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書白話版》志第七 祭祀上(原文):祭祀之道,自生民以來則有之矣。豺獺知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後漢書白話版》志第七 祭祀上(原文)

後漢書白話版

志第七 祭祀上(原文)

光武即位告天 郊 封禪

祭祀之道,自生民以來則有之矣。

豺獺知祭祀,而況人乎!筆人知之至於念想,猶豺獺之自然也,顧古質略而後文飾耳。

自古以來王公所為群祀,至於王莽,《漢書·郊祀志》既著矣,故今但列自中興以來所修用者,以為《祭祀志》。

建武元年,光武即位於鄗,為壇營於鄗之陽。

祭告天地,採用元始中郊祭故事。

六宗群神皆從,未以祖配。

天地共犢,余牲尚約。

其文曰:「皇天上帝,后土神祇,睠顧降命,屬秀黎元,為民父母,秀不敢當。

群下百僚,不謀同辭。

鹹曰王莽篡弒竊位,秀髮憤興義兵,破王邑百萬眾於昆陽,誅王郎、銅馬、赤眉、青犢賊,平定天下,海內蒙恩,上當天心,下為元元所歸。

讖記曰:『劉秀髮兵捕不道,卯金修德為天子。

』秀猶固辭,至於再,至於三。

群下曰:『皇天大命,不可稽留。

』敢不敬承!」

二年正月,初制郊兆於雒陽城南七里,依鄗。

采元始中故事。

為圓壇八陛,中又為重壇,天地位其上,皆南鄉,西上。

其外壇上為五帝位。

青帝位在甲寅之地,赤帝位在丙巳之地,黃帝位在丁未之地,白帝位在庚申之地,黑帝位在壬亥之地。

其外為壝,重營皆紫,以像紫宮;有四通道以為門。

日月在中營內南道,日在東,月在西,北斗在北道之西,皆別位,不在群神列中。

八陛,陛五十八醊,合四百六十四醊。

五帝陛郭,帝七十二醊,合三百六十五醊。

中營四門,門五十四神,合二百一十六神。

外營四門,門百八神,合四百三十二神。

皆背營內鄉。

中營四門,門封神四,外營四門,門封神四,合三十二神。

凡千五百一十四神。

營即壝也。

封,封土築也。

背中營神,五星也,及中官宿五官神及五嶽之屬也。

背外營神,二十八宿外官星,雷公、先農、風伯、雨師、四海、四瀆、名山、大川之屬也。

至七年五月,詔三公曰:「漢當郊堯。

其與卿大夫、博士議。」

時侍御史杜林上疏,以為「漢起不因緣堯,與殷、周異宜,而舊制以高帝配。

方軍師在外,且可如元年郊祀故事」。

上從之。

語在《林傳》。

隴、蜀平後,乃增廣郊祀,高帝配食,位在中壇上,西面北上。

天、地、高帝、黃帝各用犢一頭,青帝、赤帝共用犢一頭,白帝、黑帝共用犢一頭,凡用犢六頭。

日、月、北斗共用牛一頭,四營群神共用牛四頭,凡用牛五頭。

凡樂奏《青陽》、《朱明》、《西皓》、《玄冥》,及《雲翹》、《育命》舞。

中營四門,門用席十八枚,外營四門,門用席三十六枚,凡用席二百一十六枚,皆莞簟,率一席三神。

日、月、北斗無陛郭醊。

既送神,燎俎實於壇南巳地。

建武三十年二月,群臣上言,即位三十年,宜封禪泰山。

詔書曰:「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氣滿腹,吾誰欺,欺天乎?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何事污七十二代之編錄!桓公欲封,管仲非之」若郡縣遠遣吏上壽,盛稱虛美,必髡,兼令屯田。」

