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南華》02.齊物論:世上無如人欲險:下面莊子形容一個人思想用多了,用心過度了,魂和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莊子南華》02.齊物論:世上無如人欲險

莊子南華

02.齊物論:世上無如人欲險

世上無如人欲險

下面莊子形容一個人思想用多了,用心過度了,魂和魄相分割:

與接為構,日以心斗;縵者、窖者、密者。

小恐惴惴,大恐縵縵。

這是形容心理狀況。

普通的人,不知神與氣相交的道理,每天醒了以後,一接觸到外面的環境,就「為構」,勾心鬥角,一天用心思。

那麼勾心鬥角到什麼程度呢?莊子形容得得很妙,「日以心鬥,」一天到晚自己的心裡,在作內在的鬥爭,自己跟自己過不去。

莊子形容自己騙自己;「縵者,」自己用起心思來像塗油漆一樣,表面上把它漆得很好,還密封起來,其實自己騙自己,坐在那裡越想越得意,我今天準備到股票市場買一千塊,三天以後漲了三萬,自己再拿去賣。

「窖者,」賺了錢怎麼辦?放在銀行靠不住,我看放在公司裡,四分利息也靠不住,還是放進保險櫃,省得人家打主意。

「密者。」

有時候自己想到什麼了笑一笑,問他笑什麼,「嗯,沒什麼」,在心裡頭保密。

莊子一句話概括出來:「日以心斗」,都是自己心裡搗鬼,心裡鬧鬥爭。

接著又形容人的心理:「小恐惴惴,大恐縵縵。」

人生一天到晚都在恐懼害怕的境界裡。

佛也用過這個名詞,佛在《金剛經》裡提到過「恐怖」,「恐怖」就是「小恐惴惴,大恐縵縵。」

如果我們檢查自己的心理,就會發覺每天都在恐怖中,恐怖自己錢掉了,恐怖自己生病了,恐怖自己沒有事情做,自己沒有飯吃了,一天到晚都在傷腦筋,活著沒有一天痛快過。

其發若機栝,其司是非之謂也;其留如詛盟,其守勝之謂也;其殺如秋冬,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為之,不可使復之也;其厭也如緘,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復陽也。

心理狀況開始心念一動,一開發的時候,像手指按開關一樣,只要一按機關,稍稍有某一點小問題就會引起大煩惱,引出一大堆的是非利害。

那麼開關不打開,心裡有事不向外發,留在裡頭呢?就是「詛盟」,自己在那裡搗鬼,心裡自己在罵人、打架、打官司,「其守勝之謂也;」「守勝」是什麼呢?道家解釋叫「壓勝」。

譬如說今天他運氣不好,到關帝廟去買兩根香蕉、幾支香、幾個饅頭去拜一拜,也屬於「壓勝」。

或者叫人畫一張符放在家裡,或是在哪個地方點個燈啊什麼的,鄉下很多廟子上都有,成都那個城隍廟經常搞這個事,還叫人抓一把香灰回去,那都叫「壓勝」。

「壓勝」的道理,就是自己總想要把壞的一面去掉,總想人生得到真正的勝利,只是想達到目的。

我們一天到晚都是希望自己怎麼勝利,怎麼成功。

所以這裡講:發出來作用像機關一樣,放在心裡頭則是「詛盟」。

人生在這個心理狀態裡頭過日子,好可憐啊!本來我們的生命可以活得很長的,為什麼凋落得像秋天的落葉那麼快呢?像冬天「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一樣,一點生氣都沒有,因為不曉得這種情況會促成自己生命的消亡,是一種自一殺。

