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叟曝言》第一百十六回  錯裡錯安貴妃五更拚命  疑上疑文丞相一旦驕人:顧不得你我害羞,爬上去替他摩擦,或是煞得些癢也未可知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野叟曝言》第一百十六回  錯裡錯安貴妃五更拚命  疑上疑文丞相一旦驕人

野叟曝言

第一百十六回  錯裡錯安貴妃五更拚命  疑上疑文丞相一旦驕人

玉叔、阿錦驚問其故,文恩說:「從溺根至小竟,一片奇癢,萬分難過!」兩人忙替他摩撫,越摩越癢,滿面流淚道:「再癢一會,定是死了!」玉一奴一向阿錦說道:「前日剛吃了靳直的活腦,問劊子買繼曉的腦髓合成丸藥,又是早晨吃下,替一人送了許多歸房,想必藥力、春興一齊發作,故此奇癢。

顧不得你我害羞,爬上去替他摩擦,或是煞得些癢也未可知。」

阿錦推玉一奴一,玉一奴一推阿錦,正推不了,忽然文恩大叫一聲,一股一陽一精一直射而出,一精一一射完,其癢即住。

玉一奴一喊道:「好了,長出頭來了。」

阿錦急看,只見管中突出一個滾圓的和尚頭兒,連根竟有三寸,成了雞一巴之形了。

三人俱大歡喜。

文恩便如彌勒佛,捧著肚皮,張著臭口,呵呵大笑。

玉一奴一、阿錦便如定光佛,低著腦袋,撐著眼皮,睜睜地看。

自此,便常把皮布袋兒去裝那矮胖和尚,將肉身佈施,醍醐澆灌,只顧養成他金剛堅固無量法身,向蓮花香中,妙明心裡,顛頭播腦,講那般若波羅密多經了。

是晚,素臣酒醒,才知兩女夾睡在床 ,覺胸背俱極受用;記起東宮恩旨,便不去推拒,仍復睡去,四更同醒,兩人復渾身按摩,更覺骨節之中,都極爽快。

因向二女道:「我感東宮之意,不敢復辭;以後由你們擁抱摩按,卻不能有實事到你。

當俟及笄之年,厚備奩資,為擇金婿,以酬汝勞耳!」二女暗忖:只怕不能同睡,若常睡一處。

那有脫白之理?便也不來辯,即唯唯而應。

素臣起床 ,即秉燭修書,差文恩夫婦,至豐城迎接家眷。

初八日微明,皇帝於御幄旁,連設三座,一東宮,一楚王,一素臣。

其餘諸臣,分班排立。

降旨:封素臣為吳一江一 王,賜教坊女樂二十人,督宣、大、太、固四鎮師,援救延綏,搜滅套虜,於十二日出師,令兵部詳檢輔臣親王督師典禮奏聞。

素臣力辭王爵、女樂,力任搜套。

太子慌奏道:「皇上鑾輿反正,急需賢臣輔政,以致太平。

援救延綏,只須文白簡擇良將,授以成算,虜即可平,何足煩勞元輔?且文白久疾之後,積勞未息,時正嚴冬,不宜蒙犯霜雪。

乞皇上收回督師成命,但封王爵,以昭聖眷!教坊靡褻之樂,亦不足辱元輔視聽,並乞改賜鐘鼓鼗祝之器。」

楚王亦如太子所言,竭力陳奏。

素臣仍力辭王爵、女樂,力任督題。

皇帝無奈,准了素臣之奏,免賜女樂,俟平虜後回朝,另議賜賚,改封護國公,世襲罔替。

其餘功臣,俱俟初十論功封賞。

朝罷,東宮著急,復竭力求免素臣之行。

皇帝屏去內侍宮人,密諭太子道:「文白機謀不測,神勇無敵,兼之深得民心,前自島至萊,擁擠而觀者數萬人,至於馬不得前。

次日彼即托病臥車,觀者愈眾。

朕駕一過,即不欲觀,而俱以不見文白為憾。

此等人使專國政,非國家之福也!朕故非常禮之以示恩,加封王爵以滿其志,復賜女樂以縱其欲,皆為社稷長久之計,豈不知其優於治術乎?且今東西大定,所慮者,惟南倭北虜;北虜現在狂獗,故藉其力以廓清之;北虜既靖,即令南征;南倭既平,即多賜美一女 音樂以娛樂之,不使得操政柄,亦不使再與兵事,方保無患!汝當切記,勿為所賣也!」

太子大驚失色,泣奏道:「文白一精一忠,皇上奈何疑之?」

皇帝笑道:「王莽、曹操未篡位時,何嘗不忠?文白果必可信乎?即使文白別無他腸,其一黨一 如龍生、白祥諸人,皆有萬夫不當之勇,使文白大權在握,一旦卒然而起,如黃袍加身之事,能保其必無邪?鐵面已發悖逆之言,說文白若做皇帝,當分半個天下與他;朕彼時既在島中,尚敢昌言如此,何況密謀私室!此輩當緩緩圖之,急恐生變!吾兒更事不多,殊少遠慮;此後須刻刻留心,不可過信也!」

太子泫然泣下,知聖意已定,不敢再言,拭淚而出。

暗忖聖度渾穆,不事別白有之,何忽猜忌若此?必有進讒之人,當留心察之!因密囑真妃,共為覺察。

真妃因差宮女去候問何、陸二妃,即探聽皇上動靜。

何妃、陸妃俱由素臣而進,平日又敬信畏服,知東宮賢明,與素臣魚水,故一入宮去,便與張、真二妃傾心吐膽。

真妃兼通武事,更是講得投機,兩妃初入宮,無心腹宮人,真妃即選四人送進,兩妃即為信任,凡事倚托,故真妃與何、陸兩妃,更為親密。

是日,皇帝駕幸陸妃宮中,候問陸妃宮女名婷婷,系陸妃心腹宮人裊裊之妹,送過密書,即雜在宮人中伏侍,夜宴畢,皇帝攜陸妃入幄,諸宮人便都散去,獨裊裊,娉娉二女,在幄中承應。

