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白話文》絳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說明】本篇是漢初名將周勃和周亞夫父子二人的合傳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白話文》絳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

史記白話文

絳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

支菊生譯注

【說明】

本篇是漢初名將周勃和周亞夫父子二人的合傳。

周勃父子都是漢朝初期的有功之臣。

周勃是誅呂安劉的主要決策者和組織者,為挽救劉氏政權立了大功,所以司馬遷把他作為漢初的主要功臣之一列入世家。

周亞夫是平定「七國之亂」的漢軍統帥,為削弱諸侯王的割據勢力和鞏固漢王朝的中央政權立了大功。

父子二人都是在最關鍵的時刻有功於漢室,這樣的功臣理應受到恩一寵一與殊榮,但他們都只做了兩三年的丞相就被免職了。

尤其令人不平的是,父子二人晚年都因被誣告謀反而被捕入獄。

周勃雖由於薄太后的干預被無罪釋放,但已在獄中受盡了獄吏的凌一辱。

周亞夫則是入獄後五日不食,嘔血而死。

周亞夫之死顯然是對漢朝統治者迫害功臣的無聲抗議。

漢朝從高祖到武帝,對待許多功臣都心懷疑忌,刻薄毖恩。

蕭何入過獄,韓信最終被殺,樊噲也曾被捕,周勃父子的遭遇更具有典型一性一,所以有人認為這是一篇專寫功臣受辱的傳記。

漢朝皇帝的刻薄毖恩,司馬遷是有親身感受的,所以在這篇傳記中有一股憤憤不平之情不斷流注於筆端。

周勃父子的一生有許多相似之處,但作者對兩個人物的寫法卻不盡相同,這是本篇的一大特色。

如寫周勃之功,詳細羅列他隨從高祖東征西討所立的大小戰功幾十次,而對他的主要功績誅呂安劉只是幾筆帶過,以「互見法」詳記在其他篇中。

初看似乎不甚合理,細想就會理解,作者正是要有意突出周勃的戰功之多。

這一方面可以為高祖臨終遺言「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劉氏者必勃也」提一供可信的依據。