等到生命真消耗得差不多,魂魄、一精一神沒有了,就討厭這個世界了,所以對萬事都很討厭,灰心到極點,嘴巴像封起來一樣,你問他什麼都懶得講。

所以快要死的人,一點陽氣都沒有。

這裡形容人是如何消耗自己的神與氣,以至於達到那麼可憐的生死狀況。

莊子講到體的起用,從智慧的差別,講到人的心理的作用。

「近死之心,莫使復陽也。」

人快要死的時候,這個「死」並不一定是年齡大了,灰心到了極點,人心就死完了,「哀莫大於心死」,再沒有一點陽氣了。

注意,《齊物物》開始講「吹萬不同」,這裡講「近死之心」,就是中國道這所說的兩個東西:「神」與「氣」的作用。

所謂「神」,就是現在我們活著的心理作用,一精一神;「氣」就是後世所講的生命體能上的活動力,氣魄。

《莊子》裡頭沒有提到「神」,春秋戰國時的書多半不用「神」這個字,而用魂,靈魂的魂。

現在莊子從心理,那個魂的作用來說明。

分類:諸子百家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莊子南華
序言01.逍遙游01.逍遙游:鯤魚化為大鵬鳥01.逍遙游:生命之息01.逍遙游:境界大小的差別01.逍遙游:南北兩極相通01.逍遙游:四等人材01.逍遙游:出格的高人01.逍遙游:真俗不二01.逍遙游:堯讓天下01.逍遙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01.逍遙游:不龜手之藥01.逍遙游:無何有之鄉02.齊物論:生滅變化無常02.齊物論:人籟地籟天籟02.齊物論:鹹其自取02.齊物論:世上無如人欲險02.齊物論:生滅變化無常02.齊物論:真宰是誰02.齊物論:活著在等死02.齊物論:師心自用02.齊物論: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02.齊物論:方生之說02.齊物論:引喻失義02.齊物論:唯達者知通為一02.齊物論:朝三暮四02.齊物論:生命的來源02.齊物論:成虧之間02.齊物論:用而不用 不用而用02.齊物論:道可道非常道02.齊物論: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02.齊物論:窮到源頭窮亦空02.齊物論:春秋經世02.齊物論:五不方能稱其大02.齊物論:絕頂聰明絕頂癡02.齊物論:聖人也有煩惱02.齊物論:辯來辯去辯不完02.齊物論:孟浪之言02.齊物論:姑妄言之姑聽之02.齊物論:生者寄也死者歸也02.齊物論:大夢誰先覺02.齊物論:天地蜩雙翼03.養生主:袁才子和鄭板橋03.養生主:緣督以為經03.養生主:殺生的藝術03.養生主:技進乎道03.養生主:由極高明而歸於平凡03.養生主:神雖王不善也03.養生主:隨緣世事無掛礙04.人間世:從謚法說起04.人間世:顏回想作王者師04.人間世:道不欲雜04.人間世:德蕩乎名知出乎爭04.人間世:皇帝也為難04.人間世:活不長的忠臣04.人間世:內直外曲成而上比04.人間世:江水東流去不回04.人間世:心齋04.人間世:波飛太液心無住04.人間世:自欺欺人 被人欺04.人間世:中國文化內聖的道統04.人間世:大使難當04.人間世:千古名將郭子儀04.人間世:天下二大戒04.人間世:外交的哲學04.人間世:言者風波也04.人間世:太子傅難當04.人間世:曲則全枉則直04.人間世:養虎的學問04.人間世:無用之材04.人間世:神木托夢04.人間世:異材04.人間世:支離疏的故事04.人間世:無用之用05.德充符:無腿的王駘05.德充符:止的人生05.德充符:申徒嘉給子產難堪05.德充符:游於羿之彀中05.德充符:兀者叔山無趾05.德充符:惡人哀駘它05.德充符:仙才李泌05.德充符:顛倒眾生05.德充符:無情之人06.大宗師:知天之所為06.大宗師:以所知養所不知06.大宗師:人為什麼短命06.大宗師:古之真人06.大宗師:道家好談兵06.大宗師:進退存亡之道06.大宗師:隱士與歷史文化06.大宗師:高士嚴子陵06.大宗師:真人的境界06.大宗師:以刑為體 以禮為翼06.大宗師:拈提漢史06.大宗師:丙吉問牛06.大宗師:相忘於江湖06.大宗師:莊子的寓言06.大宗師:有物先天地06.大宗師:聖人之道與聖人之才06.大宗師:安時而處順06.大宗師:善吾生 善吾死06.大宗師:心心相印06.大宗師:方之外與方之內06.大宗師:忘乎道術06.大宗師:生死問題06.大宗師:是非仁義是刑罰06.大宗師:坐忘06.大宗師:命也夫07.應帝王:四問而四不知07.應帝王:為政治國的哲學07.應帝王:游心與合氣07.應帝王:立於不測之地07.應帝王:神巫季鹹07.應帝王:地文之定屍居07.應帝王:太沖莫勝07.應帝王:守本份07.應帝王:物來則應過去不留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