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叟曝言》第一百二十八回 九歲孩童呈絕技 八齡女子害相思:鸞吹急問:「是甚書信?」龍兒道:「是五叔公的家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野叟曝言》第一百二十八回 九歲孩童呈絕技 八齡女子害相思

野叟曝言

第一百二十八回 九歲孩童呈絕技 八齡女子害相思

須臾,龍兒進來,手執書信,面有淚痕。

鸞吹急問:「是甚書信?」

龍兒道:「是五叔公的家信。」

鸞吹已放下一半愁心,復問:「書中有何事故,以致流淚?」

龍兒道:「鳳元之妾方氏,拒奸縊死。

侄兒因同一居 已久,前日出京,又一路隨行,不覺感傷。」

鸞吹亦流淚道:「他受母親德化,已變一婬一為貞,故有此激烈之行,可惜年紀尚小,死於非命。

圖奸者何人?可曾拿獲?」

龍兒道:「方氏從前曾與家僕有奸,今此僕不知方氏已改頭換面,還想仍續舊好,黃昏入室,擁抱求歡。

方氏不從,喊聞元氏,其僕驚避。

方氏羞忿莫釋,即於是夜自縊。

姦夫已獲。

因系失節之婦,不能請旌。

五叔公說,聖人貴改過,與其潔,不保其往。

欲動卹字田賦,私為立祠,置百畝祭田,於吳氏族中,擇一人為嗣,以承其祀。

令侄兒於家報內稟知父親。」

鸞吹道:「此善舉也,可以瞑方氏之目矣!」東方僑因問龍兒:「慘殺夫命一案,自然得自金硯了。

只那啞子一案,你怎知有冤枉,准他的狀子?」

龍兒道:「孫婿審狀時,見其人迫切之狀,不能偽為,故此批准。

及掛審出去,投有訴詞,益加起疑。

臨審,把這些零碎瑣屑的話頭問他,若非夫妻,斷不能一一合符。

復將啞子詰問,所問之訶,俱不過令其點頭示意,以為嚇詰奸人張本。

然後從代書身上,究出代訴之人,又適是鄰居富商,捐個都知事職銜以為護符,方巾華服,氣概軒昂。

然觀其走上堂階,帶著些忸怩戰慄之狀,料他見孫婿審出三案,早已心驚膽落。

案無名氏,而驟被拿下捆一綁,真情已見於面,故只須一喝,即已承招也!」

東方僑讚不絕口道:「老夫忝任外官,垂二十年,所見折獄之才,卻已不少。

但都在提審時,識微知著。

收呈之後,並不留心體察,假手幕友批判。

往往以批語已定,膠守成見,遂致審出情偽,與原批矛盾,不免故意遷就,因而誤事者。

何況不親收狀紙,少此察言觀色之功夫乎?四案如此,其餘可知,老夫真不能及也!」龍兒慚謝道:「孫婿年幼無知,呆讀死書,偶爾幸中。

此後事煩,總求太岳指教!」東方僑道:「賢孫婿不必過謙,這要算得年幼無知麼?」

是晚本衙書吏,將日間所審四案,敘稿送進。

龍郎閱畢,發籤行各屬照斷辦理。

並把鹽窩一案,稿上塗改了十數行。

東方僑從旁窺見,句句例案,引證的諦當明白,心疑:「一部《鹽法志》難道熟讀在肚?揮毫立就,並不翻閱,這真是天生異材!無怪天子聖明,付此重任於髫年之兒也!」接著寫家書,把鳳元妾縊死一事,稟知素臣,又寫祖母、母親、諸母安帖,封帖完固,然後進內安寢。

次日,懸牌示期,於二十八日看操。

到得巳牌,門上傳進,有杭州鎮總兵官士渚詣轅求見,率領將弁,聽候鈞令。

龍兒心知必有要求,將所擬閱操賞格取來,吩咐出去,總兵以下,均免披執堂見。

各將肅立堂上,排班伺候。

龍郎出去,立而不坐。

官士渚上前叩拜,丁將弁跪在後面。

左右喝起。

龍郎拱手,問官士渚道:「本院牌示,明日看操,貴鎮想俱準備。

此來卻是為何?」

士渚躬身稟道:「大老爺入境,禮應叩見鈞顏。

且歷任按院看操,賞格不同,故來請示。」

龍兒道:「若論賞格,本院亦不苛求;石磐三百觔,三箭中一,十矢隔半,跳躍至七尺,俱台式者,賞;有一件合式者,免罰;全不合者,罰。

賞滿十分,該管官題陛;賞六七分以上,罰三四分以下者,給功牌;賞罰各半者,免參;賞四罰六者,咨部議處;賞三以下、罰七以上。

題參,分別降革。」

號令已畢,官士渚稟道:「前奉檄行規條款,知賞罰之格。

今按此格以行賞罰,則兒於有罰無賞矣!求大老爺稍貶其格,使人易從。」

龍兒作色道:「皇上以浙一江一 軍政廢弛,欽命本部院來整飭。

若三百觔石磐不能舉,三箭不中一,每十矢不能隔五六矢,跳躍不及六七尺,還成得行伍之士嗎?本部院念久弛之後,不能驟張,故許有一事合式,即免其罰。

若更為貶格,是豈欽命之意乎?貴鎮勿撓軍令,致干重咎也!」官士渚打一恭道:「大老爺請息怒!凡事眼看者易,身任者難。」

龍兒喝道:「你道本部院徒為高論,責人以所難乎?為督者所不能,何以責將?為將者所不能,何以責兵?本部院年方髫齔,藐躬三尺,於此四格,尚非所難;況貴鎮等壯盛之年,七尺之軀乎?」

