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微草堂筆記》卷九 如是我聞三(2):將死時,持券哀呼於市,願一幼一女賣為婢,而以賣價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閱微草堂筆記》卷九 如是我聞三(2)

閱微草堂筆記

卷九 如是我聞三(2)

雍正丙午丁未間,有流民乞食過崔莊,夫婦並病疫。

將死時,持券哀呼於市,願一幼一女賣為婢,而以賣價買二棺。

先祖母張太夫人為葬其夫婦,而收養其女,名之連貴。

其券署父張立,母黃氏,而不著籍貫。

問之已不能語矣。

連貴自云:家在山東,門臨驛路,時有大官車馬往來,距此約行一月餘,而不能舉其縣名。

又云:去年曾受對門一胡一 家聘,一胡一 家乞食在外,不知所往,越十餘年,杳無親戚來尋訪,乃以配圉人劉登。

登自雲山東新泰人,本姓一胡一 ,父母俱歿,有劉氏收養之,因從其姓。

小時記父母為聘一女,但不知其姓氏,登既一胡一 姓,新泰又驛路所經,流民乞食計程亦可以月餘,與連貴言皆符,頗疑其樂昌之鏡,離而復合,但無顯證耳。

先叔粟甫公曰:此事稍為點綴,竟可以入傳奇。

惜此女蠢若鹿豕,惟知飽食酣眠,不稱點綴,可恨也。

邊隨園征君曰:秦人不死,信符生之受誣;蜀老猶存,知諸葛之多枉--此乃劉知幾史通之文,符生事見洛一陽一伽藍記,諸葛事則見魏書毛修之傳,浦二田注史通以為未詳,蓋偶失考。

史傳不免於緣飾,況傳奇乎?西樓記稱穆素暉艷若神仙,吳林塘言其祖幼時及見之,短小而豐肌,一尋常女子耳。

然則傳奇中所謂佳人,半出虛說。

此婢雖粗,倘好事者按譜填詞,登場度曲,他日紅氍毹上,何嘗不鶯嬌花媚耶?先生所論,猶未免於盡信書也。

聶松巖言,膠州一寺,經樓之後有蔬圃,僧一夕開牖納涼,月明如畫,見一人徙倚老樹下,疑竊蔬者,呼問為誰,磬折而對曰:師勿訝,我鬼也。

問鬼何不歸爾墓,曰:鬼有徒一黨一 ,各從其類,我本書生,不幸葬叢塚間,不能與馬醫夏畦伍,此輩亦厭我非其族,落落難合故,寧避囂於此耳。

言訖,冉冉沒。

後往往遙見之,然呼之不應矣。

福州學使署,本前明稅璫署也,奄人暴橫,多潛殺不辜,至今猶往往見變怪。

余督閩學時,一奴一輩每夜驚。

甲寅夏,先姚安公至署,聞某室有鬼,輒移榻其中,竟夕晏然,昀嘗乘間微諫,請勿以千金之軀與鬼角,因誨昀曰:儒者論無鬼,迂論也,亦強詞也。

然鬼必畏人,一陰一不勝一陽一也。

其或侵人,必一陽一不足以勝一陰一也。

夫一陽一之盛也,豈持血氣之壯與性情之悍哉!人之一心,慈祥者為一陽一,慘毒者為一陰一;坦白者為一陽一,深險者為一陰一;公直者為一陽一,私曲者為一陰一。

故易象以一陽一為君子,一陰一為小人。

苟立心正大,則其氣純乎一陽一剛。

雖有邪魅,如幽室之中,鼓洪爐而熾烈焰,冱凍自消。

汝讀書亦頗多,曾見史傳中有端人碩士為鬼所擊者耶?昀再拜受教,至今每憶庭訓,輒悚然如左右也。

束州邵氏子,性佻蕩。

聞淮鎮古墓有狐女甚麗,時往伺之,一日見其坐田塍上,方欲就通款曲,狐女正色曰:吾服氣煉形,已二百餘歲,誓不媚一人,汝勿生妄想。

且彼媚人之輩,豈果相悅哉?特攝其一精一耳。

一精一竭則人亡,遇之未有能免者,汝何必自投陷阱也。

舉袖一揮,淒風颯然,飛塵瞇目,已失所在矣。

先姚安公聞之曰:此狐能作此語,吾斷其必生天。

獻縣李金梁、李金桂兄弟,皆劇盜也。

一夕,金梁夢其父語曰:夫盜有敗,有不敗,汝知之耶?貪一官墨吏,刑求威脅之財;神奸巨蠹,豪奪巧取之財;父子兄弟,隱匿偏得之財;朋友親戚,強求詐誘之財;黠一奴一干役,侵漁乾沒之財;巨商富室,重息剝削之財,以及一切刻薄計較,損人利己之財。

