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微草堂筆記》卷二十一 灤陽續錄三(3):時缺月微升,略辨形色,似二三十人坐崖上,又十餘出沒叢薄間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閱微草堂筆記》卷二十一 灤陽續錄三(3)

閱微草堂筆記

卷二十一 灤陽續錄三(3)

門人福安陳坊言,閩有人深山夜行,倉卒失路,恐愈迷愈遠,遂坐崖下待天曉,忽聞有人語。

時缺月微升,略辨形色,似二三十人坐崖上,又十餘出沒叢薄間,顧視左右皆亂塚,心知為鬼物,伏不敢動。

俄聞互語社公土地神來,竊睨之,衣冠文雅,年約三十餘,頗類書生,殊不作劇場白鬚布袍狀。

先至崖上,不知作何事,次至叢薄,對十餘鬼太息曰:汝輩何故自取橫亡,使眾鬼不以為伍,饑寒可念,今有少物哺汝,遂撮飯撒草間。

十餘鬼爭取,或笑或泣,社公又太息曰:此邦之俗,大抵勝負之念太盛,恩怨之見太明,其弱者力不能敵,則思自戕以累人。

不知自盡之案,律無抵法,徒自隕其生也。

其強者妄意兩家各殺一命,即足相抵,則械鬥以洩憤,不知律凡殺二命,各別以生者抵,不以死者抵,死者方知,悔之已晚;生者不知,為之彌甚,不亦悲乎?十餘鬼皆哭。

俄遠寺鍾動,一時俱寂。

此人嘗以告陳生,陳生曰:社公言之,不如令長言之也。

然神道設教,或挽回一二,亦未可知耳。

嘉慶丙辰冬,余以兵部尚書出德勝門監射,營官以十剎海為館舍,前明古寺也。

殿宇門徑,與劉侗帝京景物略所說全殊,非復僧住一房,佛亦住一房之舊矣。

寺僧居寺門一小屋,余所居則在寺之後殿,室亦一精一潔,而封閉者多。

驗之有乾隆三十一年封者,知曠廢已久。

余住東廊室內,氣冷如冰,點燃數爐不熱,數燈皆黯黯作綠色,知非佳處,然業已入居,故宿一夕,竟安然無恙。

一奴一輩住西廊,皆不敢睡,列炬徹夜坐廊下,亦幸無恙。

惟聞封閉室中,喁喁有人語,聽之不甚了了耳。

轎夫九人,入室酣眠,天曉,已死其一矣。

飭別覓居停,乃移住真武祠,祠中道士云:聞有十剎海老僧,嘗見二鬼相遇,其一曰:汝何來?曰:我轉輪期未至,偶此閒遊, 汝何來?其一曰:我縊魂之求代者也。

問居此幾年,曰:十餘年矣。

又問何以不得代,曰:人見我皆驚走,無如何也。

其一曰:善攻人者藏其機,匕首將出袖,而神色怡然,俾有濟也。

汝以怪狀驚之,彼奚為不走耶?汝盍脂香粉氣以媚之,抱衾薦枕以悅之,必得當矣。

老僧素嚴正,厲聲叱之,欻然入地。

數夕後寺果有縊者,此鬼可謂一陰一險矣。

然寺中所封閉,似其鬼尚多,不止此一二也。

汪閣學曉園言,有一老僧過屠市,泫然流涕,或訝之,曰:其說長矣,吾能記兩世事。

吾初世為屠人,年三十餘死,魂為數人執縛去,冥官責以殺業至重,押赴轉輪受惡報,覺恍惚迷一離 ,如醉如夢,惟惱熱不可忍,忽似清涼,則已在豕欄矣。

斷乳後見食不潔,心知其穢,然飢火燔燒,五臟皆如焦裂,不得已食之,後漸通豬語,時與同類相問訊,能記前身者頗多,特不能與人言耳。

大抵皆自知當屠割,其時作呻吟聲者愁也;目睫往往有濕痕者,自悲也。

軀幹癡重,夏極苦熱,惟汩沒泥水中少可,然不常得。

毛悚而勁,冬極苦寒,視犬羊軟毳厚,有如仙獸。

遇捕執時,自知不免,姑跳踉奔避,冀緩須臾,追得後蹴踏頭項,拗捩蹄肘,繩勒四足深至骨,痛若刀慎。

或載以舟車,則重疊相壓,肋如欲折,百脈湧塞,腹如欲裂,或貫以竿而扛之,更痛甚三木矣。

至屠市提擲於地,心脾皆震動欲碎,或即日死,或縛至數日,彌難忍受,時見刀俎在左,湯鑊在右,不知著我身時,作何痛楚,輒簌簌戰慄不止。

