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入門》3.3 莊子:生命有限,精神永恆:盧梭、梭羅、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勞倫斯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國學入門》3.3 莊子:生命有限,精神永恆

國學入門

3.3 莊子:生命有限,精神永恆

【莊子其人】

盧梭、梭羅、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勞倫斯、德裡達……這些響徹西方的大學者,他們無不在自己的著作中承認:自己的學說,是受了東方兩千多年前的哲學家莊周的影響。

莊子對於他們,是一劑解決心靈迷惑的靈藥。

莊子是戰國時期的哲學家,《莊子》這本書就是莊子的思想錄,其中的一精一神也在於強調自然,不要蒙蔽了自己,給人生加上太多的枷鎖。

莊子的學說涵蓋著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一精一神還是歸依於老子的哲學。

所以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為「老莊哲學」。

【莊子名句】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解讀: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知識是無限的。

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便會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還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識,便會弄得更加疲睏不堪!我們一向提倡要努力學習,但是莊子認為,學習的本質並不是為了知道得越多越好,知識不能成為人的裝飾,而要為人所用。

如果僅僅為了獲得知識而不停地追求,到頭來反而讓人的心靈鈍化了。

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

解讀:有能力的人會一操一勞,睿智的人會憂慮,什麼都不會的人就無所求,感到滿足。

莊子和老子的觀點中,都有無為的思想。

他們說一個人只有對什麼都無慾,才能體會到人生的快樂。

老莊的人生觀念,並不能理解為簡單的悲觀主義,而是一種超脫、豁達的追求。

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

解讀:全世界的人都讚美他,他也不會因之而振奮;全世界的人都詆毀他,他也不會因此而沮喪。

有修為的人,能夠超然物外,一寵一辱不驚,內心安寧而從容。

以道觀之,物無貴賤。

解讀:從自然的觀點來看,任何事物都沒有貴賤之分。

因為每一樣東西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生命,在本質上是一樣的。

如果能這樣來看世界,就不會被外表的好壞而迷惑了。

以隨侯珠彈千仞之雀。

解讀:用明珠去彈飛得極高的雀鳥,很明顯這是在捨重求輕,是不明智的。

為了一時的好壞而損害健康,為了眼前的好處而違背做人的原則,這些都是在「以隨侯珠彈千仞之雀」。

得之於手,而應於心。

解讀:手上一操一作很順利,與心中所想很配合。

比喻很熟練地做一件事情,「得心應手」。

好面訾(音子)人者,亦好背而毀之。

解讀:喜歡當面誇獎別人的人,也喜歡在背地裡詆毀別人。

所以那些不善於說好話的人,往往是內心比較誠實正派的人。

去小智而大智明。

解讀:去掉小聰明,往往就能得到更大的智慧。

做事情偷工減料、尋找捷徑並不是什麼聰明的舉動,還是老老實實一步一個腳印,才能領會到生活的真諦。

哀莫大於心死,而人亦死次之。

解讀: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心灰意冷,人的生命結束也不如它可悲。

生命結束了,但是信念還會存在,人活著沒有信念,如同行一屍一走肉。

水之積也不厚,其負大舟也無力。

解讀:如果水積得不夠深的話,它就不能承擔大船的重量。

只有基礎牢固,才能勝任重大的事情,而想要有所作為,就要打好基矗

【莊子故事】

庖丁解牛

莊子記載的能工巧匠特別多,這些人都具有高超的技藝和專注的一精一神,也往往能夠讓別人受到啟發。

其中有一個著名的「神刀手」庖叮

庖丁是一個廚師,他最擅長的技藝是宰牛。

他殺牛的時候,動作就像舞蹈一樣,發出的聲音符合音樂的節奏,一頭整牛在他手,一眨眼的工夫就大卸八塊了,而他好像一點力氣都不費一樣。

梁惠王問他:「你的技藝為什麼這麼高超呢?」

庖丁說:「開始我宰牛的時候,眼裡所看到的就是一頭牛。

可是三年以後,我看到的已經不是整牛了,而是牛的身一體部位。

我眼睛裡看到的是牛的骨頭縫、肌肉的間隙,所以進刀的時候十分順利。

有的廚師用刀砍骨頭,所以一個月換一把刀;有的廚師用刀割肌肉,所以一年換一把刀,可是我的刀只遊走於縫隙之間,所以這把刀用了十九年,殺了幾千頭牛了,刀刃還鋒利得很。

我殺牛沒有別的經驗,只是『目無全牛』而已。」

如果沒有專注的一精一神,很難想像庖丁能將分解牛的工作做得如此出神入化。

莊子釣魚

有一天,莊子拿著漁竿在濮河邊釣魚,這時兩個駕著華麗馬車的人走過來,對莊子說:「請問您是莊周先生吧,我們是楚國的大夫,國王派我們來,請您前去做官。

希望您能隨我們前往,到了那裡,富貴榮華就不用提了。」

莊子拿著漁竿,連頭也不回地說道:「我聽說楚國有一隻神龜,死了已有三千年了,國王用錦緞把它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廟的堂上,早晚還向它朝拜,請問,這只神龜,它是寧願死去留下骨頭讓人們珍藏呢,還是情願活著在爛泥裡搖尾巴呢?」

