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南華》04.人間世:江水東流去不回:古之有也,非吾有也。若然者,雖直而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莊子南華》04.人間世:江水東流去不回

莊子南華

04.人間世:江水東流去不回

江水東流去不回

古之有也,非吾有也。

若然者,雖直而不病,是之謂與古為徒。

若是則可乎?」

顏回說:我拿歷史的經驗來說明現在的事實。

不是我的意見,是古人的意見我取來用而已。

歷史上很多大臣講話很有技巧,這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如果我像這樣,雖然講話直一點,但不能算一毛一病吧。

那麼以這種辦法來為人臣之道,可不可以?

有些人提倡中國文化,講復古,「與古為徒」,教化理論上對,但是這個話有一毛一病歷史永遠向前延伸,時代不同,古人有的我們今天不一定做得到,而今天我們有的不是古人所有的。

孔孟思想不是那麼復古的喲,大家一提到了孔孟思想好像就是復古,這是讀書沒有讀通嘛,你翻開孔子的孫子子思著的《中庸》看看,《中庸》上說:「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生在今世作現代人,你硬要復古走古人的道路,「如此者,災及其身也。」

不是瘋子也要被送進神經病院,是要出一毛一病的,有災難的。

孔子在《易經》中說:「時哉,時哉,於是協行。」

要把握時代,跟著時代走呀。

莊子也說:「古之有也,非吾有也。」

歷史不是回頭的,「江水東流去不回」,像我們走路一樣,前面這一步不是後面這一步,不同的。

所以,「是之謂與古為徒,若是則可乎?」

這是要不得的。

仲尼曰:「惡!惡可!太多政法而不諜。

雖固,亦無罪。

雖然,止是耳矣,夫胡可以及化!猶師心者也。」

「惡!惡可!」第一個「惡」是形聲字,相當於歎氣「哎!」「惡可」就是俗語「那裡可以呀!」你這樣的做法也是行不通的。

孔子在教顏回如何做人臣之道,如何行師道。

為政之道,也就是我們工商業時代,領導一個公司,做一個事業,辦法不能太多,事情要簡化。

老子也講過:「法令滋章,盜賊多有」,規章越多,法律越嚴密,人犯法的機會越多,漏洞越大,處理法律之間,沒有辦法周詳,這就是「太多政法而不諜」。

「諜」不是間諜的意思,而是表示語言沒有辦法解釋得那麼周詳。

「雖固亦無罪。」

雖然說我依法辦事沒有什麼錯。

我們看到,有的大學生畢業當公務人員,辦事的確很認真,他拚命一根據法令條規來辦事,這種不負責任的作法,就是「雖固亦無罪」。

我本身硼會犯法.,辦錯了事,「咦,我當時按第幾條第幾款辦的呀。」

但是沒有盡心為天下為國家,只做到自己沒有犯罪,不是盡忠於國家。

雖然如此,充其量當一個混飯吃的公務人員而已。

拿教化來講,這不是大政治家教化天下之民的行為,違反了教化天下的原則。

一個大政治家就是師道中的大教育家,其教化的作用,影響一個時代,影響一代的歷史。

「猶師心者也。」

什麼叫「師心」呢?就是自己主觀認為自己很高明,什麼人的意見都不聽。

後世文學上用的「師心自用」這個成語,有的同學寫成公私的私,那是另一個意思了,也可以用,但成語則是「師」,就是對自己心裡的思想主觀上認為很高明。

顏回本來想出去教化衛靈公,結果被老師罵得一無是處。

顏回曰:「吾無以進矣,敢問其方。」

顏回說:完了,我跟老師學的滿肚子學問,被這麼一批駁都沒有用,再進一步我就不懂了,請指示一個方向。

孔子下面從外用之學講到內養之學,由外王之道講到內聖修養。

仲尼曰:「齋,吾將語若。

有心而為之,其易邪?易之者,皞(音h&agra一ve;o)天不宜。」

孔子說:「齋!」我們大家知道這個齋,吃齋吃素。

古代的禮貌,齋戒沐浴,要洗個澡換了衣服,外表上乾乾淨淨,衣服還要用香熏一下,包括了吃素。

孔子說你要進一步學呀,先去「齋」,先清了心,然後我告訴你。

你現在一叫我教,我就教你嗎?等於有人間佛法,匆匆忙忙地趕來,「老師啊,我要問你問題。」

「我沒有空。」

「老師那不行啊,我只有那麼多時間,我要走埃」或者,「我南部來的。」

「我美國來的。」

「下午兩點飛機要走埃」好像我欠他似的。