又時自顧己身,念將來不知磔裂分散,作誰家杯中羹,淒慘欲絕。

比受戮時,屠人一牽拽,即惶怖昏瞀,四體皆軟,覺心如左右震盪,魂如自頂飛出,又復落下。

見刀光晃耀,不敢正視,惟瞑目以待癈剔。

屠人先剚刃於喉,搖撼擺撥,瀉血盆盎中,其苦非口所能道,求死不得,惟有長號。

血盡始刺心,大痛,遂不能作聲,漸恍惚迷一離 ,如醉如夢,如初轉生時。

良久稍醒,自視已為人形矣。

冥官以夙生尚有善業,仍許為人,是為今身。

頃見此豬哀其荼毒,因念昔受此荼毒時,又惜此持刀人,將來亦必受此荼毒。

三念一交一 縈,故不知涕淚之何從也。

屠人聞之,遽擲刀於地,竟改業為賣菜傭。

曉園說此事時,李匯川亦舉二事曰:有屠人死,其鄰村人家生一豬,距屠人家四五里,此豬恆至屠人家中臥,驅逐不去,其主人捉去仍自來,縶以鎖乃已。

疑為屠人後身也。

又一屠人死,越一載余,其妻將嫁,方彩服登舟,忽一豬突至,怒目眈眈,逕裂婦裙,嚙其脛,眾急救護,共擠豬落水,始得鼓棹行。

豬自水躍出,仍沿岸急追,適風利揚帆去,豬乃懊喪自歸,亦疑屠人後身,怒其妻之琵琶別抱也。

此可為屠人作豬之旁證。

又言有屠人殺豬甫死,適其妻有孕,即生一女,落蓐即作豬號聲,號三四日死。

此亦可證豬還為人。

余謂此即朱子所謂生氣未盡,與生氣偶然湊合者,別自一理,又不以輪迴論也。

汪編修守和為諸生時,夢其外祖史主事珥,攜一人同至其家,指示之曰:此我同年紀曉嵐,將來汝師也。

因竊記其衣冠形貌,後以己酉拔貢應廷試,值余閱卷,擢高等,授官來謁時,具述其事。

且雲衣冠形貌,與今毫髮不差,以為應夢。

迨嘉慶丙辰會試,余為總裁,其卷適送余先閱,凡房官薦卷,皆由監試御史先送一主考,閱定而復轉輪公閱,復得中式。

殿試以第二人及第,乃知夢為是作也。

按人之有夢,其故難明,世說載衛玠問樂令夢,樂雲是想,又雲是因。

而未深明其所以然。

戊午夏扈從灤一陽一,與伊子墨卿以理推求,有念所專注,凝神生象,是為意識所造之夢,孔子夢周公是也;有禍福將至,朕兆先萌,與見乎蓍龜,動乎四體相同,是為氣機所感之夢,孔子夢奠兩楹是也;其或心緒瞀亂,精神恍惚,心無定主,遂現種種幻形,如病者之見鬼,眩者之生花,此意想之歧出者也;或吉凶未著,鬼神前知,以象顯示,以言微寓,此氣機之旁召者也。

雖變化杳冥,千態萬狀,其大端似不外此。

至占夢之說,見於周禮,事近祈禳,禮參巫覡,頗為攻周禮者所疑。

然其文亦見於小雅:大人佔之,固鑿然古經載籍所傳,雖不免多所附會,要亦實有此術也。

惟是男女之受,骨肉之情,有凝思結念,終不一夢者,則意識有時不能造;倉卒之患,意外之福有忽至而不知者,則氣機有時不必感。

且天下之人如恆河沙數,鬼神何獨示夢於此人?此人一生得失,亦必不一,何獨示夢於此事?且事不可洩,何必示之?既示之矣,而又隱以不可知之象,疑以不可解之語--如酉一陽一雜俎載夢得棗者,謂棗字似兩來字,重來者,呼魄之象,其人果死。

朝野僉載崔瑙夢座下聽講而照鏡,謂座下聽講,法從上來,鏡字,金旁竟也。

小說所說夢事,如此迂曲者不一--是鬼神日日造謎語,不已勞乎?事關重大,示以夢可也,而猥瑣小事,亦相告語--如敦煌實錄載宋補夢人坐桶中,以兩杖極打之,占桶中人為肉食,兩杖像兩箸,果得飽肉食之類,不亦褻乎?大抵通其所可通,其不可通者置而不論可矣。

至於謝小娥傳,其父夫之魂,既告以為人劫殺矣,自應告以申春申蘭,乃以田中走一日夫隱申春,以車中猴東門草隱申蘭,使尋索數年而後解,不又傎乎?此類由於記錄者欲神其說,不必實有是事,凡諸家所佔夢事,皆可以是觀之,其法非太人之舊也。

