渾都海以騎兵二萬守六盤,又遣乞台不花守青居,至是,渾都海叛,乞台不花發兵為應,惟正即命力士縛乞台不花,殺之。

世祖嘉其功,詔東川軍事悉聽處分。

中統二年,入朝,賜甲冑、寶鞍。

三年,詔還鞏昌。

部長火都叛,民大擾,惟正謂將吏曰:「火都今若猘犬,方肆狂齧,苟一戰不利,則城邑為墟,當勝以不戰。」

乃發兵踵之,賊欲戰不得,休則撓之。

若是者兩月,知其糧盡勢蹙,曰:「可矣。」

與戰,屢捷。

火都遣三十人來約降,即遣其十人還,俾火都自來,因潛兵躡其後,出其不意擒殺之。

至元七年,宋人修合州,詔立武勝軍以拒之。

惟正臨嘉陵江作柵,扼其水道,夜懸燈柵間,編竹為籠,中置火炬,順地勢轉走,照百步外,以防不虞。

宋人知有備,不敢近。

九年,帥兵掠忠、涪,獲令、簿各一,破寨七,擒守將六,降戶千六百有奇,捕虜五百。

會丞相伯顏克襄一陽一,議取宋,惟正奏曰:「蜀未下者,數城耳,宜併力攻餘杭。

本根既拔,此將焉往!願以本兵由嘉陵下夔峽,與伯顏會錢塘。」

帝優詔答曰:「四川事重,捨卿誰托!異日蜀平,功豈伯顏下邪!」未幾,兩川樞密院合兵圍重慶,命益兵助之,惟正奪其洪崖門,獲宋將何統制。

皇子安西王出鎮秦蜀,召惟正還。

十四年冬,皇子北伐,而籓王土魯叛於六盤,王相府命別速帶領兵進討,惟正為副。

別速帶不習兵,師行無紀,惟正為正部曲,肅行陣,嚴斥候,凡軍政一倚重焉。

進次平涼,簡鞏兵銳者八十人與俱,至六盤。

土魯先據西山,惟正分安西兵為左右翼,鞏兵獨居中,去土魯一里許,皆下馬,手弓。

土魯遣百騎突陳,惟正令引滿毋發,將及,又命曰:「視必中而發。」

於是矢下如雨,突騎中者三之一,余盡馳還,土魯軍遂走。

惟正麾兵逐之,三逾山,至蕭河,擒叛將燕只哥,復進兵,土魯亦就擒。

安西王至,惟正迎謁,王歷稱其功。

明日,大燕,賞以金尊杯、貂裘。

王妃賜其母珠絡帽衣,且曰:「吾皇家兒婦也,為汝母製衣,汝母真福人也。」

詔惟正入朝,世祖推玉食食之,賜白金五千兩、錦衣一襲,授金吾衛上將軍、開成路宣慰使。

十七年,遷龍一虎衛上將軍、中書左丞,行秦蜀中書省事,賜玉帶。

以省治在長安,去蜀遠,乃命惟正分省於蜀。

蜀土薦罹兵革,民無完居,一聞馬嘶,輒奔竄避匿,惟正留意撫循,人便安之。

二十年,進階資德大夫。

二十二年,改授陝西行中書省左丞。

入覲上都,得腹疾,還至華州,卒,年四十四。

謚貞肅。

二子:嗣昌,武略將軍、成都總軍副萬戶;壽昌,資德大夫、江南行御史台中丞。

○史天澤格

史天澤,字潤甫,秉直季子也。

身長八尺,音如洪鐘,善騎射,勇力絕人,從其兄天倪帥真定。

乙酉,天倪遣護送其母歸北京,既而天倪為武仙所害,府僚王縉、王守道追及天澤於燕,曰:「變起倉猝,部曲散走,多在近郊,公能回轡南行,不招自至矣。」

天澤毅然曰:「兄弟之仇,義所當復,雖死不避,況未必死邪!」即傾貲裝,易甲仗,南還,行次滿城,得士馬甚眾。

天澤攝行軍事,遣監軍李伯祐詣國王孛魯言狀,且乞濟師。

天澤時為帳前軍總領,孛魯承製命紹兄職為都元帥。

俾笑乃將蒙古軍三千人援之,合勢進攻盧奴。

仙驍將葛鐵槍者,擁眾萬人來拒戰,天澤迎擊之,身先士卒,勇氣百倍。

賊退阻泒河,乘夜而遁,天澤追及之,生擒葛鐵槍,餘眾悉潰,獲其兵甲輜重,軍威大振。

遂下中山,略無極,拔趙州,進軍野頭。

會天澤兄天安亦提兵來赴,擊仙敗之,仙奔雙門,遂復真定。

未幾,宋大名總管彭義斌一陰一與仙合,欲取真定,天澤同笑乃[A156]扼諸贊皇,仙不得進。