娉娉亦系真妃所送,與婷婷相好,婷婷故得仍留在房。

裊裊等承應帝妃上床 ,便退出幄外,與婷婷俱坐於地竊一聽 春聲。

皇帝幸過,抱著陸妃笑語道:「宮中美貌者頗多。

朕所愛惟貴妃一人;今得卿與何妃,可稱三絕。

貴妃得飛燕內視之術、故年長於朕,猶如處子,一交一 合之趣,妙不可言,兩卿雖少遜貴妃,而力量過之,任朕之顛倒起落,不以為苦,且能顛倒起落以息朕之勞,增朕之興,甚愜朕懷。

文白早晚出京。

朕即召貴妃入侍,與卿等長枕大被,作一聯床 勝會也。」

陸妃不敢答應。

皇帝亦沈沈睡去。

婷婷見皇帝已睡,無可探聽,便悄悄出來。

卻見窗上似有人影,忙掀簾出視,只見一人在牆頭爬過,大叫一聲。

裊裊,娉娉一齊趕出,問知緣故,開了院門。

見牆外花影之下,跌死一人,滿頭血裹,合宮宮女齊出細看,認得是貴妃宮中宮女小娥。

近牆一棵梅樹,踏斷一枝,假山石上鮮血淋漓,知是頭撞石上而死,因同進房回奏。

皇帝已被驚醒,陸妃亦披衣起坐。

裊裊奏到:「一奴一婢在房,忽見窗上人影,從牆頭爬出,大叫一聲,開門出去。

那人已跌死在地。

滿頭流血,一奴一婢們細看,是貴妃一娘一娘一宮中小娥。

驗明牆外踏折梅樹一枝,假山石上鮮血淋漓,請旨定奪。」

皇帝暗忖:這貴妃連日見朕不曾召幸,疑朕棄他,故遣小娥來探。

出牆誤踏枯枝,頭撞石上,以致跌死無疑。

待召幸時,問他為何如此性急,把一個伶俐丫頭,枉死掉了?倘被太后知道,又是一樁過犯!因降旨:小娥已死,仍送貴妃宮中去,不許張揚。

眾宮人便把一屍一首,舁至貴妃宮外叫門。

貴妃因皇子天花犯了險症。

正自著急。

保聖夫人與貴妃狼狽,替他私取民間血孩,假作皇子,謀奪東宮,兩人一交一 好,猶如一人;今被凌遲,更加嚇懷。

復因皇帝迴鑾,絕不召幸。

冊克何、陸二妃,都是文白所進,必在皇帝跟前,指斥他的罪惡,慌懼非常。

故打發心腹宮人小娥潛來探聽,一則窺皇上意旨;二則探陸妃言語。

小娥本屬蹺捷,因在窗外聽得長枕大被之說,心裡歡喜,一俟皇帝睡去,不見聲息,即從牆內假山,飛身上牆,急欲回宮報喜,卻因簾內有人出看,心裡一驚,慌忙踏上梅樹,可可踏上枯枝,一一交一 跌落,腦袋碰在崚嶒石上,登時頭破而死。

礦妃正在盼望回音,忽聽一片叫門之一聲 ,已是吃驚,及宮人開門出來,飛報進來:「小娥腦漿迸裂,說是跌死在假山石上,萬歲爺把一屍一首發來,來人都一哄的散去了。」

貴妃登時冷汗直淋,暗忖:小娥蹺捷非常,那裡是跌死,明是打死的了!皇上之情已絕,不日就有禍至,如何是好?呆哭一會,吩咐:「把小娥一屍一身暫擱宮外,派人看守,不知可許棺斂,須明日請旨定奪哩!」宮人答應出去。

