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書白話版》卷八十二下 方術列傳第七十二下:唐檀傳,唐檀字子產,豫章南昌人。年少時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後漢書白話版》卷八十二下 方術列傳第七十二下

後漢書白話版

卷八十二下 方術列傳第七十二下

(唐檀、公沙穆、許曼、趙彥、樊志張、單颺、韓說、董扶、郭玉、華佗、徐登、薊子訓、劉根、左慈)

唐檀傳,唐檀字子產,豫章南昌人。

年少時游太學,學習《京氏易》、《韓詩》、《顏氏春秋》,尤其一愛一好災異星占。

後來回到鄉里,教授學生常有百餘人。

元初七年(120),郡界有芝草生長,太守劉氏想向上言之,問檀的意見。

檀答道「:當前外戚豪威,陽道微弱,這難道是好兆麼?」

劉氏就停止了上報。

永寧元年(120),南昌有婦人生了四個孩子,劉氏又問唐檀有什麼變異。

檀認為京師當有兵氣,其禍發生在朝廷內部,至延光四年(125),中黃門孫程舉兵於殿省,殺了皇后兄車騎將軍閻顯等,立濟陰王做太子,果然像他所佔的那樣。

永建五年(130),唐檀被舉為孝廉,除為郎中。

這時天上出現白虹貫日,便上書講了三件事,陳述它的咎徵。

書奏上,棄官而去。

著書二十八篇,名叫《唐子》。

死在家中。

公沙穆傳,公沙穆字文癐,北海膠東人。

家貧賤。

自從做兒童時起就不好戲一弄玩耍,年長學習《韓詩》、《公羊春秋》,特別喜鑽研《河洛》推步的法術。

他住在建成山中,依樹林做房子,獨宿沒有伴侶。

這時暴風震雷大作,有聲音在外面喊穆的有多次,穆不和他答話。

一會兒,喊的人從窗戶進來,聲音形狀很怪,可公沙穆照常念他的經,最後也沒有別的妖異,當時人感到奇怪。

後來隱居東萊山,學生從遠處到來。

有位富人王仲,有家產值千金。

對穆說「:當今的時代,有了財貨自然通行,我送百萬給你做本錢,怎麼樣?」

答道:「來意很好,可是富貴自有天意,得到它要有命,用財貨求職位,我不忍心。」

公沙穆後來被舉為孝廉,因高第做主事,升為繒縣之相。

這時繒侯劉敞,東海恭王的後代,所作所為多不合法,廢嫡子,立庶子,驕傲放恣。

穆到官後,謁見時說「:臣開始受命的時候,京師的人都對臣說:『繒有惡侯。

』來替一我擔心,明侯為什麼有這個醜惡的名聲呢?幸而秉承先人的支體,繼承茅土之重,不戰戰兢兢,小心謹慎,而違越法律制度,所以朝廷使臣為輔。

希望明侯改變過去的錯誤,修補未來,自求多福。」

於是上面沒收敞所侵佔官民的田地,廢了他的庶子,還立嫡子為嗣。

他們的蒼頭兒客犯了法,都收捕審問。

並苦辭諫劉敞。

敞哭著感謝,多聽從他所規勸。

後來升為弘農令。

縣界有螟蟲吃莊稼,百姓很害怕。

公沙穆於是設壇謝道:「百姓有過錯,穆有罪是根由,請以自身祈求。」

於是下了一場暴雨,雨止後而螟蟲自行消亡,百姓稱之為神明。

永壽元年(155),霖雨大水暴一漲,三輔以東地域,沒有不被淹沒的。

公沙穆懂得占卜,於是預告百姓叫他們遷居高地,所以弘農人獨得免害。

後來遷為遼東屬國都尉,很得官吏百姓的歡心。

