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譜查詢河南菜

美食菜譜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白扒海參

1. 將海參放開水鍋內煮軟,撈在涼水盆內淘涼;2. 淘涼的海參放砧墩上,用刀尖從海參肚上割開口,再放砂鍋內,加入開水,放火上煮幾滾,端下火來,用盤扣住,放在煤火台上較熱處泡發;3. 見海參柔軟時,用勺撈在涼水盆內,將外邊的黑沙皮刮淨,肚內肝臟摳淨,現出青肉;4. 治淨的海參再放開水鍋內煮透,撈在砂鍋內,加入開水,用盤扣住,放煤火台上較熱處,泡發四五小時;5. 見海參發脹,光滑柔軟時,撈在溫水盆內,用指甲將裡外細細摳一遍;6. 再放開水鍋內汆透,撈在盆內,兌入開水,用盤扣住、泡發3、4 小時;7. 見海參柔軟,光滑發亮,用開水汆一下,撈在盆內,再用開水泡發;8. 每天早晚各汆一次,共發2 天,脹好備用;9. 將蹄筋的肉頭剁去,放在二成熱的油鍋裡漿透;10. 待蹄筋收縮,撈在大溫油鍋裡,再放火上炸制;11. 至油熱五六成時,端鍋高火,用勺舀油不停地往蹄筋上澆,使蹄筋逐漸起泡;12. 油涼時,端在火上,油熱再端下,這樣連續三次端鍋頓火,蹄泡起勻,發白亮時,撈在溫水盆內;13. 泡至蹄筋發軟,將水倒出,加鹼面少許,用手揉搓,去淨油脂,撕淨黃筋,搌干;14. 蹄筋放在開水鍋內煮透,撈在盆內,兌入開水泡發;15. 每隔2 小時,用開水汆一次,並換水一次,見蹄筋暄軟光滑即成;16. 將發好的海參片成坡刀厚片,蹄筋片成坡刀片,分別放開湯鍋內汆透撈出;17. 將鍋墊放在扒盤上,火腿片在鍋墊上搭成三個夾角,香菇裁成十字,黑面朝下放在火腿夾角上,冬筍擺在三個夾角上,海參呈圓形擺在火腿上邊,蹄筋在海參上邊,也鋪成圓形,用盤扣住,放鍋內;18. 鍋內兌入白湯400毫升、豬油,放武火上扒制約10 分鐘;19. 見汁色乳白髮濃,去掉拼盤,加入味精、料酒、鹽、薑汁,再扒片刻,用漏勺托住鍋墊,合在扒盤內;20. 將鍋內余汁,嘗好味道,勾入小流水芡,取一部分澆在海參上;21. 將洗淨的油菜心放開湯鍋內汆一下,圍在海參周圍,余汁澆在菜心上,即成。

掌上明珠鮑魚

1. 將鮑魚片成片,用熱湯汆一下;2. 火腿切成細絲;3. 冬筍削去外皮,洗淨,切成細絲;4. 用鮑魚片將火腿絲、冬筍絲捲成喇叭形,以洗淨的香菜梗捆紮,裝入碗內;5. 鮑魚喇叭卷碗內放蔥、姜、精鹽、味精、黃酒及清湯250毫升,上籠蒸10 分鐘取出;6. 鶴鶉蛋煮熟去皮備用;7. 鴨掌下開水鍋中煮20 分鐘,撈出去骨;8. 去骨鴨掌用精鹽、味精、黃酒浸一下,再上籠蒸20 分鐘;9. 雞脯肉砸成泥和雞蛋清放入盒內,加蔥薑汁打成糊後,放入熟豬油拌勻;10. 取拌好的雞糊50克分為12 份,分別抹在12 只鴨掌上;11. 再把12 個鶴鶉蛋鑲在鴨掌上面,上籠蒸5 分鐘取出;12. 將蒸好的鮑魚喇叭捲向上,放在盤子中間;13. 洗淨的油菜心用沸湯焯後,圍在鮑魚的周圍;14. 鴨掌12 個均等地放在菜心外邊;15. 將剩餘的雞糊,擠成12 個小丸子,滾上髮菜,上籠蒸5 分鐘取出,分放在12 個鴨掌的空隙中間;16. 炒鍋放旺火上,添清湯250毫升、精鹽、味精,放濕澱粉勾流水芡,澆在菜上即成。

炒三泥

1. 山藥蒸熟去皮,研成泥,用水?開;2. 紅棗洗淨煮熟去皮去核,研成泥,用水?開;3. 豌豆煮熟去皮,研成泥,用水?開;4. 炒鍋放入中火上,下白糖、熟豬油,將山藥泥下鍋炒至起泡時,盛在盤的一邊;5. 用與炒山藥泥同樣的方法將豌豆泥炒好盛在盤的另一邊;6. 炒鍋放中火上,將棗泥倒入,下白糖、熟豬油,炒至不粘鍋、不粘勺時,盛在山藥泥和豌豆泥中間,撒上紅綠絲即成。

道口燒雞

1. 將雞宰殺好,血放淨,趁雞身尚溫時,放入60~70℃的熱水內燙5 分鐘左右,再將毛煺盡,這可使光雞潔淨白亮,色形美觀;2. 然後斬去雞爪,並在雞頸上方用刀開一個小口,使食管氣管露出,又在臀部和兩腿之間各切開7~8 厘米的長口,割斷食管、氣管、掏出內臟,切下肛門,再用清水洗淨餘血和污物;3. 將洗好的雞放在案板上,腹部向上,用刀將肋骨和脊椎中間處切斷,並用手按折;4. 然後用小木棒一根放入肚腹內撐起,再在雞下腹脯尖處開一小口,將兩腿交叉插入口內,兩翅交叉插入口腔內,使成為兩頭皆尖的半圓形,再晾乾表面水分;5. 將晾好的雞身抹遍蜂蜜水放入150℃~160℃的熱鍋內炸成粉紅色撈出,放入另一鍋內,加上老鹵和全部香料,同時將鹽水溶化後加入,雞上壓竹箅子,使雞全部浸沒在滷水內,隨後將硝溶化後加入,用旺火燒開;6. 再改用文火繼續燜到雞熟爛為止,撈取出鍋;7. 撈雞前要準備好工具,撈時要手眼配合,使雞的造型達到完整美觀的要求。

老燒齊頭

1. 將魚去鱗挖鰓,從魚腹外邊順長開3 厘米左右長的口,取出內臟,洗淨備用;2. 把經過初步加工的鯽魚剁去胸鰭、背鰭的1/3,修齊尾鰭,洗淨,魚身兩面順長解兩刀,瀝干水分,用精鹽少許,黃酒醃製入味;3. 紅辣椒一破四;4. 玉蘭片浸發,洗淨,切成大柳葉片;5. 蔥段、蒜瓣花刀剞上十字紋;6. 豬五花肉切成雞冠形,與加工好的白扁豆、木耳一起放盤內待用;7. 炒鍋放旺火上,添入熟豬油,將魚上拌勻干澱粉下鍋煎制,待兩面煎黃,起鍋瀝油;8. 用鍋內余油將豆瓣醬炒熟,煸好紅辣椒、玉蘭片、木耳、白扁豆、盛入盤內待用;9. 魚排到鍋墊上,放入鍋內,加入煸好的配料、豆瓣醬添入頭湯500毫升,下入精鹽適量、黃酒、白糖、醬油、蔥段、姜絲、蒜,移至小火燒製;10. 待魚燒透,下入味精,起鍋裝、盤內即成。

清蒸白鱔

1. 用刀背猛砸白鱔(河鰻)頭部,由頸下轉圈劃一刀,用手指摳住皮向下翻,將皮去掉,剪去鰭;2. 再用方頭竹籤一根,將方頭處刻出幾個向上的毛茬,從鱔頸下插入腹內攪拉出內臟,沖洗乾淨,切成3 厘米長的段,在脊背處刻斜十字花刀;3. 蔥去根須,洗淨,一破四開,切成3.3 厘米長的段,鋪在盤上;4. 將鱔段在盤中整齊地擺成圓形;5. 盤中間放一高腳大杯,添入湯100毫升,放入精鹽、黃酒和味精;6. 火腿、香菇和冬筍均切成片;7. 火腿、香菇、冬筍片與薑花一起均勻地擺在鱔段上;8. 豬網油展開蓋住鱔段及輔料;9. 上籠蒸熟取出,杯內的汁澆在盤中的菜餚上,上菜時外帶薑末和醋。

鄭州牛肉乾

1.選用鮮牛肉作為加工原料。剔去筋骨,再切成重150至200克長方塊,放入開水鍋中煮30分鐘,撈出,放涼,再切成長5厘米、寬3厘米、厚0.5厘米的肉片。 2.煮肉的湯鍋,撇去浮沫,去淨渣,加50%的清水,再下牛肉片,加白糖700克,調料、待肉片煮至八成熟時,再加餘下的白糖,煮制1.5至2小時,待料味浸透肉內,即好。 3.煮好的肉片,撈出,放入鐵篩內,瀝去水分,送入烘房,保持溫度60℃,烘烤15小時,即為成品。

八生涮鍋

1. 雞脯肉去掉筋膜,洗淨,片成1.5 厘米寬、6 厘米長的薄片;2. 青魚宰殺,去鱗、鰓、內臟,片取淨肉去刺去皮,洗淨,片成1.5 厘米寬、6 厘米長的薄片;3. 鴨肝洗淨,片成1.5 厘米寬、6 厘米長的薄片;4. 雞肫洗淨,片成1.5 厘米寬、6 厘米長的薄片;5. 豬裡脊肉片成1.5 厘米寬、6 厘米長的薄片;6. 豬肚翻洗乾淨,片成1.5 厘米寬、6 厘米長的薄片;7. 豬腰子洗淨,片成1.5 厘米寬、6 厘米長的薄片;8. 所有切好的主料再次淘洗並分別用清水浸泡後,撈出搌干水分;9. 搌干水分的各料拼裝成圖案形的主盤(用8 種主料),放置桌子中間;10. 剩餘的主料整齊地擺在8 個盤內,放在主盤的周圍;11. 粉絲用水泡發,分兩份裝盤;12. 白菜頭、嫩菠菜擇洗乾淨,改刀裝盤,放在主料的外邊;13. 配料和調料用小碗分別盛放,置於主料的周圍;14. 食用方法:酒精涮鍋添入清湯5000毫升(八成滿),點燃酒精至湯沸上桌(每人1 個);15. 各人可按自己喜愛的口味選擇配料和調料配製佐料,將主料、配料在鍋內涮透蘸食;16. 最後,所餘湯汁、放入煮熟的綠豆麵條作為主食。

煎藕餅

1. 把藕洗淨,截去藕節,去皮擦成茸,用淨布擠去水分,放在盤裡;2. 豬肥肉膘剁成茸;3. 豬肉茸、糯米面、藕茸,攪成軟硬適度的糊;4. 將攪勻的糊分成18 份,按成直徑3.5 厘米的圓餅,放在抹過油的盤裡;5. 炒鍋放中火上,擦淨,下入花生油,燒至三成熱時,將藕餅逐個放入鍋內,一面煎成微黃時,翻身煎另一面,兩面煎透後,盛在盤內;6. 另跟白糖兩碟上桌。

白扒鯊魚頭

1. 取魚頭治淨,用火剪鉗住,鯊面朝下,在明火上烤,當魚頭烤得呵叭呵叭響時,放在大盆內;2. 用手將魚頭伸展,用石塊壓住,加入開水,將盆蓋嚴,放在煤火台上燜2 小時;3. 揭去石塊,用手一摸,砂能脫離時即成;4. 如不離砂時,換水再泡,泡好後,用竹帚將魚頭周圍的黑皮刷淨,再放入開水鍋內滾透,倒在盆內,放在熱爐上燜3 小時;5. 見魚頭大而柔軟,魚骨能脫離時,撈到另一盆內,去淨魚骨,用指頭將髒污摳淨,切成寬4 厘米長條;6. 將切好的長條放在開水鍋中汆透,撈在盆內,兌入開水泡發3 小時;7. 再將魚長條撈在盆內,放上蔥段、薑片、豬油、料酒、鮮湯,上籠蒸20 分鐘;8. 魚頭如熟白肉膘狀,沒有腥味時取出,去掉蔥、姜,放入沸湯裡汆透,撈出,潷淨水分,備用;9. 將鍋墊放扒盤上,火腿片、冬筍片在鍋墊上插花搭成三角形,香菇放在當中,魚頭光面朝下在火腿上擺成圓形,中間稍高,用盤扣住;10. 鍋內添入豬油,下入白湯400毫升,將鍋墊用手托住,放在鍋內,在火上扒制,約10 分鐘左右;11. 將盤去掉,見汁乳白髮濃時,加入味精、料酒、鹽、醬油,再扒片刻;12. 嘗好味道,用漏勺托出鍋墊合在扒盤內;13. 汁內勾入小流水芡,澆在魚頭上;14. 油菜心用開湯焯一下,搭在香菇上,即成。