到天明時,說皇子已經氣絕。

貴妃這一嚇,更是雪上加霜,忙去後院,抱著皇子,大哭了一場。

細想:皇子雖假,皇上只認是真,即有禍事,亦可輕減,久後尚有回心之日;今此根已斷,必無望矣!苦苦切切的,哭了一會,千思萬想,忽萌短見。

乘著眾宮人去奏報皇帝、各宮,收拾皇子之空,解下汗巾自縊而死。

皇帝早朝才罷,正想皇子天花險症,夜來不該把小娥一屍一首發去鈍著他。

忽內侍奏聞皇子凶信,又驚又苦,深悔失著,怕貴妃苦壞,忙著內侍去召,那知正接著報死宮人回來奏聞。

皇帝這一驚非同小可,大叫一聲,哭暈了去。

嚇得內侍宮人,魂飛魄散,喊叫的喊叫,報信的向各宮奏報,登時把皇后各妃嬪及太后、東宮陸續趕至。

皇帝已醒,卻昏沉不語,東宮立傳太醫,診過了脈,奏道:「皇上受驚太重,當進抱龍丸,豁痰去驚,心一清,即能說話矣。」

東宮等心略放定。

忙送下藥丸。

果然說出話來,但舌音蹇澀,吩咐要往何妃宮中。

太子攙扶上輦,送至何妃宮內,復令太醫入視,太醫奉:「病已去半,再進一丸琥珀丸,安神定志,即可痊癒。」

太子大喜,忙令進藥,再服下去,果然說話更覺便利了些。

傳旨:請太后回宮,皇后及諸妃嬪各散,但留陸妃一人,與何妃同侍湯藥。

貴妃嬪葬從厚,皇子也須成禮。

東宮領旨,諄托何、陸二妃同心伏侍,自去料理貴妃及皇子喪事。

到晚來。

奏聞皇帝,請暫緩素臣師期及論功行賞。

皇帝准停論功禮,不准緩師期。

東宮無奈,兼因邊警甚急,也便遵旨傳諭。

素臣帶以神、天生、飛一娘一併奚奇等十二將,檄調固原鎮兵一千,其給事素臣者,止留成全、伏波,文容夫婦在府,其餘俱隨帶出征。

令玉麟、碧雲、翠雲領兵三千赴浙,授與密計,初十日,素臣祭告朝社及武成王。

十二日黎明出師。

太子因有喪服,令大學士安吉代行推轂之禮,賜金符至節,黃鉞白旄,以壯軍容。

百官祖道都門,烜赫異常。

素臣令天生、飛一娘一、元彪、宦應龍、葉世雄、袁無敵、張大勇領東兵一行,由榆林踰紅兒山,涉白鹽灘,直至紅鹽池五十里外,東西兩路,分設八伏,每伏兵百名,惟天生、飛一娘一近口之伏,各領兵二百名,截殺老營敗兵,及東西兩路回救之兵。

令金硯潛入套虜老營。

以神在口外接應。

令奚奇率華如虎、華如蛟領京兵五百,並調固原兵五百,去援安定,至會寧駐紮。

命葉豪率馬成龍、馬成虎領京兵五百,並調固原兵五百,去援秦州,至治坊駐紮。

各限以時日,授與密計。

自帶揀存京兵五百,飛卒二十人,及熊熊、鳥鳥、春燕、秋鴻四婦女而已。

素臣在路縱一情 聲色,略無設施,惟不至縱軍虐民耳。

初出京時,尚日夜趲行,走至後來,更是遲慢,到夜即住。

十五一日,更閉軍門,不收一揭,不見一人。

以後止宿之處,凡有美娼,俱令侍宴,歌舞謔笑,必至大醉。

此時一胡一 虜已破延川,延安大震,幸宣、大兩鎮總兵,遼東衛指揮援兵到來,才保住了延安。

虜中新兵又到,日望京兵援救,探聞素臣親自督師,將士氣勢百倍。

延安城守游擊邢全久從山東調來,與指揮尹雄,俱系素臣舊識,更加歡慶,酌酒相賀道:「文相一至,虜不足平矣!」續後探子報到說:「文太師只帶五百老弱軍士,幾十個美一女 俊童,日日歌舞快樂,夜夜沉醉歡娛。」

尹雄等俱不信道:「文相天人,豈有如此作為?」

無奈絡繹探報,俱是一般。

邢全道:「莫非有計?我們接見自知。」

因趕出一站,於二十六日接見。

素臣因是公相督師,不敢怠慢,兩人都披甲掛刀,野外跪接,中軍接揭送上,素臣在深沿傘舉目一觀,把頭一回,兩邊四個美一女 ,中吆喝一聲:「起去!」一隊鮮衣美貌的童男女,手弄絲鞭,簇擁著如紅雲捧日一般,疾馳而過了。

兩人爬起,目瞪口呆,面面廝覷,只得緊跟上去。

候下定了營,再投揭稟見時,地方官差人送女娼四名,亦在投揭,中軍一併投進。

只昕一片聲吩咐出來,先傳官妓入見,把兩人氣得要死,氣了一會,聽了一派樂聲歌聲,卻不來傳他二人。

邢全自耐得;尹雄按撩不住,向中軍嚷道:「軍事緊急,本職們豈能久待?公相欲見則見,不欲見則發放回去,怎如此淪落人?」

中軍喝道:「胡說!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現賜著黃鉞白旄,休說你兩個小兵!」邢全道:「此位現是國戚,晉封都督,怎說是小兵?」

