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書白話版》卷三十七 桓榮丁鴻列傳第二十七:◆桓榮傳,桓榮字春卿,沛郡龍亢人。少年時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後漢書白話版》卷三十七 桓榮丁鴻列傳第二十七

後漢書白話版

卷三十七 桓榮丁鴻列傳第二十七

(桓榮、丁鴻)

◆桓榮傳,桓榮字春卿,沛郡龍亢人。

少年時在長安,學習《歐陽尚書》,以九江朱普為師,家中貧困,常靠傭工養活自己,一精一力不倦,十五年沒有回家探視,到王莽篡位時才回去。

恰逢老師朱普去世,桓榮到九江奔喪,自己負土替老師築墳,於是留下來教學,徒眾達幾百人。

王莽失敗,天下大亂,桓榮抱著經書與學生一道逃入山谷之中,雖常飢餓但講經論卷不止,後來又在江淮一帶教學。

建武十九年(44),桓榮六十多歲了,才被授職大司徒府。

當時顯宗剛立為太子,選求明經,於是提升桓榮的學生豫章何湯做虎賁中郎將,用《尚書》教太子。

世祖從容問何湯的本師是誰,何湯答道:「沛國桓榮。」

皇帝即召桓榮,命令他講解《尚書》,覺得很好。

便拜桓榮為議郎,賜錢十萬,讓他入宮教太子。

每朝會,常叫桓榮在公卿面前講解經書。

皇帝稱讚道「:得到先生太晚了!」恰逢歐陽博士出缺,帝想用榮。

榮叩頭辭讓道:「臣經術淺薄,不及同門生郎中彭閎、揚州從事皋弘。」

帝說「:好,去吧,你能勝任。」

於是拜桓榮為博士,引薦彭閎、皋弘做議郎。

皇上車駕到了大學,正逢諸博士討論問題,桓榮穿著儒生衣服,溫良恭敬,寬博有餘,辯明經義,每以禮讓相服,不用言詞勝人,眾儒生誰也不及他,皇上特加賞賜。

皇上又詔諸生雅吹擊磬,整天才完。

後來桓榮入會庭中,皇上詔賜奇果,受果者都納入懷中,桓榮舉手捧著果物拜謝。

帝笑著指他說「:這人真正是儒生呀!」從此更受敬重,常叫他住宿在太子一宮中。

過了五年,桓榮推薦門生九江人胡憲作侍講,自己只是聽聽,每天早晨進一次宮罷了。

桓榮曾經生病,太子早晚派中傅問病,賜以珍饈、帷帳、奴婢等,並且說「:如果有什麼三長兩短,不必為家室擔憂。」

後來病癒了,又進宮侍講。

二十八年(53),朝中大會百官,皇上詔問誰可做太子的師傅?群臣體察上意,都說太子的舅父執金吾原鹿侯陰識可以。

博士張佚正色道:「今陛下立太子,是為陰氏呢,還是為天下?如果為陰氏,那麼陰侯可以;如為天下,就應用天下之賢才。」

帝認為講得好,說道:「想設太傅,是為了輔佐太子。

現在博士不能幫助我,何況太子呢?」

於是拜張佚為太子太傅,而以桓榮為少傅,賜以輜車、乘馬。

桓榮大會諸生,陳列出車馬、印綬道「:今日蒙皇上所賜,這是稽考古書的力量,可不勉勵嗎?」

桓榮認為太子經學已經完成,上疏謝道:「臣下有幸得在帷幄,講經幾年,可智學淺短,無以補益萬分。

現在皇太子憑著聰明的資質,通明經義,觀覽古今,沒有哪位太子能專一精一博學像這樣的。

這真是國家的福..,天下的幸運。

臣師道已盡,其他皆在太子。

謹使掾臣汜再拜回家。」

太子覆信道「:莊以童蒙,學道九年,無所曉識。

《五經》這麼廣大,聖言幽道,不是天下最聰明的人,豈能一精一通得了!何況不才如我,敢承教誨面命。

從前的先師感謝弟子的有人了,上則通達經旨,弄明章句,下則去家慕鄉,求謝師門。

現在蒙受下列,不敢有辭,願您養病加餐,重一愛一玉一體。」

三十年(55)桓榮拜為太常。

桓榮開始遭難,與族人桓元卿同挨餓,可桓榮仍講誦經書不止。

元卿嗤笑道「:只是自苦氣力,什麼時候又會施用呢?」

桓榮笑而不應。

