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上卷 素問篇 長刺節論:本篇廣泛地論述各種疾病的針刺法度,所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黃帝內經》上卷 素問篇 長刺節論

黃帝內經

上卷 素問篇 長刺節論

長,即廣的意思;刺,針刺;節,法度。

本篇廣泛地論述各種疾病的針刺法度,所以篇名為「長刺節論」。

篇中討論了頭痛、寒熱、癰腫、疝、積、痺、狂、麻風等病的針刺部位和針刺方法。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在第三卷。

12

刺家不診,聽病者言,在頭頭疾痛,為藏針之,刺至骨病已,上無傷骨肉及皮,皮者道也。

3456一陰一刺,入一傍四處。

治寒熱深專者,刺大藏,迫藏刺背,背俞也,刺之迫藏,藏會,腹中寒熱去而止,與刺之要,發針而淺出一血。

治腐腫者刺腐上,視癰小大深淺刺,刺大者多血,小者深7之,必端內針為故止。

病在少腹有積,刺皮骨盾以下,至少腹而止,刺俠脊兩傍四椎間,刺兩髂?季脅肋間,導腹中氣熱下已。

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一便,病名曰疝,得之寒,刺少腹兩股間,刺腰髁骨間,刺而多之,盡炅病已。

病在筋,筋攣節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痺,刺筋上為故,刺分肉間,不可中骨也,病起筋炅病已止。

病在肌膚,肌膚盡痛,名曰肌痺,傷於寒濕,刺大分小分,多發針而深之,以熱為故,無傷筋骨,傷筋骨,癰發若變,諸分盡熱病已止。

病在骨,骨重不可舉,骨髓酸痛,寒氣至,名曰骨痺,深者刺無傷脈肉為故,其道大分小分,骨熱病已止。

病在諸一陽一脈,且寒且熱,諸分且寒且熱,名曰狂,刺之虛脈,視分盡熱病已止。

病初發歲一發,不治月一發,不治月四五發,名曰癲病,刺諸分諸脈,其無寒者以針調之,病已(原脫,據《甲乙》卷十一第二校語補)止。

病風且寒且熱,炅汗出,一日數過,先刺諸分理絡脈;汗出且寒且熱,三日一刺,百日而已。

病大風,骨節重,鬚眉墮,名曰大風,刺肌肉為故,汗出百日,刺骨髓,汗出百日,凡二百日,鬚眉生而止針。

1藏: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云:『為針之』,無『藏』字」。

2道;道路。

皮膚為針刺出入的道路。

3一陰一刺:新校正云:「……此一陰一刺疑是一陽一刺也」。

4專:通「傳」。

5大藏:馬蒔注:「五藏為大髒,而刺五俞即所以刺大髒也。」

6藏會:背部俞一穴一,是髒氣聚會之處。

7皮骨盾:《太素》作「腹齊」,楊上善注:「故小腸有積,刺於齊腹,下至少腹。」

是腹齊當乙作「齊腹」。

高明的針灸醫生,在診斷疾病時,聽病人訴說病在頭部,頭痛得非常厲害,於是便進行針刺,當針刺到骨時,頭痛就停止了,而且並沒有傷損骨肉皮膚,皮膚是針刺出入的道路。

一陽一刺的方法是中間直刺一針,然後在其上下、左右四傍各刺一針,用這種針刺方法治療寒熱病變。

如果寒熱邪氣向裡深入傳變,就當針刺五臟,邪氣內傳接近五臟時,就當針刺背部五臟的俞一穴一,邪近五臟針刺髒俞一穴一的理由,因為這些地方是髒氣會聚之處。

待腹中寒熱邪氣清除後再停針。

大凡針刺的要點,是出針時,針一孔少少的出點血為好。

治療癰腫病,直接在癰腫上進行針刺,根據癰腫的深淺大小而刺,針刺大的癰腫,讓它出一血稍多一點,小的癰腫,當針刺深一點,但都以正直而刺為準則。

病人少腹部生有積塊,可針刺齊腹以下至少腹部的一穴一位,再針刺第四椎俠脊兩傍的一穴一位,還可針刺兩髂骨後居?一穴一以及季脅間的京門一穴一,引導腹中熱氣向下行,病就會痊癒。

