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南華》02.齊物論:姑妄言之姑聽之:予嘗為女妄言之,女以妄聽之。奚旁日月,挾宇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莊子南華》02.齊物論:姑妄言之姑聽之

莊子南華

02.齊物論:姑妄言之姑聽之

姑妄言之姑聽之

予嘗為女妄言之,女以妄聽之。

奚旁日月,挾宇宙,為其吻合,置其滑涽,以隸相尊?眾人役役,聖人愚芚,參萬歲而一成純。

萬物盡然,而以是相蘊。」

長梧子接著說:「予嘗為妄言之,女亦以妄聽之。」

你既然亂七八糟地問我,對不起,我亂七八糟地答覆你,所以中國文化後來有一句成語「姑妄言之姑聽之」,就是出自這裡。

你們年青人要知道,以前我們讀書,寫一篇文章,根據出在哪裡?典故出在哪裡?都要知道。

如果不知道,老師就要把手心打腫。

《聊齋》裡頭,王漁洋在書的開頭題了一首詩:「姑妄言之姑聽之,瓜棚豆架雨如絲,想來厭聞人間語,卻話秋墳鬼唱時。」

這是罵人的,罵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人,都是鬼。

蒲松齡寫了《聊齋》給王漁洋看,王漁洋準備出十萬元買下稿子,蒲松齡不幹,王漁洋知道這一定是個流傳劇作,所以就寫了這首詩。

後來王漁洋依照《聊齋》再寫一部,但始終不如蒲松齡之作,而這一首名詩卻淬下來了。

這一段講成道的聖人境界:

「奚旁日月,」「旁」,是臨近,可以把太陽月亮拿在手上玩;「挾宇宙,」整個宇宙他可以像拿手巾擦汗一樣,紮在身邊。

真正得道的人能夠到達這個境界。

「為其吻合,置其滑涽,以隸相尊。」

以文字講,這三句話很討厭。

我們知道莊子上面提出有個名稱叫做「滑疑」,講「滑疑之耀」,這裡不用「滑疑」了,用「滑涽」,第一個字相同,第二個字不同,所

謂「滑」,拿現在的觀念就是不定,沒有個固定的形態和樣子,就是禪宗經常用的一句話,如珠子走盤。

我們上面對「滑疑」做的註解是非空非有,引用《楞嚴經》的「脫粘內伏,耀發明一性一」來說明它。

「滑涽」同「滑疑」意思是不是一樣呢?一樣,只是「滑」程度深一些。

「涽」字就是幽冥那個冥,「滑涽」就是空空洞一洞,非常空錄,沒有呆板,比「滑疑」深一層,等於勉強一個比方,借用佛家的名稱「寂滅的境界」。

莊子說「為其吻合,」道修到那個境界,「心物一元」,心與物兩個滲合,「吻合」為一;「置其滑涽,」已經證到寂滅的境界;「以隸相尊,」我們簡單解釋是完全平等,拿佛學的《金剛經》來註解是一性一相平等。

到達這個境界,只有借用佛學來解釋了,如果只用中國文化的文字來解釋,起碼要寫幾千字或萬把字才能講清楚,借用佛學來解釋就簡單明瞭。

「為其吻合,置其滑涽,以隸相尊」,就是講跟天地的一精一神相合,人和宇宙合一了。

到達這人境界,使我們想到一個故事。

佛經上說釋迦牟尼佛剛出世時,就站起來走了七步路,一手指天,一手指地,靄了兩句話:「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我們聽了這兩句話,很有一般宗教一性一的統治一性一的英雄氣概,表面上看,好像是宗教教主自我推崇的話,如果真透過在的意義,以佛學的意義來講,不是這個意思。

這個「我」字,佛

學本來標榜「無我」的,肉一體是假借的房子,不是真我的生命,真我的生命暫時在肉一體上。

比方電能,通過電燈管而發亮,若通過錄音機就發聲,所以聲光是電能發出來作用的現象,可以說,聲光它本身不是電,也可以說它就是電,因為它發出作用的現象,電的能量通過聲光,用過了就歸還本位,就消散了。

