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入門》7.7 皮影戲:黑白光影的遊戲:影子是一種很有趣的東西,只要有光的地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國學入門》7.7 皮影戲:黑白光影的遊戲

國學入門

7.7 皮影戲:黑白光影的遊戲

【皮影戲其派】

影子是一種很有趣的東西,只要有光的地方就會有影,影子會隨著光線和角度變幻。

雙手的影子可以在牆上做出各種形狀的東西,小松鼠、鴿子、狗等。

這是一種最簡單又最需要「動手」的遊戲。

後來,人們就將雙手發展到皮影,有了專門的皮影戲。

皮影戲又稱羊皮戲,俗稱「人頭戲」、「影子戲」,最早誕生於兩千年前的西漢,在清代的河北最盛行。

顧名思義,皮影是採用皮革為材料製成的,出於堅固一性一和透明一性一的考慮,又以牛皮和驢皮為佳。

上色時主要使用紅、黃、青、綠、黑等五種純色的透明顏料。

正是由於這些特殊的材質,使得皮影人物及道具在後背光照耀下投射一到布幕上的影子顯得瑰麗而晶瑩剔透,具有獨特的美感。

沿襲傳統戲曲的習慣,皮影人物被劃分為生、旦、淨、末、丑五個類別,更加特別的是,每個人物都由頭、上身、下一身、兩一腿、兩上臂、兩下臂和兩手十一件連綴組成,表演者通過控制人物脖領前的一根主桿和在兩手端處的兩根耍桿來使人物做出各式各樣的動作。

中國皮影戲起源於何時,因為參考資料有限,文獻不足,我們也沒有辦法進行具體的考證,無法得到確切日期。

但是可以確定的是最遲在北宋時,中國皮影戲就已經非常成熟了,在中國的傳統戲曲表演尚未發展成熟之際,宋代的皮影戲已能表演完整生動的三國故事了。

一些記載宋人生活的著作如《東京夢華錄》、《武林舊事》等,都述及宋代皮影戲的盛況。

除了一些有名的藝人,南宋杭州甚至有叫「繪革社」的影戲組織出現。

宋代以後至明清,皮影戲一直盛行,受到宮廷和民間的喜一愛一,普及全國各地,與各地曲藝、民俗相結合,發展成各具地方特色的皮影戲藝術。

【皮影戲名段】

踏搖一娘一

女:(悠揚、淒婉)野花迎風飄擺,好像是在傾訴衷腸;綠草湊湊抖動,如無盡的纏一綿依戀;初綠的柳枝輕拂悠悠碧水,攪亂了苦心柔情蕩漾。

為什麼春天每年都如期而至,而我遠行的丈夫卻年年不見音訊……

男:離家去國整整三年,為了夢想中金碧輝煌的長安,為了都市裡充滿了神奇的歷險,為了滿足一個男兒宏偉的心願。

現在終於衣錦還鄉,又遇上這故人般熟識的春天,看這一江春水,看這清溪桃花,看這如黛青山,都沒有絲毫改變,也不知我新婚一一夜就別離的妻子是否依舊紅顏?對面來的是誰家女子,生得滿面春一光,美麗非凡!

男:這位姑一娘一,請你停下美麗的腳步,你可知自己犯下什麼樣的錯誤?

女:(聲音千嬌百媚)這位官人,明明是你的馬蹄踢翻了我的竹籃,你看這寬闊的道路直通藍天,你卻非讓這可惡的畜生濺起我滿身泥點,怎麼反倒怪罪是我的錯誤?

男:(聲音輕柔,充滿真情)你的錯誤就是美若天仙,你婀娜的身姿讓我的手不聽使喚,你蓬鬆的烏髮一漲滿了我的眼簾,看不見道路山川,只是漆黑一片;你明艷的面頰讓我胯一下的這頭畜生傾倒,竟忘記了他的主人是多麼威嚴。

女:(異常嬌一媚,更加誘人)快快走遠點吧,你這輕浮的漢子,你可知調一戲的是怎樣多情的一個女子?她為了只見過一面的丈夫,已經一擲三年,把錦繡青春都拋入無盡的苦等,把少女柔情都交付了夜夜空夢。

