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南華》01.逍遙游:境界大小的差別: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槍榆枋,時則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莊子南華》01.逍遙游:境界大小的差別

莊子南華

01.逍遙游:境界大小的差別

境界大小的差別

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槍榆枋,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

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適莽蒼者,三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

之二蟲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槍榆枋,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

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蜩」就是蟬,也叫知了。

知了夏天在樹林裡叫得很好聽的;秋天到了要蛻殼,蛻殼了以後,自己變化走了」,殼留下來就是蟬蛻。

蟬蛻是一種中藥,它有清火作用,可治療喉嚨沙啞。

「學鳩」是小鳥。

一隻小鳥一隻小蟲,沒有看到過大鵬鳥,因為大鵬鳥一飛起來,它們看都看不見,只不過聽人家說有這麼一件事」,聽了就笑:那個大鵬鳥多事,何必飛那麼遠?像我呀,決起而飛,」什麼是「決起而飛」?「崩」一下跳去了,這形容飛出去不遠嘛;大鵬鳥是「怒而飛」,飛得很遠,這之間何止天壤之別。

小鳥小蟲自已也很得意;「槍榆枋,」從這棵小樹飛到那叢草上來,很遠嘛,也很痛快。

「時則不至,」時間不夠,萬一我飛不到掉下來怎麼辦?「而控於地而已矣,」不過掉在地上,也不會跌死。

這個叫做飛啊?老母雞被我們趕急了的時候,「咯咯咯咯」的,它也會「崩」地一下飛個兩步,就到前面去了,它也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埃這就是人生境界的不同。

所以它們笑大鵬鳥:這個老兄真是多餘,飛到南極去幹什麼呀?

下面一句話莊子都不講了。

世界上這樣的事情很多。

有些了不起的人,當他沒有出來的時候,你東笑西笑,最後自己變成小鳥了。

譬如歷史上南唐的朱溫沒有當皇帝之前,可憐得很;一媽一媽一帶他三兄弟給人家幫工,他自己也要去幹活。

老闆一天到晚罵他:「你這個傢伙個子大大的,活懶得干,還光吹牛。」

他實在給罵氣了,就說:「你們這些人都是鄉巴佬,光知道蓋房子,置財產,我們大丈夫做事,你懂得個屁啊!」老闆很生氣就要打他,老闆的一媽一媽一說:「不能打,這個孩子將來前途無量,要好好對他。」

老太太問朱溫:「你這個不肯幹,那個不肯幹,究竟想幹什麼?」

他說:「我想借桿打獵的槍,到山裡給你打打獵,弄點好菜給你吃吃。」

老太太說:「好吧,你要什麼都幫忙。」

後來朱溫當了皇帝,對老闆的一媽一媽一好得很,把她同自己的一媽一媽一一起接來,很感謝她。

看到那個老闆恨不得把他宰了:「你這個傢伙,眼光那麼小,看人看不起。」

大家看人眼光放大一點啊,不要像這個小鳥小蟲。

莊子沒講的,我把它補充說出來了。

適莽蒼者,三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

「適」是走路。

天空早晨的顏色叫「莽」,晚上的顏色叫「蒼」。

南北朝有一首詩:「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那是西北地區傍晚的景色。

還有一種解釋:「莽蒼」指近郊的草木之色。

所以「莽蒼」代指較近的地方。

到近郊的草木間去,一天在那裡吃上三頓,回來了肚子還飽飽的;假如走一百里路呢?就不同了,得帶一點乾糧,算不定要兩三天才能回來;如果走一千里路,那就要準備帶兩、三個月的糧食了。

莊子好像很喜歡旅行一樣,告訴我們出門該怎麼準備,實際上他講的是人生的境界。

前途遠大的人,就要有遠大的計劃;眼光短淺,只看現實的人,他抓住今天就好了,沒有明天;或者抓住明天,不曉得有後天。

有一種人今天、明天、後天都不要,他要永遠。

莊子就是告訴這個東西。

因此說:

之二蟲又何知?

