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微草堂筆記》卷十六 姑妄聽之二(4):適攜西洋遠鏡,試以窺之,見草屋三楹,向一陽一啟戶,有老翁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閱微草堂筆記》卷十六 姑妄聽之二(4)

閱微草堂筆記

卷十六 姑妄聽之二(4)

朱子穎運使言,昔官敘永同知時,由成都回署,偶遇茂林,停輿小憩,遙見萬峰之頂,似有人家,而削立千仞,實非人跡所到。

適攜西洋遠鏡,試以窺之,見草屋三楹,向一陽一啟戶,有老翁倚松立,一幼一女坐簷下,手有所持,似俯首縫補,柱屋似有對聯,望不了了,俄雲氣磣郁,遂不復睹,後重過其地,林麓依然。

再以遠鏡窺之,空山而已。

其仙靈之宅,誤為人見,遂更移居歟。

潘南田畫有逸氣,而性情孤峭,使酒罵座,落落然不合於時。

偶為余作梅花橫幅,余題一絕曰:水邊籬落影橫斜,曾在孤山處士家,只怪銓枝蟠似鐵,風一流 畢竟讓桃花。

蓋戲之也,後余從軍塞外,侍姬輩嫌其敝黯,竟以桃花一幅易之。

然則細瑣之事,亦似皆前定矣。

青縣王恩溥,先祖母張太夫人乳母孫也,一日,自興濟夜歸,月明如晝,見大樹下數人聚飲,杯盤狼藉,一少年邀之入座,一老翁嗔語少年曰:素不相知,勿惡作劇。

又正色謂恩溥曰:君宜速去,我輩非人,恐小兒等於君不利。

恩溥大怖,狼狽奔走,得至家,殆無氣以動。

後於親串家作吊,突見是翁,驚僕欲絕,惟連呼鬼鬼,老翁笑掖之起,曰:僕耽曲櫱,日恆不足,前值月夜,荷鄰里相邀,酒已無多,遇君適至,恐增一客則不滿枯腸,故詭語遣君,君乃竟以為真耶?賓客滿堂,莫不絕倒。

中一客目擊此事,恆向人說之。

偶夜過廢祠,見數人轟飲,亦邀入座,覺酒味有異,心方疑訝,乃為群鬼擠入深淖,化磷火熒熒散。

東方漸白,有耕者救之乃出。

緣此膽破,翻疑恩溥所見為真鬼。

後途遇此翁,竟不敢接談。

此表兄張自修所說。

戴君恩詔則曰:實有此事,而所傳殊倒置,乃此客先遇鬼,而恩溥聞之,偶夜過某村,值一多年未晤之友,邀之共飲,疑其已死,絕裾奔逃。

後相晤於姻家,大遭詬誶也。

二說未審孰是,然由張所說,知不可偶經一事,遂謂事事皆然,致失於誤信;由戴所說,知亦不可偶經一事,遂謂事事皆然,反敗於多疑也。

李秋崖言,一老儒家有狐,居其空倉中,三四十年未嘗為祟。

恆與人對語,亦頗知書,或邀之飲亦肯出,但不見其形耳。

老儒歿後,其子亦諸生,與狐酬酢如其父,狐不甚答,久乃漸肆擾。

生故設帳於家,而兼為人作訟牒,凡所批課文,皆不遺失,凡作訟牒,則甫具草,輒碎裂,或從手中掣其筆,凡修脯所入,毫釐不失,凡刀筆所得,雖扃鎖嚴密,輒盜去;凡學子出入,皆無所見,凡訟者至,或瓦石擊頭面流血,或簷際作人語,對眾發其一陰一謀。