六十六歲死於官位。

六個兒子都很有名。

許曼傳,許曼,汝南平輿人。

祖父許峻,字季山,長於卜佔之術,多有明顯的效驗。

當時人將他比作前世京房。

自己說年少時害過大病,三年沒有治癒,於是拜謁太山請求神靈保佑,半路遇見道士張巨君,傳授了方術給他。

所著《易林》,至今通行於世。

許曼少時繼承祖父的業。

桓帝時,隴西太守馮緄開始拜郡,打開綬笥,有兩條赤蛇分南北逃走。

緄叫許曼筮之,卦已成,許曼說:「三年之後,君當做邊將,官有東名,當東北行三千里。

再過五年,更為大將軍,南征。」

延熹元年(158),馮緄出為遼東太守,討伐鮮卑。

到了第五年,又拜為車騎將軍,攻打武陵蠻賊,都像占卜所說,其餘多這類事。

趙彥傳,趙彥,琅笽人。

少時有術學。

延熹三年(160),琅笽賊勞丙與太山賊叔孫無忌殺了都尉,攻陷琅笽屬縣,殘害官吏與百姓。

朝廷派南陽宗資做討寇中郎將,杖鉞將兵,督促州郡聯合討伐無忌。

趙彥替他陳《孤虛》之法,認為賊人駐在莒,莒有五陽之地(指城陽、南武陽、開陽、陽都、安陽等),應該調動五陽郡兵,從孤擊虛來討伐。

宗資把情況上報,詔書遣五陽兵到。

趙彥推遁甲,教他們以時進兵,一戰就打敗了賊人,燒了賊人的屯塢,徐州、兗州一時平定夷人。

樊志張傳,樊志張,漢中南鄭人。

博學多通,隱居不做官。

曾經遊歷隴西,當時被羌將軍段赹出征西羌,請求見志張。

當晚,赹軍被羌人包圍幾層,於是樊志張留在軍中,三天不得出去。

晚上樊對赹說:「東南角沒有羌人,應該趁虛而出,住百里遠,回師進攻,可以得到全勝。」

段赹聽從了,果然破了賊兵。

於是把情況上聞。

又說,樊志張之為人,有梓慎、焦延壽、董仲舒的學識,應該輔佐聖朝,咨詢一些奇異現象。

於是有詔特召,碰上樊病死了。

單颺傳,單颺字武宣,山陽湖陸人。

以孤特清苦自立生活,會天官、算術。

被舉為孝廉,不久升為太史令、侍中。

出為漢中太守,因公事免職。

後來拜為尚書,死在官位。

起初,熹平末年,黃龍出現在譙,光祿大夫橋玄問單颺「:這是什麼祥兆?」

颺說「:國家應當有王者興起。

不到五十年,龍當再現,這就是應驗。」

魏郡人殷登暗地記下來。

到建安二十五年(220)春天,黃龍又出現在譙,這年冬天,魏受禪讓。

韓說傳,韓說字叔儒,會稽山陰人。

博通《五經》,特別長於圖緯之學。

被舉為孝廉。

與議郎蔡邕是好朋友。

多次陳報災眚,以及奏賦、頌、連珠。

不久升為侍中。

光和元年(178)十月,韓說對靈帝說,月之三十日必有日食,請求百官嚴裝等待。

皇上聽從了,果然像他所說的。

中平二年(185)二月,又上封事,說..期宮中有災。

到了那天南宮大火。

升說為江夏太守,因公事免官。

年七十歲,死在家中。

董扶傳,董扶字茂安,廣漢綿竹人。

年少時游太學,與同鄉人任安名聲相等,都與同郡楊厚學習圖讖之學。

回家講授,學生自遠方而來。

前後宰府十次徵召,公車三次徵召,再推為賢良方正、博士、有道,都稱病不就。

靈帝時,大將軍何進推薦董扶,召拜為侍中,非常器重他。

董扶私自對太常劉焉說:「京師將亂,益州分野有天子氣。」

劉焉相信了他的話,於是請求做益州牧,董扶也為蜀郡屬國都尉,一同到蜀。