等到做了太常,元卿歎道:「我是農家出身的人,沒想到學問之有用竟這樣哩。」

顯宗即位,尊桓榮以師禮,很受親近和尊重,拜桓榮二子為郎。

桓榮年過八十,自以衰老,幾次上書請求退休,每加賞賜。

皇上曾經坐車到太常府,叫桓榮坐東面,設幾杖,集合百官驃騎將軍東平王蒼以下和桓榮的學生數百人,天子親自執業,每開口就說:「大師在這裡。」

禮畢,把太官供具全部賜給太常家。

其恩禮就是這樣。

永平二年(60),三雍(明堂、靈台、辟雍三宮)初建成,拜桓榮為五更養老。

每次舉行大射養老禮畢,帝就引桓榮和弟子升堂,執經書自己下語講說。

於是封桓榮為關內侯,食邑五千戶。

桓榮每次生病,皇上就派使者慰問,太官、太醫絡繹不絕。

後來病重,桓榮上疏謝恩,讓還爵土。

皇上親自到他家問安,入街下車,捧著經書上前,撫一摸一著桓榮,流著眼淚,賜以訂一床一茵、帷帳、刀劍、衣被,好久才走開。

從此諸侯將軍大夫問疾的,不敢再乘車到門口,都拜倒在一床一下。

桓榮死後,帝親自變服,臨喪送葬,賜塚塋在首陽山之南。

除兄子二人補四百石,都講生八人補二百石,其餘門徒多數做到公卿。

◆丁鴻傳,丁鴻字孝公,穎川定陵人。

父丁林,字幼春,王莽末年守穎陽尉。

世祖略地穎陽,穎陽城守不下,丁林說服其縣令,便與他一起投降。

世祖大喜,大加賞賜,用丁林帶領兵士先渡河,發檄文給郡國,攻營略地,攻下河南、陳留、川二十一縣。

建武元年(25),丁林被拜為河南太守。

等到封功臣時,皇帝叫大家各言所樂,諸將都占豐邑美縣,只有丁林願封本鄉。

有人對丁林說:「人家都想占縣,你卻只求鄉,這是為什麼?」

丁林說:「從前孫叔敖囑咐兒子,受封時一定求瘠薄之地,今我能薄寶小,得到鄉亭就很不錯了。」

皇上聽從之,封他為定陵新安鄉侯,食邑五千戶,後來改封為陵陽侯。

丁鴻年十三時,從桓榮學習《歐陽尚書》,三年明白了章句,會論辯,為都講,於是立志深造,穿上布衣,挑著行李,不遠千里求學。

起初,丁林跟隨世祖征伐,丁鴻與弟弟丁盛居在一起,憐一愛一丁盛幼小而一起過著寒苦生活。

等到丁林死後,丁鴻應世襲受封,上書讓國給丁盛,沒有得到回批。

已葬父親,於是掛孝服於廬墓而溜走了,留信給丁盛道:「鴻貪經書,不顧恩義,少而隨師學習,生不供養父母,死不能盡孝道,皇天先祖,並不保佑幫助,身受大病,不堪茅土。

前次上書言明病情,願辭爵給弟弟,奏章擱置沒有回批,時間迫近當襲封爵土。

謹自放棄襲爵,到外尋求良醫。

如果病治不好,死在溝壑算了。」

丁鴻起初與九江人鮑駿同事桓榮為師,兩人友情很厚,後來丁鴻逃封,與鮑駿在東海相遇,丁鴻裝作不認識鮑駿。

鮑駿就挽住丁鴻並且責備道:「從前伯夷、吳季札處在亂世,所以得申其讓國之志。

《春秋》之大義,不因家事廢王事,現在你以兄弟的私情而斷絕父親不滅的基業,可說是聰明嗎?」

丁鴻很受感動,流淚歎息,於是回去就國,開門教授學徒。

鮑駿也上書稱丁鴻經學至行,顯宗很賞識他。

永平十年(68)皇帝下詔征賢,丁鴻到了即被召見,講述《文侯之命》篇,皇上賜御衣及綬帶,稟食公車,與博士同等禮遇。

不久,拜為侍中。

十三年(71),兼射聲校尉。

建初四年(80)徙封為魯陽鄉侯。

肅宗詔丁鴻與廣平王羨和諸儒樓望、成封、桓郁、賈逵等,在北宮白虎觀討論《五經》的同異,使五官中郎將魏應主持承製問難,侍中淳於恭奏上,皇帝親自稱制臨決。

丁鴻以才高,論難最明,諸儒稱讚,皇上也多次讚美。

當時人歎道:「殿中無雙丁孝公。」

丁鴻多次受賞賜,拔為校書,於是代替成封為少府。

門下從此更盛,遠方來的數千人。

彭城劉愷、北海巴茂、九江朱倀都做到了公卿。

元和三年(86),改封為馬亭鄉侯。

