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微草堂筆記》卷十九 灤陽續錄一(2):然花雖晚開,亦復晚謝,至九月初旬,翠蓋紅衣,宛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閱微草堂筆記》卷十九 灤陽續錄一(2)

閱微草堂筆記

卷十九 灤陽續錄一(2)

蓮以夏開,惟避暑山莊之蓮至秋乃開,較長城以內遲一月有餘。

然花雖晚開,亦復晚謝,至九月初旬,翠蓋紅衣,宛然尚在。

苑中每與菊花同瓶對插,屢見於聖制詩中。

蓋塞外地寒,春來較晚,故夏亦花遲,至秋早寒,而不早凋,則莫明其理。

今歲恭讀聖制詩注,乃知苑中池沼,匯武列水之三源,又引一溫一 泉以注之,暖氣內涵,故花能耐冷也。

戴遂堂先生,諱亨,姚安公癸已同年也。

罷齊河令歸,嘗館余家。

言其先德本浙一江一 人,心思巧密,好與西洋人爭勝,在欽天監與南懷仁忤--懷仁西洋人,官欽天監正,遂徙鐵嶺,故先生為鐵嶺人。

言少時見先人造一鳥銃,形若琵琶,凡火藥鉛丸皆貯於銃脊,以機輪開閉,其機有二,相銜如牝牡,扳一機則火藥鉛丸自落筒中,第二機隨之並動,石激火出而銃發矣。

計二十八發,火藥鉛丸乃盡,始需重貯,擬獻於軍營,夜夢一人訶責曰:上帝好生,汝如獻此器,使流布人間,汝子孫無噍類矣。

乃懼而不獻。

說此事時,顧其侄秉瑛--乾隆乙丑進士,官甘肅高台知縣,曰:今尚在汝家乎?可取來一觀。

其侄曰:在戶部學習 時,五弟之子竊以質錢,已莫可究詰矣。

其為實已亡失,或愛惜不出,蓋不可知。

然此器亦奇矣。

誠謀英勇公因言,征烏什時,文成公與毅勇公明公,犄角為營,距寇壘約里許,每相往來,輒有鉛丸落馬前後,幸不為所中耳。

度鳥銃之力,不過三十餘步,必不相及,疑溝中有伏,搜之無見。

皆莫明其故,破敵之後,執俘訊之,乃知其國寶器有二銃,力皆可及一里外,搜索得之,試驗不虛。

與毅勇公各分其一,毅勇公征緬甸歿於陣,銃不知所在。

文成公所得今尚藏於家,究不知何術製作也。

宋代有神臂弓,實巨一弩一也,立於地而踏其機,可三百步外貫鐵甲,亦曰克敵弓。

洪容齋試詞科有克敵弓銘是也。

宋軍拒金,多倚此為利器,軍法不得遺失一具。

或敗不能攜,則寧碎之,防敵得其機輪仿製也。

元世祖滅宋,得其式,曾用以制勝,至明乃不得其傳。

惟永樂大典尚全載其圖說,然其機輪一事一圖,但有長短寬窄之度,與其牝牡凸凹之形,無一全圖。

余與鄒念喬侍郎窮數日之力,審諦逗合,訖無端緒,余欲鉤摹其樣,使西洋人料理之,先師劉文正公曰:西洋人用意至深,如算術借根法,本中法,流入西域,故彼國謂之東來法,今從學算,反秘密不肯盡言,此一弩一既相傳利器,安知不一陰一圖以去,而以不解謝我乎?永樂大典貯在翰苑,未必後來無解者,何必求之於異國。