去後一年,皇帝駕崩,天下大亂,於是離開官位回家。

八十二歲死去。

後來劉備稱天子在蜀,都像董扶所言。

蜀丞相諸葛亮問廣漢秦密董扶和任安所長是什麼。

秦密說「:董扶獎勵很小的善事,貶責點滴的壞事。

任安記人的好處,忘記人的過失。」

郭玉傳,郭玉,廣漢雒人。

起初,有老頭不知從何處來,常在涪水釣魚,大家稱為涪翁。

老頭常向人乞食,遇見病人,就用針石給人治病,能立刻見效。

後來著《針經》、《診脈法》傳給後代。

學生程高跟隨老師多年,老翁才把書傳授給他。

程高也隱居不做官。

郭玉年輕時曾拜程高為師,學習方診六微的技巧,陰陽推算的方法。

和帝時,做了太醫丞,治病多有效應。

皇帝很覺奇怪。

有一次,叫一個手臂秀美的一寵一臣和一女子躲在帳中,各伸出一隻手來,叫郭玉診脈,問是得了什麼病。

郭玉說「:左陽右陰,脈有男一女,好像怪人,臣懷疑其中必有緣故。」

皇帝感歎,稱讚他不錯。

郭玉心地仁慈,不驕矜,即使是給貧賤的奴僕診病,也一定盡心竭力,但給貴人治病,有時反而不見效。

皇帝使貴人穿著破衣服就診,一針下去病就好了。

皇帝把郭玉找來問其原因,郭玉說:「醫就是意。

皮膚紋理很細,隨氣用巧,針石之間,有絲毫差錯都不行。

我治病時,一精一神集中在心與手之間,可以解除病痛但說不出道理。

那些富貴之人處在尊高的地位叫我替他治病,我懷著害怕的心理去接受任務。

這樣治病,有四種難處:病者自作主張而不聽我吩咐,這是一難;病人不注意一愛一護身一體,這是二難;病人骨節不強壯,不能使藥力生效,這是三難;病人好逸惡勞,這是四難。

針有分寸,有時不免出點誤差,加上我有害怕心理,小心翼翼,我的意念沒有完全到位,怎麼能集中一精一力在病情上呢?這就是治不好病的原因。」

皇帝認為他的話很有道理。

郭玉老了,死在太醫丞任上。

華佗傳,華佗,字元化,沛國譙人。

又名甫方。

在徐州遊歷學習,通曉幾種經書。

懂得修心養一性一的方法,年將五十還有壯年的容貌,當時人認為他是神仙。

沛國宰相陳王圭推舉他作孝廉,太尉黃琬也推薦他,他都不去上任。

華佗一精一通藥方,他處方用一藥很少,心中有數,不必用秤稱。

他用針灸也不過幾處地方。

如果疾病發自內臟,針藥達不到,他就叫患者先飲麻沸散藥酒,等到麻醉後失去知覺,便在腹部或背部開刀,割去病謗再行縫合。

如果病在腸胃,就將腸胃截開用一藥水洗滌,除去病灶,再把它縫合,塗上神膏,過四五天創口癒合,一個月後完全復原。

華佗在外行走,看見一個咽喉生病的人,便對病人說:「前面路邊有賣餅的人,他用的萍薺甚酸,你向他要三升喝下,病就會好。」

病人果然照辦,喝下之後,立刻吐出一條蛇來,便把蛇掛在車上等候華佗轉來。

當時華佗的小兒子正在門內玩耍,看見病人,迎進屋,就道:「客人車邊有蛇,一定是見到我家老頭子了。」

等到客人進屋,看到北牆上掛著十多條蛇,才知道華佗的醫術奇妙。

又有一位郡守病了很久,華佗看病之後認為患者必須大發一頓脾氣病才會好。

於是受了郡守很多財物而不去給他看病,不久就離開了,又留下一封信罵郡守。

郡守果然大怒,並派人追殺華佗,沒有追上,於是便發脾氣,吐出幾升黑血而病卻好了。

