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南華》02.齊物論:真宰是誰:非彼無我,非我無所齲是亦近矣,而不知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莊子南華》02.齊物論:真宰是誰

莊子南華

02.齊物論:真宰是誰

真宰是誰

非彼無我,非我無所齲是亦近矣,而不知其所為使。

必有真宰,而特不得其眹。

可形已信,而不見其形,有情而無形。

百孩九竅、六藏,賅而存焉,吾誰與為親?汝皆悅之乎?其有私焉?如是皆有為臣妾乎?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也。

其遞相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

如求得其情與不得,無益損乎其真。

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盡,與物相刃相一靡一,其行盡如馳,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蕭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可不哀邪!人謂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與之然,可不謂大哀乎?

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獨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夫隨其成心而師之,誰獨且無師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與有焉。

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適越而昔至也,是以無有為有。

無有為有,雖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獨且奈何哉?

莊子上面講了一句「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我們晝夜生理在互相變化,每個思想,每個觀念在交流,好像我們生命是活的,但活到多久,是個什麼東西找不出來,既然找不出來,算了吧!就把我們這個白天到夜裡活著的,又會叫,又會鬧,又會哭,又會笑的東西,姑且就把這們當成一個生命存在,好不好呢?我們當然會認為不好。

不好怎麼辦?下面莊子又提出:

非彼無我,非我無所齲是亦近矣。

「非彼無我」,「彼」就是他,不是他,沒有我,「非我無所缺不是我,抓不住一個東西;「是亦近矣」這樣就差不多了,這是在講什麼話呢?可是翻譯成白話也就只能這樣翻呀,就像有些年輕人談戀一愛一寫情書一樣:不是你,就沒有我,不是我嘛,也抓不住你,這樣吧,差不多。

《莊子》這不是一個年輕人寫的情書嗎?那麼這是講的什麼呢?莊子這裡告訴我們生命的根源:「心」「物」兩個是一樣的作用。

「彼」就是物,拿我們講是現在的生命存在,就是生理、身一體;「非彼」,沒有它,顯不出「我」的作用。

「我」是什麼?「非我無所缺,我們有形體的活動,如果沒有「我」,沒有這個靈魂在內,這個肉一體一點價值都沒有。

能夠這樣去瞭解就差不多了。

我們從佛學的角度看「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

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

這一段,佛學講,這個生命的存在是意識的流注,我們思想意識,自己感覺活了一天,想了一天,每一個思想像河流一樣,表面上看這個河流是一種存在,不曉得已經跑到大西洋還是大東洋去了,不曉得跑到哪裡去了。

我們看起來有個「我」存在在這裡,實際這個「我」是「假我」,我們的思想、情緒不過是意識流注而已,真的找不到。

但是,意識的流注要借物,沒有生理,沒有物理,不能代表出來,我單我們身一體是意識的流注而形成萬象。

這些莊子在後面說得很多,我們暫時作出相比較的瞭解。

至於後來莊子提到:「非彼無我,非我無所齲是亦近矣。」

這就是後世禪宗臨濟宗所講的賓主關係,拿西方哲學比較,就是主觀與客觀之間,如果沒有客觀,何以能形成主觀?主觀和客觀是相對了,同樣的,沒有主觀,也無所謂有客觀的存在。

莊子他說你這個樣子去瞭解,就差不多了,還不是完全對。

為什麼呢?他跟著講:

而不知其所為使。

為什麼差不多?差不多在哪裡?因為你並沒有找出生命的主宰來,因為你不知道「其所為使」,能夠使我們有思想的,能夠使我們身一體有感覺的,最初這個機關相開動,指揮你動的,那個是什麼?你沒有找到,所以啊,這就是「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

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眹。

假定有人說:這個生命不要追究了,我們這個生理作用,生命來源裡頭有個主宰,這個主宰就是「真宰」,宗教家就叫他上帝、神、菩薩,你把我的感情、思想停止一個鐘頭好不好?給我輕鬆一下。

這個「真宰」不答應,還是照樣機關開動,那我們就不敢隨便冒昧地相信上帝、神、菩薩這個東西?所以,「而不知其所為使。」

,開始指示我的是什麼?這個生命,當我們父母沒有生我以前,要我來投胎的那個是什麼東西?還是沒有東西?「若有真宰」,如果有一個作主的,它在那裡?我們找找看,「而特不得其眹」,找不出一點影子,找不出一個真正的「我」來。

那一般人怎麼辦呢?

