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南華》06.大宗師:坐忘:顏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謂也?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莊子南華》06.大宗師:坐忘

莊子南華

06.大宗師:坐忘

坐忘

顏回曰:「回益矣。」

仲尼曰:「何謂也?」

曰:「回忘仁義矣。」

曰:「可矣,猶未也。」

他日,復見,曰:「回益矣。」

曰:「何謂也?」

曰:「回忘禮樂矣。」

曰:「可矣,猶未也。」

他日,復見,曰:「回益也。」

曰:「何謂也?」

曰:「回坐忘矣。」

仲尼蹴然曰:「何謂坐忘?」

顏回曰:「墮肢一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道,此謂坐忘。」

仲尼曰:「同則無好也,化則無常也。

而果其賢乎!丘也請從而後也。」

顏回曰:「回益矣。」

仲尼曰:「何謂也?」

曰:「回忘仁義矣。」

曰:「可矣,猶未也。」

顏回說:老師,我修道進步了。

孔子說,你報告一下你的心得。

顏回說:我現在心裡放下了,什麼文化、道德、藝術、學問等,心裡都沒有了。

孔子說:你放下是放下一點了,但還沒有完全放下,才入門。

用佛家的話講,開始入道了。

等於你們打坐,瞎貓碰上死耗子,心裡面空空洞一洞的,以為悟了,那是耽誤的誤,比顏回這個境界還要差一點,顏回事真放下仁義了。

他日,復見,曰:「回益也。」

曰:「何謂也?」

曰:「回忘禮樂矣。」

曰:「可矣,猶未也。」

顏回又去用功,「他日」,有一天,不知道顏回搞了幾天,又向孔子報告:老師,我真懂了道,又進步了。

孔子讓他報告,顏回說,我更加放下了,把腦子裡所有文化一精一神都丟得光光的。

孔子說:可以了,但還沒有到究竟。

他日,復見,曰:「回益也。」

曰:「何謂也?」

曰:「回坐忘矣。」

顏回又回去打坐了,是不是打坐不知道,那是我加上的。

有一天又來向孔子報告:老師,我坐忘了,什麼都放下了。

注意,這是第三次了,過了三關了。

這一次是真悟了,不是耽誤之誤了。

你們打坐就要這樣「坐忘」,也不知道自己坐在這裡,也沒有我,也沒有身一體,也沒有人,也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也沒有天地,什麼都放下,連放下也放下。

但不是那麼一副死相坐在那裡,好像比長途賽跑還吃力。

看你們打坐,兩個手叉起來,不知道在幹什麼?那叫結手印?又不怕魔又不怕鬼,不知道在搞什麼?都不是道,真正的道要坐忘。

仲尼蹴然曰:「何謂坐忘?」

顏回曰:「墮肢一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道,此謂坐忘。」

「蹴然」,古人那時沒有板凳沒有椅子,日本人就是學我們的,用榻榻米席地而坐。

孔子一聽,本來是屁一股坐到腿上,一下子站了起來:你報告看,你到了什麼境界?注意,你們不論學什麼宗什麼派,作功夫就要做到這樣,「墮肢一體,」身一體沒有感覺了。

有的同學打坐時,「老師,我氣脈作通了,兩個手印好像分不開一樣。」

你還曉得一個分不開嘛,哎呀,何必來報告呢?你覺得好像兩個腳麻過了,也不痛,反正曉得有兩個腳,就沒有「墮肢一體」嘛。

「黜聰明,」沒有思想,沒有妄念,沒有雜念,可是並不是不知道,什麼都知道,知道沒有思想沒有妄念。

「離形去知,」離開了形體,也沒有智能。

有的同學打坐:「老師,我打坐看見前面有一一團一光。」

何必要你看見呢?買一隻電燈泡在你面前一點就發亮了,那個光有什麼稀奇?那是你裡面氣血走不通的時候,氣血要通過後腦神經,發生摩一擦的作用,有時候騙騙你們:好啊好啊,光阿,光阿!你去光去吧,有什麼用?老實告訴你們,那不是道,要搞清楚。

「同於大道,」同天地合一了。

什麼是「大通」呢?就是虛空嘛,虛空是「大通」,四通八達。

你到了沒有身一體,沒有智能的境界,可是一切都清楚,比你清楚地時候還要清楚。

譬如我們現在清楚,是在這個樓上。

你夜裡靜下來清楚,大概東門這個範圍的事情會知道。

真正做到了「坐忘」時,整個台北台灣的事情,你都知道,就有那麼「大通」,不過我這個話是形容的,你不要「坐忘」以後:哎呀,我台灣的事情還不知道呢,那已經沒有「黜聰明」了。

你看莊子文章很妙吧,這個話絕不從孔子嘴巴裡講出來,那就沒有價值了,是從孔子一逼一學生那裡出來的,孔子的教育法,一路一逼一、一逼一、一逼一,決不告訴學生,一逼一到這裡,顏回自己沖關了。

從顏回嘴裡報告,孔子給他印證。

仲尼曰:「同則無好也,化也無常也。

而果其賢乎!丘也請從而後也。」

孔子說,「同則無好也,」你如果到了同虛空合一,宇宙合一的這個境界裡,沒有是非善惡,「大通」了,「坐忘」了,也可以叫「坐化」了,所以後來佛家用坐化這個詞。

坐化分三種,一種是羅漢得了道,有一天宣佈,我要死了要走了,然後坐在那裡,下面不用殯儀館的電,也不用木柴,自己一定,三昧真火,自己身上本能的熱能,一動,身一體一道光,沒有了。