這兩個小動物又懂什麼?它們的知識範圍有限啊!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如果一個人沒有眼光氣度,就會看不遠,那他的前途就有限。

有遠見有大見的人,他就有千秋的事業,永遠有他的偉大。

這是智能大小有別。

一個人壽命的長短,看你能不能把握。

有些人活了幾十年就死了,不曉得把握它。

所以說:「小年不及大年。」

「物化」的作用,就是關於一切的生物互相變化,所以鯤魚變成了大鵬鳥的觀念,第一個要點是「沉潛飛動」,莊子用寓言,也是用事實來說明。

這屬於中國古代的科學,不要拿現代科學的觀念來說,至於它的對與不對,需要另加求證。

第二個要點,一切萬有的生命之所以變化,中間有一個東西,這個東西莊子提出來一個名詞,叫「息」。

中國後來的道家,取了一個名稱叫「氣」,萬物皆是氣化。

說到氣化,莊子文章寫作的方法,和他講話表達的方法不同,說到這裡,恐怕人家不相信,他就提出來,我們抬頭看天,究竟這個天是不是我們眼睛所看到這個樣子?假如我們到了高空,例如坐飛機,倒過來看這個地球,地球等於在我們頭的上面,那個時候看這個天又是什麼顏色呢?這就說明一個道理,等於佛學所講的:人世間一切的學問知識,都屬於「比量」,不是「現量」的境界。

所謂「現量」,就是呈現出來那個真實的東西。

我們現在借用了佛學名稱,就能瞭解莊子所說的道理。

人類的見解、知識和生活經驗都是「比量」,不是真實的。

同樣一個氣候,同樣一個空間,一個時間,一個顏色,因人而產生的感受各異。

譬如說熱,熱到什麼程度?每個人的感受都不一樣。

因此,冷熱一切等等,都是比較的,不是絕對的真正的知識。

所以,莊子拿大海作比喻,水不深不能載船,水要很深,面積也要很寬,大船才能行駛。

然後講大鵬鳥從北向南飛的時候,必須要等待大風,要有大風的風力,才能超越九萬里的高空。

下面又提到小鳥和蟬。

小鳥和蟬笑這個大鵬鳥,為什麼要費那麼大的氣力?為什麼一定要飛到南極去?等於講,為什麼要看尼加拉瓜瀑布?到我們新界看看那個流水,也是瀑布,差不多嘛?還要買飛機票出國。

就是這個味道。

這就是談到境智「比量」的不同。

每一個東西境界的大小,智能的深淺,觀念等等是完全兩樣。

因此莊子提出來,小鳥和蟬的境界小,智能淺,所以看大鵬鳥遠大的高飛,不可想像。

我們生活的經驗,一輩子在艱難困苦中過慣了的人,看到那個富貴和特別偉大的場面,自已就覺得路都走不動,也不曉得如何自處了。

這就是說明境界大小的不同。

所以莊子跟著提出來:「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智能的深淺,壽命的長短,小的境界和大的境界相比較,差別太大。

活了二百歲的人,他所經歷的人世間的經驗,同只活了二十多歲的年青人,這個中間差別很大。

這種境智的不同,猶如佛經的一句話,叫「循業發現」。

每一個人根據他自己的生活經歷、思想見解、智能境界等,看一個東西的觀念都不同。

因為《莊子》文章太美,看起來東說一句西說一句,如果你把全篇的邏輯貫穿起來了,是非常有條理的。

中間都是申述理由。

莊子並不是用純邏輯、純理論一性一的方法,抓到一個主題,死死地在那個牛角尖上鑽下去。

莊子用文學境界的方法,從各種方面旁敲側擊,喜笑怒罵,正面反面地寫來,所以《莊子》本身有他的文學境界的邏輯。

奚以知其然也?

那怎麼樣知道這個道理呢?「奚以」,是當時古文的寫法。

後來一直到秦漢唐宋元明清,許多人學古文的人,都用這個方法來寫文章。

「奚以」就是何以的意思,等於白話文的那怎麼樣。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現在我們講香菇、小菇,有些野生的香菇不叫做香菇,叫小菌類,尤其夏天下大雨以後,陰暗潮一濕的地方,第二天一早,看牆邊或樹根上,都鑲了一些白色的小菌,這類由細菌化生的生物,「不知晦朔」。

「晦」,每個月的月底叫晦;「朔」,每個月的初一叫做朔。

「朝菌」這種東西,壽命不到一個月,兩三個禮拜就沒有了。

所以,假設它每個月初三開始,生長的,不到三十號就死亡了,它不曉得人世間有一個月的時間。

「蟪蛄」就是蟬。

蟬分兩種,有一種夏天生,一到秋天邊上就死亡了;有一種叫寒蟬,我們形容一個人不大說話,或者在某一種環境中不敢說話,不敢反對也不敢贊成,啞巴一樣發不出聲音,像冷天裡的蟬叫,不出聲來,用中國文學比喻就叫「噤若寒蟬」。