中軍道:「便是皇親國戚,駙馬公侯,觸怨了公相,也都軍法從事!快噤聲,留這腦袋回去,好做吃飯傢伙!」尹雄大怒,暴跳如雷。

邢全忍氣,死力苦勸。

卻幸裡邊傳出,喚二人入見。

邢全道:「彼雖無故舊之情,我當循尊卑之分;進見時,還宜盡屬禮以尊朝廷。」

尹雄撩上了氣,仍是報門,從牙門疾趨而進,至階下連叩三首,道:「末將等介冑在身,不能全禮!」素臣道:「二位俱系故人。

不必過禮!」因即詢邊事。

邢全道:「舊虜不退,新虜踵至,勢本危急;但鞏昌比此更危。

此地有指揮謀勇俱備,新添了宣、大二鎮兵將,現在列營而守,尚可勉力支持。

鞏昌城守單弱,只林選一人前去救援,更屬可危。

請公相鈞旨,還是撥末弁等赴援?還是公相親往?」

素臣道:「本閣部奉旨援延緩,未奉援鞏昌之旨,不特不便親往,亦不敢遣將援救。」

邢全瞪目不敢復言。

尹雄正色道:「大將在外,有利於國家,專之可也;公相曾為末將等指示。

今鞏昌旦晚即破,公相當以民命為重,親往救援,若但遣末將去,恐猶無益,況可坐視不救乎?」

素臣作色道:「閫以外,將軍主之,此古昔之事,非可行於今日。

本閣部此時行動俱有退制,惟知遵奉詔旨,不似當年未有職守,可以自如。

且此番督師,亦止嚴督軍將,奮力破敵,有退卻者,立斬以徇,使邊將畏法忘生,以成戮力之功耳!若亦如當年喊呼跳躍恃戰,豈不辱朝廷,而失輔臣之體耶?」

說罷,拂袖而入。

中軍便來吆喝,帳後便聞笙歌。

兩人氣得面色鐵青,肚皮鼓脹,踉蹌而出,連夜趕回本營。

宣、大兩鎮都來探問,尹雄把頭盔擲地:「只恨當初瞎眼,認得這半段頭豪傑!不說軍法從事,便說輔臣之體,把平日本領,竟束之高閣了!虜何日得平?城何日得復?」

因將前事告訴一遍,兩手摩肚,繞帳而去。

大同總兵屠文道:「二位故一交一 ,尚且如此;弟輩見時,更可知矣!軍令固貴於嚴,但至大勢不敵,亦難盡人而知;專講體統,更失我們時雨之望,奈何!」宣化總兵汪鑒道:「公相富貴已極,本該快樂;但戰陣之上,卻是險地,非行樂之地耳!」

次日,素臣入城。

邢全捺上氣性,仍去參謁。

尹雄使氣不去,只著人打聽,說:「相公一下營,汪總兵便進了美一女 ,延安府又送來八名美妓;相公大悅,優待兩位老爺,賜坐賜茶,笑容可掬;十名女妓,俱收下了。

兩位老爺出營,就歌唱起,此時尚未散席哩!」尹雄太息道:「富貴不一婬一四字,原來如此難的,又有這等小人去逢迎他,真可歎也!」

二十八日平明,素臣出去看兵,發令;本日看東營;次日看西營;三十日下戰書討戰,臨陣有退縮者,不論正將偏將,一概軍法從事!東營是宣、大兩鎮兵將,兩總兵負一弩一前驅。

素臣擺設欽錫儀仗,鼓樂導引。

鼓樂後,一對一對,俱是十二三歲披髮俊童,垂鬟秀女,或執笙簫,或執壺拂,鮮衣駿馬,標緻可愛。

迎身兩個蠻裝美婦,錦條勒發,金環穿鼻,一捧金節,一捧玉符。

兩個宮裝美一女 ,烏紗花帽,圓領紅裙。

一執黃鉞,一執白旄,左右夾護,尤覺動人。

素臣每至一營,不過大概一觀,即鼓吹而過。

汪鑒暗笑:如此便算是看兵!屠文也在肚裡忍笑,但只怕戰時退縮,便真要處斬,未免懷著鬼胎。

是夜宿宣化右營,復令樂工作樂,女娼歌唱,美一女 捧觴,兩個蠻女舞劍跳丸,兩個宮女捶肩拍背,二十個童男女圍繞左右,翻斤斗,豎蜻蜒,滾跳戲耍,亦至沉醉,扶掖而入。

兩個美一女 ,八個女娼偷看內帳,見兩宮女扶素臣上床 同寢,兩蠻女坐一胡一 床 前,二十個童男女各蹲地打盹。

須臾,命熄燈燭,內帳、外帳一時俱熄。

外帳設有一胡一 床 被褥,美一女 、女娼便各上床 和衣而睡。

帳外京兵四面防守,提鈴喝號,徹夜不絕。

尹雄在營氣了一會,忽轉過念頭:「寧人負我,毋我負人!我非此人,尚盤山一盜耳!奈何因其小愆,而忘其大德?總他功在社稷,澤在生民,倘有失誤,何以見皇上?見東宮?何以見況大元帥?見龍、鐵諸兄?」

因急選了幾員健將,五百名一精一兵,趕至東營,在五里外北虜必由之沖,徹夜巡徼,以防虜騎猝至,襲劫素臣。

守至五更,平安無事,便收兵至右營來。

見中軍及本營諸將,齊集帳外,伺候朝參,俱屏息而待。

須臾,兩個美一女 ,八個女娼,倉皇而出道:「怎公相與宮女們幾十個人,一個也不見了?」

眾將大驚,尹雄大悟。

忙帶原兵將,馳往延川。

行至半路,遇著報馬說:「文太師半夜裡飛入延川城內,把虜帥殺死,虜兵死者死,逃者逃。

有兩個仙女在縣,其餘追入虜營去了。

吩咐尹都爺速派人前去守城,不得遲誤!」尹雄大驚,又趕有一二十里,接見素臣,拜伏於地道:「公相奇謀,真古今第一人也!」素臣以鞭揮之使起,笑道:「此何足言謀,但可曰愚虜耳!」復把鞭梢遠指虜營道:「適已破其三營,此數十營,當於三日內破之耳!」尹雄默然而起,命兩員驍將,帶那五百兵,去延川防守,隨在一干女童馬後回來。

暗忖:謀則奇矣;勇則神矣;何驕若此也。

是日,巡視西營,止看過延安鎮標頭營,天色已晚,素臣令打起火亮,乘夜觀兵。

至遼東衛標頭營,一交一 二鼓,仍令童男女歌唱,沉醉入帳。

至三更,兩蠻女歸帳。

素臣密傳尹雄進帳,問營中有無奸細。

尹雄道:「末將不材,然軍令尚算嚴明,何來奸細?」

素臣道:「奸細非必虜兵,別營之兵,焉知非奸細也!」尹雄瞿然道:「二更以前,尚有別營軍兵;三更以後,即皆本營矣。」

素臣道:「可以言矣!」尹雄恍然道:「繞帳皆親兵,無敢漏軍機者矣!」素臣起立,先作揖下去,尹雄已不敢當;作過揖,更復屈膝;尹雄忙伏於地,叩頭不已道:「尹雄知罪,不特悔死,且愧死矣!」兩手扶掖素臣起來,請問其故。