因命錦囊將兩磬疊起,用皮條束好;令金硯植竿一百步外。

在錦囊腰間掣出雙刀,騎上干珠所送的一匹小川馬,令派兩將發矢。

士渚派出善射兩將,連發二十矢;龍兒舞動雙刀,如一一團一 白雪,休想有一點石灰污及冠袍。

下馬,即走近標竿,直躍橫躍,皆過數尺。

然後取魁小鐵胎弓、雕翎箭,連發三矢,俱中金錢之眼。

臨了,把雙磐托起,在教場內來往三回,輕輕放下。

向官士渚道:「本部院所定賞罰之格,還是從寬,還是從嚴?據實說來!」

浙一江一 自靳仁作孽,將各營一精一壯俱挑了去,營將落得冒吃空糧,杭州鎮標尤甚,兒至十缺其五。

因怕龍兒風力,急急招補足額,俱是市井無賴之徒,從未經操練,如何能合賞格?卻欺著龍兒年幼,自不合格,難以責人。

誰知龍兒是天生神力,兼之日夕磨練,天淵一身武藝,已被龍兒偷學至九分以上。

當場一一做出,嚇得各營將士,目瞪口呆。

摳士諸只是抖戰,除去頭盔,跪在地下,連連磕頭道:「大老爺是格外從寬的了!只緣大老爺是天生神勇,故雖施恩降格,軍士還不及格者多。

末將也不敢再求貶格,只求寬限兩月,末將督率參游都守,日夜操練,務期及格便了!」龍兒大怒道:「看操與行軍一般,時刻不許違誤,豈可遲至兩月?明系你佔冒名糧,臨時暫雇市人搪塞!皇上欽命'逢蛟拔爪,遇虎敲牙'今日乃敲牙拔爪之日也!」因出位而立,命中軍捧過敕書,開讀」總兵以下,重罪先斬後奏,輕罪便宜發落」條款,喝聲拿下。

登時,把一個八面威風的總兵官,捆一綁起來。

慌得各營將領,都上台跪求,情願各具限狀,保放士渚:「如過限不能及格,甘受軍法!」龍兒見內有聞人傑、袁作忠、施存義等,俱是素臣舊識,便漸漸收威,取了限狀,擺道回衙。

這風聲一傳開去,浙一江一 各府,無不招募勇力,晝夜操練,營伍自此改觀矣!