和帝即位,陞遷為太常,永元四年(92)代袁安為司徒。

這時竇太后臨朝執政,兄弟竇憲各擅威權。

丁鴻借日食,上封事道:「臣下聽說太陽為陽一精一,守實不虧,君王之象徵;月亮為陰一精一,盈虛有一定規則,臣子的表象哩。

所以日食,臣在君上,陰凌於陽;月滿不虧,下面驕盈的緣故。

從前周室衰微,皇甫等人專權於外,一黨一類強盛,侵壓主勢,所以日月薄食。

《詩經》上說『: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酉鬼。

』《春秋》記載:日食三十六次,弒君三十二人。

變不空生,各以類應。

凡威權不可以放下,利器不可以假人。

看看往古,近看漢興,傾危之禍,沒有不由此產生。

因此三桓專魯之權,田氏擅齊之政,六卿瓜分晉室,諸呂掌握漢室,統嗣幾次變更;哀帝、平帝的末年,宗廟不能祭祀。

所以雖有周公之親,而無周公之德,不得行其權勢。

「現在大將軍竇憲,雖想束力身自約,不敢僭越權勢,然而天下遠近的百姓都恐怖承旨,刺史二千石初除謁辭,求通待報,雖奉符璽,受了台束力,不敢馬上便去,久的拖到幾十天。

背著王室,走向私門,這是上威降低,下權勢盛的緣故。

人道悖於下面,效驗現於上天,雖有隱謀,神明照察其情,垂象見戒,以警告人君。

近來,月滿先節,過了十五還不虧缺,這是臣下驕傲橫溢,違背君王,專功獨行的緣故。

陛下沒有察覺,所以上天再次見戒,應該畏懼,以防大禍臨頭。

《詩經》上說:『敬天之怒,不敢戲豫。

』如果束力政自責,杜漸防微,那麼凶妖就會消滅,害除而福降了。

「壞崖破巖之水,來源於涓一涓的小泉;干雲蔽日的大樹,起於蔥青的小苗。

禁微就容易,救末就難,人們沒有不忽略於微細,以致成為大禍。

恩不忍誨,又不忍割,事情過去之後,沒有發生的明鏡。

臣愚以為左官外附之臣,依托權門,傾覆諂諛,以求容媚的人,應該一切殺光。

近來大將軍再出,威震州郡,沒有不向吏人徵賦稅,派使者貢獻物資。

大將軍雖說不受,可是物不還主,部署之吏無所畏懼,縱行非法,不伏罪辜,所以海內貪猾成風,競為一奸一吏,小民歎息,怨氣滿腹。

臣聽說天不可以不剛,不剛則三光不明;王不可以不強,不強則宰牧縱橫。

應該趁大變之際,改政匡失,來補充天意。」

書奏上十多天,皇帝派丁鴻行太尉兼衛尉,屯於南、北宮。

於是收繳竇憲大將軍的印綬,竇憲和諸弟們都自一殺。

當時大郡按人口每五六十萬舉孝廉二人,小郡每二十萬並有蠻夷的也舉二人,帝認為不均,下交公卿會議。

丁鴻與司空劉方上言:「凡按人口作標準的,應有階品,蠻夷錯雜,不得列入數內。

自今郡國一律每二十萬人每年舉孝廉一人,四十萬舉二人,六十萬舉三人,八十萬舉四人,百萬舉五人,百二十萬舉六人。

不滿二十萬的二年舉一人,不滿十萬的三年舉一人。」

帝聽從了。

六年(94)丁鴻死了,賜贈比常禮有增加。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後漢書白話版
《後漢書》簡介卷一上 光武帝紀第一上卷一下 光武帝紀第一下卷二 顯宗孝明帝紀第二卷三 肅宗孝章帝紀第三卷四 孝和孝殤帝紀第四卷五 孝安帝紀第五卷六 孝順孝沖孝質帝紀第六卷七 孝桓帝紀第七卷八 孝靈帝紀第八卷九 孝獻帝紀第九卷十上 皇后紀第十上卷十上 皇后紀第十上卷十一 劉玄劉盆子列傳第一卷十二 王劉張李彭盧列傳第二卷十三 隗囂公孫述列傳第三卷十四 宗室四王三侯列傳第四卷十五 李王鄧來列傳第五卷十六 鄧寇列傳第六卷十七 馮岑賈列傳第七卷十八 吳蓋陳臧列傳第八卷十九 耿弇列傳第九卷二十 銚期王霸祭遵列傳第十卷二十一 任李萬邳劉耿列傳第十一卷二十二 朱景王杜馬劉傅堅馬列傳第十二卷二十三 