素臣附耳與語道:「頗聞邊將有通賊賣城者,故即假以愚虜,弟之虛名,虜所震恐;敞以一婬一佚養望,怠其心,疏其備,而後可行吾之意也!」尹雄如夢方醒。

素臣令同坐在床 ,尹雄惶懼不敢。

素臣笑道:「尹兄猶有芥蒂耶!」尹雄愈加惶恐,只得坐下。

兩人各敘別後之事,尹雄道:「尹雄錯聞公相凶信,痛不欲生,後聞成功大拜,狂喜欲死!滿擬此番駕到,有許多關切纏一綿 之意,而乃示威示侈,令此心兒如冰炭!孰知公相固有如此深謀遠慮乎?」

素臣道:「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一身 ,機事不密,則害成;易之三言,如提我耳而命之矣!邢將軍前,幸而莫洩,更無論汪鎮也!」尹雄敬謹受戒。

因問:「昨晚如何出營?」

素臣道:「自後帳潛出,帳後皆京兵,戒使勿洩,故前不知也。」

問:「如何登城?」

素臣道:「此二蠻女及此童男女,及此童男女二十人,皆登險如飛;惟此兩宮女,略諳武藝,足力亦健,尚不能登城,乃已上者緪之耳。」

問:「如何復城?」

素臣道:「此二蠻女隱形入縣署,從睡夢中殺了虜帥;此十二童,分頭放火;此二宮女與此十童女,弟率之截殺倉皇出救之虜;復合此二十四人,併力掩殺余虜;故得復城。」

問:「如何連破三營?」

素臣道:「此特破竹之勢,迎刃而解耳!窘城賊營。

見城中之虜敗歸,不得不納,親弟與此二十二人俱以捷足得之;虜心已亂,進一營則破一營矣。」

問:「二日內如何盡破營?」

素臣道:「此又兵機,非可執著也。」

因囑令如此如此。

尹雄咋舌驚歎,令選快馬二匹,送春燕、秋鴻至紅鹽池東路伏兵頭營,將熊、鳥等二十二人一齊留下。

改換軍裝,獨牽黃馬,偷出營盤,乘夜趲行。

次日日落,已至紅鹽池,一路遇著元彪、袁無敵、張大勇、天生四人,俱依素臣指示處所,分四伏守候虜兵。

素臣前年同金相巡視九邊,匹馬四出,將各邊形勢,逐細察看;何處山谷深邃,可以伏兵;何處水草便益,可以宿兵;何處險要,宜設土堡;何處高阜,可建望樓;一切道路遠近,東西方向,俱灼然於心,瞭然於目。

故前日分派諸將如指掌,此時按圖索驥,如探囊也。

素臣分了天生一百名兵,領至池口。

以神忙赴西路頭營,分飛一娘一一百,於初更趕到。

須臾,老營火起,知金硯在內發作,素臣、以神領兵攻破左堡,直奔老營,大喊:「東西虜兵,已被天兵殺盡;大軍來此搗巢,快快投降!」老營止剩一二千名老弱,是日正值大年節下,因東破延川,西圍鞏昌,虜勢正盛,各營獻神還願,放心歡飲,俱入醉鄉,忽然火發,吶喊搗巢,掙扎起來,頭重腳輕,心慌膽落,怎當得兩隻猛虎,中刀著杖,非死即傷!二百名兵,乘著這勢,俱如小虎一般,剪尾咆哮,逢人即攫,無不抱頭鼠竄,爭逃出口。

東西層層有伏,如豬羊走入屠家,更無生理!素臣把中國虜去的婦女點過一邊,將番地帶來一胡一 婦一齊綁起,審出一名滿魯都的妻子,小可汗之女越離居次,五名是孛羅忽亦思、馬因扎加思蘭妻女。

問:「滿魯都現在何處?」

眾一胡一 婦道:「台吉原在延川,因請可汗移牧,留著過歲。」

素臣問:「可汗遊牧,離此多遠?」

一胡一 婦道:「離此止六七百里。」

指著死虜,問明等級。

一逼一令孛羅忽亦思、馬因扎加思蘭妻女,寫下血書,招降其父夫,各出信物一交一 付以神、金硯。

令以神割首之有名位者十級,飛越鞏昌,如此如此;令金硯割十級,飛越延安,如此如此;復令轉付天生、春燕、秋鴻至營聽令。

自領原兵二百,在營搜拿餘孽。

日中,天生等至營。

素臣查出神駝三隻,一日行八百里,令天生騎坐一隻,春燕、秋鴻合騎一隻,將越離居次背翦綁縛,騎坐一隻。

天生帶來之兵無馬,即揀騾駝乘坐,復多牽一半備用。

令原來兵一百五十名守池口土堡,有逃虜回來者,即便擒殺,余五十名留守老營。

綁的一胡一 婦一交一 與中國婦女看守,幼小男女亦一交一 照管,兵丁如有奸一婬一凌辱情事,定按軍法。

令畢,同天生先走,百名兵隨後而行,向西路頭營,令飛一娘一上駝,押著居次,所管百名兵,挨後兵到時,湊騎騾駝,一同趲行。

素臣馬快,因神駝在前引路,不能馳驟,直至三更,方至可汗遊牧。

五人下騎,跳躍入營。

虜帥、虜兵俱在睡夢中,伸頸受戮。

拿住可汗、閼氏及滿魯都三人,捆起作質。

鬧到天明,有未破之營,及逃脫之虜,合兵來攻,卻見可汗、閼氏、台吉夫婦被擒,恐致殺害,便不敢上前。

可汗、台吉俱哀號乞命,世世降伏,不敢犯邊。

素臣約以三事:「一件,折箭為誓,親至延安,自縛乞降,年年納貢;二件,積年所虜生口,俱行放還;三件,各帳房供養的番僧,俱縛來正法。

有一件不依,即將爾四人立時梟首!」可汗、台吉齊聲答應:「前二件願從;後一件恐得罪佛天,還求寬免!」素臣道:「番僧一婬一惡,天理必誅;佛教荒唐,更何足信!你們妻女,生受其污,父母死時,復將骸殼與狗噬食,乃汝等世世不共戴天之仇也!何尚迷而不悟,為彼乞憐耶?」