是取之無害。

罪惡重者,雖至殺人,亦無害。

其人本天道之所惡也。

若夫人本善良,財由義取,是天道之所福也,如干犯之,事為悖天。

悖天終必敗。

汝兄弟前劫一節婦,使母子冤號,鬼神怒視,如不悛改,禍不遠矣。

後歲余,果並伏法,金梁就獄時,自知不免,為刑房吏史真儒述之。

真儒餘裡人也,嘗舉以告姚安公,謂盜亦有道。

又述劇盜李志鴻之言曰:吾鳴鏑躍馬三十年,所劫奪多矣,見人劫奪亦多矣,蓋敗者十之二三,不敗者十之七八,若一污人婦女,屈指計之,從無一人不敗者。

故恆以自戒其徒,蓋天道禍一婬一,理固不爽雲。

辛卯夏,余自烏魯木齊從軍歸,僦居珠巢街路東一宅,與龍臬司承祖鄰。

第二重室五楹,最南一室,簾恆飆起尺餘,有若風鼓之者。

余四室之簾則否。

莫喻其故。

小兒女入室,輒驚啼,雲床 上坐一肥僧,向之嬉笑。

緇徒厲鬼,何以據人家宅舍,尤不可解也。

又三鼓已後,往往聞龍氏宅中有女子哭聲,龍氏宅中亦聞之,乃雲聲在此宅,疑不能明。

然知其鑿然非善地,遂遷居柘南先生雙樹齋後。

居是二宅者,皆不吉。

白環九司寇無疾暴卒,即在龍氏宅也。

凶宅之說,信非虛語矣。

先師陳白崖先生曰:居吉宅者未必吉,居凶宅者未必不凶,如和風一溫一 煦,未必能使人祛病;而嚴寒沴厲,一觸之則疾生。

良藥滋補,未必能使人驟健,而峻劑攻伐,一飲之則洞洩。

此亦確有其理,未可執定命與之爭。

孟子有言,是故知命者不立巖牆之下。

洛一陽一郭石洲言,其鄰縣有翁姑,受富室二百金,鬻寡媳為妾者。

至期,強被以綵衣,掖之登車。

婦不肯行,則以紅巾反接其手,媒媼擁之坐車上。

觀者多太息不平,然婦母族無一人,不能先發也。

僕夫振輿之頃,婦舉聲一號,旋風暴作,三馬皆驚逸不可止,不趨其家,而趨縣城。

飛渡泥淖,如履康莊,雖仄徑危橋,亦不傾覆,至縣衙乃屹然立,其事遂敗。

因知庶女呼天雷電下擊,非典籍之虛詞。

從舅姚公介然曰:厲鬼還冤,見於典記者不一,得於傳聞者亦不一。

癸未五月,自鹽山耿家庵還崔莊,乃親見之。

其人年約五十餘,戴草笠,著明衫,以一驢馱眠被,系河干柳樹下,倚樹而坐。

余亦繫馬小憩。

忽其人蹶然而起,以手作撐拒狀,曰:害汝命,償汝命耳,何必若是相毆也,支柱良久,語漸模糊不可辨。

忽踴身一躍,已汩沒於波浪中矣。

同見者十餘人,鹹合掌誦佛。

雖不知所報何冤,然害命償命,則其人所自道也

戊子夏,小婢玉兒病瘵死,俄復甦曰:冥役遣我歸索錢。

市冥鏹焚之,乃死。

俄又復甦曰:銀色不足,冥役不受也。

更市金銀箔折錠焚之,則死不復甦矣。

因憶雍正壬子,亡弟映谷瀕危時,亦復類是,然作冥鏹果有用耶?冥役需索如是,冥官又所司何事耶?

一胡一 牧亭侍御言,其鄉有生為冥官者,述冥司事甚悉,不能盡憶,大略與傳記所載同。

惟言六道輪迴,不煩遣送,皆各隨平生之善惡,如水之流濕,火之就燥,氣類相感,自得本途。

語殊有理,從來論鬼者未道也。

狐之媚人,為採補計耳,非漁色也。

然漁色者亦偶有之。

表兄安滹北言,有人夜宿深林中,聞草間人語曰:君愛某家小童,事已諧否?此事亢一陽一熏爍,消蝕真一陰一,極能敗道,君何忽動此念耶?又聞一人答曰:勞君規戒,實緣愛其美秀,遂不能忘情。

然此童貌雖艷冶,心無邪念,吾於夢中幻諸一婬一態誘之,漠然不動,竟無如之何,已絕是想矣。

其人覺有異,潛往窺視,有二狐跳踉去。

泰州任子田,名大椿,記誦博洽,尤長於三禮註疏,六書訓詁。

乾隆己丑,登二甲一名進士,浮沉郎署,晚年始得授御史,未上而卒。

自開國以來,二甲一名進士不入詞館者僅三人。

田實居其一。

自言十五六時,偶為從父侍姬以宮詞書扇,從父疑之,致侍姬自縊死,其魂訟於地下,子田奄奄臥疾,魂亦自追去,考問閱四五日,冥官庭鞫七八度,辨明出於無心,然卒坐以過失殺人,減削官祿,故仕途偃蹇如斯。