病在小腹部,表現為腹痛,大小一便不通利,病名叫疝氣。

遇到寒冷於是腹痛加重,大一腿內側發涼。

治療時可在腰及踝骨之間取一穴一針刺,針刺後再行艾灸,待小腹部發一熱,病就會好了。

筋的病變,表現為筋脈攣急,關節疼痛,不能行走,名叫筋痺。

治療時以針刺筋為準則,可在肌肉相接處針刺,但不要刺傷了骨,針刺後筋發一熱,表明病可痊癒,即停止針刺。

肌膚的病變,肌肉、皮膚都出現疼痛,名叫肌痺,這個病,是感受了寒濕邪氣所形成的,治療時,當針刺大、小分肉間,多刺幾針,而且應當針刺深一點,以針處發一熱為準則,但不要傷到筋骨,若傷到筋骨,寒邪發作,將出現其它病變,待分肉發一熱時,病將痊癒,即停止針刺。

骨的病變,表現為骨沉重不能舉動,病人感覺骨髓中酸痛,寒冷深達到骨。

治療時應當深刺,以不傷脈肉為準則,待大小分肉及骨發一熱時,病將痊癒,即停止針刺。

一陽一經的病變,大小肌肉出現時寒時熱,病名叫狂。

治療時可用瀉法瀉其實邪,留意觀察,大小肌肉發一熱時,病將痊癒,即停止針刺。

這個病剛產生的時候,每年發作一次,若不及時治療,將發展為每月發作一次,若還不及時治療,將發展為每月發作四、五次,於是轉變成癲證。

治療時可針刺大小分肉,如果沒有寒象,當用針刺調補,病將痊癒,即停止針刺。

感受風邪致病,表現為時寒時熱,發一熱時汗出,一日發作數次。

治療時先針刺分肉的絡脈,若仍然汗出,時寒時熱,三日針刺一次,針刺一百天,病將痊癒。

患麻風病,骨節沉重,鬍子、眉一毛一脫落,病名叫麻風。

治療時先針刺肌肉使病人汗出,連續治療一百天後,再針刺骨髓使病人汗出,連續治療一百天。

如此一共治療二百天,鬍子、眉一毛一重新生長時,停止針刺。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黃帝內經
上卷 素問篇 上古天真論上卷 素問篇 四氣調神大論上卷 素問篇 生氣通天論上卷 素問篇 金匱真言論上卷 素問篇 陰陽應像大論上卷 素問篇 陰陽離合論上卷 素問篇 陰陽別論上卷 素問篇 靈蘭秘典論上卷 素問篇 六節藏象論上卷 素問篇 五藏生成上卷 素問篇 五藏別論上卷 素問篇 異法方宜論上卷 素問篇 移精變氣論上卷 素問篇 湯液醪醴論上卷 素問篇 玉版論要上卷 素問篇 診要經終論上卷 素問篇 脈要精微論上卷 素問篇 平人氣象論上卷 素問篇 玉機真藏論上卷 素問篇 三部九候論上卷 素問篇 經脈別論上卷 素問篇 藏氣法時論上卷 素問篇 宣明五氣上卷 素問篇 血氣形志上卷 素問篇 寶命全形論上卷 素問篇 八正神明論上卷 素問篇 離合真邪論上卷 素問篇 通評虛實論上卷 素問篇 太陰陽明論上卷 素問篇 陽明脈解上卷 素問篇 熱論上卷 素問篇 刺熱上卷 素問篇 評熱病論上卷 素問篇 逆調論上卷 素問篇 瘧論上卷 素問篇 刺瘧上卷 素問篇 氣厥論上卷 素問篇 欬論上卷 素問篇 舉痛論上卷 素問篇 腹中論上卷 素問篇 刺腰痛上卷 素問篇 風論上卷 素問篇 