竇融列傳第十三卷二十四 馬援列傳第十四卷二十五 卓魯魏劉列傳第十五卷二十六 伏侯宋蔡馮趙牟韋列傳第十六卷二十七 宣張二王杜郭吳承鄭趙列傳第十七卷二十八上 桓譚馮衍列傳第十八卷二十九 申屠剛鮑永郅惲列傳第十九卷三十上 蘇竟楊厚列傳第二十上卷三十下 郎顗襄楷列傳第二十下卷三十一 郭杜孔張廉王蘇羊賈陸列傳第二十一卷三十二 樊宏陰識列傳第二十二卷三十三 朱馮虞鄭周列傳第二十三卷三十四 梁統列傳第二十四卷三十五 張曹鄭列傳第二十五卷三十六 鄭范陳賈張列傳第二十六卷三十七 桓榮丁鴻列傳第二十七卷三十八 張法滕馮度楊列傳第二十八卷三十九 劉趙淳於江劉周趙列傳第二十九卷四十上 班彪列傳第三十上卷四十下 班彪列傳第三十下卷四十一 第五鍾離宋寒列傳第三十一卷四十二 光武十王列傳第三十二卷四十三 朱樂何列傳第三十三卷四十四 鄧張徐張胡列傳第三十四卷四十五 袁張韓周列傳第三十五卷卷四十六 郭陳列傳第三十六卷四十七 班梁列傳第三十七卷四十八 楊李翟應霍爰徐列傳第三十八卷四十九 王充王符仲長統列傳第三十九卷五十 孝明八王列傳第四十卷五十一 李陳龐陳橋列傳第四十一卷五十二 崔駰列傳第四十二卷五十三 周黃徐姜申屠列傳第四十三卷五十四 楊震列傳第四十四卷五十五 章帝八王列傳第四十五卷五十六 張王種陳列傳第四十六卷五十七 杜欒劉李劉謝列傳第四十七卷五十八 虞傅蓋臧列傳第四十八卷五十九 張衡列傳第四十九卷六十上 馬融列傳第五十上卷六十下 蔡邕列傳第五十下卷六十一 左周黃列傳第五十一卷六十二 荀韓鍾陳列傳第五十二卷六十三 李杜列傳第五十三卷六十四 吳延史盧趙列傳第五十四卷六十五 皇甫張段列傳第五十五卷六十六 陳王列傳第五十六卷六十七 黨錮列傳第五十七卷六十八 郭符許列傳第五十八卷六十九 竇何列傳第五十九卷七十 鄭孔荀列傳第六十卷七十一 皇甫嵩朱俊列傳第六十一卷七十二 董卓列傳第六十二卷七十三 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第六十三卷七十四上 袁紹劉表列傳第六十四上卷七十四下 袁紹劉表列傳第六十四下卷七十五 劉焉袁術呂布列傳第六十五卷七十六 循吏列傳第六十六卷七十七 酷吏列傳第六十七卷七十八 宦者列傳第六十八卷七十九上 儒林列傳第六十九上卷七十九下 儒林列傳第六十九下卷八十上 文苑列傳第七十上卷八十下 文苑列傳第七十下卷八十一 獨行列傳第七十一卷八十二上 方術列傳第七十二上卷八十二下 方術列傳第七十二下卷八十三 逸民列傳第七十三卷八十四 列女傳第七十四卷八十五 東夷列傳第七十五卷八十六 南蠻西南夷列傳第七十六卷八十七 西羌傳第七十七卷八十八 西域傳第七十八卷八十九 南匈奴列傳第七十九卷九十 烏桓鮮卑列傳第八十志第一 律歷上(原文)志第二 律歷中(原文)志第三 律歷下(原文)志第五 禮儀中(原文)志第六 禮儀下(原文)志第七 祭祀上(原文)志第八 祭祀中(原文)志第九 祭祀下(原文)志第十 天文上(原文)志第十一 天文中(原文)志第十二 天文下(原文)志第十三 五行一 (原文)志第十四 五行二 (原文)志第十五 五行三 (原文)志第十六 五行四 (原文)志第十七 五行五 (原文)志第十八 五行六 (原文)志第十九 郡國一(原文)志第二十 郡國二(原文)志第二十一 郡國三(原文)志第二十二 郡國四(原文)志第二十三 郡國五(原文)志第二十四 百官一(原文)志第二十五 百官二(原文)志第二十六 百官三(原文)志第二十七 百官四(原文)志第二十八 百官五(原文)志第二十九輿服上(原文)志第三十輿服下(原文)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