固始風雞

1. 隆冬之季,將雞宰殺,但不煺毛,保持羽毛完好;2. 在雞翅下開一個能伸進兩個指頭的口子,取出內臟,用布擦淨血跡,裝進適量的花椒、八角、精鹽,將雞頭塞進開口內,或用線把開口縫平實,然後將雞吊在屋簷下,任憑自然風乾;2. 雞自然風乾15 天後,取下褪淨羽毛,清燉、蒸煮、烹炒均可;3. 若做冷菜可蒸約60 分鐘;4. 將肉撕成絲,裝盤澆上三合油拌勻即可食用。

煎雞餅

1. 雞脯肉去筋膜,同豬肥膘一起剁成泥,放盆中;2. 糯米淘洗乾淨,入鍋蒸熟,搌成泥;3. 荸薺削皮,洗淨,切成丁;4. 蔥姜洗淨,均切絲;5. 雞肉泥、肥膘泥內加雞蛋清、濕澱粉、荸薺丁、糯米泥、黃酒、味精拌勻,製成餡料;6. 炒鍋放中火上,添入少許花生油,將餡料擠成18 個核桃般大小的丸子,擺成裡7 外11 的圓形,再添入油煎制;7. 待一面煎成柿黃色時,將余油潷出,雞餅翻身,重添油煎制另一面;8. 煎至柿黃色,將蔥、姜絲撒上,炸出香味,碼放盤中,上桌外帶花椒鹽。

燒釀鴿子嘴

1. 取菠菜根洗淨,用小刀將菠菜根由大頭到小頭刻成鴿嘴狀,當中破開,刀深達菠菜根長度的3/4,用開水焯一下,撈出晾涼待用;2. 香菇浸發,去蒂,洗淨,切片;3. 冬筍削皮,洗淨,切片,備用;4. 將雞脯肉洗淨,剁砸成細泥,加雞蛋清、黃酒、精鹽,攪勻成雞茸;5. 把雞茸釀在菠菜根中,置入盤中,上籠蒸10 分鐘左右,取出待用;6. 炒鍋放旺火上,加雞油,六成熱時,下薑末、香菇、冬筍、豌豆、精鹽、黃酒、味精、清湯150毫升;7. 再將蒸好的菠菜根下入鍋內,湯開加濕澱粉勾芡,翻勻盛入盤中即成。

扒龍鬚菜

1. 龍鬚菜(蘆筍)老的去皮,嫩的整個用,均用清水洗淨;2. 鍋墊放盤內,先對稱鋪上火腿片、然後以三搭頭形式鋪上龍鬚菜;3. 炒鍋放旺火上,添入清湯500毫升,將鍋墊放入,用盤子扣上,燒開後改小火扒制;4. 待龍鬚菜熟透,用炒勺托住鍋墊,揭去扣菜的盤子,將扒好的龍鬚菜扣入扒盤內,洗淨的豌豆苗圍在周圍;5. 炒鍋放旺火上,添入扒菜的原湯,兌入精鹽、味精、黃酒和奶油,用旺火將汁收濃,起鍋澆在龍鬚菜上即成。

江干人參蘿蔔

1. 把蘿蔔削去外皮洗淨,一破四片,切成6.7 厘米長的塊,削欏刻成人參狀;2. 干貝(江干)泡發,洗淨,掰小塊;3. 冬筍削皮洗淨,切成3.3 厘米厚的長片;4. 香菇浸發,去柄,洗淨,備用;5. 炒鍋置中火上,添入熟豬油,燒至二三成熱時,放入刻好的蘿蔔炸制,炸透撈出;6. 炒鍋置旺火上,留油少許,燒至六成熱時,放入清湯150毫升,隨放入炸好的蘿蔔、干貝、冬筍、香菇、精鹽、味精、黃酒、薑汁燒製;7. 待菜燒透入味,放入濕澱粉,勾流水芡,汁濃盛入盤內即可。

酸辣魚羹

1. 將魚去鱗挖鰓,從魚腹外邊順長開3 厘米左右長的口,取出內臟,洗淨備用;2. 將淨魚上籠蒸熟取出,剔淨魚骨,魚肉撕成0.5 厘米厚、2 厘米長的肉絲;3. 香菇浸發,去蒂,洗淨,切成絲;4. 冬筍削去外皮,洗淨,切成絲;5. 姜香菜洗淨,姜切絲,備用;6. 炒鍋放旺火上,添入頭湯1000毫升,放入姜絲、冬筍絲、香菇絲和魚肉,再投入精鹽、味精、黃酒、胡椒粉,同燒;7. 待湯沸後,用醋將濕澱粉?開勾入湯內,出鍋前淋入香油;8. 香菜葉放入碟中,同湯一起上桌。

白扒魚肚

1. 將汆好的魚肚截成3 厘米寬的條;2. 將鍋放在火上,添入植物油,油溫,將魚肚下入炸制;2. 到油大熱,將鍋端離火口,至魚肚發軟撈出,放案板上,用刀一切兩半;3. 再放油鍋內炸,油涼時將鍋端在火上,油五六成熱時,再端鍋離火,反覆三次,見魚肚發泡均勻,用勺托住很輕,即出鍋放在溫水中;4. 魚肚在溫水內泡透,撈出片成6 厘米長的坡刀大片,再放盆內;5. 魚肚內加入鹼面2.5 克,用手搓揉一會,兌水一勺,再用手揉;6. 待余油出淨,放在開水鍋內汆透,撈在盆內,加入開水,用盤扣住,脹發3 小時;7. 見魚肚暄軟光滑,沒有油膩、鹼味時,下開湯鍋汆透撈出;8. 將鍋墊放在扒盤上,火腿片在鍋墊上搭成三個夾角。香菇挖成十字形,裡面朝外,擺在夾角上,冬筍片尖朝外,擺在三個夾角里,將魚肚片伸展,呈圓形排在火腿片上,用盤扣住;9. 鍋內下入豬油,加入白湯500毫升,用手托住鍋墊放入湯內,大火頂開,小火扒制,約20 分鐘;10. 見汁乳白髮濃時,加入味精、料酒、鹽、薑汁、醬油,再稍扒片刻;11. 去掉拼盤,用漏勺托出鍋墊合在扒盤內;12. 隨將豌豆下鍋,用勺攪勻,勾入小流水芡,嘗好味道,澆在魚肚上,即成。

紅扒鯊魚唇

1. 將鯊魚唇洗淨,放砂鍋內,兌入開水,放火上滾開後,端離火口,用鍋蓋蓋往燜發3 小時;2. 用手一摸,沙能脫離時,撈在涼水盆內,用小刀將上邊的細沙和黑皮完全刮淨;3. 用手摸不拉手,再放砂鍋內,兌入開水,在火上滾開,移在近火口處,使鍋內的水似開不開地發制5 小時;4. 見魚唇柔軟、唇骨能脫離時,撈在涼水盆內;5. 將魚骨拿出,碎骨去淨,再用手指將魚唇裡邊的髒污摳淨;6. 治淨的魚唇放開水鍋內汆透,撈在開水盆內,泡3 小時,至魚唇柔軟,沒有腥味臭味即可;7. 再將魚唇放在盆內,加入味精、料酒、蔥段、薑片、豬油少許及熟肉方、雞腿、上籠蒸10 分鐘取出;8. 去掉雞、肉、蔥、姜,片成大坡刀片,和冬筍、香菇、荸薺放在一起;9. 淨鍋放在火上,添入豬油和雞油,油熱時,將魚唇同配菜下鍋,加入醬油、糖色、味精、料酒、鹽,用勺攪勻,兌入鮮湯400毫升,用武火收汁燒製;10. 燒至菜紅汁濃時,勾入大流水芡,起鍋盛扒盤內,即成。

燒回龍蛋

1. 肥瘦肉洗淨,切丁;2. 山藥刮洗乾淨,切丁;3. 蔥姜洗淨,均切絲;4. 盤內裝麵粉250克,攤平,從雞蛋一頭挖一個0.3 厘米大小的圓口,倒在碗內,蛋殼口朝上站在盤內麵粉上;5. 在全蛋內加入精鹽及肉丁、山藥丁打勻;6. 打勻後用調勺平均裝在7 個蛋殼內,上籠蒸;7. 蒸透取出,剝去外皮,一切四稜,放案板上,撒少許麵粉拌勻;8. 鍋放在旺火上,添入植物油,七成熱時,將蒸熟的雞蛋稜下鍋炸黃,出鍋瀝油;9. 鍋內剩油少許,將蔥、姜絲下入,煸炒出味,加水,放入雞蛋、醬油和精鹽,收汁燒製;10. 燒至見汁濃時,勾小流水芡,盛在盤內即成。

八寶布袋雞

1. 仔母雞宰殺,煺毛、洗淨,經整雞出骨後,剔除爪骨,剁去雞嘴尖、膀尖和雞爪的1/3,加工成布袋雞;2. 加工好的布袋雞用清水洗淨,搌於水分;3. 干貝摳去腰箍,放碗內,注入適量清湯上籠蒸爛,取出撕碎;4. 先用涼水將魷魚乾泡軟,撕去血膜,浸入鹼水中(純鹼50克,涼水1000毫升攪勻),壓上重物,泡4~5小時就可發漲;5. 然後撈到清水中反覆浸泡,直至魷魚厚大透明,按之有彈性時,放入清水中加適量天然冰即可待用;6. 香菇浸發,去蒂,洗淨;7. 冬筍削皮,洗淨,備用;8. 香菇、冬筍、蹄筋、海參、魷魚切成0.5 厘米見方的丁,用開湯汆一下;9. 將上述配料放在大碗內,加入精鹽、黃酒、味精拌勻;10. 拌勻的配料從雞頸處裝入雞腹內,用雞腸筍10克扎封頸口,放在開湯內汆一下撈出,用溫水洗淨,放在鍋內;11. 炒鍋放在旺火上,注入清湯1500毫升,放進精鹽、黃酒,湯沸撇沫,起鍋倒入品鍋內;12. 煮好後再蓋上鍋蓋,上籠蒸2 小時取出,即可上桌。

清湯素鴿蛋

1. 澱粉添水攪成糊;2. 炒鍋內放適量清水用旺火燒開,加入精鹽,將糊慢慢倒入鍋內,不停地攪動、至糊變稠,透亮時起鍋;3. 雞蛋煮熟,剝去殼與蛋清,蛋黃製成14 個圓黃;4. 鴿蛋模具內填入制好的糊,蛋黃放糊中間,模具合攏,放入涼水中浸泡;5. 待涼,打開模具,取出成型鴿蛋,用溫水浸泡一下,放入湯碗內;6. 香菇去蒂,洗淨,切片;7. 冬筍削皮,洗淨,切片;8. 豌豆苗擇洗乾淨,備用;9. 炒鍋置旺火上,添入高級清湯1000毫升,下入香菇片、冬筍片、精鹽、黃酒、味精、醬油燒開,撇去浮沫,盛入湯碗,撒上豌豆苗即成。

八卦豆腐

1. 黑魚宰殺治淨,片取淨肉,待用;2. 香菇浸發,去蒂,洗淨,切片,留一片待用,其餘片切成末;3. 蛋黃糕切成直徑1厘米的片,留一片待用,其餘片切成末;4. 油菜心擇洗乾淨,備用;5. 瘦火腿切成末;6. 將豬脊肉、魚肉、肥膘製成肉泥,入碗;7. 肉泥內加鹽、味精、胡椒粉、蔥薑汁、黃酒拌勻,順一個方向攪上勁;8. 豆腐去皮層塌細,倒入肉泥碗中,加濕澱粉,拌勻成豆腐糊狀,裝入3 個方盤裡塌平;9. 其中:一盤面上撒上火腿末;一盤面上撒上蛋黃糕末;另一盤面上撒上香菇末;10. 一起上籠用中火蒸10 分鐘,取出冷卻;11. 取出放有蛋黃糕末和香菇末的部分豆腐塊,分別切成直徑4 厘米的半圓形,稍加修削成半個太極樣;12. 將兩份半個太極樣放入盤中央;13. 注意兩料接合處呈「S」形,在「S」的兩處轉彎處分別放上扁圓形的冬菇片和蛋黃糕片,作圖眼;14. 其餘的三種顏色的豆腐塊分別切成4、3、2、1.5 厘米長的扁長條形各8 條,入盤按著太極邊緣擺成八卦圖案;15. 把油菜心焯熟放至八卦的每一格之間,每根青菜頭放一朵磨菇,尖部放一顆櫻桃點綴,再上籠蒸5 分鐘取出;16. 炒鍋上火,注入雞清湯300毫升,燒沸後,撇去浮沫,下鹽、胡椒粉、味精,用濕澱粉勾芡,起鍋將汁澆在八卦豆腐上即成。