(《高祖本紀》中極少提到周勃)。

另一方面又與後來周勃的被捕入獄形成強烈的對比。

寫周亞夫則換了另一副筆墨。

先是能過對細柳軍營的一精一采描述突出了周亞夫治軍的嚴謹、嚴肅與嚴格,大臣都被驚呆,皇帝也不能不為之讚歎。

接著寫他在平定七國之亂時的胸有成竹,從容不迫,任何干擾也不能動搖他的既定策略,皇帝的詔令也不例外。

這兩個片斷,作者都是運用特寫的手法生動地描繪了周亞夫的大將風度。

兩個人物同中有異,異中見同,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太史公筆法的靈活與巧妙。

【譯文】

絳侯周勃,沛縣人。

他的祖先是卷縣人,後來遷到的沛縣。

周勃靠編蠶箔維持生活,還常在人家辦喪時事吹一簫奏輓歌,後來又成為能拉硬弓的勇士。

高祖當初稱為沛公剛剛起兵的時候,周勃以侍從官的身份隨從高祖進攻胡陵,攻下方與。

方與反叛,周勃跟他們交戰,打退了敵軍。

之後進攻豐邑,在碭郡東邊攻打秦軍,軍隊回到留縣和蕭縣。

再次進攻碭郡,把它攻破了,打下了下邑,周勃最先登上城牆。

高祖賜給他五大夫的爵位。

進攻蒙、虞二城,都攻下了。

襲擊章邯車騎部隊的時候,周勃立下等功。

平定魏地後,進攻爰戚、東緡,一直打到栗縣,都攻佔了。

攻嚙桑時,周勃又最先登城。

在東阿城下攻擊秦軍,把他們打敗了。

追擊到濮陽,攻下甄(juan,倦)城。

進攻都關、定陶,襲擊並攻佔了宛朐(qu,渠),俘獲了單父的縣令。

夜襲攻佔了臨濟,進攻壽張,又往前打到卷縣,把它攻破了。

在雍丘城下攻擊秦軍將李由的軍隊。

進攻開封時,周勃先到城下,立了戰功。

後來章邯打敗了項梁的軍隊並殺死了項梁。

沛公劉邦和項羽領兵向東回到碭郡。

從在沛縣開始起兵到回至碭郡,共一年零兩個月。

楚懷王給沛公的封號是安武侯,並任他做碭郡郡長。

沛公任命周勃以虎賁令的職位跟隨沛公平定魏地。

在城武進攻東郡郡尉的軍隊,打敗了他們。

攻打秦將王離的軍隊,把他們打敗了。

進攻長社,周勃又是最先登城。

進攻穎陽、緱(gōu,勾)氏,切斷了黃河的渡口。

在一屍一鄉北面攻打趙賁的軍隊。

又南下攻打南陽郡呂?攻破武關、嶢關。

在藍田大敗秦軍,打到咸陽,滅了秦朝。

項羽到了咸陽,把沛公封為漢王。

漢王賜給周勃的爵位是威武侯。

周勃跟隨漢王進入漢中,被任命為將軍。

回師平定三秦,到秦地後,漢王把懷德賜給周勃作食邑。

進攻槐裡、好畤,立了上等功。

在咸陽攻擊趙賁和內史保,又立上等功。

向北進攻漆縣。

攻打章平、姚卬的軍隊。

向西平定汧縣。

又回軍打下了湄縣、頻陽。

在廢丘包一皮一皮圍了章邯軍隊。

打敗了西縣縣丞的軍隊。

攻打盜巴的軍隊,打敗了他。

進攻上邽。

在東。

在東邊鎮守嶢關。

轉而攻打項羽。

進攻曲逆,立上等功。

回師鎮守敖倉,追擊項羽。

項羽死後,趁機向東平定楚泗水和東海兩郡,共佔領二十二縣。

又回師守衛洛陽、櫟陽,漢王把鍾離賜給周勃與灌嬰做為二人共有的食邑。

周勃以將軍的身份隨從高祖征討反叛漢朝的燕王臧荼,在易縣城下把他們打敗。

周勃率領的士兵在車馬大道上抵禦敵軍,戰功多。

周勃被封賜列侯的爵位,高祖分剖符信保證周勃的爵位代代相傳,永不斷絕。

賜絳縣八千一百八十戶做為食邑,號稱絳侯。

周勃以將軍身份隨從高祖在代地征討反叛漢朝的韓王信,降服了霍人縣。

再向前到達武泉,攻擊胡人的騎兵,在武泉北邊把他們打敗。

又轉移到銅鞮進攻韓王信的軍隊,打敗了他們。

回師降服了太原郡的六座城。

在晉陽城下,攻擊韓王信的胡人騎兵,擊敗了他們,攻下了晉陽。

隨後又在硰石攻擊韓王信的軍隊,把他們擊敗,追擊敗兵八十里。

回師進攻樓煩的三座城,趁勢在平城之下攻擊胡人騎兵,周勃所率領的士兵在車馬大道上抵禦敵兵,戰功最多。

周勃晉陞為太尉。

周勃攻打叛將陳豨,在馬邑縣屠城。

他率領的士卒斬殺了陳豨的將軍乘馬?。

在樓煩攻打韓王信、陳豨、趙利的軍隊,把他們打敗了,俘獲了陳豨的部將宋最和雁門郡守圂。

趁勢轉攻雲中郡,俘獲了郡守圂、丞相箕肆和將軍勳。

平定雁門郡十七個縣,雲中郡十二個縣。

趁勢又在靈丘攻打陳豨,把他的軍隊打垮,斬殺了陳豨,俘獲了陳豨的丞相程縱、將軍陳武、都尉高肆。

平定代郡九個縣。

燕王盧綰反叛,周勃以相國的職位代樊噲領兵,攻下薊縣,俘獲了盧綰的大將抵、丞相偃、郡守陘、太尉弱以及御史大夫施等人,屠滅渾都城。

在上蘭打敗了盧綰的叛軍,又在沮陽擊敗盧綰的叛軍。

追擊到長城,平定上谷郡十二縣,右北平郡十六縣,遼西、遼東二十九縣,漁陽郡二十二縣。

隨從高祖出征,共俘獲相國一人,丞相二人,將這和年俸二千石的官各三人,另外還打敗了兩支軍隊,攻下了三座城,平定五個郡、七十九個縣,俘虜丞相、大將各一人。

周勃為人質樸剛強,老實忠厚,高祖認為可以囑托大事。

