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南華
02.齊物論:方生之說
方生之說
彼是,方生之說也。
這是個綱領,下面莊子就論辯這個東西。
雖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
這一段完全是邏輯的論辯。
莊子為什麼寫這一段文字?在戰國時代,我們文化裡頭,稱為名家,亦稱名理之學,現在西方譯為邏輯、論辯。
邏輯是怎麼發生的?我們必須要有一個簡單的瞭解,人類世界最初的文化,都是從宗教來的,世界上任何一個人生下來都是哲學家,每個人都懷疑地我是怎麼生下來的?天地間第一個人是怎麼來的?我的生命在沒有我之前是怎麼樣的?死之後又到哪裡去?這些問題,凡是人都想過。
是不是其它的一些眾生,例如動物有沒有想過?我們不敢判斷,因為我們不能斷定動物絕對沒有思想,你非動物,你怎麼知道動物沒有思想?你不是動物,你怎麼知道動物有思想?這就是論辯的問題。
世界上一切的學問都是由宗教而來,後來演變成哲學。
因為宗教只叫人信,而且是專制強權,絕不容許你懷疑。
然而人類的智能是不可滿足的,你叫我信,可以,你告訴我理由,你打開門讓我看一看,只要看到一眼,我就信了。
這是哲學一精一神。
那麼,在我們看來,宗教素來是把大門關著的,等於說,信就行了,不要多問了,到比止步。
但是,哲學家不幹了,就要在門外敲一個洞看看,究竟裡頭生命來源怎麼樣?對此哲學家有兩派見解:一種是唯物思想,在幾千年前,宇宙生命來源之說在希臘、埃及、印度等地,都在同一個階段同時存在。
唯物的理論認為,宇宙最初的元素是水,由水變成火,而後冷卻逐漸形成現在的大千世界。
印度也有一派講地、水、火、風的四大是天地間開始的根源。
相當於中國上古金、木水、火、土五行的道理。
這些理論慢慢演變成後世的唯物思想。
另一派是講唯心的,唯物思想在幾千年中一直跟唯心思想爭論著。
唯心的理論認為,宇宙有一個超越物質的一精一神主宰,物質是由他所創造產生的。
這牽涉到哲學問題,解說很多。
隨著年代向後,人的知識越來越開放了,就認為不夠了提出了問題,問及哲學家你怎麼可以認定宇宙是什麼做的呢?不管宇宙是上帝造的,或者不是上帝造的,你怎麼曉得?哲學家說是靠學問思想來的,那麼先要研究你哲學家那個思想(工具)的判斷靠得住靠不住?思想的本身是個什麼東西?因此產生了邏輯學。
對思路法則的研究。
這種思路的法則學,在印度的佛學中,早在希臘之先就有了。
在印度佛學裡頭有,邏輯叫因明,學佛第一就要學會因明,故而大乘菩薩道,不懂因明,不能學菩薩道。
對於這問題,世界學者也有兩派說法:一派是西方人的立場,認為印度佛學的因明是受希臘邏輯的影響產生的;另一派是東方人,包括了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說法,認為希臘的邏輯,是受印度因明的影響而產生的。
這裡永遠考據、論辯到現在無法清楚它。
西方哲學的發展,正是知識論同實證經驗論同存的時代。
光靠知識理想,沒有實證的經驗去求證,是靠不住的。
所以西方哲學裡頭,這種學問又產生兩派,一種光是知識論,學問到了就行,然而不行,非實證不可。
實證的一派在西方文化就叫經驗論,必須查清自己的經驗來。
後來,由於哲學的發展,又形成了科學,科學家更進一步說,光看一下還是不行,我要摸一到以後,我才相信的確有這個東西。
所以由宗教而哲學,而科學,是今日西方文化發展的步驟。
我們瞭解了西方,再看自己的文化,《莊子》的這一段同西方的論辯是一樣的。
不過,我們的文化喜歡簡單、簡化,莊子這裡提出來一句話:「彼是,方生之說也。」
「是」就是我認定,主觀的東西。
他說,我們上面所講的一切,不管是我們的主觀認定,或者是因外物依他而起,而產生我們的思想,這些都屬於「方生之說」。
「方生」,從文字講,剛剛生起,這有個比方,我們先瞭解這一段完了,再瞭解「方生之說」。