所以說人是無我,現在人本身是電燈管,好的時候,它發光,若壞了,就不發光,而電能並沒有生滅,沒有死亡,回到自己生命本來那個地方,你叫它主宰,神都可以,宇宙萬物都是這個東西所變化的。

這也就是西方哲學所講的「本體」,此「本體」是「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是大家所共同的體,是大公無私的真我,不是現在(私心佔有的小我。

釋迦牟尼佛生下來所講的「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什麼「我」?就是大家自己這個「我」,「我」是什麼?「我」就是心,心就是佛,不是宗教一性一的迷信,不是統治一性一的。

莊子借長梧子答覆瞿鵲子所講的「置其滑涽,以隸相尊」,與釋迦牟尼佛生下來所講的「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是同樣的意義。

中國文化自古相傳,得道的人,把生命的真諦拿到手了,做到聖人的境界有沒有?有的,不過瞿鵲子不可能相信,因此長梧子引用一段理由:「眾人役役,聖人愚芚,」這個時候是得道的境界,並不是說離開人世間,另外有一個道,他是入世的。

「眾人」就是一般人,「役役」,第一個「役」是動詞,第二個「役」是名詞,就是奴役。

為什麼叫「眾人役役」?一般人活在世界上,都是被自己的欲一望和身一體所奴役,一輩子勞勞碌碌。

像天氣冷了快穿衣服,熱了快脫一衣服;餓了要吃,吃了要屙,忙得不得了,大部分的一精一神生命為身一體做了奴隸。

這就是「眾人」,佛家叫做凡夫。

而「聖人」境界不同,表面上看起來很笨,「愚」而「芚」,「芚」不是利鈍的鈍,「芚」是有生機的,外表笨,自己內在的生命生機充滿。

他是最高的智慧,他是「葆光」,在「天府」中間,外面看起來「愚」。

到達這個時候:「參萬歲而一成純,」他超越了時間的觀念,一萬年他看起來就只是一剎那,他活一萬年不過活一剎那。

「參」是參和的參,如果寫成「萬歲而一成」,就統一了時間觀念,活得很長,「參」者,參通、貫通、中合、融匯。

「而一成純」,到了萬跟一一樣,空間的大小,時間的長短,他看都是合一的,「吻合」,就是一個,沒有差別,也許活一秒鐘等於一萬年,活一萬年不過一秒鐘。

因為時間觀念完全是人的心理製造的,譬如人高興,一天覺得很短就過去了,人遭遇痛苦的環境,半個鐘頭像過了一年。

「成純」,完全是一個純清絕頂的「吻合」的境界。

「參萬歲而一成純」,參通了時空觀念這個道理,引用佛學禪宗經常用兩句話「一念萬年,萬年一念」,「念」就是思想觀念,我們想古人到現在,一萬年,五千年的歷史就在一念之間,這一念,上下古今可以貫徹通,萬萬年都是唯心所造。