紅燒鯰魚段

1. 鯰魚以唇部人字骨處拉出內臟,洗淨,然後用淨布蘸開水擦淨身上粘液,剁去頭尾,剁掉鰭,用立刀解成人字花紋;2. 治淨的鯰魚用精鹽少許、黃酒、蔥絲、姜絲浸漬片刻;3. 將玉蘭片浸發,洗淨,片成大柳葉片;4. 五花肉切片;5. 蒜去蒜衣切片;6. 紅辣椒切段,和去蒂洗淨的木耳一起放在盤裡;7. 炒鍋放旺火上,擦淨,添入花生油,燒至六成熱,魚段上抖勻干澱粉,下鍋煎制,兩面都成柿黃色時出鍋瀝油;8. 鍋內留余油,旺火燒六成熱,下入蒜片煸炒出香味,再下入五花肉片、玉蘭片、木耳、紅辣椒和精鹽、黃酒、醬油、白糖、醋等原料,添入清湯250毫升,同燒;9. 待燒至湯沸後,放入魚段,小火燒至入味,出鍋時放入味精即成。

皮凍

1. 把鮮肉皮放入開水鍋中浸透撈出,刮去肉皮油脂,片切成6 厘米長的薄片,備用;2. 鍋內放入15 公斤水燒開,下入豬皮,姜、蔥用大火熬製,邊熬邊除去浮沫;3. 待肉皮八成熟時下入精鹽、醬油,改用小火繼續熬製;4. 熬到肉皮烘爛、湯濃時,倒入搪瓷方盤內,撒入大料(碾碎),拌勻後冷涼凍結即可;5.食用前可切成丁或片;6. 再澆上些醋、醬油、香油調成的三合油,即可食用。

焦溜個魚

1. 將魚去鱗挖鰓,從魚腹外邊順長開3 厘米左右長的口,取出內臟,洗淨備用;2. 將初加工好的鯉魚剁去1/3 的胸鰭和脊鰭,尾鰭修裁整齊,洗淨,兩面解成瓦壟形花紋;3. 雞蛋磕入碗內,加入白麵粉、濕澱粉、花生油攪成酥糊,均勻地抹在魚身上;4. 炒鍋置旺火上,添入花生油,油熱六成,將魚掛糊後下鍋炸制,炸至金黃色時,出鍋瀝油,放入盤中,用勺背輕輕將糊敲松;5. 炒鍋置旺火上,添清水250毫升,依次下入白糖、醋、蔥花、精鹽、黃酒、醬油,燒開後放濕澱粉勾流水芡;6. 待汁沸起,加入適量的熱油,用旺火把汁烘起,澆在魚身上即可。

金錢蝦仁

1. 蝦仁洗淨搌干,放入碗內,加雞蛋清50克和濕澱粉抓勻;2. 荸薺洗淨去皮,切成1 厘米的象眼丁,焯一下,同豌豆一起放在碗內;3. 將荸薺、豌豆、薑汁3克、精鹽少許、味精少許、黃酒10克、清湯25毫升、水適量兌成汁;4. 炒鍋放旺火上,放入豬油,下入蝦仁,用勺?開,出鍋瀝油;5. 鍋內留少許余油,將兌好的味汁下入,汁沸,將蝦仁下鍋、翻一二個身出鍋;6. 雞蛋放在碗內打勻;7. 淨炒鍋放小火上,將打好的雞蛋糊用一半攤成二張直徑26 厘米的蛋皮,另一半蒸成老蛋糕;8. 雞脯肉剁砸成泥,放入碗內;9. 雞肉泥內兌入清湯50毫升、味精少許、精鹽少許、黃酒5 克、薑汁2 克、雞蛋清25克攪成糊,與髮菜一起攪爛成餡;10. 把老蛋糕切成0.7 厘米見方的筷子條;11. 將雞蛋皮展開,靠懷裡一邊放上拌好的餡,按平,中間放1 條老蛋糕,做金錢眼,再捲成3 厘米粗的圓柱,兩頭和邊沿用雞蛋清25克,濕澱粉打成糊對口;12. 包捲好後上籠蒸熟;13. 蒸熟取出晾涼,切成1 厘米厚的片,擺在盤子周圍;14. 再上籠蒸3 分鐘取出,把炒好的蝦仁放在盤子中間即成。

紅燒豆腐棍

1. 將豆腐棍(腐竹)用溫水泡發,使之回軟,切成3.3 厘米的段,用布搌干水分;2. 雞蛋、濕澱粉調成的糊;3. 將腐竹放入蛋糊內抓勻;4. 炒鍋置旺火上,添入熟豬油,燒至七成熱,下入豆腐棍,炸至柿黃色撈出;5. 玉蘭片浸發,洗淨;6. 水發木耳去蒂,洗淨,大的撕開;7. 鍋內放油燒熱,投入花椒炸出香味,撈出花椒棄掉,花椒油留用;8. 炒鍋置旺火上,添入清湯1000毫升,放入豆腐棍、玉蘭片、蝦仁、木耳,兌入精鹽、味精、醬油、薑汁,加蓋燒至汁收濃時,淋入花椒油,盛入湯碗即成。

菊花雞茸

1. 白菊花漂洗乾淨,擇去花蕊;2. 雞脯肉與豬肥膘洗淨制茸,盛入碗內;3. 肉茸內加精鹽、味精、蔥薑汁、雞蛋清、濕澱粉攪拌成糊狀;4. 蛋黃攪勻入油鍋攤成蛋皮,切成細絲;5. 白菊花撲上干澱粉,中間用雞茸擠上圓球為花心;6. 炒鍋上中火,注入花生油,燒至五成熱,用漏勺托住菊花下油鍋,炸至雞茸熟,撈出裝盤;7. 將蛋黃絲撒在雞茸上作花蕊即成。

肉絲燒拳菜

1. 將干拳菜(蕨菜)放開水中漲發,加蓋燜軟,再放開水鍋中加食鹼燜煮至透;2. 多換幾次水,使其洗淨鹼味和黑水,擇去根,切成了3.5 厘米長的段,用開水焯一下,撈出瀝淨水分;3. 雞蛋清、濕澱粉攪成糊;4. 豬瘦肉切成細絲,放糊中抓勻;5. 炒鍋置旺火上,添熟豬油,至六成熱,將肉絲下鍋劃開至透,盛入碗中;6. 炒鍋再放旺火上,添入熟豬油,油六成熟,兌入頭湯300毫升和精鹽、黃酒、味精、薑汁,放入拳萊,燒製;7. 待燒至汁濃入味,再放入肉絲,下濕澱粉勾流水芡,翻一兩個身盛出即成。

撣熗魚鰓腰片

1. 將豬腰子用刀衝開,撕去外皮,片淨腰臊,用涼水漂洗乾淨;2. 將豬腰光面朝上,順長劃兩刀(不要劃透),坡刀片成2 毫米厚、形似魚鰓的薄片,用涼水淘一下;3. 黃瓜洗淨,切成長方片;4. 冬筍削皮,洗淨,切成薄片;5. 木耳去蒂,洗淨,大的撕開,和腰片放在一起;6. 炒鍋放旺火上,添水燒開,將腰片、黃瓜片、冬筍片、木耳分別下鍋焯過,一變色立即撈出,用清水淘淨搌干;7. 炒鍋重置旺火上,放入黃酒、味精、醬油、精鹽、香油、薑末兌成的汁,投入主料和配料,急速炒勻後裝盤即成。

稠滿湯

1. 先用涼水將魷魚乾泡軟,撕去血膜,浸入鹼水中(純鹼50克,涼水1000毫升攪勻),壓上重物,泡4~5小時就可發漲;2. 然後撈到清水中反覆浸泡,直至魷魚厚大透明,按之有彈性時,放入清水中加適量天然冰即可待用;3. 先用木棒將蹄筋砸一砸,使之鬆軟,這樣易於漲發,且成品酥脆,出品率高;4. 再放入水中浸泡12個小時;5. 然後加清水,蒸或燉4個小時,當蹄筋綿軟時,撈入清水中浸泡2小時,剔去外層筋膜,再用清水洗乾淨即可使用;6. 在容器中倒入開水,把玉蘭片放進去浸泡,並蓋緊容器蓋子;7. 浸泡好將玉蘭片倒入鍋中燒煮,水沸後用文火再煮10分鐘左右撈出;8. 將玉蘭片投入淘米水中,浸泡10小時,每3小時換一次淘米水;9. 在玉蘭片下面用刀橫向切開,沒有「白茬」,則已經發透,備用;10. 雞肉洗淨,入鍋煮熟,待用;11. 海參、魷魚、熟雞肉、蹄筋、玉蘭片切絲,備用;12. 炒鍋放旺火上,加入頭湯1000毫升,把海參絲、魷魚絲、雞肉絲、蹄筋絲、玉蘭片絲、醬油、精鹽、黃酒、白胡椒面、姜絲下鍋,同燒;13. 燒至湯沸後,用醋將濕澱粉?開,勾成流水芡,起鍋後淋入香油,盛入碗內,撒上洗淨的韭黃,外帶香菜上桌。

鹵雞蛋

1. 鍋內添2000毫升水,放入調料,待水開後滾3 分鐘,做成鹵湯,端下備用;2. 雞蛋煮熟,撈出放冷水裡激一下,用筷子逐個把雞蛋皮敲破;3. 敲破的雞蛋放入鹵鍋內煮開,離火用鹵湯養住備用;4. 上桌時切成月牙狀,裝盤後澆點鹵湯即可。

開封牛肉乾

1.切塊:選用鮮牛肉,去掉筋骨,切成5厘米見方的塊。 2.煮制:牛肉塊放入鍋內,加入調料、水、大火燒沸,再用小火煮2小時。再加食鹽和白糖,再煮1小時左右,待湯汁將干時,即好。3.曬乾:煮好的肉塊,撈出置於案上,曬乾,或煮烘乾,即為成品。

熏石首

1. 魚去鱗、內臟,洗淨,搌干水分待用;2. 蔥去根須,洗淨,切段拍松;3. 蔥段與精鹽、味精、黃酒、薑汁放在一起調勻;4. 調勻的味汁撒在魚身上(兩面粘勻),醃1 小時;5. 醃入味的魚取出搌干,上籠蒸熟,用筷子揭去外皮,抽出背鰭;6. 干柏葉、柏果殼、棗核、梨核放在鍋底,上放鐵蓖,蔥葉洗淨放在鐵蓖上,將去皮的魚放在蔥葉上,蓋上籠蓋,將鍋放到火上,燒製;7. 燒至鍋底微紅,鍋內起煙時,將鍋端下,熏20 分鐘後將魚取出,抽出脊骨,抹上一層香油;8. 生菜洗淨,掐成塊圍魚一周,與辣醬油同時上桌即成。

鳳凰蛋

1. 將雞蛋煮熟,用涼水浸一下,剝去外皮;2. 豬肉剁成泥;3. 豬肉泥同蔥薑末放在碗內,加入蛋清、濕澱粉、精鹽及醬油、味精、黃酒,用手打上勁;4. 打上勁的肉茸分成6 份,包在每個雞蛋上,用手團光;5. 放在四成熱的油鍋內炸透;6. 炸透的蛋切成兩半,放在盤內,蛋黃朝上,排成圓形;7. 餘下調料放碗內,加涼湯100毫升,澆在上邊;8. 再上籠蒸20 分鐘,取原盤上桌食用。

炒羊油茶

1. 將羊油洗淨、切碎,放鍋內在小火上煉成油,撈出油渣;2. 再下入花椒、蔥、姜、蒜炸一下撈出,去淨羊油膻味;3. 將花生仁放入,炸黃撈出;4. 盆內添水一碗,將羊油倒在水內,使油冷卻後倒出,翻過面將下邊的雜質刮淨;5. 麵粉放鍋內,置文火上煸炒,見麵粉七成熟,嫩黃色時,倒在案板上,用小掙面杖擀碎過籮;6. 將花生仁剁成小粒;7. 將羊油在小火上化開,晾至二成熱,將麵粉和花生仁邊下邊炒,同油摻勻,用手端住鍋耳晃一會,使油、面凝固成塊,用小鏟攤平倒出;8. 吃時用刀刮成面,每碗一兩多,在鍋內打成糊,加鹽、蔥花少許。