何純齋舍人,何恭惠公之孫也,言恭惠公官浙一江一 海防同知時,嘗於肩輿中,見有道士跪獻一物,似夢非夢,渙然而醒,道士不知所在,物則宛然在手中,乃一墨晶印章也。

辨驗其文,鐫青宮太保四字,殊不解其故。

後官河南總督,卒於任--官制有河東總督,無河南總督,時公以河南巡撫加總督銜,故當日有是稱。

特贈太子太保,始悟印章為神預告也。

案仕路升沈,改移不一,惟身後飾終之典,乃為一身之結局。

定命錄載,李迥秀自知當為侍中,而終於兵部尚書,身後乃贈侍中;又載張守盧自知當為涼州都督,而終於括州刺史,身後乃贈涼州都督,知神注祿籍,追贈與實授等也。

恭惠公官至總督,而神以贈官告,其亦此意矣。

高冠瀛言,有人宅後空屋住一狐,不見其形,而能對面與人語。

其家小康,或以為狐所助也。

有信其說者,因此人以求一交一 於狐,狐亦與款洽。

一日,欲設筵饗狐,狐言老而饕餮,乃多設酒餚以待。

比至日暮,有數狐醉倒現形,始知其呼朋引類來也,如是數四,疲於供給,衣物典質一空,乃微露求助意。

狐大笑曰:吾惟無錢供酒食,故數就君也,使我多財,我當自醉自飽,何所取而與君友乎?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閱微草堂筆記
原序鄭序紀昀 詩二首卷一 灤陽消夏錄一(1)卷一 灤陽消夏錄一(2)卷一 灤陽消夏錄一(3)卷一 灤陽消夏錄一(4)卷二 灤陽消夏錄二(1)卷二 灤陽消夏錄二(2)卷二 灤陽消夏錄二(3)卷二 灤陽消夏錄二(4)卷三 灤陽消夏錄三(1)卷三 灤陽消夏錄三(2)卷三 灤陽消夏錄三(3)卷三 灤陽消夏錄三(4)卷四 灤陽消夏錄四(1)卷四 灤陽消夏錄四(2)卷四 灤陽消夏錄四(3)卷四 灤陽消夏錄四(4)卷五 灤陽消夏錄五(1)卷五 灤陽消夏錄五(2)卷五 灤陽消夏錄五(3)卷五 灤陽消夏錄五(4)卷六 灤陽消夏錄六(1)卷六 灤陽消夏錄六(2)卷六 灤陽消夏錄六(3)卷六 灤陽消夏錄六(4)卷七 如是我聞一(1)卷七 如是我聞一(2)卷七 如是我聞一(3)卷七 如是我聞一(4)卷七 如是我聞一(5)卷八 如是我聞二(1)卷八 如是我聞二(2)卷八 如是我聞二(3)卷八 如是我聞二(4)卷八 如是我聞二(5)卷九 如是我聞三(1)卷九 如是我聞三(2)卷九 如是我聞三(3)卷九 如是我聞三(4)卷九 如是我聞三(5)卷十 如是我聞四(1)卷十 如是我聞四(2)卷十 如是我聞四(3)卷十 如是我聞四(4)卷十 如是我聞四(5)卷十一 槐西雜誌一(1)卷十一 槐西雜誌一(2)卷十一 槐西雜誌一(3)卷十一 槐西雜誌一(4)卷十一 槐西雜誌一(5)卷十一 槐西雜誌一(6)卷十二 槐西雜誌二(1)卷十二 槐西雜誌二(2)卷十二 槐西雜誌二(3)卷十二 槐西雜誌二(4)卷十二 槐西雜誌二(5)卷十三 槐西雜誌三(1)卷十三 槐西雜誌三(2)卷十三 槐西雜誌三(3)卷十三 槐西雜誌三(4)卷十三 槐西雜誌三(5)卷十三 槐西雜誌三(6)卷十四 槐西雜誌四(1)卷十四 槐西雜誌四(2)卷十四 槐西雜誌四(3)卷十四 槐西雜誌四(4)卷十四 槐西雜誌四(5)卷十四 槐西雜誌四(6)卷十五 姑妄聽之一(1)卷十五 姑妄聽之一(2)卷十五 姑妄聽之一(3)卷十五 姑妄聽之一(4)卷十五 姑妄聽之一(5)卷十六 姑妄聽之二(1)卷十六 姑妄聽之二(2)卷十六 姑妄聽之二(3)卷十六 姑妄聽之二(4)卷十六 姑妄聽之二(5)卷十七 姑妄聽之三(1)卷十七 姑妄聽之三(2)卷十七 姑妄聽之三(3)卷十七 姑妄聽之三(4)卷十七 姑妄聽之三(5)卷十八 姑妄聽之四(1)卷十八 姑妄聽之四(2)卷十八 姑妄聽之四(3)卷十八 姑妄聽之四(4)卷十八 姑妄聽之四(5)卷十九 灤陽續錄一(1)卷十九 灤陽續錄一(2)卷十九 灤陽續錄一(3)卷二十 灤陽續錄二(1)卷二十 灤陽續錄二(2)卷二十 灤陽續錄二(3)卷二十一 灤陽續錄三(1)卷二十一 灤陽續錄三(2)卷二十一 灤陽續錄三(3)卷二十二 灤陽續錄四(1)卷二十二 灤陽續錄四(2)卷二十二 灤陽續錄四(3)卷二十三 灤陽續錄五(1)卷二十三 灤陽續錄五(2)卷二十三 灤陽續錄五(3)卷二十四 灤陽續錄六(1)卷二十四 灤陽續錄六(2)附:紀汝佶六則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