現在這種人很多,很討厭,我們也習慣了,要是年青的時候,眼睛一閉,早就理都不理了:「你走你的,和我有什麼相干?」

所以,「有心而為之,其易邪?」

以有為的心來求道,以功利思想功利主義來求道,那麼容易呀?「易之者,嗥天不宜。」

「嗥天」就是上天。

太容易傳給你道呀,上天是不許可的,是違反天道,違反自然的規律的。

分類:諸子百家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莊子南華
序言01.逍遙游01.逍遙游:鯤魚化為大鵬鳥01.逍遙游:生命之息01.逍遙游:境界大小的差別01.逍遙游:南北兩極相通01.逍遙游:四等人材01.逍遙游:出格的高人01.逍遙游:真俗不二01.逍遙游:堯讓天下01.逍遙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01.逍遙游:不龜手之藥01.逍遙游:無何有之鄉02.齊物論:生滅變化無常02.齊物論:人籟地籟天籟02.齊物論:鹹其自取02.齊物論:世上無如人欲險02.齊物論:生滅變化無常02.齊物論:真宰是誰02.齊物論:活著在等死02.齊物論:師心自用02.齊物論: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02.齊物論:方生之說02.齊物論:引喻失義02.齊物論:唯達者知通為一02.齊物論:朝三暮四02.齊物論:生命的來源02.齊物論:成虧之間02.齊物論:用而不用 不用而用02.齊物論:道可道非常道02.齊物論: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02.齊物論:窮到源頭窮亦空02.齊物論:春秋經世02.齊物論:五不方能稱其大02.齊物論:絕頂聰明絕頂癡02.齊物論:聖人也有煩惱02.齊物論:辯來辯去辯不完02.齊物論:孟浪之言02.齊物論:姑妄言之姑聽之02.齊物論:生者寄也死者歸也02.齊物論:大夢誰先覺02.齊物論:天地蜩雙翼03.養生主:袁才子和鄭板橋03.養生主:緣督以為經03.養生主:殺生的藝術03.養生主:技進乎道03.養生主:由極高明而歸於平凡03.養生主:神雖王不善也03.養生主:隨緣世事無掛礙04.人間世:從謚法說起04.人間世:顏回想作王者師04.人間世:道不欲雜04.人間世:德蕩乎名知出乎爭04.人間世:皇帝也為難04.人間世:活不長的忠臣04.人間世:內直外曲成而上比04.人間世:江水東流去不回04.人間世:心齋04.人間世:波飛太液心無住04.人間世:自欺欺人 被人欺04.人間世:中國文化內聖的道統04.人間世:大使難當04.人間世:千古名將郭子儀04.人間世:天下二大戒04.人間世:外交的哲學04.人間世:言者風波也04.人間世:太子傅難當04.人間世:曲則全枉則直04.人間世:養虎的學問04.人間世:無用之材04.人間世:神木托夢04.人間世:異材04.人間世:支離疏的故事04.人間世:無用之用05.德充符:無腿的王駘05.德充符:止的人生05.德充符:申徒嘉給子產難堪05.德充符:游於羿之彀中05.德充符:兀者叔山無趾05.德充符:惡人哀駘它05.德充符:仙才李泌05.德充符:顛倒眾生05.德充符:無情之人06.大宗師:知天之所為06.大宗師:以所知養所不知06.大宗師:人為什麼短命06.大宗師:古之真人06.大宗師:道家好談兵06.大宗師:進退存亡之道06.大宗師:隱士與歷史文化06.大宗師:高士嚴子陵06.大宗師:真人的境界06.大宗師:以刑為體 以禮為翼06.大宗師:拈提漢史06.大宗師:丙吉問牛06.大宗師:相忘於江湖06.大宗師:莊子的寓言06.大宗師:有物先天地06.大宗師:聖人之道與聖人之才06.大宗師:安時而處順06.大宗師:善吾生 善吾死06.大宗師:心心相印06.大宗師:方之外與方之內06.大宗師:忘乎道術06.大宗師:生死問題06.大宗師:是非仁義是刑罰06.大宗師:坐忘06.大宗師:命也夫07.應帝王:四問而四不知07.應帝王:為政治國的哲學07.應帝王:游心與合氣07.應帝王:立於不測之地07.應帝王:神巫季鹹07.應帝王:地文之定屍居07.應帝王:太沖莫勝07.應帝王:守本份07.應帝王:物來則應過去不留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