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南華
02.齊物論:成虧之間
成虧之間
果且有成與虧乎哉?果且無成與虧乎哉?有成與虧,故昭氏之鼓琴也;無成與虧,故昭氏之不鼓琴也。
這裡我們看了莊子的文章,再看歷史上寫古文的很多的名人,如宋朝的蘇東坡,他全體是採用《莊子》的東一句西一句的筆法,喜笑怒罵皆成文章,我們幽默地稱他為蘇東皮。
跟著下來,包括明朝的袁中郎、李卓吾、馮夢龍,清朝的金聖歎,李笠翁等等,這一類都是莊子文學路線與佛學路線、禪學路線相結合的中國文章的格式。
你看莊子的文章,沒有一句話是固定的,所以後世說莊子是禪宗的開山祖師,是禪、禪師的文學。
禪宗大師們的講話,多半是這個樣子。
莊子說:果然真的有成功與失敗馬?果然真的沒有成功與失敗嗎?這是一個觀念。
但是拿邏輯來講是四面的,莊子文學很美,運輯也很清楚,他只提出這個問題。
接著提出「昭氏」,姓「昭」,名「照文」,魯國人,因而稱「魯照文」。
他是鼓琴的音樂家,技藝已經出神入化,所謂進入道的境界。
他的琴一彈。
可以使聽的人忘掉一切萬物,人只要聽到他的琴,就進入道的境界,人就昇華了,變成神了。
莊子講昭氏鼓琴,「有成與虧」乎哉?就是說,昭氏為什麼彈琴?他是在琴音表達世界有生滅、盛衰、成敗。
這個世界由許多的物質構成,花開了,花又落了;春天來了,春天又過去了,人生出來了,又衰老了,死亡了,這個成虧之間,生滅變化,使人引起很多感慨,由這個感慨、情感的表達,所以「昭氏之鼓琴也」。
當彈琴完了以後,最後一聲,這個手啊,把琴一停,聲音也清寂了,人也忘我了,什麼都沒有了,天地皆空,不需要彈這個琴了,所以「昭氏之不鼓琴也」。
這就是說,昭氏彈琴的技藝,彈琴的應有的境界,正符合道的境界。
當他對人生、宇宙萬有的盛衰、成虧的許多的感情一來的時候,他在彈琴;當他彈完琴的時候,一聲不響,天地萬物皆空,這個時候是合於道的體。
此時,世界上沒有成功與失敗,一切皆空。
莊子先提了昭氏鼓琴,同時提了二個音樂家:
昭文之鼓琴也,師曠之枝策也,惠子之據梧也。
「枝策」是樂器。
就是八仙之一曹國舅手裡拿的那個竹筒子。
這個東西兩塊竹片,用手一捻,可以發出聲音,也叫做板。
「師曠」是晉國名音樂家,他的板的造詣到了最高一峰、同昭文彈琴境界一樣。
師曠音樂造詣高,在《孟子》裡頭經常提到。
我國古來的大音樂家,差不多全是瞎子。
像師曠為了要使自己的音樂素養更上一層樓,他覺得眼睛外視容易使一精一神耗散,所以將自己的雙眼刺瞎,果然成為中國的一代音樂宗師,這個道理也就是中國道家修持的理論,「絕利一源,用師十倍。」
也就是老子所說的「不見可欲其心不亂。」
因為一個人的一精一神及生理,都是靠食物來補充,但又由思想、九竅消耗。
而補充的永遠比不上消耗的,所以人才有衰老、死亡。
惠子是有名的邏輯專家,他彈古琴。
等於我們今天的國樂大師孫教授一樣,獨一無二的彈古琴專家,把惠子換成孫子,就是「孫子之據梧也」。
惠子彈琴的時候,長袍一穿,摸一著那個琴弦,他自己鬍子長在哪裡都忘記了,就是說他那個境界非常超越。
莊子提的這三位大音樂師造詣都很高,他們表達音樂的境界和情緒,關鍵在音樂彈起來的時候,聲音的音量、清濁,時有變幻,萬以不齊,情感的表達,喜、怒、哀、樂都不同,當一曲,所謂「曲終人散後,江上朔風吹」,天地萬物非常寂寥,在第一聲沒有彈以前那麼高雅,那麼空曠、那麼高遠。
這個時候,沒有盛衰成敗,也沒有喜怒哀樂,心裡很平靜。
《齊物論》開始就講,大風直吹,萬竅始呼。
我們要特別注意莊子在這一段為什麼要提出音樂境界?音樂、繪晝或者詩歌等一切藝術,都是基於人的感情的發揮,所謂有感慨,當喜、怒、哀、樂無法表達,就用音樂這個東西表達出來,乃至用歌舞等等,都是同一道理。
人的情緒的變化,分析起來就多了,古代歸納為喜、怒、哀、樂。
人世的喜怒哀樂四個字與人事的成敗盛衰相關聯,成敗盛衰之間又引起人的喜怒哀樂。
下面有一句話作結論:
三子之知幾乎,皆其盛者也,故載之末年。
這三位歷史上的大音樂家,「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已經由音樂而進入道的境界,成了神仙了。