從此群臣不敢復言。

三月,上幸魯,過泰山,告太守以上過,故承詔祭山及梁父。

時,虎賁中郎將梁松等議:「《記》曰『齊將有事泰山,先有事配林』,蓋諸侯之禮也。

河岳視公侯,王者祭焉。

宜無即事之漸,不祭配林。」

三十二年正月,上齋,夜讀《河圖會昌符》曰:「赤劉之九,會命岱宗。

不慎克用,何益於承!誠善用之,一奸一偽不萌。」

感此文,乃詔松等復案索《河》、《雒》讖文言九世封禪事者。

松等列奏,乃許焉。

初,孝武帝欲求神仙,以扶方者言黃帝由封禪而後仙,於是欲封禪。

封禪不常,時人莫知。

元封元年,上以方士言作封禪器,以示群儒,多言不合古,於是罷諸儒不用。

三月,上東上泰山,乃上石立之泰山顛。

遂東巡海上,求仙人,無所見而還。

四月,封泰山。

恐所施用非是,乃秘其事。

語在《漢書·郊祀志》。

上許梁松等奏,乃求元封時封禪故事,議封禪所施用。

有司奏當用方石再累置壇中,皆方方尺,厚一尺,用玉牒書藏方石。

牒厚五寸,長尺三寸,廣五寸,有玉檢。

又用石檢十枚,列於石傍,東西各三,南北各二,皆長三尺,廣一尺,厚七寸。

檢中刻三處,深四寸,方五寸,有蓋。

檢用金縷五周,以水銀和金以為泥。

玉璽一方寸二分,一枚方五寸。

方石四角又有距石,皆再累。

枚長一丈,厚一尺,廣二尺,皆在圓壇上。

其下用距石十八枚,皆高三尺,厚一尺,廣二尺,如小碑,環壇立之,去壇三步。

距石下皆有石跗,入地四尺。

又用石碑,高九尺,廣三尺五寸,厚尺二寸,立壇丙地,去壇三丈以上,以刻書。

上以用石功難,又欲及二月封,故詔松欲因故封石空檢,更加封而已。

松上疏爭之,以為「登封之禮,告功皇天,垂後無窮,以為萬民也。

承天之敬,尤宜章明。

奉圖書之瑞,尤宜顯著。

今因舊封,竄寄玉牒故石下,恐非重命之義。

受命中興,宜當特異,以明天意」。

遂使泰山郡及魯趣石工,宜取完青石,無必五色。

時以印堡不能刻玉牒,欲用丹漆書之;會求得能刻玉者,遂書。

書秘刻方石中,命容玉牒。

二月,上至奉高,遣侍御史與蘭台令史,將工先上山刻石。

文曰:

維建武三十有二年二月,皇帝東巡狩,至於岱宗,柴,望秩於山川,班於群神,遂覲東後。

從臣太尉熹、行司徒事特進高密侯禹等。

漢賓二王之後在位。

孔子之後褒成侯,序在東後,蕃王十二,鹹來助祭。

《河圖赤伏符》曰:「劉秀髮兵捕不道,四夷雲集龍斗野,四七之際火為主。」

《河圖會昌符》曰:「赤帝九世,巡省得中,治平則封,誠合帝道孔矩,則天文靈出,地祇瑞興。

帝劉之九,會命岱宗,誠善用之,一奸一偽不萌。

赤漢德興,九世會昌,巡岱皆當。

天地扶九,崇經之常。

漢大興之,道在九世之王。

封於泰山,刻石著紀,禪於梁父,退省考五。」

《河圖合古篇》曰:「帝劉之秀,九名之世,帝行德,封刻政。」

《河圖提劉予》曰:「九世之帝,方明聖,持衡拒,九州平,天下予。」

《雒書甄曜度》曰:「赤三德,昌九世,會修符,合帝際,勉刻封。」

《孝經鉤命決》曰:「予誰行,赤劉用帝,三建孝,九會修,專茲竭行封岱青。」

《河》、《雒》命後,經讖所傳。

昔在帝堯,聰明密微,讓與舜庶,後裔握機。

王莽以舅後之家、三司鼎足塚宰之權勢,依托周公、霍光輔幼歸政之義,遂以篡叛,僣號自立。

宗廟墮壞,社稷喪亡,不得血食,十有八年。

楊、徐、青三州首亂,兵革橫行,延及荊州,豪傑並兼,百里屯聚,往往僣號。

北夷作寇,千里無煙,無雞鳴狗吠之一聲。

皇天睠顧皇帝,以匹庶受命中興,年二十八載興兵,以次誅討,十有餘年,罪人斯得。

黎庶得居爾田,安爾宅。

書同文,車同軌,人同倫。

舟輿所通,人跡所至,一靡一不貢職。

建明堂,立辟雍,起靈台,設庠序。

同律、度、量、衡。

修五禮,五玉,三帛,二牲,一死,贄。

吏各修職,復於舊典。

在位三十有二年,年六十二。

乾乾日{曰矢},不敢荒寧,涉危歷險,親巡黎元,恭肅神祇,惠恤耆老,理庶遵古,聰允明恕。

皇帝唯慎《河圖》、《雒書》正文,是月辛卯,柴,登封泰山。

甲午,禪於梁陰。

以承靈瑞,以為兆民,永茲一宇,垂於後昆。

百僚從臣,郡守師尹,鹹蒙祉福,永永無極。

秦相李斯燔《詩》、《書》,樂崩禮壞。

建武元年已前,文書散亡,舊典不具,不能明經文,以章句細微相況八十一卷,明者為驗,又其十卷,皆不昭晰。

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一愛一其羊,我受其禮。」

後有聖人,正失誤,刻石記。

二十二日辛卯晨,燎祭天於泰山下南方,群神皆從,用樂如南郊。

諸王、王者後二公、孔子後褒成君,皆助祭位事也。

事畢,將升封。

或曰:「泰山雖已從食於柴祭,今親升告功,宜有禮祭。」

於是使謁者以一特牲於常祠泰山處,告祠泰山,如親耕、貙劉、先祠、先農、先虞故事。

至食時,御輦升山,日中後到山上更衣,早晡時即位於壇,北面。

群臣以次陳後,西上,畢位升壇。

尚書令奉玉牒檢,皇帝以寸二分璽親封之,訖,太常命人發壇上石,尚書令藏玉牒已,復石覆訖,尚書令以五寸印封石檢。

事畢,皇帝再拜,群臣稱萬歲。

命人立所刻石碑,乃復道下。

二十五日甲午,禪,祭地於梁陰,以高後配,山川群神從,如元始中北郊故事。

四月己卯,大赦天下,以建武三十二年為建武中元元年,復博、奉高、贏勿出元年租、芻稿。

以吉日刻玉牒書函藏金匱,璽印封之。

乙酉,使太尉行一事,以特告至高廟。

太尉奉匱以告高廟,藏於廟室西壁石室高主室之下。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後漢書白話版