周勃不喜一愛一文辭學問,每次召見儒生和遊說之士,他面向東坐著,要求他們:「趕快對我說吧!」他的質樸少文才就像這個樣子。

周勃平定燕地之後回朝,高祖已經去世,他以列侯的身份侍奉惠帝。

惠帝六年(前189)設太尉官職,任命周勃為太尉。

十年以後,呂後去世。

呂祿以趙王身份任漢朝上將軍,呂產以呂王身份任漢朝相國,他們把持漢朝政權,想要推翻劉氏。

周勃身為太尉,卻不能進入軍營之門;陳平身為丞相,卻不能處理政務。

於是周勃與陳平謀劃,終於誅滅了呂氏家族,擁立孝文皇帝。

此事的說情都記載在《呂太后本紀》和《孝文本紀》中。

文帝即位之後,任周勃為右丞相,賜給黃金五千斤,食邑一萬戶,過了一個多月,有人勸說周勃:「您已誅滅了呂氏家庭,擁立代王為天子,威震天下。

您受到豐厚的賞賜,處在尊貴的地位,這樣受一寵一,時間長了將會有災禍降到您的身上。」

周勃害怕了,自己也感到危險,於是就辭職,請求歸還相印。

皇帝答應他的請求。

過了一年多,丞相陳平去世。

皇帝又讓周勃任丞相。

過了十幾個月,皇帝說:「前些天我下令讓列侯都到自己的封地去,有些人還沒有走,丞相您是我很器重的人,希望您帶頭先去吧!」於是免去丞相職位回到封地。

回到封地一年多,每當河東郡守和郡尉巡視各縣的達絳縣的時候,絳侯周勃自己害怕被殺害,經常披掛鎧甲,命令家人手持武器來會見郡守和郡尉。

後來有人上書告發周勃要反叛,皇帝把此事交給負責刑獄的長官廷尉處理,廷尉又把此事交付長安負責,長安的刑獄官逮捕周勃進行審問。

周勃恐懼,不知道怎麼回答。

獄吏漸漸欺凌侮辱他。

周勃拿千金送給獄吏,獄吏才寫在木簡背後提示他:「讓公主為你作證。」

公主就是文帝的女兒,周勃的長子勝之娶她為妻,所以獄吏教周勃讓她出來作證。

周勃把加封所受的賞賜都送給了薄太后的之弟薄昭。

等案子到了緊要關頭,薄昭為周勃向薄太后說情,太后也認為不會有謀反的事。

文帝朝見太后,太后順手抓起頭巾向文帝扔去,說:「原來降侯身上帶著皇帝的印璽,在北軍領兵,他不在這時反叛,如今他住在一個小小的縣裡,反倒要叛亂嗎?」

文帝已經看到絳侯的供詞,便向太后謝罪說:「獄吏剛好查證清楚,要放他出去了。」

於是派使者帶著符節赦免絳侯,恢復他的爵位和食邑。

絳侯出獄以後說:「我普經率領百萬大軍,可是怎麼知道獄吏的尊貴呀!」

絳侯重新回到封地。

在文帝十一年(前16一9)去世,謚號是武侯。

他的兒子勝之繼承爵位。

過了六年,他所娶的公主與他感情不和,又因他犯了殺人罪,封地被廢除。

爵位中斷了一年,文帝才從絳侯周勃的兒子中挑選出賢能的河內郡守周亞夫,封他為條侯,接續絳侯的爵位。

條侯周亞夫在沒有封侯還做河內郡守的時候,許負為他看相,說:「您三年以後被封侯,封侯八年以後任將軍和丞相,掌握國家大權,位尊而權重,在大臣中沒有第二個能和你比。

此後再過九年,您將會餓死。」

周亞夫笑著說:「我的哥哥已經繼承父親的侯爵了,如果他死了,他的兒子應當接替,我周亞夫怎麼談得上封侯呢?既然我已像你說的那樣富貴,又怎麼說會餓死呢?請你指教我。」

許負指著周亞夫的嘴說:「您臉上有縱紋入口,這是餓死的面相。」

過了三年,他的哥哥絳侯周勝之有罪,文帝從周勃的兒子中挑選賢能的人,大家都推舉亞夫,於是封亞夫為條侯,接續絳侯的爵位。

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匈奴大舉入侵邊境。

文帝便任命宗正劉禮為將軍,駐軍霸上;任命祝茲侯厲為將軍,駐軍棘門;任命河內郡守周亞夫為將軍,駐軍細柳:以便防備匈奴。

皇帝親自去尉勞軍隊。

到了霸上和棘門的軍營,一直奔馳進入,從將軍到下屬官兵都騎馬迎送。

之後到達細柳軍營,軍中官兵都披持鎧甲,兵刃銳利,弓一弩一張開,弓弦拉滿。

天子的前導來到軍營,不能進入。

前導說:「天子就要到了!」軍門都尉說:「我們將軍命令說『在軍中只能聽將軍的命令,不聽天子的詔令』。」

過了不久,皇帝到了,又不能進入。

於是皇帝便派使者手持符節給將軍下詔令:「我要進去慰勞軍隊。」

亞夫這才傳話打開軍營大門。

營門的守衛士官對皇帝的車馬隨從說:「將軍有規定,軍營裡不准驅馬奔馳。」

於是天子就拉緊韁繩慢慢行進。

到了營中,將軍周亞夫手拿武器拱手行禮說:「穿戴盔甲的將士不能跪拜,請允許我以軍禮參見皇上。」

天子被他感動了,馬上變得面容莊重,靠在車著橫木上向官兵致意。

派人向周亞夫致謝說:「皇帝特來慰勞將軍。」

完成勞軍的禮儀後離去。

一出營門,群臣都露出驚怪之色。

文帝說:「啊,這才是真正的將軍呀!從前在霸上和棘門軍營看到的,簡直像是兒戲,他們的將軍本來就可能受襲擊被俘虜。

至於亞夫,怎麼可能去侵犯他呢!」稱讚他很久。

過了一個多月,三支軍隊都撤除了。

文帝便授予周亞夫中尉的官職。

文帝將要去世的時候,告誡太子說:「如果發生危急情況,周亞夫是真正擔當領兵重任的。」

文帝去世後,景帝授予周亞夫車騎將軍的官職。

景帝三年(前154),吳、楚等七國叛亂。

