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微草堂筆記》卷二十 灤陽續錄二(1):邵二雲學士偶話及此,因言其鄉有人方夜讀,聞窗欞有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閱微草堂筆記》卷二十 灤陽續錄二(1)

閱微草堂筆記

卷二十 灤陽續錄二(1)

一館吏議敘得經歷,需次會城,久不得差遣,困頓殊甚,上官有憐之者,權令署典史,乃大作威福,復以氣焰轢同僚,緣是以他事落職。

邵二雲學士偶話及此,因言其鄉有人方夜讀,聞窗欞有聲,諦視之,紙裂一罅,有兩小手擘之,大才如瓜子,即有一小人躍而入,綵衣紅履,頭作雙髻,眉目如畫,高僅二寸餘,掣案頭筆舉而旋舞,往來騰踏於硯上,拖帶墨沈,書卷俱污。

此人初甚錯愕,坐觀良久,覺似無他技,乃舉手撲之,噭然就執,砓碈掌握之中,音呦呦如蟲鳥,似言乞命。

此人恨甚,逕於燈上燒殺之,滿室作枯柳木氣,迄無他變。

煉形甫成,毫無幻術,而肆然侮人以取禍,其此吏之類歟?此不知實有其事,抑二雲所戲造,然聞之亦足以戒也。

昌吉守備劉德言,昔征回部時,因有急檄,取珠爾土斯路馳往,一陰一晦失道,十餘騎皆迷,裹糧垂盡,又無水泉,姑坐樹根,冀天晴辨南北。

見崖下有人馬骨數,雖風雪剝蝕,衣械並朽,察其形別,似是我兵。

因對之慨歎曰:再兩日不晴,與君輩在此為侶矣。

頃之旋風起林外,忽來忽去,似若相招,試縱馬隨之,風即前導;試暫憩息,風亦不行,曉然知為斯骨之靈,隨之返行三四十里,又度嶺兩重,始得舊路。

風亦棧然息矣。

眾哭拜之而去。

嗟呼,生既捐軀,魂猶報國,一精一靈長在,而名氏翳如,是亦可悲也已。

謂無神仙,或雲遇之,謂有神仙,又不恆遇。

劉向葛洪陶弘景以來記神仙之書,不啻百家,所記神仙之名姓,不啻千人,然後世皆不復言及。

後世所遇,又自有後世之神仙,豈保固一精一氣,雖得久延,而究亦終歸遷化耶?又神仙清靜,方士幻化,本各自一途,諸書所記,凡幻化者皆曰神仙,殊為無別。

有王媼者,房山人,家在深山,嘗告先母張太夫人曰:山有道人,年約六七十,居一小庵,拾山果為糧,掬泉而飲,日夜擊木魚誦經,從未一至人家,有就其庵與語者,不甚酬答,饋遺亦不受。

王媼之侄岢於外,一夕歸省母,過其庵前,道人一大駭曰:夜深虎出,爾安得行,須我送爾往,乃琅琅擊木魚前導,未半里果一虎突出,道人以身障之,虎自去,道人不別亦自去,後忽失所在。

此或似仙歟?從叔梅庵公言,嘗見有人使童子登三層明樓上--北方以覆瓦者為暗樓,上層作雉堞形,以備卸寇者為明樓。

以手招之,翩然而下,一無所損,又以銅盂投溪中,呼之徐徐自浮出。

此皆方士禁制之術,非神仙也。

舅氏張公健亭,言磚河農家,牧數牛於野,忽一時皆暴死,有道士過之,曰:此非真死,為妖鬼所攝耳,急灌以吾藥,使藏府勿壞,吾為爾劾治,召其魂。

因延至家,禹步作法,約半刻,牛果皆蹶然起。

留之飯,不顧而去。

有知其事者,曰此先以毒草置草中,後以藥解之耳。

不肯受謝,示不圖財,為再來熒惑地也。

吾在山東,見此人行此術矣。

此語一傳,道士遂不復至。

是方士之中,又有真偽,何皆曰神仙哉。

李南澗言,其鄰縣一生,故家子也。

少年挑達,頗漁獵男色,一日,自親串家飲歸,距城稍遠,雲一陰一路黑,度不及入,微雪又簌簌下,方躊躇間,見十許步外有燈光,遣僕往視,則茅屋數間,四無居人,屋中惟一童一嫗,問有堎止處否,嫗曰:子久出外,惟一孫與我住此,尚有空屋兩間,不嫌湫隘,可權宿也。