四月初一日,巡按紹興,攔馬頭告狀者,已有十數紙;謁廟行香,又收有數十紙。

初三日放告,竟收有一二百紙。

逐日出衙,巡監盤庫,閱兵查餉,不住有人攔輿喊冤,撲水告枉,總因在杭州審那四件事出名起。

一月內,有由下解勘的,有自己訪拿的,有擊鼓攔街,陸續告准的,又審出無頭冤枉數十件,便把陳年古代,有屈無伸的事,都吊將出來,紛紛控告。

浙鹽法壞,俱由勢占,因陳榮一拿,斷還鹽窩。

又把各鹽場呈子吊動。

寧、紹兩府抵一半鹽政,紹興人又都做在京部院及本省上下各衙門吏書,勾連串結,侵害鹽法者最多。

被害之人,俱來控理,那狀子便如蝟而集。

龍兒又不論狀期,不顧多少,審合情理,一概收受。

公出一日,便積了兩日的事件。

每日五更起來,秉燭看狀,直看至夜。

掌燈坐堂審事,審到三更。

明日又是滿案文書題奏事件,俱要開發。

一連四五日,飯不能飽,夜不能睡。

急得鸞吹鼻涕眼淚一而俱出,向東方僑求告。

東方僑道:「我也心疼不過,只是替他不來。

除非急趕人至吳一江一 ,請五親翁來,或可代庖。

但朝廷尚且欽召不動,豈肯來替侄孫捉刀?」

鸞吹道:「五叔現在家刊刻族譜,經理祭田,監造那通一江一 的一條長橋,如何得分身至此?」

兩人正沒主意,晚間投進一角文書,是常州學府教授錢尚功的。

拆開看時,稟揭上薦一八歲神童,來做幕賓,說:「聲名遠播,待命者多;寧、紹事繁,賢勞必甚!聊呈土壤,以益邱山」等語。

鸞吹驚喜道:「怎稟揭所言,竟像知道我們心事的?」

看稟內夾一名帖,是鄉眷晚生魏蛟頓首拜。

更喜道:「蛟為龍屬,不是天生幫手嗎?」

東方僑道:「如今世界,行少不行老了!有九歲的巡按,更有這八歲的幕賓,豈非怪事?」

鸞吹道:「有這九歲的巡按,就該有這八歲的幕賓,只不知可代得侄兒的勞哩!」

翁媳正在議論,龍兒從鹽場內踏看回來,又收進四五十張呈子,鸞吹著急非常。

東方僑道:「正好試這神童!」因將稟帖俱遞與龍兒。

龍兒看畢,大喜道:「這神童必有奇才,能助我一臂的了!」鸞吹忙問何故,龍兒道:「這錢尚功是侄兒同年,極有經濟,老於公車,他薦的人,必非有名無實。

況且夜間得一怪夢,夢自己與表妹同上一座大橋,走到中間,卻是斷的。

河內忽然躥起一條蛟來,首尾連接斷橋之上,侄兒與表妹,便從蛟背走將過去。

心裡一喜,便喜醒了。

如今這神童名蛟,不恰好應那夢嗎?」

鸞吹大喜,急令廚下料理酒席。

龍兒吩咐請會。

東方僑亦隨後跟出,偷看其人。

須臾,進來說道:「後生可畏,聽他談吐,竟是一個無書不讀的!」鸞吹道:「相貌如何?」

東方僑道:「若扮了女的,便與鳳姐相仿。」

鸞吹正待回言,小內監跑來稟說:「大爺留魏爺進書房來了。」

鸞吹忙避入內。

東方僑便迎將出來,揖遜就坐。

茶罷後,家人行李俱到。

一個家人,是要隨船回去的;一個十來歲童子,留此伏侍。

鸞吹見是館事已定的局面,便急寫了千金關約,取四匹綢緞,兩個元寶,作為押聘之禮,請龍兒進去看過,送將過來。

神童堅不肯受。

道:「晚生此來,非為金帛;況一著未籌,無遽受多儀之理。

請俟一月後再商。」

龍兒見其決意,命取一匣,將書儀收入,置放架上道:「存此於受與不受之間,何如?」

席間,東方僑問神童表德,答:「字蛟行。」

復問書僮何名,答:「名小連。」

龍兒道:「怎取這女人名字?」

蛟行道:「賤字乃風行草偃之行,非吟詠之吟;小連乃連科之邊,非憐愛之憐也。」

因請問龍兒之號,龍兒道:「賤字雲從,還是出京日皇上題的。」

復問龍兒生日,答是十一月十五日。

蛟行殊有驚畏之色。

龍兒便問其故,蛟行道:「晚生賤辰,亦是此日亥時。」

龍兒大喜道:「弟也是亥時,雖不同庚,卻是同月同日同時,將來是要定金蘭之譜的了!」

席散,蛟行即請效勞。

龍兒見文案詞狀,堆積甚多,遂各分一半,對面批答。

龍兒即批卷詞之上;蛟行卻是粘簽擬批。

各批了一二十件,互換一看,兩人俱目瞪口呆,好生詫異。

龍兒道:「怎先生所批,竟如出弟手?覺字字俱與弟意相合,何也?」

蛟行道:「老先生所批亦然,若過了些時,晚生必以為已批,不能復辯也。」

東方僑大喜入內。

自此一切文案詞狀,題奏書札,俱出蛟行手筆。

龍兒但出官理事,便覺閒空日多,忙冗日少。

鸞吹感激蛟行,衣食日用等事,與龍兒一色看待。

蛟行亦感激鸞吹,幾番托龍兒求見。

鸞吹以東母無見西賓之禮,決絕辭之。

五月初一日,按寧波。

因有鹽場,兼巡海口,也還覺忙。

六月初一日,按台州,事便大減。

龍兒與蛟行杯酒談心,日漸親熱。

有兩三日,蛟行偶感風寒,又不肯請醫診視。

龍兒要陪伴同宿,蛟行苦苦辭脫。

早晚看視,愁眉淚眼,自不消說。

鸞吹在內,亦憂愁關切。

丫鬟僕婦,絡繹問侯,茶水不呼自至,燈火徹夜不息。

一至病癒,兩人方有笑容。

人參桂圓之類,重疊煎送,蛟行感激異常。

此時已把龍兒人品才學,性情心曲,俱看透十分。

立定主意,要拜認鸞吹為母,東方僑為祖,龍兒為兄。

初時鸞吹執禮不從,後被東方僑勸說」年尚幼稚,出於誠心,孫婿正仗賴他,不宜重違其意」,鸞吹方才允了。

擇日進內,八拜義認,每日除案牘之外,便進內侍奉兩大人,空著便抱弄鵲兒,無比親熱。

鸞吹初時猶有嫌疑,當不得蛟行百倍慇勤,如孝女之事親一般,不特東方僑愛若親孫,連鸞吹也不知不覺,視如親子矣!

