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
上卷 素問篇 刺志論
志,同「志」,即記在心裡。
本篇論述了虛、實的要點及針刺補瀉手法,這些都是針刺中的重要內容,應當牢記不忘,所以篇名為「刺志論」。
其內容包括虛實要點;例舉了多種正常與反常的情況;針刺補瀉的一般方法。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在第六卷。
1
黃帝問曰:願聞虛實之要。
岐伯對曰:氣實形實,氣虛形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
谷盛氣盛,谷虛氣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
脈實血實,脈虛血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
帝曰:如何而反?岐伯曰:氣虛身熱,此謂反也。
谷入多而氣少,此謂反也。
谷不入而氣多,此謂反也。
脈盛血少,此謂反也。
脈小(守)血多,此謂反也。
氣盛身寒,得之傷寒。
氣虛身熱,身之傷暑。
谷入多而氣少者,得之有所脫血,濕居下也。
谷入少而氣多者,邪在胃及與肺也。
脈小血多者,飲2345中熱也。
脈大血少者,脈有風氣,水漿不入,此之謂也。
夫實者,氣入也。
虛者,氣也。
氣實者,熱也。
氣虛者,寒也。
入實者,左手開針空也。
入虛者,左手閉針空也。
1氣實形實,氣虛形虛:馬蒔注:「氣者,人身之氣也;形者,人之形體也。
氣實則形實,氣虛則形虛,此其相稱者為正,而相反則為病」。
2飲中熱:飲酒過多,中焦鬱熱。
3脈有風氣:張介賓注:「風為一陽一邪,居於脈中,故脈大;水漿不入,則中焦無以生化,故血少」。
4實者:指邪氣盛實。
5虛者:指正氣虛弱。
黃帝問道,我希望聽您談一談虛實的的要點,可以嗎?岐伯回答說,氣充實的,形體也壯實;氣虛弱的,形體也虛弱,這是一種正常現象,與此相反的,就是一種病態。
飲食物豐盛的,血氣旺盛,飲食物不足的,血氣衰弱,這是一種正常現象,與此相反的,就是一種病態。
脈充實的,血也充實,脈虛弱的,血也衰虛,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與此相反的,就是一種病態。
黃帝問道,什麼樣的情況是反常的呢?岐伯回答說,正氣虛弱的,但身一體發一熱,這叫反常。
吃的多,但血氣不足,這叫做反常。
吃的少,但是血氣多,這叫做反常。
脈搏盛實,但血少,為反常。
脈搏衰弱,但血多,為反常。
氣旺盛,但身上怕冷,這是感受了風寒邪氣。
氣虛弱,但身上發一熱,這是感受了暑熱邪氣。
吃的食物多,但血氣不足,這是由於失血過多,或濕邪停留於下部。
吃的食物少,但血氣充盛,這是因為邪氣停留於胃並上及於肺。
脈小而血多,是飲酒過多,中焦鬱熱。
脈大而血少,是風邪入於脈中,水湯不進所造成的。
實證是邪氣的入侵,虛證是正氣的外洩。
邪氣實,身一體發一熱,正氣虛,身一體寒冷。
針刺實證時,應左手開大針一孔以瀉邪,針刺虛證時,應左手閉合針一孔以存正。
分類:古代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