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南華》01.逍遙游:四等人材: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莊子南華》01.逍遙游:四等人材

莊子南華

01.逍遙游:四等人材

四等人材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

而宋榮子猶然笑之。

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竟。

斯已矣。

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

雖然,猶有未樹也。

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返。

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

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已,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

現在青年同學要挑一起中國文化的重擔,就要對中國文字特別留意。

近年以來,對同學們的文字教育太差了,差得已經沒有辦法再革命,因為沒得命了,不需要革了。

所以現在要把文化的命一根重新培養起來。

這一段很簡單,我們很容易懂,但每一句、每一個字都必須要留意。

「故夫」,就是白話文的那麼,是虛字,沒有實在的意義。

為什麼一定要用虛字呢?古文是要念讀出聲的,念的時候聲音像唱歌一樣,平抑音韻,鏗鏘朗然,要唱著下去,中間就必須換氣,所以加上虛字,既可以換氣,又可以增加文章的氣勢。

如果不加上虛字,就念不下去了,那就成了吵架一樣,那就不對了。

文學境界是柔和、很美的音樂。

所以莊子拖長音韻,那麼那麼來了,因此加上了「故夫」。

「知效一官,」注意這個「效」,有些人的知識範圍有沒有用處呢?有用處,用處就是成效,效果。

他的學問知識及天生的才能,可以做一個官。

官有大有小,有些人的智能知識,行為效果,當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還可以,但不能當皇帝。

歷史上很多人當宰相時了不起,結果給他當皇帝就當不好啦。

有些人做小官,味道真好,做大一點就完啦,把他壓死了。

有些人做個公務員,很有效;有些搞學問寫文章的人,如果叫他去修一個壞水管,他會把事情搞得更糟,他沒有辦法做實際的事情。

「行比一鄉,」重點在「比」字。

你看莊子絕不用重複的字,「知效一官」。

寫古文,寫白話文一樣,每個字邏輯思考要清楚,下的定義要準確,下不準確不行,尤其是寫書面文章。

絕非新聞報道,馬上機器在動了,下一分鐘就要出來,管他什麼話,報道出來看清楚了就算了,反正五分鐘壽命,因為大家看過了報紙就丟嘛。

要寫流傳久一點的文章,就不能馬虎了。

有些人的行為,可以在鄉鄰里比較比較。

我們到地方上,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中國外國都一樣,你到一個地方打聽一二,哪個人最出名,不管他是一個紳士也好,流一氓也好,他的行為在這個鄉村比起來呱呱叫,真可以做一個領導作用。

所以他的行為可以「比」,在一個鄉村裡比起來,他是老大,是頂尖人物。

當然在一個鄉里是頂尖人物,拿到國內比起來就不行啦,因為人材更多了。

「德合一君,」古代的「德」字,不光指道德好,而且一切思想行為,做人做事都好。

有的人德一性一剛好和皇帝合得很好,他兩個在一起,可以搭檔二十多年,如果換了一個人,怎麼都用不好。

這是人生歷史的經驗。

你看古今中外歷史上的人物,有漢高祖就有蕭何,蕭何不碰到漢高祖,換上其它兩個人就合不來,合不好。

等於男一女之間,有的夫婦就配合得那麼好,雖然天天吵架,但是吵得很藝術,沒有他們這樣吵啊,就不會過一輩子。

你不相信?有這種人啊,夫妻之間吵來吵去,要是去了一個,另一個也活不長了。

另外找一個來,吵得都不是對象,吵得都沒有味道,打得也沒有味道,這就是「合」的道理。

做生意也一樣,老闆有一個忠心的幫手,他當董事長就配合得好,假如換了一個,就搞不好了。

「而征一國者,」「征」,經驗,效果。

有的人治理國家當領袖,或者當第二號人物,他的聰明智能能夠發揮,如果叫他下來開小店,他絕對受不了,他光會大的,小的幹不好。

這是「人化」,所以下面莊子加一句話:

