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南華》01.逍遙游:堯讓天下:堯讓天下於許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於光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莊子南華》01.逍遙游:堯讓天下

莊子南華

01.逍遙游:堯讓天下

堯讓天下

堯讓天下於許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難乎?時雨降矣而猶浸灌,其於澤也,不亦勞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猶一屍一之。

吾自視缺然,請致天下!」許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猶代子,吾將為名乎?名者,實之賓也。

吾將為賓乎?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為!庖人雖不治庖,一屍一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堯讓天下於許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難乎?時雨降矣而猶浸灌,其於澤也,不亦勞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猶一屍一之。

吾自視缺然,請致天下!」

我們中國歷史上相傳有這麼一件事,這是上古的史料記載的故事,正史裡沒有的。

上古史料非常重視這個問題,堯、舜、禹幾位都讓過天下。

中華民族的上古老祖宗是公天下,天下不是屬於哪一家的,德者居之。

三代以後變成家天下,封天下了。

堯年紀大了,覺得要讓位了,於是想找個繼承人。

當時有幾個了不起的人,最有名的是許由,另一位是許由的好朋友巢父。

堯就到山裡找到許由,說我年紀大了,你是聖人,國家需要你出來接皇帝的位。

許由一聽,當然推辭了,推辭的話各書所載不一,然後把堯送下山去。

許由覺得聽了讓位當皇帝的話很髒,心煩得很,就跑到溪邊去洗耳朵。

剛好巢父牽了一頭牛過來,就問老兄你今天怎麼在這裡洗耳朵?許由講了原因。

巢父說你把清水給洗髒了,那我的牛就不在這裡喝水了。

於是把牛牽走了。

這是歷史上有名的故事。

我們的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為什麼那麼推崇古代隱士的這種思想和做法呢?其實這些高士、隱士走的就是「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的路線。

歷史變亂到了極點,他們出來撥亂反正,等國家天下太平了,又一個個都溜掉。

我們現在回到原文:堯讓位給許由的時候,當時有一套說辭:你老先生要知道,太陽與月亮出來了,在陽光和月光下還點蠟燭,拿紙捻子燒火,「其於光也,不亦難乎?」

這個光明藐小了,這是很難過很討厭的事情。

堯是推崇許由象太陽月亮一樣偉大,像我嘛,太陽下面一枝小蠟燭,不算什麼。

第二個比方:「時雨降矣,」夏天熱的要命,結果大雨傾盆,街上滿都是水,就是「時雨」。

「而猶浸灌,」大家卻覺得不夠,還從水井、水溝裡打水。

「其於澤也,不亦勞乎?」

天上那麼大的雨水下來了,結果還到水溝去打水,那點水算什麼啊!

這兩個比方很有道理。

一個比方了不起的人,就是日月的光明;一個比方人在社會上有功德,就像天上下的大雨。

在歷史上經常用這些個來恭維人。

在我們的歷史文化上,無論正史還是小說,都把適時的下雨比方給予別人的恩惠。

《水滸傳》上就寫到梁山寨上當土匪頭子的宋江,他的外號叫「及時雨」。

《水滸傳》你們注意,每個外號都有哲學。

「及時雨」?夏天熱得要命,下來的雨多好啊,結果這個傢伙「宋江」送到江裡去了,這個雨沒用了。

軍師是「智多星」吳用,智多星好啊,智能那麼高,辦法又多,像天上的星星一樣,他的名字叫「吳用」智多星無用。

看完《水滸傳》人物的綽號同他的本名,你就會哈哈大笑了,加上小說描寫的人物的個一性一、人品,是非常有意思的。

堯作了兩個比方之後,接著說:「夫子立而天下治,」古代尊稱別人為「夫子」,相當於後代的先生。

他說先生只要在那裡一站,不需要講話,天下就太平了;「而我猶一屍一之,」「一屍一」就是一屍一體,換句話說代表傀儡。

我好像給人捧起的傀儡一樣坐在上面當皇帝,實際上白吃了世間一輩子的飯,像一屍一體一樣站在這裡。

所以我反省自己,自己缺點太多;想你出來當皇帝治理天下。

越俎代庖

許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猶代子,吾將為名乎?名者,實之賓也。

吾將為賓乎?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為!庖人雖不治庖,一屍一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許由答覆堯:你把國家治理得很好,很太平,現在叫我來接班代理,我為了什麼?求些虛名嗎?「名者,實之賓也。」

這個道理要注意,真正的「名」是實際行為成果的一個附屬品,所謂主與賓之分,功勞是主體;有功勞因此就有大名。

譬如一個人真有道德,接受了獎賞,那是名與實相同,如果沒有事實而只有名,文學上就稱為虛名,假的。

許由的意思說:真正的名要有事實,要有功勞。

天下如果沒有治好,我出來為你抬轎子還有一點功勞,你現在已經治好了,連轎子都不用人抬了,我還出來幹什麼?

