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南華》01.逍遙游:不龜手之藥: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成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莊子南華》01.逍遙游:不龜手之藥

莊子南華

01.逍遙游:不龜手之藥

不龜手之藥

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五石。

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

非不呺然大也,吾為其無用而掊之。」

莊子曰:「夫子固拙於用大矣!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絖為事。

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

聚族而謀曰:「我世世為洴澼絖,不過數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請與之。」

客得之,以說吳王,越有難,吳王使之將。

冬與越人水戰,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

能不龜手,一也。

或以封,或不免於洴澼絖,則所用之異也。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

惠子謂莊子曰:「吾有大樹,人謂之樗。

其大本臃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捲曲而不中規矩;立之途,匠人不顧。

今子之言,大而無用,眾所同去也。」

莊子曰;「子獨不見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東西跳梁,不辟高下,中於機辟,死於罔罟。

今夫犛牛,其大若垂天之雲;此能為大矣,而不能執鼠。

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

不夭斤斧,物無害者。

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五石。

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

非不呺然大也,吾為其無用而掊之。」

這裡舉出一個與莊子同時代的人,惠子。

惠子是當時的「名家」。

古代文化講「名家」,這個「名」就是邏輯,所謂「名理」,表示名稱、思想和觀念的意思,任何一個思想、名稱和觀念,都要合乎條理才行,即後世西方的邏輯學。

惠子是當時的「名家」,講邏輯,講論辯,他和莊子非常好。

惠子有一次告訴莊子說:魏王送我一個大瓠瓜的種一子,我就種起來,結果長了一個大瓠瓜。

有多大呢?「五石」,大概比我們這個講台的桌子還大三四倍,如果我們現在拿來做菜,這裡滿堂也都夠吃了。

古人在農村裡常常把瓜切開,曬乾了當水瓢用。

惠子說:如果我拿它來作盛水用,又拿不動;如果我把它剖開了曬乾作舀水用的水瓢,水缸又沒有那麼大。

這個東西大是大,但是大得沒有用。

莊子曰:夫子固拙於用大矣!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絖為事。

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

聚族而謀曰:「我世世為洴澼絖,不過數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請與之。」

莊子對惠子說:你這個邏輯專家,當然比博士還要博,比教授還要會教,可是你光講空洞的理論,不會實際去用。

莊子接著給惠子講一個故事:宋國有一個人,家裡有個不裂手的秘方。

在大一陸北方天冷的時候,手很容易凍裂的,鄉下的人就曉得用些羊油、豬油擦在手上,就不再裂開了。

天冷一下子走到房間裡烤火,千萬不要摸鼻子,一摸鼻子就會全掉下來,也不覺得痛的,等身上暖和起來了,血液流一出來才會覺得痛,像鼻子掉了,耳朵掉了,那都是真實的事。

宋人有了這個家傳的秘方,能在冬天裡塗在身上,不生凍瘡,手上皮膚不會裂開來,所以這家人,憑了這個秘方,世世代代漂白,都不會傷手。

現在年青人沒有看過,我們小時候,自己家裡的布織了以後要漂白,染布也要漂,漂布要站在流水中漂,人光著腳在水裡站上半天一天的,要是冬天凍都要凍死。

所以漂布有這個「不龜手之藥」太好了。

在南方還有一種藥,冬天了吃過這種藥後,可以脫一光衣服跳到深海裡,幾個鐘頭都不覺得冷,然後上來穿衣服正好,如果吃了藥不到冰冷的水裡泡著,人是要燒死的。

這個故事講另外一個人經過這裡,聽說這家裡有這個秘方,要求以「百金」——也許相當於現在一百萬美金的價值,購買這個秘方。

於是這家人開了一個家庭大會議,認為保存了祖傳的秘方也沒有什麼了不起,最多給人家漂布,靠做苦工吃飯,而且每個月做下來也不過幾千塊錢,只夠生活而已。

現在一下子就賣了一百萬美金,全家人從此都發財了。

於是就把秘方賣了。

客得之,以說吳王,越有難,吳王使之將。

冬與越人水戰,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

能不龜手,一也。

或以封,或不免於洴澼絖,則所用之異也。

這個人買了秘方以後幹什麼呢?到南方去遊說吳王。

吳越地在海邊,打仗要練海軍作水戰,他遊說吳王成功,做了吳國的海軍司令,替吳國練兵。

到了冬天,和越國作戰,吳國的海軍塗了他的藥,不怕冷,不生凍瘡,大敗越國,因之立了大功,「裂地而封之」。

古代打仗有了功勞,要分封一塊土地歸他收稅,叫「裂地而封」。

你看同樣一個秘方,有智能的人能夠利用它不生凍瘡,不裂皮膚這一點而封侯拜將,名留萬古。

而這一家人卻只能用這同一個方子,世世代代替一人家漂布。

同樣一個東西,就看人的聰明智能,怎樣去運用,而得到天壤之別的結果。

因此一個人,窮困潦倒了不要怨天尤人,要靠自己的智能去想辦法翻身。

所以任何思想,任何制度,不一定可靠,主要在於人的聰明智能,在於能否善於運用,「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