十五日,上天台山觀日出。

龍兒依素臣所說,多帶衣服,先囑咐臨時光景如此如此,不可驚慌。

春燕、秋鴻更是慣家,預先說透,遂俱不受驚恐,把各人心花怒放,歎為奇觀。

問起春燕、秋鴻,都說:「與上皇看時相仿,不及太師看的一回,有萬道金光,閃爍飛舞,無比好看。」

門子轎夫卻說是:「從來看日,未有如此奇觀!」東方僑道:「人不可不知足。

親翁為古今第一人,生時節有赤日之祥,故能得觀止之樂。

此山本不如海島之切,而能得如上皇之所見,也就僥倖極了!」下山後,鸞吹即覺身子不快,漸漸發寒發熱。

龍兒固是盡心伏侍,細微曲折,卻反不如蛟行體貼周到,衣不解帶,目不一交一 睫者十餘日。

鸞吹病癒,更愛若親生,梳頭纏足,都不避忌了。

七月初一日,按一溫一 州;八月初一日,按處州,俱屬閒多忙少。

兩人得空,便講究經書,上下今古,旁及九流。

蛟行道:「大哥相法,是宗那一部書?」

龍兒道:「相書實未看過,所談者,皆拾父親之唾余。

父親也沒學過相,卻有巨眼。

現在皇妃,是從丫鬟中看出。

劉希賢、謝於喬,父親俱說是太平賢相。

希賢已驗,於喬將來必驗。

王鏊、李東一陽一、楊廷和、楊一清、洪長卿老伯,父親俱以相許之。

王宗貫、馬負圖、劉時賢、戴廷珍、趙日月老伯,馬赤瑛大哥,父親俱以尚書許之。

花子中賞識鐵如包,賣解中賞識賽飛熊、解碧蓮、解翠蓮,綠林中賞識奚奇等十二將,竊賊中賞識金硯。

李又全諸妾婢,凡經父親提拔出來的,如今都做夫人,也就不輸與袁柳莊哩!」蛟行道:「兄弟只看過袁柳莊一書,略知門徑;大哥得有真傳,自然相法通神了。

試看做兄弟的相貌,將來可有些出頭?」

龍兒道:「兄弟這般才學,自然該至八座;只可惜帶了女相,便難於飛騰。

愚兄從直而言,休要見怪!」蛟行驚訝道:「兄弟所少者,不過勇力耳。

自問磊落胸襟,也還不失丈夫氣概,怎大哥說帶著女相?張良相貌亦如婦人女子,何也?」

龍兒道:「張良之貌,即若婦女,其氣概自必不同。

賢弟不特貌美如婦女,而骨不聳,聲不洪,步不闊,容不仰;坐必斂襟,起必整帶,行必顧影,沐必避人;愛焚香,喜對鏡;偶有疾病,即捧顰如西子;稍有疥癬,亦啾唧如秋蟲。

此皆男帶女相,故不能大發也。」

蛟行脹紅了臉,說道:「幸喜弟還是個男子,若是女人,更是十足賤相了!」龍兒失笑道:「虧兄弟還說看柳莊相法,只因男人帶了女相,故不相稱;若是女人,便稱極了,怎反說是賤相?」

蛟行道:「即免賤相,亦非貴相可知,雖稱何益?」

龍兒道:「若是女人,便屬貴相:發黑有光,一貴也;瞳若點漆,一貴也;鼻如伏犀,一貴也;齒如瓠犀,一貴也;笑不露齒,一貴也;怒不瞋目,一貴也;坐不動膝,一貴也;行不動裙,一貴也;氣清,一貴也;神聚,一貴也。

非一二品貴人之妾,即一二品貴人之母矣!」蛟行失驚道:「大哥又來了!既可為一二品之母,豈不可為一二品之妻,何以斷為一二品之妾呢?」

龍兒道:「這也是父親說來。

家中諸母,皆一品貴相,而有妻妾之分,於神情、意興、行動、舉止處分別。

為妾者,必有一二隨行侍側、嫵媚低小之狀。

今吾弟亦帶有此相,故斷其為妾。」

正在說笑,被丫鬟請吃飯隔斷,龍兒暗想蛟行來蹤去跡,大起疑心:既來作幕,怎不收聘禮?又說非為財帛而來;一來即討淨桶進房,連小解都沒在院子裡解過;前日病中要去伴他,那樣苦辭;梳頭洗面,都要關緊房門;到不兒日,便求見姑娘,後來便拜認為母。