套四寶

1. 鴨、雞、鴿、鵪鶉去內臟後分別整只出骨,成布袋形、剁去爪骨,膀尖和2/3 的嘴尖,均洗淨備用;2. 干貝用溫水浸泡漲發,洗淨;3. 水浸海參洗淨,切丁;4. 先用涼水將魷魚乾泡軟,撕去血膜,浸入鹼水中(純鹼50克,涼水1000毫升攪勻),壓上重物,泡4~5小時就可發漲;5. 然後撈到清水中反覆浸泡,直至魷魚厚大透明,按之有彈性時,放入清水中加適量天然冰再洗淨,撈出切成丁備用;6. 香菇浸發,去蒂,洗淨,切丁;7. 生火腿切丁;8. 干貝、海參丁、魷魚丁、火腿丁、冬菇丁、蝦米、豌豆、熟糯米加精鹽5克、黃酒5克拌成餡;9. 拌好的餡裝進鵪鶉腹內,放在湯鍋內浸出血沫;10. 將鵪鶉放入鴿腹內,仍浸出血沫,裝入雞腹;11. 如此操作至最後雞放入鴨腹;12. 用雞腸筍1根將鴨開口處紮住;13. 再在湯鍋中浸透,撈出用溫水洗淨;14. 取大碗一隻,放清湯100毫升,下入蔥、姜,放進套四寶上籠旺火蒸爛,撈入鍋中;15. 盆內清湯用紗布潷濾在炒鍋中,放精鹽3克,黃酒10 克、醬油在鍋中即可上桌。

銀湯燴肚片

1. 生豬肚放盆內,加醋鹽反覆搓洗,擇淨油及雜物,然後翻過來,再搓洗以除其粘液及異味;2. 洗淨的豬肚入鍋煮熟,晾涼備用;3. 把熟豬肚片成長8 厘米、寬5 厘米、厚0.5 厘米的坡刀片;4. 炒鍋放旺火上,添入熟豬油,兌入奶湯1000毫升,湯沸,放入肚片燴制;5. 待湯沸汁濃盛入海碗內;6. 將花椒、鹽、味精、黃酒、醬油兌成汁;7. 兌好的味汁與燴好的肚片一起上桌即可。

豫式鍋燒鴨

1. 將鴨宰殺,煺毛,去內臟,抽出鴨舌,去掉鴨掌,剁去膀尖、嘴尖,抽出膀圓骨,腿圓骨,頸骨砸斷,彎入鴨腹內;2. 將治好的填鴨放開水鍋中燙透,取出放盆中;3. 再添頭湯1000毫升、加入黃酒、醬油、精鹽、姜、蔥,上籠蒸爛取出;4. 蒸爛的鴨骨剔淨,松裡,搌干水分;5. 將雞蛋、濕澱粉、花生油放碗中攪製成酥糊;6. 取一個盤子,盤內抹一層花生油,倒上一半酥糊,鋪上鴨肉,剩餘的糊均勻地攤在鴨肉上面;7. 炒鍋放旺火上,添上花生油,五成熱時將掛滿酥糊的鴨子順入油鍋炸制,中間頓火兩次,直至鴨子炸透呈柿黃色撈出潷油;8. 炸好的鴨子放在墩子上,順長截成三條,中間一條剁成1 厘米寬、6~7 厘米長的條,兩邊的兩條剁成斜條,呈馬鞍橋形裝入盤內即成;9. 上桌時外帶蔥段、甜面醬和花椒鹽。

水晶膾

1. 先把豬肉皮在開水鍋內浸透撈出,片淨皮裡邊的肥膘和油脂,頂刀切成粗絲,放開水中汆洗一遍;2. 雞肉洗淨剁成核桃塊;3. 豬肘子切成象眼塊;4. 將雞肉塊、豬肘肉一起下鍋汆煮緊透,撈出洗淨血沫;5. 汆煮後的雞肉、豬肘肉同豬肉皮絲一起放在一個盆內,添入大半盆水,上籠蒸爛,汁粘時下籠;6. 將原料全部撈出,原汁過濾乾淨、加入蔥汁、薑汁、精鹽、黃酒、味精攪勻;7. 取一個圓形的搪瓷茶盤,裡外洗擦乾淨;8. 把原料與原汁均勻地倒在搪瓷盤內2/3 的深度(厚4 厘米左右),放電冰箱內速凍20 分鐘;9. 把火腿切成0.5 厘米厚、2 厘米大小的菱形片100 片;10. 香菜葉洗淨掐25 片;11. 黃蛋糕切成小鳳尾片25 片;12. 胡蘿蔔洗淨,也切成鳳尾形片25 片;13. 在搪瓷盤內的皮凍上面,依次拼出鳳尾型圖案共25 組;14. 然後再淋上所剩的1/3 雞料原汁,重新放入冰箱,凍製成透明的水晶狀圖案膠凍;15. 將膠凍翻扣在墩子上,然後用小刀順著鳳尾圖案間隔切成25 塊長約6.6 厘米、寬約2 厘米的鳳尾塊;16. 將鳳尾形水晶凍塊以底層17 塊、頂層8 塊,呈圓周放射形式圍拼在一起即成。

麒麟洛鯉

1. 將鯉魚宰殺,洗淨,剁去尾鰭的下叉和背鰭,在魚背兩側用斜刀剞瓦壟形花紋,刀口抹上精鹽和黃酒,把胸鰭移至頭上作耳朵;2. 草魚宰殺,去鱗、鰓、內臟,洗淨,片取淨肉,剁成茸;3. 雞蛋50克攪勻攤成蛋皮,切成絲;4. 雞蛋120克攪勻入鍋煎炒成蛋松;5. 干髮菜先用溫水浸泡2小時左右,去雜質,洗淨後輕輕揉擦,使其鬆散,再用清水漂洗,待用;6. 熟火腿20克 切絲;7. 雞肉洗淨,入鍋煮熟,切絲;8. 胡蘿蔔、冬筍洗淨;9. 蔥姜洗淨,20克蔥切絲,其餘切末,姜切末;10.  將淨魚肉剁成茸放入碗裡,加黃酒、精鹽、味精,再放入濕澱粉、雞蛋清和蔥末、薑末,攪勻成糊;11. 將火腿10克剞成一個彎角,裝在魚頭上;12. 蘿蔔剞成馬蹄形,放魚胸前,使魚橫立盤中;13. 將魚茸糊抹嵌在刀紋中;14. 並將火腿絲、雞蛋皮絲、蔥絲、熟雞絲、髮菜五種不同色的絲按紅、黃、綠、白、黑粘在魚茸糊上;15. 冬筍切長絲、裝在魚鼻孔作須;16. 將剩餘的精鹽、味精、黃酒均勻地灑在魚背上,澆上熟豬油,上籠蒸約15 分鐘;17. 下籠後,兩邊魚腹下圍蛋松,將剩下的火腿絲、雞蛋皮絲、蔥絲、熟雞絲、髮菜拌和,自頭至尾撒在魚背上即成。

江干拌菜心

1. 江干(干貝)用冷水泡浸,撕去筋、洗淨表面的泥沙,放入碗內,添入清水,上籠蒸爛,晾涼(原汁湯另用);2. 白菜薹(菜心)擇洗乾淨入沸水焯一下,撈出晾涼;3. 再用少許鹽將菜心殺一下,把汁擠出(不要擠的過干);4. 江干、菜心放入碗內,加味精、香油、拌勻裝盤即成。

蘭花豆腐

1. 將雞脯肉與豬肥膘砸成泥,盛在碗裡;2.  肉泥內與雞蛋清、濕澱粉、蔥薑汁和清湯50毫升、精鹽、黃酒、味精、熟豬油摻在一起打暄糊;3. 酒盅18 個洗淨;4. 將擇洗淨的豌豆苗、火腿對拼成蘭花形放酒盅內壁;5. 然後放入八分滿的雞糊,上籠蒸透;6. 下籠後逐個扣入盤內;7. 炒鍋置中火上,放入熟豬油、清湯100毫升、精鹽、黃酒、味精,見開時下濕澱粉,勾流水芡,汁沸起鍋淋在蘭花豆腐上即成。

干蒸個魚

1. 鯉魚刮鱗挖鰓去內臟,剁去胸鰭、脊鰭的1/3,將尾鰭修裁整齊,解成瓦壟形花紋;2. 切好花紋的鯉魚放在冷水盆裡洗淨撈出,在開水鍋內蘸一下;3. 熟火腿切絲;4. 冬筍去皮,洗淨,切絲,焯熟;5. 香菇去蒂,洗淨,切絲;6. 蔥姜洗淨,蔥切段,姜切絲;7. 蔥段放在盤裡,把魚放在蔥段上,將火腿絲,冬筍絲、香菇絲撒在魚身上;8. 將精鹽、味精、黃酒、醬油、姜絲放入碗內,兌成汁;9. 魚和汁同時上籠蒸熟後取出;10. 潷出魚盤內的湯汁,將蒸好的汁潑在魚身上面,即可上桌。

鍋燒大腸

1. 將大腸洗淨煮熟,再用醋鹼水洗淨,放在開水鍋裡焯一下,用淨布搌干放盆內;2. 再加入醬油、黃酒、精鹽、蔥、姜,浸漬5 分鐘取出,搌干;3. 搌干後的大腸再放入雞蛋、濕澱粉、麵粉和少量花生油攪成的糊中蘸勻;4. 炒鍋放旺火上,添入花生油,燒至七成熱,將大腸頭逐個下入,炸至糨皮時,翻一個身,端鍋離火3 分鐘;5. 待油溫下降後,再將鍋放在火上,炸成柿黃色出鍋;6. 瀝油後剁成1厘米厚的斜刀塊,放在盤裡;7. 上桌時外帶花椒鹽即可。

清湯東坡肉

1. 豬五花肉洗淨,在湯鍋內旺火斷生,撈出,用平板壓住,晾一下;2. 揭去板,將肉皮片去1/2,切成約8 厘米長、0.5 厘米厚的大片;3. 冬筍削皮,洗淨,破成兩半,一邊剞花刀,順長切成約0.3 厘米厚的片;4. 豬肉片皮向下,按一片肉一片冬筍的方式擺在碗裡,兩邊鑲齊;5. 醬油、黃酒、精鹽、白糖、味精、清湯500毫升兌成汁,均勻地澆入碗中,使每片肉和冬筍都沾上調料;6. 再將汁潷回另一個碗內,把剩餘的肉片放入拌勻;7. 然後裝碗墊底,上籠蒸爛取出,扣在湯碗內;8. 炒鍋放旺火上,加入剩餘的調料汁,湯沸撇沫,盛入湯碗中即成。

蝦籽燒蒲菜

1. 嫩蒲菜去根去梢,剝去外皮洗淨,入沸水焯一下撈出,放冷水中淘涼,改切成4 厘米長的段;2. 玉蘭片浸發,洗淨,切片;3. 水發木耳去蒂,洗淨;4. 炒鍋置旺火上,下植物油,三四成熱,放入薑末、花椒粒稍炸;5. 再放入蒲菜、蝦籽、木耳、玉蘭片及精鹽、黃酒、醬油、清湯150毫升;6. 待蒲菜燒透入味,放入味精,用濕澱粉勾芡,汁濃即可出鍋。

虎皮卷

1. 雞蛋120克磕入碗內,加濕澱粉、精鹽,攪打成糊;2. 豆腐皮洗淨搌干,平鋪在案板上;3. 將糊抹在豆腐皮上邊,再蓋上一張豆腐皮,照此方法做十份備用;4. 豬瘦肉剁成泥,加雞蛋120克、濕澱粉、味精、料酒、精鹽攪上勁備用;5. 將做好的豆腐皮抹上一層濕澱粉、雞蛋打成的糊,攤上一層肉餡捲成卷,封口處用糊粘緊。依次制做10 個肉卷備用;6. 鍋內放入植物油,燒至七成熱,下入肉卷,炸成虎皮色撈出瀝去油,余油作它用;7. 淨鍋中加入鮮湯2000毫升、白糖、醬油、精鹽、蔥末、薑末,湯沸時下入炸肉卷煮透;8. 煮透後倒在盆內冷涼,食用時切成寸或片裝盤即成。

核桃酪

1. 將核桃仁用開水浸泡後剝去外皮,再用涼水洗淨;2. 紅棗放在開水鍋中煮到膨脹時撈出,去皮、去核;3. 粳米淘淨,用溫開水泡2 小時;4. 把核桃仁和紅棗一起剁成碎末,加入泡好的粳米和清水200毫升,攪成粥狀,再用磨磨成極細的核桃漿;5. 將核桃漿放入銅鍋裡,加入白糖和清水500毫升攪勻,放在火口上,用小銅勺不斷推攪,待漿燒開即成。

