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入門
8.1 印度的和尚會唸經
【佛教其派】
「阿彌陀佛」是一句很奇怪的中國話,它和很多詞不一樣,單個拆開來無法解釋每個字的意思。
因為,這句話是來自梵語,和西方人說「上帝保佑」一個意思,不過梵語中沒有上帝,只有佛祖。
梵語是哪裡的語言呢?這就是我們本節要說的話題。
公元前6世紀到公元前5世紀之間,在我國正是孔子出生的時間,而在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也就是今天的尼泊爾,傳說中那裡的王子喬達摩悉達多創造了佛教。
因為王子屬於釋迦族,所以人們又稱他為「釋迦牟尼」,「牟尼」就是聖人的意思。
從此之後,佛教廣泛流傳於亞洲的許多國家,與基督教、伊斯蘭教並稱「世界三大宗教」。
早在東漢時,佛教就自西向東傳入了我國,隨著朝代的更替和傳統思想的發展,漸漸融入我國,成為中國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那麼什麼是「佛」?佛學專家林世敏教授說,佛是一個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時達到最圓滿境地的人格。
換句話說,佛是大智、大悲與大能的人。
與其他宗教不同的是,佛不是萬能,不能讓信仰他的人解脫,只能教導信仰佛的人,最終,佛教徒還是要憑自己的努力才能走出困境。
佛就是一個覺悟的人,他的智慧也可以讓我們覺悟。
不過對佛教的理解,很多人的看法不同,佛教內部也產生了很多分歧,分成了不同的派別。
北京的雍和宮又叫做喇嘛廟,就是藏傳佛教的寺廟。
大乘的天台宗、三論宗、唯識宗、華嚴宗、律宗、密宗、禪宗、及淨土宗,還有小乘的俱捨、成實二宗,是一般盛行的十大宗派。
佛教並不排斥別的宗教,它具有容納的一精一神。
因此也可以說所有的佛教派別其實是一體的。
【佛教傳入中國】
東漢明帝永平十年,也就是公元67年,佛教正式由官方傳入中國。
這其中還有一段故事。
有一天晚上,明帝夢見金人在殿庭中飛行,第二天早晨,明帝問群臣這個夢有什麼含義。
這時太史傅毅回答說:西方有一個大聖人,他的名字叫佛,陛下所夢見的金人,恐怕就是他。
於是,皇帝就派遣十八個人去西域求佛。
出使西域的人,用白馬馱著兩卷經書返回洛一陽一。
明帝特為這兩卷經書建立了一精一捨,並讓西域的法師住在裡面,稱作白馬寺。
在白馬寺裡,摩騰與竺法蘭譯出了《四十二章經》。
佛教傳入中國後,到了後漢末葉,記載才逐漸翔實,史料也逐漸豐富。
西域的佛教學者相繼來到中國,如安世高、安玄從安息來,支婁迦讖、支曜從月氏來,竺佛朔從天竺來,康孟詳從康居來。
從此翻譯佛經的人越來越多,法事也越來越興旺了。
但是又說佛教在中國的始祖是菩提達摩,達摩大師是印度佛教第28代祖師,所以佛教在中國又稱為「達摩宗」。
達摩祖師是在北魏末期,也就是公元五百年以後的那段時間裡,在洛一陽一傳教,以《楞伽經》授徒。
相傳他的傳法弟子是慧可,慧可的傳法弟子是僧璨,四傳弟子是道信,然後到五祖弘忍,創立了東山法門,以上的這五位就是「禪宗五祖」。
在禪宗的弟子中,六祖慧能是門派的發揚光大者,慧能以後,禪宗廣為流傳,於唐末五代時達於極盛。
禪宗使中國佛教發展到了頂峰,對中國古文化的發展具有重大影響。
梁啟超和胡適都曾專門討論過佛教對中國文學的影響,比如增加了新的詞彙和表達方式,開創了新的詩歌題材,如王維就是一個喜歡說佛理的詩人,可以說佛教漸漸中國化了。
分類: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