痺論上卷 素問篇 痿論上卷 素問篇 厥論上卷 素問篇 病能論上卷 素問篇 奇病論上卷 素問篇 大奇論上卷 素問篇 脈解上卷 素問篇 刺要論上卷 素問篇 刺齊論上卷 素問篇 刺禁論上卷 素問篇 刺志論上卷 素問篇 針解上卷 素問篇 長刺節論上卷 素問篇 皮部論上卷 素問篇 經絡論上卷 素問篇 氣穴論上卷 素問篇 氣府論上卷 素問篇 骨空論上卷 素問篇 水熱穴論上卷 素問篇 調經論上卷 素問篇 繆刺論上卷 素問篇 四時刺逆從論上卷 素問篇 標本病傳論上卷 素問篇 天元紀大論上卷 素問篇 五運行大論上卷 素問篇 六微旨大論上卷 素問篇 氣交變大論上卷 素問篇 五常致大論上卷 素問篇 六元正紀大論上卷 素問篇 刺法論上卷 素問篇 本病論上卷 素問篇 至真要大論上卷 素問篇 著至教論上卷 素問篇 示從容論上卷 素問篇 疏五過論上卷 素問篇 征四失論上卷 素問篇 陰陽類論上卷 素問篇 方盛衰論上卷 素問篇 解精微論下卷 靈樞篇 九針十二原下卷 靈樞篇 本輸下卷 靈樞篇 小針解下卷 靈樞篇 邪氣藏府病形下卷 靈樞篇 根結下卷 靈樞篇 壽夭剛柔下卷 靈樞篇 官針下卷 靈樞篇 本神下卷 靈樞篇 終始下卷 靈樞篇 經脈下卷 靈樞篇 經別下卷 靈樞篇 經水下卷 靈樞篇 經筋下卷 靈樞篇 骨度下卷 靈樞篇 五十營下卷 靈樞篇 營氣下卷 靈樞篇 脈度下卷 靈樞篇 營衛生會下卷 靈樞篇 四時氣下卷 靈樞篇 五邪下卷 靈樞篇 寒熱病下卷 靈樞篇 癩狂病下卷 靈樞篇 熱病下卷 靈樞篇 厥病下卷 靈樞篇 病本下卷 靈樞篇 雜病下卷 靈樞篇 周痺下卷 靈樞篇 口問下卷 靈樞篇 師傳下卷 靈樞篇 決氣下卷 靈樞篇 腸胃下卷 靈樞篇 平人絕谷下卷 靈樞篇 海論下卷 靈樞篇 五亂下卷 靈樞篇 脹論下卷 靈樞篇 五癃津液別下卷 靈樞篇 五閱五使下卷 靈樞篇 逆順肥瘦下卷 靈樞篇 血絡論下卷 靈樞篇 陰陽清濁下卷 靈樞篇 陰陽系日月下卷 靈樞篇 病傳下卷 靈樞篇 淫邪發夢下卷 靈樞篇 順氣一日分為四時下卷 靈樞篇 外揣下卷 靈樞篇 五變下卷 靈樞篇 本藏下卷 靈樞篇 禁服下卷 靈樞篇 五色下卷 靈樞篇 論勇下卷 靈樞篇 背腧下卷 靈樞篇 衛氣下卷 靈樞篇 論痛下卷 靈樞篇 天年下卷 靈樞篇 逆順下卷 靈樞篇 五味下卷 靈樞篇 水脹下卷 靈樞篇 賊風下卷 靈樞篇 衛氣失常下卷 靈樞篇 玉版下卷 靈樞篇 五禁下卷 靈樞篇 動輸下卷 靈樞篇 五味論下卷 靈樞篇 陰陽二十五人下卷 靈樞篇 五音五味下卷 靈樞篇 百病始生下卷 靈樞篇 行針下卷 靈樞篇 上膈下卷 靈樞篇 憂恚無言下卷 靈樞篇 寒熱下卷 靈樞篇 邪客下卷 靈樞篇 通天下卷 靈樞篇 官能下卷 靈樞篇 論疾診尺下卷 靈樞篇 刺節真邪下卷 靈樞篇 衛氣行下卷 靈樞篇 九宮八風下卷 靈樞篇 九針論下卷 靈樞篇 歲露論下卷 靈樞篇 大惑論下卷 靈樞篇 癰疽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