可行已信,而不見其形,有情而無形。

我們每一天做人的思想、行動上,好像有個思想,有個行動在動。

「已信」,好像主宰這個東西就是我,是我嗎?你找找看,我是什麼樣子?「而不見其形」,但是又找不到它的形狀。

是你的靈魂嗎?靈魂又是什麼樣子呢?是心嗎?心又是什麼?心不是心臟啊,我們把心臟割了換一個還可以活著;也不是腦,現在科學進步了,把它換一換,稍稍動一個手術,還是可以思想,可見也不是腦。

這個主宰是「而不見其形,有情而無形」。

人的生命就這麼奇怪,有這個感情。

我們很一愛一我們的身一體,對它是最有感情的。

對父母的一愛一也好,男一女間的相一愛一也好,說「我一愛一你」,真的呀?靠不住!我還是一愛一我,這個最重要。

我真的一愛一自己嗎?也不一定,如果醫生告訴你這一邊要割掉才可以活,那就割掉不要了,對自己還是不一愛一。

究竟一愛一的是什麼?找不出來,所以雖然是「有情」,「而無形」。

百孩九竅、六藏,賅而存焉。

吾誰與為親?汝皆說之乎?其有私焉?

「百罕,很多的骨頭;「九竅」,人身上有九個竅,頭部七個:鼻孔、眼睛、耳朵各兩個,嘴巴一個,下面雨個。

「六藏」,肚子裡頭有五藏六腑,心肝脾肺腎大小腸等等。

「賅而存焉」,把這東西湊攏來,合成一個機器,叫做人,活在這裡,存在在這裡。

佛經上也說,人一體是三十六樣東西,如頭髮啦,骨頭啦,牙齒啦,眼睛等等拼湊在一起,成了一個人,遣這個身一體,哪一樣是我最親一愛一的?你說眼睛是我最親一愛一的,把你耳朵割掉好了,你絕對不幹。

究竟哪一樣是我親一愛一的?或者說這個生命存在,一根頭髮,一個指甲,全體我都很喜歡它;或者說,我特別一愛一我的眼睛,或特別一愛一我的嘴巴。

實際上我們研究下來,自己全部的身一體,沒有一樣喜歡的,但是樣樣也都喜歡,因為它是屬於我的生命。

換句話,這個身一體,現在這個生命存在,是我暫時之所屬。

猶如買了一個房子,產權是屬於你的,但是它畢竟不是你真有,死了以後它就不屬於你的了。

如是為臣妾乎?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其遞相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

這個形容很妙,也可以說是政治的原理。

例如古代帝王領導天下,下面的都是我的臣民,都是我的妻妾,從理論上講,我的臣民、妻妾個個都是好的,可是他們」不足以相治」,內部之間並不友一愛一。

所以當人犯了罪,要被打屁一股的時候,屁一股很討厭頭腦,都是你,為什麼害得我挨打呢?我們這個生命同樣經常不平衡,今天頭疼,明天又牙疼,剛剛把拉肚治好了,又開始便秘,說明「臣妾」之間「不足以相治」,彼此都不和一愛一。

莊子又說,我們的身一體是互相作主的民一主作風,要看書的時候,眼睛當主席;要彈琴的時候,指頭當主席,其它都不要管事。

所以,「遞相為君臣」,遞相為賓主。

但是,你找找看,身一體裡是不是有一個真正作主的「君」存在?

我們看了《莊子》這一段,再看看佛學的《楞嚴經》,這一段跟《楞嚴經》的上半部分一樣,就是找了半天,你的心在哪裡?靈魂在哪裡?身一體上面都不是。

如求得其情與不得,無益損乎其真。

《莊子》處處都是話頭,經常講著講著,給你一個問題,卻不做回答,但是有沒有答案啊?好像又有答案。

莊子說你找找看,在現有的存在的生命、身一體中有沒有一個真正的主宰呢?假定你在我們生命的內部找出來一個東西,好像找到了,有一點影子,「如求得其情與不得,」不是真找到。