又有一位病人,到華佗那裡求醫,華佗說:「你的病謗很深,應該剖腹。

但是你的壽命不過十年,病不能斷根。」

病人忍不了痛苦,一定要除去病謗。

華佗就依法治療,當時病好了,十年後終於死去。

廣陵太守陳登忽患胸中煩悶的病,臉孔紅紅的,不思飲食。

華佗把了脈,便說「:府君胃中有蟲,將成為內疽,這是吃多了腥物的緣故。」

於是酌藥酒二升,喝了兩次,不久,吐出三升蟲,紅頭蠕蠕而動,後半節還是生魚膾,於是病就好了。

華佗說「:這病餅三年還會發作,遇上良醫可救。」

過了三年,陳登病按發,時華佗不在,就死了。

曹一操一聽到這些傳說,把華佗找來,常在自己身邊。

曹一操一長期為頭風症所苦,華佗給扎針灸,隨即好了。

有位李將軍,妻子生病,請華佗看脈,佗說:「她身一體有傷而胎沒去掉。」

將軍說:「身一體確有傷,胎已去掉。」

佗說:「據脈,胎未去掉。」

將軍認為不對。

妻病稍好,過百多天胎又動,再請佗來。

佗說「:脈理和前次一樣,這是兩胎。

第一胎生下,失血過多,所以第二胎不能出來。

胎兒已經死了,血脈不再周流,一定會使母體生病。」

於是替她扎針,並叫她服藥。

女人於是將生產但又生不下。

華佗說:「死胎乾枯了,不能自然生下。」

使人探之,果然取出死胎,胎兒像人形,皮膚發黑。

佗的醫術絕技,都像這樣。

華佗為人脾氣不好,很不得意,對以行醫為職業感到羞恥,又離家太久想回去,於是向曹一操一請假,說是回去取藥,到了京,說妻有病,過期不回來。

曹一操一多次寫信找他,又下令郡縣催促,華佗自恃有本事不肯回,曹一操一大怒,派人打聽,得知華佗之妻並未生病,於是將華佗抓來關在獄中,審訊後,華佗承認有罪。

荀彧請求曹一操一說「:華佗醫術高明,能救人命,應該寬恕他。」

曹一操一不聽,最後殺了華佗。

華佗臨死前,拿出一卷醫書給獄吏,說:「憑這可以救活病人。」

獄吏害怕受牽連,不敢接受,華佗也不勉強,用火把書燒掉了。

起初,軍吏李成咳嗽很厲害,白天晚上都不能入睡。

華佗認為是腸病,給藥兩錢,吃後,吐出兩升膿血,於是病就好了。

華佗對李成說:「十八年後,病又會發作,如果找不到這種藥,不可能好。」

於是把藥給他。

過五六年,有同裡人得病和李成相同,需藥甚急,李成同情他,把自己的藥給他。

再到譙國去找華佗要藥,恰逢華佗坐牢去了,不忍開口。

過了十八年,李成病發作了,找不到藥,終於死去。

廣陵吳普、彭城樊阿都從華佗學醫。

吳普依照華佗的方法,救活了許多人。

華佗對吳普說:「人一體要經常運動,但是不能過度。

多運動就能使飲食消化,血脈流通,病不得生,像戶樞一樣,經常轉動,不易腐朽。

因此古之神仙常常引導人一體運動,模仿熊鴟的動作,使腰部頭部活動,關節運動,用來延緩衰老。

我有一套法子,叫五禽戲。

五禽:一是虎,二是鹿,三是熊,四是猴,五是鳥。

模仿它們的動作,用來除去疾病,讓手足多活動,用來代替神仙的導引方法。

身一體有不舒服時,起來作一禽的動作,身一體出汗,再用一藥粉撲身,身一體就輕快而增進食慾。」

吳普照著做去,九十多歲,耳目聰明,牙齒完好堅實。

樊阿會針灸。