河南燴面

1. 和面,面稍微軟一點(面裡要放鹽);2. 每半個小時和一次,一共和個3、4次就行了;3. 醒面至少3個小時以上,不然面沒勁兒;4. 帶骨牛肉,或羊肉燉湯,湯裡只放姜,連鹽都不要放;5. 肉燉差不多爛以後將肉撈出;6. 將骨頭剔掉,肥肉剔掉繼續放回鍋裡燉;7. 準備香菜、蔥花、豆腐皮絲、海帶絲備用;8. 在開始做之前半個小時,將面全部寫成兩厘米寬的長條,兩面抹油,再醒半個小時;9. 將長條的面甩開,越拉越長,拉成細麵條;10. 下鍋中煮熟,面塊熟時,將海帶、菠菜放入一起煮熟;11. 準備大碗,放入切好的肉、香菜、豆腐皮絲、蔥花、鹽、味精、辣椒;12. 將煮熟的面盛入,再澆上燉肉的湯即可。

白扒魚翅

1. 魚翅先將薄邊剪去,防止漲發時沙粒進入翹內,然後用冷水泡至回軟10~12 小時;2. 泡軟的魚翅放在開水鍋中煮1 小時,在開水中燜至沙粒大部分鼓起時用刮刀邊刮邊洗,去淨沙粒,如去不掉可再用開水燙一次即可去掉;3. 將魚翅根切大部分,裝入竹筐內,加蓋放入鍋裡水燜,這樣可避免水翻滾時,將魚翅衝擊破碎;4. 老硬魚翅的燜5~6 小時,軟嫩的燜4~5 小時,在全部發透時取出,然後用清水洗淨,去掉異味即可;5. 把發好的魚翅撕成十幾根刺針連在一起的大批,用頭湯殺去腥味;6. 把鍋墊放盤上,將去蒂洗淨的香菇、淨冬筍、火腿切成2 厘米厚的片對稱均勻地鋪在鍋墊上;7. 再把魚翅針向外,均勻地鋪在上面;8. 再將汆好的熟雞腿、熟豬肘肉放在魚翅上面;9. 炒鍋置火上,放入熟豬油、奶湯500毫升、精鹽少量、黃酒少許、薑汁,將鋪好的魚翅放入,用盤扣住,旺火扒10 分鐘,改用小火扒至入味;10. 入味後揀去雞腿、肘肉,用漏勺托住鍋墊,扣入扒盤內;11. 將精鹽2克、黃酒少許、薑汁少許、味精少許放入鍋中, 旺火收汁;12. 扒盤周圍放上洗淨的油菜心,將收好的汁澆在扒盤的魚翅上即成。

涼拌豆腐什錦

1. 豆腐放入開水鍋中,加鹽煮2 分鐘,撈出後切1 厘米厚的片,排在盤中;2. 雞蛋打散加點鹽下鍋攤成蛋皮後切絲;3. 西紅柿用熱水燙熟後去皮,切成片用糖漬勻;4. 青椒切成絲在開水中稍燙後,撈出加少許鹽拌勻;5. 綠豆芽在開水鍋中汆1 分鐘撈出,加少許香油和鹽拌勻;6. 將瘦肉塊煮熟後切成絲,加香油、鹽拌勻;7. 將雞蛋絲、西紅柿片、青椒絲、綠豆芽、瘦肉絲分別擺於盤子的周圍;8. 將鍋燒熱,下植物油燒到六成熱,下花椒炸糊後撈出,再下蔥、姜、蒜末、適量水,用少許濕粉勾芡後,淋在豆腐上即成。

毛尖蝦仁

1. 蝦仁放盆內添涼水,用竹筷抽打,去淨紅筋,撈出搌干水分;2. 蝦仁內放盆內加雞蛋清,濕澱粉抓勻,待用;3. 毛尖茶葉放在碗內,衝入開水,蓋上蓋,泡8 分鐘,把水瀝去,再泡一次,待茶葉片泡開後,撈出瀝干水分,待用;4. 炒鍋放旺火上,下入熟豬油,油熱四五成時,下入蝦仁,用勺劃開,出鍋瀝油;5. 鍋內留油,下入蝦仁、毛尖茶葉、精鹽、味精、清湯25毫升、翻炒兩次,淋油起鍋盛入盤中即成。

紅扒海參

1. 將泡發海參與水發蹄筋,皆片成坡刀片,分別放開湯鍋內汆透撈出,放在兩個碗內;2. 玉蘭片泡發洗淨,切成薄片,待用;3. 香菇浸發去蒂,洗淨,切片;4. 蔥姜洗淨,蔥切段,姜切片;5. 將鍋墊放在扒盤上,玉蘭片、香菇片,在鍋墊上各排一邊,將海參片刺朝下,在冬筍上排成圓形,將蹄筋排在海參上,用盤扣住,放在鍋內;6. 將另一個鍋端在火上,添入豬油,油熱時,先將蔥段、花椒、姜下鍋炸黃撈出,再下入鮮湯400毫升,加醬油、鹽、糖色,燒製;7. 待燒湯沸時,倒在海參鍋內,再放大火上頂開,移在小火上扒約10 分鐘;8. 見菜紅汁濃時,加味精、料酒,再扒片刻,去掉拼盤,用漏勺托住鍋墊,合在扒盤內;9. 余汁嘗好味道,勾入大流水芡,淋入油少許,澆在海參上即成。

兩色腰子

1. 豬腰片成兩片,挖去腰臊,清水洗淨撈出,解成麥穗花刀,切成6 塊放碗中;2. 豬腰內加精鹽、黃酒、味精,浸漬1 分鐘,淨布搌干水分;3. 搌干水分的豬腰放入雞蛋黃、澱粉、醬油製成的糊中,拌勻待用;4. 雞腰放開水中,煮七八成熟,撈出去皮,大的破開,小的整用;5. 冬筍削皮,洗淨,切片;6. 香菇浸發,去蒂,洗淨,切片;7. 熟火腿切片;8. 炒鍋置旺火上,添入熟豬油,燒熱放入奶湯100毫升炸一下,再放精鹽、黃酒、味精、醬油、雞腰及配料;9. 燒至汁沸,稍勾流水芡,倒進糟汁,待汁濃且出糟香味時,盛入碗中蓋住,保持溫度;10. 鍋上火,添入花生油,下入豬腰,見麥穗花開撈出,油熱再激一次,迅速裝盤周圍;11. 碗中雞腰放盤中心。即成。

清蒸仔雞

1. 仔雞經宰殺、煺毛、去內臟後,剔出骨頭,剁成核桃塊,用半碗清水浸泡;2. 冬筍削皮,洗淨,切片;3. 熟火腿切片;4. 香菇浸發,去蒂,洗淨;5. 炒鍋置旺火上,添入清湯1000毫升煮沸,把雞塊浸燙透,撈出洗淨;6. 再將泡雞塊的水倒入鍋中,用勺攪動,湯開撇去血沫,加入蔥段、姜塊、味精、黃酒、精鹽、醬油,燒煮;7. 再沸起時,與雞塊和冬筍片、火腿片,香菇同盛在大碗中,上籠蒸爛即成。

洛陽肉片

1. 豬肉洗淨,切成4 厘米長、2 厘米寬、2.5 毫米厚的薄片;2. 豬肉片用雞蛋加濕澱粉、精鹽、醬油拌勻,疊上勁,備用;3. 炒鍋放置旺火上,加入豬油、燒至六成熱時,把肉片下鍋,斷生後,倒出瀝油;4. 冬筍削皮,洗淨,切片;5. 木耳去蒂,洗淨;6. 鍋留少許油,再置火上,放入筍片、木耳、黃花菜、大青豆、蔥花、蒜片煸透後,加頭湯750毫升、黃酒、醬油、精鹽、味精,同燒;7. 待燒開後放入濕澱粉勾芡,加醋和明油略攪放入大湯碗內,撒上胡椒粉即可。

韭黃爆鱔絲

1. 將活鱔魚用鱔魚分子順骨骼劃三刀,去骨取肉;2. 將加工好的鱔魚去骨去皮後拍一下,切成5 厘米長的段,再片成片,切成絲;3. 魚絲放清水內泡淨血水,撈出搌干,放入蛋清、濕澱粉抓勻;4. 韭黃擇洗乾淨,切段,備用;5. 炒鍋放旺火上,燒熱,下入熟豬油,將鱔魚絲下鍋用勺?開,起鍋澆油;6. 鍋內留油少許,下韭黃、精鹽、味精、黃酒、姜絲、蒜片、胡椒粉、頭湯50毫升,汁沸後下入鱔魚絲,翻身一兩次出鍋裝盤即成。

關記燒雞

1. 選取每隻重約1500克的雞5只,宰殺,煺毛,在肛門處開一6 厘米長的小口,取出內臟,將雞腿插入雞腹中,將雞頭盤於翅下,依次盤好5 隻雞,晾一會備用;2. 將油倒入鍋中,燒到210℃左右,依次將5 隻雞外皮炸成金黃色,備用;3. 取帶蓋大鍋一隻,放入所有調料,倒入10 公斤清水燒開,將炸好的雞下入鍋中,用箅子將雞壓入湯中,燒煮;4. 湯沸後下入硝1克,改用文火慢煮,以使雞入味,香透入骨;5. 雞煮熟後,出鍋晾5 分鐘,趁熱抹上一層香油,冷食熱吃均可。

醬汁鴿子

1. 將鴿肉用精鹽、黃酒、蔥段、薑片醃漬1 小時;2. 取小盒1個,添入清湯500毫升,放入鴿肉,加入桂皮、八角上籠蒸熟取出,晾涼剁成小核桃塊;3. 炒鍋置火上,添入花生油,燒至六成熱,放蔥花、薑末炸出香味後,下入甜面醬炒勻,添進蒸鴿子的湯,放入鴿肉、白糖、黃酒,煨至汁濃鴿肉入味時,淋入香油。出鍋,即可上席。

菊花白菜

1. 將白菜葉洗淨去幫,把前葉改刀成直徑12 厘米的圓片,上籠蒸8 分鐘,取出晾涼,搌干水分備用;2. 將干貝上的老筋剝去,洗去泥沙,溫水浸泡漲發,備用;3. 蝦米用清水沖洗一下,然後放入溫水中浸泡至軟即可待用;4. 先用涼水將魷魚乾泡軟,撕去血膜,浸入鹼水中(純鹼50克,涼水1000毫升攪勻),壓上重物,泡4~5小時就可發漲;5. 然後撈到清水中反覆浸泡,直至魷魚厚大透明,按之有彈性時,放入清水中加適量天然冰即可備用;6. 荸薺去皮,洗淨;7. 將水浸海參、魷魚、干貝、海米、豬裡脊肉和荸薺均改刀成豌豆大的丁;8. 雞脯肉洗淨,剁成茸,加入澱粉、蛋清、黃酒、鹽各適量攪勻成雞糊,備用;9. 將各料丁和豌豆放在一起放入到雞糊內,再將花椒、薑末、精鹽和味精、黃酒、香油兌入攪拌均勻成餡,共分18 份待用;10. 將黃蛋糕切成2 厘米長的細絲,火腿切成米粒狀;11. 取白菜葉一張,兩面抖上干澱粉,包入一份餡,成燒麥形,頂端口上撒上黃糕絲和火腿粒,作菊花心,修整成菊花形,依次包18 個;12. 包好的菊花形燒麥碼放入抹油的盤內,擺放成裡7 外11,上籠蒸8 分鐘取出;13. 炒鍋放旺火上,添入熟豬油,下入奶湯50毫升和精鹽、味精、黃酒,湯沸下入濕澱粉勾流水芡,淋入香油,澆在菊花白菜上即成。

肝簽

1. 雞脯肉去筋剁成泥,加蛋清25克、濕澱粉,放入精鹽、味精、蔥花、薑汁及花椒,攪打成雞糊;2. 生豬肝洗淨,切成4 厘米長,1.5 毫米粗細的絲;3. 將豬肝絲放入開水鍋裡稍燙一下,用水淘涼,搌干水分;4. 將肝絲與雞糊放在一起攪勻後分成4 份;5. 雞蛋清50克與濕澱粉放在一起,調成蛋清糊;6. 豬網油洗淨,在開水裡蘸一下,搌干水分,截成16 厘米長,寬8~10 厘米的長方形片,共4份;7. 豬網油平放在案板上,抹一層蛋清糊,順長放一份肝絲和雞糊(呈條狀),將豬網油的兩頭折起,捲成直徑約2 厘米的卷,逐個做完4 個;8. 將捲好的肝卷放在盤內上籠蒸熟,取出晾涼,再抹上一層餘下的蛋清糊;9. 炒鍋置旺火上,添入花生油,七成熱時,放入肝卷,炸成柿黃色酥脆時撈出瀝油;10. 瀝干油後切成4 厘米長、1 厘米厚的斜刀塊,裝盤即成;11. 外帶花椒鹽一同上桌。