周亞夫由中尉升任太尉,領兵進攻打吳、楚叛軍。

於是周亞夫親自請示皇帝說:「楚兵勇一猛輕捷,很難與他們交戰取勝。

我希望先把梁國放棄,讓他們進攻,我們去斷絕他們的糧道,這樣才能把他們制一服。」

景帝同意這個意見。

太尉周亞夫把各路軍隊會合到滎陽之後,吳國叛軍正在進攻梁國,梁國形勢危急,請求援救。

而太尉卻領兵向東北跑到昌邑,深溝高壘守不出。

梁國天天派使者向太尉求救,太尉認為堅守有利,不肯去救。

梁國上書報告景帝,景帝隨即派使者詔令太尉救梁。

太尉不遵從皇帝的詔令,堅守營壘仍不出兵,而是派遣輕騎兵由弓高侯等人率領去斷絕吳、楚叛軍後方的糧道。

吳國軍隊缺乏糧食,士兵飢餓,屢次挑戰,可是漢軍始終也不出來。

夜裡,漢軍營中受驚,軍內互相攻擊擾亂,甚至鬧到了太尉的營帳之下。

太尉卻始終靜臥不起。

時間不久,就恢復了安定。

後來吳軍朝漢軍軍營東南角奔來,太尉讓人們注意防備西北。

接著吳國一精一兵果然奔到了西北,但不能攻入。

吳兵已經餓了,於是就撤退離去。

太尉派一精一兵去追擊,大敗吳軍。

吳王濞拋棄了他的大軍,與幾千名一精一壯士卒逃跑,逃到江南丹徒自保。

漢兵於是乘勝追擊,完全俘虜了叛軍,並使他們投降,又懸賞千金買吳王之頭。

過了一個多月,就有越人斬了吳王的頭來報告。

雙方攻守一共只有三個月,吳、楚叛亂就被打敗平定了。

於是將領們才認識到太尉的計謀是正確的。

可是由於這次平叛。

梁孝王卻和太尉有了仇怨。

周亞夫回朝後,朝廷重新設置了太尉官,周亞夫升任丞相,景帝非常器重他。

後來,景帝廢了栗太子,丞相周亞夫極力爭辯,也未能勸阻。

景帝從此就疏遠了他。

而梁孝王每次進京朝見,常常跟太后講條侯周亞夫的短處。

有一天,竇太后說:「皇后的哥哥王信可以封侯了。」

景帝推辭說:「起初南皮侯(竇彭祖)、章武侯(竇廣國)先帝都沒封他們為侯,等到我即位之後才封他們。

王信現在還不能封啊。」

竇太后說:「君主們都是各自按照當時的情況行一事。

我哥哥竇長君在世的時候,竟不能被封侯,死後他的兒子彭祖反倒封侯了,這件事我非常悔恨,皇上趕快封王信為侯吧!」景帝說:「這件事需要和丞相商議一下。」

景帝就與丞相商議,周亞夫說:「當初高皇帝規定『不是劉氏家族的人不能封王,不是能功的人不能封侯,誰不遵守這個規定,天下人共同攻擊他』。

如今王信雖然是皇后的哥哥,但沒有立功,封他為侯是違背規約的。」

景帝聽了默默無言,只好作罷。

後來匈奴王唯徐盧等五人投降漢朝。

景帝想要封他們為侯以鼓勵後來的人。

丞相周亞夫說:「那幾個人背叛他們的君主投降陛下,陛下如果封他們為侯,那還怎麼去責備不守節一操一的臣子呢?」

景帝說:「丞相的意見的不能採用。」

於是把唯徐盧等人全都封為列侯。

周亞夫因而稱病退居在家中。

景帝中元三年(前147),周亞夫因病被免去丞相職務。

不久,景帝在皇宮中召見條侯,賞賜酒食。

席上只放了一大塊肉,沒有切碎的肉,不也放筷子。

條侯心中不滿,扭頭就叫管宴席的官拿筷子來。

景帝看到後笑著說:「這些不能滿足您的需要嗎?」

條侯脫一下帽子謝罪。

皇帝起身,條侯趁機快步走出。

景帝目送他出去後。

說:「這個遇事就不滿意的人不能任少主的大臣啊!」

過了不久,條侯的兒子從專做後家用品的工官那裡給父親買了五百件殉葬用的盔甲盾牌。

搬運的雇工很受累,可是不給錢。

雇工們知道他偷買天子用的器物,一怒就上告周亞夫的兒子要反叛,事情自然牽連到條侯。

雇工的上書呈報給景帝,景帝交給官吏查辦。

官吏按文書上內容一一責問條侯,條侯拒不回答。

景帝責罵他說:「我不任用你了。」

並下令把周亞夫交到廷尉那裡去。

廷尉責問說:「您是想造反嗎?」

周亞夫說:「我所買的器物都是殉葬用的,怎麼說是要造反呢?」

獄吏說:「您縱使不在地上造反,也要到地下去造反吧!」獄吏一逼一十迫越來越加緊。

起初,獄吏逮捕條侯的時候,條侯想自一殺,夫人制止了他。

因此沒能死,接著就進了廷尉的監獄。

周亞夫於是五天不吃飯,吐血而死。

他的封地被撤除。

周亞夫的爵位中斷了一年,景帝便改封絳侯周勃的另一個兒子周堅為平曲侯,接續絳侯的爵位。

周堅封侯十九年後去世,謚號是共侯。

他的兒子建德繼承侯爵。

十三年後,周建德任太子太傅。

由於所獻的助祭黃金品質不佳,元鼎五年(前112),被判有罪,封地被廢除。

條侯周亞夫果然是餓死的。

他死後,景帝便封王信為蓋侯。

太史公說:絳侯周勃原來做平民的時候,是個粗陋樸實的人,才能不過平庸之輩。

等到隨從高祖平定天下,就身居將相之位,呂氏家族想謀反作亂,周勃挽救國家危難,使朝廷恢復正常。

即使伊尹、周公這樣的賢人,怎超過他呢!周亞夫的用兵,一直保持威嚴莊重,堅韌不拔,即使司馬穰苴(jū,居)這樣的名將怎能超過他呢?可惜他自滿自足而不虛心學習,能謹守節一操一但不知恭順,最後以窮途因窘而告終,真令人悲傷啊!

