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叟曝言》第八十八回 醫怪病青面消磨 受奇榮白衣發達:素臣道:「丹毒入腹,法在不治;但寧治而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野叟曝言》第八十八回 醫怪病青面消磨 受奇榮白衣發達

野叟曝言

第八十八回 醫怪病青面消磨 受奇榮白衣發達

東宮垂淚拱立說道:「寡人止一幼子,忽生赤游丹毒,因恐褻瀆先生,故但命太醫治之;此刻腹脹氣喘,竟垂危矣!墾人艱於得子,故聖父、聖母,俱鍾愛此子非常;聖躬初癒,倘聞凶信,必致反覆!墾人此時心膽俱裂,正妃欲屈先生一視,不知可否?」

素臣道:「丹毒入腹,法在不治;但寧治而不效,毋棄而不治,臣願急請一視。」

東宮大喜,忙陪素臣進去。

見一未滿週歲的王子,仰臥竹簟之上,毒已入腹,肚皮發脹,氣喘目定,命在頃刻。

東宮見此光景,知已無用,淚如泉湧。

素臣用指推臍,見臍尚未硬;因道:「快取三錢川連,七個核桃,煎濃灌服;另煎甘草湯,於丹上洗拭;一面速覓陳胞衣水來。」

東宮令宮監、宮女依言速辦。

留素臣同坐於側,監看灌治之事。

須臾,藥已煎好,依法灌洗。

誰想藥超入口,不能下嚥,盤出口角,掛下頸邊。

東宮不覺出聲哭泣。

張一娘一娘一在屏內,也不禁嗚嗚而泣。

素臣命宮女將王子頭略側轉,流去口內之藥,再超熱藥入口;丹上不住的洗拭。

如此三次,已咽藥一口入喉。

東宮驚異。

宮女即忙超藥,素臣止住,看著入喉之藥,已進胃脘,復令超藥入口。

如此一匙一匙的,灌有頓飯時,王子忽然哭出一聲,眼睛轉動,喘息稍舒。

素臣大喜道:「殿下恭喜,王子可生矣!」一面令宮女暫停灌藥,恐致嗆吐。

殺宮及正妃,奉素臣如神明,聞可生之言,都不覺破涕為笑。

懷恩說有胞水,素臣忙令宮女撤去甘草湯,將胞水拭上,復灌藥數次,約盡八分,胞水拂拭,至五十度。

看那王子,腹脹已消,氣息調勻,面色紅活,與前大異。

素臣令停了藥,俟其欲乳,以乳與飲,但不可多與。

丹上則仍用胞水,緩緩拭之。

說畢,辭出。

東宮亦隨素臣而出,深揖致謝道:「方纔喘息之狀,命已臨危;若非先生,無論寡人有喪明之戚,只這凶信一入宮去,豈不驚壞了聖父、聖母?皇上久病乍痊,更難當此逆境!先生之功,寧有涯哉!」素臣頓首謙讓。

洪文知王子更生,亦頓首稱賀。

東宮喜極,命重設酒果,為通宵之宴,令懷恩取魁文房四寶,問素臣母兄妻妾姓名履歷生年月日,一一寫出。

寫到三妾來歷,東宮道:「豈止坐懷不亂,更勝柳下之和矣!先生與東方旭亦有親誼,此人亦佳士也!」寫到新生四子,東宮舉手加額道:「先生止一妻三妾,而一旬之中,連舉丈夫子者四,此曠世麟祥也!先生神於歧、黃,必有種一子奇方,不識可賜教否?」

素臣道:「臣雖略識醫理,無病從不敢服藥,即平常小恙,亦止避風寒,節飲食,省勤勞,待其正氣自充以祛之,而不敢驟服藥餌。

舉此四子者,乃會逢其適耳。

臣聞寡慾多男,故於妻妾間,按其經期,每月止同房一次,此外實無種一子之方也。」

東宮連連點首道:「此即種一子奇方,寡人當書之於心!」須臾,天明,宮女出報:「王子連日乳不下嚥,呻吟啼哭;方纔已食乳安睡矣。」

東宮大喜,命內監取大杯斟滿,親手立奉三爵,復請入視。

素臣略看一眼,即道:「今日仍用前藥煎濃,但只須服十分之二;丹上仍以胞水洗拭,以紅色退至九分為度。

大約明日即可痊癒矣。」

東宮執手囁嚅道:「先生既治痊聖父之病,復救活此兒之命,寡人父子,俱受先生大恩,將何以為報也!顆人云:既得隴,復望蜀。

寡人今日真有無厭之求,因側妃真氏得一怪病,太醫屢藥不效,其怪愈甚,不敢褻越先生,故連日未曾啟齒。

今見先生手到病除,此妃兼與先生有戚,平日敬先生如神明,正妃又為代求,不識可屈先生一診否?素臣惶恐道:「殿下之命,臣何敢不承?敢勞如此鄭重!但說一娘一娘一與臣有戚,臣實未知。」

