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下卷 靈樞篇 五味論:【原文】黃帝問於少俞日五味入於口也,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黃帝內經》下卷 靈樞篇 五味論

黃帝內經

下卷 靈樞篇 五味論

【題解】本篇主要論述了五味各有所走,五味偏嗜、太過所出現的病理變化,以及因此引起的各種病證,故篇名"五味"。

【原文】黃帝問於少俞日五味入於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

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鹹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氣,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變嘔;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悅心。

余知其然也,不知其何由,願聞其故。

少俞答日酸入於胃,其氣澀以收,上之兩焦,弗能出入也。

不出即留於胃中,胃中和溫,則下一注膀一胱,膀一胱之胞[1]薄以懦,得酸則縮綣,約而不通,水道不行,故癃。

一陰一者,積筋之所終也,故酸入而走筋矣。

黃帝日鹹走血,多食之,令人渴,何也?少俞日鹹入於胃,其氣上走中焦,注於脈,則血氣走之,血與鹹相得則凝,凝則胃中汁注之,注之則胃中竭,竭則咽路焦,故舌本千而善渴。

血脈者,中焦之道也,故鹹入而走血矣。

黃帝日辛走氣,多食之,令人洞心,何也?少俞日辛入於胃,其氣走於上焦,上焦者,受氣而營諸一陽一者也,姜韭之氣熏之,營衛之氣不時受之,久留心下,故洞心。

辛與氣俱行,故辛入而與汗俱出。

黃帝日苦走骨,多食之,令人變嘔,何也?少俞日苦入於胃,五穀之氣,皆不能勝苦,苦入下脘,三焦之道皆閉而不通,故變嘔。

齒者,骨之所終也,故苦入而走骨,故入而復出,知其走骨也。

黃帝日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悅心,何也?少俞日甘入於胃,其氣弱小,不能上至於上焦,而與谷留於胃中者,令人柔潤者也,胃柔則緩,緩則蟲動,蟲動則令人挽心。