「其自視也,亦若此矣。」

每個人的知識境界,「比量」不同,自己看自己都了不起。

都像那個小鳥一樣,你大鵬鳥飛那麼高那麼遠幹什麼?有什麼了不起?我「咚」地一聲,就跳到那個樹上去了,我這樣還不是也在飛。

所以用中國文學來批評就是:「自視甚高」,自己看自己很高。

我們拿鏡子照照自己,都是越看越有味道,越看越漂亮,越看越偉大,沒有一個人討厭自己。

由此你可以瞭解人生,人看自己都很可一愛一,看別人都是覺得不行,這是一定的。

偶然做錯了事,臉紅一下,過三個鐘頭一想,我還是對的,格老子,一定是他錯了。

分類:諸子百家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莊子南華
序言01.逍遙游01.逍遙游:鯤魚化為大鵬鳥01.逍遙游:生命之息01.逍遙游:境界大小的差別01.逍遙游:南北兩極相通01.逍遙游:四等人材01.逍遙游:出格的高人01.逍遙游:真俗不二01.逍遙游:堯讓天下01.逍遙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01.逍遙游:不龜手之藥01.逍遙游:無何有之鄉02.齊物論:生滅變化無常02.齊物論:人籟地籟天籟02.齊物論:鹹其自取02.齊物論:世上無如人欲險02.齊物論:生滅變化無常02.齊物論:真宰是誰02.齊物論:活著在等死02.齊物論:師心自用02.齊物論: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02.齊物論:方生之說02.齊物論:引喻失義02.齊物論:唯達者知通為一02.齊物論:朝三暮四02.齊物論:生命的來源02.齊物論:成虧之間02.齊物論:用而不用 不用而用02.齊物論:道可道非常道02.齊物論: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02.齊物論:窮到源頭窮亦空02.齊物論:春秋經世02.齊物論:五不方能稱其大02.齊物論:絕頂聰明絕頂癡02.齊物論:聖人也有煩惱02.齊物論:辯來辯去辯不完02.齊物論:孟浪之言02.齊物論:姑妄言之姑聽之02.齊物論:生者寄也死者歸也02.齊物論:大夢誰先覺02.齊物論:天地蜩雙翼03.養生主:袁才子和鄭板橋03.養生主:緣督以為經03.養生主:殺生的藝術03.養生主:技進乎道03.養生主:由極高明而歸於平凡03.養生主:神雖王不善也03.養生主:隨緣世事無掛礙04.人間世:從謚法說起04.人間世:顏回想作王者師04.人間世:道不欲雜04.人間世:德蕩乎名知出乎爭04.人間世:皇帝也為難04.人間世:活不長的忠臣04.人間世:內直外曲成而上比04.人間世:江水東流去不回04.人間世:心齋04.人間世:波飛太液心無住04.人間世:自欺欺人 被人欺04.人間世:中國文化內聖的道統04.人間世:大使難當04.人間世:千古名將郭子儀04.人間世:天下二大戒04.人間世:外交的哲學04.人間世:言者風波也04.人間世:太子傅難當04.人間世:曲則全枉則直04.人間世:養虎的學問04.人間世:無用之材04.人間世:神木托夢04.人間世:異材04.人間世:支離疏的故事04.人間世:無用之用05.德充符:無腿的王駘05.德充符:止的人生05.德充符:申徒嘉給子產難堪05.德充符:游於羿之彀中05.德充符:兀者叔山無趾05.德充符:惡人哀駘它05.德充符:仙才李泌05.德充符:顛倒眾生05.德充符:無情之人06.大宗師:知天之所為06.大宗師:以所知養所不知06.大宗師:人為什麼短命06.大宗師:古之真人06.大宗師:道家好談兵06.大宗師:進退存亡之道06.大宗師:隱士與歷史文化06.大宗師:高士嚴子陵06.大宗師:真人的境界06.大宗師:以刑為體 以禮為翼06.大宗師:拈提漢史06.大宗師:丙吉問牛06.大宗師:相忘於江湖06.大宗師:莊子的寓言06.大宗師:有物先天地06.大宗師:聖人之道與聖人之才06.大宗師:安時而處順06.大宗師:善吾生 善吾死06.大宗師:心心相印06.大宗師:方之外與方之內06.大宗師:忘乎道術06.大宗師:生死問題06.大宗師:是非仁義是刑罰06.大宗師:坐忘06.大宗師:命也夫07.應帝王:四問而四不知07.應帝王:為政治國的哲學07.應帝王:游心與合氣07.應帝王:立於不測之地07.應帝王:神巫季鹹07.應帝王:地文之定屍居07.應帝王:太沖莫勝07.應帝王:守本份07.應帝王:物來則應過去不留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