分明是個女子,與公主、郡主兩母親一般,也是女神童,亦懷擇木之意。

那夜夢中,我與表妹同行,在蛟背過河。

若但為幕寅,便不必有表妹同過,豈非示我夫妻二人,俱得其力?我想一妻一妾,宦家之常;姑娘現在愛若親生,自無不許之理。

當慢慢留心,看出他破綻來,再定主意。

到初五這一日,是水夫人生日,龍兒一早向城隍廟中拈香禱祝。

回衙,同蛟行隨著鸞吹,望空遙祝。

早膳壽麵代飯,午膳大排筵宴,同慶長庚。

黃昏席散,龍兒見蛟行已有酒意,復留進房,說:「今日大慶之辰,姑娘已睡,我與賢弟再一敘,方得盡歡。」

蛟行道:「愚弟不勝杯酌,不能奉陪!」當不得龍兒苦求說:「只行兩令,愚兄遇酒半大杯,賢弟只半小杯。」

蛟行一來撇不過情;二來怕龍兒拉扯;三來見龍兒已有酒意,酒杯大小不同,還可勉強,便進了房。

龍兒早已備下酒筵,裝有一壺蜜淋漓,是最易上口,極有力量之物。

叫把小連喚來,留一個小內監在房服侍,將門閂好,對酌起來。

蛟行道:「大哥說要行兩令,就請起令。

若再先吃幾杯,便不能終令了!」

龍兒道:「今日祖母壽誕,要取喜色,單是兩人吃酒沒興,把小連貼在弟處,內監貼在愚兄處,我與賢弟便分大小杯,他兩個總是一小杯。」

小連道:「方纔太太賞酒,小的已是醉了,不能再吃。」

小內監也說:「太太賞酒已醉。」

龍兒道:「我們也都有酒了,醉極了也不過嘔吐去睡,怕甚麼!那一個不吃的,便須吃我一拳!」小連內監連聲:「願吃!若受大老爺一拳,不打成肉醬嗎?」

龍兒取魁骰盆,說:「這一擲下去,若見一紅,賢弟半小杯,小連一小杯;兩紅三紅,俱照數加杯。

一人兩擲,就算完令,候賢弟另行。」

說罷,執骰在手,暗暗禱祝:「若蛟行果是女人,與我有姻緣之分,這擲下去,便是五紅、六紅。」

祝完,擲下,竟是一個紅滿盆。

蛟行、小連一齊著急。

龍兒大喜,忙令內監斟酒,催干了十二杯酒,將盆送與蛟行。

蛟行亦暗暗禱祝,要擲個全紅。

一擲下去,果然也是紅滿盆。

蛟行大喜,叫小連斟酒。

須臾,十二杯酒亦俱吃乾。

蛟行送過盆來,說道:「大哥要改一改令,只把一骰子擲,若再擲一全紅,弟便不行令了。」

龍兒道:「今日喜日,你我俱是少年,要取成雙,豈可單行我一令?也罷,取兩個骰子擲罷。」

擲下,又是雙紅。

龍兒大喜道:「又成雙,又是喜色!快些斟酒!」兩杯酒干,送盆過去。

蛟行一擲,也是雙紅,蛟行亦大喜。

龍兒、內監各乾兩杯。

輪該蛟行行令,蛟行取一骰在手,說道:「愚弟也取喜色,一人兩杯得紅即飲,不得紅即不飲。」

龍兒道:「這令不好,至多每人飲兩杯,少則一杯不飲,如何盡歡?愚兄此時還可飲七八半杯,賢弟可飲十半杯,他兩個倒像吃不下了,也顧不得他。

好兄弟,難得愚兄高興,且看祖母面上,須改一多些酒的令。」

蛟行道:「愚弟此時只可勉強一兩杯了。

難敗大哥之興,如今通融些,每擲得紅不止,不得紅即止,何如?」

龍兒道:「那裡連連擲紅?當年姑娘合三位庶母,把六粒骰子連擲了百十擲,還不見一個紅哩!還求賢弟改令!」蛟行道:「愚弟一時生口,說出得紅不止,想我們方才四擲,何曾見出一雜色來,怎還要改令?」

說聲有僭,擲將下去,準準是紅。

龍兒干酒。

蛟行復擲,又是個紅。

如此連擲十紅,龍兒發急道:「內監已醉倒在地,愚兄亦十分醉矣,獨空賢弟醒眼看醉人!十,滿數也。

賢弟可擲下一雜色,勿更擲紅。」

蛟行笑道:「此豈愚弟所能,必須禱之骰神!」龍兒道:「五六擲上,業已禱之不應,只索用強!」因瞋目怒喝:「骰神骰神,冥頑不靈;如再獻紅,粉碎汝身!」蛟行帶笑擲下,卻果是黑色。

龍兒大喜,拈骰在手,復喝:「骰神!如不連紅,粉碎汝身!」可霎作怪,也是一擲一紅,兩擲兩紅,十擲整整十紅。

蛟行因酒甜好吃,不覺其醉到此,十半杯連一連二的下去。

湊著從前酒力發作,便十分大醉,躺在椅上,昏不知人。

龍兒雖醉,心尚明白,見內監、小連俱躺睡在地,便將壺中余酒,分注三人口內,叫之不應,推之不動,爛醉如泥矣!暗忖:「蛟行果是女人,則小連亦必丫鬟可知。

因先驗小連。」

扯去小靴,果是一隻裹過的肉腳,卻五指尚明,看不甚清。

固去扯脫蛟行小靴,露出紅菱一捻,方才明白,替兩人將靴著好。

怕蛟行醒來疑心,將手指在喉間一探,嘔吐滿地,身上也淋漓粘掛,伏桌假睡。

不多一會,亦竟真睡去了。

半夜時分,蛟行醒轉,果然疑忌,立身起來,忽覺一隻靴裡裹墊之物,都不平貼,愈加吃嚇。

忙剔去蠟煤,看龍兒伏睡在桌,呼之不應。

執燭來照,見嘔吐滿地,淋漓滿身,心頭才住了跳。

因去扯喚小連,尚如死狗一般,只得仍去坐下。

坐了一會,睏倦起來,暗想:若再一睡熟,被大哥醒來,看出破綻,小是耍處!因執燭開門出睡。

小連直到五更醒來,見內監臥地,龍兒伏桌,蛟行已去,便摸回書房,敲門進去,問蛟行:「曾否扯動其靴?」

蛟行急應道:「我並不曾,你靴子被誰扯脫了嗎?」

小連道:「靴子原在腳上,只墊的布頭並在一邊,幾乎吃跌!」蛟行重新疑起,暗忖:大哥之嘔吐,莫非使那王允之計嗎?次日起來,見龍兒相待,不比往日親熱,不苟言,不苟笑,莊重了許多,愈疑愈愧。