快快走遠點吧,你這邪惡的使臣,當空虛與幽怨已經把她擊倒,你就想為墮一落再加一把力,把她的貞潔徹底摧毀。

你這樣做不怕遭到上天的報應……

男:上天只報應癡愚的蠢人,我已連遭三年的報應。

為了有名無實的妻子,為了虛枉的利祿功名。

看這滿目春一光,看這比春一光還要柔媚千倍的姑一娘一……想起長安三年的淒風苦雨,恰如在地獄深淵裡爬行。

看野花纏繞,看野蝶雙雙追逐,只為了凌虛中那點點轉瞬依戀,春一光一過,它似就陷入那命定中永遠的黑暗。

人生怎能逃出同樣的宿命。

分類:蒙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國學入門
序言1.1 《三字經》:人之初的修身課1.2 《百家姓》:炎黃子孫的總家譜1.3 《千字文》:宇宙洪荒,不過是千字文章1.4 《周易》:看破表象才能接近真理1.5 《尚書》:美德照耀歷史長空1.6 《詩經》:詩化的歷史,淳樸的浪漫1.7 三禮:用儀式來表達情緒1.8 《春秋》筆法,一字褒貶1.9 《論語》:遇見溫柔敦厚的孔子1.10 《孟子》:心正,身正,行正1.11 《孝經》:孝順的孩子有出息1.12 《爾雅》:古代的百科全書2.1 歷史,一部大寫的「人」字書2.2 司馬遷:正直人寫正直事2.3 班固:一絲不苟還不夠2.4 前四史:華麗的史書序曲2.5 兩本《五代史》:用心深淺見高下2.6 二十四史:在迴旋中上升2.7 《洛陽伽藍記》:書林中的高塔2.8 《貞觀政要》:以人為鏡明得失2.9 《資治通鑒》:把古人的經驗用在今天2.10 三通:政治並不是抽像的事3.1 好一個百花齊放的時代3.2 老子:中國的「哲學之父」3.3 莊子:生命有限,精神永恆3.4 墨家:愛人類 愛和平 愛賢者3.5 荀子:終身學習的老師3.6 法家:用法律來保護正義3.7 名家:邏輯世界的舞蹈者3.8 陰陽家:傳達自然的聲音3.9 縱橫家:推銷自己的謀略3.10 兵家:智慧是最好的武器4.1 神農嘗百草,文明從此始4.2 農業的進步:痛並快樂地前行4.3 《黃帝內經》:從內在找原因4.4 《周髀算經》:數學亦是哲學4.5 《水經注》:讀萬卷書,行萬里路4.6 《天工開物》:人生也需要協調4.7 《營造法式》:綽約的宋代建築風華4.8 《齊民要術》:平凡生活中的大智慧4.9 《本草綱目》:敢與前人論真假5.1 集:出生早,成名晚5.2 《楚辭》:方言中的韻味5.3 《淮南子》:劉安已去,空餘《淮南》5.4 《文選》:艷而不妖的莊重之花5.5 《詩品》:品出詩真味5.6 《人間詞話》:燈火闌珊處的境界5.7 《說苑》:古老的小品文5.8 《抱朴子》:不死的唯有精神5.9 《菜根譚》:嚼得菜根,百事可為5.10 《小窗幽記》:小窗之下話人生5.11 《圍爐夜話》:爐火旁邊悟真情6.1 真實無須雕飾6.2 生活是最好的詩歌6.3 唐詩的風骨6.4 宋詞的雅趣6.5 元曲的暢達6.6 明清小說的靈動6.7 韓柳文章,回到淳樸的文風中6.8 白居易,名聲在外的唐代詩人6.9 臨川四夢,人生悲歡盡在夢中6.10 《山海經》,讓想像的力量無窮6.11 《世說新語》:還你一個生動的古人7.1 書法:文字的形體,書畫的線條7.2 國畫:留一份空白給想像7.3 國樂:古樂奏給有心人7.4 京劇:表裡如一7.5 昆曲:唱不厭精7.6 評劇:談笑生活7.7 皮影戲:黑白光影的遊戲7.8 木偶戲:掌握每一個關節7.9 黃梅戲:方言唱腔7.10 評彈:彈唱悲歡離合7.11 川劇:喜形於色7.12 秦腔:高原天籟7.13 豫劇:假聲真情7.14 越劇:吟誦詩詞8.1 印度的和尚會唸經8.3 《六祖壇經》:本土的佛經書8.4 唐三藏:取回真經留人間8.5 鑒真:中日文化的紐帶8.6 土生土長的道教8.7 五術是巫術,還是道術8.8 道教,人與自然的關係史8.9 張三豐:說不清的邋遢真人9.1 建築,無聲的語言9.2 紫禁城,不怒自威的氣派9.3 四合院,團團圓圓才是家9.4 蘇州園林:處處有景,面面生詩9.5 煙:自然之象,神在八荒9.6 酒:靈感的泉眼9.7 茶:撫慰精神的良藥9.8 八大菜系:酸甜苦辣鹹的五味人生9.9 太極拳:柔如水,韌如絲9.10 八卦掌:人生的腳步不斷變化9.11 氣功:動靜相宜 輕重自如9.12 麻將:中國人的社交方式9.13 棋:智力與耐力的較量10.1 五禮:天人和諧的誠心10.2 成年禮:成年就意味著責任10.3 婚禮:有祝福才有幸福10.4 士相見禮:在重複中表達誠意10.5 鄉飲酒禮:年高德劭者的榮譽10.6 射禮:發展體育保家衛國10.7 喪服:把悲哀穿在身上10.8 十義:道義不分年代10.9 書信:看不見的禮儀11.1 秦始皇:劍掃六和,一統天下11.2 董仲舒:待價而沽的「推銷家」11.3 魏孝文帝:學習是最好的姿態11.4 李世民:越虛心越得人心11.5 蘇東坡:歷盡劫波仍風流11.6 王安石:毫無私心的「拗相公」11.7 朱熹:胸懷坦蕩,正大光明11.8 王陽明:智者也會讀心術11.9 李贄:保持一顆純真的童心11.10 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11.11 曾國藩:歷代文人的處世楷模11.12 梁啟超:男兒志兮天下事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