其氣外通於肉,故甘走肉。

【提要】本篇主要論述了五味同人一體經絡、臟腑的關係,以及五味偏嗜、太過所出現的病理變化。

【註釋】[1]胞俗稱"尿脬",即現代醫學的膀一胱。

【白話解】黃帝問少俞道食物進人人一體後,五味分別進入相應的臟腑經絡,在其影響下也會發生各自的病變。

如酸味進入筋,食酸味偏多,會引起小一便不通。

鹹味進人血液,食鹹味過量,能引起口渴。

辛味進入氣分,食辛昧太過,可引起內心有空虛感。

苦味進入骨骼,食苦味太多,使人發生嘔吐。

甘味進入肌肉,過食甘味,使人感到心胸煩悶。

我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想瞭解其中的道理。

少俞回答說酸味入胃以後,由於酸味澀滯,具有收斂的作用,只能行於上、中二焦,而不能迅速吸收轉化,便停滯在胃中。

若胃中和調溫暖,促使它下一注膀一胱,膀一胱的尿脬薄而柔軟,遇到酸味便會收縮捲曲,導致膀一胱出口處也緊縮約束,影響水液的排瀉,從而形成小一便不利的病證。

前一陰一是宗筋匯聚的地方,肝主筋所以說酸走筋。

黃帝問道鹹味善走血分,食鹹味過多會使人口渴是什麼道理呢?少俞回答說鹹味人胃後,氣味行於中焦,輸注於血脈,與血相合,使血液濃一稠,需要胃中的津一液不斷地補充調和。

這樣胃中的津一液就不足,影響咽部的津一液輸布,使得咽部和舌根一部均感到乾燥,而出現口渴的現象。

血脈是中焦化生的一精一微輸布週身的通道,血液也出於中焦,鹹味上行於中焦,所以成味入胃後,就走人血分。

黃帝問道辛味善走氣分,多食辛味,使人覺得心中空虛是什麼道理呢?少俞回答說辛味人胃後,它的氣味行於上焦。

上焦的功能是將來自中焦的水谷一精一微布散到體表。

過食蔥、姜、蒜、韭之類的辛味就會熏蒸於上焦,使營衛之氣受到影響,如果辛味久留於胃中,就會出現內心空虛的感覺。

辛味常與衛一陽一之氣同行,所以辛味入胃以後促使衛一陽一之氣外達而汗出,辛味也隨汗而排一洩,這就是辛味走氣的道理。

黃帝問道苦味善走骨分這又是什麼道理呢?少俞回答說苦味人胃後,五穀的其他氣味都不能勝過它。

當苦味進入下脘後,三焦的通路都受其影響而氣機阻閉不通利。

三焦不通,胃內食物不得通調、輸散,胃氣因而上逆形成嘔吐。

牙齒是骨的外露部分,苦味經過牙齒進入體內又隨嘔吐通過牙齒外出,也說明苦走骨的道理。

黃帝問道甘味善走肌肉,過食甘味,使人感到心胸煩悶,是什麼原因呢?少俞回答說甘味入胃後,膩礙胃中氣機,使胃氣小而柔一弱,不能達於上焦,而經常與食物一同停留在胃中,所以胃氣也柔潤。

胃柔則氣緩,容易化濕生蟲,寄生蟲因食甘味而在胃中蠕一動,所以使人心中煩悶。

甘味可以入脾,脾主肌肉,甘味外通於肌肉,所以,甘味善走肌肉。

【按語】本文強調五味不能嗜食太過,太過則每易令人發生病變。

其所論之病候與病理,雖未必完全符合實際,但其總的原則"五味入於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是正確的,揭示了飲食五味對人一體作用的兩重一性一,即有其有利的一面,同時又有其不利的一面。