卻只藏在肚裡,不能根究,但覺六神無主,昏昏騰騰。

九月初一日,按金華,懨懨起病。

初五、初六、初七三日,勉強隨同,遙祝素臣夫妻壽誕,力疾辦事。

到十月初一,按衢州,便勉強不來,半眠半起了,鸞吹、龍兒急得涕淚俱下。

蛟行堅不服藥,病勢日增,飲食日減,肌肉日瘦。

十一月初一,按嚴州。

隔了幾日,鸞吹撫摸其身。

竟止存皮骨矣。

鸞吹一陣心酸,暈倒在床 。

龍兒及丫鬟們叫醒轉來,扶回房去,坐在床 沿。

龍兒抱住雙足,跪在膝前,放聲大哭。

鸞吹因蛟行有病,一進衙門,便安頓他住在隔壁一房,便於照料。

蛟行見鸞吹暈倒,已是嚇壞,及扶過房去,忽聽龍兒大哭,疑是鸞吹身死,猛吃一驚。

病虛之人,那能當此驚嚇?大叫一聲」母親」,登時厥死。

正是:

情到深時互生死,事難明處兩遲疑。

總評:

方氏拒奸,寫水夫人德化,是透頂之筆。

尤妙在所拒者,即平日所奸之人,愈見革心之極致,宜觀水為立祠也。

愚儒論史,必曰此失節之婦,何足風示?孟子曰,既入其苙,又從而招之,其斯之謂與!啞子一案,准狀則因其迫切,此審狀之功也;問供則極其繁瑣,此對勘之妙也。

今之臨民者,既憚審狀之勞,復無對勘之法,欲得兩造之實情,難矣!當纂此入《患民》等書,以為聽論之匙鑰。

欲表龍兒聽訟之才,不寫其恢恢游刃。

卻偏寫其忙迫盡情,不如此便是《西遊》、《封神》,絕無情理之書也。

而於此忽入蛟行,方有絕處逢生之樂,峰來天外之奇。

龍兒一夢,已為收妾埋根。

若作幕賓,何必與鳳姐同行讀書者?於此致疑,方不是矮子觀場,小兒聽唱。

論相一段,全為識破蛟行,而字字透宗,絕勝相書全部。

驗足而不及他處,固龍兒老成。

一驗之後,即不苟言笑,莊重許多,尤見心術之正,禮法之嚴。

然在蛟行則不得不疑且愧也。

體貼人情,非輕看蛟行,錯看龍兒,不可不知。

蛟行不能根究,龍兒又不便明言,此事無結局,故以一病聯之。

妙在鸞吹反先暈倒,龍兒乃可痛哭直陳。

因而此一哭,致蛟行錯疑,登時厥死,則鸞吹更無可復商。

必於一諾無辭矣。

此文章斗笱之法。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野叟曝言
第一回 三首詩寫書門大意 十觥酒賀聖教功臣第二回 看花色眼急雨淋瓠子之頭 揮麈雄談冷水澆葫蘆之背第三回 只手扼游龍暗破賊墳風水 尋聲起涸鮒驚回弱女餘生第四回 異姓結同懷古廟烘衣情話絮 邪謀蠱貞女禪堂擲炬禿奴驚第五回 燈花發火荼毗兩個淫僧 虎足從風結識一條好漢第六回 未鸞吹和衣報德 劉璇姑降志酬恩第七回 繡被尋春猛放登徒色膽 危崖勒馬驚殘倩女香魂第八回 非雨非雲絕勝巫山好夢 畫天畫地恍圖周髀遺經第九回 好友忽逢共酌十觥言志 狂風猝起終成兩地相思第十回 法雨有緣遇真儒回頭是岸 了因無命逢介士撒手歸空第十一回 喚醒了緣因生起死 驚聽測字有死無生第十二回 劉虎臣說大話惹出盜來 文素臣費小心放將盜去第十三回 為尋姬欣逢豪傑 因失帕遲誤婚姻第十四回 雙折六歸貧士翻憐財主算 低眉合眼頭陀暗覷婦人胎第十五回 看法王偽檄文素臣改姓更名 臨帝子長洲白又李揮毫破浪第十六回 又李傷寒遺鐵彈 素娥取冷臥銅屏第十七回 淫藥迷心貞媛爬羅雲雨 天泉破腹通儒箋釋岐黃第十八回 束矢狂生翻為座上客 操戈逆弟磕破柩前頭第十九回 怪醫方燈下撕衣驚痘出 奇解數竿頭拍手唱歌來第二十回 痛哭為知音一死一生交情乃見 傷心求結骨不生不死慘語第二十一回 美女和新詩暗吐情絲一縷 良朋驚錯信瞎跑野路三千第二十二回 倒擂台救出一雙姊妹 解邪咒團成兩對夫妻第二十三回 為朋友熱腸堤上忙追比翼鳥 聽兒童拍手山中急采並頭第二十四回 真劍術一女子上樹撩天 假卜封眾英雄死心塌地第二十五回 解翠蓮三回闖破載花船 白又李一手挽牢沉水索第二十六回 丫鬟憐月貌漏洩機關 公子覷花容安排坑塹第二十七回 