東宮道:「不特與先生有戚,並曾見過先生。」

素臣益加驚愕。

東宮道:「側妃乃靳直所進,寡人本忌而遠之;後因正妃屢薦其賢,始行召幸。

後察其忠誠,嘉其敏慧,遂歷晉至側妃。

彼曾與貴妾劉氏,結為姐妹,情勝同胞。

後經劉氏奏出,曾許先生為妾,寡人於所藏名臣頭子中,檢出先生面像,令劉氏認識。

側妃當即奏稱,於靳宅後門遇見先生,必為尋訪劉氏之故;故雲與先生有戚,且識先生。」

素臣方知那年在靳監後門,見一垂髫女子,有大貴之相者,即現在側妃鸞音;把一肚疑心,方始消釋。

因至鸞音宮中。

素臣診脈後,問道:「殿下所云怪病,莫非側妃一娘一娘一身之左右,有一青面凶形,一白面善形之鬼,凶形者長大可畏,善形者瘦小可憐乎?」

東宮咋舌驚歎道:「先生之神,乃至於此乎!請問是何邪祟,可驅除否?」

素臣道:「身左青面之形,乃肝之神,身右白面之形,乃肺之神;此因病嗽傷肺,太醫誤用瀉白散,肺氣益虛,肝木無制,下克脾土,故病微咳,不能飲食,而肝肺兩神見形。

肝色青,無制故凶,而長大可畏;肺色白,氣衰故善,而瘦小可憐。

非邪崇也,何用驅除?只消補肺實脾,肺補則自能制木,脾實則不受木克,兼可生金。

青面之形凶者漸善,長大者漸瘦;白面之形善者漸凶,瘦小者漸長大。

兩形將至相等,即俱不見,病亦痊癒,可勿藥矣!」東宮大喜道:「側妃自得此病,即羞恚欲死;寡人亦深自怨艾,德不足以勝邪。

今得先生明之,不特為側妃愈病,兼且為之表心;寡人亦且少免漸責,何快如之?」

素臣開出兩方,一補肺,一實脾,先用兩劑煎飲,次即以作丸料。

東宮看過,立命內監炮製,忙忙的過宮問安去了。

懷恩奏過東宮,回聽素臣講解。

適素臣把戴劉二人人品學問,述與長卿知道,囑其汲引,因遂述及所制樂府,並自己訂正之事。

長卿、懷恩聽到王允、蔡邕、唐、宋兩太宗,及陳壽《三國誌》,俱讚不絕口道:「眼高千古如此,方是讀破萬卷書!某等皆盲人捫燭耳!」

是日,東宮回宮,除寢食過宮外,每日與長卿、懷恩聽素臣談天說地,論古商今。

素臣來後,三人各自札記出來,以三本參考,定出一本;東宮親筆謄寫,題為古今獨解,緘置巾笥,時出諷誦,以為枕中之秘。

倏忽之間,已是十二日,金相七日之限已滿,先來奏謝,請素臣出宮,於十三日走馬上任。

東宮留住,大排筵宴,定素臣南面,專席,金相、長卿東面,合席,自己西面,專席。

嚇得素臣俯伏在地,滿身流汗,連稱死罪。

長卿、金相亦跪地力辭。

東宮道:「古有師臣,何況儲貳?禮云:「將君我而與我齒讓。

'是凡長於寡人者,皆可讓以明禮;況先生齒德俱尊,本當居三老、五更之列者乎?此時匆匆,寡人尚未獲執贄;異日擁經求教,方將隆師傅之儀,執弟子之禮,區區南面之席,豈足以重先生哉!皇上沉痾,賴先生而起,寡人方欲頓首銘恩,寧但尊以南面?寡人止此一子,先生既生死而肉骨之;側妃怪病,復得神方,今亦全愈,功莫大焉!先生前次為國除凶,此行亦為國弭患;身未膺朝廷一命之榮,而缺老母定省之節,棄妻妾家室之歡,干鋒鏑,披帶霜露,涉險蹈危,屢瀕於死,以靖國難;寡人何心,不以父師視之,拜稽尊之!顆人擁彗迎門,長跪請教,常見史冊,彼張祿郭隗輩猶得偃然受之,況先生耶?」

說罷,垂淚下跪。

素臣匍匐至前,用兩手抱住東宮兩足,徐徐舉起。

痛哭而言道:「臣之於君,如子之於父,即有奔走之勞,莫酬生成之德!顆之師臣,亦止坐而論道,未嘗尊以南面也。

入學齒讓,憲老乞言,皆非常曠典,風示天下,非臣一人所得獨蒙!至擁彗而迎,長跪而請,則又週末處士橫議之日,冠履倒置之時,非聖世之所宜有也!在昔子陵加足,尚垂天象;況敢屈殿下之膝,易南面之常乎?若不獲辭,臣當碎首庭除,以全君臣之義,弗克終事殿下矣!」長卿、金相亦垂泣叩首,激切諫止。

東宮無奈,只得親扶素臣同起,令兩內監掖住素臣,命懷恩代叩三首;將南面一席,撤轉向西,離下數尺,順列金相、長卿之席,東宮席移向東,略上素臣半席。

素臣苦辭不獲,只得與金相等叩首告罪。

正待入席,內監抬出一長盤禮物,內兩方白玉圖章,一刻欽賜翰林,一刻宮坊諭德,東宮親手捧一交一 素臣道:「皇上欲以太醫院使,酬先生之功;寡人極陳先生有內聖外王之學,不宜處以雜流,故對品改賜此職。

