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微草堂筆記》卷十一 槐西雜誌一(2):怪問其故,鬼哂曰:父子宿緣也,緣盡則爾為爾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閱微草堂筆記》卷十一 槐西雜誌一(2)

閱微草堂筆記

卷十一 槐西雜誌一(2)

先兄晴湖言,有王震升者,暮年喪愛子,痛不欲生,一夜 偶過其墓,徘徊淒戀不能去,忽見其子獨坐隴頭,急趨就之,鬼亦不避,然欲握其手,輒引退,與之語,神意索漠,似不欲聞。

怪問其故,鬼哂曰:父子宿緣也,緣盡則爾為爾,我為我矣,何必更相問訊哉。

掉頭竟去。

震升自此痛念頓消。

客或曰:使西河能知此義,當不喪明。

先兄曰:此孝子至情,作此變幻,以絕其父之悲思,如郗超密札之意耳。

非正理也。

使人存此見,父子兄弟夫婦,均視如萍水之相逢,不日趨於薄哉。

某公納一姬,姿采秀艷,言笑亦婉媚,善得人意,然獨坐則凝然若有思。

一習一 見亦不訝也。

一日稱有疾,鍵戶晝臥,某公穴窗紙窺之,則塗脂傅粉,釵釧衫裙一一整飭,然後陳設酒果,若有所祀者,排闥入問,姬蹙然斂衽跪曰:妾故某翰林之一寵一 婢也。

翰林將歿,度夫人必不相容,慮或鬻入青一樓 ,乃先遣出,臨別切切私囑曰:汝嫁我不恨,嫁而得所我更慰,惟逢我忌日,汝必於密室,靚妝私祭我,我魂若來,以香煙繞汝為驗也。

某公曰:徐鉉不負李後主,宋主弗罪也,吾何妨聽汝。

姬再拜,炷香,淚落入俎。

煙果裊裊然三繞其頰,漸蜿蜒繞至足。

一溫一 庭筠達摩支曲,搗麝成塵香不滅,拗蓮作寸絲難絕,此之謂歟?雖琵琶別抱,已負舊恩,然身去而心留,不猶愈於同床 各夢哉。

一交一 河一節婦建坊,親串畢集,有表姊妹自幼相謔者,戲問曰:汝今白首完貞矣,不知此四十餘年中,花朝月夕,曾一動心否乎?節婦曰:人非草木,豈得無情,但覺禮不可逾,義不可負,能自制不行耳。