單二姨暗調鉛汞 李四嫂明做黃婆第二十八回 一股麻繩廊下牽來偷寨賊 兩丸丹藥燈前掃卻妒花風第二十九回 見事危貞娃戳頸 聞聲迫淫婦投繯第三十回 連公子丹房求秘策 李嫂兒病榻說風情第三十一回 小姑嫂看淫書津津講學 老夫妻吃熱藥狠狠團春第三十二回 疑心成暗疾結將妹妹救親夫 幻術攝生魂請出娘娘招怨第三十三回 靳千戶雙賺鵲橋仙 劉大娘三犯江兒水第三十四回 文素臣初謁金門 謝紅豆一朝天子第三十五回 盡臣職文徵君遷謫遼東 重朋情洪太常奔馳吳下第三十六回 柯知縣平白地放出殺人心 余大人半青天伸下拿雲手第三十七回 憐獨活愁分掌上珠 療相思喜得心頭草第三十八回 讀奇書孫康憐雪影 試英物宣武出啼聲第三十九回 賺花箋雙詞寫怨 調酒令四美弄情第四十回 賢母豈忘情發皆中節 淑媛能悟道色總根心第四十一回 任小姐單填絕命詞 水夫人雙種連城玉第四十二回 田氏改裝雙珠入掌 洪文落職千里傳書第四十三回 俠客贈龍泉群凶授首 奄人折虎翼一性歸空第四十四回 仿八陣圖黃昏遁甲 破兩門法白晝鏖兵第四十五回 虎口行奸贗虎惡於真虎 僧寮放火生僧燒作熟僧第四十六回 古廟逢凶蜂螫屠龍之手 盤山遇俠獅降猛虎之威第四十七回 假談星命裡尋奴 真賣卜詩中遇友第四十八回 真才子壓倒假名公 假新娘賺殺真嬌客第四十九回想中緣文素臣再朝 天子情中景謝紅豆二謁金門第五十回 照妖鏡團玉鏡台 割股心邂逅冰心女第五十一回 未容兒真心盡孝 黃鐵娘假口全貞第五十二回 阻活佛升天破地藏觀音出世 剁海龍入水擲鐵錨金傾第五十三回 污泥透出白蓮花千秋表節 殺陣種將連理樹一捆成功第五十四回 首妾入東宮口中得喜 西江尋老母耳內成驚第五十五回 空流淚素臣腸斷花箋 真上痰任信心迷黑獄第五十六回 大話招殃丑生員扮出跪池陳 老羞成怒風太監學做刺股第五十七回 全局忽翻狠鞭苦了一條光棍 現鍾不撞空花燭難為兩個第五十八回 為好成空三處衾皆冷落 從天而降一門妻妾小團圓第五十九回 辟莊老文素臣深談性命 戒晏安水夫人獨凜冰淵第六十回 三女明婚鸞諧鳳合 一人暗卜夫貴妻榮第六十一回 六口曲團有兆 二木林點逗無心第六十二回 主辟老黃石點頭 婢闢佛藍田擊節第六十三回 老虎欺心獻毛鱉 小兒饒舌得銀蛇第六十四回 浴日山設卦禳風 不貪泉藏銀賑粥第六十五回 誅夜叉六熊戴德 救作忠六義同仇第六十六回 神算定假倭功歸把總 正氣除邪會名托城隍第六十七回 碎石台冤魂出世 看雪屏偉物招殃第六十八回 十六妾奉先生烏龜臉面 三百鞭貞婦強盜心肝第六十九回 男道學遍看花蕊 女狀元獨佔鰲頭第七十回 白晝壓妖狐忽呈玉面 深宵論活寶盡洗塵心第七十一回 看壁詞癡人入化 談天性俠女驚心第七十二回 以血驗氣大闡陰陽之化 因熊及虎廣推禽獸之恩第七十三回 論一氣雲開日朗 呈百戲石破天驚第七十四回 所求乎朋友相看儼然 重之以婚姻一言既出第七十五回 盤錦囊忽見廬山面目 定樂府拓開平日心胸第七十六回 醉中合巹潦草婚姻 夢裡斷繩逼真緣法第七十七回 有肉無骨剖明千古奇冤 移妾作女解脫寸心堅結第七十八回 主代帝殂代崩暗尊昭烈 前比尹後比旦明頌武侯第七十九回 為驅邪眾女袒胸求赤字 因報德孤舟渡海覓紅須第八十回 婚事初籌素臣早籌兵事 大蛇未弄鐵丐先弄小蛇第八十一回 文曲布天羅血流四境 紅鸞殺華蓋月照雙郎第八十二回 斷鐵雙關密計 開銅鎖方便陰功第八十三回 憐才拔亞魯賜婚者二十人 定計滅屠龍成功在五六日第八十四回 香烈扶危夢得兩顆珠子 瑛瑤成配天生一對玉人第八十五回 宵光顯玉體知造物之化工 神便浸金鈴得除奸之秘鑰第八十六回 負腹無謀空擬罡風攪海 拍肩有讖果然明鏡中天第八十七回 五日抱兩王子醫法通神 一旬產四男兒麟祥曠世第八十八回 醫怪病青面消磨 受奇榮白衣發達第八十九回 國師束身雙闕佛法無靈 指揮傳首九邊皇威有赫第九十回 兩柄銅錘舞出山林嬌鳳 一顆珠子穿來苗峒毒蛇第九十一回 苗婆聞水安息回生老命 妖道見夜光珠錯認元神第九十二回 