義斌勢蹙,焚山自守,天澤遣銳卒五十,摧鋒而入,自以鐵騎繼其後,縛義斌斬之。

未幾,仙復令諜者,結死士於城中大歷寺為內應,夜斬關而入,據其城。

天澤引步卒數十,逾城東出,至稿城,求援於董俊。

俊授以銳卒數百,夜赴真定,而笑乃兵亦至,捕叛者三百餘人,仙從數騎,走保西山抱犢寨。

笑乃怒,忿民之從賊,驅萬餘人將殺之,天澤曰:「彼皆吾民,但為賊所脅耳,殺之何罪!」力爭得釋。

乃繕城壁,立樓櫓,為不可犯之計,招集流散,存恤困窮。

以抱犢諸寨,仙之巢一穴一,不即剪覆,終遺後患,急攻下之,仙乃遁去。

繼又取蟻尖、馬武等寨,而相、衛亦降。

己丑,太宗即位,議立三萬戶,分統漢兵。

天澤適入覲,命為真定、河間、大名、東平、濟南五路萬戶。

庚寅冬,武仙復屯兵於衛,天澤合諸軍圍之。

金將完顏合達以眾十萬來援,戰不利,諸將皆北,天澤獨以千人繞出其後,敗一都尉軍,與大軍合攻之,仙逸去,遂復衛州。

壬辰春,太宗由白坡渡河,詔天澤以兵由孟津會河南,至則睿宗已破合達軍於三峰山。

乃命略地京東,招降太康、柘縣、瓦岡、睢州,追斬金將完顏慶山奴於一陽一邑。

夏,帝北還,留睿宗總兵圍汴。

癸巳春,金主突圍而出,令完顏白撒自黃龍岡來襲新衛。

天澤率輕騎馳赴之,比至,圍已合,天澤奮戈突至城下,呼守者曰:「汝等勉力,援兵且至。」

復躍出,其眾皆披一靡一,遂與大軍夾擊之,白撒等敗走蒲城,天澤尾其後,白撒等兵尚八萬,俘斬殆盡。

金主以單舸東走歸德,天澤追至歸德,與諸軍會。

新衛達魯花赤撒吉思不花欲薄城背水而營,天澤曰:「此豈駐兵之地乎!彼若來犯,則進退失據矣。」

不聽,會天澤以事之汴,比還,撒吉思不花全軍皆沒。

金主遷蔡,帝命元帥笨盞率大軍圍之。

天澤當其北面,結筏潛渡汝水,血戰連日。

甲午春正月,蔡破,金主自經死,天澤還真定。

時政煩賦重,貸錢於西北賈人以代輸,累倍其息,謂之羊羔利,民不能給。

天澤奏請官為償一本息而止。

繼以歲饑,假貸充貢賦,積銀至一萬三千錠,天澤傾家貲,率族屬官吏代償之。

又請以中戶為軍,上下戶為民,著為定籍,境內以寧。

金亡,移軍伐宋。

乙未,從皇子曲出攻棗一陽一,天澤先登,拔之。

及攻襄一陽一,宋兵以舟數千陳於峭石灘,天澤挾二舟載死士,直前搗之,覆溺者萬計。

丁酉,從宗王口溫不花圍光州,天澤先破其外城,攻子城,又破之。

師次復州,宋兵以舟三千鎖湖面為柵,天澤曰:「柵破,則復自潰。」

親執桴鼓,督勇士四十人攻其柵,不逾時,柵破,復人懼,請降。

進攻壽春,天澤獨當一面,宋兵夜出斫營,天澤手擊殺數人,麾下兵繼至,悉驅其兵入淮水死,乘勝而南,所向輒克。

壬子,入覲,憲宗賜衛州五城為分邑。

世祖時在籓邸,極知漢地不治,河南尤甚,請以天澤為經略使。

至則興利除害,政無不一舉,誅郡邑長貳之尤貪橫者二人,境內大治。

阿藍答兒鉤較諸路財賦,鍛煉羅織,無所不至,天澤以勳舊獨見優容,天澤曰:「我為經略使,今不我責,而罪餘人,我何安乎!」由是得釋者甚眾。

戊午秋,從憲宗伐宋,由西蜀以入。

己未夏,駐合州之釣魚山,軍中大疫,方議班師,宋將呂文德以艨艟千餘,溯嘉陵江而上,北軍迎戰不利。

帝命天澤御之,乃分軍為兩翼,跨江注射,親率舟師順流縱擊,三戰三捷,奪其戰艦百餘艘,追至重慶而還。

中統元年,世祖即位,首召天澤,問以治國安民之道,即具疏以對,大略謂:「朝廷當先立省部以正紀綱,設監司以督諸路,沛恩澤以安反側,退貪殘以任賢能,頒奉秩以養廉,禁賄賂以防一奸一,庶能上下丕應,內外休息。」