【原文】【註解】

絳侯周勃者,沛人也。

其先卷人1,徙沛。

勃以織薄曲為生2,常為人吹一蕭給喪事3,材官引強4。

高祖之為沛公初起,勃以中涓從攻胡陵,下方與。

方與反,與戰,卻適5。

攻豐,擊秦軍碭東。

還軍留及蕭。

復攻碭,破之。

下下邑,先登6。

賜爵五大夫。

攻蒙、虞,取之。

擊章邯車騎,殿7。

定魏地。

攻爰戚、東緡,以往至栗,取之。

攻嚙桑,先登。

擊秦軍阿下,破之。

追至濮陽,下甄城。

攻都關、定陶,襲取宛朐,得單父令8。

夜襲取臨濟,攻張,以前至卷,破之。

擊李由軍雍丘下。

攻開封,先至城下為多9。

後章邯破殺項梁,沛公與項羽引兵東如碭。

自初起沛還至碭,一歲二月。

楚懷王封沛公號安武侯,為碭郡長。

沛公拜勃為虎賁令,以令從沛公定魏地。

攻東郡尉於城武,破之。

擊王離軍,破之。

攻長社,先登。

攻穎陽、緱氏,絕河津。

擊趙賁軍一屍一北。

南攻南陽守?十,破武關、嶢關。

破秦軍於藍田。

至咸陽,滅秦。

1先:祖先。

2薄曲:養蠶器一具,用竹子或蘆葦編織,今稱「蠶箔」。

薄,同「箔」。

3吹一蕭給喪事:意思是辦喪事的人家吹一簫奏哀樂或為唱輓歌伴奏。

給,供給,這裡是服事的意思。

按,當時的簫又稱排簫,由長短不同的竹管若干根並列製成。

4材官:勇武的士卒。

引強:拉強弓。

5卻:打退。

適:通「敵」。

6登:指登上城牆。

7殿:下等功。

也可解釋為殿後,即後衛部隊。

8令:縣令。

9多:功勳的一種,力戰有功為多。

十?(yǐ,以):南陽郡守的名字。

項羽至,以沛公為漢王。

漢王賜勃爵為威武侯。

從入漢中,拜為將軍。

還定三秦,至秦,賜食邑懷德1。

攻槐裡、好畤,最2。

擊趙賁、內史保於咸陽3,最。

北攻漆。

擊章平姚卬軍。

西定汧。

還下郿、頻陽。

圍章邯廢丘。

破西丞4。

擊盜巴軍,破之。

攻上邽。

東守嶢關。

轉擊項籍。

攻曲逆5,最。

還守敖倉,追項籍。

籍已死,因東定楚地泗(川)[水]、東海郡,凡得二十二縣。

還守洛陽、櫟陽,賜與穎(陽)[陰]侯共食鍾離6。

以將軍從高帝擊反者燕王臧荼,破之易下。

所將卒當馳道為多7。

賜爵列侯8,剖符世世勿絕9。

食絳八千一百八十戶十,號絳侯。

以將軍從高帝擊反韓王信於代(11),降下霍人。

以前至武泉,擊胡騎,破之武泉北。

轉攻韓信軍銅鞮,破之。

還降太原六城。

擊韓信胡騎晉陽下,破之,下晉陽。

後擊韓信軍於硰石,破之,追北八十里(12)。

還攻樓煩三城,因擊胡騎平城下,所將卒當馳道為多。

勃遷為太尉(13)。

1食邑:即封地。

受封者在此徵收稅以生活之需,所以又稱為「食邑」。

2最:上等功。

3保:人名。

4西:地名。

丞:縣丞。

5曲逆:地名。

清梁玉繩《史記志疑》認為文字有誤,《漢書》作「曲遇」是對的。

6穎陰侯:即灌嬰。

7當:抵禦敵人。

馳道:古代供皇帝車馬行駛的大道。

8列侯:秦漢時設置的二十等爵位中最高的就是列侯。

9符:古代朝廷傳達命令或調兵遣將的憑證,剖分為二,朝廷與大臣或將宮各執其一。

這裡是說劉邦許諾周勃的爵位可以世代相傳,雙方剖分一符作為永久的憑證。

十食絳:以絳縣為食邑。

(11)韓王信:戰國韓國國王的後代,有時也簡稱韓信,與漢將韓信是兩個人。

關於他的事跡可參閱《韓信盧綰列傳》。

(12)追北:追擊敗逃的敵軍。

北:敗逃。

(13)遷:調動官職,多指陞官。

擊陳豨1,屠馬邑2。

所將卒斬豨將軍乘馬?3。

擊韓信、陳豨、趙利軍於樓煩,破之。

得豨將宋最、雁門守圂4。

因轉攻得雲中守遫5、丞相箕肆、將勳6。

定雁門郡十七縣,雲中郡十二縣。

因復擊豨靈丘,破之,斬豨,得豨丞相程縱、將軍陳武、都尉高肆。

定代郡九縣。

燕王盧綰反7,勃以相國代樊噲將8,擊下薊,得綰大將抵、丞相偃、守陘、太尉弱、御史大無施9,屠渾都。

破綰軍上蘭,復擊破綰軍沮陽。

追至長城,定上谷十二縣,右北平十六縣,遼西、遼東二十九縣,漁陽二十二縣。

最從高帝得相國一人十,丞相二人,將軍、二千石各三人(11);別破軍二,下城三,定郡五,縣七十九,得丞相、大將各一人。

1關於陳豨的詳情,可參閱《韓信盧綰列傳》。

2屠:屠城。

攻破敵城後,燒燬建築,屠一殺軍民。

3乘馬?:人名。

乘馬,複姓。

4圂:雁門郡守的名字。

5遫:雲中郡守的名字。

6勳:將軍的名字。

7燕王盧綰反叛的詳情,參閱《韓信盧綰列傳》。

8這句文字可能有誤。

按本篇所述及《陳丞相世家》《樊酈滕灌列傳》所記,周勃這時是太尉不是相同。

這時的相國是樊噲。