那不會留給你舍利子的,高興了,留幾個手指甲給你做做紀念,整個叫坐化。

其次的坐化呢?就是坐在那裡走了,但肉一體還在;再其次的坐化,就是大作做到了「坐忘」,是活著的。

「化則無常也。」

所謂知道變化,一切萬法無常。

注意,佛經翻譯講的「眾生」「無常」,好多好多名字都是向莊子借的,我們佛門欠莊子的很多唉,所以姓莊的道廟子上吃飯,絕不給錢的。

孔子說顏回呀,你得了道了,老實講,你比我還高,我以後要跟到你了。

孔子多謙虛呀,謙虛這一棒打下來很痛呀,顏回得了道也不敢驕傲了,這就是孔子的教育法。

《大宗師》這一篇到這裡,中間的要點是「聖人之才」和「聖人之道」。

現在我們看到,修到什麼境界是「聖人之道」,莊子統統告訴我們了,你不要另外去學秘宗了,這裡秘宗都告訴你了。

至於如何做的到呢?那我沒有辦法,莊子也沒有辦法,要你自己去體會了。

怎麼樣「墮肢一體」,決不要拿一把刀來吧肢一體割掉。

換句話告訴你,為什麼做不到呢?一般人犯了兩個錯誤,用聰明!統統在那裡用聰明,所以不能得道。

聰明是修道最壞的東西。

孔子與顏回演的電視劇演完了。

到了這個境界,夠得上作「大宗師」了。

下面掉個尾巴,做了「大宗師」的時候,就更要了生死了。

分類:諸子百家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莊子南華
序言01.逍遙游01.逍遙游:鯤魚化為大鵬鳥01.逍遙游:生命之息01.逍遙游:境界大小的差別01.逍遙游:南北兩極相通01.逍遙游:四等人材01.逍遙游:出格的高人01.逍遙游:真俗不二01.逍遙游:堯讓天下01.逍遙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01.逍遙游:不龜手之藥01.逍遙游:無何有之鄉02.齊物論:生滅變化無常02.齊物論:人籟地籟天籟02.齊物論:鹹其自取02.齊物論:世上無如人欲險02.齊物論:生滅變化無常02.齊物論:真宰是誰02.齊物論:活著在等死02.齊物論:師心自用02.齊物論: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02.齊物論:方生之說02.齊物論:引喻失義02.齊物論:唯達者知通為一02.齊物論:朝三暮四02.齊物論:生命的來源02.齊物論:成虧之間02.齊物論:用而不用 不用而用02.齊物論:道可道非常道02.齊物論: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02.齊物論:窮到源頭窮亦空02.齊物論:春秋經世02.齊物論:五不方能稱其大02.齊物論:絕頂聰明絕頂癡02.齊物論:聖人也有煩惱02.齊物論:辯來辯去辯不完02.齊物論:孟浪之言02.齊物論:姑妄言之姑聽之02.齊物論:生者寄也死者歸也02.齊物論:大夢誰先覺02.齊物論:天地蜩雙翼03.養生主:袁才子和鄭板橋03.養生主:緣督以為經03.養生主:殺生的藝術03.養生主:技進乎道03.養生主:由極高明而歸於平凡03.養生主:神雖王不善也03.養生主:隨緣世事無掛礙04.人間世:從謚法說起04.人間世:顏回想作王者師04.人間世:道不欲雜04.人間世:德蕩乎名知出乎爭04.人間世:皇帝也為難04.人間世:活不長的忠臣04.人間世:內直外曲成而上比04.人間世:江水東流去不回04.人間世:心齋04.人間世:波飛太液心無住04.人間世:自欺欺人 被人欺04.人間世:中國文化內聖的道統04.人間世:大使難當04.人間世:千古名將郭子儀04.人間世:天下二大戒04.人間世:外交的哲學04.人間世:言者風波也04.人間世:太子傅難當04.人間世:曲則全枉則直04.人間世:養虎的學問04.人間世:無用之材04.人間世:神木托夢04.人間世:異材04.人間世:支離疏的故事04.人間世:無用之用05.德充符:無腿的王駘05.德充符:止的人生05.德充符:申徒嘉給子產難堪05.德充符:游於羿之彀中05.德充符:兀者叔山無趾05.德充符:惡人哀駘它05.德充符:仙才李泌05.德充符:顛倒眾生05.德充符:無情之人06.大宗師:知天之所為06.大宗師:以所知養所不知06.大宗師:人為什麼短命06.大宗師:古之真人06.大宗師:道家好談兵06.大宗師:進退存亡之道06.大宗師:隱士與歷史文化06.大宗師:高士嚴子陵06.大宗師:真人的境界06.大宗師:以刑為體 以禮為翼06.大宗師:拈提漢史06.大宗師:丙吉問牛06.大宗師:相忘於江湖06.大宗師:莊子的寓言06.大宗師:有物先天地06.大宗師:聖人之道與聖人之才06.大宗師:安時而處順06.大宗師:善吾生 善吾死06.大宗師:心心相印06.大宗師:方之外與方之內06.大宗師:忘乎道術06.大宗師:生死問題06.大宗師:是非仁義是刑罰06.大宗師:坐忘06.大宗師:命也夫07.應帝王:四問而四不知07.應帝王:為政治國的哲學07.應帝王:游心與合氣07.應帝王:立於不測之地07.應帝王:神巫季鹹07.應帝王:地文之定屍居07.應帝王:太沖莫勝07.應帝王:守本份07.應帝王:物來則應過去不留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