下面許由也作個比喻:「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小鳥在森林裡,只要有一條樹枝給它立足就很高興了。

風一吹過來,一搖一搖的,鳥在那裡又唱又鬧,兩個眼睛滴溜溜到處轉,它覺得整個天地都是屬於自己的,非常自一由自在。

像我們青年同學聯考過後,出了考場,到山裡頭找一塊大石頭躺下來,那個時候,爸爸一媽一媽一都看不到,誰也不過問,就會覺得整個天地都是我的,很偉大,跟這個小鳥一樣的,不過一上課堂就要命了。

「偃鼠」是田里的老鼠。

「偃鼠」口乾了跑去喝水,它只要喝一點點水肚子就脹了。

這個比喻是說小人物,小境界,只要自己覺得滿足就可以了,再找一個環境去滿足是不必要的。

你們年青人境界看得少。

我們當年在大夢山遊玩的時候,有些高的山坡爬都爬不動,有些地方爬一步,爬第二步膝蓋就要提起來;路又特別窄,兩邊是萬丈懸崖,看都不敢看,看了人要發暈的。

像我們這些自認為了不起的,到底還是起不了。

這些地方我們當然不行,就找本地人背著走,有男的也有女的,他們都是山裡頭的人,背著籮筐一樣的東西掛在肩膀上,我們是反過來坐在上面,當然我們坐在上面,只能拿一句話去形容:慚愧慚愧。

這些人就背著我們上去了,我們坐在後面反過來看,像《封神榜》上的申公豹一樣,申公豹的頭是歪的,後腦在前面;臉孔在後面,我們那時覺得自己變成申公豹了。

開始專門只看來路,兩邊不敢看,坐著看著,覺得真舒服啊,人在半空中,下面都是白雲,雲層裡有些亮光走來走去,配合著「嘟嚕嚨咚」的聲音,其實下面在打大雷,我們走在雷的上頭,天空太陽朗照,風景很好,兩個截然不同的境界。

有時他們背累了,我們也坐累了,大家就停下來休息,我們在樹林裡找石頭坐下來看風景,他們呢,不大坐的,拿個木頭橫起來那麼一靠,然後點一支葉子煙,一一毛一錢不曉得買好幾支,煙吸進來一吐,看那個的神情啊,那時候堯來請他當皇帝都不幹。

他們勞累過後,到了廟子就可以拿到錢了,然後買饅頭一吃,肚子吃得飽飽的,舒服得很,像當了皇帝或是發了大財一樣。

所以人生境界不同。

許由說:我只需要現在過的境界就滿足了,「歸休乎君,」古代人穿大袖子,我們可以想像到許由的樣子:把袖子一拂,「你回去吧。」

有唱京戲的味道。

「予無所用天下為!」有道之士,何必幹這個事呢?「庖人雖不治庖,一屍一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庖人」是廚師。

「祝」是禱告的意思。

什麼叫「一屍一祝」呢?古代的巫師,相當於現在天主教的神父,佛教的法師,回教的阿訇這一類人。

廚師不在廚房裡做菜了,當神父當法師的總不能把他的位置佔了,替他去做菜吧。

為什麼莊子引用廚師來作比喻?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是講究吃的,歷史上也出過好幾個名廚師,有好有壞。

第一個好廚師是伊尹,商湯的宰相,他沒有當宰相以前,故意請求做廚師,以便有機會跟皇帝見面。

他的菜做得非常好,據說做出的好菜要有十個條件才行,不但味道好營養高,而且想胖吃了就能胖起來,要瘦吃了就能瘦掉,簡直吹神了。

像過去賣梨糕糖的吹牛一樣:老太婆吃了梨糕糖就長生不老,年青人吃了馬上長高,趕考的人吃了馬上就考上了,要考不起的吃了梨膏糖一個字也寫不出來,效果就有那麼神奇。

伊尹後來當了宰相,使國家興旺。

我喜歡吃,也曉得做廚師的確很難,雖然能夠使大家吃了都滿意,可他在廚房裡可夠苦的,累得汗流浹背,一般人吃飽了,還不知道廚師是怎樣辛苦做出來的。

所以名廚師喜歡吃一點醬瓜,一點稀飯,因為好菜做出來他自己都吃不下了。

治理天下國家也一樣。

看到政通人和,社會安定,也不曉得上面的人是多辛苦治理好的。

所以古人有句詩:「洛陽三月花如錦,多少工夫織得成。」

宋朝的首都洛陽,三個月來整個變成花都了,我們只欣賞它的成果好看,卻不知道創業的艱難。

許由說,堯,你做了幾十年廚師,天天做好飯菜給天下人吃吃,自己苦死了,熱死了,你現在想不幹,對不起,我不會做飯,光會唸經,只曉得「南無南無……」或者禱告上帝,「啊!聖母瑪麗亞……」菜我不會做,沒有辦法來管廚房,管不好的,只有各人干各行。