9從「得綰大將抵」至此處,其中的抵、偃、陘、弱、施五個字都是人名。

十最:總計。

(11)二千石:指年俸是二千石這一等級的官吏。

漢代以年俸粟米的數額分別官吏的等級,郡守、郡尉都屬二千石這一等級。

勃為人木強敦厚1,高帝以為可屬大事2。

勃不好文學3,每召諸生說士4。

東鄉坐而責之5:「趣為我語6。」

其椎少文如此7。

勃既定燕而歸,高祖已崩矣,以列侯事孝惠帝。

孝惠帝六年,置太尉官,以勃為太尉。

十歲,高後崩。

呂祿以趙王為漢上將軍,呂產以呂王為漢相國,秉漢權8,欲危劉氏。

勃為太尉,不得入軍門。

陳平為丞相,不得任事9。

於是勃與平謀,卒誅諸呂而立孝文皇帝。

其語在《呂氏》、《孝文》事中十。

文帝即立,以勃為右丞相,賜金五千斤,食邑萬戶。

居月餘,人或說勃曰:「君既誅諸呂,立代王(11),威震天下,而君受厚賞,處尊位,以一寵一(12),久之即禍及身矣。」

勃懼,亦自危,乃謝請歸相印(13)。

上許之。

歲余,丞相平卒,上復以勃為丞相。

十餘月,上曰:「前日吾詔列侯就國(14),或未能行,丞相吾所重,其率先之。」

乃免相就國。

1木強:質樸剛強。

2屬:委託,托付。

3文學:文,文辭、文章;學,學問。

4說士:遊說之士。

5鄉:同「向」。

面向。

6趣:通「促」。

趕快。

7椎:樸實。

少文:缺少文采。

8秉:掌握,把持。

9任事:指處理政事。

十《呂後》:指《呂太后本紀》。

《孝文》:指《孝文本紀》。

(11)立代王:擁立代王劉恆為皇帝。

(12)以:這樣。

(13)謝:辭卻。

這裡指辭職。

(14)就國:前往封地。

國,指封地。

歲余,每河東守尉行縣至絳1,絳侯勃自畏恐誅,常被甲2,令家人持兵以見之。

其後人有上書告勃欲反,下廷尉3。

廷尉下其事長安4,逮捕勃治之5。

勃恐,不知置辭,吏稍侵辱之6。

勃以千金與獄吏,獄吏乃書牘背示之7。

曰「以公主為證」。

公主者,孝文帝女也,勃太子勝之尚之8,故獄吏教引為證。

勃之益封受賜,盡以予薄昭。

及系急9,薄昭為言薄太后,太后亦以為無反事。

文帝朝,太后以冒絮提文帝十,曰:「絳侯綰皇帝璽(11),將兵於北軍,不以此時反,今居一小縣,顧欲反邪(12)!」文帝既見絳侯獄辭,乃謝曰:「吏(事)方驗而出之(13)。」

於是使使持節赦絳侯(14),復爵邑。

絳侯既出,曰:「吾嘗將百萬軍,然安知獄吏之貴乎!」

絳侯復就國。

孝文帝十一年卒,謚為武侯。

子勝之代侯。

六歲,尚公主,不相中(15),坐殺人(16),國除。

絕一歲(17),文帝乃擇絳侯勃子賢者河內守亞夫,封為條侯,續絳侯後。

1行縣:郡守郡尉到各縣巡視。

行,巡行、巡視。

2被:同「披」。

3下:交給,交付。

4長安:指長安負責刑獄的官員。

5治:懲處,審理。

6稍:逐漸地。

7牘:木簡。

8尚:古代娶公主為妻稱為尚,不能說娶。

9系:拘囚,關押。

十冒絮:頭巾之類。

提:投擲。

(11)綰:掛。

璽:皇帝的印章。

(12)顧:反而。

(13)驗:查證。

(14)節:證明代表皇帝的信物,又稱「符節」。

(15)相中:相合。

(16)坐:因犯……罪。

(17)絕:這裡指爵位中斷。

條侯亞夫自未侯為河內守時,許負相之,曰:「君後三歲而侯。

侯八歲為將相。

持國秉1,貴重矣,於人臣無兩。

其後九歲而君餓死。」

亞夫笑曰:「臣之兄已代父侯矣,有如卒2,子當代,亞夫何說侯乎?然既已貴如負言,又何說餓死?指示我。」

許負指其口曰:「有從理入口3,此餓死法也4。」

居三歲,其兄絳侯勝之有罪,孝文帝擇絳侯子賢者,皆推亞夫,乃封亞夫為條侯,續絳侯後。

1秉:通「一柄一」。

權力,權一柄一。

2有如:如果。

3從理:縱紋。

從,通「縱」。

4法。

古代相術家稱人的面相或骨相為法。

文帝之後六年1,匈奴大入邊。

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2,軍棘門;以河內守亞夫為將軍,軍細柳:以備胡。

上自勞軍。

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

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一弩一3,持滿4。

天子先驅至,不得入。

先驅曰:「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曰:「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