《後漢書》簡介卷一上 光武帝紀第一上卷一下 光武帝紀第一下卷二 顯宗孝明帝紀第二卷三 肅宗孝章帝紀第三卷四 孝和孝殤帝紀第四卷五 孝安帝紀第五卷六 孝順孝沖孝質帝紀第六卷七 孝桓帝紀第七卷八 孝靈帝紀第八卷九 孝獻帝紀第九卷十上 皇后紀第十上卷十上 皇后紀第十上卷十一 劉玄劉盆子列傳第一卷十二 王劉張李彭盧列傳第二卷十三 隗囂公孫述列傳第三卷十四 宗室四王三侯列傳第四卷十五 李王鄧來列傳第五卷十六 鄧寇列傳第六卷十七 馮岑賈列傳第七卷十八 吳蓋陳臧列傳第八卷十九 耿弇列傳第九卷二十 銚期王霸祭遵列傳第十卷二十一 任李萬邳劉耿列傳第十一卷二十二 朱景王杜馬劉傅堅馬列傳第十二卷二十三 竇融列傳第十三卷二十四 馬援列傳第十四卷二十五 卓魯魏劉列傳第十五卷二十六 伏侯宋蔡馮趙牟韋列傳第十六卷二十七 宣張二王杜郭吳承鄭趙列傳第十七卷二十八上 桓譚馮衍列傳第十八卷二十九 申屠剛鮑永郅惲列傳第十九卷三十上 蘇竟楊厚列傳第二十上卷三十下 郎顗襄楷列傳第二十下卷三十一 郭杜孔張廉王蘇羊賈陸列傳第二十一卷三十二 樊宏陰識列傳第二十二卷三十三 朱馮虞鄭周列傳第二十三卷三十四 梁統列傳第二十四卷三十五 張曹鄭列傳第二十五卷三十六 鄭范陳賈張列傳第二十六卷三十七 桓榮丁鴻列傳第二十七卷三十八 張法滕馮度楊列傳第二十八卷三十九 劉趙淳於江劉周趙列傳第二十九卷四十上 班彪列傳第三十上卷四十下 班彪列傳第三十下卷四十一 第五鍾離宋寒列傳第三十一卷四十二 光武十王列傳第三十二卷四十三 朱樂何列傳第三十三卷四十四 鄧張徐張胡列傳第三十四卷四十五 袁張韓周列傳第三十五卷卷四十六 郭陳列傳第三十六卷四十七 班梁列傳第三十七卷四十八 楊李翟應霍爰徐列傳第三十八卷四十九 王充王符仲長統列傳第三十九卷五十 孝明八王列傳第四十卷五十一 李陳龐陳橋列傳第四十一卷五十二 崔駰列傳第四十二卷五十三 周黃徐姜申屠列傳第四十三卷五十四 楊震列傳第四十四卷五十五 章帝八王列傳第四十五卷五十六 張王種陳列傳第四十六卷五十七 杜欒劉李劉謝列傳第四十七卷五十八 虞傅蓋臧列傳第四十八卷五十九 張衡列傳第四十九卷六十上 馬融列傳第五十上卷六十下 蔡邕列傳第五十下卷六十一 左周黃列傳第五十一卷六十二 荀韓鍾陳列傳第五十二卷六十三 李杜列傳第五十三卷六十四 吳延史盧趙列傳第五十四卷六十五 皇甫張段列傳第五十五卷六十六 陳王列傳第五十六卷六十七 黨錮列傳第五十七卷六十八 郭符許列傳第五十八卷六十九 竇何列傳第五十九卷七十 鄭孔荀列傳第六十卷七十一 皇甫嵩朱俊列傳第六十一卷七十二 董卓列傳第六十二卷七十三 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第六十三卷七十四上 袁紹劉表列傳第六十四上卷七十四下 袁紹劉表列傳第六十四下卷七十五 劉焉袁術呂布列傳第六十五卷七十六 循吏列傳第六十六卷七十七 酷吏列傳第六十七卷七十八 宦者列傳第六十八卷七十九上 儒林列傳第六十九上卷七十九下 儒林列傳第六十九下卷八十上 文苑列傳第七十上卷八十下 文苑列傳第七十下卷八十一 獨行列傳第七十一卷八十二上 方術列傳第七十二上卷八十二下 方術列傳第七十二下卷八十三 逸民列傳第七十三卷八十四 列女傳第七十四卷八十五 東夷列傳第七十五卷八十六 南蠻西南夷列傳第七十六卷八十七 西羌傳第七十七卷八十八 西域傳第七十八卷八十九 南匈奴列傳第七十九卷九十 烏桓鮮卑列傳第八十志第一 律歷上(原文)志第二 律歷中(原文)志第三 律歷下(原文)志第五 禮儀中(原文)志第六 禮儀下(原文)志第七 祭祀上(原文)志第八 祭祀中(原文)志第九 祭祀下(原文)志第十 天文上(原文)志第十一 天文中(原文)志第十二 天文下(原文)志第十三 五行一 (原文)志第十四 五行二 (原文)志第十五 五行三 (原文)志第十六 五行四 (原文)志第十七 五行五 (原文)志第十八 五行六 (原文)志第十九 郡國一(原文)志第二十 郡國二(原文)志第二十一 郡國三(原文)志第二十二 郡國四(原文)志第二十三 郡國五(原文)志第二十四 百官一(原文)志第二十五 百官二(原文)志第二十六 百官三(原文)志第二十七 百官四(原文)志第二十八 百官五(原文)志第二十九輿服上(原文)志第三十輿服下(原文)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