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叟曝言》第一百二十回  執傘蓋鐵面甘心  宴府第金蟬脫殼:素臣再四求緩,欲為保奏。內監道:「這是上皇聖旨,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野叟曝言》第一百二十回  執傘蓋鐵面甘心  宴府第金蟬脫殼

野叟曝言

第一百二十回  執傘蓋鐵面甘心  宴府第金蟬脫殼

內監斟酒在杯,立一逼一跪飲。

素臣再四求緩,欲為保奏。

內監道:「這是上皇聖旨,萬歲爺跪求不允,太師爺如何保奏得下?」

天生、虎臣聽到此處,知是無救,不覺放聲大哭。

飛一娘一抱住立一娘一,更是哭得利害。

鐵面慨然道:「哥嫂兄弟,哭,也無益。

咱不過是個叫花子,做了幾年島主,鮮衣美食,享用過來,就死也不虧咱。

妹子兩回被文爺捉住,一百個也殺掉了。

落得快活幾年,又留了一個後代,還算便宜。

只是那小鍾馗,是要累哥嫂撫養,留咱合你妹子一脈。

大哥、三弟俱受皇恩,咱沒一毫歹心腸,又有文爺鑒察,咱還有甚牽掛?君要臣死,父要子亡,拗得過去嗎?妹子,咱合你拜別了皇上、祖宗,往一陰一司裡走遭去罷!」一面說,一面拉著立一娘一跪下,磕了幾個頭,接了酒杯,一飲而盡。

立一娘一哭道:「只小鍾馗在面前看一看,死也甘心!」鐵面接過那杯,把立一娘一一灌,說道:「死也須死個爽利,還說那閒話則甚!」兩人立將起來,只見又有兩個內監,捧著兩幅白綾而來。

鐵面道:「千死萬死,只是一死!」一手就去撈那白綾。

卻被內監扯住,問:「吃了酒沒有?」

先來的內監回說:「已吃。」

這內監便道:「太上皇旨意,是不肯吃酒才賜帛自盡。

既吃了酒,便用不著這帛。

咱們須去繳旨也。」

四個內監飛也似去了。

鐵面道:「酒吃下去,怎不見動靜?落得且別一親友。」

因拉著立一娘一先拜素臣,次拜合廳之人。

立一娘一復進內拜別水夫人等。

內外諸人,無不哭泣感傷。

素臣見文容站在身邊,便令其備辦後事,吩咐第一棺木要好。

文容連聲答應而去。

素臣暗忖:「藥酒服下即發,何以遲緩若此?莫非是下的重藥?」

與玉麟等猜想不出。

忽見閣內送到旨意:將鐵面免死,革去游擊,給事鎮國府,充傘廄役夫;妻熊氏,充爐扇女侍;三年無過,奏請定奪。

天生等一憂一喜:喜的是且全性命;憂的是屈辱不堪。

轉是鐵面、立一娘一毫不介意,只喜不憂。

鐵面道:「咱不遇時,無過是個乞丐,要想替鎮國公太師爺撐傘擎蓋,如何能夠?妹子兩遍被文爺拿住,留得性命便是造化,如今著他承值爐扇,也沒甚吃虧!」

立一娘一道:「還有一樁好事,是常聽得太夫人的教訓,小鍾馗也得學著五位公子的好樣。」

鐵面道:「奉旨著你值爐扇,冬天提著爐,夏天執著扇,要時刻不離的服侍文爺,許你常到太夫人房中去嗎?妹子,以後這'文'字要去掉,咱們只可叫爺了!」素臣道:「休如此說!稱呼照舊自不消說,連伕役女侍,也只存個名兒,真要值甚傘廄爐扇嗎?」

飛一娘一道:「文爺這話卻使不得。

上皇多疑,方纔若不是酒吃得快,這會子已都做了吊死鬼了!如今這旨,焉知不是賜酒之意?看二叔合姑子甘心不甘心,兼看文爺庇護不庇護,依咱的主意:文爺上朝公出,二叔便須承值傘廄;宴見賓客,妹子便須承值爐扇,一毫不可躲閃,方免得上皇疑心。

大丈夫能屈能伸,況且是心窩裡敬服的人。

該依著二叔的說話,才無後悔。」

天生等俱說飛一娘一之言有理;素臣稟知水夫人,亦以為然。

自此無人處仍是朋友,有人處居然輿隸矣。

二月初一日,虎臣辭別回島,去接家眷,並帶小鍾馗進京。

素臣休沐之期已滿,入閣辦事。

因安吉前輩齒尊,遜使主筆。

安吉汗流浹背,連連打躬道:「老朽衰庸,屢次乞骸,蒙皇上恩旨慰留,靦顏於此,還敢與及閣事!揩相功德巍巍,且系兩殿大學士,職本獨尊。

因奉有聖旨,閣中之事,悉由素父主持,自當獨秉國鈞。

伊關公或可參酌一二,老朽惟伴食中書,於紙尾列名而已。」

素臣因與希賢商榷,開出幾件國計民生大事:

一、薦賢:理學:薛瑄、陳選、文雷、景山;文章:王鏊、文點、水唐、李東一陽一;

