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南華》06.大宗師:拈提漢史:同學們看了電視「大漢天威」,吃飯時,就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莊子南華》06.大宗師:拈提漢史

莊子南華

06.大宗師:拈提漢史

拈提漢史

同學們看了電視「大漢天威」,吃飯時,就討論漢武帝。

有位同學問我,漢武帝身邊有一位非常憨直的大臣叫汲黯,這個汲黯是道家還是儒家?汲黯是道家。

後世人認為,大概道家馬馬虎虎很圓滑,其實不是這樣,在漢代很多道家人物都是非常嚴肅的,就是「以刑為體」的道理。

後世認為很圓滑是錯誤的觀念。

漢武帝有很多有趣的事情,他很聰明,但是有一個一毛一病,除了三代聖王之外,大凡歷史上當帝王的,以我個人的研究,到了帝王的位置,大概那個位置有神經病的傳染細菌,如果沒有老莊之道、孔孟之道的內在修養,在那個位置上會昏頭的。

我們講一個現代的故事,我小時候聽一個前清的舉人,我的老輩子講,在推翻滿清後,他到了北京故宮,看到皇帝的位置,他硬要坐上去過一過癮,結果一坐,怪的很,頭昏了。

所以他認為,皇帝那個位置是有道理,很難做。

我現在想,皇帝的位置不會使人昏頭的,頭昏的是自己。

我們看歷史上清明政治的帝王,都是從低層的社會過來的。

那麼他做了帝王以後,會非常懂事。

他的兒孫繼位以後,我有一個名稱,好像一般的歷史學家沒有用過,叫職業皇帝,他們天生是要當皇帝的。

他們都是「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對於外界的人和事都不清楚。

這些職業皇帝在中國三千年的歷史中,了不起的,選不出三個,其餘都是昏頭。

職業皇帝都有一個怪一毛一病,活不長,活了三十幾歲就下去了,如果活久一點,我想會很糟糕。

漢武帝這人是一半一半,一半是職業皇帝,一半是來自民間。

可是他當了皇帝之後,為什麼會受一奸一人的挑唆?我常常對青年朋友們講笑話,我說你們要知道,歷史上所謂的一奸一臣是非常可一愛一的,絕對可一愛一,如果我當桓帝,算不定就吃這包藥,如京戲演曹一操一秦檜,他們的臉都是白的,肩是端的,這在京戲中是有一套學問的,是有象徵意義的,臉白表示是白面書生,非常清秀非常漂亮,表示他們都是絕頂聰明的讀書人。