賈鈍夫舍人曰:治是獄者,即顧郎中德懋,二人先不相知,一日相見,彼此如舊識。

時同在坐,親見追話冥司事。

子田對之,猶慄慄然也。

即墨楊槐亭前輩言,濟寧一童子,為狐所暱,夜必同衾枕,至年二十餘,猶無虛夕,或教之留須,須稍長輒睡中為狐剃去,更為傅脂粉。

屢以符錄驅遣,皆不能制,後正乙真一人舟過濟寧,投詞乞劾治,真一人牒於城隍,狐乃詣真一人自訴,不睹其形,然旁人皆聞其語。

自言過去生中為女子,此童為僧,夜過寺門,被劫閉窟室中,隱忍受辱者十七載,鬱鬱而終。

訴於地下,主者判是僧地獄受罪畢,仍來生償債,會我以他罪墮狐身,竄伏山林百餘年,未能相遇,今煉形成道,適逢僧後身為此童,因得相報,十七年滿,自當去,不煩驅遣也。

真一人竟無如之何。

後不知期滿果去否。

然據其所言,足知人有所負,雖隔數世猶償也。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閱微草堂筆記
原序鄭序紀昀 詩二首卷一 灤陽消夏錄一(1)卷一 灤陽消夏錄一(2)卷一 灤陽消夏錄一(3)卷一 灤陽消夏錄一(4)卷二 灤陽消夏錄二(1)卷二 灤陽消夏錄二(2)卷二 灤陽消夏錄二(3)卷二 灤陽消夏錄二(4)卷三 灤陽消夏錄三(1)卷三 灤陽消夏錄三(2)卷三 灤陽消夏錄三(3)卷三 灤陽消夏錄三(4)卷四 灤陽消夏錄四(1)卷四 灤陽消夏錄四(2)卷四 灤陽消夏錄四(3)卷四 灤陽消夏錄四(4)卷五 灤陽消夏錄五(1)卷五 灤陽消夏錄五(2)卷五 灤陽消夏錄五(3)卷五 灤陽消夏錄五(4)卷六 灤陽消夏錄六(1)卷六 灤陽消夏錄六(2)卷六 灤陽消夏錄六(3)卷六 灤陽消夏錄六(4)卷七 如是我聞一(1)卷七 如是我聞一(2)卷七 如是我聞一(3)卷七 如是我聞一(4)卷七 如是我聞一(5)卷八 如是我聞二(1)卷八 如是我聞二(2)卷八 如是我聞二(3)卷八 如是我聞二(4)卷八 如是我聞二(5)卷九 如是我聞三(1)卷九 如是我聞三(2)卷九 如是我聞三(3)卷九 如是我聞三(4)卷九 如是我聞三(5)卷十 如是我聞四(1)卷十 如是我聞四(2)卷十 如是我聞四(3)卷十 如是我聞四(4)卷十 如是我聞四(5)卷十一 槐西雜誌一(1)卷十一 槐西雜誌一(2)卷十一 槐西雜誌一(3)卷十一 槐西雜誌一(4)卷十一 槐西雜誌一(5)卷十一 槐西雜誌一(6)卷十二 槐西雜誌二(1)卷十二 槐西雜誌二(2)卷十二 槐西雜誌二(3)卷十二 槐西雜誌二(4)卷十二 槐西雜誌二(5)卷十三 槐西雜誌三(1)卷十三 槐西雜誌三(2)卷十三 槐西雜誌三(3)卷十三 槐西雜誌三(4)卷十三 槐西雜誌三(5)卷十三 槐西雜誌三(6)卷十四 槐西雜誌四(1)卷十四 槐西雜誌四(2)卷十四 槐西雜誌四(3)卷十四 槐西雜誌四(4)卷十四 槐西雜誌四(5)卷十四 槐西雜誌四(6)卷十五 姑妄聽之一(1)卷十五 姑妄聽之一(2)卷十五 姑妄聽之一(3)卷十五 姑妄聽之一(4)卷十五 姑妄聽之一(5)卷十六 姑妄聽之二(1)卷十六 姑妄聽之二(2)卷十六 姑妄聽之二(3)卷十六 姑妄聽之二(4)卷十六 姑妄聽之二(5)卷十七 姑妄聽之三(1)卷十七 姑妄聽之三(2)卷十七 姑妄聽之三(3)卷十七 姑妄聽之三(4)卷十七 姑妄聽之三(5)卷十八 姑妄聽之四(1)卷十八 姑妄聽之四(2)卷十八 姑妄聽之四(3)卷十八 姑妄聽之四(4)卷十八 姑妄聽之四(5)卷十九 灤陽續錄一(1)卷十九 灤陽續錄一(2)卷十九 灤陽續錄一(3)卷二十 灤陽續錄二(1)卷二十 灤陽續錄二(2)卷二十 灤陽續錄二(3)卷二十一 灤陽續錄三(1)卷二十一 灤陽續錄三(2)卷二十一 灤陽續錄三(3)卷二十二 灤陽續錄四(1)卷二十二 灤陽續錄四(2)卷二十二 灤陽續錄四(3)卷二十三 灤陽續錄五(1)卷二十三 灤陽續錄五(2)卷二十三 灤陽續錄五(3)卷二十四 灤陽續錄六(1)卷二十四 灤陽續錄六(2)附:紀汝佶六則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