經濟:楊廷和、楊一清、謝遷;武勇:況如日、干珠;秀夷:關蘭。

二、減賦:蘇、松浮糧,四川加派,一江一 、浙馬稅,湖廣鹽課。

三、限田:每丁男一名,限田百畝;富貴家田踰丁額者,官為註冊;許有丁無田及

雖有田而不及額者,照價買業。

四、備荒:山東已有大恩倉;余兩京十二省,設倉二十八所,每所貯谷一百萬石,

以景王、靳直、靳仁各抄沒家財內,撥出銀一千四百萬兩,買谷分貯。

設專糶,司官賑。

五、罷貢:各省、府、州、縣,每歲應貢土物,一切罷之。

六、均徭:一切丁銀、班匠、改折等項,俱攤入田賦,作一條鞭征輸。

七、禁罰:各省、府、州、縣一切問罰,永行禁革,違者論如律。

八、止贖:除律載納贖、收贖、贖罪各款外,一切實犯罪名,俱不准輸贖。

九、免民運:一切地漕銀米,俱由官解,永革里長解京,通淮、揚之例。

十、清官莊:凡諸王、公、侯、駙馬、伯、勳戚,除原賜外,凡有侵佔官民田產,

俱清出,分別入官給主。

希賢寫畢,素臣看過,送與安吉斟酌。

安吉極口讚頌,列名奏上,本日即奉旨准行。

其」薦賢」款內,仍下內閣擬旨。

因薛瑄年老,但賜幾仗,加爵祿,取所著《讀書錄》等書,刊刻頒行,免其征送至京。

陳選以詹事府少詹征,文雷以國子祭酒征,景山以國子博士征。

李東一陽一升禮部尚書。

文點、水唐、王鏊俱以翰林檢討征。

謝遷現辭職就試,俟試後定奪。

楊廷和升吏部左侍郎。

楊一清以右副都御史,巡視九邊。

干珠升宣慰司同知,管赤身峒峒長事,兼統十六峒,凡雲、貴、川、廣四省猺,苗竊發,許便宜剿撫。

況如日以宣慰司同知,管安龍島島長事,兼統七十二島,凡朝鮮、扶桑、暹羅、日本、琉球侵畔,許便宜剿撫。

關蘭賜進士冠帶,並其妻鎖篁亦賜隨夫七品冠帶,馳驛進京,廷試拔擢。

外又奉特旨加出:文真授國子司業,全性授國子小學學正,全身授小學學錄。

素臣下朝,力勸古心就職。

古心道:「辭卑居尊,益違初志矣。」

素臣道:「皇上改修撰為司業,乃曲諒哥哥不樂仕進之心,故以師儒處之,非加秩也。

既得依恃叔父,復與好友至戚同官,皇上之為哥哥勸駕者,至矣!若再投揭力辭,何異洩柳之閉門,干木之逾垣乎?」

水夫人道:「你兄弟一門,俱受恩,我與玉佳復至深極渥,何可屢抗君命?速出就職,則臣道子道,兩不悖矣。」

古心乃不敢復辭。

全性父子,亦被地方官催迫上道,於初三日進京。

素臣迎候至家,開筵款待,只兄弟二人,三侄五子相陪。

立一娘一仍欲執爐侍宴,素臣道:「此宴並無外客,斷不敢屈!」力辭方退。

席上,素臣細看抱愚,但見:

目秀而凝,眉清而朗;肉輕骨重,氣靜神閒,熱不因人,梁伯鸞之滅灶;心惟守拙,

漢一陰一臾之灌園。

恥從裙帶覓風光,肯說妻榮夫貴;欲向瑟琴求好合,難甘婦唱夫隨。

鶴翩躚,落落顯親之座;負劍辟咡依依嚴父之旁。

不苟訾,不苟笑,儼如大聖人之居鄉,

恂恂如也;無失言,無失色,豈若小丈夫之處世,悻悻然哉!

素臣暗自喜幸。

次日,一同入朝,因有古心在班,不敢就坐。

天子命以屏風隔之,向素臣道:「令兄亦為朕屈,叨榮多矣!」素臣道:「臣兄硜硜之見,臣實不能強。

幸臣母侃侃責之,方出就職。

伏乞陛下怨其屢次違命之罪!」天子宣古心至前,深加慰勞,云:「卿之高躅,朕固知非太夫人不能致也!」是日下朝,門上即報:任公、任母並洪儒夫婦進府。

素臣大喜,趨出大廳接見。

各敘寒一溫一 畢,任公即述知洪儒進京之故:未公為講官時,例應蔭子入監,因未生子,故未承蔭;東方旭替洪儒在閣、部兩處料理,准了補蔭,故來坐監。

任公、任母想念湘靈,因亦同行。

洪儒夫婦少年恩愛,坐監須得三年,方可排選,如何分離得許多日子,故此挈眷而來。

是晚,復大開筵宴,內外款待。

素臣陪著任公,進湘靈房內。

因素文、晚香在房,與任母略談片刻,把小舅子喜兒抱看一會,即辭出房。

到水夫人正寢昏定過了,走進自己正房,只見田氏滿面流淚,龍兒、麟兒四隻小眼,亦有淚痕,連忙根問。

田氏道:「妾身自于歸相公,與家母、舍弟一別至今,從前還有音信往來,自避居豐城以後,連音信都不相通,想念已非一日!今見各房夫人骨肉一團一 聚,獨有妾身望遠神傷,故生悲感。