除此之外,只有神仙出場臉是白的。

所謂面白如玉。

那一奸一臣們為什麼一奸一端起來呢?表示用腦筋用多了,做在辦公桌光想,想得頭都低下去了。

一奸一臣都是很可一愛一,很會講話的,他如果要害一個人,一定要捧這個人:「唉呀,某人真好呀,萬歲呀,我看他好得不得了,偶爾有一點小一毛一病,沒有關係了。」

皇帝前面的不會聽,只會聽後面一句。

東一下西一下,就把人害掉了。

因此象漢武帝這樣一精一明的人也中了一奸一人的計,因為「巫蟲之案」,一逼一得太子和太子妃自一殺了。

漢宣帝是太子的孫子,當時出生才幾個月,因為這個案子,也被抓進牢裡去。

歷史上記載,丙臣當時為延尉監,相當於現代的監獄長,功名雖然高,但地位並不高。

丙吉覺得漢宣帝很可憐,就自己掏腰包請一奶一媽一,就這樣慢慢把漢宣帝帶大。

古人是很相信望氣這一套學問的,有人就像漢武帝報告,「長安獄中有天子氣」。

那時漢武帝年紀比較大了,兒子的死,他明白是上了當,心中很痛苦,發洩不出來,脾氣非常不好,就下令把長安獄中的犯人統統殺光。

皇帝下的命令誰敢抗拒,丙吉就敢。

他給皇帝寫了一份報告,第一個理由,犯人已經犯了罪了,有些也沒有死罪,何必都殺呢?第二,獄中還有你的曾孫,如果都殺,皇曾孫也殺掉嗎?漢武帝不殺了,而且還大赦天下。

如果是我們的曾孫,就趕快去抱回來了,但皇帝的兒子孫子多得很,直到有這麼一個曾孫,漢武帝也不在乎。

因此丙臣就把漢宣帝送到漢宣帝的祖母家,托掖庭令張賀照應。

張賀曾在太子手下做過事,思顧舊恩,奉養漢宣帝很周到,用私錢讓漢宣帝讀書。

當時另有一個人見漢宣帝相貌不凡,算不定將來不當皇帝也封王。

照古代的家庭制度,是要把自己的血統找回去的。

封王也不得了,比現在省主席大多了,沒有九千歲也有八千歲,因為皇帝是萬歲嘛。

他就叫許廣漢少冷龜(在廚房冰冷的時候趕快點火),把女兒嫁給漢宣帝。

這是最大的股票投資。

許廣漢回去同太太一講,太太不答應,但他把太太說服了,就把女兒嫁給了漢宣帝,這就是後來有名的許皇后。

漢宣帝當時才十幾歲,兩夫妻多日子很可憐,漢宣帝就在民間混,所以對民間的疾苦很瞭解,但是他很自一愛一,沒有染上民間的壞一毛一病

後來朝廷出了很複雜的問題,如果細講,就成了評書了。

我們簡單的講,這時是霍光當權,通過丙吉的保奏,就請漢宣帝即位。

漢宣帝年紀輕輕就當了皇帝,還是戰戰兢兢的。

他政治上很清明,頭腦很清楚,因為民間的疾苦他都懂。

當時他當了皇帝,皇后還沒有接進宮,第一夫人還沒有選,凡是有女兒的大臣,都有當國丈的希望,大家都在探聽消息,都在打主意,尤其是霍光的那位潑婦太太。

漢宣帝就告訴左右的人,誰把我過去逃難時掉的一把寶劍找回來,我就很感謝了。

這就是中國文學上有一個有名的典故,「故劍難求」。

漢宣帝很會講話,他為什麼這樣講呢?他乾脆講把我老婆接進宮來當皇后不行嗎?讀歷史要懂,漢宣帝剛剛即位,權臣的力量大得很,政治圈裡的環境沒有搞清楚,不敢亂講話。

這就是他的高明。

那時他才十九歲。

我們有些人讀到博士了,二十七八歲都還不懂事。

有人向霍光一報告這個話,霍光一下子就明白了,於是趕快把許皇后找來了。

所以聰明人就是聰明人,如果是我們,說不定花錢買一把寶劍送上去,那就太笨了,只好拿寶劍把你的腦袋砍掉了。

但是霍光的太太不幹了,當然應該是我們的女兒做皇后的,這個姓許的是一個牢頭的女兒,她居然做皇后,而且我們見了她還要跪拜,那怎麼行?許皇后後來被霍光的太太毒死了。

漢宣帝見皇后是被毒死的,懷疑得很,但又找不出證據來,若干年後這個案子發了,漢宣帝氣極了,把霍光全家都殺了。

漢宣帝即位以後,丙臣也沒有怎麼得志。

丙臣一生沒有特別的成績,也沒有壞處,什麼道理?天下太平,有那麼一精一明的領袖,也不需要特別的表現了,也不需要特別的忠臣了。

漢宣帝對自己是怎麼長大的不清楚,想找都找不出來。

漢宣帝對丙吉也很好,但是不知道自己這條命是他救回來的,誰也不敢講,丙吉也不多說一句,這就是歷史上講的:「一生不言恩」,有大恩於人,他一輩子不講,心中像沒有事一樣無所謂,那個修養就是道德。