或者說你在身一體內部、生命中找遍了,都找不出生命的主宰是什麼?「無益損乎其真。」

沒有關係,對現在身一體的存在也沒有損害,還是照舊的活下去,那個真正的主宰不管你找到與否,都沒有關係。

看起來,這兩句話好像後世禪宗所講的「迷與悟不二」,開悟與不開悟都是一樣,從表面上看來是一樣。

換句話說,這個生命的「君」,「真宰」,它不垢不淨,不生不滅,不述不悟,不多不少,不老也不死。

永遠就是如是,你懂也好、不懂也好,它都一樣。

但是我們要懂得它,這個理由是什麼呢?莊子後面自然會講。

分類:諸子百家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莊子南華
序言01.逍遙游01.逍遙游:鯤魚化為大鵬鳥01.逍遙游:生命之息01.逍遙游:境界大小的差別01.逍遙游:南北兩極相通01.逍遙游:四等人材01.逍遙游:出格的高人01.逍遙游:真俗不二01.逍遙游:堯讓天下01.逍遙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01.逍遙游:不龜手之藥01.逍遙游:無何有之鄉02.齊物論:生滅變化無常02.齊物論:人籟地籟天籟02.齊物論:鹹其自取02.齊物論:世上無如人欲險02.齊物論:生滅變化無常02.齊物論:真宰是誰02.齊物論:活著在等死02.齊物論:師心自用02.齊物論: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02.齊物論:方生之說02.齊物論:引喻失義02.齊物論:唯達者知通為一02.齊物論:朝三暮四02.齊物論:生命的來源02.齊物論:成虧之間02.齊物論:用而不用 不用而用02.齊物論:道可道非常道02.齊物論: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02.齊物論:窮到源頭窮亦空02.齊物論:春秋經世02.齊物論:五不方能稱其大02.齊物論:絕頂聰明絕頂癡02.齊物論:聖人也有煩惱02.齊物論:辯來辯去辯不完02.齊物論:孟浪之言02.齊物論:姑妄言之姑聽之02.齊物論:生者寄也死者歸也02.齊物論:大夢誰先覺02.齊物論:天地蜩雙翼03.養生主:袁才子和鄭板橋03.養生主:緣督以為經03.養生主:殺生的藝術03.養生主:技進乎道03.養生主:由極高明而歸於平凡03.養生主:神雖王不善也03.養生主:隨緣世事無掛礙04.人間世:從謚法說起04.人間世:顏回想作王者師04.人間世:道不欲雜04.人間世:德蕩乎名知出乎爭04.人間世:皇帝也為難04.人間世:活不長的忠臣04.人間世:內直外曲成而上比04.人間世:江水東流去不回04.人間世:心齋04.人間世:波飛太液心無住04.人間世:自欺欺人 被人欺04.人間世:中國文化內聖的道統04.人間世:大使難當04.人間世:千古名將郭子儀04.人間世:天下二大戒04.人間世:外交的哲學04.人間世:言者風波也04.人間世:太子傅難當04.人間世:曲則全枉則直04.人間世:養虎的學問04.人間世:無用之材04.人間世:神木托夢04.人間世:異材04.人間世:支離疏的故事04.人間世:無用之用05.德充符:無腿的王駘05.德充符:止的人生05.德充符:申徒嘉給子產難堪05.德充符:游於羿之彀中05.德充符:兀者叔山無趾05.德充符:惡人哀駘它05.德充符:仙才李泌05.德充符:顛倒眾生05.德充符:無情之人06.大宗師:知天之所為06.大宗師:以所知養所不知06.大宗師:人為什麼短命06.大宗師:古之真人06.大宗師:道家好談兵06.大宗師:進退存亡之道06.大宗師:隱士與歷史文化06.大宗師:高士嚴子陵06.大宗師:真人的境界06.大宗師:以刑為體 以禮為翼06.大宗師:拈提漢史06.大宗師:丙吉問牛06.大宗師:相忘於江湖06.大宗師:莊子的寓言06.大宗師:有物先天地06.大宗師:聖人之道與聖人之才06.大宗師:安時而處順06.大宗師:善吾生 善吾死06.大宗師:心心相印06.大宗師:方之外與方之內06.大宗師:忘乎道術06.大宗師:生死問題06.大宗師:是非仁義是刑罰06.大宗師:坐忘06.大宗師:命也夫07.應帝王:四問而四不知07.應帝王:為政治國的哲學07.應帝王:游心與合氣07.應帝王:立於不測之地07.應帝王:神巫季鹹07.應帝王:地文之定屍居07.應帝王:太沖莫勝07.應帝王:守本份07.應帝王:物來則應過去不留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