把手中刀便要向可汗頸上砍下,慌得各虜號哭跪求道:「別帳房的願去拿來,只有噠賴喇嘛是可汗剃度,神通廣大,法力無邊。

不敢拿他!」素臣大怒,令天生監押可汗引導,親至其營,內見帳房前蹲著兩隻斑斕黃虎,帳戶上盤著兩條蜿蜒青龍,帳戶內焰騰騰化作百丈火坑,火中發出九品蓮花,噠賴喇嘛金頂貂冠,黃袍紅采,趺坐其上。

可汗道:「天使請看,如此神通,誰敢觸犯?」

素臣大笑:「此宋子賢故智也!」大喝一聲,持刀直入。

正是:

伏虎降龍皆是幻,吞針吐鴿總成虛。

總評:

食活人腦髓,極惡之事,出自宦寺,尤堪發指,獨至文恩,食腦則不覺可惡,翻覺可喜。

所當極力形容,以賞之者也。

況素臣志在滅釋老,誅逆Yan,而使領竹、繼曉、靳直之腦,俱為其僕所食,尤為快事!渴於文恩之直人道,必特費筆墨以寫之,曰彌勒、曰定光、曰金剛堅固、蓮花妙明等語,嘻笑甚於怒罵。

非但作雅謔也,亦大聲疾呼之意歟。

不辭熊、鳥者,感東宮之意也,東宮無窮之意,使必一切絕之,不恭甚矣。

固當酌其可受者而受之,迨後,忽發其病,滿屋皆妖婦一婬一娃,即有天生、飛一娘一接踵探看,終難執塗人而諭之也。

至熊、鳥出嫁。

仍然處子,而素臣之心,乃真如青天白日,有目共見,此又作者苦心經營,為一筆兩用之法。

封王爵,賜女樂,命督師,皇帝之遠慮也。

素臣知之否乎?知之則俱辭可也,不應力任搜套。

或俱受可也,不應辭王爵、女樂。

素臣蓋知之而仍若不知,惟視吾力之所能為,理之所當卻,而辭之,而任之已耳。

鞠躬盡力,死而後已,武侯之志也。

肖何之買田宅自污,留侯之從赤松子游,皆瞠乎後矣。

礦妃之死,由於錯疑何、陸之進讒,錯認小娥之打死,錯恐皇帝之情絕,故標題曰:錯裡錯,貴妃拚命。

素臣出師,主意在直搗老營而攻其不備,老營一破,東西不勞而定,此圍魏救韓而兼入壁易幟之計也。

況東有尹雄,西有奚葉,牽制而遏截之耶。

然非攻其不鼻,則勝負之數未定,夫無備,孰有如除夕者乎?故遣發以神、金硯諸將,俱定於此日;池口入伏,即制老營;兼截東西二虜,最為扼要,神乎!神乎!非素臣,孰能出此謀乎?且示驕示侈者,威名太重,恐虜之懼而備也。