又奏明先生欲遍歷天下,熟悉民情土俗,及一切利弊,然後赴京就職,大展經綸;故令宮匠刻此二章,以代印信。」

素臣力辭,不敢以醫術進身,亦不敢當此非分之榮。

東宮道:「皇上因寡人極陳先生學術,故賜此職,非以醫進也。

古人由耕夫、漁父,而即致卿相,況五品宮坊乎?」

金相、長卿俱勸道:「長者賜尚不敢辭,況君命乎?」

素臣只得嵩呼拜受。

東宮遞過圖章,指著黃金綵緞道:「這黃金三百兩,綵緞百端,也是皇上所賜。」

又指火浣布一匹、程鄉繭一匹道:「此聖母所賜。」

素臣復行叩謝。

東宮命懷恩扶起,道:「此外微物,出自本宮,俱不敢當先生謝矣!」因復取一匹火浣布、一件珍珠衫道:「此寡人及正妃送與太夫人者:汗衫以消暑,火浣以御寒;寒暑不侵,壽考維祺,聊以表頌禱之誠也!」素臣慌忙俯伏道:「賜及臣母,敢不叩首!」叩謝起來,東宮命懷恩掖住道:「此後再不敢勞謝了!」因指一匹火浣布、兩顆大珠道:「此正妃之物,因太夫人與先生俱有火布,而正妻尚無服,不相稱,故復贈此。

王子為正妃掌中之珠,感先生大德保全,故以明珠相報。」

復指一件珍珠汗衫、一架伽楠香道:「此側妃之物,因先生暑月在途,恐侵暑觸穢;故以二物相贈。」

復取出一方手帕、一幅錦箋道:「寡人感德,至深極厚;一切珍玩之物,不足酬勞,只此二事,聊以表意,惟先生諒之!」

素臣接看,帕上繡著一輪曉日,與璇姑的《春風曉日圖》無二,不勝駭異。

東宮道:「此圖之樣,出自貴妾;奸人持原帕相賺,側妃愛其清麗絕塵,描寫下來,自製一帕。

寡人見其取意甚佳,覆命繡此,欲以作佩。

今轉贈先生,願先生佩之,如旭日一升,諸邪皆滅,一陽一和普被,萬匯昌明也!」復展開錦箋,卻是題贈的一首七言律句,詩曰:大德臨行報一毫,紗冠寶帶雁翎刀;威宣北地乾坤轉,功蓋南天泰華高;海上神鷹方作勢,穴中社鼠豈能逃!太平無事歸來日,弟與先生換紫袍。

東宮令懷恩讀完,左右捧上紗帽、絳袍、金帶,替素臣穿換,又遞上一口寶刀,東宮親手繫於素臣腰下,道:「此刀乃內府鎮庫之寶,剿除叛逆,可助先生一臂之力也!」素臣幾次要拜謝,俱被懷恩掖住。

至此,乘著穿換之便,慌忙跪下,感泣叩謝道:「臣受殿下隆禮深恩,曠古未有,雖肝腦塗地,不能補報!但殿下詩內一弟字,臣死不敢當!」東宮正色道:「先生歸來,寡人實欲執弟子之禮;此字斷不可去!先生自問比桓榮何如?願先生勿復辭!」素臣無奈,再行叩謝。

內監又抬過一盤,東宮搖首示意,拱三人入座,令優童演《滿床 笏》記。

東宮一面勸酒,一面說道:「此戲無時無地無人不演,然未有切於今日者也!又先生經文緯武,豐功偉績,如郭汾一陽一,而理學湛深,技術兼一精一過之;洪卿文章風雅,豐資朗潤,如李青蓮,而有實學,無酒失過之;皇甫卿前除逆一黨一 ,今按九邊,如龔敬,而金枝在御,琴瑟不乖過之;汾一陽一八子七婿,世所艷稱,文先生年未三十,已舉五子,且一旬而得四寧馨,尤為曠見;將來繞膝之祥,但有過之無不及也!二卿以為何如?」

金相、長卿答道:「殿下所論,臣等實不敢當!至於文白,其才其德,實逾汾一陽一,將來致福,亦必勝之,不虛殿下所期許也!」素臣俯首愧謝。

演至《郊遇》一出,東宮道:「文先生與洪卿之傾蓋如故者,當亦爾爾。」

演至《抓周》一出,東宮道:「此必名龍者,若為麟、鳳、鵬、鰲添作一出四子同慶週期,尤足羨也!」演至《醉罵》一出,東宮道:「洪卿有此氣魄,無此潦倒!」演至《醉報》一出,東宮笑道:「洪卿斷不至是!」演至《跪門》一出,東宮笑謂金相:「頗聞卿妻之賢,自無屈膝之事;但於金枝之來,亦少有不平否?」

素臣因把余夫人之賢,及領妾拜謝之事奏知。

東宮大喜道:「古來名臣,得內助之力者多,前言戲之耳!」

因取金盃二隻,綵緞十端,賜余夫人,以旌其賢。

金相忙出席叩謝。

演至《卸甲》一出,東宮道:「文先生異日功成受賞,寡人當奏知皇上,親為卸甲,不煩二卿也!」演至《笏圓》一出,東宮道:「二卿志之,文先生他日壽考多男,必逾於此!其有所譽者,必有所試,寡人竊附於孔子之義矣!」