兩兒抱足跪勸,因妾下淚,故亦有啼痕也。」

素臣愀然道:「避居豐城時,因怕洩漏,不敢發書,以後出門,並豐城亦不能歸,歸只一日,即赴廣徵苗,進京勤王,山東去迎鑾,延安去平虜,無一息之停,那得有工夫寄書候問?只前月十五回京,到京有半月餘,應修書稟候。

一則公私忙冗;二則因河南鄉試錄上,見有田寶名字,是河南彰德府府學附生,我疑心莫非即是寶舅?若果是他,必定進京會試。

連日著人去尋他寓所,卻總尋不著。

所以尚未發書,非不念岳母及令弟也。」

田氏道:「妾身亦因相公事忙,連茶飯也不能從容入口,故未題及寄書,卻不知有田寶之事。

但兄弟是內黃縣籍,也未必就把乳名作名。」

素臣道:「內黃系彰德屬縣,原可撥入府學;今人以乳名作名者頗多,故我疑心是他。

明日只消到禮部去查明三代,便知是寶舅不是寶舅了。」

田氏收淚道:「但願是他,不特早晚可以見面,又接續了祖父書香,就謝天不盡了!」

素臣垂淚道:「你們的兄弟、母舅,俱有見面之期;只母親的兄弟,我的母舅,今生未有見面之日,才是可傷耳!」兩兒忙問田氏,田氏道:「五湖舅公性僻耽隱,挈家避世,不知所往,故你父親心裡感傷。」

麟兒道:「鵬弟動不動說要學范大夫泛舟五湖,那知真是一個五湖舅公!這舅公既取這表字,只須著人向五湖中尋訪,畢竟還訪得著,父親請免愁煩!」素臣轉憂為喜,抱置膝上,向田氏道:「此兒之私智小慧,亦可喜也!當即如其言訪之。」

次日入朝,天子道:「新第已建,朕設筵為素父落成,令劉先生及皇甫、東方、洪、白四卿陪宴。

請素父先行周覽一遍,如有不周備處,即可添補。

朕亦隨後即來。」

素臣叩謝出朝,即往新第。

是並連三宅,正南照牆一座,彩畫麒麟吐書。

兩邊接著朱紅柵欄,東西兩坊,東標'功高北斗',西標'德重南山'八個大金字。

坊前各立硬牌一扇,上寫:「文官除科道內三品、外二品,武官除公、侯、駙馬、伯、內二品、外一品,內官除秉筆司禮,以下各官,至此下馬。」

自二坊至大門,東西各房廳共四十六間。

最上者,東曰長史廳,西曰中軍廳,各五間;以下繼奏廳、巡捕廳、上號房、飛報房、當值房、買辦房、副將廳、參游廳、把總廳、衛所廳、旗牌廳、各三間。

大門五間七架,丹漆銅環,豎著」公相府」三字直匾。

門廳九間十一架,左三間額曰」文廳」,右三間額曰」武廳」,中三間額曰」吐哺握發」。

二門五間,綠油銅環。

大廳九間,額曰」補袞堂」。

宅門五間。

自大門至宅門左右廊房,各二十一間。

宅門後,凡前中後三堂:前堂九間,額曰」日昇」;中堂九間,額曰」安樂窩」;後堂九間,額曰」月恆」。

三面繞以高樓,東前樓七間九架,額曰」瀟湘」;西前樓七間,額曰」天繪」;東後樓七間,額曰」璇璣」;西後樓七間,額曰」素心」。

正面後樓九間,中三間額曰」日觀」,左三間曰」藍田」,右三間曰」鳳羽」。

日觀樓下開門出去,三面俱是從屋,正面二十一間,東西各三十五間,俱七架。

正面從屋一間開去,是一座大花園,園門三間五架,額曰」浴日」。

進門而望,直北多山,直南多水,東則新英點點,西則古木章章。

正南一亭,額曰」初覽」。

亭北有湖,湖心有亭,亭前有小舟可杙. 素臣不暇遊湖,由亭而東,紅橋綠水,朱廊畫欄高下曲折,二十四間。

即入東南之藥墅,竹籬茅舍十間,為蒔藥人棲宿之所。

墅中茅篷一間,四面開窗,額曰」乘興」。

墅內百畦藥草,新發茅絲,青蔥可愛,正東百花樓三間,三面攬萬花之勝,一面擷百藥之英。

由東至北,一路柳營盡處,即為射圃:圃堂三間,堂前一片平原,為跑馬射箭之所。

北面皆山,磴路高低,峰巒絡繹。

正北半山一亭,顏曰」北山」。

亭下有洞,洞口亦鑄曰」不貪」。

洞中一泓清冷,壁上雖也刊著」香泉」二字,卻清冽有餘,一溫一 香不足。

紫芝石室中,雖也種有十數本芝草,更不若」浴日山莊」之多而且密矣。

出洞,看著湖心亭上,有匾額曰」南湖」,與北山亭遙遙正對。

走盡北山,向西一台,矗入雲表,額曰」星台」。

登台四望,不特合城全見,連乾清、坤寧各宮殿宇,俱在目中。

素臣暗忖:此台惟婦女可偶登,即三尺童子,亦當禁絕,不使上也!台畔有屋三間,一間為」圭室」,以視日影,兩間為止息之所,向西南行,萬樹龍鱗中,有一亭竦峙,額曰」萬松」,與正東百花樓遙對。