冬筍爆雞絲

1. 雞脯肉片成大薄片後,切成0.33 厘米粗細的絲;2. 雞絲用清水泡一下,搌干水分後放在碗內;3. 搌干水分的雞絲加入雞蛋清、濕澱粉抓勻;4. 冬筍削皮,洗淨,切成3.3 厘米長、0.33 厘粗細的細絲;5. 炒鍋置旺火上,放入熟豬油,將雞絲下鍋,用筷子劃開,見雞絲收縮,出鍋潷油;6. 鍋內留余油少許,隨將冬筍絲、味精、黃酒、精鹽、薑汁及頭湯50毫升兌成汁下鍋,汁沸下入雞絲,端鍋離火,翻幾個身裝盤即可。

洛陽燕菜

1. 將白蘿蔔洗淨去皮,選用中段,切成2 毫米粗,6 厘米長的細絲;2. 將蘿蔔絲放入冷水中浸泡20 分鐘,撈出瀝干水分,放入干澱粉中拌勻,攤在籠布上籠蒸5 分鐘;3. 蒸好的蘿蔔絲取出晾涼,再放入冷水中抖開,撈出瀝干水分,撒上精鹽3 克拌勻;4. 然後再上籠蒸5 分鐘即成素燕菜,下籠後放在大品鍋內;5. 先用涼水將魷魚乾泡軟,撕去血膜,浸入鹼水中(純鹼50克,涼水1000毫升攪勻),壓上重物,泡4~5小時就可發漲;6.然後撈到清水中反覆浸泡,直至魷魚厚大透明,按之有彈性時,放入清水中加適量天然冰即可待用;7. 雞肉洗淨,煮熟;8. 玉蘭片浸發,洗淨;9. 將海參、魷魚、玉蘭片、蹄筋和熟雞肉都片約5 厘米長、2 厘米寬的長方形薄片;10. 片發的片分別放入沸水中焯一下;11. 然後把火腿也切長方形片;12. 將海米與片好的配料,分別間隔相對地碼在鍋內的素燕菜上;13. 將生雞脯肉剁砸成泥,放入蛋清、濕澱粉、精鹽打上勁;14. 再加入清湯100毫升、熟豬油,攪勻成糊放在小碗內;15. 紅、綠蛋糕各100克均切成片;16. 將紅蛋糕切成花瓣,綠蛋糕做成對,製成牡丹花形;17. 制牡丹花形的蛋糕插放在小碗內的雞糊上,上籠蒸透取出放在鍋中央;18. 湯鍋放旺火上,添入清湯900毫升,放進精鹽、醬油、黃酒、熟豬油,湯沸調好味,盛入鍋中即成。

燒淇鯽

1. 將魚去鱗挖鰓取出內臟,用水沖洗乾淨;2. 剁去1/3 的胸鰭和脊鰭,修齊尾鰭,用坡刀將鯽魚兩面解成月牙花紋,靠尾部劃十字形花紋;3. 用雞蛋、濕澱粉調成稀糊,在魚身上抹勻;4. 蔥段劈為兩半;5. 肥豬肉片成片;6. 玉蘭浸發,洗淨,備用;7. 水發木耳去蒂,洗淨;8. 姜、蒜切切片;9. 將蔥段、豬肉片、薑片、蒜片、玉蘭片、木耳放在一起,待用;10. 炒鍋放火上,添入花生油,旺火燒至六成熱時將魚下鍋,炸成柿黃色出鍋瀝油;11. 炒鍋燒熱後添入熟豬油,旺火燒至六成熱,把肥豬肉片、玉蘭片、木耳、蔥段、薑片、蒜片下鍋煸炒,然後加入清湯500毫升、醬油、黃酒、精鹽、味精,將魚放入,燒製;12. 在燒製過程中,要不斷舀汁往魚身上澆,約10 分鐘即可燒透;13. 下濕澱粉勾流水芡,淋入香油,出鍋盛在盤內,湯汁澆在魚上即成。

爆三脆

1. 將洗淨的豬肚頭放在墩子上,從一面開口伸展,解十字花刀,改成2.5厘米菱形塊;2. 雞肫破開,洗淨,解十字花刀;3. 海蜇切成佛手片;4. 把雞蛋清、濕澱粉放在碗裡,拌勻;5. 將雞胗、肚頭放入蛋清糊裡拌勻;6. 玉蘭片浸發,洗淨,切成雪花片;7. 香菇浸發,去蒂,洗淨,片成片;8. 青蒜擇洗乾淨,切段;9. 玉蘭片、香菇片同青豌豆放置一起,加入湯、味精、黃酒、薑花、跟頭蒜苗和濕澱粉,調成料汁;10. 炒鍋置旺火上,放入熟豬油、下入肚頭、雞肫,用勺?開,見肚頭、雞胗開花時,出鍋潷油;11. 炒鍋留少許油,重上火,下入料汁,汁沸,下入肚頭、雞胗和海蜇,簸翻兩次,出鍋即可。以豬肚頭、雞胗(雞肫)、海蜇三味主料合烹的「爆三脆」,在中州極負盛名,以脆嫩爽口而著稱,以刀工精細而馳名。烹製此菜,一要選料精、二要刀工細、三要火力急、四要調味適當,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撣熗胗肝

1. 雞胗(雞肫)揭去裡,外皮,片成薄片;2. 雞胗片放冷水中浸泡一下後,在90℃的熱水中燙透;3. 雞胗燙透後撈出放在溫開水中淘淨,取出瀝淨水分;4. 水發木耳去蒂,洗淨;5. 荸薺去皮,洗淨,切片;6. 毛豆剝莢,取豆,備用;7. 木耳、毛豆粒、荸薺片放開水鍋內燙透後,用溫開水洗淨,取出瀝干水分;8. 將雞胗、木耳、毛豆粒、荸薺片放碗中;9. 蔥花、花椒、精鹽、醬油、黃酒、味精、香油放一起兌成汁;10. 兌好的味汁澆在主、配料上面,再翻拌均勻即成。

槐店熏羊肉

1. 將羊肉洗淨,切成200克左右的塊,放入10:l 的精鹽水中浸泡3天;2. 燒一鍋開水,將調料包入紗布裡,放入開水中;3. 然後將泡好的牛肉下入鍋內,煮約3 個小時;4. 待羊肉熟爛後取出,晾約5 分鐘;5. 取一隻鐵鍋,鍋底放入松、柏鋸末,加少量柏枝或柏殼,上面架上竹箅子,放上晾過的羊肉,蓋上竹製籠屜蓋,點火熏制;6. 視鍋內起濃煙後,關小火熏制3 分鐘即成;7. 取出羊肉,刷上一層香油;8. 食用之時,將羊肉切成條、塊或片裝盤中即可。

清蒸丸子

1. 淨肉去皮剁碎;2. 粉絲用水泡發,備用;3. 荸薺去皮,洗淨,切成丁;4. 玉蘭片浸發,洗淨,以4/5 切成2 毫米見方的丁, 1/5切成片;5. 白菜去老葉,取嫩心切成塊;6. 麵筋泡一破兩半;7. 口蘑浸,去蒂,洗淨,切片;8. 碎肉、荸薺丁、玉蘭片丁放碗內,加清湯250毫升、黃酒、醬油、味精、精鹽打上勁成餡;9. 白菜心、麵筋泡用開水焯一下,與水粉絲一起鋪在盤中;10. 將餡擠成18個丸子,裡7 外11 放在盤中配料上,再撒上口蘑片、玉蘭片,上籠蒸熟即成。

炙子骨頭

1. 選肉質肥嫩,肋骨細小的羊肋幾根,把一端的骨膜刮開,使骨骼翹起;2. 取蔥白10 克切成段,姜塊用刀拍裂;3. 將蔥白段、姜塊、精鹽、花椒、料酒、白糖一起拌入羊肋,醃1 小時;4. 胡蘿蔔洗淨削皮,製成12 個蝴蝶形;5. 生菜洗淨消毒後取嫩心12 個備用;6. 甜面醬加白糖炒熟裝入小碟;7. 將蔥白50 克切成象眼形插入其中,擺成葵花形的「蔥碟」;8. 將木炭爐點燃,放上烤架,待木炭不冒煙時,把醃好的肋條放在炭爐上炙烤,並不斷刷上醋和料酒調好的汁;9. 至肋肉烤透,色澤紅潤時裝入盤內,骨柄向外;10. 肋肉上放生菜、蝴蝶蘿蔔、甜面醬、蔥碟上桌,由就餐者自行調配佐食。

雞瓜鹹菜

1. 將雞脯肉切成絲;2. 雞蛋清、澱粉放在碗裡打成糊;3. 將雞絲兌入拌勻,放入鍋中汆一下,晾涼備用;4. 醬瓜、醬紅蘿蔔切成絲,用水淘淨;5. 姜洗淨,切絲;6. 韭黃擇洗乾淨,切段;7. 熱鍋內放花生油,再放醬瓜絲,下醬紅蘿蔔絲、姜絲煸一下,盛出晾涼;8. 吃時與切成寸段的韭黃拌勻;9. 上菜時將雞絲撒在上面。

煎糟魚段

1. 青魚刮去魚鱗,挖鰓,掏盡內臟,剁鰭,洗淨,去頭尾,用刀一衝兩半,取其一段約400 克,立刀解成1.5 厘米的花紋,洗淨;2. 剞好花紋的青魚肉兩面抹上精鹽,撒上花椒,醃1 小時;3. 把糟放盆裡,用涼開水調成稠糊;4. 將調勻的糟糊均勻地抹在魚的兩面,醃24 小時後,用清水洗淨糟渣,用布搌干水分;5. 水發木耳去蒂,洗淨,掐成小塊;6. 韭黃擇洗乾淨,切段,備用;7. 冬筍去皮,洗淨,切片;8. 炒鍋放中火上,添入花生油,燒五六成熱,把魚段放入煎制;9. 待魚肉兩面見黃時,放入木耳、冬筍片、黃酒、醬油、蔥、味精、清湯250毫升,用旺火收汁,至魚透汁濃時盛入盤內,撒上韭黃段即成。

蔥椒熗魚片

1. 將黃河鮮鯉魚宰殺,去鰓、鱗、內臟,洗淨,片取淨魚肉,頂刀切成4.5 厘米長的片;2. 魚肉片放入濕澱粉、雞蛋、醬油打成的糊內拌勻;3. 將花椒用黃酒浸泡柔軟,與蔥、姜一起剁成碎泥,裝入小壇內密封備用;4. 炒鍋放中火上,添入花生油,燒至六成熱時將魚片下入炸成柿黃色,撈出潷油;5. 鍋內留油少許,重放火上,把蔥、姜絲放入炸出香味,再放入蔥椒、魚片和醬油、精鹽、白糖、薑汁、清湯50毫升,連續翻鍋,至調料汁吸入魚片時,翻兩個身,淋上香油即可裝盤。

紅燒羊肉

1. 將熟羊肉切成大菱形塊;2. 濕澱粉、雞蛋、醬油攪拌成糊;3. 將羊肉塊放入攪拌的糊中拌勻;4. 冬筍削皮,洗淨,切片,備用;5. 水發木耳去蒂,洗淨;6. 干黃花菜先用開水焯一下,再用涼水浸泡2小時,洗淨,備用;7. 炒鍋放旺火上,添入花生油,七成熱時,將羊肉逐塊下入,炸成柿黃色,撈出潷油;8.  炒鍋內留油少許,先下蔥、姜絲,再放入羊肉塊、木耳、冬筍片、金針菜、精鹽、味精、黃酒、醬油和羊肉湯250毫升,同燒;9. 待湯汁收濃,勾入濕澱粉克,翻勻裝盤即可。

開封臘羊肉

1.選料:選羊的鮮硬肋肉,切成長30厘米、寬5厘米的長條。 2.醃製:食鹽放入鍋內炒干,再研成碎末,和花椒混拌,撒在羊肉條上,搓揉均勻,置於缸中醃製2天,再加醬油、紹興酒、白糖醃製7天,中間翻倒2次,使之醃透。 3.風乾:醃好的羊肉條,出缸,掛在竹架上,晾乾,即為成品。食用時將臘羊肉刷洗乾淨,煮蒸皆可,但火不宜過大,肉熟即好。

炸八塊

1. 將仔雞宰殺,煺毛,洗淨,去頭頸和內臟,將雞一破兩開,左手拿住雞爪骨,雞皮向下,右手用刀尖由元骨下面下刀,順著腿骨劃開,再從二節骨下面把骨截斷掀起(使其骨離肉但不去掉),把肉剁斷,再由中節骨下頭把骨截斷掀起;2. 前膀先把肩骨筋割斷,再順膀骨把肉劃開,把膀上節骨下頭截斷掀起連在雞脯肉上,再掀起雙骨把膀上的肉帶在雙肩上,用此法將兩個雞腿和雞膀(連脯肉)加工成八塊放入盆內;3. 將黃酒、精鹽、醬油、薑汁放在一起兌成汁;4. 兌好的味汁潑入放雞塊的容器內拌勻使之入味;5. 炒鍋放在旺火上,下入花生油,燒至六成熱時下入雞塊,炸成柿黃色,起鍋頓火,使雞塊在油中漿至肉能離骨撈出;6. 鍋再放旺火上,油溫至七八成熱時,將雞塊重炸,至色澤紅亮時撈在盤內,外帶花椒鹽、辣醬油上桌。

