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入門
1.9 《論語》:遇見溫柔敦厚的孔子
【論語其書】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這句唱響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的話,就出自《論語》的第一篇《學而》。
開幕式上,那些頭戴長冠,手持竹簡,寬衣長袖的儒生,也是模仿當年搖頭晃腦地吟誦《論語》的儒生;而他們手中的竹簡,就是孔子曾經「韋編三絕」的「韋編」,上面就是用一毛一筆豎排書寫的《論語》。
《論語》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記錄老師孔子的一些善言的書。
據國學家考證,《論語》不是一個人在一個時期裡面完成的,而是不同的人先後完善而成,最後成書在戰國初期,據今天已經有兩千四百年了。
【論語名句】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解讀:學習的過程中,經常溫習,這不是很快樂的事情嗎。
有朋友從遙遠的地方趕來,可以和我討論學問,這不是很愉快的事情嗎。
這是《論語》首篇《學而》中的話。
宋代的大學問家朱子分析說,《論語》將學習放在書的開篇,就是讓大家明白,學習是一切的基矗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解讀:學習但不思考,或者思考而不學習,都會變得迷惑、懈擔孔子主張學與思不能偏廢,只有學思結合,方可成為有學識、有道德之人。
《論語》中多處言及學的重要,也有多處言及思的重要,都是根據具體情況而言的,但總體強調應將學與思適當地結合起來。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解讀: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的態度才是明智的。
這是孔子告訴子路如何求知時說的,這說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對於文化知識,人們應當虛心學習,盡可能多地加以掌握。
但人的知識再豐富,畢竟有限,總有不懂之處,故應持實事求是的態度,承認不足,不斷學習,這才是明智之舉。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解讀:孔子主張博學,以文、行、忠、信四項內容教授學生。
這裡的「文」主要指文獻典籍,「行」主要指德行,「忠」指盡己,對人盡心竭力,「信」指誠實。
孔子在教學中讓弟子博學於文,廣泛學習文化知識;注重德行,加強品行修養;主忠信,做到待人忠誠篤厚,與人堅守信約。
朝聞道,夕死可矣。
解讀:早上明白了道,就是晚上死去也沒有遺憾了。
孔子這裡所講的「道」,是君子的信仰,也是為人處世的最高準則。
孔子主張「士志於道」,要在尋求人生的大道上面努力,而不是只關心吃飯穿衣這樣的事情;還強調「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必須首先修養完善自身,才可能將道發揚光大;反之,只是以道來粉飾自身,嘩眾取一寵一,就不是真正的君子所為。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讀:三個人當中,必然有值得我學習的老師。
學習他們好的方面,不好的方面,就在自己身上加以改正。
孔子學無常師,經常隨時隨地虛心求教,他向老子學習過,也向路上的孩童請教過。
他不僅要以正面的優秀的人為師,而且以不如自己的人為師,看到別人身上的不足,就反思自己是不是也存在這樣的情況,如果有,就趕緊改正。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解讀:智慧的人不會感到迷惑,宅心仁厚的人不會總是擔憂,勇敢的人不會感到害怕。
作為君子,孔子認為其必需的品格有許多,智、仁、勇是重要的三個範疇。
孔子覺得這三條他都沒能做到,但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具備這三德,成為真正的君子。