松盡即梅,向東皆竹,松竹梅花之中,有堂七間。

額曰」詩社」。

由社而南,即南湖之嘴,長橋飛渡,復有朱欄曲廊十六間,直通入初覽亭。

西階園中,除射圃內一片平原,不生草木,不列屏欄,其餘竹籬籐架,石格花屏,危磴飛棚,小橋曲岸,接湊參差於樓台隱現。

廊院週遭,樹木扶蘇,花樹掩映中者,不可指數。

加以雲峰縹渺,煙水蒼茫,錦鱗跳躍於南湖之南,白鶴飛翔於北山之北;青猿玄鹿,有獸皆奇;翠鳥紅鸚,無禽不異;真個觀之不足,玩之有餘。

隨素臣入游者,止文恭、文寬、鐵面、成全、伏波及男飛卒四人。

素臣看去,不及」浴日山莊」山是真山,水是真水,固不見其奇;文恭、文寬出入禁苑,亦屬司空見慣;鐵面等只出沒海山空闊之所,未見此等花攢錦簇世界,俱喜得抓耳撓腮,滿心奇癢。

花園三面高牆,南面中通正宅;東西兩宅,後簷包束,不通東西。

前樓後樓中,各有過道,通入從屋。

由從屋通入東西兩宅後角門前。

由大廳前兩側門,通入東西兩宅前角門。

東西宅二門、宅門,各三間五架,廳堂六進,樓屋一進,七間七架,到底廊房各五十間,東西從屋各七十間。

正宅門廳兩旁,左廟右社。

家廟五間七架,中間始祖,旁四間高曾祖禰。

社屋亦五間七架,中間土地,旁四間四祀之神。

俱從門廳前兩側門通入。

三宅連廟社,花園,共屋七百六十四間,較親王府制止少屋三十六間。

東宅大廳曰」戲綵堂」,樓曰」博古」,有阡曰」課鵡」,亦與」浴日山莊」匾名無異。

西宅大廳曰」改緇堂」。

正宅各廳堂及兩宅大廳,俱有燈綵。

各屋內,床 榻櫥架,桌椅凳踏,盆桶箕帚,一切應用碗碟傢伙,無不具備。」

安樂窩」內,設講堂一座,」月恆堂」設合一歡 床 一張,」日昇堂」內設伽楠榻一張,俱是絳紅帷帳,織金墊褥,靠身倚手,鏖尾唾壺,各色具備。

東西樓下,倉庫、庖滆、果藥等房,俱磨磚雕花細做,以供上人之用。

樓後從屋,亦設倉庫、薪瀚、庖滆、廄園等房,俱是粗做,以備下人之用。

素臣看過一遍,深感皇恩曲折周到。

回至門廳坐下,令金硯往宮門探知發駕,即來飛報。

令文恭去看東西兩宅外及花園後新建府第,是何衙門。

文恭道:「不須去看,是一奴一婢們知道的。

東邊是左翼副總兵官府,賜與文恩住的;西邊是右翼副總兵官府,賜與文容住的。

花園以後,朝北是中軍左右將弁的公衙門,兩邊帶著製造軍器、衣甲、旗幟、火藥等庫。」

正在回話,內侍人等,已押抬酒席,絡繹而來。

須臾,希賢、金相、始升,長卿、玉麟陸續俱到,各向素臣致賀。

內侍獻茶已畢,金硯飛報,皇上已在發駕。

素臣同眾迎接。

天子坐著肩輿,只帶兩個宮女,十餘名內監,四員錦衣,二十名衛士而來。

素臣等道旁跪接,天於令懷恩扶掖素臣,其餘俱賜平身。

諸臣隨駕至門復跪,天子下輿,親手攙起素臣,說道:「今日朕為主人,該素父先行。」

素臣汗流浹背,固請上輿。

希賢等俱為叩謝。

天子道:「朕亦欲略見廳堂規制,不必上輿,竟佔客先行矣。」

因一手攙起素臣同行,直至月恆堂,方才放手,謂素臣道:「合一歡 床 雖嫌於褻,卻是上皇所賜,時一御之,弗辜聖意也!」素臣叩首謝。

天子攙起,復道:「安樂窩講堂,則出自朕意。

太夫人誨人不倦,故設此以安適其體。」

素臣復叩。

天子復攙而起道:「自此以後,皆不敢勞拜矣!」素臣道:「蒙聖恩賜第,不知偉麗若此!屋數既幾等親王,木柵丹門,復儼然王府,即此九間十一架,亦系公主府第之制。

至兩坊之額及下馬牌扇,尤非臣子所敢居。

俟稟知臣母,即當奏聞,撤牌換額,改去間架,方敢遷住。」

天子笑道:「要尚主也不難,況兩賢郎亦已尚主乎?本應如親王之制,設四城門,建立三官三殿才是。

因體素父謙德,故一切從殺耳。

惟各處匾額,間有出自朕意者,皆有斟酌,不可移易。

其餘則悉仿'浴日山莊'。

以體雅懷。

東宅以居令兄;西宅以處親友;園內四隅,星台以便劉夫人玉衡之窺,藥墅以供沈夫人金丹之用,詩社以為任夫人臨文之所,射圃以備林郡主較武之場。

四正之外,南湖川流之盛也;北山岡陵之頌也。

萬松亭,以祝斯男;百花樓,以待諸女。

文恩、文容各賜一第,以夾衛公府,朝夕便於使令。

此則朕區區之忱也。

下馬牌扇,已除去九卿科道,更屬無容固辭。」