所以,莊子用廚師來作比喻,這一段包含了很深的意義。

要做一個自我超越的人,就必須擺脫世俗的枷鎖,否則很容易為名利所困,名利所困是很難解脫的,這是事實。

所以許多人講:「我什麼都放得下來,生活嘛,有什麼辦法?」

一聽好像是真理,不一定。

實際上我們做了一輩子人都沒有為自己在生活,都是廚師,做了半天飯,都是做來給別人吃的,或者做給子女吃的,或是做給別人吃。

因此必須要解脫了世俗的枷鎖,才可以不為名利所累,做到「聖人無名」。

許由連皇帝都不想當,我們看起來已經覺得很高了,但是莊子告訴我們,人超越昇華到這個地步,也只是世俗的解脫而已,還沒有達到出世的解脫。

下面他引出出世解脫的來了。

分類:諸子百家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莊子南華
序言01.逍遙游01.逍遙游:鯤魚化為大鵬鳥01.逍遙游:生命之息01.逍遙游:境界大小的差別01.逍遙游:南北兩極相通01.逍遙游:四等人材01.逍遙游:出格的高人01.逍遙游:真俗不二01.逍遙游:堯讓天下01.逍遙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01.逍遙游:不龜手之藥01.逍遙游:無何有之鄉02.齊物論:生滅變化無常02.齊物論:人籟地籟天籟02.齊物論:鹹其自取02.齊物論:世上無如人欲險02.齊物論:生滅變化無常02.齊物論:真宰是誰02.齊物論:活著在等死02.齊物論:師心自用02.齊物論: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02.齊物論:方生之說02.齊物論:引喻失義02.齊物論:唯達者知通為一02.齊物論:朝三暮四02.齊物論:生命的來源02.齊物論:成虧之間02.齊物論:用而不用 不用而用02.齊物論:道可道非常道02.齊物論: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02.齊物論:窮到源頭窮亦空02.齊物論:春秋經世02.齊物論:五不方能稱其大02.齊物論:絕頂聰明絕頂癡02.齊物論:聖人也有煩惱02.齊物論:辯來辯去辯不完02.齊物論:孟浪之言02.齊物論:姑妄言之姑聽之02.齊物論:生者寄也死者歸也02.齊物論:大夢誰先覺02.齊物論:天地蜩雙翼03.養生主:袁才子和鄭板橋03.養生主:緣督以為經03.養生主:殺生的藝術03.養生主:技進乎道03.養生主:由極高明而歸於平凡03.養生主:神雖王不善也03.養生主:隨緣世事無掛礙04.人間世:從謚法說起04.人間世:顏回想作王者師04.人間世:道不欲雜04.人間世:德蕩乎名知出乎爭04.人間世:皇帝也為難04.人間世:活不長的忠臣04.人間世:內直外曲成而上比04.人間世:江水東流去不回04.人間世:心齋04.人間世:波飛太液心無住04.人間世:自欺欺人 被人欺04.人間世:中國文化內聖的道統04.人間世:大使難當04.人間世:千古名將郭子儀04.人間世:天下二大戒04.人間世:外交的哲學04.人間世:言者風波也04.人間世:太子傅難當04.人間世:曲則全枉則直04.人間世:養虎的學問04.人間世:無用之材04.人間世:神木托夢04.人間世:異材04.人間世:支離疏的故事04.人間世:無用之用05.德充符:無腿的王駘05.德充符:止的人生05.德充符:申徒嘉給子產難堪05.德充符:游於羿之彀中05.德充符:兀者叔山無趾05.德充符:惡人哀駘它05.德充符:仙才李泌05.德充符:顛倒眾生05.德充符:無情之人06.大宗師:知天之所為06.大宗師:以所知養所不知06.大宗師:人為什麼短命06.大宗師:古之真人06.大宗師:道家好談兵06.大宗師:進退存亡之道06.大宗師:隱士與歷史文化06.大宗師:高士嚴子陵06.大宗師:真人的境界06.大宗師:以刑為體 以禮為翼06.大宗師:拈提漢史06.大宗師:丙吉問牛06.大宗師:相忘於江湖06.大宗師:莊子的寓言06.大宗師:有物先天地06.大宗師:聖人之道與聖人之才06.大宗師:安時而處順06.大宗師:善吾生 善吾死06.大宗師:心心相印06.大宗師:方之外與方之內06.大宗師:忘乎道術06.大宗師:生死問題06.大宗師:是非仁義是刑罰06.大宗師:坐忘06.大宗師:命也夫07.應帝王:四問而四不知07.應帝王:為政治國的哲學07.應帝王:游心與合氣07.應帝王:立於不測之地07.應帝王:神巫季鹹07.應帝王:地文之定屍居07.應帝王:太沖莫勝07.應帝王:守本份07.應帝王:物來則應過去不留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