正本演完,三臣辭謝。

東宮起執素臣之手,諄囑道:「此行願先生萬分保重,為國自愛!」說畢,淚下不止。

素臣感激,淚如泉湧。

金相、長卿亦俱垂淚。

東宮送出殿階,拭淚注望。

素臣心痛,勉強疾趨而出。

懷恩奉旨,長卿奏聞,俱送至金相寓中。

懷恩將金盃綵緞,宣旨一交一 進,余夫人拜受訖。

復將所賜素臣之物,一一一交一 清。

小內監捧過一匣,內洋筆十枝,宣紙百幅,玉規一圓,金矩一曲,懷恩道:「此側妃一娘一娘一送與劉夫人測量之用。」

又一小內監捧過兩匣,一匣是五頂紫冠,五個繡裹肚,懷恩道:「這頂大的通身大條金龍蟠成,是大公子的;這頂是麟,這頂是鳳,這頂是鵬,這頂是鰲,也都按著四位公子乳名打造的;這一個飛龍裹肚,一個翔麟裹肚,是正妃一娘一娘一親手繡出頭角,才叫宮女足成;這三個鳳、鵬、鰲的裹肚,是側妃一娘一娘一親自一手繡成,分賜與五位公子的;這一匣金銀豆兒,賜與閤府婢僕頑意兒的。

本要一齊面賜,因老先生謝得煩了,故命懷恩轉送,並吩咐著不必謝恩;老先生可收拾進去。」

素臣仍欲叩謝,被懷恩宣旨阻住。

復向袖中取出五對金鈴、五雙繡鞋道:「這是窮太監的敬意,送與五位公子的;將來一榜中了進士,到金殿上廝見,懷恩臉上也遮著些羞。」

素臣致謝。

復笑問:「老太監並無內眷,怎這鞋繡得如此鮮麗?」

懷恩道:「宮中都有宮女對食,這是懷恩對食親手做的,因時日侷促,趕慌了,做的不好,博老夫人們一笑罷了!」金相設席款留,懷恩急欲復旨,辭謝而去。

金相吩咐,將各賜物送進,叫太太們裝做兩箱,以便寄回,且令一見什面,並將任信請至,更衣暢飲。

一交一 了二更,長卿別去。

素臣隨了丈人,松紋押了賜物,同至任公寓所。

任夫人看著許多禮物,問明各人所賜,嘖嘖歎羨,叫晚香來看過,說道:「你看皇家富貴,真是不同;若無賢婿福分,焉能承受?」

因看到玉圖書」欽賜翰林」四字,急問:「賢婿莫非已得了官職嗎?」

任公拈轉那一方圖書道:「賢婿已受宮諭之職,是一位開坊的老先生哩!」任夫人一大喜道:「諭德乃入閣之基,他日一經甌卜,即為太平宰相矣!」素臣謝不敢當。

任夫人見兩人俱有酒意,且已夜深,因命家人,明日五更趕辦酒席,替老爺賀喜,今日但取肯藕冰茶出來解渴。

素臣檢出兩方圖章,一幅錦箋,一幅綾帕,一件汗衫,隨身穿帶,又取黃金百兩,明珠兩顆備用,以黃金百兩,贈任公作路費,任公欲辭,見夫人領謝,就極口道謝。

素臣就著書房中紙筆,將除凶、贈妾、醫病、受職、領賞各由,並現同金相巡邊,將由陝入川等事,備細修下一書,一交一 與任公。

已打三更,方才就臥。

任夫人與晚香兩人,逐件把玩,不忍釋手,直到四更方睡。

次日平明,素臣冠帶,拜見岳翁、岳母。

任公夫婦,回想在豐城縣傳聞凶信時,喜到盡情,不可言說。

素臣用完早飯,即辭別,至長卿寓中,金相亦來辭行,長卿留飲,兼欲遠送。

素臣恐招耳目,領酒辭送。

席散,金相同素臣回寓,即發限行六百里焦羽公文,令遼東各營衛官員遵照,下馬之日,即先看兵,兵馬要強壯,武藝要嫻熟,軍器要犀利,隊伍要整齊,盔甲旗幟要鮮明;如兵馬缺額,盔甲軍器不全,輕則捆打題參,重則軍法從事。

發文後,即晝夜趲行。

素臣仍作軍官裝束,把東宮所賜寶刀,與自己寶刀要雙佩在腰。

拔出看時,兩刀竟是一對,其長短闊狹,厚薄形色,固絲毫無異;細辨那一精一液鋒芒,亦不差銖黍;再看到刀柄、刀鞘,更有雌雄嵌筍,一經插湊,天然合縫,喜得素臣滿心奇癢。

暗忖:兩刀皆鎮庫之刀,為靳直私竊其一;至今始合耳!這一日,打尖住宿,不住把玩,嘖嘖讚歎,不忍釋手。

正是:

嬌娥惜紅粉,烈士愛寶刀;何況犀兕,全憑此伯勞!得寶即喪寶,勿謂斯人饕;明珠與火布,視之如毫毛。

次日起身,只聽松紋與馬伕爭鬧,素臣叫進根問。

松紋道:「昨日今日,同是這一個小被套,前站馬伕肯走,這馬伕不肯。」

馬伕道:「這被套不打緊,小爺有兩個銅錘,壓在馬背上,要抵一二千兩銀子重,馬力如何受得起?昨日是小站,馬已壓傷;今日是大站,這馬還有命嗎?」

素臣令加裝鋪蓋,將錘換上駱駝,馬伕歡喜叩謝。

到下店時,素臣令松紋舞錘。

松紋勉強舞了幾錘,已是氣喘。

素臣連忙喝住道:「也算虧你的了!若是輪動不轉,便該責你幾下!」且道松紋小小年紀,如何舞得動這八十斤重的銅錘?因玉麟在家,也如素臣一般,令婢僕們打熬氣力,學習 武藝。

松紋姊弟二人,又有其父指授,故俱有些小本領。

後事素臣,又傳與托、壓、推、鉤、揪、捺、鞭、勒八字手訣,並提神、運氣、舒筋、煉膜之法;松紋因與錦囊頑耍,屢屢吃虧,愈加用心熬煉,故膂力較前更長。

素臣家中諸婢僕,皆有過人之力,職此故也。

至二十日,已到遼東,總兵官顧名領著各營參游都守,都指揮權禹領著十三衛指揮使,同僉撫俱來迎接。

金相吩咐,次日清晨看操。

二十一日黎明,金相上台,各員參見過,呈上冊籍,先點營兵,自西過東,各按隊伍,齊齊擺立,卻不開操,即點衛兵。

登時把各衛官弁,都嚇得面如土色。

緣衛帥權禹恃著靳直之勢,平日慣吃空糧,兵原不足;加以與尹雄作對,常常廝殺,把各衛一精一壯的軍士,弄得非死即傷,十停中只剩五七停。

薊、遼總督、系靳直乾兒,庇護著他。

每年派一次御史巡邊,又都是靳直門下,受其重賄,為之彌縫,以致缺額未補。

此次應派巡邊各御史的職名上去,東宮屬意金相,壓住了,沒有放人。

權禹已抄有姓名,見俱系靳家一黨一 羽,甚是放心。

誰料忽然差出金相,現在東省剪除大惡,不畏權勢,不通關節之人,來更神速,猝不及備,心裡老大著忙。

還靠著營裡兵多,操過下來,即可頂替,一面招募市井無賴,一面囑托營員,臨期彌補。

誰知金相卻但點名,不令開操,就如青天中忽下一個霹靂。

想了一會,只得硬著頭皮,上前跪稟道:「歷來巡邊大人看操,都是先營後衛,看過營操,才點衛兵;故衛兵之到,每在營兵之後。

求大老爺先閱營操,末將一面飛催,不敢遲誤!」金相作色道:「本都院奉旨代巡,與京師大閱一體,後到者即皇親國戚,皆得按以軍法,何況區區兵卒,敢於臨點不到?貴指揮統馭無術,罪不小矣!棵著立時傳到,如再遲延,定按軍法!」權禹渾身汗下,磕了一個頭,退將下去。

吩咐兩員鎮撫下壇,如此如此。

鎮撫如飛而去。

還指望金相先閱營操,那知金相正色端坐,專等衛兵聽點。

等了一會,各指揮目視權禹,顏色慘變。

權禹情知無益,只得領著十三衛指揮,除去頭盔,伏地叩首,金相大駭問故。

權禹道:「末將有一段愚忱,求大老爺詳察!離此地不及三百里,有一盤山,為大盜尹雄所據,劫奪商旅,殺戳居民,肆行無忌。

末將為除盜安民起見,領兵去剿,不幸反為所敗,以致兵馬缺額,卻並未侵蝕名糧入己!」金相回顧顧名道:「地方如果有此大盜,劫殺商民,貴鎮何故坐視,不奏請剿除?庇盜殃民,當得何罪?」

顧名忙也除盔叩首,稟道:「天津人尹雄,因避景府長史吳鳳元之難,路經盤山,為草賊宋基所截,尹雄殺了宋基,暫據舊巢,屢求安撫。

因權禹主戰,故未請旨招安。

從前宋基時有劫擄,正待奏聞,即為尹雄所殺,其實尹雄並未劫奪商旅,殺戮居民。

求大老爺詳察!」金相復問權禹:「你領兵去剿,請過旨沒有?戰敗所損兵馬軍裝,奏報過沒有?從實說來。」

權禹連連磕頭道:「這是末將該死,沒有上聞的!」金相復問十三指揮:「你們不奉詔旨,輒敢聽從權禹撥調兵馬,喪師失律,當得何罪?快把傷死過的兵馬,亡失過的軍資,各數從實供來,片字如虛,立時處斬!」十三指揮哭稟道:「未弁們俱不敢聽從調撥,是權禹領本衛兵馬去剿,戰敗之後,抽撥去補伍的。

