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入門
11.10 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顧炎武其人】
一個國家能夠長盛不衰,僅在於這個國家的人民有一種責任感。
從古至今,中國歷史上不乏「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人,到了明末清初,也湧現出一大批思想家,他們希望漢室能夠興復,為清朝統治下的中國命運擔憂。
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提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顧炎武。
1614年,清王朝建立,這時顧炎武2歲,注定要當一個明代的遺民。
顧炎武原名絳,明亡後改名炎武,被後人尊稱為亭林先生,所以也叫做顧亭林。
顧炎武出生於江蘇,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學家、語言學家,曾參加抗清的鬥爭,失敗後轉而致力於學術研究,總結明亡的教訓。
晚年開始研究古籍,考證經書的真假,並且研究古語的發音。
顧炎武著有《日知錄》、《音學五書》等,是清代古韻學的「開山祖」。
顧炎武在學術上的最大特色,是反對朱熹、王一陽一明以下的宋明理學的空虛玄妙,顧炎武強調客觀的調查研究,提出:「君子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徒以詩文而已,所謂彫蟲篆刻,亦何益哉?」
意思是說,君子要以文章救世,空談和修飾辭藻有什麼好處呢?這對於當時不願意面對政治,只專心做學問以求自保的很多學者來說,是一種挑戰。
做學問必須先立人格,「禮義廉恥,是謂四維」,提倡「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可以說顧炎武最大的影響不在於他是多麼好的一個學問家,而在於他憂國憂民的意識,這是國學傳統中的一精一髓。
【顧炎武故事】
萬卷書與萬里路
一次,顧炎武召集學生,提出一個問題:「書是用什麼做的?」
一個學生站起來回答說:「書當然是紙做的,還能用別的東西做嗎?」
另一個學生讀過一點歷史,就說:「不對,古代有竹簡做的書,有絲織品做的書,也有刻在石頭上的書,所以書有很多種材料。」
顧炎武捋著鬍鬚笑了,說:「你們說的話都對,但是我要告訴你們的不止這些。
你們看,老百姓種田有各種經驗,這不是口頭上的書嗎?大自然的滄海桑田不斷變化,沉積了一層又一層,這不是大地上的書嗎?大海潮生潮落,運轉不停,但是誰也沒窮盡它蘊涵的奧秘,這不是海水上的書嗎?」
學生們問道:「那麼,該怎樣讀到這些書呢?」
顧炎武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我們的生活就是一本書。」
據說,顧炎武常常帶著書本到處考察。
有一回,他發現一條大道很寬闊、很平整,就向別人詢問這條路是修於何時的。
那人回答說:「老輩子說這是唐朝流傳下來的。」
後來,顧炎武就感歎道,他自己親眼看見了唐朝遺留下來的大道,更能感受書上記載的唐朝盛世的輝煌了。
走遍天下
顧炎武曾經到山西考察,人們聽說顧炎武來了,都紛紛前去迎接,想看看這位聞名天下的大學者的風采。
誰知列隊歡迎的人來到路邊,只看到兩匹騾子,根本沒有這位大學者的身影。
旁邊的山上,一個老農模樣的人正往懸崖上爬,看樣子,他不是這裡的藥農,就是採石的工人。
下面一個鄉紳仰頭大聲問道:「喂!老頭,可曾看到一位老先生從這裡經過?」
那老頭朝下面擺擺手,繼續向上爬,到了山頂,他取出幾本書,幾張紙,勾畫著什麼,過了一會兒,才慢慢下來。
人們遠遠看著這位奇怪的老頭,等他走到騾子邊,歡迎的人群中才有聲音叫起來:「這正是顧先生!」
人們圍住一身灰土的顧炎武,問道:「顧先生,你這是在做什麼啊?」
顧炎武舉起手裡的書,說:「我每到一個地方,都要考察這裡的地形,觀察物產和人口,以便於日後政治和軍事的需要。
我剛才看到這裡形勢險峻,就爬到懸崖上觀察地形,發現原來的地圖畫錯了好幾處。」
顧炎武把全國各地的山川形勢、物產稅收、人口村落等記錄下來,寫成了一部著作,就是著名的《天下郡國利病書》。
顧炎武一生遊歷求學,需要大量的開支,卻從沒因資金問題受過委屈,因為他非常注意積累財產,開墾土地。
他在山東、山西、陝西都置辦了地產。
也因此,他沒有變成一個窮困潦倒的書生,有空閒治學,有財力遊歷四方。
歷數幾千年來的大學者,能把學問和實踐都做得這樣好的人,沒有幾個。
分類: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