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上卷 素問篇 移精變氣論:二:色脈合參,詳細的問診並結合四時、五行來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黃帝內經》上卷 素問篇 移精變氣論

黃帝內經

上卷 素問篇 移精變氣論

一:指出時代不同,生活環境不同,因而疾病的發生情況也不同.

二:色脈合參,詳細的問診並結合四時、五行來綜合分析,對於臨一床一診斷重要一性一.

三:強調神的得失極其對疾病預後的意義.

黃帝問曰:余聞古之治病,惟其移一精一變氣,可祝由而己。

今世治病,毒一藥治其內,針石治其外,或愈或不愈,何也?

黃帝問道:我聽說古時治病,只要對病人移易一精一神和改變氣的運行,用一種「祝由」的方法,病就可以好了。

現在醫病,要用一藥物治其內,針石治其外,疾病還是有好、有不好,這是什麼緣故呢?

岐伯對曰:往古人居禽一獸之間,動作以避寒,一陰一居以避暑,內無眷暮之累,外無伸官之形,此恬淡之世,邪不能深入也。

故毒一藥不能治其內,針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一精一祝由而己。

岐伯回答說:古時候的人們,生活簡單,巢一穴一居處,在禽一獸之間追逐生存,寒冷到了,利用活動以除寒冷,暑熱來了,就到一陰一涼的地方避免暑氣,在內沒有眷戀羨慕的情志牽掛,在外沒有奔走求官的勞累形役,這裡處在一個安靜淡薄、不謀勢利、一精一神內守的意境裡,邪氣是不可能深入侵犯的。

所以既不須要藥物治其內,也不須要針石治其外。

即使有疾病的發生,亦只要對病人移易一精一神和改變氣的運行,用一種祝由的方法,病就可以好了。

當今之世不然,憂患緣其內,苦形傷其外,又失四時之從,逆寒暑之宜。

賊風數至,虛邪朝夕,內至五臟骨髓,外傷空竅肌膚,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

故祝由不能己也。

現內則為憂患所牽累,外則為勞苦所形役,又不能順從四時氣候的變化,常常遭受到「虛邪賊風」的侵襲,正氣先餒,外邪乘虛而客襲之,內犯五臟骨髓,外傷孔竅肌膚,這樣輕病必重,重病必死,所以用祝由的方法就不能醫好疾病了。

帝曰:善。

余欲臨病人,觀死生,決嫌疑,欲知其要,如日月光,可得聞乎?

黃帝道:很好!我想要臨診病人,能夠察其死生,決斷疑惑,掌握要領,如同日月之光一樣的心中明瞭,這種診法可以講給我聽嗎?

岐伯曰:色脈者,上帝之所貴也,先師之所傳也。

岐伯曰:在診法上,色和脈的診察方法,是上帝所珍重,先師所傳授的。

上古使僦貸季理色脈而通神明,合之金木水火土,四時八風六一合,不離其常,變化相移,以觀其妙,以知其要,欲知其要,則色脈是矣。

上古有位名醫叫僦貨季,他研究色和脈的道理,通達神明,能夠聯繫到金木水火土以及四時、八風、六一合,從正常的規律和異常的變化,來綜合分析,觀察它的變化奧妙,從而知道其中的要領。

我們如果要能懂得這些要領,就只有研究色脈。

色以應日,脈以應月,常求其要,則其要也。

夫色之變化以應四時之脈,此上帝之所貴,以合於神明也。

所以遠死而近生,生道以長,命曰聖王。

氣色是象太一陽一而有一陰一晴,脈息是象月亮而有盈虧,從色脈中得其要領,正是診病的重要關鍵。

而氣色的變化,與四時的脈象是相應的,這是上古帝王所十分珍重的,若能明白原理,心領神會,便可運用無窮。

所以他能從這些觀察中間,掌握情況,知道去迴避死亡而達到生命的安全。

要能夠做到這樣就可以長壽,而人們亦將稱奉你為「聖王」了。

中古之治病,至而治之,湯液十日,以去八風五痺之病。

十日不已,治以草蘇草荄之枝,本末為助,標本已得,邪氣乃服。

中古時候的醫生治病,多在疾病一發生就能及時治療,先用湯液十天,以祛除「八風」、「五痺」的病邪。

如果十天不愈,再用草藥治療。

醫生還能掌握病情,處理得當,所以邪氣就被征服,疾病也就痊癒。

暮世之病也,則不然,治不本四時,不知日月,不審逆從,病形已成,乃欲微針其外,湯液治其內,粗工兇兇,以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復起。