帝嘉納之。

繼命往鄂渚撤江上軍,還,授河南等路宣撫使,俄兼江淮諸翼軍馬經略使。

二年夏五月,拜中書右丞相。

天澤既秉政,凡前所言治國安民之術,無不次第舉行。

又定省辨十條,以正庶務。

憲宗初年,括戶余百萬,至是,諸色占役者太半,天澤悉奏罷之。

秋九月,扈從世祖親征阿里不哥,次昔木土之地,詔丞相泉真將右軍,天澤將左軍,合勢蹙之,阿里不哥敗走。

三年春,李璮一陰一結宋人,以益都叛,遂據濟南,詔親王哈必赤總兵討之,凶勢甚盛。

繼命天澤往,天澤聞璮入濟南,笑曰:「豕突入苙,無能為也。」

至則進說於哈必赤曰:「璮多譎而兵一精一,不宜力角,當以歲月斃之。」

乃深溝高壘,絕其奔軼。

凡四月,城中食盡,軍潰出降,生擒璮,斬於軍門,誅同惡者數十人,余悉縱歸。

明日,引軍東行,未至益都,城中人已開門迎降。

初,天澤將行,帝臨軒授詔,責以專征,俾諸將皆聽節度。

天澤未嘗以詔示人,及還,帝慰勞之,悉歸功於諸將,其慎密謙退如此。

天澤在憲宗時嘗奏:「臣始攝先兄天倪軍民之職,天倪有二子,一子管民政,一子掌兵權,臣復入叨寄遇,一門之內,處三要職,分所當辭,臣可退休矣。」

帝曰:「卿奕世忠勤,有勞於國,一門三職,何愧何嫌!」竟不許。

至是,言者或謂李璮之變,由諸侯權太重。

天澤遂奏:「兵民之權,不可並於一門,行之請自臣家始。」

於是史氏子侄,即日解兵符者十七人。

至元元年,加光祿大夫,右丞相如故。

三年,皇太子燕王領中書省,兼判樞密院事,以天澤為輔國上將軍、樞密副使。

四年,復授光祿大夫,改中書左丞相。

六年,帝以宋未附,議攻襄一陽一,詔天澤與駙馬忽剌出往經畫之,賜白金百錠、楮幣萬緡。

至則相要害,立城堡,以絕其聲援,為必取之計。

七年,以疾還燕。

八年,進開府儀同三司、平章軍國重事,仍敕右丞相安童諭旨曰:「兩省、院、台,或一月、一旬,遇大事,卿可商量,小事不煩卿也。」

十年春,與平章阿術等進攻樊城,拔之,襄一陽一降。

十一年,詔天澤與丞相伯顏總大軍,自襄一陽一水陸並進。

天澤至郢州遇疾,還襄一陽一,帝遣侍臣賜以葡萄酒,且諭之曰:「卿自朕祖宗以來,躬擐甲冑,跋履山川,宣力多矣。

又卿首事南伐,異日功成,皆卿力也。

勿以小疾阻行為憂,可且北發,善自調護。」

還至真定,帝又遣其子槓與尚醫馳視,賜以藥餌。

天澤因附奏曰:「臣大限有終,死不足惜,但願天兵渡江,慎勿殺掠。」

語不及它。

以十二年二月七日薨,年七十四。

訃聞,帝震悼,遣近臣賻以白金二千五百兩,贈太尉,謚忠武。

後累贈太師,進封鎮一陽一王,立廟。

天澤平居,未嘗自矜其能,及臨大節、論大事,毅然以天下之重自任。

年四十,始折節讀書,尤熟於《資治通鑒》,立論多出人意表。

拜相之日,門庭悄然。

或勸以權自張,天澤舉唐韋澳告周墀之語曰:「願相公無權。

爵祿刑賞,天子之一柄一,何以權為!」因以謝之,言者慚服。

當金末,名士流寓失所,悉為治其生理而賓禮之,後多致顯達。

破歸德,釋李大節不殺,而送至真定,署為參謀。

衛為食邑,命王昌齡治之,舊人多不平,而莫能間,其知人之明、用人之專如此。

是以出入將相五十年,上不疑而下無怨,人以比於郭子儀、曹彬雲。

子格,湖廣行省平章政事;樟,真定順天新軍萬戶;棣,衛輝路轉運使;槓,湖廣行省右丞;杞,淮東道廉訪使;梓,同知澧州;楷,同知南一陽一府;彬,中書左丞。

