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南華》01.逍遙游:無何有之鄉:惠子謂莊子曰:「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臃腫而不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莊子南華》01.逍遙游:無何有之鄉

莊子南華

01.逍遙游:無何有之鄉

無何有之鄉

惠子謂莊子曰:「吾有大樹,人謂之樗。

其大本臃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捲曲而不中規矩;立之途,匠人不顧。

今子之言,大而無用,眾所同去也。」

我們看到這裡可以想像成,這是當時談話記實的劇本。

莊子跟惠子素來是好朋友,也是死對頭,碰到就抬槓。

惠子跑來看莊子,說他有個大瓠瓜,莊子就說你不知道用大瓠瓜,真是一個大傻瓜。

惠子挨了罵,沒有生氣,接下來他反而把莊子給罵了。

惠子說,我還不止只有那個大瓠瓜,我家裡還有棵大樹,叫「樗樹」。

樗樹在南方都有,福建很多,比榕樹還容易種,但根一部非常的臃腫,外面有很多瘤。

「不中繩墨,」「繩墨」是古代,甚至幾十年前木匠都在用的工具「墨斗」,現在做木工的很少用了。

用墨斗把一條墨線拉起來,兩邊繃直扯好,用手一彈,木上就留下了一條筆直的黑線,鋸子沿著這條黑線就可以鋸下去了。

但是「繩墨」對於那個大樹根卻沒什麼辦法,樹根中間到處鼓起包,無法使彈出筆直的黑線。

這種樗樹的枝條歪歪曲曲,不合乎規矩標準;長在路上,木材行的大老闆看都不看。

而且這種樗樹,還有一股臭味,不好聞,因此沒人看得上。

惠子罵人也是不帶髒話的,他剛才挨了莊子的罵,這裡又回轉罵過來。

他說老兄你的話「大而無用」,你也光吹大牛,像那棵樹一樣,既無用又討厭,還發臭,誰看到你都要頭一歪走掉的。

莊子曰:子獨不見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東西跳梁,不辟高下,中於機辟,死於罔罟。

你看他們兩人罵架多有藝術,決不罵「格老子」,「你混帳」之類,兩人光在說故事,但不知不覺就把對方給罵了。

莊子說:這有什麼稀奇啊!你有沒有看到過「狸狌」?狸是狸,狌是狌,兩種不同的。

狌跟狐狸差不多,我們普通在南方看到的多半是狌,不是真正的狐狸,假狐狸謂之狌,也叫野干。

所以研究《莊子》,植物,動物都要用到,很麻煩。

莊子為什麼說狸狌,而不提出狼狗呢?莊子這裡罵人是轉彎的,因為狸和狌,這兩樣東西是有名的狡猾,心一性一多猜疑。

中國文學中常把那些多疑,狡猾,有頭腦的人形容為「狐疑不定」。

狸狌獨走路矮著身一子,「卑身而伏」,偷偷地慢慢地過來,不讓人發現。

它以為自己聰明,別人不知道,結果高明的獵人都曉得它這個一毛一病,就在它易常進出的路線上,一下子把它抓住了。

狸狌就是這樣,喜歡玩小聰明。

有時候它也覺得自己很偉大,在樹上屋頂上跳過來跳過去,「東西跳梁,不辟高下,」它覺得自己跳得高,很有本事,所以膽子很大,也不害怕。

但是人聰明啊,把機關已經埋在那裡了,等它一跳,「咚」的就掉進去了,「中於機辟,死於罔罟。」

那些抓它的機械、羅網都佈置好了,它怎麼能逃得掉?你看莊子並沒有當面罵惠子,這個傢伙小聰明,鬼聰明,就像狸狌一樣,你以為你有多了不起啊?他沒有這樣罵。

如果是我們罵架會很笨蛋,一定罵得很難聽,最後說不定還要打起來。

他們兩人一邊喝酒一邊談,舒服得很。

今夫犛牛,其大若垂天之雲;此能為大矣,不能執鼠。

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彷徨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

不夭斤斧,物無害者。

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莊子說惠子:你呀,簡直是小家把式,你以為你邏輯講得好,知識就是那麼高,你看那個「犛牛」偉大得不得了,有什麼用?連老鼠也抓不祝中國的大牛有好幾種,犛牛出在中國的西邊,陝西過去靠近青海西康一帶,那裡的大牛叫犛牛,也叫犛牛。