那兩個人說:「情願活著在爛泥裡搖尾巴。」

莊子說:「請回吧!我要在爛泥裡搖尾巴。」

於是兩個官員只好離開了。

分類:蒙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國學入門
序言1.1 《三字經》:人之初的修身課1.2 《百家姓》:炎黃子孫的總家譜1.3 《千字文》:宇宙洪荒,不過是千字文章1.4 《周易》:看破表象才能接近真理1.5 《尚書》:美德照耀歷史長空1.6 《詩經》:詩化的歷史,淳樸的浪漫1.7 三禮:用儀式來表達情緒1.8 《春秋》筆法,一字褒貶1.9 《論語》:遇見溫柔敦厚的孔子1.10 《孟子》:心正,身正,行正1.11 《孝經》:孝順的孩子有出息1.12 《爾雅》:古代的百科全書2.1 歷史,一部大寫的「人」字書2.2 司馬遷:正直人寫正直事2.3 班固:一絲不苟還不夠2.4 前四史:華麗的史書序曲2.5 兩本《五代史》:用心深淺見高下2.6 二十四史:在迴旋中上升2.7 《洛陽伽藍記》:書林中的高塔2.8 《貞觀政要》:以人為鏡明得失2.9 《資治通鑒》:把古人的經驗用在今天2.10 三通:政治並不是抽像的事3.1 好一個百花齊放的時代3.2 老子:中國的「哲學之父」3.3 莊子:生命有限,精神永恆3.4 墨家:愛人類 愛和平 愛賢者3.5 荀子:終身學習的老師3.6 法家:用法律來保護正義3.7 名家:邏輯世界的舞蹈者3.8 陰陽家:傳達自然的聲音3.9 縱橫家:推銷自己的謀略3.10 兵家:智慧是最好的武器4.1 神農嘗百草,文明從此始4.2 農業的進步:痛並快樂地前行4.3 《黃帝內經》:從內在找原因4.4 《周髀算經》:數學亦是哲學4.5 《水經注》:讀萬卷書,行萬里路4.6 《天工開物》:人生也需要協調4.7 《營造法式》:綽約的宋代建築風華4.8 《齊民要術》:平凡生活中的大智慧4.9 《本草綱目》:敢與前人論真假5.1 集:出生早,成名晚5.2 《楚辭》:方言中的韻味5.3 《淮南子》:劉安已去,空餘《淮南》5.4 《文選》:艷而不妖的莊重之花5.5 《詩品》:品出詩真味5.6 《人間詞話》:燈火闌珊處的境界5.7 《說苑》:古老的小品文5.8 《抱朴子》:不死的唯有精神5.9 《菜根譚》:嚼得菜根,百事可為5.10 《小窗幽記》:小窗之下話人生5.11 《圍爐夜話》:爐火旁邊悟真情6.1 真實無須雕飾6.2 生活是最好的詩歌6.3 唐詩的風骨6.4 宋詞的雅趣6.5 元曲的暢達6.6 明清小說的靈動6.7 韓柳文章,回到淳樸的文風中6.8 白居易,名聲在外的唐代詩人6.9 臨川四夢,人生悲歡盡在夢中6.10 《山海經》,讓想像的力量無窮6.11 《世說新語》:還你一個生動的古人7.1 書法:文字的形體,書畫的線條7.2 國畫:留一份空白給想像7.3 國樂:古樂奏給有心人7.4 京劇:表裡如一7.5 昆曲:唱不厭精7.6 評劇:談笑生活7.7 皮影戲:黑白光影的遊戲7.8 木偶戲:掌握每一個關節7.9 黃梅戲:方言唱腔7.10 評彈:彈唱悲歡離合7.11 川劇:喜形於色7.12 秦腔:高原天籟7.13 豫劇:假聲真情7.14 越劇:吟誦詩詞8.1 印度的和尚會唸經8.3 《六祖壇經》:本土的佛經書8.4 唐三藏:取回真經留人間8.5 鑒真:中日文化的紐帶8.6 土生土長的道教8.7 五術是巫術,還是道術8.8 道教,人與自然的關係史8.9 張三豐:說不清的邋遢真人9.1 建築,無聲的語言9.2 紫禁城,不怒自威的氣派9.3 四合院,團團圓圓才是家9.4 蘇州園林:處處有景,面面生詩9.5 煙:自然之象,神在八荒9.6 酒:靈感的泉眼9.7 茶:撫慰精神的良藥9.8 八大菜系:酸甜苦辣鹹的五味人生9.9 太極拳:柔如水,韌如絲9.10 八卦掌:人生的腳步不斷變化9.11 氣功:動靜相宜 輕重自如9.12 麻將:中國人的社交方式9.13 棋:智力與耐力的較量10.1 五禮:天人和諧的誠心10.2 成年禮:成年就意味著責任10.3 婚禮:有祝福才有幸福10.4 士相見禮:在重複中表達誠意10.5 鄉飲酒禮:年高德劭者的榮譽10.6 射禮:發展體育保家衛國10.7 喪服:把悲哀穿在身上10.8 十義:道義不分年代10.9 書信:看不見的禮儀11.1 秦始皇:劍掃六和,一統天下11.2 董仲舒:待價而沽的「推銷家」11.3 魏孝文帝:學習是最好的姿態11.4 李世民:越虛心越得人心11.5 蘇東坡:歷盡劫波仍風流11.6 王安石:毫無私心的「拗相公」11.7 朱熹:胸懷坦蕩,正大光明11.8 王陽明:智者也會讀心術11.9 李贄:保持一顆純真的童心11.10 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11.11 曾國藩:歷代文人的處世楷模11.12 梁啟超:男兒志兮天下事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