一日,清明祭掃畢,忽似昏眩,喃喃作囈語,扶掖歸,至夜乃蘇。

顧其子曰:頃恍惚見汝父,言不久相迎,且勞慰甚至,言人世所為,鬼神無不知也。

幸我平生無瑕玷,否則黃泉會晤,以何面目相對哉。

越半載,果卒。

此王孝廉梅序所言。

梅序論之曰:佛戒意惡,是剷除根本工夫,非上流人不能也。

常人膠膠擾擾,何念不生,但有所畏而不敢為,抑亦賢矣。

此婦子孫,頗諱此語,余亦不敢舉其氏族。

然其言光明磊落,如白日青天,所謂皎然不自欺也,又何必諱之。

姚安公監督南新倉時,一廒後壁無故圮,掘之,得死鼠近一石,其巨者形幾如貓。

蓋鼠穴壁下,滋生日眾,其穴亦日廓,廓至壁下全空,力不任而覆壓也。

公同事福公海曰:方其壞人之屋以廣己之宅,殆忘其宅之托子屋也耶?余謂李林甫楊國忠輩尚不明此理,於鼠乎何尤。

先曾祖潤生公,嘗於襄一陽一見一僧,本惠登相之幕客也,述流寇事頗悉,相與歎劫數難移。

僧曰:以我言之,劫數人所為,非天所為也。

明之末年,殺戮一婬一掠之慘,黃巢流血三千里不足道矣。

由其中葉以後,官吏率貪虐,紳士率暴橫,民俗亦率奸盜詐偽,無所不至。

是以下伏怨毒,上干神怒,積百年冤憤之氣,而發之一朝。

以我所見聞,其受禍最酷者,皆其稔惡最甚者也。

是可曰天數耶?昔在賊中,見其縛一世家子跪於帳前,而擁其妻妾飲酒,問敢怒乎,曰不敢。

問願受役乎?曰願,則釋縛使行酒於側。

觀者或太息不忍,一老翁陷賊者曰:吾今乃始知因果,是其祖嘗調僕婦,僕有違言,捶而縛之槐,使旁觀與婦臥也。

即是一端,可類推矣。

座有豪者曰:巨魚吞細魚,鷙鳥搏群鳥,神弗怒也,何獨於人而怒之?僧掉頭曰:彼魚鳥耳,人魚鳥也耶?豪者拂衣起。

明日,邀客遊所寓寺,欲挫辱之,已打包去壁,上大書二十字曰:爾亦不必言,我亦不必說,樓下寂無人,樓上有明月。

疑刺豪者之一陰一事也。

後豪者卒覆其宗。

有郎官覆舟於衛河,一姬溺焉,求得其一屍一,兩掌各握粟一掬。

鹹以為怪,河干一叟曰:是不足怪也,凡沉於水者,上視暗而下視明,驚惶瞀亂,必反從明處求出,手皆掊土,故檢驗溺人,對十指甲有泥無泥,別生投死棄也。

此先有運粟之舟沉於水底,粟尚未腐,故掊之盈手耳。

此論可謂入微。

惟上暗下明之故,則不能言其所以然。

按張衡靈憲曰:日譬猶火,月譬猶水,火則外光,水則含景。

又劉邵人物誌曰:火日外照,不能內見,金水內映,不能外光。

然則上暗下明,固水之本性矣。

程念倫名思孝,乾隆癸酉甲戌間,來游京師,弈稱國手,如皋冒祥珠曰:是與我皆第二手,時無第一手,遽自雄耳。

一日,門人吳惠叔等扶乩,問仙善弈否,判曰能。

問肯與凡人對局否,判曰可。

時念倫寓余家,因使共弈,凡弈譜以子記數,像戲譜以路記數,與乩仙弈,則以象戲法行之,如縱第九路橫第三路下子,則判曰九三,余皆仿此。

初下數子,念倫茫然不解,以為仙機莫測也,深恐敗名,凝思冥索,至背汗手顫,始敢應一子,意猶惴惴。

稍久,似覺無他異,乃放手攻擊,乩仙竟全局覆沒,滿室嘩然。

乩忽大書曰:吾本幽魂,暫來遊戲,托名張三豐耳,因粗解弈,故爾率答,不虞此君之見困,吾今逝矣。

惠叔慨然曰:長安道上,鬼亦誑人。

余戲曰:一敗即吐實,猶是長安道上鈍鬼也。

景州申謙居先生諱詡,姚安公癸巳同年也,天性和易,平生未嘗有忤色。

而孤高特立,一介不取,有古狷者風。

衣必縕袍,食必粗糲,偶門人饋祭肉,持至市中易豆腐,曰:非好苟異,實食之不慣也。

嘗從河間歲試歸,使童子控一驢,童子行倦,則使騎而自控之。

薄暮遇雨,投宿破神祠中,祠止一楹,中無一物,而地下蕪穢不可坐,乃摘板扉一扇橫臥戶前。

夜半睡醒,聞祠中小聲曰:欲出避公,公當戶不得出。

先生曰:爾自在戶內,我自在戶外,兩不相害,何必避。

久之又小聲曰:男女有別,公宜放我出。

先生曰:戶內戶外即是別,出反無別。

轉身酣睡。

至曉,有村民見之,駭曰:此中有狐,嘗出媚少年,人入祠輒被瓦礫擊,公何晏然也。

後偶與姚安公語及,掀髯笑曰:乃有狐欲媚中謙居,亦大異事。

姚安公戲曰:狐雖媚盡天下人,亦斷不到君。

當是詭狀奇形,狐所未睹,不知是何怪物,故驚怖欲逃耳。

可想見先生之為人矣。

董曲一江一 前輩言,乾隆丁卯鄉試,寓濟南一僧寺,夢至一處,見老樹下破屋一間,欹斜欲圮,一女子靚妝坐戶內,紅愁綠慘,摧抑可憐。

疑誤入人內室,止不敢進。

女子忽向之遙拜,淚涔涔沾衣袂,然終無一言,心悸而悟。

越數夕,夢復然,女子顏色益戚,叩額至百餘,欲逼問之,倏又醒,疑不能明,以告同寓,亦莫解。

一日散步寺園,見廡下有故柩,已將朽,忽仰視其樹,則宛然夢中所見也。

詢之寺僧,雲是某官愛妾,寄停於是,約來迎取,至今數十年寂無音問,又不敢移瘞,旁皇無計者久矣。

曲一江一 豁然心悟,故與歷城令相善,乃醵金市地半畝,告於官而遷葬焉。

用知亡人以入土為安,停擱非幽靈所願也。

朱青雷言,高西園嘗夢一客來謁,名刺為司馬相如,驚怪而寤,莫悟何祥,越數日,無意得司馬相如一玉印,古澤斑駁,篆法一精一妙,真昆吾刀刻也,恆佩之不去身,非至親暱者不能一見。