遂呼童系二馬樹上,而邀生入座。

嫗言老病須早睡,囑童應客。

童年約十四五,衣履破敝,而眉目極姣好,試挑與言,自吹火煮茗不甚答。

漸與諧笑,微似解意,忽乘間悄語曰:此地密邇祖母房,雪晴當親至公家乞賞也。

生大喜慰,解繡囊玉崟贈之,亦羞澀而受,軟語長久,乃掩門持燈去。

生與僕倚壁倦憩,不覺昏睡,比醒則屋已不見,乃坐人家墓柏下,狐裘貂冠,衣瞯碔碕,俱已褫無寸縷矣。

裸露雪中,寒不可忍,二馬亦不知所在,幸僕衣未褫,乃脫其敝裘蔽上體,蹩躄而歸,詭言遇盜。

俄二馬識路自歸,已盡剪其尾鬣,衣冠則得於溷中,並狼籍污穢。

灼然非盜,無可置詞,僕始具洩其情狀,乃知輕薄招侮,為狐所戲也。

戊子昌吉之亂,先未有萌也,屯官以八月十五夜犒諸流人,置酒山坡,男女雜坐。

屯官醉後,逼諸流婦使唱歌,遂頃刻激變,戕殺屯官,劫軍裝庫,據其城。

十六日曉,報至烏魯木齊,大學士一溫一 公促聚兵,時班兵散在諸屯,城中僅一百四十七人,然皆百戰勁卒,視賊蔑如也,一溫一 公率之即行至紅山口,守備劉德叩馬曰:此去昌吉九十里,我馳一日至城下,是彼逸而我勞,彼坐守而我仰攻,非百餘人所能辦也。

且此去昌吉皆平原,瑪納斯河雖稍闊,然處處策馬可渡,無險可扼。

所可扼者,此山口一線路耳,賊得城必不株守,其勢當即來,公莫如駐兵於此,借陡崖遮蔽,賊不知多寡,俟其至而扼險下擊,是反攻為守,反勞為逸,賊可破也。

一溫一 公從之,及賊將至,德左執紅旗,右執利刃,令於眾曰:望其塵氣,雖不過千人,然皆亡命之徒,必以死鬥,亦不易當,幸所乘皆屯馬,未經戰陣,受創必反走,爾等各擎槍屈一膝跪,但伏而擊馬,馬逸則人亂矣。