權禹屢次戰敗,於敗後屢次調撥,俱有文書。

各衛三二百名不等,大約有三千餘名。

馬匹軍器,都有冊籍可驗的。」

金相大怒,拍案喝道:「權禹不奏上行,擅動兵馬,一大罪也;輕舉挫威,喪師辱國,二大罪也;諱敗不報,缺額侵糧,三大罪也!遼東本衛,不過三千額兵,而調撥各衛補額之兵,反過於額;同城鎮將,既徇情不行題參;各衛指揮,復畏威不敢揭報;朝廷紀綱盡矣!本部院何敢不宣佈皇靈,一為整頓乎?」

喝令總兵官及十三指揮起來,靜候題參。

將權禹捆一綁,請過聖旨,發下上方劍,吩咐斬訖報來。

總兵及各指揮,魂魄俱喪,叩首起立。

劊子手把權禹押下台去,正待開刀。

只見一匹馬潑風也似的跑進營門,口中大喊道:「刀下留人!」正是:

指揮魂作白蝴蝶,鎮撫血流紅杜鵑。

總評:

每月同房一次,即此是種一子奇方。

此外更無他方也!欲種一子者,亦當如東宮書之於心。

素臣於進靳監後門遇鸞音,至此始應,一肚疑心方始消釋。

素臣之神鑒遠慮,迸露滿紙。

如夜明之珠,其光奕然。

不醫病則已,一醫病亦必牽連而來,且青面白面,疑神疑鬼,非平常病情之比,如此方是奇書!

青面白面,奇之至矣,而療治之方不過補肺實脾,毫無奇藥。

以平藥治奇病,方是良醫;以平筆寫奇情,方是妙文。

札記素臣論述,為後文經史要義及宣成大家宮闈講義伏脈。

黃河之源始於濫觴,讀此書益信!

訪德者,諭太子以德也,以此為素臣初官最合。

此外無論院使,即翰詹科道,皆無足褻越素臣者矣。

賜春風曉日圖,亦為後文賜圖伏脈。

有前筆必有後筆,有後筆故有前筆,連屬迴環,盡洩古文之秘。

賜詩抄書可謂青出於藍,而以此埋根,伏後廢置緝拿之脈,尤為匠心經營。

《滿床 笏》已三演矣,一置論,一不置論,此則復論而與前論無一句一字相同。

前系各人各論,此系一人獨論,亦不相襲,此又特犯之一法也。

東宮云:「文先生他日壽考多男,必逾於此」,又為後文伏脈。

獅子戲球,渾身勃跳,盡數其解數,固不可得。

汾一陽一實八子七婿,戲本皆誤作七子八婿,此固不然,豈國初或宮廷定本獨真邪?