所以這兩種蟬,有些生在夏天,過一陣就死亡,蛻變。

莊子說它們不知道千年當中有春天和秋天,「此小年也。」

拿生物界的壽命來作比方,這是莊子所講的,比較的,他舉出來我們人知識範圍所看到的。

還有一些生物,如細菌等,幾秒鐘的壽命,或者幾分鐘、半天的壽命,我們人以為它們可憐,認為自己活了五六十年、七八十年就蠻偉大的。

其實,那些生物活了幾秒鐘,它也很快活,也覺得自己活了一輩子。

感受的境界各自不同,每個生命都不同。

因此,莊子說小的我們人還容易懂,大的就不大容易相信了:

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

「冥靈」,是什麼東西呢?實際上是一種大烏龜,有些書上解釋「冥靈」;是一種植物,這是不恰當的。

烏龜有很多種種類,「冥靈」就是烏龜的一種,這種大龜像海裡的玳帽,尤其在長江以南比較多,所以叫「楚之南」。

有的烏龜千年可以不死;因為它們可以食氣,有時候也吃一點小細菌。

牆下壓一隻烏龜,它幾十年上百年不吃東西,也死不了。

它有時候把頭伸出來,或者有小飛蟲到它前面吞一口,吃一個小飛蟲等於我們到大館子吃了一頓大餐,也就夠了。

然後它餓了,頭伸出來,吸一口氣,可以憋很久,活得很長。

所以我們給人家做壽,不是送烏龜的標記,就是送白鶴的標記,這兩種生物壽命都活得很長。

所以莊子提出來「楚之南有冥靈者」,它可以活一千年,以五百歲為春天,五百歲為秋天。

以我們來看,烏龜的壽命已經很了不起了,莊子說,還不足: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

此大年也。

中國傳統的道家思想,「上古」有一種樹,叫「大椿」,「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

它的生命一萬六千年。

這在道家看來不稀奇,所以中國的道家說,人練氣養氣的功夫修成功了,可以輿「天地同修,日月同壽。」

「修」就是長,跟天地一樣的長;跟太陽月亮一樣的壽命。

後世有些學者認為,「大椿」的生命一萬六千年,不敢讓人相信,他們的著書註解上,什麼叫「大椿」呢?「椿」的拆字:木字拆成十、八,春字拆成三、八什麼的,隨便加一個數字一拼湊,然後認為,「大椿」是莊子假設的,不需要去考證它。

你管莊子說的是假的還是真的,反正樹木的壽命,譬如我們阿里山的神木就活得很長。

自己的知識經驗有時候不到,因此把古人的許多東西曲加解釋。

莊子現在講「大年」,由時間的比例,提到了動物和植物,然後講到人: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彭祖」是中國有名的一個長壽者,他的名字叫,南方楚國人,據說活了八百歲。

我們普通的小孩子都會講彭祖年高八百壽。

彭祖是堯時候的人,在上古講來,這個壽命不算小,不過也不長,跟老子比起來並不算長,在中國道家歷史上,老子不曉得活到多少歲了,因為每一個時代他都出現,每個時代都變一個名字,我們現在所講的老子是他周朝時期的名字,實際上不曉得他活了多少歲。

我們都曉得彭祖活了八百歲,不過中國人有個笑話,有一個老太爺祝壽,有人恭維說:「老太爺,您真有福氣啊,您跟彭祖一樣會長壽。」

老太爺回答:「你拿彭祖來跟我比,那你小看了我。」

這個人臉紅了,老太爺不接受恭維,於是問:「老太爺究竟要活多少歲呢?」

我活一千歲啊!彭祖活八百,他少了兩百年。」

「那很難辦了,歷史上找不出這樣的比方啊?」

「那你讀書才少呢,你不曉得「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哈!我就是禍害。」

這位老太爺很幽默。

「眾人匹之,不亦悲乎!」以彭祖活了八百年的年齡來講,叫我們一般人跟他來比比,自己太渺小了,活了幾十年,已經是老太爺,老太太了,很可憐,而且可悲。

這一段說明壽命時間的長短,是根據人的知識「比量」來的。

莊子說一條魚怎麼變成大鵬鳥,不過中間插了那麼多故事,就說明一個東西:你們不要不相信,因為人的知識範圍有限,沒有那麼高的見地,所以境界、智能的「比量」不同。

那麼莊子下面就說明大鵬鳥由北極向南極飛的這一件事情,他又回轉來,在下一段裡頭要作結論,當然不是全篇的結論。

我們這樣一研究,就曉得莊子的文章不是散漫,古人不是批評而是讚揚,四個字「汪洋徜徉」,就是博大,是形容莊子的文章看起來簡直像大海一樣偉大,像大海裡的波一浪一,不曉得有多少波一浪一,但是歸結起來還是大海。