「方生」的「生」,莊子用這個字,是很妙的。
我們先要解決「方生之說」,是個什麼「方生」呢?這個所謂是非、心物,都不是因為外界的關係,拿中國大乘佛學禪宗的觀念來說,道都是「一念之所生」,就是說,都是因你的觀點而產生。
但是,莊子的文章輿他的思想,非常鋒利,那是智能之學,高到極點,馬上推翻了自己的話:
「雖然」:但是,「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文字我們很容易懂,當一個東西剛剛生下來,是死亡的開始,當一個東西我們認為他是死亡的時候,活著的另一個生命開始了。
所以一般人要修道,尤其禪宗講了生脫死,你看了《莊子》,很可以瞭然。
當我們一個人的生命剛剛生下來的第一天,不叫做存在,第一天生命已經過去了,「方生」就「方死」,生死是兩頭的現象,那個能生能死的不在生死上面,與這兩頭的現象不相干。
等於說白晝是黑夜的開始,白畫是黑夜的開始,這是個邏輯思想的問題。
我們認為天亮了,認為黑夜裡睡著了,夜裡看不見了那是你自己被現象騙了。
所以,同生命存在一樣,「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你看莊子的文章,剛剛講了「方生方死」,接著就支過來講「方死方生」,他兩頭都說完了,如珠子走盤,不著邊際。
跟著又講到人的觀念問題:
「方可方不可,」當我們認為這件事情可以的時候,這件事情已經過支了,沒有了,當你主觀肯定的時候,肯定這一念本身就是否定;「方不可方可;」你認為否定了,否定這一念本身則是肯定。
所以沒有主觀客觀,天下的是和非,我主艦上認為對,不同於我的看法叫做不對,對和不對是相對而言的,因為覺得別人不對,所以才認為我對,故而還是一念主觀來的。
所以,是和非互為因緣因果,靠不住的。
我們剛才留了一個問題,就是「彼是,方生之說也。」
這一句話,在莊子那個時代,佛學還沒有進入中國,等佛學傳過來,「緣生之說」也就是這個道理,萬物「不自生」,不是自一由來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不他生」,也沒有哪個主宰造得出來,不依他;萬物「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也不是沒有因,緣於因來的,是名為「緣生」,一切是因緣所生。
那麼,這一觀念就是後來的佛學中道觀,這一觀念實際上輿莊子有相同之處,不過莊子只有一句話,就是「方生之說」,這也就是佛學「一性一空」的道理,「緣生一性一空」。
是以聖人不由而照之於天,亦因是也。
是亦彼也,故亦是也。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無彼是乎哉?
莊子又進一步否定了一切,這就是莊子的邏輯。
「是以聖人不由而照之於天,亦因是也。」
「聖人」,得道的人,不需要做後天個人的主張,很自然的,不由自主的「而照之於天」。
這個「天」不是指天體,是代表形而上的道,以天道自然「照」就可以瞭解這個道理。
但是,雖然你認為自己是非都不動,不管對,也不管不對,不落空,也不落有,我得道了,你當心!莊子說「亦因是也」,你認為兩邊都不落就是道,道也是你自己認定的,還是一個主觀。
「是亦彼也,」你這個主同的認定,還是屬於「依他而起」。
這個」彼」不是指外物。
因為認為你的不對,我的對,「彼亦是也。」
那他的對與不對,也同你相對,所以客觀主觀是相封的。
我們經常聽人家講,我很客觀地告訴你,我說對不起,我不相信有客觀,因為說了我很客觀地告訴你這句話,已經是主觀了嘛。
所以,「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世界上的思想觀念,他講他的一套對,各人有各人的一套對。
究竟哪個對?究竟哪一個真正的「是乎哉」對呢?究竟哪一個真正的不對呢?