其復延川,兼破三營而留此數十營,更明語以三日內盡破之者,綴東虜之勢,使其急於自保而不暇顧慮老營也。

迨聞虜王遊牧不遠,即乘歲朝以並襲之,則臨事趨利,使迅雷不及掩耳,為一勞永逸之計,非始謀之所及,不可不知。

十五一日,不收一揭,不見一人,奇不可解,妙不容言。

十回後姑知其故。

可汗乞降,約以三事,而必行干誅滅喇嘛,此作書本旨,喇嘛一婬一惡,更踰中國諸僧,固孟子所謂不待教而誅者,非真為虜人報仇雪恥也。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野叟曝言
第一回 三首詩寫書門大意 十觥酒賀聖教功臣第二回 看花色眼急雨淋瓠子之頭 揮麈雄談冷水澆葫蘆之背第三回 只手扼游龍暗破賊墳風水 尋聲起涸鮒驚回弱女餘生第四回 異姓結同懷古廟烘衣情話絮 邪謀蠱貞女禪堂擲炬禿奴驚第五回 燈花發火荼毗兩個淫僧 虎足從風結識一條好漢第六回 未鸞吹和衣報德 劉璇姑降志酬恩第七回 繡被尋春猛放登徒色膽 危崖勒馬驚殘倩女香魂第八回 非雨非雲絕勝巫山好夢 畫天畫地恍圖周髀遺經第九回 好友忽逢共酌十觥言志 狂風猝起終成兩地相思第十回 法雨有緣遇真儒回頭是岸 了因無命逢介士撒手歸空第十一回 喚醒了緣因生起死 驚聽測字有死無生第十二回 劉虎臣說大話惹出盜來 文素臣費小心放將盜去第十三回 為尋姬欣逢豪傑 因失帕遲誤婚姻第十四回 雙折六歸貧士翻憐財主算 低眉合眼頭陀暗覷婦人胎第十五回 看法王偽檄文素臣改姓更名 臨帝子長洲白又李揮毫破浪第十六回 又李傷寒遺鐵彈 素娥取冷臥銅屏第十七回 淫藥迷心貞媛爬羅雲雨 天泉破腹通儒箋釋岐黃第十八回 束矢狂生翻為座上客 操戈逆弟磕破柩前頭第十九回 怪醫方燈下撕衣驚痘出 奇解數竿頭拍手唱歌來第二十回 痛哭為知音一死一生交情乃見 傷心求結骨不生不死慘語第二十一回 美女和新詩暗吐情絲一縷 良朋驚錯信瞎跑野路三千第二十二回 倒擂台救出一雙姊妹 解邪咒團成兩對夫妻第二十三回 為朋友熱腸堤上忙追比翼鳥 聽兒童拍手山中急采並頭第二十四回 真劍術一女子上樹撩天 假卜封眾英雄死心塌地第二十五回 解翠蓮三回闖破載花船 白又李一手挽牢沉水索第二十六回 丫鬟憐月貌漏洩機關 公子覷花容安排坑塹第二十七回 單二姨暗調鉛汞 李四嫂明做黃婆第二十八回 一股麻繩廊下牽來偷寨賊 兩丸丹藥燈前掃卻妒花風第二十九回 見事危貞娃戳頸 聞聲迫淫婦投繯第三十回 連公子丹房求秘策 李嫂兒病榻說風情第三十一回 小姑嫂看淫書津津講學 老夫妻吃熱藥狠狠團春第三十二回 疑心成暗疾結將妹妹救親夫 幻術攝生魂請出娘娘招怨第三十三回 靳千戶雙賺鵲橋仙 劉大娘三犯江兒水第三十四回 文素臣初謁金門 謝紅豆一朝天子第三十五回 盡臣職文徵君遷謫遼東 重朋情洪太常奔馳吳下第三十六回 柯知縣平白地放出殺人心 余大人半青天伸下拿雲手第三十七回 憐獨活愁分掌上珠 療相思喜得心頭草第三十八回 讀奇書孫康憐雪影 試英物宣武出啼聲第三十九回 賺花箋雙詞寫怨 調酒令四美弄情第四十回 賢母豈忘情發皆中節 淑媛能悟道色總根心第四十一回 任小姐單填絕命詞 水夫人雙種連城玉第四十二回 田氏改裝雙珠入掌 洪文落職千里傳書第四十三回 俠客贈龍泉群凶授首 奄人折虎翼一性歸空第四十四回 仿八陣圖黃昏遁甲 破兩門法白晝鏖兵第四十五回 虎口行奸贗虎惡於真虎 僧寮放火生僧燒作熟僧第四十六回 古廟逢凶蜂螫屠龍之手 盤山遇俠獅降猛虎之威第四十七回 假談星命裡尋奴 真賣卜詩中遇友第四十八回 真才子壓倒假名公 假新娘賺殺真嬌客第四十九回想中緣文素臣再朝 天子情中景謝紅豆二謁金門第五十回 照妖鏡團玉鏡台 割股心邂逅冰心女第五十一回 未容兒真心盡孝 黃鐵娘假口全貞第五十二回 阻活佛升天破地藏觀音出世 剁海龍入水擲鐵錨金傾第五十三回 污泥透出白蓮花千秋表節 殺陣種將連理樹一捆成功第五十四回 首妾入東宮口中得喜 西江尋老母耳內成驚第五十五回 空流淚素臣腸斷花箋 真上痰任信心迷黑獄第五十六回 大話招殃丑生員扮出跪池陳 老羞成怒風太監學做刺股第五十七回 全局忽翻狠鞭苦了一條光棍 現鍾不撞空花燭難為兩個第五十八回 為好成空三處衾皆冷落 從天而降一門妻妾小團圓第五十九回 辟莊老文素臣深談性命 戒晏安水夫人獨凜冰淵第六十回 三女明婚鸞諧鳳合 一人暗卜夫貴妻榮第六十一回 六口曲團有兆 二木林點逗無心第六十二回 主辟老黃石點頭 婢闢佛藍田擊節第六十三回 老虎欺心獻毛鱉 小兒饒舌得銀蛇第六十四回 浴日山設卦禳風 不貪泉藏銀賑粥第六十五回 誅夜叉六熊戴德 救作忠六義同仇第六十六回 神算定假倭功歸把總 正氣除邪會名托城隍第六十七回 碎石台冤魂出世 看雪屏偉物招殃第六十八回 十六妾奉先生烏龜臉面 三百鞭貞婦強盜心肝第六十九回 男道學遍看花蕊 女狀元獨佔鰲頭第七十回 白晝壓妖狐忽呈玉面 深宵論活寶盡洗塵心第七十一回 看壁詞癡人入化 談天性俠女驚心第七十二回 以血驗氣大闡陰陽之化 因熊及虎廣推禽獸之恩第七十三回 論一氣雲開日朗 呈百戲石破天驚第七十四回 