至於後世的醫生治病,就不是這樣了,治病不能根據四時的變化,不知道一陰一陽一色脈的關係,也不能夠辨別病情的順逆,等到疾病已經形成了,才想用微針治其外,湯液治其內。

醫術淺薄、工作粗枝大葉的醫生,還認為可以用攻法,不知病已形成,非攻可愈,以至原來的疾病沒有痊癒,又因為治療的錯誤,產生了新的疾病。

帝曰:願聞要道。

岐伯曰:治之要極,無夫色脈,用之不惑,治之大則。

逆從到行,標本不得,亡神失國。

去故就新,乃得真一人。

黃帝道:我願聽聽有關臨證方面的重要道理。

岐伯說:診治疾病極重要的關鍵在於不要搞錯色脈,能夠運用色脈而沒有絲毫疑惑,這是臨證診治的最原則。

假使色脈的診法掌握,則對病情的順逆無從理解,而處理亦將有倒行逆施的危險。

醫生的認識與病情不能取得一致,這樣去治病,會損害病人的一精一神,若用以治國,是要使國家滅亡的!因此暮世的醫生,趕快去掉舊習的簡陋知識,對嶄新的色脈學問要鑽研,努力進取,是可以達到上古真一人的地步的。

帝曰:余聞其要於夫子矣,夫子言不離色脈,此余之所知也。

黃帝道:我已聽到你講的這些重要道理,你說的主要一精一神是不離色脈,這是我已知道的。

岐伯曰:治之極於一。

岐伯說:診治疾病的主要關鍵,還有一個。

帝曰:何謂一?

黃帝道:是一個什麼關鍵?

岐伯曰:一者因得之。

岐伯說:一個關鍵就是從與病人接觸中問得病情。

帝曰:奈何?

黃帝道:怎樣問法?

岐伯曰:閉戶塞牖,系之病者,數問其情,以從其意,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岐伯說:選擇一個安靜的環境,關好門窗,與病人取得密切聯繫,耐心細緻的詢問病情,務使病人毫無顧慮,盡情傾訴,從而得知其中的真情,並觀察病人的神色。