一般醫生都說背和胸不可亂用針,即使用針也不能超過四分,而樊阿針背進入一二寸,扎胸進入五六寸,而病都好了。

樊阿向華佗求長期服用有益的藥方,華佗給他漆葉青黏散,即漆葉屑一鬥,青黏十四兩,用這作標準。

據說服久了,可以去三蟲,利五臟,使身一體減肥,頭髮不白。

樊阿聽從了,活了百多歲。

徐登傳,徐登,閩中人,本來是女子,變為丈夫。

善於巫術。

又有趙炳,字公阿,東陽人,能為越方(是一種運氣的禁咒)。

當時適逢兵亂,疾疫大發作。

兩人相會在烏傷溪水之上,於是結言約,共用他們的法術治病。

他們互相商量道「:現在既是同志,暫可各試所能。」

徐登便禁溪水,水就不流;趙炳接著禁枯樹,樹上立即發芽,兩人對看著笑,共同行使其方法。

徐登年紀稍長,趙炳把他當老師事之。

他們崇尚清儉,祭神時只用東流水為供水,削桑皮做乾肉。

只要行使禁術,所治的病便除掉。

後來徐登死去,趙炳向東進入章安,百姓並不知道。

趙炳於是故意登上茅屋,用梧樹幹支撐著鍋煮東西吃,主人看見了大驚,趙炳笑而不答,不久菜煮熟了,屋沒損壞。

又曾經到河邊求渡河。

駕船的不許可,趙炳便打著傘坐在船中,大聲呼風,經過亂流而過去了。

於是百姓神服,跟從他的像回家的一般。

章安縣令討厭他用妖術惑眾,將他收捕並殺了他。

百姓替他立廟在永康,到現在蚊蚋不進廟中去。

費長房傳費長房,汝南人,曾做過市裡官佐。

市中有老翁賣藥,掛一把壺在店門前,等買賣做完,自己就跳入壺中,市人誰也沒看見。

只有長房在樓上看見,很奇怪。

於是拿著酒和乾肉去拜見老翁。

老翁知道長房是因為自己的神奇而來的,便對長房說「:你明日可再來。」

長房次日天明又到老翁那裡,老翁就帶長房一起進入壺中。

只見壺裡玉堂莊嚴華麗,美酒好菜滿滿的,兩人一道喝完酒才出來。

老翁囑他不與別人講及此事。

後來老翁到樓上等候長房並說道:「我本是神仙,因為犯了過失受處分,現在事情已完應當回去,你能同我一道走嗎?樓下有少量的酒,特來和你告別。」

長房派人下樓取酒,拿不動,又派十人去抬,還是抬不起。

老翁聽見了,笑著下樓,用一個指頭就提上來了。

看那裝酒的容器不過裝一升的樣子,可是兩人喝一整天還喝不完。

長房想求做神仙之道,可是怕家人著急。

老翁就砍一段青竹,估計與長房身高相等,叫長房把青竹掛在屋後邊。

家人見了,就是長房的形象,以為長房自縊死了。

一家大小驚異號哭,於是將青竹埋葬起來。

其實長房就站在旁邊,家人沒有看出來。

從此就跟老翁到了深山,腳踩荊棘,進入群虎之中,老翁叫長房一個人留下來,長房一點也不害怕。

又叫長房睡在一間空屋裡,用朽索吊一塊萬斤重的石頭在心窩之上,許多蛇爭來咬索,索快要斷了,長房也不動一下。

老翁回來,撫一摸長房道:「你是可教育好的。」

又叫長房吃糞便,糞裡有三蟲,又臭又髒,長房感到噁心。

老翁說:「你差不多要得道了,可惜這一關沒通過,怎麼辦?」

長房辭別老翁,老翁給他一根竹杖,說道「:你騎上它,讓它隨便跑,就自然到家了。

到家之後,可把竹杖丟進葛陂中去。」

又替長房畫一道符,說道:「憑這可以主宰地上的鬼神。」

長房騎著竹馬,一會兒就到家了,自己以為離家過十天了,哪知已過了十多年了。