素臣感激叩謝,不覺淚零。

天子道:「此何足感。

欲報素父之功,則功高北斗;欲酬素父之德,則德重南山。

惟銘之於心,永矢勿已耳!」

須臾,內侍奏請上席。

天子復挽素臣之手,出至補袞堂,仍命東西列席。

素臣抵死辭謝道:「既蒙恩賜,即為臣第。

辱蒙聖駕臨幸,已榮及宗祖,況敢易君臣常禮乎?」

天子不得已,方居南面。

希賢、長卿居東,金相、玉麟居西,東西稍下,始升、素臣分座主席。

席間,天子酌酒賀素臣道:「上皇命工部營建時,朕即於文華殿默禱。

後上梁時,朕已嗣位,復於宮中禱祝,願太夫人及素父均致期頤之壽,一門妻妾各享遐齡,子孫振振,世為公輔,以庇我國家。

上天必能鑒臣誠意,賜素父無疆之福也!」素臣惶悚奏謝。

天子道:「素父首陳十事,百姓如解倒懸,謳歌載道。

朔日所陳十事,詔書才出,百姓即式歌且舞,以為唐、虞復見。

民心即天心,民心之感素父者如此,天心可知!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有心致之理,朕豈為虛譽哉?其加素父少師,賜納陛童男女婢各二十名。」

素臣力辭道:「前後二十事,劉、洪、皇甫諸臣,皆曾參酌,功非臣一人所得攘。

況言之者臣,行之者君,非皇上聖明,毅然力行,則空言無補。

是百姓之歌舞,皆由皇上汪塿,臣何力之有焉!」希賢等俱奏:「非素父之賢,不能敷陳國計;非皇上之聖,不能施濟蒼生。

君明臣良,誠千載一時也!臣等濫廁台司,一詞莫贊,深切悚惶!」

天子道:「臣則誠良,君則未可謂明。

惟望諸卿一交一 贊,以匡不逮耳!前日論功行賞,將元思等仍賜衣號,幸素父指出,得免過舉。

但案多人眾,恐尚有遺漏,諸卿如有所見,不妨直陳也!」希賢等俱知所遺者,鐵面夫婦;鐵面現在階下,天子豈不知之?出自上皇,何敢議及!因奏稱:「卿士將弁,有功俱已遍論;從征軍士,亦各就各案,分別等次,給與功牌,並賞一年錢糧,亦無遺漏。

但臣等只據冊核查,各案俱身親其事者,惟素父一人,有無遺漏,還須素父確陳。」

素臣道:「生人並無遺漏;所漏者,惟鬼神及物類耳。

雁一奴一洞中,有一土神,即系白祥家僕陳淵之妻慎氏;登、萊海中,有一老蚌,名玄一陰一姥;天闕山有一神猿,系干珠之母;孔雀峒有一神虎,系峒民引五之母;臣廄中有一黃馬,即系神虎所生,皆有功於國,有勞於臣。

因非生人,漏未入奏。」

因把各前事,逐件奏聞。

並奏:「臣自廣入京,曾許臣馬八拜,以酬其勞。

因公私繁冗,一時失記,尚未踐言,此臣之罪也!」天子道:鬼神默佑,異類效靈,雖皆素父德政,而有功於國,合加封賞。

其封玄一陰一姥為護國感靈太君,宵光為護國靈明君,辟暑為護國靈惠君,慎氏為護國貞烈淑人,加授陳淵宣慰司僉事,神猿為靈智夫人,神虎為靈勇恭人,授其子引五千戶職銜。

至於黃馬,朕非其力,斷無生理;不特素父欲踐前言,朕亦當拜謝其勞!」

因命內侍,速往鎮國府召來。

素臣命金硯隨去牽拉。

君臣等一面商榷,一面飲酒,餚已盡陳,湯飯俱畢,撤換正席,天子更衣。

復賜素臣教子升天蟒衣一襲,通天犀帶一圍。

素臣換去鶴補玉帶,謝恩甫畢。

內侍已報馬到,天子令拉至廳上,便欲拜謝。

諸臣俱奏阻道:「馬雖有功,究屬畜類。

以天子拜之,恐非典禮!」天子道:「迎貓迎虎,畜類亦入祭典,極好典證。

素父可拜,朕實受其賜,何獨不可拜?」

素臣道:「臣為皇上故,故可屈體;皇上至尊,不可屈體於人,顧可屈體於物乎?八蠟之祭,則有司存,亦未敢褻至尊也!」天子沉吟道:「素父可為朕屈,朕獨不可為宗社屈?但素父且不可受朕之拜,朕若必於拜馬,須日拜素父乃可,朕當向空拜之。」

因把馬牽在東邊,天子向南再拜,如拜天賜者然。

那馬深知人意,四足跪伏,俯首於地,汗出身戰,不敢仰視。

天子歎異道:「真神駒也!」天子拜畢,素臣復正向馬首,連拜八拜。

只見那馬渾身發抖,大嘶一聲,肚腹忽裂,流血滿地,登時氣絕。

天子眼中流淚,暗忖:今日特為素父落成新第,先死一馬於正廳之上,大非吉兆!又痛此馬被朕與素父兩人,生生拜死,欲酬其功,反絕其命,何以為情?懊悔不已。

正是:

馬豈敢當天子拜,人何能識化工奇?