有神氣的,預後良好;沒有神氣的,預後不一良。

帝曰:善。

黃帝說:講得很好。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黃帝內經
上卷 素問篇 上古天真論上卷 素問篇 四氣調神大論上卷 素問篇 生氣通天論上卷 素問篇 金匱真言論上卷 素問篇 陰陽應像大論上卷 素問篇 陰陽離合論上卷 素問篇 陰陽別論上卷 素問篇 靈蘭秘典論上卷 素問篇 六節藏象論上卷 素問篇 五藏生成上卷 素問篇 五藏別論上卷 素問篇 異法方宜論上卷 素問篇 移精變氣論上卷 素問篇 湯液醪醴論上卷 素問篇 玉版論要上卷 素問篇 診要經終論上卷 素問篇 脈要精微論上卷 素問篇 平人氣象論上卷 素問篇 玉機真藏論上卷 素問篇 三部九候論上卷 素問篇 經脈別論上卷 素問篇 藏氣法時論上卷 素問篇 宣明五氣上卷 素問篇 血氣形志上卷 素問篇 寶命全形論上卷 素問篇 八正神明論上卷 素問篇 離合真邪論上卷 素問篇 通評虛實論上卷 素問篇 太陰陽明論上卷 素問篇 陽明脈解上卷 素問篇 熱論上卷 素問篇 刺熱上卷 素問篇 評熱病論上卷 素問篇 逆調論上卷 素問篇 瘧論上卷 素問篇 刺瘧上卷 素問篇 氣厥論上卷 素問篇 欬論上卷 素問篇 舉痛論上卷 素問篇 腹中論上卷 素問篇 刺腰痛上卷 素問篇 風論上卷 素問篇 痺論上卷 素問篇 痿論上卷 素問篇 厥論上卷 素問篇 病能論上卷 素問篇 奇病論上卷 素問篇 大奇論上卷 素問篇 脈解上卷 素問篇 刺要論上卷 素問篇 刺齊論上卷 素問篇 刺禁論上卷 素問篇 刺志論上卷 素問篇 針解上卷 素問篇 長刺節論上卷 素問篇 皮部論上卷 素問篇 經絡論上卷 素問篇 氣穴論上卷 素問篇 氣府論上卷 素問篇 骨空論上卷 素問篇 水熱穴論上卷 素問篇 調經論上卷 素問篇 繆刺論上卷 素問篇 四時刺逆從論上卷 素問篇 標本病傳論上卷 素問篇 天元紀大論上卷 素問篇 五運行大論上卷 素問篇 六微旨大論上卷 素問篇 氣交變大論上卷 素問篇 五常致大論上卷 素問篇 六元正紀大論上卷 素問篇 刺法論上卷 素問篇 本病論上卷 素問篇 至真要大論上卷 素問篇 著至教論上卷 素問篇 示從容論上卷 素問篇 疏五過論上卷 素問篇 征四失論上卷 素問篇 陰陽類論上卷 素問篇 方盛衰論上卷 素問篇 解精微論下卷 靈樞篇 九針十二原下卷 靈樞篇 本輸下卷 靈樞篇 小針解下卷 靈樞篇 邪氣藏府病形下卷 靈樞篇 根結下卷 靈樞篇 壽夭剛柔下卷 靈樞篇 官針下卷 靈樞篇 本神下卷 靈樞篇 終始下卷 靈樞篇 經脈下卷 靈樞篇 經別下卷 靈樞篇 經水下卷 靈樞篇 經筋下卷 靈樞篇 骨度下卷 靈樞篇 五十營下卷 靈樞篇 營氣下卷 靈樞篇 脈度下卷 靈樞篇 營衛生會下卷 靈樞篇 四時氣下卷 靈樞篇 五邪下卷 靈樞篇 寒熱病下卷 靈樞篇 癩狂病下卷 靈樞篇 熱病下卷 靈樞篇 厥病下卷 靈樞篇 病本下卷 靈樞篇 雜病下卷 靈樞篇 周痺下卷 靈樞篇 口問下卷 靈樞篇 師傳下卷 靈樞篇 決氣下卷 靈樞篇 腸胃下卷 靈樞篇 平人絕谷下卷 靈樞篇 海論下卷 靈樞篇 五亂下卷 靈樞篇 脹論下卷 靈樞篇 五癃津液別下卷 靈樞篇 五閱五使下卷 靈樞篇 逆順肥瘦下卷 靈樞篇 血絡論下卷 靈樞篇 陰陽清濁下卷 靈樞篇 陰陽系日月下卷 靈樞篇 病傳下卷 靈樞篇 淫邪發夢下卷 靈樞篇 順氣一日分為四時下卷 靈樞篇 外揣下卷 靈樞篇 五變下卷 靈樞篇 本藏下卷 靈樞篇 禁服下卷 靈樞篇 五色下卷 靈樞篇 論勇下卷 靈樞篇 背腧下卷 靈樞篇 衛氣下卷 靈樞篇 論痛下卷 靈樞篇 天年下卷 靈樞篇 逆順下卷 靈樞篇 五味下卷 靈樞篇 水脹下卷 靈樞篇 賊風下卷 靈樞篇 衛氣失常下卷 靈樞篇 玉版下卷 靈樞篇 五禁下卷 靈樞篇 動輸下卷 靈樞篇 五味論下卷 靈樞篇 陰陽二十五人下卷 靈樞篇 五音五味下卷 靈樞篇 百病始生下卷 靈樞篇 行針下卷 靈樞篇 上膈下卷 靈樞篇 憂恚無言下卷 靈樞篇 寒熱下卷 靈樞篇 邪客下卷 靈樞篇 通天下卷 靈樞篇 官能下卷 靈樞篇 論疾診尺下卷 靈樞篇 刺節真邪下卷 靈樞篇 衛氣行下卷 靈樞篇 九宮八風下卷 靈樞篇 九針論下卷 靈樞篇 歲露論下卷 靈樞篇 大惑論下卷 靈樞篇 癰疽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