就把竹杖投入陂塘,一看竟變為龍了。

家人說他死去很久了,不信他能活著回來。

長房說:「從前埋葬的不是我,是一根竹杖哩!」於是叫人挖墳開棺,杖棍還在。

從此長房能給人醫治百病,能用鞭子趕百鬼,還能調遣土地公公。

有時坐著,獨自大發脾氣,別人問他為什麼,他說:「我正在審問犯法的鬼呢!」汝南年年鬧鬼,有的鬼偽裝太守,到府門擊鼓,郡裡人都害怕。

有一次鬼剛來到,正碰上長房拜見府君,鬼害怕,一時無法退出,便上前解下衣冠,叩頭請求饒命。

長房大聲呵斥道「:你就在庭中現原形來!」鬼即變為老鱉,有車輪般大,頸長一丈。

長房又叫他到太守前認罪,交給他一封書札,要他送給葛陂君。

鬼叩頭流淚,拿著札站在陂塘邊,用頸繞著信札而死。

後來東海君來見葛陂君,一婬一亂其夫人,於是長房將東海君鎖住三年,而東海發生大旱災。

長房到了海邊,看見許多人求雨,就對大家說:「東海龍君有罪,我從前把它關在葛陂,現在才讓它出來作雨呢。」

於是大雨傾盆而下。

長房曾與人外出,看見一位書生頭戴黃巾,身披羊裘,騎著沒有鞍子的馬,下來向長房叩頭。

長房說:「還馬給人家,免你死罪。」

別人問其緣故,長房道:「這是一隻狐狸,偷著土地公公的馬。」

有一次,家中來客,派人至宛市買魚乍魚,一會兒就回來,趕上吃飯。

有時一天之內,別人看見他在千里之外出現幾處。

後來,長房的符丟失了,長房便被眾鬼殺死了。

薊子訓傳,薊子訓,不知是從哪來的。

建安年間,客居在濟陰宛句。

有神異的法術。

曾經抱住鄰家的嬰兒,故意失手讓嬰兒墮地而死,他的父母驚號怨痛,不可忍聞,可是子訓只說聲失錯,再不講別的,於是把嬰兒埋葬了,後來過了一月餘,子訓抱著嬰兒回來了。

父母很恐慌,說道:「死生是異路的,雖然思念我的兒子,但請求不再見了。」

可嬰兒認識父母,大聲笑著,想撲到父母懷中去,母親不覺用手攬取,竟是自己的兒子。

雖然大喜慶祝,心裡還有疑惑,於是偷偷地挖開死去兒子的墳,只看見衣被,才相信了。

從此子訓名字流傳在京師,士大夫都承風嚮慕他。

後來便駕著驢車,與諸生同到許下。

路過滎陽,住在主人家,而所駕的驢忽然死去,蛆蟲爬了出來,主人連忙告訴他。

子訓說:「是這樣麼?」

正安坐吃飯,飯吃完,慢慢出來用杖打著,驢子應聲奮起,走路和當初一樣,又能上道。

那些追著看熱鬧的常有千數人。

已經到了京師,公卿以下等候他的,座上常有幾百人,都替他們安排酒菜,整天不缺乏。

後來因為遁去,就不知到哪裡了。

剛去之時,只見白雲升起,從早到晚,有好幾十處。

這時有位百歲老人,自己說在做小孩時看見子訓在會稽市賣過藥,臉上顏色和現在差不多。

後來有人又在長安東霸城看見他,與一老人共同摩挲銅人,兩人交談道:「剛才看到鑄些銅人,已經近五百年了。」

回頭看看人們便走了,還是駕著從前所乘的車哩。

看見的人喊他道「:薊先生小住一下吧!」邊走邊答應他,看來好像走得很慢,可是走馬還趕不上,於是就絕無消息了。

劉根傳,劉根,穎川人。

隱居在嵩山中。

一些好事者從遠方而來,向他學習道法,太守史祈認為劉根是妖妄,於是將他拘捕送到郡裡,數落他道:「你有什麼法術,而誣惑百姓;如果有神,可顯一事應驗,不然,立刻處死你了。」