糖拌三鮮

1. 花下藕洗淨,用消過毒的刀削皮,去尖,切成約1.2 厘米見方的丁;2. 蓮子去皮抽心;3. 鮮核桃去外皮、硬殼和仁皮;4. 將藕、蓮子、核桃仁分別用開水焯過,再用涼開水淘淨,瀝去水分;5. 淨盤內先放藕丁,再把蓮子、核桃仁放在上邊;6. 山楂糕(金糕)切成丁;7. 白糖放在碗裡,添少許冷開水,攪成濃汁,澆在三鮮上邊,撒上山楂糕丁即成。

鳳尾胡芹

1. 芹菜摘去葉,削根,掐梢,洗淨,切成4.5 厘米長的段,用開水焯一下,撈出淘涼,備用;2. 雞脯肉去筋,用涼水浸一下,撈出搌干水分,用刀剁砸成泥;3. 雞泥內加入精鹽、濕澱粉、黃酒、味精、熟豬油,攪打成糊;4. 青蝦洗淨,去掉須爪,加入蔥、姜、花椒、精鹽,煮成鹽水蝦,撈出去頭、皮,留尾;5. 芹菜段從中間用刀劃一下,將打好的雞糊釀入芹菜內;6. 把加工好的蝦在芹菜段的兩頭各放1 個;7. 把每個芹萊段逐一做完,擺在盤子裡,上籠蒸透;8. 炒鍋放旺火上,添入熟豬油,油熱七八成時,將花椒炸一下,撈出不用,下入辣椒絲、蔥、姜絲、醬瓜絲及精鹽、味精、黃酒,翻兩個身,添入清湯250毫升,湯沸,下濕澱粉勾流水芡,澆在芹菜上即成。

神仙蒸魚

1. 鮮鯉魚刮鱗,挖鰓,掏去內臟,剁去胸、脊鰭的1/3,將尾鰭修整齊,解成瓦壟形花紋;2. 治好的鯉魚在開水鍋裡焯一下;3. 取大魚池盤一個,放上蔥段,將鯉魚放在蔥段上;4. 熟火腿切片;5. 香菇浸發,去蒂,洗淨,切片;6. 冬筍去皮,洗淨,切片;7. 薑蔥洗淨,姜切片,蔥切段;8. 炒鍋放旺火上,添入清湯1000毫升,湯沸後撇去浮沫,下入火腿片、冬筍片、香菇片、薑片、精鹽、黃酒,待湯再沸,加入味精,盛入大魚池盤內;9. 大魚池盤上面蒙一層白棉紙,用手沾水將棉紙灑濕後,上籠蒸熟取出即可上桌。

銀珠扒熊掌

1. 先將干熊掌用冷水浸泡2 天左右,使之初步回軟;2. 再用熱鹼水刷洗乾淨,去掉油膩和髒物;3. 用清水洗一遍,放入冷水鍋中煮沸半小時,再慢火燜兩小時;4. 撈出放入溫水中褪盡毛,除去掌底的一層老皮,洗淨放在盒中;5. 洗淨的熊掌中加蔥、姜、黃酒、花椒、清水上籠蒸至八成爛(約1~2小時);6. 從掌背開刀取出指骨(注意保持完整形狀),然後換水,另加調料上籠蒸透即可;7. 在蒸制過程中,要多換幾次水和調味品,以除去異味,增加美味;8. 將發好的熊掌用水汆兩次,然後用湯殺一下撈出;9. 將干貝上的老筋剝去,洗去泥沙,放入容器中,加料酒、薑片、蔥段、高湯,上屜蒸2~3小時,能展成絲狀即為發好,並用原湯浸泡待用;  10. 熟火腿切片;11. 冬筍削皮洗淨,切片;12. 香菇浸發,去蒂,洗淨,備用;13. 鵪鶉蛋洗淨,入鍋煮熟,備用;14. 雞腿、豬肘子分別蒸熟備用;15. 熊掌稍涼後,用刀片成3厘米厚的臥刀片(不能切斷掌趾),與火腿片、冬筍片、香菇插花碼在碗裡;16. 干貝去腰骨洗淨,放在熊掌的兩側,熟雞腿、熟豬肘子、蔥段、姜塊放在上面,兌入精鹽、味精、黃酒和清湯1500毫升,上籠蒸2 小時;17. 下籠後,潷出湯汁待用,將熊掌輕輕擺到鍋墊上,干貝仍放在熊掌兩側,去皮的鵪鶉蛋用竹籤扎些眼,圍放在熊掌干貝的周圍,用盤扣好;18. 鍋放火上,下入熟豬油,油五成熱,兌入清湯和原汁湯、薑汁,放入鍋墊,先旺火後小火扒至汁濃;19. 去掉盤,拿去肘子,雞腿、蔥、姜,用漏勺托住鍋墊,將熊掌、干貝、鵪鶉蛋按原樣扣入扒盤中,將鍋內湯汁澆在熊掌上即成。

紅扒鯊魚皮

1. 先將魚皮放入鍋中,加清水,置旺火上,煮沸約45分鐘,撈出去沙;2. 再放入60度熱水中,蓋上鍋蓋,燜8~10小時(如水溫降低,應重換熱水)取出,用清水洗淨;3 .按老、嫩分裝竹籃中,浸入沸水鍋中煮沸後,移及微火上,蓋上鍋蓋,燜半小時(硬的可再燜一下);4 .然後取出放清水中漂洗幾次即可使用;5. 將發好的鯊魚皮切成2 厘米寬、6 厘米長的片,放開湯鍋內汆透,撈出;6. 冬筍削皮,洗淨,切片;7. 香菇去蒂,洗淨;8. 蔥姜洗淨,蔥切段,姜切片;9. 將鍋墊放扒盤上,冬筍片在鍋墊上搭成三角,香菇放在當中,魚皮伸展,馬鞍形排在花筍上邊,蓋上白肥肉膘一塊,雞腿一個,用盤扣住;10. 將鍋放在火上,擦淨,加入豬油,兌入糖色、醬油、鹽、味精、料酒、鮮湯400毫升,同燒;11. 燒至湯沸,呈紅黃色時,用手托住鍋墊,放在鍋內;12. 湯再沸時,將鍋移在小火上扒制,約20 分鐘;13. 扒至菜色紅黃、汁濃時,去掉肉,雞,用漏勺托住鍋墊,合在扒盤內;14. 鍋內余汁,嘗好味道,勾大流水芡,澆在魚皮上,即成。

蜜汁江米棗

1. 紅棗洗乾淨,放水中煮熟,去皮去核,搓成棗泥;2. 香稻糯米淘淨,加適量的水,蒸熟後,摻入白糖100 克,拌勻;3. 取一塊濕淨布,將棗泥放在布上,攤成寬10厘米、厚約0.5 厘米的長片,熟糯米搓成條狀,順長放在棗泥的邊沿上;4. 然後將濕布由外向裡卷,棗泥捲住糯米後,再繼續用手搓成卷,揭掉濕布,卷製成大約直徑為1.5~2厘米的圓柱形,使棗泥裹著糯米,用刀切成長3.3 厘米的段,即成「江米棗」;5. 取一淨碗,碗壁抹勻豬油,將改成段的江米棗豎著擺放在碗內,上籠蒸透,取出扣入盤裡;6. 炒鍋放旺火上,加入適量的清水,放入白糖,炒至汁濃,起鍋放入蜂蜜攪勻,澆在江米棗上即成。

雞絲拉皮

1. 將綠豆粉芡調成糊狀,用小勺舀約150克倒入鏇子中,放在鍋內滾開的水面上,用力使鏇子旋轉,使芡糊均勻地分佈於鏇子底部;2. 之後將鏇子入開水內蘸一下取出,放冷水中浸涼,揭下即成「拉皮」;3. 雞脯肉切成5 厘米長、0.33 厘米粗細的絲,洗淨搌干水分;4. 搌干水分的雞絲用雞蛋清、濕澱粉、精鹽抓勻;5. 炒鍋置旺火上,鍋熱放入花生油,同時下入雞絲,用筷子撥散,見熟即撈在溫水中;6. 拉皮切成0.65 厘米的長條,放盤中;7. 醬胡蘿蔔和黃瓜切成絲,放拉皮上;8. 雞絲撈出瀝淨水分,放最上面;9. 精鹽、醋、醬油、香油兌成汁淋在上面;10. 外帶芥茉、芝麻醬,即可上席。

三鮮鐵鍋烤蛋

1. 先用涼水將魷魚乾泡軟,撕去血膜,浸入鹼水中(純鹼50克,涼水1000毫升攪勻),壓上重物,泡4~5小時就可發漲;2. 然後撈到清水中反覆浸泡,直至魷魚厚大透明,按之有彈性時,放入清水中加適量天然冰,待用;3. 先用清水把魚肚浸泡幾小時,並洗刷乾淨,放入燜罐裡,加冷水燒開後離火;4. 待冷卻後再燒,每天燒兩、三次,兩天後取出,用清水浸泡待用;5. 將特製的鐵鍋蓋放火上燒紅,不要取下,留待後用;6. 雞蛋打入碗內攪勻;7. 水發海參、水發魷魚、水發魚肚、熟火腿、熟荸薺(去皮)、生蝦仁均切成0.5 厘米的丁;8. 將切好的各丁放入調好的蛋液裡,加精鹽、黃酒、熟豬油、涼清湯350毫升,攪打均勻;9. 將洗淨的白菜葉鋪在大魚盤上,倒入醋;10. 另取一小碗放入醋和薑末調勻,待用;11. 鍋放小火上,把攪好的雞蛋漿倒入,用勺慢慢攪動,以防蛋漿沉澱;12. 待蛋漿即將凝聚成塊時,用鐵鉤將燒紅的鐵鍋蓋罩在鐵鍋上,利用蓋上的輻射力將蛋漿拔起;13. 待蛋漿暄出鐵鍋時,淋上香油;14. 再將鐵鍋蓋罩上,使蛋漿糨皮發亮呈紅黃色時,移開鍋蓋;15. 將鐵鍋傾斜,如無蛋液外流,即將鐵鍋置放於白菜葉鋪底的魚盤上;16. 食用時潑上薑末醋汁即可。

焦燒羊肉

1. 羊肉切成4 厘米左右的象眼塊,放入精鹽、醬油、黃酒、味精稍醃;2. 雞蛋放碗內,加入濕澱粉、麵粉、花生油打成酥糊;3. 將醃好的羊肉撈出搌干水分,投入糊中抓勻;4. 炒鍋放中火上,添入花生油,油熱四五成,把掛糊的羊肉逐塊下鍋,炸至金黃色撈出,盛入盤中即成;5. 上桌時外帶蔥段、甜面醬、花椒鹽。

豫式清蒸武昌魚

1. 武昌魚宰殺洗淨後,擴一下,使尾鰭呈叉形,在魚背兩側,自頭至尾,從腹至脊背斜剞成5 條瓦壟形刀紋;2. 用精鹽遍擦魚身內外;3. 把蔥段每根相距4 厘米放入盤中,將魚放在蔥段上;4. 香菇浸發,去蒂,洗淨,備用;5. 將筍去皮,洗淨,焯熟,片成5 厘米長,2 厘米寬的薄片;6. 將片好的筍分4 股相對地斜擺在魚身四周;7. 熟火腿切成5 厘米長、2.5 厘米寬的薄片4 片;8. 將切好的火腿縱橫分放在筍片與筍片之間,構成「米」字形,正中放豬板油丁,板油丁上放香菇一個;9. 將精鹽和味精均勻地撒在魚身上,隨即淋上黃酒,澆上熟豬油,放上薑片,放入蒸籠中用大火蒸10 分鐘左右;10. 下籠後取去薑片,潷出原汁,淋到魚身上即成。

熗魷魚卷

1. 水發魷魚順長一破兩半,解成荔枝花刀,然後截成5 厘米長、2 厘米寬的條,放入盆內;2. 魷魚盆內下入食鹼,添溫水,放香油,攪勻,浸泡3~4小時;3. 浸泡後再用清水洗淨,重複換水數次,使其吐淨鹼味,然後瀝干水分,用布擦乾;4. 炒鍋置旺火上,添入開水,將魷魚片放入,待魷魚片捲成筒狀後,撈出投入冷水盆中,漂涼,控去水分,即可;5. 炒鍋置火上,下入花生油,燒至七成熱,放入魷魚卷,炸約10 秒鐘,迅速撈出潷油;6. 炒鍋置旺火上,下入蔥絲、姜絲及魷魚卷、精鹽、味精、黃酒、清湯50毫升,推轉魷魚卷,翻鍋兩次,淋入香油,攪勻翻身,即可出鍋。