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
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
「彼是莫得其偶,」「偶」就是相對。
真正的道,離開了相對,絕對就是絕對,既不是空,也不是有;既不是是,也不是非;既不是惡,也不是善。
一切的相對都離開了以後,那麼,你可以得到一個道的什麼東西呢?「謂之道樞。」
你把握了道的中心的樞紐,但並不是說完全得道了。
你認為得了中觀了,那已經落偏了,用莊子的道理來講,這不過是個「道樞」而已。
「樞」者,一個軸心,如一塊手錶,繞一個中心點。
得了這個「道樞」,有個好處,可以得其「環中」。
「環中」是一個圈圈的中央,在圓的中心點可以四面八方活動。
宇宙和生命都是無始無終,像一個圓圈一樣,這個圓圈有個中心點,你要是把握到這個中心點,在出世入世之用,可以「以應無窮」。
我們一看到無窮,一提到無量無邊,一定在觀念上盡量擴大,錯了!你忘記了自己,邊際就在這裡,無窮,也無開始,不要忘記了這個起點,即無始無終。
所以莊子的文章很妙的,得了「道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
我們曉得,學佛的很多法師,學佛的標記,拿個念珠,108顆或者200顆,道教則是拿著相互套著的連環在手裡玩來玩去,這個東西就是「環中」。
過去在大一陸,看到很多道士手上帶著相互套著的兩個圈的風籐,這種天然的植物,當時怎麼長攏來的?還是雕刻的?搞不清楚。
道教喜歡戴這種東西,在《封神榜》裡叫做乾坤圈,乾坤圈就是「環中」的作用。
人一體也是這麼兩個「環中」,上半身一圈,下半身一圈。
所以有些人傳道,道在哪裡?給你一點,這裡,在其「環中」,密宗也用在這種地方。
有沒有道理?有他的道理。
我認為這無所謂秘密,這都是小孩子玩的,沒有什麼了不起。
在道家、密宗認為秘密得不得了。
我素來喜歡公開,這不是道,充其量是用這麼一個方法使你能向這一方面轉而已,不是真正的道就在這裡。
但是,莊子雖然這麼講,是要我們做到心物相忘,使它歸到中樞。
人能夠真正修養到心物相忘,外境與自我都相忘,可以歸到「環中」的境界。
是亦一無窮,非亦一無窮也。
故曰:莫若以明。
講到學術規念,也等於人生的觀念,包括政治哲學、社會哲學、經濟哲學,一切的觀念,我們中國人的老話,那是最高的哲學:「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有理說不到底。」
莊子說的「是亦一無窮,非亦一無窮」即「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是非都是「無窮」,「故曰:莫若以明。」
最後是明道,明道以後,是非皆明。
因此,古人有兩句詩「自從三宿空桑後,不見人間有是非。」
什麼叫三宿?佛家的戒律,「頭陀不三宿空桑」,一個出家修頭陀行的人,也就是苦行僧,不居廟子,在一棵樹下過夜、打坐不能超過三天,這是戒律規定;到第四天非離開不可。
因為在那個地方住久了,就會與那裡發生感情,就會留戀了。
《太公素書》(就是圯上老人送給張良作軍師的那本兵書)中說「絕嗜禁慾,所以除累也」。
人要能割捨了嗜好,拋棄了欲一望,才能除累,才不會受感情的拖累。
人感情的牽掛比什麼都厲害,不但封家鄉土地有感情,對個周圉的一切,久而久之,也都會產生感情、產生留戀。
所以很多修道的人,不能有所成就,就是這個原因。
所以古人的詩:「自從三宿空桑後,不見人間有是非」,與莊於的觀念相同,絕對做到離塵棄欲,離開切麈,拋棄了一切欲一望,使生命沒有多的拖累,就要明這個道。
分類:諸子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