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
下卷 靈樞篇 平人絕谷
【題解】平人即正常的人,絕谷指不飲不食。
由於本篇重點在於論述正常人不進飲食後死亡的日期及其機理,以突出說明胃腸攝取飲食,補充營養是維持生命的關鍵,故以"平人絕谷"名篇。
【原文】黃帝日願聞人之不食,七日而死,何也?伯高日臣請言其故。
胃大一尺五寸,逕五寸,長二尺六寸,橫屈受水谷三斗五升,其中之谷,常留二鬥,水一斗五升而滿,上焦洩氣,出其一精一微,愫悍滑疾,下焦下溉諸腸。
小腸大二寸半,逕八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二尺,受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
迴腸大四寸,逕一寸寸之少半,長二丈一尺,受谷一鬥,水七升半。
廣腸大八寸,逕二寸寸之大半,長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
腸胃之長,凡五丈八尺四寸[1],受水谷九斗二升一合合之大半,此腸胃所受水谷之數也。
平人則不然,胃滿則腸虛,腸滿則胃虛,更虛更滿,故氣得上下,五臟安定,血脈和利,一精一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一精一氣也。
故腸胃之中,當留谷二鬥,水一斗五升。
故平人日再後[2],後二升半,一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留水爺盡矣。
故平人不食飲七日而死者,水谷一精一氣津一液皆盡故也。
【提要】本文承上篇之後,對腸胃的長度與容量等又作了進一步的說明,並分析了平人絕谷七日而死的原因。
【註釋】[1]五丈八尺四寸此數加上上篇唇至齒長九分,齒至會厭長三寸半,咽門至胃長一尺六寸,共為六丈又四寸四分,這樣與上篇之總數相符。
[2]日再後是一日兩次大便的意思。
【白話解】黃帝說正常的人七天不飲食就會死亡,我想知道這是什麼原因?伯高說請允許我談一談其中的道理。
胃的周長是一尺五寸,直徑五寸,長二尺六寸,其形彎曲,能容納三斗五升飲食,在通常情況下存留二斗食物和一斗五升水就滿了。
上焦具有輸布一精一氣的功能,也就是能夠將中焦化生的一精一微物質布散全身,其中包括運行快速滑利的一陽一氣,其餘部分在下焦灌注到諸腸當中。
小腸的周長是二寸半,直徑八分又三分之一分,長三丈二尺,能容納二斗四升食物和六升三合又三分之二合水。
迴腸的周長是四寸,直徑一寸又三分之一寸,長二丈一尺,能容納一斗食物和七升半水。
直一腸的周長是八寸,直徑二寸又三分之二寸,長二尺八寸,能容納食物九升三合又八分之一合。
腸胃的總長度,共計五丈八尺四寸,能容納九斗二升一合又三分之二合飲食物,這就是腸胃能容納飲食物的總數量。
健康的人並不是上面所講的那樣,而是在胃中充滿飲食物的時候,腸中是空虛無物的,當腸中充滿飲食物的時候,胃中又沒有飲食物了。
這樣,腸胃總是處於充滿和空虛交替的狀態,這樣氣才能夠布散全身上下暢行。
五臟功能正常,血脈調和通暢,一精一神才能旺盛。
所以說神就是由飲食物的一精一微物質所化生。
在人的腸胃中,一般存留二斗食物和一斗五升的水。
健康人每天大便二次,每次排一洩約二升半,一天就排一出五升,七天共排一出三斗五升,這樣原來存留在腸胃的飲食物都排一洩完了。
因此健康人七天不進飲食就會死亡,這是飲食物化生的一精一。
微物質以及津一液消耗枯竭的緣故。
【按語】本篇關於腸胃的解剖與上篇大致相同,詳述了腸胃的大小、長度和生理功能,其中關於正常人七日不食而死的機理在於"水谷一精一氣津一液皆盡故",是為了說明胃腸攝取飲食、補充營養是維持生命活動的關鍵。
本篇還提出了"胃滿則腸虛,腸滿則胃虛,更虛更滿,故氣得上下,五臟安定,血脈和利,一精一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一精一氣也"的觀點,強調了保持胃腸消化系統通暢對人一體健康有很重要的意義,對於臨一床一的治療養。
生康復都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本篇還可與《難經四十三難》的有關內容互參。
分類:古代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