官鹽場時,德州盧丈雅雨為兩淮運使,聞有是印,燕見時偶索觀之,西園離席半跪,正色啟曰:鳳翰一生結客,所有皆可與朋友共,其不可共者,惟二物,此印及山妻也。

盧丈笑遣之曰:誰奪爾物者,何癡乃爾耶?西園畫品絕高,晚得末疾,右臂偏枯,乃以左臂揮毫,雖生硬倔強,乃彌有別趣。

詩格亦脫灑,雖托跡微官,蹉跎以歿,在近時士大夫間,猶能追前輩風一流 也。

楊鐵崖詞章奇麗,雖被文妖之目,不損其名。

惟鞋杯一事,猥褻一婬一穢,可謂不韻之極,而見諸賦詠,傳為佳話。

後來狂誕少年,競相依仿,以為名士風一流 ,殊不可解。

聞一巨室,中元家祭,方舉酒置案上,忽一杯聲如爆竹,剨然中裂。

莫解何故。

久而知數日前其子邀妓,以此杯效鐵崖故事也。

太常寺仙蝶,國子監瑞柏,仰邀聖藻,人盡知之。

翰林院金槐,數人合抱,癭磊砢如假山,人亦或知之。

禮部壽草,則人不盡知也。

此草春開紅花,綴如火齊,秋結實如珠,群芳譜、野菜譜皆未之載,不知其名。

或曰即田塍公道老--此草種兩家田塍上,用識界限,犁不及則一莖不旁生,犁稍侵之即蔓延不止,反過所侵之數,故得此名。

余諦審之,葉作鋸齒,略相似,花則不似,其說非也。

在穿堂之北,治事處階前,甬道之西,相傳生自國初,歲久漸成籐本。

今則分為二歧,枝格杈丫,挺然老木矣。

曹地山先生名之曰長春草,余官禮部尚書時,作木欄護之。

門人陳太守渼,時官員外,使為之圖,蓋醲化湛深,和氣涵育,雖一草一蟲,亦各遂其生若此也。

禮部又有連理槐,在齋戒處南榮下,鄒小山先生官侍郎,嘗繪圖題詩,今尚貯庫中。

然特大小二槐,相並而生,枝幹互相纏抱耳。

非真連理也。

道家言祈禳,佛家言懺悔,儒家則言修德以勝妖、二氏治其末,儒者治其本也。

族祖雷一陽一公畜數羊,一羊忽人立而舞,眾以為不祥,將殺羊,雷一陽一公曰:羊何能舞,有憑之者也。

石言於晉,左傳之義明矣,禍已成歟,殺羊何益,禍未成而鬼神以是警余也,修德而已。

豈在殺羊?自是一言一動,如對聖賢。

後以順治乙酉拔貢,戊子中副榜,終於通判,訖無纖芥之禍。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閱微草堂筆記
原序鄭序紀昀 詩二首卷一 灤陽消夏錄一(1)卷一 灤陽消夏錄一(2)卷一 灤陽消夏錄一(3)卷一 灤陽消夏錄一(4)卷二 灤陽消夏錄二(1)卷二 灤陽消夏錄二(2)卷二 灤陽消夏錄二(3)卷二 灤陽消夏錄二(4)卷三 灤陽消夏錄三(1)卷三 灤陽消夏錄三(2)卷三 灤陽消夏錄三(3)卷三 灤陽消夏錄三(4)卷四 灤陽消夏錄四(1)卷四 灤陽消夏錄四(2)卷四 灤陽消夏錄四(3)卷四 