所求乎朋友相看儼然 重之以婚姻一言既出第七十五回 盤錦囊忽見廬山面目 定樂府拓開平日心胸第七十六回 醉中合巹潦草婚姻 夢裡斷繩逼真緣法第七十七回 有肉無骨剖明千古奇冤 移妾作女解脫寸心堅結第七十八回 主代帝殂代崩暗尊昭烈 前比尹後比旦明頌武侯第七十九回 為驅邪眾女袒胸求赤字 因報德孤舟渡海覓紅須第八十回 婚事初籌素臣早籌兵事 大蛇未弄鐵丐先弄小蛇第八十一回 文曲布天羅血流四境 紅鸞殺華蓋月照雙郎第八十二回 斷鐵雙關密計 開銅鎖方便陰功第八十三回 憐才拔亞魯賜婚者二十人 定計滅屠龍成功在五六日第八十四回 香烈扶危夢得兩顆珠子 瑛瑤成配天生一對玉人第八十五回 宵光顯玉體知造物之化工 神便浸金鈴得除奸之秘鑰第八十六回 負腹無謀空擬罡風攪海 拍肩有讖果然明鏡中天第八十七回 五日抱兩王子醫法通神 一旬產四男兒麟祥曠世第八十八回 醫怪病青面消磨 受奇榮白衣發達第八十九回 國師束身雙闕佛法無靈 指揮傳首九邊皇威有赫第九十回 兩柄銅錘舞出山林嬌鳳 一顆珠子穿來苗峒毒蛇第九十一回 苗婆聞水安息回生老命 妖道見夜光珠錯認元神第九十二回 扮醫生有心除毒 救病漢無意逢親第九十三回 療奇瘋藥婆認叔 顯絕力鎖住疑神第九十四回 治香以臭別開土老之奇語 婚配宜歌新詠關雎之好逑第九十五回 沈瞻贖子孔方兄能全骨肉 陳淵夢妻正氣女便是神靈第九十六回 天闕山神猿饒舌 孔雀峒石女發身第九十七回 一掌破天荒死戶翻成生戶 兩眉鑽進穴毒蛇變作癡蛇第九十八回 神虎神猿種出太平珠玉 奇芝奇鹿銜來百歲春秋第九十九回 屈知縣以直報怨 楚郡主因公濟私第一百回 奸徒出首害忠臣 義士同心結死友第一百零一回 上林堡小設計 臨桂縣大交兵第一百零二回 四伏降六龍素臣神算 三胞生六宿石女奇胎第一百零三回 兩日毀十門龍燔於峒 一夜破兩城浚泣於塗第一百零四回 假班師分兵入峽 真救駕匹馬歸朝第一百零五回 鸞音為臣子監軍新時官制 雲妃代尼僧摩頂舊日恩情第一百零六回 玉洞生春小郎試藥 天羅窣暗太子驚心第一百零七回 水火無情久出炎涼之界 蛆蟲可厭不污清白之躬第一百零八回 文白大名驅惡鬼 七妃小戲惹冤魂第一百零九回 怨鬼捉姦逆藩伏法 青宮驗痣假子歸真第一百十回 真報仇指頭嚙血 假作惡鼻孔鋪紅第一百十一回 三萬雄兵不敵耰鋤荊棘 五千長線可推角股勾弦第一百十二回 五日長號生者幾幾欲死 六人同夢死者奕奕如生第一百十三回 忽顯靈文素臣真符假夢 怕上天熊飛娘死抱生人第一百十四回 滄海玉堂雙珠歸母 白衣閣老只手擎天第一百十五回  擒yan賊聖駕還朝  賜宮奴相臣歸第第一百十六回  錯裡錯安貴妃五更拚命  疑上疑文丞相一旦驕人第一百十七回 拷貴妃乾清三擋 擒居次韃靼雙降第一百十八回  陌路種成荊樹喜連今日之枝  深宮賜出夭桃誰識當第一百十九回 滅浙平倭歸一統 論功行賞失雙勞第一百二十回  執傘蓋鐵面甘心  宴府第金蟬脫殼第一百二十一回  五子說策請五湖  六女按名歸六院第一百二十二回  姊妹重逢驚智囊之遠慮  主奴敘舊感鎮國之深恩第一百二十三回  兩抄落卷小狀元再佔鰲頭  一語驚天大駙馬獨蟠第一百二十四回  癡丫鬟辭婚投水  聖天子減膳求言第一百二十五回 素臣無外兩釋疑城 紅豆天淵雙生貴子第一百二十六回 五星聚井五星聚奎 三索得男三索得女第一百二十七回 未鸞吹辭夫就婿 文按院借賊驚人第一百二十八回 九歲孩童呈絕技 八齡女子害相思第一百二十九回 安富陳榮謀按院 善財龍女戲觀音第一百三十回 獨桌待孫行激勸 一心憂旱起迍邅第一百三十一回 八片香肱脾神大醒 三尺瑞雪心結齊開第一百三十二回 素父忽逃羅剎國 麟兒獨上狀元台第一百三十三回 奚天使死成歡喜佛 木倭奴生作淨光王第一百三十四回 泰運將開囊括扶桑日本 疑胎乍脫血凝鐵丐銀兒第一百三十五回 七年病退三年艾 一世盲開萬世明第一百三十六回 舌戰中朝除二氏 風聞西域動諸番第一百三十七回 古佛今佛兩窟俱空 君囿臣囿四靈威集第一百三十八回 九子奪魁會元復歸門婿 百丁介壽男女尚軼外孫第一百三十九回 四靈護賢母榮歸 百詩頌聖君盛治第一百四十回 哭覃吉素臣發病 看余詩末子封侯第一百四十一回 素父思親成疾教子孫絕欲三年 聖君盡孝垂危聞冰淵第一百四十三回 百世推恩侯伯子男遞衍 干秋異數君臣後妾同筵第一百四十四回 二老來歸君臣同樂 雙翎未展母后俱驚第一百四十五回 毗羅袈裟見者驚為怪物 荷包珠帕拾即獻入官司第一百四十六回 戲文一百出將生平事逐件重題 男女五十雙把座中人第一百四十七回 五百道賜符三男同降 七十國獻壽六寶齊歸第一百四十八回 番公主入門生子 文翰林跨海尋妻第一百四十九回 九萬里外塑生詞 百壽堂前開總宴第一百五十回 三居次愛戲拜翁姑 兩孿生劈面驚新婦第一百五十一回 兩間房素臣辟鬼 百壽令文甲驚人第一百五十二回 毀先賢豪客揮拳 開後局小兒言志第一百五十三回 處士妹配合處士孫 神女風圓成神女夢第一百五十四回 洩真機六世同夢 絕邪念萬載常清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