格字晉明。

歲壬子,憲宗賜天澤以衛城,授格節度使。

憲宗崩,格北留謙州,五年而歸,為鄧州舊軍萬戶。

既又代張弘范為亳州萬戶,而以故所將鄧州舊軍授弘范。

從攻襄一陽一,襄一陽一下,賜白金、衣裘、弓矢、鞍馬。

眾軍渡江,平章阿術將二十五萬戶居前,每五萬戶擇一人為帥統之,格居其一。

格軍先渡,為宋將程鵬飛所卻,格被三創,喪其師二百。

尋復大戰,中流矢,鵬飛身亦被七創,乃敗走。

其後樞密院奏格輕進,請罪之,帝念其功而薄其罪。

俾從平章阿里海牙攻潭州,砲激柵木,傷肩,矢貫其手,裹創先登,拔之,遂以軍民安一撫留戍。

入覲,加定遠大將軍,賜以天澤所服玉帶。

從攻靜江,眾以轒轀自蔽鑿城,格所當,砲礌蔽地,車不可至,乃伺隙率眾攀堞,蟻附而上,拔之。

徇廣西十八州、廣東三州,皆下。

靜江受兵之初,溪洞諸夷皆降雲南,格遣使諭之,來者五十州,雲南爭之,事聞,詔聽格節度。

升廣西宣撫使,改鎮國上將軍、廣南西道宣慰使。

宋亡,陳宜中、張世傑挾益王鸑、廣王昺據福州,立益王,傳檄嶺海,欲復其地,詐言夏貴已復瀕江州郡。

諸戍將以江路既絕,不可北歸,皆托計事還靜江。

格曰:「君等亦為虛聲所懼邪!待貴逾嶺,審不可北歸,吾與諸君取途雲南而歸,未為不可,敢輒棄戍哉!」行省議棄廣東之肇慶、德慶、封州,並兵戍梧州。

格曰:「棄地撤備,示敵以怯,不可,宜增兵戍之。」

劇賊蘇仲,集潰卒,據鎮龍山稱王,劫掠於外,耕植於內,至秋畢獲。

聞大兵至,則偽出降,官軍畏暑,不敢深入,橫、象、賓、貴四州,皆被其害。

格築堡於其界,守以土兵,令官軍一火其廬柵,民踐其禾稼,仲窮蹙,遂降。

益王餘眾破潯州,斬李辰、李福。

靜江北抵全、永,皆城守,羅飛圍永,凡七月不下。

判官潘澤民間道來告急,格分兵赴之,殄其眾。

益王死,衛王立。

趣廣州,壁海中崖山,遣曾淵子據雷州,諭之降,不聽,進兵攻之,淵子奔岡洲。

世傑將兵數萬,欲復取雷州,戍將劉仲海擊走之。

後悉眾來圍,城中絕糧,士以草為食,格漕欽、廉、高、化諸州糧以給之,世傑解圍去。

詔格戍雷州。

衛王死,廣東、西悉平。

張弘范請復將亳州軍,乃還格鄧州舊軍。

拜參知政事、行廣南西道宣慰使。

入覲,拜資德大夫、湖廣行中書省右丞。

移江西右丞,尋復為湖廣右丞,進平章政事。

卒,年五十八。

子燿,福建行省平章政事;榮,鄧州舊軍萬戶。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清史稿
本紀第一 太祖本紀第二 太宗本紀第三 憲宗本紀第四 世祖一本紀第五 世祖二本紀第六 世祖三本紀第七 世祖四本紀第八 世祖五本紀第九 世祖六本紀第十 世祖七本紀第十一 世祖八本紀第十二 世祖九本紀第十三 世祖十本紀第十四 世祖十一本紀第十五 世祖十二本紀第十六 世祖十三本紀第十七 世祖十四本紀第十八 成宗一本紀第十九 成宗二本紀第二十 成宗三本紀第二十一 成宗四本紀第二十二 武宗一本紀第二十三 武宗二本紀第二十四 仁宗一本紀第二十五 仁宗二本紀第二十六 仁宗三本紀第二十七 英宗一本紀第二十八 英宗二本紀第二十九 泰定帝一本紀第三十 泰定帝二本紀第三十一 明宗本紀第三十二 文宗一本紀第三十三 文宗二本紀第三十四 文宗三本紀第三十五 文宗四本紀第三十六 