莊子的文章我們看起來好像很散亂,東一下西一下,所以讀《莊子》,讀到後面忘了前面,不曉得他講到哪裡去了。

但我們把這個邏輯抓住了以後,就知道《莊子》非常有規律的,還是在說一個主題——宇宙間一切的生命都是「物化」。

下面莊子就引用古代例子做一個說明。

分類:諸子百家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莊子南華
序言01.逍遙游01.逍遙游:鯤魚化為大鵬鳥01.逍遙游:生命之息01.逍遙游:境界大小的差別01.逍遙游:南北兩極相通01.逍遙游:四等人材01.逍遙游:出格的高人01.逍遙游:真俗不二01.逍遙游:堯讓天下01.逍遙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01.逍遙游:不龜手之藥01.逍遙游:無何有之鄉02.齊物論:生滅變化無常02.齊物論:人籟地籟天籟02.齊物論:鹹其自取02.齊物論:世上無如人欲險02.齊物論:生滅變化無常02.齊物論:真宰是誰02.齊物論:活著在等死02.齊物論:師心自用02.齊物論: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02.齊物論:方生之說02.齊物論:引喻失義02.齊物論:唯達者知通為一02.齊物論:朝三暮四02.齊物論:生命的來源02.齊物論:成虧之間02.齊物論:用而不用 不用而用02.齊物論:道可道非常道02.齊物論: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02.齊物論:窮到源頭窮亦空02.齊物論:春秋經世02.齊物論:五不方能稱其大02.齊物論:絕頂聰明絕頂癡02.齊物論:聖人也有煩惱02.齊物論:辯來辯去辯不完02.齊物論:孟浪之言02.齊物論:姑妄言之姑聽之02.齊物論:生者寄也死者歸也02.齊物論:大夢誰先覺02.齊物論:天地蜩雙翼03.養生主:袁才子和鄭板橋03.養生主:緣督以為經03.養生主:殺生的藝術03.養生主:技進乎道03.養生主:由極高明而歸於平凡03.養生主:神雖王不善也03.養生主:隨緣世事無掛礙04.人間世:從謚法說起04.人間世:顏回想作王者師04.人間世:道不欲雜04.人間世:德蕩乎名知出乎爭04.人間世:皇帝也為難04.人間世:活不長的忠臣04.人間世:內直外曲成而上比04.人間世:江水東流去不回04.人間世:心齋04.人間世:波飛太液心無住04.人間世:自欺欺人 被人欺04.人間世:中國文化內聖的道統04.人間世:大使難當04.人間世:千古名將郭子儀04.人間世:天下二大戒04.人間世:外交的哲學04.人間世:言者風波也04.人間世:太子傅難當04.人間世:曲則全枉則直04.人間世:養虎的學問04.人間世:無用之材04.人間世:神木托夢04.人間世:異材04.人間世:支離疏的故事04.人間世:無用之用05.德充符:無腿的王駘05.德充符:止的人生05.德充符:申徒嘉給子產難堪05.德充符:游於羿之彀中05.德充符:兀者叔山無趾05.德充符:惡人哀駘它05.德充符:仙才李泌05.德充符:顛倒眾生05.德充符:無情之人06.大宗師:知天之所為06.大宗師:以所知養所不知06.大宗師:人為什麼短命06.大宗師:古之真人06.大宗師:道家好談兵06.大宗師:進退存亡之道06.大宗師:隱士與歷史文化06.大宗師:高士嚴子陵06.大宗師:真人的境界06.大宗師:以刑為體 以禮為翼06.大宗師:拈提漢史06.大宗師:丙吉問牛06.大宗師:相忘於江湖06.大宗師:莊子的寓言06.大宗師:有物先天地06.大宗師:聖人之道與聖人之才06.大宗師:安時而處順06.大宗師:善吾生 善吾死06.大宗師:心心相印06.大宗師:方之外與方之內06.大宗師:忘乎道術06.大宗師:生死問題06.大宗師:是非仁義是刑罰06.大宗師:坐忘06.大宗師:命也夫07.應帝王:四問而四不知07.應帝王:為政治國的哲學07.應帝王:游心與合氣07.應帝王:立於不測之地07.應帝王:神巫季鹹07.應帝王:地文之定屍居07.應帝王:太沖莫勝07.應帝王:守本份07.應帝王:物來則應過去不留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