劉根說:「確實沒有別的法術,很能叫人看見鬼罷了。」

史祈說「:趕快召進來,使太守親自見見,這樣才算明白。」

劉根於是向左回頭看看大嘯一聲,不一會,史祈死去的父親、祖輩近親數十人,都反綁著手走上前,向劉根叩頭道:「小兒沒有禮貌,罪該萬死。」

那班鬼魂回頭叱責史祈道:「你作子孫的,不能有益於先人,而反累辱亡靈,可叩頭替一我們陳謝。」

史祈驚怕悲哀,磕頭流血,請求自己甘願受罪,劉根嘿嘿卻不答應,忽然一起離開了,不知到了哪裡。

左慈傳,左慈,字元放,廬江人。

年輕時得了神道。

曾經在司空曹一操一那裡作客,曹一操一從容不迫地對眾賓說道「:今日難得的盛會,山珍園蔬略有準備,只缺少吳松江的鱸魚。」

元放在下面答道「:這可以辦到。」

於是找一個銅盤裝著水,用竹竿魚食向盤中垂釣,不一會就釣出一條鱸魚。

曹一操一鼓掌大笑,在座的都很驚奇。

曹一操一說:「一條魚不夠大家吃,還可多釣幾條嗎?」

元放於是換了魚食再釣起來,不一會又釣出許多條,都是三尺多長一條,新鮮活潑。

曹一操一叫人當場做熟,讓大家都嘗到鮮魚。

曹一操一又說道:「魚已經到手,可惜沒有四川出產的生薑啊!」元放說「:這也可辦到。」

曹一操一怕他就在近邊找到生薑,便道「:我前次派人到四川採購綢緞,請通知他,多買兩匹好嗎?」

話剛說完,姜就買回,並且得到曹一操一派出的使者的回信。

後來,使者回來,盤問他買綢緞的情形和時間早晚,說得一點不差。

後來曹一操一出遊近郊,士大夫跟隨者一百多人,左慈就拿著酒一升,乾肉一斤,親手給大家斟酒,百官無一不是酒醉飯飽。

曹一操一很覺奇怪,令人探究緣故,檢查那些酒館,發現酒和乾肉都不見了。

曹一操一很不高興,於是藉故將左慈關起來,想殺掉他,左慈就逃入牆壁裡面,忽然看不見他在哪裡。

有人發現他在市場上,又派人去抓,可是市人都變得與左慈形象相同,不知誰是左慈。

後來有人碰見左慈在陽城山頭,又派人去追,左慈逃進羊群去了。

曹一操一知道無法找到左慈,於是派人到羊群中告訴左慈道「:我不再殺你了,只是測試一下你的本領罷了。」

忽然有一頭老公羊彎著前面兩條腿,像人一般站著說話道「:怎麼突然做這種事?」

於是追者爭相跑進羊群,可是幾百頭羊都變成老公羊,都彎著前腿站起來,口中說著「:怎麼突然做這種事?」

追者就不知道該抓哪一隻老公羊了。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後漢書白話版
《後漢書》簡介卷一上 光武帝紀第一上卷一下 光武帝紀第一下卷二 顯宗孝明帝紀第二卷三 肅宗孝章帝紀第三卷四 孝和孝殤帝紀第四卷五 孝安帝紀第五卷六 孝順孝沖孝質帝紀第六卷七 孝桓帝紀第七卷八 孝靈帝紀第八卷九 孝獻帝紀第九卷十上 皇后紀第十上卷十上 皇后紀第十上卷十一 劉玄劉盆子列傳第一卷十二 王劉張李彭盧列傳第二卷十三 隗囂公孫述列傳第三卷十四 宗室四王三侯列傳第四卷十五 李王鄧來列傳第五卷十六 鄧寇列傳第六卷十七 馮岑賈列傳第七卷十八 吳蓋陳臧列傳第八卷十九 耿弇列傳第九卷二十 銚期王霸祭遵列傳第十卷二十一 任李萬邳劉耿列傳第十一卷二十二 朱景王杜馬劉傅堅馬列傳第十二卷二十三 竇融列傳第十三卷二十四 馬援列傳第十四卷二十五 卓魯魏劉列傳第十五卷二十六 伏侯宋蔡馮趙牟韋列傳第十六卷二十七 宣張二王杜郭吳承鄭趙列傳第十七卷二十八上 桓譚馮衍列傳第十八卷二十九 申屠剛鮑永郅惲列傳第十九卷三十上 