桂花皮絲

1. 豬肉皮洗淨,切成絲;2. 炒鍋放旺火上,添入花生油,油熱六成將干皮絲下入,用漏勺翻勻,皮絲漲起即撈入涼水盆裡;3. 炒鍋放火上,添入開水,放少許鹼,將皮絲放入煮10 分鐘左右;4. 待水涼後,用手反覆搓洗,換2~3 次溫水,擠除異味和鹼味;5. 待皮絲微白,捏著有彈性,即可使用;6. 將發好的皮絲搌干水分;7. 韭菜擇洗乾淨,切成3 厘米長,待用;8. 取大碗一個,放入雞蛋黃,加精鹽、味精、黃酒及皮絲,攪拌均勻;9. 炒鍋置中火上,放熟豬油克,六成熱時放入蛋黃皮絲,用筷子抄炒均勻,投入蔥絲、姜絲和韭菜,再加入熟豬油,翻炒均勻,盛盤上桌即可。

糊辣湯

1. 鍋內放油置火上燒四五成熱,下入豆腐汆炸至呈柿黃色,撈出瀝油;2. 蒸羊肉切成小骰子丁;3. 粉皮泡軟後切段;4. 海帶漲發後洗淨切成絲,用開水煮熟淘去粘液,再用清水浸泡;5. 油炸豆腐切成絲;6. 菠菜揀去黃葉,削根、洗淨,切成2.5 厘米段;7. 鮮姜洗淨切成米粒狀;8. 麵粉放入盆內,用清水約1000毫升和成軟麵團,用手蘸漓水把面揉上勁,醒幾分鐘再掂上勁,然後兌入清水輕捂輕溺,至面水發調時換上清水再洗;9. 如此幾次,直到將面塊中粉汁全部洗出,將麵筋溺攏在一起拿出,浸泡在清水盆內;10. 鍋內添水約5000毫升,兌入羊肉鮮湯10000毫升,加入粉皮絲、海帶絲、油炸豆腐絲和鹽,用武火燒沸;11. 然後添些涼水使湯鍋呈小開狀,將麵筋掂起,雙手抖成大薄片,慢慢地在鍋內涮成麵筋穗;12. 鍋大開後,將洗麵筋沉澱的面芡攪成稀糊,徐徐勾入鍋內,待稀稠均勻,放入五香粉、胡椒粉攪勻,撒入菠菜,湯開即成;13. 食用時淋入香醋、香油。

油爆白魚片

1. 青魚刮去魚鱗,挖鰓,掏盡內臟,剁鰭,洗淨,去頭尾,用刀一衝兩半,取其一段約250 克洗淨,坡刀片成4 厘米長,1.5 厘米寬的大薄片;2. 雞蛋清、濕澱粉一起攪勻成薄漿;3. 片好的魚片放入漿內抓勻;4. 荸薺煮熟去皮,切成雪花片;5. 香菇浸發,洗淨,去蒂,切成雪花片;6. 蒜苗擇洗乾淨,切成段;7. 精鹽、味精、黃酒、頭湯100毫升兌成汁;8. 炒鍋放旺火上燒熱,下入熟豬油,燒至三四成熱,將魚片抓勻散開下鍋,用勺輕輕劃開,魚片變白時,出鍋潷油;9. 鍋再放火上,留少許底油,下入荸薺,香菇、豌豆、蒜苗和兌好的汁,汁沸,倒入魚片,翻簸均勻,即可出鍋。

白扒鯊魚唇

1. 將干魚唇放入盆內,加入超過魚唇2~3 倍的開水,加蓋燜漲回軟,連續換開水3~4 次;2. 讓其燜漲至能煺掉沙時,用刀刮去魚皮上的沙粒與黑皮,煺不掉沙的可繼續漲發;3. 沙去淨後,放盆內換開水繼續漲發,抽出唇骨,保持形狀完整,裁去腐損邊沿;4. 然後用清水浸泡,除淨腥味和膠質,用開水浸泡備用;5. 將泡發的鯊魚唇放盆內,加入蔥段、薑片、味精、料酒、豬油、鮮湯,上籠蒸制10 分鐘;6. 蒸好取出,去掉蔥、姜,潷去余湯,放在砧墩上,片成大坡片;7. 將鍋墊放在扒盤上,火腿片在鍋墊上搭成三個夾角,冬筍片排在三個夾角里,香菇裁成十字放在當中,魚唇呈圓形排在火腿上,用盤扣住;8. 將鍋擦淨,加入豬油,兌入白湯500毫升,用手將鍋墊托在鍋內,用武火燒開,小火扒制,約10 分鐘;9. 再加入鹽、味精、料酒、醬油、薑汁,再扒片刻;10. 見湯白髮濃時,用漏勺托出鍋墊合在扒盤內;11. 鍋內余汁,嘗好味道,加入豌豆,勾入小流水芡,澆在魚唇上,即成。

金鉤扒七星白菜

1. 大白菜洗淨,取直徑6 厘米的菜心,然後橫截成6 厘米的段(不帶葉),共截7 段;2. 用竹籤將各段白菜橫插牢固;3. 炒鍋放旺火上,添入熟豬油,六成熱時,再將白菜段中間1 個,周圍6 個用線捆在一起,放入熱油鍋內,炸熟出鍋瀝油,待用;4. 香菇浸發,去蒂,洗淨,去柄刻成花形;5. 海米用清水沖洗一下,放入溫水中浸泡至軟,備用;6. 冬筍削皮,洗淨,切片;7. 用一張大白菜葉放在鍋墊上,將刻成花形的香菇的菇面向下,放在菜葉中間,火腿片、冬筍片,分別對稱地擺在香菇的周圍,把炸好的白菜中間對著香菇擺在鍋墊上,最後把蝦米放在白菜周圍;8. 炒鍋放在旺火上,加熟豬油,兌入清湯1000毫升、精鹽,湯開,放入已擺好白菜的鍋墊,上面用盤扣住,燒製;9. 待湯沸改用小火扒制,至汁濃菜爛;10. 將盤揭去,用漏勺托住鍋墊,將萊加入盤內,去掉線、竹籤和白菜葉,將鍋內余汁澆在金鉤白菜上即成。

陳煮魚

1. 將魚去鱗挖鰓,從魚腹外邊順長開3 厘米左右長的口,取出內臟,注意取內臟時不要碰破魚膽(以防膽汁沾在魚肉上,使魚肉變苦),洗淨備用;2. 將初步加工好的鯉魚剁去1/3 的胸、背鰭,修裁好尾鰭,沖洗乾淨,兩面解成瓦壟形花紋;3. 炒鍋置旺火上,添入熟豬油,燒至四成熱,將魚和蔥、姜放入,煎燒;4. 待兩面煎勻、煎黃,隨即添入清湯750毫升,蓋上鍋蓋,用旺火煮至湯濃,下入精鹽、醬油、味精、黃酒、湯沸起鍋,盛入魚盤內;5. 圓白蘿蔔去皮、洗淨、切成細絲;6. 根據食客口味,在魚出鍋前撒上蘿蔔絲;7. 成菜上桌外帶椒鹽碟。

拔絲山藥

1. 山藥洗淨蒸熟,去掉外皮,切成滾刀塊;2. 炒鍋置中火上,添入花生油,油熱五成,將山藥下鍋炸制,中間頓火3 次,炸成柿黃色,撈出瀝油;3. 鍋內余油少許,下白糖炒成稀汁,起小花時,把炸好的山藥下鍋,甩點清水,翻身出鍋即成;4. 外帶一小碗涼開水,同時上桌。

灌肺

1. 杏仁去淨外皮;2. 核桃去殼取核桃仁,去外皮;3. 松子仁、核桃仁、杏仁均擀成粉末備用;4. 清水灌入豬肺內,再控淨水分,如此反覆多次,沖洗乾淨肺內血水,使呈潔白色,但要保持肺葉的完整無損;5. 把核桃仁粉、松子仁粉、杏仁粉、精鹽、味精、胡椒粉、黃酒、芝麻醬、薑汁、雞蛋清、濕澱粉、清湯250毫升放在一起,攪成稀糊;6. 攪勻的稀糊徐徐灌入肺內,然後上籠蒸熟,食用時切片裝盤即可。

原油爆羊肝

1. 將羊肝用清水洗淨,立刀切4 厘米長的薄片;2. 雞蛋清、濕澱粉調成糊;3. 將肝片放入蛋清糊中抓勻;4. 玉蘭片浸發,洗淨,切片;5. 青蒜擇洗乾淨,切成4 厘米長的段,備用;6. 芸豆洗淨,煮熟,備用;7.  炒鍋放旺火上,倒入花生油,六成熱時,將羊肝片下鍋,用勺?開後起鍋潷油;8. 炒鍋內留少許油重放火上,先將玉蘭片、木耳、芸豆、蒜苗下鍋煸炒一下,隨將羊肝放入,再放入原油、精鹽、味精、黃酒、薑末、奶湯50毫升,見開翻幾次身即可出鍋。

盤兔

1. 將兔肉切4 厘米長,0.1 厘米粗的細絲;2. 白蘿蔔洗淨,切4 厘米長,0.1 厘米粗的細絲;3. 雞蛋清、濕澱粉調成稀糊;4. 兔肉絲放入蛋清糊內抓勻;5. 蔥去根須,洗淨,取蔥白切成絲;6. 炒鍋置旺火上,放入花生油,燒至七成熱,將窩絲麵條放在特製漏勺內,下油鍋炸至鳥巢形,呈柿黃色時撈出,共製10 個;7. 淨炒鍋置旺火上,放入花生油燒至四五成熱放入兔絲過油,汆透後倒入漏勺瀝油;8. 炒鍋留少許花生油,旺火燒至六成熱時下入蔥絲炸一下,再先後投入蘿蔔絲、兔絲,隨即下入精鹽、味精、胡椒粉,翻兩個身使調味均勻;9. 再添入清湯150毫升,用黃酒把濕澱粉稀釋勾芡,待汁濃時,盛入鳥巢內裝盤,即可食用。

炸紫酥肉

1. 將帶皮硬肋豬肉切成6.6 厘米寬的條,放在湯鍋內旺火煮透撈出;2. 煮過的肉把皮上的鬃眼片淨後放盆中;3. 治淨的肉用蔥片、薑片、花椒、八角(掰碎)、精鹽、黃酒、味精、加入適量水,浸淹2 小時,上籠用旺火蒸至八成熟取出,晾涼;4. 炒鍋置旺火上,加花生油,燒至五成熱時,肉皮朝下放入鍋內,隨即將鍋移到微火上,10 分鐘後撈出;5. 在皮上抹一層醋,下鍋內炸制;6. 如此反覆3 次,炸至肉透,皮呈柿黃色撈出;7. 切成0.6 厘米厚的片,皮朝下整齊碼盤;8. 上菜時外帶蔥段、甜面醬。

炸豬腦

1. 將生豬腦洗淨,放在開水鍋中緊一下撈出,切成核桃般大小的塊;2. 將切好的豬腦塊用精鹽、黃酒、醬油、味精醃製一下,待用;3. 雞蛋清加干澱粉和麵粉攪成雞蛋糊;4. 將醃好的豬腦子搌去外表的水分,放入糊中拌勻;5. 炒鍋置旺火上,添入香油,燒至七成熱,把掛好糊的豬腦子,逐塊下入鍋內,炸至外皮酥脆,撈出放入盤中;6. 豬腦上撒花椒鹽或外帶花椒鹽,即可上桌。

銀絲魚膾

1. 活鯉魚去鱗,開膛挖除內臟,洗淨後去頭尾,取中段,片去刺及皮,得淨魚肉500 克;2. 淨魚肉切成5 厘米長、0.5 厘米粗細的絲,用開水燙過,急速撈出,放入晾涼的開水漂洗乾淨,瀝去水分;3. 取白蘿蔔150 克洗淨剁碎,放入開水中燙一下撈出,在涼開水中漂一下撈出,用淨布包住擠出蘿蔔汁;4. 另外100克白蘿蔔切成與魚絲一樣粗細的絲;5. 生菜洗淨掐成塊,去大梗,留枝葉;6. 姜去皮切成末;7. 韭黃擇洗乾淨,切成0.5 厘米長的馬牙段,備用;8. 薑末、精鹽、味精、黃酒、蘿蔔汁放在一起,和韭黃段、魚絲拌勻,裝在盤的中間,蘿蔔絲、生菜、香菜分別裝在周圍;9. 魚仁醬5克、芥末糊、醋、醬油、胡椒面分別裝碟,與主菜餚同時上桌,客人自兌調料蘸食。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