灤陽消夏錄四(4)卷五 灤陽消夏錄五(1)卷五 灤陽消夏錄五(2)卷五 灤陽消夏錄五(3)卷五 灤陽消夏錄五(4)卷六 灤陽消夏錄六(1)卷六 灤陽消夏錄六(2)卷六 灤陽消夏錄六(3)卷六 灤陽消夏錄六(4)卷七 如是我聞一(1)卷七 如是我聞一(2)卷七 如是我聞一(3)卷七 如是我聞一(4)卷七 如是我聞一(5)卷八 如是我聞二(1)卷八 如是我聞二(2)卷八 如是我聞二(3)卷八 如是我聞二(4)卷八 如是我聞二(5)卷九 如是我聞三(1)卷九 如是我聞三(2)卷九 如是我聞三(3)卷九 如是我聞三(4)卷九 如是我聞三(5)卷十 如是我聞四(1)卷十 如是我聞四(2)卷十 如是我聞四(3)卷十 如是我聞四(4)卷十 如是我聞四(5)卷十一 槐西雜誌一(1)卷十一 槐西雜誌一(2)卷十一 槐西雜誌一(3)卷十一 槐西雜誌一(4)卷十一 槐西雜誌一(5)卷十一 槐西雜誌一(6)卷十二 槐西雜誌二(1)卷十二 槐西雜誌二(2)卷十二 槐西雜誌二(3)卷十二 槐西雜誌二(4)卷十二 槐西雜誌二(5)卷十三 槐西雜誌三(1)卷十三 槐西雜誌三(2)卷十三 槐西雜誌三(3)卷十三 槐西雜誌三(4)卷十三 槐西雜誌三(5)卷十三 槐西雜誌三(6)卷十四 槐西雜誌四(1)卷十四 槐西雜誌四(2)卷十四 槐西雜誌四(3)卷十四 槐西雜誌四(4)卷十四 槐西雜誌四(5)卷十四 槐西雜誌四(6)卷十五 姑妄聽之一(1)卷十五 姑妄聽之一(2)卷十五 姑妄聽之一(3)卷十五 姑妄聽之一(4)卷十五 姑妄聽之一(5)卷十六 姑妄聽之二(1)卷十六 姑妄聽之二(2)卷十六 姑妄聽之二(3)卷十六 姑妄聽之二(4)卷十六 姑妄聽之二(5)卷十七 姑妄聽之三(1)卷十七 姑妄聽之三(2)卷十七 姑妄聽之三(3)卷十七 姑妄聽之三(4)卷十七 姑妄聽之三(5)卷十八 姑妄聽之四(1)卷十八 姑妄聽之四(2)卷十八 姑妄聽之四(3)卷十八 姑妄聽之四(4)卷十八 姑妄聽之四(5)卷十九 灤陽續錄一(1)卷十九 灤陽續錄一(2)卷十九 灤陽續錄一(3)卷二十 灤陽續錄二(1)卷二十 灤陽續錄二(2)卷二十 灤陽續錄二(3)卷二十一 灤陽續錄三(1)卷二十一 灤陽續錄三(2)卷二十一 灤陽續錄三(3)卷二十二 灤陽續錄四(1)卷二十二 灤陽續錄四(2)卷二十二 灤陽續錄四(3)卷二十三 灤陽續錄五(1)卷二十三 灤陽續錄五(2)卷二十三 灤陽續錄五(3)卷二十四 灤陽續錄六(1)卷二十四 灤陽續錄六(2)附:紀汝佶六則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