蘇竟楊厚列傳第二十上卷三十下 郎顗襄楷列傳第二十下卷三十一 郭杜孔張廉王蘇羊賈陸列傳第二十一卷三十二 樊宏陰識列傳第二十二卷三十三 朱馮虞鄭周列傳第二十三卷三十四 梁統列傳第二十四卷三十五 張曹鄭列傳第二十五卷三十六 鄭范陳賈張列傳第二十六卷三十七 桓榮丁鴻列傳第二十七卷三十八 張法滕馮度楊列傳第二十八卷三十九 劉趙淳於江劉周趙列傳第二十九卷四十上 班彪列傳第三十上卷四十下 班彪列傳第三十下卷四十一 第五鍾離宋寒列傳第三十一卷四十二 光武十王列傳第三十二卷四十三 朱樂何列傳第三十三卷四十四 鄧張徐張胡列傳第三十四卷四十五 袁張韓周列傳第三十五卷卷四十六 郭陳列傳第三十六卷四十七 班梁列傳第三十七卷四十八 楊李翟應霍爰徐列傳第三十八卷四十九 王充王符仲長統列傳第三十九卷五十 孝明八王列傳第四十卷五十一 李陳龐陳橋列傳第四十一卷五十二 崔駰列傳第四十二卷五十三 周黃徐姜申屠列傳第四十三卷五十四 楊震列傳第四十四卷五十五 章帝八王列傳第四十五卷五十六 張王種陳列傳第四十六卷五十七 杜欒劉李劉謝列傳第四十七卷五十八 虞傅蓋臧列傳第四十八卷五十九 張衡列傳第四十九卷六十上 馬融列傳第五十上卷六十下 蔡邕列傳第五十下卷六十一 左周黃列傳第五十一卷六十二 荀韓鍾陳列傳第五十二卷六十三 李杜列傳第五十三卷六十四 吳延史盧趙列傳第五十四卷六十五 皇甫張段列傳第五十五卷六十六 陳王列傳第五十六卷六十七 黨錮列傳第五十七卷六十八 郭符許列傳第五十八卷六十九 竇何列傳第五十九卷七十 鄭孔荀列傳第六十卷七十一 皇甫嵩朱俊列傳第六十一卷七十二 董卓列傳第六十二卷七十三 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第六十三卷七十四上 袁紹劉表列傳第六十四上卷七十四下 袁紹劉表列傳第六十四下卷七十五 劉焉袁術呂布列傳第六十五卷七十六 循吏列傳第六十六卷七十七 酷吏列傳第六十七卷七十八 宦者列傳第六十八卷七十九上 儒林列傳第六十九上卷七十九下 儒林列傳第六十九下卷八十上 文苑列傳第七十上卷八十下 文苑列傳第七十下卷八十一 獨行列傳第七十一卷八十二上 方術列傳第七十二上卷八十二下 方術列傳第七十二下卷八十三 逸民列傳第七十三卷八十四 列女傳第七十四卷八十五 東夷列傳第七十五卷八十六 南蠻西南夷列傳第七十六卷八十七 西羌傳第七十七卷八十八 西域傳第七十八卷八十九 南匈奴列傳第七十九卷九十 烏桓鮮卑列傳第八十志第一 律歷上(原文)志第二 律歷中(原文)志第三 律歷下(原文)志第五 禮儀中(原文)志第六 禮儀下(原文)志第七 祭祀上(原文)志第八 祭祀中(原文)志第九 祭祀下(原文)志第十 天文上(原文)志第十一 天文中(原文)志第十二 天文下(原文)志第十三 五行一 (原文)志第十四 五行二 (原文)志第十五 五行三 (原文)志第十六 五行四 (原文)志第十七 五行五 (原文)志第十八 五行六 (原文)志第十九 郡國一(原文)志第二十 郡國二(原文)志第二十一 郡國三(原文)志第二十二 郡國四(原文)志第二十三 郡國五(原文)志第二十四 百官一(原文)志第二十五 百官二(原文)志第二十六 百官三(原文)志第二十七 百官四(原文)志第二十八 百官五(原文)志第二十九輿服上(原文)志第三十輿服下(原文)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