居無何,上至,又不得入。

於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吾欲入勞軍。」

亞夫乃傳言開壁門5。

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6,軍中不得驅馳。」

於是天子乃按轡徐行7。

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冑之士不拜8,請以軍禮見。」

天子為動,改容式車9。

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

成禮而去,既出軍門,群臣皆驚。

文帝曰:「嗟乎,此真將軍矣!曩者霸上、棘門軍十,若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

至於亞夫,可得而犯邪!」稱善者久之。

月餘,三軍皆罷,乃拜亞夫為中尉。

孝文且崩時,誡太子曰:「即有緩急(11),周亞夫真可任將兵。」

文帝崩,拜亞夫為車騎將軍。

1後六年:指文帝后元六年(前158)。

2祝茲侯徐厲:清梁玉繩《史記志疑》認為應作「松茲侯徐悼」。

3彀:把弓一弩一張開、張滿。

4持滿:把弓弦拉滿。

5壁:營壘。

6約:規約,規定。

7按轡:控緊馬韁繩。

8介:甲。

胄:頭盔。

9式:手扶車前橫木表示敬意。

式,同「軾」。

十曩:以往,從前。

(11)即:如果。

緩急:危急。

這裡是偏義復合詞。

孝景三年,吳楚反1。

亞夫以中尉為太尉,東擊吳楚。

因自請上曰:「楚兵剽輕2,難與爭鋒,願以梁委之3,絕其糧道,乃可制。」

上許之。

太尉既會滎陽,吳方攻梁,梁急,請救。

太尉引兵東北走昌邑,深壁而守4。

梁日使使請太尉,太尉守便宜5,不肯往。

樑上書言景帝,景帝使使詔救梁。

太尉不奉詔,堅壁不出,而使輕騎兵弓高侯等絕吳楚兵後食道6。

吳兵乏糧,饑,數欲挑戰,終不出。

夜,軍中驚,內相攻擊擾亂,至於太尉帳下。

太尉終臥不起。

頃之,復定。

後吳奔壁東南陬7,太尉使備西北。

已而其一精一兵果奔西北,不得入。

吳兵既餓,乃引而去8。

太尉出一精一兵追擊,大破之。

吳王濞棄其軍,而與壯士數千人亡走,保於江南丹徒。

漢兵因乘勝,遂盡虜之,降其後,購吳王千金9。

月餘,越人斬吳王頭以告。

凡相攻守三月,而吳楚破平。

於是諸將乃以太尉計謀為是。

由此梁孝王與太尉有郤十。

1吳楚反:以吳王濞為首的吳楚七國發動叛亂,後稱「七國之亂」。

這是漢初有名的政治事件,詳情參見卷一百六《吳王濞列傳》。

2剽:強悍,勇一猛。

輕:輕捷。

3委:拋棄。

4深壁:加高營壘。

5便宜:有利,適宜。

6弓高侯:名韓頹當。

食道:即糧道。

7陬:角落。

8引:退。

9購吳王:懸賞捉拿吳王。

十郤:裂痕,仇怨。

歸,復置太尉官。

五歲,遷為丞相,景帝甚重之。

景帝廢栗太子1,丞相固爭之,不得。

景帝由此疏之。

而梁孝王每朝,常與太后言條侯之短。

竇太后曰:「皇后兄王信可侯也。」

景帝讓曰:「始南皮、章武侯先帝不侯2,及臣即位乃侯之。

信未得封也。」

竇太后曰:「人主各以時行耳。

自竇長君在時,竟不得侯,死後乃(封)其子彭祖顧得侯。

吾甚恨之。

帝趣侯信也!」景帝曰:「請得與丞相議之。」

丞相議之,亞夫曰:「高皇帝約:『非劉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

不如約,天下共擊之。

』今信雖皇后兄,無功,侯之,非約也。」

景帝默然而止。

其後匈奴王[唯]徐盧等五人降3,景帝欲侯之以勸後4。

丞相亞夫曰:「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則何以責人臣不守節者乎?」

景帝曰:「丞相議不可用。」

乃悉封[唯]徐盧等為列侯。

亞夫因謝病。

景帝中三年5,以病免相。

1景帝廢栗太子事,說見卷十一《孝景本紀》和卷四十九《外戚世家》。

2南皮:竇太后之兄竇長君死後,景帝封其子竇彭祖為南皮侯。

章武侯:竇太后這弟竇廣國被景帝封為章武侯。

3唯徐盧:人名。

五人:據卷十九《惠景間侯者年表》所記,景帝中元三年來降的匈奴為七人。

4勸:勉勵,鼓勵。

5中三年:即中元三年。

頃之,景帝居禁中1,召條侯,賜食。

獨置大胾2,無切肉,又不置箸。

條侯心不平,顧謂尚席取箸。

景帝視而笑曰:「此不足君所乎3?」

條侯免冠謝。

上起,條侯因趨出。

景帝以目送之,曰:「此怏怏者非少主臣少4!」

居無何,條侯子為父買工官尚方甲盾五百被可以葬者5。

取庸苦之6,不予錢。

庸知其盜買縣官器7,怒而上變告子,事連污條侯。

書既聞上,上下吏。

吏薄責條侯8,條侯不對。

景帝罵之曰:「吾不用也9。」

召詣廷尉十。

廷尉責曰:「君侯欲反邪?」

亞夫曰:「臣所買器,乃葬器也,何謂反邪?」

吏曰:「君侯縱不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

吏侵之益急。

初,吏捕條侯,條侯欲自一殺,夫人止之,以故不得死,遂入廷尉。

因不食五日,嘔血而死。

國除。

絕一歲,景帝乃更封絳侯勃他子堅為平曲線,續絳侯後。

十九年卒,謚為共侯。

子建代侯,十三年,為太子太傅。

坐酎金不善(11),元鼎五年(12),有罪,國除。

(13)

條侯果餓死。

死後,景帝乃封王信為蓋侯。

1禁中:宮中。

2胾(zi,自):大塊的肉。

3關於這句的含意,各家解說不同。

一種意見認為是景帝對周亞夫的態度表示不滿,另一種意見認為是景帝向周亞夫表示歉意。

據上下文推敲,似以前一種意見較妥。

4怏怏:不高興的樣子。

少主:指新立的太子劉徹,即後來的漢武帝。

5尚方:掌管製造和供一應皇家用品的官署。

被(pī,批):數量詞。

具,件。

6取庸:搬運的雇工。

庸,同「傭」。

7縣官:指天子。

《索隱》解釋說:「所以謂國家為縣官者,《夏官》(《周禮》中的一篇)王畿內(天子領地之內)縣即國都也。

王者官天下,故曰縣官也。」

8簿:文書。

9這句的含意各家理解不同。

一種理解是不再用普通獄吏審理此案;另一種理解是明確宣佈不再任用周亞夫為官以解除審案者的顧慮;還有一種理解是因周亞夫不回答審問,景帝怒而宣稱:「用不著你再回答了。」