因此提醒我們臨證時對患者以此論的一精一神,制訂飲食五味的宜忌的醫囑,以提高療效。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黃帝內經
上卷 素問篇 上古天真論上卷 素問篇 四氣調神大論上卷 素問篇 生氣通天論上卷 素問篇 金匱真言論上卷 素問篇 陰陽應像大論上卷 素問篇 陰陽離合論上卷 素問篇 陰陽別論上卷 素問篇 靈蘭秘典論上卷 素問篇 六節藏象論上卷 素問篇 五藏生成上卷 素問篇 五藏別論上卷 素問篇 異法方宜論上卷 素問篇 移精變氣論上卷 素問篇 湯液醪醴論上卷 素問篇 玉版論要上卷 素問篇 診要經終論上卷 素問篇 脈要精微論上卷 素問篇 平人氣象論上卷 素問篇 玉機真藏論上卷 素問篇 三部九候論上卷 素問篇 經脈別論上卷 素問篇 藏氣法時論上卷 素問篇 宣明五氣上卷 素問篇 血氣形志上卷 素問篇 寶命全形論上卷 素問篇 八正神明論上卷 素問篇 離合真邪論上卷 素問篇 通評虛實論上卷 素問篇 太陰陽明論上卷 素問篇 陽明脈解上卷 素問篇 熱論上卷 素問篇 刺熱上卷 素問篇 評熱病論上卷 素問篇 逆調論上卷 素問篇 瘧論上卷 素問篇 刺瘧上卷 素問篇 氣厥論上卷 素問篇 欬論上卷 素問篇 舉痛論上卷 素問篇 腹中論上卷 素問篇 刺腰痛上卷 素問篇 風論上卷 素問篇 痺論上卷 素問篇 痿論上卷 素問篇 厥論上卷 素問篇 病能論上卷 素問篇 奇病論上卷 素問篇 大奇論上卷 素問篇 脈解上卷 素問篇 刺要論上卷 素問篇 刺齊論上卷 素問篇 刺禁論上卷 素問篇 刺志論上卷 素問篇 針解上卷 素問篇 長刺節論上卷 素問篇 皮部論上卷 素問篇 經絡論上卷 素問篇 氣穴論上卷 素問篇 氣府論上卷 素問篇 骨空論上卷 素問篇 水熱穴論上卷 素問篇 調經論上卷 素問篇 繆刺論上卷 素問篇 四時刺逆從論上卷 素問篇 標本病傳論上卷 素問篇 天元紀大論上卷 素問篇 五運行大論上卷 素問篇 六微旨大論上卷 素問篇 氣交變大論上卷 素問篇 五常致大論上卷 素問篇 六元正紀大論上卷 素問篇 刺法論上卷 素問篇 本病論上卷 素問篇 至真要大論上卷 素問篇 著至教論上卷 素問篇 示從容論上卷 素問篇 疏五過論上卷 素問篇 征四失論上卷 素問篇 陰陽類論上卷 素問篇 方盛衰論上卷 素問篇 解精微論下卷 靈樞篇 九針十二原下卷 靈樞篇 本輸下卷 靈樞篇 小針解下卷 靈樞篇 邪氣藏府病形下卷 靈樞篇 根結下卷 靈樞篇 壽夭剛柔下卷 靈樞篇 官針下卷 靈樞篇 本神下卷 靈樞篇 終始下卷 靈樞篇 經脈下卷 靈樞篇 經別下卷 靈樞篇 經水下卷 靈樞篇 經筋下卷 靈樞篇 骨度下卷 靈樞篇 五十營下卷 靈樞篇 營氣下卷 靈樞篇 脈度下卷 靈樞篇 營衛生會下卷 靈樞篇 四時氣下卷 靈樞篇 五邪下卷 靈樞篇 寒熱病下卷 靈樞篇 癩狂病下卷 靈樞篇 熱病下卷 靈樞篇 厥病下卷 靈樞篇 病本下卷 靈樞篇 雜病下卷 靈樞篇 周痺下卷 靈樞篇 口問下卷 靈樞篇 師傳下卷 靈樞篇 決氣下卷 靈樞篇 腸胃下卷 靈樞篇 平人絕谷下卷 靈樞篇 海論下卷 靈樞篇 五亂下卷 靈樞篇 脹論下卷 靈樞篇 五癃津液別下卷 靈樞篇 五閱五使下卷 靈樞篇 逆順肥瘦下卷 靈樞篇 血絡論下卷 靈樞篇 陰陽清濁下卷 靈樞篇 陰陽系日月下卷 靈樞篇 病傳下卷 靈樞篇 淫邪發夢下卷 靈樞篇 順氣一日分為四時下卷 靈樞篇 外揣下卷 靈樞篇 五變下卷 靈樞篇 本藏下卷 靈樞篇 禁服下卷 靈樞篇 五色下卷 靈樞篇 論勇下卷 靈樞篇 背腧下卷 靈樞篇 衛氣下卷 靈樞篇 論痛下卷 靈樞篇 天年下卷 靈樞篇 逆順下卷 靈樞篇 五味下卷 靈樞篇 水脹下卷 靈樞篇 賊風下卷 靈樞篇 衛氣失常下卷 靈樞篇 玉版下卷 靈樞篇 五禁下卷 靈樞篇 動輸下卷 靈樞篇 五味論下卷 靈樞篇 陰陽二十五人下卷 靈樞篇 五音五味下卷 靈樞篇 百病始生下卷 靈樞篇 行針下卷 靈樞篇 上膈下卷 靈樞篇 憂恚無言下卷 靈樞篇 寒熱下卷 靈樞篇 邪客下卷 靈樞篇 通天下卷 靈樞篇 官能下卷 靈樞篇 論疾診尺下卷 靈樞篇 刺節真邪下卷 靈樞篇 衛氣行下卷 靈樞篇 九宮八風下卷 靈樞篇 九針論下卷 靈樞篇 歲露論下卷 靈樞篇 大惑論下卷 靈樞篇 癰疽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