總評:

鐵丐賜盡,所恃者一:素臣有回天之力耳。

而內侍乃云:「萬歲爺跪求不允,」哀哉鐵丐!其必死於酒無疑矣。

無怪天生等之淚出痛腸也。

然使鐵丐於此亦同聲一哭,便使英雄短氣,而文字亦減顏落色,非奇文矣。

妙在慨然就死,接過酒杯一飲而盡,壯哉鐵丐!不愧其名。

尤妙在死得爽利,接過那杯,把立一娘一一灌,快哉鐵丐!乃不愧素臣之友。

酒才入口,白綾又來,催命無常,絡繹而至。

鐵丐其有生理乎?一手就撈,尤見鐵丐之灑落襟懷也。

不見動靜,且別親友,吩咐文容置辦後事。

綾雖免撈,酒已下肚,明知鐵丐之死無疑義,即疑其遲緩略露風聲,而猜是重藥,仍無生理。

又誰料內閣忽傳免死之信也。

讀上文不知有下文,讀下文不信有上文,乃為靈變。

傘廄爐扇,伕役女侍,縱得免死,屈辱極矣。

而鐵丐夫婦毫不在意,立一娘一更有意外之幸,此豈別具肺腸。

總使文章豎起,不作一平塌勢也。

然使不根情理,便成撒合,此書奇妙,全在情理中出色,細讀自見。

鐵丐不怕死,不是忠臣就義,不介意,不是智士忍辱,才只寫成一鐵丐本等心腸,本來面目,故佳。

田氏床 沿流淚,近出田寶,遠起五湖,必用周折之筆,寫出以前,此幾於無根也。

夫妻絮語,周周折折,於無根中做出根來,故非單辭可了。

著書者能做無根之根,方是作手。

寫賜第,自外至內,自東轉西,自中及近,更至第外之第,或斷或續,或總或分,或詳或略,或明或暗,今讀者深入其中,無處不到,何必繪事乃可作可臥游耶?只」君明臣良」四字開端,屈曲引出拜馬,如流水桃花,引人入勝,當澄心靜氣讀之。