講完這個故事,莊子就批評惠子:你現在家裡頭有這麼一個大瓠瓜,太好了,怎麼怕沒有用處呢?要知道春秋戰國時期,交通很不方便,要找一隻船都是很難的事。

莊子說你把大瓠瓜曬乾了挖空,像坐在大船裡一樣,也不買船票,到處都可以玩。

結果你還擔心瓠瓜太大了沒有用。

「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這句話不僅罵了惠子,還罵了古今中外的天下人,就是說你心裡亂作一一團一,大草包一個,是個大笨蛋。

後世的文學家經常罵人「蓬心」,其典故就是這麼來的。

這是《逍遙游》第七節。

我們借用佛學的觀點給它做個小結論,即智量境界的異同。

世界上的事物,本來就沒有大小和好壞之分,一個人智量大,見地高,境界應用高,就能把一個不相干的小事情用來「齊家治國平天下」。

修道也是一樣的道理,一個不相干的方法可以使他達到超凡入聖的境界。

如果智量境界應用的見地不夠,即使再了不起、再高明的東西,到了他手裡也會沒有用。

像莊子他本身很高明,寫了一部《莊子》,結果呢?留給我們後來的學者作為拿學位的論文資料而已,把《莊子》用小了,也變成惠子的瓠瓜,很可憐。

分類:諸子百家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莊子南華
序言01.逍遙游01.逍遙游:鯤魚化為大鵬鳥01.逍遙游:生命之息01.逍遙游:境界大小的差別01.逍遙游:南北兩極相通01.逍遙游:四等人材01.逍遙游:出格的高人01.逍遙游:真俗不二01.逍遙游:堯讓天下01.逍遙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01.逍遙游:不龜手之藥01.逍遙游:無何有之鄉02.齊物論:生滅變化無常02.齊物論:人籟地籟天籟02.齊物論:鹹其自取02.齊物論:世上無如人欲險02.齊物論:生滅變化無常02.齊物論:真宰是誰02.齊物論:活著在等死02.齊物論:師心自用02.齊物論: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02.齊物論:方生之說02.齊物論:引喻失義02.齊物論:唯達者知通為一02.齊物論:朝三暮四02.齊物論:生命的來源02.齊物論:成虧之間02.齊物論:用而不用 不用而用02.齊物論:道可道非常道02.齊物論: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02.齊物論:窮到源頭窮亦空02.齊物論:春秋經世02.齊物論:五不方能稱其大02.齊物論:絕頂聰明絕頂癡02.齊物論:聖人也有煩惱02.齊物論:辯來辯去辯不完02.齊物論:孟浪之言02.齊物論:姑妄言之姑聽之02.齊物論:生者寄也死者歸也02.齊物論:大夢誰先覺02.齊物論:天地蜩雙翼03.養生主:袁才子和鄭板橋03.養生主:緣督以為經03.養生主:殺生的藝術03.養生主:技進乎道03.養生主:由極高明而歸於平凡03.養生主:神雖王不善也03.養生主:隨緣世事無掛礙04.人間世:從謚法說起04.人間世:顏回想作王者師04.人間世:道不欲雜04.人間世:德蕩乎名知出乎爭04.人間世:皇帝也為難04.人間世:活不長的忠臣04.人間世:內直外曲成而上比04.人間世:江水東流去不回04.人間世:心齋04.人間世:波飛太液心無住04.人間世:自欺欺人 被人欺04.人間世:中國文化內聖的道統04.人間世:大使難當04.人間世:千古名將郭子儀04.人間世:天下二大戒04.人間世:外交的哲學04.人間世:言者風波也04.人間世:太子傅難當04.人間世:曲則全枉則直04.人間世:養虎的學問04.人間世:無用之材04.人間世:神木托夢04.人間世:異材04.人間世:支離疏的故事04.人間世:無用之用05.德充符:無腿的王駘05.德充符:止的人生05.德充符:申徒嘉給子產難堪05.德充符:游於羿之彀中05.德充符:兀者叔山無趾05.德充符:惡人哀駘它05.德充符:仙才李泌05.德充符:顛倒眾生05.德充符:無情之人06.大宗師:知天之所為06.大宗師:以所知養所不知06.大宗師:人為什麼短命06.大宗師:古之真人06.大宗師:道家好談兵06.大宗師:進退存亡之道06.大宗師:隱士與歷史文化06.大宗師:高士嚴子陵06.大宗師:真人的境界06.大宗師:以刑為體 以禮為翼06.大宗師:拈提漢史06.大宗師:丙吉問牛06.大宗師:相忘於江湖06.大宗師:莊子的寓言06.大宗師:有物先天地06.大宗師:聖人之道與聖人之才06.大宗師:安時而處順06.大宗師:善吾生 善吾死06.大宗師:心心相印06.大宗師:方之外與方之內06.大宗師:忘乎道術06.大宗師:生死問題06.大宗師:是非仁義是刑罰06.大宗師:坐忘06.大宗師:命也夫07.應帝王:四問而四不知07.應帝王:為政治國的哲學07.應帝王:游心與合氣07.應帝王:立於不測之地07.應帝王:神巫季鹹07.應帝王:地文之定屍居07.應帝王:太沖莫勝07.應帝王:守本份07.應帝王:物來則應過去不留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