莊子開始先罵惠子像狐狸一樣狡猾,自以為聰明能幹,被人家抓住了,現在罵你以為你偉大?像那條大笨牛,連老鼠也抓不祝

莊子說:惠子你家裡不是有棵大樹嗎?有了大樹,又有大瓜,有什麼不好?你真是個大傻瓜。

你把大樹栽在一個地方,哪個地方我告訴你:「無何有之鄉」,什麼都沒有,了不可得,「本來無一物」的那個地方。

「廣莫之野」,無邊無量,萬物都看不見的地方。

你把大樹栽在那裡,一天到晚在那裡優哉游哉,逍遙自在。

那棵樹,晴天當斗笠,可以擋太陽,下雨可以當雨傘,什麼都管不到你。

你睡在下面,誰也不來砍它,萬物都不來擾害你。

因為看到沒有用嘛,螞蟻都怕臭,不來做窩的,什麼都不理你。

然後你才真的自在,真的逍遙。

《逍遙游》,點出了最後的結論,「無何有之鄉」。

所以,大鵬鳥飛了半天,不是真逍遙,莊子說的真逍遙是「神化」。

「神化」到哪裡去了?到了另一個世界,就是極樂世界。

極樂在哪裡啊?在那個看不見,摸不著,什麼都沒有,但是那裡又的確有個東西的地方。

你到了那個「了不可得」的境界裡頭,就可以得逍遙。

我們借用佛學的觀點就可以作一個結論:要得世法、出世間法的大機大用,必須先要具備「真知灼見」,所以禪宗要具見。

大機大用取決於佛法所謂的「見智」,「真知灼見」所見的那個智能。

所以「見智」之所見,非心識之所識,不是一般心意識能瞭解的,是「無何有之鄉」。

莊子講的「神化」,要達到神的變化,才能得真正的逍遙自在。

其實,就是佛家講的解脫。

如果真的到達了「無何有之鄉」,了無一物可得的時候,這是真正的逍遙。

跟後來禪宗講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同一個道理。

這是講歸到真正的解脫,必須要瞭解本體,佛學的名詞叫法身,必須要達到法身的境界。

所謂的身,也無所謂一個身,而是假定一個名稱,代名詞。

講了解脫,還沒有講解脫起用。

到了《齊物論》才講氣化,解脫起用。

實際上,《莊子》內七篇是有連帶關係的,等於我們講《論語別裁》,裡面二十篇也是連貫的。

分類:諸子百家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莊子南華
序言01.逍遙游01.逍遙游:鯤魚化為大鵬鳥01.逍遙游:生命之息01.逍遙游:境界大小的差別01.逍遙游:南北兩極相通01.逍遙游:四等人材01.逍遙游:出格的高人01.逍遙游:真俗不二01.逍遙游:堯讓天下01.逍遙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01.逍遙游:不龜手之藥01.逍遙游:無何有之鄉02.齊物論:生滅變化無常02.齊物論:人籟地籟天籟02.齊物論:鹹其自取02.齊物論:世上無如人欲險02.齊物論:生滅變化無常02.齊物論:真宰是誰02.齊物論:活著在等死02.齊物論:師心自用02.齊物論: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02.齊物論:方生之說02.齊物論:引喻失義02.齊物論:唯達者知通為一02.齊物論:朝三暮四02.齊物論:生命的來源02.齊物論:成虧之間02.齊物論:用而不用 不用而用02.齊物論:道可道非常道02.齊物論: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02.齊物論:窮到源頭窮亦空02.齊物論:春秋經世02.齊物論:五不方能稱其大02.齊物論:絕頂聰明絕頂癡02.齊物論:聖人也有煩惱02.齊物論:辯來辯去辯不完02.齊物論:孟浪之言02.齊物論:姑妄言之姑聽之02.齊物論:生者寄也死者歸也02.齊物論:大夢誰先覺02.齊物論:天地蜩雙翼03.養生主:袁才子和鄭板橋03.養生主:緣督以為經03.養生主:殺生的藝術03.養生主:技進乎道03.養生主:由極高明而歸於平凡03.養生主:神雖王不善也03.養生主:隨緣世事無掛礙04.人間世:從謚法說起04.人間世:顏回想作王者師04.人間世:道不欲雜04.人間世:德蕩乎名知出乎爭04.人間世:皇帝也為難04.人間世:活不長的忠臣04.人間世:內直外曲成而上比04.人間世:江水東流去不回04.人間世:心齋04.人間世:波飛太液心無住04.人間世:自欺欺人 被人欺04.人間世:中國文化內聖的道統04.人間世:大使難當04.人間世:千古名將郭子儀04.人間世:天下二大戒04.人間世:外交的哲學04.人間世:言者風波也04.人間世:太子傅難當04.人間世:曲則全枉則直04.人間世:養虎的學問04.人間世:無用之材04.人間世:神木托夢04.人間世:異材04.人間世:支離疏的故事04.人間世:無用之用05.德充符:無腿的王駘05.德充符:止的人生05.德充符:申徒嘉給子產難堪05.德充符:游於羿之彀中05.德充符:兀者叔山無趾05.德充符:惡人哀駘它05.德充符:仙才李泌05.德充符:顛倒眾生05.德充符:無情之人06.大宗師:知天之所為06.大宗師:以所知養所不知06.大宗師:人為什麼短命06.大宗師:古之真人06.大宗師:道家好談兵06.大宗師:進退存亡之道06.大宗師:隱士與歷史文化06.大宗師:高士嚴子陵06.大宗師:真人的境界06.大宗師:以刑為體 以禮為翼06.大宗師:拈提漢史06.大宗師:丙吉問牛06.大宗師:相忘於江湖06.大宗師:莊子的寓言06.大宗師:有物先天地06.大宗師:聖人之道與聖人之才06.大宗師:安時而處順06.大宗師:善吾生 善吾死06.大宗師:心心相印06.大宗師:方之外與方之內06.大宗師:忘乎道術06.大宗師:生死問題06.大宗師:是非仁義是刑罰06.大宗師:坐忘06.大宗師:命也夫07.應帝王:四問而四不知07.應帝王:為政治國的哲學07.應帝王:游心與合氣07.應帝王:立於不測之地07.應帝王:神巫季鹹07.應帝王:地文之定屍居07.應帝王:太沖莫勝07.應帝王:守本份07.應帝王:物來則應過去不留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