天子忖死馬非吉兆,又痛馬為拜死,斯時合第諸人無不作此兩念,即後人讀之亦只作此兩念。

有於此兩念外,更添一念者否?不意天外奇峰,忽於下回回首直落而下也。

奇文怪文!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野叟曝言
第一回 三首詩寫書門大意 十觥酒賀聖教功臣第二回 看花色眼急雨淋瓠子之頭 揮麈雄談冷水澆葫蘆之背第三回 只手扼游龍暗破賊墳風水 尋聲起涸鮒驚回弱女餘生第四回 異姓結同懷古廟烘衣情話絮 邪謀蠱貞女禪堂擲炬禿奴驚第五回 燈花發火荼毗兩個淫僧 虎足從風結識一條好漢第六回 未鸞吹和衣報德 劉璇姑降志酬恩第七回 繡被尋春猛放登徒色膽 危崖勒馬驚殘倩女香魂第八回 非雨非雲絕勝巫山好夢 畫天畫地恍圖周髀遺經第九回 好友忽逢共酌十觥言志 狂風猝起終成兩地相思第十回 法雨有緣遇真儒回頭是岸 了因無命逢介士撒手歸空第十一回 喚醒了緣因生起死 驚聽測字有死無生第十二回 劉虎臣說大話惹出盜來 文素臣費小心放將盜去第十三回 為尋姬欣逢豪傑 因失帕遲誤婚姻第十四回 雙折六歸貧士翻憐財主算 低眉合眼頭陀暗覷婦人胎第十五回 看法王偽檄文素臣改姓更名 臨帝子長洲白又李揮毫破浪第十六回 又李傷寒遺鐵彈 素娥取冷臥銅屏第十七回 淫藥迷心貞媛爬羅雲雨 天泉破腹通儒箋釋岐黃第十八回 束矢狂生翻為座上客 操戈逆弟磕破柩前頭第十九回 怪醫方燈下撕衣驚痘出 奇解數竿頭拍手唱歌來第二十回 痛哭為知音一死一生交情乃見 傷心求結骨不生不死慘語第二十一回 美女和新詩暗吐情絲一縷 良朋驚錯信瞎跑野路三千第二十二回 倒擂台救出一雙姊妹 解邪咒團成兩對夫妻第二十三回 為朋友熱腸堤上忙追比翼鳥 聽兒童拍手山中急采並頭第二十四回 真劍術一女子上樹撩天 假卜封眾英雄死心塌地第二十五回 解翠蓮三回闖破載花船 白又李一手挽牢沉水索第二十六回 丫鬟憐月貌漏洩機關 公子覷花容安排坑塹第二十七回 單二姨暗調鉛汞 李四嫂明做黃婆第二十八回 一股麻繩廊下牽來偷寨賊 兩丸丹藥燈前掃卻妒花風第二十九回 見事危貞娃戳頸 聞聲迫淫婦投繯第三十回 連公子丹房求秘策 李嫂兒病榻說風情第三十一回 小姑嫂看淫書津津講學 老夫妻吃熱藥狠狠團春第三十二回 疑心成暗疾結將妹妹救親夫 幻術攝生魂請出娘娘招怨第三十三回 靳千戶雙賺鵲橋仙 劉大娘三犯江兒水第三十四回 文素臣初謁金門 謝紅豆一朝天子第三十五回 盡臣職文徵君遷謫遼東 重朋情洪太常奔馳吳下第三十六回 柯知縣平白地放出殺人心 余大人半青天伸下拿雲手第三十七回 憐獨活愁分掌上珠 療相思喜得心頭草第三十八回 讀奇書孫康憐雪影 試英物宣武出啼聲第三十九回 賺花箋雙詞寫怨 調酒令四美弄情第四十回 賢母豈忘情發皆中節 淑媛能悟道色總根心第四十一回 任小姐單填絕命詞 水夫人雙種連城玉第四十二回 田氏改裝雙珠入掌 洪文落職千里傳書第四十三回 俠客贈龍泉群凶授首 奄人折虎翼一性歸空第四十四回 仿八陣圖黃昏遁甲 破兩門法白晝鏖兵第四十五回 虎口行奸贗虎惡於真虎 僧寮放火生僧燒作熟僧第四十六回 古廟逢凶蜂螫屠龍之手 盤山遇俠獅降猛虎之威第四十七回 假談星命裡尋奴 真賣卜詩中遇友第四十八回 真才子壓倒假名公 假新娘賺殺真嬌客第四十九回想中緣文素臣再朝 天子情中景謝紅豆二謁金門第五十回 照妖鏡團玉鏡台 割股心邂逅冰心女第五十一回 未容兒真心盡孝 黃鐵娘假口全貞第五十二回 阻活佛升天破地藏觀音出世 剁海龍入水擲鐵錨金傾第五十三回 污泥透出白蓮花千秋表節 殺陣種將連理樹一捆成功第五十四回 首妾入東宮口中得喜 西江尋老母耳內成驚第五十五回 空流淚素臣腸斷花箋 真上痰任信心迷黑獄第五十六回 大話招殃丑生員扮出跪池陳 老羞成怒風太監學做刺股第五十七回 全局忽翻狠鞭苦了一條光棍 現鍾不撞空花燭難為兩個第五十八回 為好成空三處衾皆冷落 從天而降一門妻妾小團圓第五十九回 辟莊老文素臣深談性命 戒晏安水夫人獨凜冰淵第六十回 三女明婚鸞諧鳳合 一人暗卜夫貴妻榮第六十一回 六口曲團有兆 二木林點逗無心第六十二回 主辟老黃石點頭 婢闢佛藍田擊節第六十三回 老虎欺心獻毛鱉 小兒饒舌得銀蛇第六十四回 浴日山設卦禳風 不貪泉藏銀賑粥第六十五回 誅夜叉六熊戴德 救作忠六義同仇第六十六回 神算定假倭功歸把總 正氣除邪會名托城隍第六十七回 碎石台冤魂出世 看雪屏偉物招殃第六十八回 十六妾奉先生烏龜臉面 三百鞭貞婦強盜心肝第六十九回 男道學遍看花蕊 女狀元獨佔鰲頭第七十回 白晝壓妖狐忽呈玉面 深宵論活寶盡洗塵心第七十一回 看壁詞癡人入化 談天性俠女驚心第七十二回 以血驗氣大闡陰陽之化 因熊及虎廣推禽獸之恩第七十三回 論一氣雲開日朗 呈百戲石破天驚第七十四回 所求乎朋友相看儼然 重之以婚姻一言既出第七十五回 盤錦囊忽見廬山面目 定樂府拓開平日心胸第七十六回 醉中合巹潦草婚姻 