莊子說道三個人,音樂的造詣到達這個境界的時候,是「知幾」的境界。
這個「幾」在哪裡呢?當情感來的時候、表達出來、簡直跟天地風雲變化是一樣的。
當風雲雷雨過了,宇宙萬象正在清明的時候,他一聲都不響,就同天地的空靈一來。
所以,這個「知幾」,拿音樂的境界、藝術的境界講,現在叫做靈感,這是小的方面;大的方面,「三子之知幾乎,皆其盛者也,故載之末年。」
都是在他一精一神、身一體、技能、藝術造詣到最高的那個境界的時候,他把握住了成功,所以留名萬古。
等一精一神衰老的時候,譬如彈琴,腦子想到某一手法怎麼彈,但兩手有風濕病,或者神經不對,縱然有高度的理想,表達不出來了。
所以,世間法和出世間法都一樣,修道與做人都一樣,人要曉得「知幾」,把握自己生命的重點,不「知幾」,對於自己是在開玩笑,沒有用。
「知幾」的道理呢?莊子點題了:「皆其盛者也」,當他鼎盛、登峰造極的時候,成功就在那一剎那,再不能有第二下,「幾」一過,一切都過去了。
那麼,莊子引申這一段,又進一步講:
唯其好之也,以異於彼;其好之也,欲以明之。
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堅白之昧終。
而其子又以文之綸終,終身無成。
昭文、師曠、惠子,為什麼他們的音樂到達了神仙的境界呢?這是因為他們個人的一愛一好不同。
一個人有所「好」,這也是「幾」,把握這個長處,專搞這一行,沒有不成功的。
所以任何學問,任何東西,「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到什麼程度,「好」到發瘋了,入迷了,他一定成功。
「唯其好之也,以異於彼;」 「彼」就是外面一切其它的東西,都不在話下,都不在心目中,這就是人的成功之路。
「其好之也,欲以明之。」
了不起的專家,萬世留名的有專長的人物,因為他對某一件事有偏好,所以他死死地鑽進去,硬要把這個問題弄到透頂、透徹,因而才有成就。
下面又回到邏輯上來了。
「彼非所明而明之,」莊子說可是有些人,像他的朋友惠子,好辮,惠子好辯並不是一愛一講話好跟別人辯論,而是好研究邏輯,好研究思想的方法問題。
邏輯就是把思想有方法的去思想。
莊子認為,不去研究思想本身,而去研究怎麼去思想,這些是「彼非所明而明之」,是一浪一費時間、「故以堅白之昧終。」
「堅白非堅」「白馬非馬」,惠子始終在自己邏輯的圈子裡,把自己套住,邏輯講了半天,他本身最不邏輯。
世界上有些理論邏輯雖然講得通,實際上行不通,就是這個道理。
莊子說,可惜這些講邏輯的人,自己以為學問很好,他們由於有文字論著,寫書寫文章,在邏輯的理論上,又發表邏輯的理論,邏輯的邏輯,不曉得邏到哪裡去了。
一句結論:「終身無成」,搞了半天,自己修道也好,人世間做一件事情也好,沒有成功的。
若是而可謂成乎?雖我亦成也。
若是而不可謂成乎?物與我無成也。
這就是莊子的文章,他兩邊都說完了,絕不留一個尾巴給你拿的。
用邏輯思維去推測形而上道究竟怎麼樣,永遠搞不清楚,莊子已經罵了用邏輯方法、用推理求道,認為思想就是道,根本錯了。
「若是而可謂成乎?」
如果認為一天到晚在那裡講空話,等於《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罵東吳一般讀書人「坐以立談,滔一滔一不一絕,靈機應變,百無一能。」
把一批學者統統罵完了。
諸葛亮口才的章法好像就是學莊子來的。
如果認為這樣坐以立談,滔一滔一不一絕叫做學問,也叫做成功,莊子很幽默又很傲慢也很認真謙虛地說:「雖我亦成也。」
那我早就成功了。
「若是而不可謂成乎?」
那世界上什麼叫有用的?「物與我無成也。」
天地萬物與我本來沒有個結論,都無所謂成功。
上帝創造了這個宇宙,最後又變成一蹋糊塗而毀滅,天地萬物跟我們一樣,都沒有結論。
不要認為學問論辯沒有結論,就無所謂成功。
莊子兩面都說完了,你看莊子究竟站在哪一邊講話,你認為這樣是對的,以偏概全,錯了;你認為那樣是對的,也是以偏概全,也錯了;你說我偏也不偏,全也不全,你又錯了。
那麼,要如何不錯呢?莊子告訴我們一個路子:
分類:諸子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