生苦之,延道士劾治,登壇召將,攝狐至,狐侃侃辨曰:其父不以異類視我,與我一交一 至厚,我亦不以異類自外,視其父如兄弟;今其子自墮家聲,作種種惡業,不隕身不止。

我不忍坐視,故撓之使改圖,所攫金皆埋其父墓中,將待其傾覆,周其妻子,實無他腸。

不虞煉師之見譴,生死惟命。

道士蹶然下座,三揖而握手曰:使我亡友有此子,吾不能也。

微我不能,恐能者千百無一二,此舉乃出爾曹乎?不別主人,太息徑去。

其子愧不自容,誓輟是業,竟得考終。

乾隆丙辰丁已間,戶部員外郎長公泰,有僕婦年二十餘,中風昏眩,氣奄奄如縷,至夜而絕,次日方為營棺斂,手足忽動,漸能屈伸,俄起坐,問此何處。

眾以為猶譫語也,既而環視室中,意若省悟,喟然者數四,默默無語,從此病頓愈。

然察其語音行步,皆似男子,亦不能自梳沐,見其夫若不相識。

覺有異,細詰其由,始自言本男子,數日前死,魂至冥司,主者檢算未盡,然當謫為女身,命借此婦一屍一復生,覺倏如睡去,倏如夢醒,則已臥板榻上矣。

問其姓名裡貫,堅不肯言,惟曰:事已至此,何必更為前世辱。

遂不窮究。

初不肯與僕同寢,後無詞可拒,乃曲從,然每一薦枕,輒飲泣至曉。

或竊聞其自語曰:讀書二十年,作官三十餘年,乃忍恥受一奴一子辱耶?其夫又嘗聞囈語曰:積金徒供兒輩樂,多亦何為。

呼醒問之,則曰未言,知其深諱,亦姑置之。

長公惡言神怪事,禁家人勿傳,故事不甚彰。

然亦頗有知之者,越三載余,終鬱鬱病死,訖不知其為誰也。

先師裘文達公言,有郭生剛直負氣,偶中秋燕集,與朋友論鬼神,自雲不畏,眾請宿某凶宅以驗之,郭慨然仗劍往。

宅約數十間,秋草滿庭,荒蕪蒙翳,扃戶獨坐,寂無見聞。

四鼓後,有人當戶立,郭奮劍欲起,其人揮袖一拂,覺口噤體僵,有如夢魘,然心目仍了了,其人磬折致詞曰:君固豪士,為人所激因至此。

好勝者常情,亦不怪君,既蒙枉顧,本應稍盡賓主意,然今日佳節,眷屬皆出賞月,禮別內外,實不欲公見,公又夜深無所歸,今籌一策,擬請君入甕,幸君勿嗔,觴酒豆肉,聊以破悶,亦幸勿見棄。