如果是一般人那還得了,唉呀,皇帝還是我培養出來的,總要給我一點擺攏的嗎。

一般人送一個蛋糕別人吃了,第二天就要講,我昨天送他一個好好的蛋糕,花了我三百塊錢,他謝都不謝。

這不是講歷史故事呢,我們青年同學們都要傚法丙吉的做人。

後來,丙吉當初請的幾個一奶一媽一中的一個,知道了原來吃一奶一的孩子是現在的皇帝,她丈夫是鄉下的流一氓,大概窮昏了頭,就一逼一她到京城來,到處找人吵。

慢慢地案子鬧大了,就把一奶一媽一抓到法庭審問,要她拿出證據,她就供出丙臣來。

丙臣一來就罵了她一頓,你有什麼功勞,我把你開除了的,真有功勞的是前面連個一奶一媽一,可惜死掉了。

丙臣這時才在法庭上講出來。

漢宣帝把一奶一媽一叫到宮中單獨一問,一奶一媽一把事情一五一十的全部講了。

漢宣帝也了不起,他沒有聲張,聽了就聽了。

漢宣帝賞了一奶一媽一很多錢,把她送回去了。

對丙臣卻不動聲色,也沒有說過感謝。

丙臣也沒有多說一句話,一如既往。

分類:諸子百家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莊子南華
序言01.逍遙游01.逍遙游:鯤魚化為大鵬鳥01.逍遙游:生命之息01.逍遙游:境界大小的差別01.逍遙游:南北兩極相通01.逍遙游:四等人材01.逍遙游:出格的高人01.逍遙游:真俗不二01.逍遙游:堯讓天下01.逍遙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01.逍遙游:不龜手之藥01.逍遙游:無何有之鄉02.齊物論:生滅變化無常02.齊物論:人籟地籟天籟02.齊物論:鹹其自取02.齊物論:世上無如人欲險02.齊物論:生滅變化無常02.齊物論:真宰是誰02.齊物論:活著在等死02.齊物論:師心自用02.齊物論: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02.齊物論:方生之說02.齊物論:引喻失義02.齊物論:唯達者知通為一02.齊物論:朝三暮四02.齊物論:生命的來源02.齊物論:成虧之間02.齊物論:用而不用 不用而用02.齊物論:道可道非常道02.齊物論: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02.齊物論:窮到源頭窮亦空02.齊物論:春秋經世02.齊物論:五不方能稱其大02.齊物論:絕頂聰明絕頂癡02.齊物論:聖人也有煩惱02.齊物論:辯來辯去辯不完02.齊物論:孟浪之言02.齊物論:姑妄言之姑聽之02.齊物論:生者寄也死者歸也02.齊物論:大夢誰先覺02.齊物論:天地蜩雙翼03.養生主:袁才子和鄭板橋03.養生主:緣督以為經03.養生主:殺生的藝術03.養生主:技進乎道03.養生主:由極高明而歸於平凡03.養生主:神雖王不善也03.養生主:隨緣世事無掛礙04.人間世:從謚法說起04.人間世:顏回想作王者師04.人間世:道不欲雜04.人間世:德蕩乎名知出乎爭04.人間世:皇帝也為難04.人間世:活不長的忠臣04.人間世:內直外曲成而上比04.人間世:江水東流去不回04.人間世:心齋04.人間世:波飛太液心無住04.人間世:自欺欺人 被人欺04.人間世:中國文化內聖的道統04.人間世:大使難當04.人間世:千古名將郭子儀04.人間世:天下二大戒04.人間世:外交的哲學04.人間世:言者風波也04.人間世:太子傅難當04.人間世:曲則全枉則直04.人間世:養虎的學問04.人間世:無用之材04.人間世:神木托夢04.人間世:異材04.人間世:支離疏的故事04.人間世:無用之用05.德充符:無腿的王駘05.德充符:止的人生05.德充符:申徒嘉給子產難堪05.德充符:游於羿之彀中05.德充符:兀者叔山無趾05.德充符:惡人哀駘它05.德充符:仙才李泌05.德充符:顛倒眾生05.德充符:無情之人06.大宗師:知天之所為06.大宗師:以所知養所不知06.大宗師:人為什麼短命06.大宗師:古之真人06.大宗師:道家好談兵06.大宗師:進退存亡之道06.大宗師:隱士與歷史文化06.大宗師:高士嚴子陵06.大宗師:真人的境界06.大宗師:以刑為體 以禮為翼06.大宗師:拈提漢史06.大宗師:丙吉問牛06.大宗師:相忘於江湖06.大宗師:莊子的寓言06.大宗師:有物先天地06.大宗師:聖人之道與聖人之才06.大宗師:安時而處順06.大宗師:善吾生 善吾死06.大宗師:心心相印06.大宗師:方之外與方之內06.大宗師:忘乎道術06.大宗師:生死問題06.大宗師:是非仁義是刑罰06.大宗師:坐忘06.大宗師:命也夫07.應帝王:四問而四不知07.應帝王:為政治國的哲學07.應帝王:游心與合氣07.應帝王:立於不測之地07.應帝王:神巫季鹹07.應帝王:地文之定屍居07.應帝王:太沖莫勝07.應帝王:守本份07.應帝王:物來則應過去不留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