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解讀:天下的人,都可以稱作是兄弟。
當司馬牛憂愁地說別人都有兄弟而唯獨自己沒有兄弟時,子夏勸慰說你不要擔心自己是個獨生子,只要你對人有禮貌,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想要「四海之內皆兄弟」首先要自己做到對人有禮,處事恭敬沒有偏頗,也就是「恭而有禮」。
禮之用,和為貴。
解讀:禮的運用,以和諧為貴。
古代君主的治國方法,可貴之處就在這裡。
但不論小事大事,若一味追求和諧,不以禮來加以節制,也就不可能行得通。
在此,既強調禮的運用要以和為貴,又指出不能無原則地進行調和,而要以禮節制之。
這與孔子的中和理念是一致的。
我們所說的「和諧社會」也是出自這裡,但並不是說任何事情都不追究,而是要按照禮來。
【論語故事】
君子不會走投無路
孔子帶著學生到處講學,有一次,被困在陳國與蔡國之間,接連七天不能燒火做飯,大家都又累又餓,但是孔子仍然在屋裡撫琴唱歌。
弟子顏淵正在擇野菜,聽到同學子路、子貢說:「老師兩次被從魯國驅逐出來,隱退到了衛國,後來到宋國講學的時候,差點兒被人砍倒的大樹壓死,還曾經在周地進退兩難,現在又被圍困在這裡了。
那些要害咱們老師的人還在逍遙法外,也沒有人來替一我們說句公道話。
這種時候,老師還在撫琴唱歌,君子難道就這樣不把羞恥當回事嗎?」
顏淵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就進去直接問孔子。
孔子把琴推到一邊,長歎一聲說:「仲由(子路)和端木賜(子貢),看問題太短淺了。
你去把他們叫進來,我跟他們說說。」
子路和子貢進來了。
子路憤憤不平地說:「像我們這樣在天下傳道,卻遭受這樣的困境,可以說是走投無路了!」
孔子說:「怎麼這麼說呢?君子能夠通達道義就叫做『通』(左右逢源),不能通達道義才叫做『窮』(走投無路)。
現在,我孔丘在這樣的亂世之中遇到憂患,是因為我堅持仁義之道。
如果因為遇到憂患就放棄仁義之道,還能算君子嗎?既然有君子之道,就不能說是走投無路。」
子路和子貢認真地聽著,顏淵在一旁默默地聽著。
孔子接著說:「你們看到那些松樹和柏樹了嗎?無論天氣多麼寒冷,霜雪多麼凌厲,都是常青不謝。
現在我們在陳蔡之間遇到了阻礙,從而可以考驗自己是否能堅持住道德仁義,這是一種幸運埃」
說完,孔子又把琴拿過來,繼續撫琴,子路也明白了老師的心意,高興地拿起盾牌隨著節拍跳起舞來。
子貢感慨地說:「原來我真的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啊!有道義才能上薄雲天,有修養才能承載一切啊!」顏淵把孔子的話牢牢記在心上,琢磨著如何落實到自己的言行之中。
半部論語治天下
《論語》有多大的威力呢?歷史上有一個人只讀了半部《論語》,就敢說自己可以治理天下了。
這個人就是宋代的丞相趙普。
趙普原先是趙匡胤手下的官。
趙匡胤陳橋兵變,當上皇帝的事情,趙普也參與了,可以說是皇帝很好的朋友。
趙匡胤做了皇帝,將國號改為宋,史稱宋太祖。
後來,趙普又跟隨宋太祖東征西討,統一了全國。
後來,宋太祖任命他為宰相。
宋太祖死後,他的弟弟趙匡義繼位,史稱宋太宗。
趙普仍然擔任宰相。
有人對宋太宗說趙普不學無術,所讀之書僅僅是儒家的一部經典《論語》而已,這樣的人當宰相不恰當。
宋太宗不以為然地說:「趙普讀書不多,這我一向知道。
但說他只讀一部《論語》,我不相信。」
有一次宋太宗和趙普閒聊,宋太宗隨便問道:「有人說你只讀一部《論語》,這是真的嗎?」
趙普老老實實地回答說:「臣所知道的,確實不超出《論語》這部本。
我只是將這本《論語》從頭到尾都讀熟、讀透。
過去臣以半部《論語》輔助太祖平定天下,現在臣用半部《論語》輔助陛下,使天下太平。」
後來,家人打開他的書篋,裡面果真只有一部《論語》。
就這樣,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的故事就流傳了下來。
分類: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