銅錘壓馬,並令試舞,又為後文伏脈。

不先操營兵,是早知權禹額額冒糧之故。

戳一權禹,不特除Yan人之牙爪,且風行九邊矣。

此素臣神略,固非金相之所得預。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野叟曝言
第一回 三首詩寫書門大意 十觥酒賀聖教功臣第二回 看花色眼急雨淋瓠子之頭 揮麈雄談冷水澆葫蘆之背第三回 只手扼游龍暗破賊墳風水 尋聲起涸鮒驚回弱女餘生第四回 異姓結同懷古廟烘衣情話絮 邪謀蠱貞女禪堂擲炬禿奴驚第五回 燈花發火荼毗兩個淫僧 虎足從風結識一條好漢第六回 未鸞吹和衣報德 劉璇姑降志酬恩第七回 繡被尋春猛放登徒色膽 危崖勒馬驚殘倩女香魂第八回 非雨非雲絕勝巫山好夢 畫天畫地恍圖周髀遺經第九回 好友忽逢共酌十觥言志 狂風猝起終成兩地相思第十回 法雨有緣遇真儒回頭是岸 了因無命逢介士撒手歸空第十一回 喚醒了緣因生起死 驚聽測字有死無生第十二回 劉虎臣說大話惹出盜來 文素臣費小心放將盜去第十三回 為尋姬欣逢豪傑 因失帕遲誤婚姻第十四回 雙折六歸貧士翻憐財主算 低眉合眼頭陀暗覷婦人胎第十五回 看法王偽檄文素臣改姓更名 臨帝子長洲白又李揮毫破浪第十六回 又李傷寒遺鐵彈 素娥取冷臥銅屏第十七回 淫藥迷心貞媛爬羅雲雨 天泉破腹通儒箋釋岐黃第十八回 束矢狂生翻為座上客 操戈逆弟磕破柩前頭第十九回 怪醫方燈下撕衣驚痘出 奇解數竿頭拍手唱歌來第二十回 痛哭為知音一死一生交情乃見 傷心求結骨不生不死慘語第二十一回 美女和新詩暗吐情絲一縷 良朋驚錯信瞎跑野路三千第二十二回 倒擂台救出一雙姊妹 解邪咒團成兩對夫妻第二十三回 為朋友熱腸堤上忙追比翼鳥 聽兒童拍手山中急采並頭第二十四回 真劍術一女子上樹撩天 假卜封眾英雄死心塌地第二十五回 解翠蓮三回闖破載花船 白又李一手挽牢沉水索第二十六回 丫鬟憐月貌漏洩機關 公子覷花容安排坑塹第二十七回 單二姨暗調鉛汞 李四嫂明做黃婆第二十八回 一股麻繩廊下牽來偷寨賊 兩丸丹藥燈前掃卻妒花風第二十九回 見事危貞娃戳頸 聞聲迫淫婦投繯第三十回 連公子丹房求秘策 李嫂兒病榻說風情第三十一回 小姑嫂看淫書津津講學 老夫妻吃熱藥狠狠團春第三十二回 疑心成暗疾結將妹妹救親夫 幻術攝生魂請出娘娘招怨第三十三回 靳千戶雙賺鵲橋仙 劉大娘三犯江兒水第三十四回 文素臣初謁金門 謝紅豆一朝天子第三十五回 盡臣職文徵君遷謫遼東 重朋情洪太常奔馳吳下第三十六回 柯知縣平白地放出殺人心 余大人半青天伸下拿雲手第三十七回 憐獨活愁分掌上珠 療相思喜得心頭草第三十八回 讀奇書孫康憐雪影 試英物宣武出啼聲第三十九回 賺花箋雙詞寫怨 調酒令四美弄情第四十回 賢母豈忘情發皆中節 淑媛能悟道色總根心第四十一回 任小姐單填絕命詞 水夫人雙種連城玉第四十二回 田氏改裝雙珠入掌 洪文落職千里傳書第四十三回 俠客贈龍泉群凶授首 奄人折虎翼一性歸空第四十四回 仿八陣圖黃昏遁甲 破兩門法白晝鏖兵第四十五回 虎口行奸贗虎惡於真虎 僧寮放火生僧燒作熟僧第四十六回 古廟逢凶蜂螫屠龍之手 盤山遇俠獅降猛虎之威第四十七回 假談星命裡尋奴 真賣卜詩中遇友第四十八回 真才子壓倒假名公 假新娘賺殺真嬌客第四十九回想中緣文素臣再朝 天子情中景謝紅豆二謁金門第五十回 照妖鏡團玉鏡台 割股心邂逅冰心女第五十一回 未容兒真心盡孝 黃鐵娘假口全貞第五十二回 阻活佛升天破地藏觀音出世 剁海龍入水擲鐵錨金傾第五十三回 污泥透出白蓮花千秋表節 殺陣種將連理樹一捆成功第五十四回 首妾入東宮口中得喜 西江尋老母耳內成驚第五十五回 空流淚素臣腸斷花箋 真上痰任信心迷黑獄第五十六回 大話招殃丑生員扮出跪池陳 老羞成怒風太監學做刺股第五十七回 全局忽翻狠鞭苦了一條光棍 現鍾不撞空花燭難為兩個第五十八回 為好成空三處衾皆冷落 從天而降一門妻妾小團圓第五十九回 辟莊老文素臣深談性命 戒晏安水夫人獨凜冰淵第六十回 三女明婚鸞諧鳳合 一人暗卜夫貴妻榮第六十一回 六口曲團有兆 二木林點逗無心第六十二回 主辟老黃石點頭 婢闢佛藍田擊節第六十三回 老虎欺心獻毛鱉 小兒饒舌得銀蛇第六十四回 浴日山設卦禳風 不貪泉藏銀賑粥第六十五回 誅夜叉六熊戴德 救作忠六義同仇第六十六回 神算定假倭功歸把總 正氣除邪會名托城隍第六十七回 碎石台冤魂出世 看雪屏偉物招殃第六十八回 十六妾奉先生烏龜臉面 三百鞭貞婦強盜心肝第六十九回 男道學遍看花蕊 女狀元獨佔鰲頭第七十回 白晝壓妖狐忽呈玉面 深宵論活寶盡洗塵心第七十一回 看壁詞癡人入化 談天性俠女驚心第七十二回 以血驗氣大闡陰陽之化 因熊及虎廣推禽獸之恩第七十三回 論一氣雲開日朗 呈百戲石破天驚第七十四回 所求乎朋友相看儼然 重之以婚姻一言既出第七十五回 盤錦囊忽見廬山面目 定樂府拓開平日心胸第七十六回 醉中合巹潦草婚姻 