又令曰:望影鳴槍,則槍不及賊,火藥先盡,賊至反無可用。

爾等視我旗動,乃許鳴槍。

敢先鳴者,手刃之。

俄而賊眾槍爭發,砰訇動地,德曰:此皆虛發,無能為也。

迨鉛丸擊前隊一人傷,德曰:彼槍及我,我槍必及彼矣。

舉旗一揮,眾槍齊發,賊馬果皆橫逸,自相衝擊,我兵噪而乘之,賊遂殲焉。

一溫一 公歎曰:劉德狀貌如村翁,而臨陣鎮定乃爾。

參將都司,徒善應對趨蹌耳。

故是役以德為首功,然捷報不能縷述曲折,今詳著之,庶不淹沒焉。

由烏魯木齊至昌吉,南界天山,無路可上,北界葦湖,連天無際,淤泥深丈許,入者輒滅頂。

賊之敗也,不西還據昌吉,而南北橫奔,悉入絕地,以為惶遽迷瞀也。

後執俘訊之皆曰:驚潰之時,本欲西走,忽見關帝立馬雲中,斷其歸路,故不得已而旁行,冀或匿免也。

神之威靈,乃及於二萬里外,國家之福祚,又能致神助於二萬里外,蝟鋒螗斧,潢池盜弄何為哉。

昌吉未亂以前,通判赫爾喜奉檄調至烏魯木齊核檢倉庫。

及聞城陷,憤不欲生,請示一溫一 公曰:屯官激變,其反未必本心,願單騎迎賊於中途,諭以利害,如其縛獻渠魁,可勿勞征討。

旭其梟獍成群,不肯反正,則必手刃其帥,不與俱生。

一溫一 公阻之不可,竟盞碖馳去,直入賊中,以大義再三開導。

賊皆曰:公是好官,此無與公事。

事已至此,勢不可回。

遂擁至路旁,置之去。

知事不濟,乃掣刀奮力殺數賊,格鬥而死。

當時公論惜之。

曰:屯官非其所屬,流人非其所治,無所謂縱也;釁起一時,非預謀不軌,無所謂失察也;奉調他出,身不在屬,無所謂守禦不堅,與棄城逃遁也。

所劫者軍裝庫,營弁所掌,無所謂疏防也。

於理於法,皆可以無死,而終執與城共存亡之言,甘以身殉。

推是志也,雖為常山睢一陽一可矣。

故於其柩歸,罔不哭奠,而於屯官之殘骸歸--屯官為賊以鐵碙,自踵寸寸碙至頂,亂定後,始掇拾之。

無焚一陌紙錢者。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閱微草堂筆記
原序鄭序紀昀 詩二首卷一 灤陽消夏錄一(1)卷一 灤陽消夏錄一(2)卷一 灤陽消夏錄一(3)卷一 灤陽消夏錄一(4)卷二 灤陽消夏錄二(1)卷二 灤陽消夏錄二(2)卷二 灤陽消夏錄二(3)卷二 灤陽消夏錄二(4)卷三 灤陽消夏錄三(1)卷三 灤陽消夏錄三(2)卷三 灤陽消夏錄三(3)卷三 灤陽消夏錄三(4)卷四 灤陽消夏錄四(1)卷四 灤陽消夏錄四(2)卷四 灤陽消夏錄四(3)卷四 灤陽消夏錄四(4)卷五 灤陽消夏錄五(1)卷五 灤陽消夏錄五(2)卷五 灤陽消夏錄五(3)卷五 灤陽消夏錄五(4)卷六 灤陽消夏錄六(1)卷六 灤陽消夏錄六(2)卷六 灤陽消夏錄六(3)卷六 灤陽消夏錄六(4)卷七 如是我聞一(1)卷七 如是我聞一(2)卷七 如是我聞一(3)卷七 如是我聞一(4)卷七 如是我聞一(5)卷八 如是我聞二(1)卷八 如是我聞二(2)卷八 如是我聞二(3)卷八 如是我聞二(4)卷八 如是我聞二(5)卷九 如是我聞三(1)卷九 如是我聞三(2)卷九 如是我聞三(3)卷九 如是我聞三(4)卷九 如是我聞三(5)卷十 如是我聞四(1)卷十 如是我聞四(2)卷十 如是我聞四(3)卷十 如是我聞四(4)卷十 如是我聞四(5)卷十一 槐西雜誌一(1)卷十一 槐西雜誌一(2)卷十一 槐西雜誌一(3)卷十一 槐西雜誌一(4)卷十一 槐西雜誌一(5)卷十一 槐西雜誌一(6)卷十二 槐西雜誌二(1)卷十二 槐西雜誌二(2)卷十二 槐西雜誌二(3)卷十二 槐西雜誌二(4)卷十二 槐西雜誌二(5)卷十三 槐西雜誌三(1)卷十三 槐西雜誌三(2)卷十三 槐西雜誌三(3)卷十三 槐西雜誌三(4)卷十三 槐西雜誌三(5)卷十三 槐西雜誌三(6)卷十四 槐西雜誌四(1)卷十四 槐西雜誌四(2)卷十四 槐西雜誌四(3)卷十四 槐西雜誌四(4)卷十四 槐西雜誌四(5)卷十四 槐西雜誌四(6)卷十五 姑妄聽之一(1)卷十五 姑妄聽之一(2)卷十五 姑妄聽之一(3)卷十五 姑妄聽之一(4)卷十五 姑妄聽之一(5)卷十六 姑妄聽之二(1)卷十六 姑妄聽之二(2)卷十六 姑妄聽之二(3)卷十六 姑妄聽之二(4)卷十六 姑妄聽之二(5)卷十七 姑妄聽之三(1)卷十七 姑妄聽之三(2)卷十七 姑妄聽之三(3)卷十七 姑妄聽之三(4)卷十七 姑妄聽之三(5)卷十八 姑妄聽之四(1)卷十八 姑妄聽之四(2)卷十八 姑妄聽之四(3)卷十八 姑妄聽之四(4)卷十八 姑妄聽之四(5)卷十九 灤陽續錄一(1)卷十九 灤陽續錄一(2)卷十九 灤陽續錄一(3)卷二十 灤陽續錄二(1)卷二十 灤陽續錄二(2)卷二十 灤陽續錄二(3)卷二十一 灤陽續錄三(1)卷二十一 灤陽續錄三(2)卷二十一 灤陽續錄三(3)卷二十二 灤陽續錄四(1)卷二十二 灤陽續錄四(2)卷二十二 灤陽續錄四(3)卷二十三 灤陽續錄五(1)卷二十三 灤陽續錄五(2)卷二十三 灤陽續錄五(3)卷二十四 灤陽續錄六(1)卷二十四 灤陽續錄六(2)附:紀汝佶六則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