三解都可通。

十詣:到……去。

(11)酎金:漢朝規定,諸侯每年應向朝廷進獻助祭的黃金,即酎金。

(12)元鼎:漢武帝的第五個年號,共六年(前116—前111)。

(13)「坐酎金不善」至此數句可能文字有錯亂。

《漢書·周勃傳》作:「坐酎金免官,後有罪,國除。」

顧炎武在《日知錄》卷二十七中認為:「當云『元鼎五年,坐酎金不善,國除。

』衍『有罪』二字。」

太史公曰:絳侯周勃始為布衣時,鄙樸人也,才能不過凡庸。

及從高祖定天下,在將相位,諸呂欲作亂,勃匡國家難1,復之乎正。

雖伊尹、周公2,何以加哉!亞夫之用兵,持威重,執堅刃3,穰苴曷有加焉4!足已而不學,守節不遜5,終以窮困。

悲夫!

1匡:挽救。

2伊尹:其事跡參見卷三《殷本紀》。

周公:其事跡詳見卷三十三《魯周公世家》。

3堅刃:堅韌。

4穰苴:其事跡詳見卷六十四《司馬穰苴列傳》。

曷:何,豈。

5守節:謹守臣節。

指反對廢栗太子,反對封王信、唯徐盧等事。

不遜:不恭順,傲慢無禮。

指讓宴席官取箸,不回答審問等事。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白話文
司馬遷的生平和著作《史記》白話文版·五帝本紀第一《史記》白話文在線閱讀·夏本紀第二《史記》閱讀·殷本紀第三《史記》譯文·周本紀第四《史記》白話文在線閱讀·秦本紀第五《史記》白話文 電子書·秦始皇本紀第六白話史記·項羽本紀第七高祖本紀第八·《史記》白話文版呂太后本紀第九·白話史記 在線閱讀白話史記在線閱讀 ·孝文本紀第十《史記》譯注版·孝景本紀第十一《史記》白話文版·孝武本紀第十二吳太伯世家第一齊太公世家第二魯周公世家第三燕召公世家第四管蔡世家第五陳杞世家第六衛康叔世家第七宋微子世家第八·《史記》白話文版晉世家第九·白話史記 在線閱讀楚世家第十越王勾踐世家第十一鄭世家第十二趙世家第十三魏世家第十四韓世家第十五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孔子世家第十七陳涉世家第十八外戚世家第十九楚元王世家第二十荊燕世家第二十一齊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蕭相國世家第二十三曹相國世家第二十四留侯世家第二十五陳丞相世家第二十六絳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五宗世家二十九三王世家第三十伯夷列傳第一管晏列傳第二老子韓非列傳第三司馬穰苴列傳第四孫子吳起列傳第五伍子胥列傳第六仲尼弟子列傳第七商君列傳第八·《史記》白話文版蘇秦列傳第九·白話史記 在線閱讀張儀列傳第十樗裡子甘茂列傳第十一穰侯列傳第十二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孟子荀卿列傳第十四孟嘗君列傳第十五平原君虞卿列傳第十六公子列傳第十七春申君列傳第十八范睢蔡澤列傳第十九樂毅列傳第二十廉頗藺相如列傳第二十一田單列傳第二十二魯仲連鄒陽列傳第二十三屈原賈生列傳第二十四呂不韋列傳第二十五刺客列傳第二十六李斯列傳第二十七蒙恬列傳第二十八張耳陳餘列傳第二十九魏豹彭越列傳第三十黥布列傳第三十一淮陰侯列傳第三十二韓信盧綰列傳第三十三田儋列傳第三十四樊酈滕灌列傳第三十五張丞相列傳第三十六酈生陸賈列傳第三十七傅靳蒯成列傳第三十八劉敬叔孫通列傳第三十九季布欒布列傳第四十袁盎晁錯列傳第四十一張釋之馮唐列傳第四十二萬石張叔列傳第四十三田叔列傳第四十四扁鵲倉公列傳第四十五吳王濞列傳第四十六魏其武安侯列傳第四十七韓長孺列傳第四十八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匈奴列傳第五十衛將軍驃騎列傳第五十一平津侯主父列傳第五十二南越列傳第五十三東越列傳第五十四朝鮮列傳第五十五西南夷列傳第五十六司馬相如列傳第五十七淮南衡山列傳第五十八循吏列傳第五十九汲鄭列傳第六十儒林列傳第六十一酷吏列傳第六十二大宛列傳第六十三遊俠列傳第六十四佞幸列傳第六十五滑稽列傳第六十六日者列傳第六十七貨殖列傳第六十九太史公自序第七十禮書第一樂書第二律書第三歷書第四天官書第五封禪書第六河渠書第七平准書第八·《史記》白話文版報任安書悲士不遇賦《史記》書評:從一個方面看史記《史記》讀書心得:裝逼者死讀《史記》有感:投降派《史記》讀書筆記:多少罪惡,都是奉理想的大旗呢《史記》讀書筆記——種豆等於誹謗朝廷《史記》讀書筆記——軍國主義的勝利和商業主義的失敗《史記》讀後感——項王恥渡烏江,韓侯甘居胯下《史記》讀後感——戰國四公子與私企管理《史記》讀後感——少年游《史記》讀後感——孔子誅少正卯‧思想言論罪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