余與念喬乃止。

維此老成,瞻言百里,信乎?所見者大也。

貝勒春暉主人言,熱河碧霞元君廟--俗謂之娘娘廟,兩廟塑地獄變相,西廂一鬼卒,慘淡可畏,俗所謂地方鬼也。

有人見其出買雜物,如柴炭之類,往往堆積於廟內。

問之土人信然,然不為人害,亦一習一 而相忘。

或曰鬼不烹飪,是安用此?左傳曰:石不能言,物或憑焉;其他一精一怪歟?恐久且為患,當早圖之。

余謂天地之大,一氣化生,深山大澤,何所不有,熱河穹崖巨壑,密邇民居,人本近彼,彼遂近人,於理當有之。

抑或草木之妖,依其本質,狐狸之屬,原其故居,借形幻化,麗諸土偶,於理當亦有之。

要皆造物所並育也。

聖人以魑魅魍魎鑄於禹鼎,庭氏方相列於周官,去其害民者而已。

原未嘗盡除異類,既不為害,自可聽其去來。

海客狎鷗,忽翔不下,機心一起,機心應之,或反膠膠擾擾矣。

宛平陳鶴齡,名永年,本富主,後稍落。

其弟永泰先亡,弟婦求析箸,不得已從之。

弟婦又曰:兄公男子能經理,我一孀婦,子女又幼,乞與產三分之二。

親族皆曰不可。

鶴齡曰:弟婦言是,當從之,弟婦又以孤寡,不能征逋負,欲以貲財當二分,而己積年未償借券,並利息計算,當鶴齡之一分,亦曲從之。

後借券皆索取無著,鶴齡遂大貧。

此乾隆丙午事也。

陳氏先無登科者,是年鶴齡之子三立,竟舉於鄉。

放榜之日,余同年李步玉居與相近,聞之喟然曰:天道固終不負人。

南皮張浮槎,名景運,即著秋坪新語者也。

有一子早亡,其婦縊以殉。

縊處壁上,有其子小像,高尺餘,眉目如生,其跡似畫非畫,似墨非墨。

婦固不解畫,又無人能為追寫,且寢室亦非人所能到,是時親一黨一 畢集,均莫測所自來。

張氏紀氏為世姻,紀氏之女適張者數十人,張氏之女適紀者亦數十人,眾目同觀,鹹詫為異。

全謂此烈婦一精一誠之至極,不為異也。

蓋神之所注,氣即聚焉,氣之所聚,神亦凝焉,神氣凝聚,像即生焉,像之所麗,跡即著焉。

生者之神氣動乎此,亡者之神氣應乎彼,兩相翕合,遂結此形。

故曰緣心生象,又曰至誠則金石為開也。

浮槎錄其事跡,征士大夫之歌詠,余擬為一詩,而其理一精一微,筆力不足以闡發,凡數易稿,皆不自愜,至今耿耿於心,姑錄於此,以昭幽明之感,詩則期諸異日焉。

神仙服餌,見於雜書者之一,或亦偶遇其人,然不得其法,則反能為害。

戴遂堂先生言,嘗見一人服松脂十餘年,肌膚充溢,精神強固,自以為得力,然久而覺腹中小不適,又久而病燥結,潤以麻仁之類不應,攻以硝黃之類,所遺者細僅一線。

乃悟松脂粘掛於腸中,積漸凝結愈厚,則其竅愈窄,故束而至是也。

無藥可醫,竟困頓至死。

又見一服硫黃者,膚裂如磔,置冰上痛乃稍減。

古詩服藥求神仙,多為藥所誤,豈不信哉。

長城以外,萬山環抱,然皆坡陀如岡阜,至王家營迤東,則嶔崎秀拔,皴皺皆含畫意。

蓋天開地獻,靈氣之所鍾故也。

有羅漢峰,宛似一僧趺坐,頭頂胸腹臂肘歷歷可數;有磬錘峰,即水經注所稱武列水,側有孤石雲舉者也,上豐下銳,屹若削成,余修熱河志時,曾躡梯挽綆至其下,乃無數石卵與碎砂凝結而成,亙古不圮,莫明其故;有雙塔峰,亭亭對立,遠望如兩浮圖拔地湧出,無路可上,或夜聞上有鐘磬經唄聲,晝亦時有片雲往來。