扮醫生有心除毒 救病漢無意逢親第九十三回 療奇瘋藥婆認叔 顯絕力鎖住疑神第九十四回 治香以臭別開土老之奇語 婚配宜歌新詠關雎之好逑第九十五回 沈瞻贖子孔方兄能全骨肉 陳淵夢妻正氣女便是神靈第九十六回 天闕山神猿饒舌 孔雀峒石女發身第九十七回 一掌破天荒死戶翻成生戶 兩眉鑽進穴毒蛇變作癡蛇第九十八回 神虎神猿種出太平珠玉 奇芝奇鹿銜來百歲春秋第九十九回 屈知縣以直報怨 楚郡主因公濟私第一百回 奸徒出首害忠臣 義士同心結死友第一百零一回 上林堡小設計 臨桂縣大交兵第一百零二回 四伏降六龍素臣神算 三胞生六宿石女奇胎第一百零三回 兩日毀十門龍燔於峒 一夜破兩城浚泣於塗第一百零四回 假班師分兵入峽 真救駕匹馬歸朝第一百零五回 鸞音為臣子監軍新時官制 雲妃代尼僧摩頂舊日恩情第一百零六回 玉洞生春小郎試藥 天羅窣暗太子驚心第一百零七回 水火無情久出炎涼之界 蛆蟲可厭不污清白之躬第一百零八回 文白大名驅惡鬼 七妃小戲惹冤魂第一百零九回 怨鬼捉姦逆藩伏法 青宮驗痣假子歸真第一百十回 真報仇指頭嚙血 假作惡鼻孔鋪紅第一百十一回 三萬雄兵不敵耰鋤荊棘 五千長線可推角股勾弦第一百十二回 五日長號生者幾幾欲死 六人同夢死者奕奕如生第一百十三回 忽顯靈文素臣真符假夢 怕上天熊飛娘死抱生人第一百十四回 滄海玉堂雙珠歸母 白衣閣老只手擎天第一百十五回  擒yan賊聖駕還朝  賜宮奴相臣歸第第一百十六回  錯裡錯安貴妃五更拚命  疑上疑文丞相一旦驕人第一百十七回 拷貴妃乾清三擋 擒居次韃靼雙降第一百十八回  陌路種成荊樹喜連今日之枝  深宮賜出夭桃誰識當第一百十九回 滅浙平倭歸一統 論功行賞失雙勞第一百二十回  執傘蓋鐵面甘心  宴府第金蟬脫殼第一百二十一回  五子說策請五湖  六女按名歸六院第一百二十二回  姊妹重逢驚智囊之遠慮  主奴敘舊感鎮國之深恩第一百二十三回  兩抄落卷小狀元再佔鰲頭  一語驚天大駙馬獨蟠第一百二十四回  癡丫鬟辭婚投水  聖天子減膳求言第一百二十五回 素臣無外兩釋疑城 紅豆天淵雙生貴子第一百二十六回 五星聚井五星聚奎 三索得男三索得女第一百二十七回 未鸞吹辭夫就婿 文按院借賊驚人第一百二十八回 九歲孩童呈絕技 八齡女子害相思第一百二十九回 安富陳榮謀按院 善財龍女戲觀音第一百三十回 獨桌待孫行激勸 一心憂旱起迍邅第一百三十一回 八片香肱脾神大醒 三尺瑞雪心結齊開第一百三十二回 素父忽逃羅剎國 麟兒獨上狀元台第一百三十三回 奚天使死成歡喜佛 木倭奴生作淨光王第一百三十四回 泰運將開囊括扶桑日本 疑胎乍脫血凝鐵丐銀兒第一百三十五回 七年病退三年艾 一世盲開萬世明第一百三十六回 舌戰中朝除二氏 風聞西域動諸番第一百三十七回 古佛今佛兩窟俱空 君囿臣囿四靈威集第一百三十八回 九子奪魁會元復歸門婿 百丁介壽男女尚軼外孫第一百三十九回 四靈護賢母榮歸 百詩頌聖君盛治第一百四十回 哭覃吉素臣發病 看余詩末子封侯第一百四十一回 素父思親成疾教子孫絕欲三年 聖君盡孝垂危聞冰淵第一百四十三回 百世推恩侯伯子男遞衍 干秋異數君臣後妾同筵第一百四十四回 二老來歸君臣同樂 雙翎未展母后俱驚第一百四十五回 毗羅袈裟見者驚為怪物 荷包珠帕拾即獻入官司第一百四十六回 戲文一百出將生平事逐件重題 男女五十雙把座中人第一百四十七回 五百道賜符三男同降 七十國獻壽六寶齊歸第一百四十八回 番公主入門生子 文翰林跨海尋妻第一百四十九回 九萬里外塑生詞 百壽堂前開總宴第一百五十回 三居次愛戲拜翁姑 兩孿生劈面驚新婦第一百五十一回 兩間房素臣辟鬼 百壽令文甲驚人第一百五十二回 毀先賢豪客揮拳 開後局小兒言志第一百五十三回 處士妹配合處士孫 神女風圓成神女夢第一百五十四回 洩真機六世同夢 絕邪念萬載常清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