遂有數人舁郭置大荷缸中,上覆方桌,壓以巨石。

俄隔缸笑語雜畎,約男婦數十,呼酒行炙,一一可辨,忽覺酒香觸鼻,暗中摸索,有壺一杯一小盤四,橫閣象箸二,方苦飢渴,且姑飲啖。

復有數童子繞缸唱艷歌,有人扣缸語曰:主人命娛賓也,亦靡靡可聽。

良久又扣缸語曰:郭君勿罪,大眾皆醉,不能舉巨石,君且姑耐,貴友行至矣。

語訖遂寂,次日,眾見門不啟,疑有變,逾垣而入,郭聞人聲,在缸內大號,眾竭力移石,乃闖然出,述所見聞,莫不拊掌。

視缸中器具,似皆己物,還家訊問,則昨夕家燕,並酒餚失之,方詬誶大索也。

此魅可雲狡獪矣。

然聞之,使人笑不使人怒,當出甕時,雖郭生亦自啞然也。

真惡作劇哉。

余容若曰:是猶玩弄為戲也,曩客秦隴間,聞有少年,隨塾師讀書山寺,相傳寺樓有魅,時出媚人,私念狐女必絕艷,每夕詣樓外禱以媟詞,冀有所遇。

一夜 徘徊樹下,見小鬟招手,心知狐女至,躍然相就。

小鬟悄語曰:君是解人,不煩絮說,娘子甚悅君,然此何等事,乃公然致祝,主人怒君甚,以君貴人,不敢祟,惟約束娘子頗嚴,今夜幸他出,娘子使來私招君,君宜速往。

少年隨之行,覺深閨曲硜,都非寺內舊門徑,至一房,朱眾半開,雖無燈,隱隱見床 帳,小鬟曰:娘子初會,覺靦腆,已臥帳內,君第解衣,逕登榻,無出一言,恐他婢聞也。

語訖徑去,少年喜不自禁,遽揭其被,擁於懷而接唇,忽其人驚起大呼。

卻立愕視,則室廬皆不見,乃塾師睡簷下乘涼也,塾師怒,大施夏楚,不得已吐實,竟遭斥逐。

此乃真惡作劇矣。

文達公曰:郭生恃客氣,故僅為魅侮;此生懷邪心,故竟為魅陷。

二生各自取耳,豈魅有善惡哉。

李村有農家婦,每早晚出饁,輒見女子隨左右,問同行者則不見,意大恐怖,後乃漸隨至家,然恆在院中,或在牆隅,不入寢室。

婦逼視即卻走,婦返即仍前,知為冤對,因遙問之。

女子曰:汝前生與我皆貴家妾,汝妒我一寵一 ,以奸盜誣我,致幽死,今來取償。

詎汝今生事姑孝,恆為善神所護,我不能近,故日日相隨,揆度事勢,萬萬無可相報理,汝倘作道場度我,我得轉輪,即亦解冤矣。

婦辭以貧女子,曰:汝貧非虛語,能發念誦佛號萬聲,亦可度我。

問此安得能度鬼,曰:常人誦佛號,佛不聞也。

特唸唸如對佛,自攝此心而已。

若忠臣孝子,誠感神明,一誦佛號,則聲聞三界,故其力與經懺等。

汝是孝婦,知必應也。

婦如所說,發念持誦,每誦一聲,則見女子一拜,至滿萬聲,女子不見矣。

此事故老時說之,知篤志事親,勝信心禮佛。

又聞窪東有劉某者,母愛其幼弟,劉愛弟更甚於母,弟嬰痼疾,母憂之廢寢食,劉經營療治,至鬻其子供醫藥,嘗語妻曰:弟不救,則母可慮,毋寧我死耳。

妻感之,鬻及硃衣,無怨言。

弟病篤,劉夫婦晝夜泣守,有丐者,夜棲土神祠,聞鬼語曰:劉某夫婦輪守其弟,神光照爍,猝不能入,有違冥限,奈何?土神曰:兵家聲東而擊西,汝知之乎?次日,其母灶下卒中惡,夫婦奔視,母蘇而弟已絕矣。

蓋鬼以計取之也。

後夫婦並年八十餘乃卒,一奴一子劉琪之女,嫁於窪東,言聞諸故老,曰:劉自奉母以外,諸事蠢蠢如一牛,有告以某忤其母者,劉掉頭曰:世寧有是人,人寧有是事,汝毋造言!其癡多類此,傳以為笑,不知乃天性純摯,直以盡孝為自然,故有是疑耳!元人王彥章墓詩曰:誰信人間有馮道,即此意矣。