乾隆庚戌,命守吏構木為梯,遣人登視,一峰周圍一百六步,上有小屋,屋中一幾一香爐,中供片石,鐫王仙生三字。

一峰周圍六十二步,上種韭二畦,塍畛方正,如園圃之所築,是決非人力所到,不謂之仙,蹤靈跡不得矣。

耳目之前,惝恍莫測尚如此,講學家執其私見,動曰:此理之所無,不亦顛乎。

距雙塔峰里許有關帝廟,住持僧悟真云:乾隆壬寅,一夜 大雷雨,雙塔峰墜下一石佛,今尚供廟中,然僅粗石一片,其一面略似佛形而已。

此事在庚戌前八年,毋乃以此峰尚有靈異,欲引而歸諸彼法歟?疑以傳疑,並附著之。

同年蔡芳三言,嘗與諸友游西山,至深處見有微徑,試緣而登,寂無居人,只破屋數間,苔侵草沒,視壁上大書一我字,筆力險勁。

因入觀之,後有字跡,諦審乃二詩,其一曰:溪頭散步遇鄰家,邀我同嘗嫩蕨芽,攜手貪論南渡事,不知觸折亞枝花。

其二曰:酒酣醉臥老松前,露下空山夜悄然,野鹿經年真見熟,也來分我綠苔眠。

不著年月姓名,味其詞意,似前代遺民。

或以為仙筆,非也。

又表弟安中寬,昔隨木商出古北口,因訪友至古爾板蘇巴爾漢--俗稱三座塔,即唐之營州,遼之興中府也。

居停主人云,山家嘗捕得一鹿,方縛就澗邊屠割,忽繩寸寸斷,蹶然逸去。

遙見對山一戴笠人,似舉手指畫,疑其以術禁制之。

是山陡立,古無人蹤,或者其仙歟。

先師何勵庵先生諱琇,雍正癸丑進士,官至宗人府主事,宦途坎坷,貧病以終,著有樵香小記,多考證經史疑義,今著錄四庫全書中。

為詩頗喜陸放翁,一日作懷詩曰:冷署蕭條早放衙,閒官風味似山家,偶來舊友尋棋局,絕少餘錢落畫叉,淺碧好儲消夏酒,嫣紅已到殿春花,鏡中頻看頭如雪,愛惜流光倍有加。

為余書於扇上,姚安公見之沉吟曰:何摧抑哀怨乃爾,神志已頹乎?果以是年夏秋間謝世。

古雲詩讖,理或有之。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閱微草堂筆記
原序鄭序紀昀 詩二首卷一 灤陽消夏錄一(1)卷一 灤陽消夏錄一(2)卷一 灤陽消夏錄一(3)卷一 灤陽消夏錄一(4)卷二 灤陽消夏錄二(1)卷二 灤陽消夏錄二(2)卷二 灤陽消夏錄二(3)卷二 灤陽消夏錄二(4)卷三 灤陽消夏錄三(1)卷三 灤陽消夏錄三(2)卷三 灤陽消夏錄三(3)卷三 灤陽消夏錄三(4)卷四 灤陽消夏錄四(1)卷四 灤陽消夏錄四(2)卷四 灤陽消夏錄四(3)卷四 灤陽消夏錄四(4)卷五 灤陽消夏錄五(1)卷五 灤陽消夏錄五(2)卷五 灤陽消夏錄五(3)卷五 灤陽消夏錄五(4)卷六 灤陽消夏錄六(1)卷六 灤陽消夏錄六(2)卷六 灤陽消夏錄六(3)卷六 灤陽消夏錄六(4)卷七 如是我聞一(1)卷七 如是我聞一(2)卷七 如是我聞一(3)卷七 如是我聞一(4)卷七 如是我聞一(5)卷八 如是我聞二(1)卷八 如是我聞二(2)卷八 如是我聞二(3)卷八 如是我聞二(4)卷八 如是我聞二(5)卷九 如是我聞三(1)卷九 如是我聞三(2)卷九 如是我聞三(3)卷九 如是我聞三(4)卷九 如是我聞三(5)卷十 如是我聞四(1)卷十 如是我聞四(2)卷十 如是我聞四(3)卷十 如是我聞四(4)卷十 如是我聞四(5)卷十一 槐西雜誌一(1)卷十一 槐西雜誌一(2)卷十一 槐西雜誌一(3)卷十一 槐西雜誌一(4)卷十一 槐西雜誌一(5)卷十一 槐西雜誌一(6)卷十二 槐西雜誌二(1)卷十二 槐西雜誌二(2)卷十二 槐西雜誌二(3)卷十二 槐西雜誌二(4)卷十二 槐西雜誌二(5)卷十三 槐西雜誌三(1)卷十三 槐西雜誌三(2)卷十三 槐西雜誌三(3)卷十三 槐西雜誌三(4)卷十三 槐西雜誌三(5)卷十三 槐西雜誌三(6)卷十四 槐西雜誌四(1)卷十四 槐西雜誌四(2)卷十四 槐西雜誌四(3)卷十四 槐西雜誌四(4)卷十四 槐西雜誌四(5)卷十四 槐西雜誌四(6)卷十五 姑妄聽之一(1)卷十五 姑妄聽之一(2)卷十五 姑妄聽之一(3)卷十五 姑妄聽之一(4)卷十五 姑妄聽之一(5)卷十六 姑妄聽之二(1)卷十六 姑妄聽之二(2)卷十六 姑妄聽之二(3)卷十六 姑妄聽之二(4)卷十六 姑妄聽之二(5)卷十七 姑妄聽之三(1)卷十七 姑妄聽之三(2)卷十七 姑妄聽之三(3)卷十七 姑妄聽之三(4)卷十七 姑妄聽之三(5)卷十八 姑妄聽之四(1)卷十八 姑妄聽之四(2)卷十八 姑妄聽之四(3)卷十八 姑妄聽之四(4)卷十八 姑妄聽之四(5)卷十九 灤陽續錄一(1)卷十九 灤陽續錄一(2)卷十九 灤陽續錄一(3)卷二十 灤陽續錄二(1)卷二十 灤陽續錄二(2)卷二十 灤陽續錄二(3)卷二十一 灤陽續錄三(1)卷二十一 灤陽續錄三(2)卷二十一 灤陽續錄三(3)卷二十二 灤陽續錄四(1)卷二十二 灤陽續錄四(2)卷二十二 灤陽續錄四(3)卷二十三 灤陽續錄五(1)卷二十三 灤陽續錄五(2)卷二十三 灤陽續錄五(3)卷二十四 灤陽續錄六(1)卷二十四 灤陽續錄六(2)附:紀汝佶六則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