「萬物盡然,而以是相蘊」。

這個時候,「心物一元」,身心一體,心物合一了。

「萬物盡然」,與物相同,人與物統一,同一個本體,不分彼此;「而以是相蘊」。

「蘊」,含藏。

道在哪裡?在心物中,在心身上。

「而以是相蘊」,怎麼解釋呢?借用佛學的解釋是無分別,一點分別都沒有。

修道成功,「心物一元」,人不會被物質奴役,物質世界一切萬有,包括在此範疇之內,蘊藏其中。

所以得道的人不是做物質的奴隸,萬物乃至聽他的指揮。

因而可以達到「旁日月,挾宇宙」的境界了。

後世道家修神仙之道,修長生不老的方法,都是這個思想下來的。

分類:諸子百家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莊子南華
序言01.逍遙游01.逍遙游:鯤魚化為大鵬鳥01.逍遙游:生命之息01.逍遙游:境界大小的差別01.逍遙游:南北兩極相通01.逍遙游:四等人材01.逍遙游:出格的高人01.逍遙游:真俗不二01.逍遙游:堯讓天下01.逍遙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01.逍遙游:不龜手之藥01.逍遙游:無何有之鄉02.齊物論:生滅變化無常02.齊物論:人籟地籟天籟02.齊物論:鹹其自取02.齊物論:世上無如人欲險02.齊物論:生滅變化無常02.齊物論:真宰是誰02.齊物論:活著在等死02.齊物論:師心自用02.齊物論: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02.齊物論:方生之說02.齊物論:引喻失義02.齊物論:唯達者知通為一02.齊物論:朝三暮四02.齊物論:生命的來源02.齊物論:成虧之間02.齊物論:用而不用 不用而用02.齊物論:道可道非常道02.齊物論: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02.齊物論:窮到源頭窮亦空02.齊物論:春秋經世02.齊物論:五不方能稱其大02.齊物論:絕頂聰明絕頂癡02.齊物論:聖人也有煩惱02.齊物論:辯來辯去辯不完02.齊物論:孟浪之言02.齊物論:姑妄言之姑聽之02.齊物論:生者寄也死者歸也02.齊物論:大夢誰先覺02.齊物論:天地蜩雙翼03.養生主:袁才子和鄭板橋03.養生主:緣督以為經03.養生主:殺生的藝術03.養生主:技進乎道03.養生主:由極高明而歸於平凡03.養生主:神雖王不善也03.養生主:隨緣世事無掛礙04.人間世:從謚法說起04.人間世:顏回想作王者師04.人間世:道不欲雜04.人間世:德蕩乎名知出乎爭04.人間世:皇帝也為難04.人間世:活不長的忠臣04.人間世:內直外曲成而上比04.人間世:江水東流去不回04.人間世:心齋04.人間世:波飛太液心無住04.人間世:自欺欺人 被人欺04.人間世:中國文化內聖的道統04.人間世:大使難當04.人間世:千古名將郭子儀04.人間世:天下二大戒04.人間世:外交的哲學04.人間世:言者風波也04.人間世:太子傅難當04.人間世:曲則全枉則直04.人間世:養虎的學問04.人間世:無用之材04.人間世:神木托夢04.人間世:異材04.人間世:支離疏的故事04.人間世:無用之用05.德充符:無腿的王駘05.德充符:止的人生05.德充符:申徒嘉給子產難堪05.德充符:游於羿之彀中05.德充符:兀者叔山無趾05.德充符:惡人哀駘它05.德充符:仙才李泌05.德充符:顛倒眾生05.德充符:無情之人06.大宗師:知天之所為06.大宗師:以所知養所不知06.大宗師:人為什麼短命06.大宗師:古之真人06.大宗師:道家好談兵06.大宗師:進退存亡之道06.大宗師:隱士與歷史文化06.大宗師:高士嚴子陵06.大宗師:真人的境界06.大宗師:以刑為體 以禮為翼06.大宗師:拈提漢史06.大宗師:丙吉問牛06.大宗師:相忘於江湖06.大宗師:莊子的寓言06.大宗師:有物先天地06.大宗師:聖人之道與聖人之才06.大宗師:安時而處順06.大宗師:善吾生 善吾死06.大宗師:心心相印06.大宗師:方之外與方之內06.大宗師:忘乎道術06.大宗師:生死問題06.大宗師:是非仁義是刑罰06.大宗師:坐忘06.大宗師:命也夫07.應帝王:四問而四不知07.應帝王:為政治國的哲學07.應帝王:游心與合氣07.應帝王:立於不測之地07.應帝王:神巫季鹹07.應帝王:地文之定屍居07.應帝王:太沖莫勝07.應帝王:守本份07.應帝王:物來則應過去不留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