文宗五本紀第三十七 寧宗本紀第三十八 順帝一本紀第三十九 順帝二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本紀第四十一 順帝四本紀第四十二 順帝五本紀第四十三 順帝六本紀第四十四 順帝七本紀第四十五 順帝八本紀第四十六 順帝九本紀第四十七 順帝十志第一 天文一志第二 天文二志第三上 五行一志第三下 五行二志第四 歷一志第五 歷二志第六 歷三志第七 歷四志第八 歷五志第九 歷六志第十 地理一志第十一 地理二志第十二 地理三志第十三 地理四志第十四 地理五志第十五 地理六志第十六 河渠一志第十七上 河渠二志第十七下 河渠三志第十八 禮樂一志第十九 禮樂二志第二十 禮樂三志第二十一 禮樂四志第二十二 禮樂五志第二十三 祭祀一志第二十四 祭祀二志第二十五 祭祀三志第二十六 祭祀四志第二十七 祭祀五志第二十七下 祭祀六志第二十八 輿服一志第二十九 輿服二志第三十 輿服三志第三十一 選舉一志第三十二 選舉二志第三十三 選舉三志第三十四 選舉四志第三十五 百官一志第三十六 百官二志第三十七 百官三志第三十八 百官四志第三十九 百官五志第四十 百官六志第四十一上 百官七志第四十一下 百官八志第四十二 食貨一志第四十三 食貨二志第四十四 食貨三志第四十五上 食貨四志第四十五下 食貨五志第四十六 兵一志第四十七 兵二志第四十八 兵三志第四十九 兵四志第五十 刑法一志第五十一 刑法二志第五十二 刑法三志第五十三 刑法四表第一 后妃表表第二 宗室世系表表第三 諸王表表第四 諸公主表表第五上 三公表表第五下 三公表二表第六上 宰相年表表第六下 宰相年表二列傳第一 后妃一列傳第二 睿宗列傳第三 后妃二列傳第四列傳第五列傳第六列傳第七列傳第八列傳第九列傳第十列傳第十一列傳第十二列傳第十三列傳第十四列傳第十五列傳第十六列傳第十七列傳第十八列傳第十九列傳第二十列傳第二十一列傳第二十二列傳第二十三列傳第二十四列傳第二十五列傳第二十六列傳第二十七列傳第二十八列傳第二十九列傳第三十列傳第三十一列傳第三十二列傳第三十三列傳第三十四列傳第三十五列傳第三十六列傳第三十七列傳第三十八列傳第三十九列傳第四十列傳第四十一列傳第四十二列傳第四十三列傳第四十四列傳第四十五列傳第四十六列傳第四十七列傳第四十八列傳第四十九列傳第五十列傳第五十一列傳第五十二列傳第五十三列傳第五十四列傳第五十五列傳第五十六列傳第五十七列傳第五十八列傳第五十九列傳第六十列傳第六十一列傳第六十二列傳第六十三列傳第六十四列傳第六十五列傳第六十六列傳第六十七列傳第六十八列傳第六十九列傳第七十列傳第七十一列傳第七十二列傳第七十三列傳第七十四列傳第七十五列傳第七十六 儒學一列傳第七十七 儒學二列傳第七十八 良吏一列傳第七十九 良吏二列傳第八十 忠義一列傳第八十一 忠義二列傳第八十二 忠義三列傳第八十三 忠義四列傳第八十四 孝友一列傳第八十五 孝友二列傳第八十六 隱逸列傳第八十七 列女一列傳第八十八 列女二列傳第八十九 釋老列傳第九十 方技(工藝附)列傳第九十一 宦者列傳第九十二 奸臣列傳第九十三 叛臣列傳第九十四 逆臣列傳第九十五 外夷一列傳第九十六 外夷二列傳第九十七 外夷三●纂修元史凡例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