夢裡斷繩逼真緣法第七十七回 有肉無骨剖明千古奇冤 移妾作女解脫寸心堅結第七十八回 主代帝殂代崩暗尊昭烈 前比尹後比旦明頌武侯第七十九回 為驅邪眾女袒胸求赤字 因報德孤舟渡海覓紅須第八十回 婚事初籌素臣早籌兵事 大蛇未弄鐵丐先弄小蛇第八十一回 文曲布天羅血流四境 紅鸞殺華蓋月照雙郎第八十二回 斷鐵雙關密計 開銅鎖方便陰功第八十三回 憐才拔亞魯賜婚者二十人 定計滅屠龍成功在五六日第八十四回 香烈扶危夢得兩顆珠子 瑛瑤成配天生一對玉人第八十五回 宵光顯玉體知造物之化工 神便浸金鈴得除奸之秘鑰第八十六回 負腹無謀空擬罡風攪海 拍肩有讖果然明鏡中天第八十七回 五日抱兩王子醫法通神 一旬產四男兒麟祥曠世第八十八回 醫怪病青面消磨 受奇榮白衣發達第八十九回 國師束身雙闕佛法無靈 指揮傳首九邊皇威有赫第九十回 兩柄銅錘舞出山林嬌鳳 一顆珠子穿來苗峒毒蛇第九十一回 苗婆聞水安息回生老命 妖道見夜光珠錯認元神第九十二回 扮醫生有心除毒 救病漢無意逢親第九十三回 療奇瘋藥婆認叔 顯絕力鎖住疑神第九十四回 治香以臭別開土老之奇語 婚配宜歌新詠關雎之好逑第九十五回 沈瞻贖子孔方兄能全骨肉 陳淵夢妻正氣女便是神靈第九十六回 天闕山神猿饒舌 孔雀峒石女發身第九十七回 一掌破天荒死戶翻成生戶 兩眉鑽進穴毒蛇變作癡蛇第九十八回 神虎神猿種出太平珠玉 奇芝奇鹿銜來百歲春秋第九十九回 屈知縣以直報怨 楚郡主因公濟私第一百回 奸徒出首害忠臣 義士同心結死友第一百零一回 上林堡小設計 臨桂縣大交兵第一百零二回 四伏降六龍素臣神算 三胞生六宿石女奇胎第一百零三回 兩日毀十門龍燔於峒 一夜破兩城浚泣於塗第一百零四回 假班師分兵入峽 真救駕匹馬歸朝第一百零五回 鸞音為臣子監軍新時官制 雲妃代尼僧摩頂舊日恩情第一百零六回 玉洞生春小郎試藥 天羅窣暗太子驚心第一百零七回 水火無情久出炎涼之界 蛆蟲可厭不污清白之躬第一百零八回 文白大名驅惡鬼 七妃小戲惹冤魂第一百零九回 怨鬼捉姦逆藩伏法 青宮驗痣假子歸真第一百十回 真報仇指頭嚙血 假作惡鼻孔鋪紅第一百十一回 三萬雄兵不敵耰鋤荊棘 五千長線可推角股勾弦第一百十二回 五日長號生者幾幾欲死 六人同夢死者奕奕如生第一百十三回 忽顯靈文素臣真符假夢 怕上天熊飛娘死抱生人第一百十四回 滄海玉堂雙珠歸母 白衣閣老只手擎天第一百十五回  擒yan賊聖駕還朝  賜宮奴相臣歸第第一百十六回  錯裡錯安貴妃五更拚命  疑上疑文丞相一旦驕人第一百十七回 拷貴妃乾清三擋 擒居次韃靼雙降第一百十八回  陌路種成荊樹喜連今日之枝  深宮賜出夭桃誰識當第一百十九回 滅浙平倭歸一統 論功行賞失雙勞第一百二十回  執傘蓋鐵面甘心  宴府第金蟬脫殼第一百二十一回  五子說策請五湖  六女按名歸六院第一百二十二回  姊妹重逢驚智囊之遠慮  主奴敘舊感鎮國之深恩第一百二十三回  兩抄落卷小狀元再佔鰲頭  一語驚天大駙馬獨蟠第一百二十四回  癡丫鬟辭婚投水  聖天子減膳求言第一百二十五回 素臣無外兩釋疑城 紅豆天淵雙生貴子第一百二十六回 五星聚井五星聚奎 三索得男三索得女第一百二十七回 未鸞吹辭夫就婿 文按院借賊驚人第一百二十八回 九歲孩童呈絕技 八齡女子害相思第一百二十九回 安富陳榮謀按院 善財龍女戲觀音第一百三十回 獨桌待孫行激勸 一心憂旱起迍邅第一百三十一回 八片香肱脾神大醒 三尺瑞雪心結齊開第一百三十二回 素父忽逃羅剎國 麟兒獨上狀元台第一百三十三回 奚天使死成歡喜佛 木倭奴生作淨光王第一百三十四回 泰運將開囊括扶桑日本 疑胎乍脫血凝鐵丐銀兒第一百三十五回 七年病退三年艾 一世盲開萬世明第一百三十六回 舌戰中朝除二氏 風聞西域動諸番第一百三十七回 古佛今佛兩窟俱空 君囿臣囿四靈威集第一百三十八回 九子奪魁會元復歸門婿 百丁介壽男女尚軼外孫第一百三十九回 四靈護賢母榮歸 百詩頌聖君盛治第一百四十回 哭覃吉素臣發病 看余詩末子封侯第一百四十一回 素父思親成疾教子孫絕欲三年 聖君盡孝垂危聞冰淵第一百四十三回 百世推恩侯伯子男遞衍 干秋異數君臣後妾同筵第一百四十四回 二老來歸君臣同樂 雙翎未展母后俱驚第一百四十五回 毗羅袈裟見者驚為怪物 荷包珠帕拾即獻入官司第一百四十六回 戲文一百出將生平事逐件重題 男女五十雙把座中人第一百四十七回 五百道賜符三男同降 七十國獻壽六寶齊歸第一百四十八回 番公主入門生子 文翰林跨海尋妻第一百四十九回 九萬里外塑生詞 百壽堂前開總宴第一百五十回 三居次愛戲拜翁姑 兩孿生劈面驚新婦第一百五十一回 兩間房素臣辟鬼 百壽令文甲驚人第一百五十二回 毀先賢豪客揮拳 開後局小兒言志第一百五十三回 處士妹配合處士孫 神女風圓成神女夢第一百五十四回 洩真機六世同夢 絕邪念萬載常清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