景少司馬介茲,官翰林時,齋宿清秘堂--此因乾隆甲子,御題集賢清秘額,因相沿稱之,實無此堂名。

積雨初晴,微月未上,獨坐廊下,聞瀛洲亭中語曰:今日樓上看西山,知杜紫微雨余山態活句,真神來之筆。

一人曰:此句佳在活字,又佳在態字烘出活字,若作山色、山翠,則興象俱減矣。

疑為博晰之等尚未睡,納涼池上,呼之不應,推戶視之,闃無人跡。

次日以告晰之,晰之笑曰:翰林院鬼,故應作是語。

釋家能奪舍,道家能換形,奪舍者托孕婦而轉生,換形者血氣已衰,大丹未就,則借一壯盛之軀與之互易也。

狐亦能之。

族兄次辰云:有張仲深者,與狐友,偶問其修道之術,狐言初煉幻形,道漸深則煉蛻形,蛻形之後,則可以換形。

凡人癡者忽黠,黠者忽顛,與初不學仙,而忽好服餌導引,人怪其性情變常,不知皆魂氣已離,狐附其體而生也。

然既換人形,即歸人道,不復能幻化飛騰,由是而一精一進,則與人之修仙同,其證果較易,或聲色貨利,嗜欲牽纏,則與人之惑溺同。

其墮輪迴亦易。

故非道力堅定,多不敢輕涉世緣,恐浸一婬一而不自覺也。

其言似亦近理,然則人欲之險,其可畏也哉。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閱微草堂筆記
原序鄭序紀昀 詩二首卷一 灤陽消夏錄一(1)卷一 灤陽消夏錄一(2)卷一 灤陽消夏錄一(3)卷一 灤陽消夏錄一(4)卷二 灤陽消夏錄二(1)卷二 灤陽消夏錄二(2)卷二 灤陽消夏錄二(3)卷二 灤陽消夏錄二(4)卷三 灤陽消夏錄三(1)卷三 灤陽消夏錄三(2)卷三 灤陽消夏錄三(3)卷三 灤陽消夏錄三(4)卷四 灤陽消夏錄四(1)卷四 灤陽消夏錄四(2)卷四 灤陽消夏錄四(3)卷四 灤陽消夏錄四(4)卷五 灤陽消夏錄五(1)卷五 灤陽消夏錄五(2)卷五 灤陽消夏錄五(3)卷五 灤陽消夏錄五(4)卷六 灤陽消夏錄六(1)卷六 灤陽消夏錄六(2)卷六 灤陽消夏錄六(3)卷六 灤陽消夏錄六(4)卷七 如是我聞一(1)卷七 如是我聞一(2)卷七 如是我聞一(3)卷七 如是我聞一(4)卷七 如是我聞一(5)卷八 如是我聞二(1)卷八 如是我聞二(2)卷八 如是我聞二(3)卷八 如是我聞二(4)卷八 如是我聞二(5)卷九 如是我聞三(1)卷九 如是我聞三(2)卷九 如是我聞三(3)卷九 如是我聞三(4)卷九 如是我聞三(5)卷十 如是我聞四(1)卷十 如是我聞四(2)卷十 如是我聞四(3)卷十 如是我聞四(4)卷十 如是我聞四(5)卷十一 槐西雜誌一(1)卷十一 槐西雜誌一(2)卷十一 槐西雜誌一(3)卷十一 槐西雜誌一(4)卷十一 槐西雜誌一(5)卷十一 槐西雜誌一(6)卷十二 槐西雜誌二(1)卷十二 槐西雜誌二(2)卷十二 槐西雜誌二(3)卷十二 槐西雜誌二(4)卷十二 槐西雜誌二(5)卷十三 槐西雜誌三(1)卷十三 槐西雜誌三(2)卷十三 槐西雜誌三(3)卷十三 槐西雜誌三(4)卷十三 槐西雜誌三(5)卷十三 槐西雜誌三(6)卷十四 槐西雜誌四(1)卷十四 槐西雜誌四(2)卷十四 槐西雜誌四(3)卷十四 槐西雜誌四(4)卷十四 槐西雜誌四(5)卷十四 槐西雜誌四(6)卷十五 姑妄聽之一(1)卷十五 姑妄聽之一(2)卷十五 姑妄聽之一(3)卷十五 姑妄聽之一(4)卷十五 姑妄聽之一(5)卷十六 姑妄聽之二(1)卷十六 姑妄聽之二(2)卷十六 姑妄聽之二(3)卷十六 姑妄聽之二(4)卷十六 姑妄聽之二(5)卷十七 姑妄聽之三(1)卷十七 姑妄聽之三(2)卷十七 姑妄聽之三(3)卷十七 姑妄聽之三(4)卷十七 姑妄聽之三(5)卷十八 姑妄聽之四(1)卷十八 姑妄聽之四(2)卷十八 姑妄聽之四(3)卷十八 姑妄聽之四(4)卷十八 姑妄聽之四(5)卷十九 灤陽續錄一(1)卷十九 灤陽續錄一(2)卷十九 灤陽續錄一(3)卷二十 灤陽續錄二(1)卷二十 灤陽續錄二(2)卷二十 灤陽續錄二(3)卷二十一 灤陽續錄三(1)卷二十一 灤陽續錄三(2)卷二十一 灤陽續錄三(3)卷二十二 灤陽續錄四(1)卷二十二 灤陽續錄四(2)卷二十二 灤陽續錄四(3)卷二十三 灤陽續錄五(1)卷二十三 灤陽續錄五(2)卷二十三 灤陽續錄五(3)卷二十四 灤陽續錄六(1)卷二十四 灤陽續錄六(2)附:紀汝佶六則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