夢裡斷繩逼真緣法第七十七回 有肉無骨剖明千古奇冤 移妾作女解脫寸心堅結第七十八回 主代帝殂代崩暗尊昭烈 前比尹後比旦明頌武侯第七十九回 為驅邪眾女袒胸求赤字 因報德孤舟渡海覓紅須第八十回 婚事初籌素臣早籌兵事 大蛇未弄鐵丐先弄小蛇第八十一回 文曲布天羅血流四境 紅鸞殺華蓋月照雙郎第八十二回 斷鐵雙關密計 開銅鎖方便陰功第八十三回 憐才拔亞魯賜婚者二十人 定計滅屠龍成功在五六日第八十四回 香烈扶危夢得兩顆珠子 瑛瑤成配天生一對玉人第八十五回 宵光顯玉體知造物之化工 神便浸金鈴得除奸之秘鑰第八十六回 負腹無謀空擬罡風攪海 拍肩有讖果然明鏡中天第八十七回 五日抱兩王子醫法通神 一旬產四男兒麟祥曠世第八十八回 醫怪病青面消磨 受奇榮白衣發達第八十九回 國師束身雙闕佛法無靈 指揮傳首九邊皇威有赫第九十回 兩柄銅錘舞出山林嬌鳳 一顆珠子穿來苗峒毒蛇第九十一回 苗婆聞水安息回生老命 妖道見夜光珠錯認元神第九十二回 扮醫生有心除毒 救病漢無意逢親第九十三回 療奇瘋藥婆認叔 顯絕力鎖住疑神第九十四回 治香以臭別開土老之奇語 婚配宜歌新詠關雎之好逑第九十五回 沈瞻贖子孔方兄能全骨肉 陳淵夢妻正氣女便是神靈第九十六回 天闕山神猿饒舌 孔雀峒石女發身第九十七回 一掌破天荒死戶翻成生戶 兩眉鑽進穴毒蛇變作癡蛇第九十八回 神虎神猿種出太平珠玉 奇芝奇鹿銜來百歲春秋第九十九回 屈知縣以直報怨 楚郡主因公濟私第一百回 奸徒出首害忠臣 義士同心結死友第一百零一回 上林堡小設計 臨桂縣大交兵第一百零二回 四伏降六龍素臣神算 三胞生六宿石女奇胎第一百零三回 兩日毀十門龍燔於峒 一夜破兩城浚泣於塗第一百零四回 假班師分兵入峽 真救駕匹馬歸朝第一百零五回 鸞音為臣子監軍新時官制 雲妃代尼僧摩頂舊日恩情第一百零六回 玉洞生春小郎試藥 天羅窣暗太子驚心第一百零七回 水火無情久出炎涼之界 蛆蟲可厭不污清白之躬第一百零八回 文白大名驅惡鬼 七妃小戲惹冤魂第一百零九回 怨鬼捉姦逆藩伏法 青宮驗痣假子歸真第一百十回 真報仇指頭嚙血 假作惡鼻孔鋪紅第一百十一回 三萬雄兵不敵耰鋤荊棘 五千長線可推角股勾弦第一百十二回 五日長號生者幾幾欲死 六人同夢死者奕奕如生第一百十三回 忽顯靈文素臣真符假夢 怕上天熊飛娘死抱生人第一百十四回 滄海玉堂雙珠歸母 白衣閣老只手擎天第一百十五回  擒yan賊聖駕還朝  賜宮奴相臣歸第第一百十六回  錯裡錯安貴妃五更拚命  疑上疑文丞相一旦驕人第一百十七回 拷貴妃乾清三擋 擒居次韃靼雙降第一百十八回  陌路種成荊樹喜連今日之枝  深宮賜出夭桃誰識當第一百十九回 滅浙平倭歸一統 論功行賞失雙勞第一百二十回  執傘蓋鐵面甘心  宴府第金蟬脫殼第一百二十一回  五子說策請五湖  六女按名歸六院第一百二十二回  姊妹重逢驚智囊之遠慮  主奴敘舊感鎮國之深恩第一百二十三回  兩抄落卷小狀元再佔鰲頭  一語驚天大駙馬獨蟠第一百二十四回  癡丫鬟辭婚投水  聖天子減膳求言第一百二十五回 素臣無外兩釋疑城 紅豆天淵雙生貴子第一百二十六回 五星聚井五星聚奎 三索得男三索得女第一百二十七回 未鸞吹辭夫就婿 文按院借賊驚人第一百二十八回 九歲孩童呈絕技 八齡女子害相思第一百二十九回 安富陳榮謀按院 善財龍女戲觀音第一百三十回 獨桌待孫行激勸 一心憂旱起迍邅第一百三十一回 八片香肱脾神大醒 三尺瑞雪心結齊開第一百三十二回 素父忽逃羅剎國 麟兒獨上狀元台第一百三十三回 奚天使死成歡喜佛 木倭奴生作淨光王第一百三十四回 泰運將開囊括扶桑日本 疑胎乍脫血凝鐵丐銀兒第一百三十五回 七年病退三年艾 一世盲開萬世明第一百三十六回 舌戰中朝除二氏 風聞西域動諸番第一百三十七回 古佛今佛兩窟俱空 君囿臣囿四靈威集第一百三十八回 九子奪魁會元復歸門婿 百丁介壽男女尚軼外孫第一百三十九回 四靈護賢母榮歸 百詩頌聖君盛治第一百四十回 哭覃吉素臣發病 看余詩末子封侯第一百四十一回 素父思親成疾教子孫絕欲三年 聖君盡孝垂危聞冰淵第一百四十三回 百世推恩侯伯子男遞衍 干秋異數君臣後妾同筵第一百四十四回 二老來歸君臣同樂 雙翎未展母后俱驚第一百四十五回 毗羅袈裟見者驚為怪物 荷包珠帕拾即獻入官司第一百四十六回 戲文一百出將生平事逐件重題 男女五十雙把座中人第一百四十七回 五百道賜符三男同降 七十國獻壽六寶齊歸第一百四十八回 番公主入門生子 文翰林跨海尋妻第一百四十九回 九萬里外塑生詞 百壽堂前開總宴第一百五十回 三居次愛戲拜翁姑 兩孿生劈面驚新婦第一百五十一回 兩間房素臣辟鬼 百壽令文甲驚人第一百五十二回 毀先賢豪客揮拳 開後局小兒言志第一百五十三回 處士妹配合處士孫 神女風圓成神女夢第一百五十四回 洩真機六世同夢 絕邪念萬載常清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