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上卷 素問篇 痺論:一、論述了風寒濕三邪雜合傷人是痺病的主要成因。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黃帝內經》上卷 素問篇 痺論

黃帝內經

上卷 素問篇 痺論

【本章要點】

一、論述了風寒濕三邪雜合傷人是痺病的主要成因。

由於感受風寒濕三邪的輕重有別,以及邪氣侵犯的部位和體質的不同,因此就產生了不同的病症。

二、

痺病分類1.從原因分類風勝——行痺

寒勝——痛痺

濕勝——著痺

2.從四時和受

邪部位分類春——筋痺

夏——脈痺

長夏——肌痺

秋——皮痺

冬——骨痺病邪深入或邪

氣直接入裡肝痺

心痺

脾痺

肺痺

腎痺

腸痺

胞痺

三、論述了風寒濕邪侵入臟腑為痺的徑路:一是由五體之痺日久不愈,內傳所合的五臟;二是由病邪循五臟六腑之腧直接侵入體內,形成五臟六腑之痺。

四、強調痺病的發生還和機體內部的失調有關。

如果營衛運行正常,「不與風寒濕氣合」,就不會引起痺病。

只有在營衛運行失常的情況下,復感風寒濕邪,才會致病。

五、指出了病邪一性一質、發病部位和痺病的預後關係:「其風氣勝者,其人易已」;「其留皮膚間者,易已」;「其留連筋骨間者,疼久」;「其入髒者,死」。

【原文】

黃帝問曰:痺之安生?岐伯對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痺也。

其風氣勝者為行痺,寒氣勝者為痛痺,濕氣勝者為著痺也。

帝曰:其有五者何也?岐伯曰:以冬遇此者為骨痺,以春遇此者為筋痺;以夏遇此者為脈痺;以至一陰一遇此者為肌痺;以秋遇此者為皮痺。

帝曰:內捨1五臟六腑,何氣使然?岐伯曰:五臟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內捨於其合也。

故骨痺不已,復感於邪,內會於腎;筋痺不已,復感於邪,內會於肝;脈痺不已,復感於邪,內會於心;肌痺不已,復感於邪,內捨於脾;皮痺不已,復感於邪,內捨於肺;所謂痺者,各以其時重感於風寒濕之氣也。

凡痺之客五臟者,肺痺者,煩滿喘而嘔。

心痺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2,暴上氣而喘,噎干善噫3,厥氣上則恐。

肝痺者,夜臥則驚,多飲,數小一便,上為引如懷。

腎痺者,善脹,一尻一以代踵4,脊以代頭。

脾痺者,四支解墮,發咳嘔汁,上為大塞。

腸痺者,數飲而出不得,中氣喘爭,時發飧洩。

胞痺者,少腹膀一胱按之內痛,若沃以湯5,澀於小一便,上為清涕。

一陰一氣6者,靜則神藏,躁則消亡。

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一婬一氣7喘一息,痺聚在肺;一婬一氣憂思,痺聚在心;一婬一氣遺溺,痺聚在腎;一婬一氣乏竭8,痺聚在肝;一婬一氣肌絕,痺聚在脾。

諸痺不已,亦益內9也。

其風氣勝者,其人易已也。

帝曰:痺,其時有死者,或疼久者,或易已者,其何故也?岐伯曰:其入髒者死,其留連筋骨問者疼久,其留皮膚間者易已。

帝曰:其客於六腑者何也?岐伯曰:此亦其食飲居處,為其病本也。

六腑亦各有俞,風寒濕氣中其俞,而食飲應之,循俞而入,各捨其腑也。

帝曰:以針治之奈何?岐伯曰:五臟有俞,六腑有合,循脈之分,各有所發十,各隨其過,則病瘳也。

帝曰:榮衛之氣,亦令人痺乎?岐伯曰:榮者水谷之一精一氣也,和調於五臟,灑陳於六腑,乃能入於脈也。

故循脈上下貫五臟,絡六腑也。

衛者水谷之悍氣也。

其氣慓疾滑利,不能入於脈也。

故循皮膚之中,分肉之間,熏於肓膜,散於胸腹,逆其氣則病,從其氣則愈,不與風寒濕氣合,故不為痺。

帝曰:善。

痺或痛,或不仁,或寒,或熱,或燥,或濕,其故何也?

岐伯曰: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

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榮衛之行澀,經絡時疏,故不通,皮膚不營,故為不仁。

其寒者,一陽一氣少,一陰一氣多,與病相益,故寒也。

其熱者,一陽一氣多,一陰一氣少,病氣勝,一陽一遭一陰一,故為痺熱。

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濕甚也。

一陽一氣少,一陰一氣盛,兩氣相感,故汗出而濡也。

帝曰:夫痺之為病,不痛何也?岐伯曰:痺在於骨則重;在於脈則血凝而不流;在於筋則屈不伸;在於肉則不仁;在於皮則寒。

故具此五者,則不痛也。

凡痺之類,逢寒則蟲,逢熱則縱。

帝曰:善。

【註釋】

1捨:羈留的意思。

2心下鼓:指心悸。

3善噫:因心痺,氣機不暢,發出歎氣。

4一尻一以代踵:一尻一,骶尾部;踵,腳跟;一尻一以代踵,指只能坐不能站,更不能行走的意思。

5若沃以湯:湯,熱水;若沃以湯,形容熱甚,如熱水灌之。

6一陰一氣:指五臟的一精一氣。

7一婬一氣:指五臟內逆亂失和的氣。

8乏竭:疲乏口渴的意思。

9益內:益,通溢,蔓延的意思;益內,指病重向內發展。

十各有所發:各經受邪,均在經脈循行的部位發生病變而出現症狀。

各隨其過,則病瘳:各隨病變部位而治療則病能痊癒;瘳,病痊癒的意思。

兩氣相感:指人一體偏盛的一陰一氣與以溫邪為主的風寒相互作用。

蟲:歷代解釋不一,《甲乙經》《太素》都作「急」,本文從之。

【譯文】

黃帝問道:痺病是怎樣產生的?岐伯回答說:由風、寒、濕三種邪氣雜合傷人而形成痺病。

其中風邪偏勝的叫行痺,寒邪偏勝的叫痛痺,濕邪偏勝的叫著痺。

黃帝問道:痺病又可分為五種,為什麼?岐伯說:在冬天得病的稱為骨痺,在春天得病的稱為筋痺,在夏天得病的稱為脈痺,在長夏得病的稱為肌痺,在秋天得病的稱為皮痺。

黃帝問道:痺病的病邪又有內侵而累及五臟六腑的,是什麼道理?岐伯說:五臟都有與其相合的組織器一官,若病邪久留不除,就會內犯於相合的內臟。

所以,骨痺不愈,再感受邪氣,就會內捨於腎;筋痺不愈,再感受邪氣,就會內捨於肝;脈痺不愈,再感受邪氣,就會內捨於心;肌痺不愈,再感受邪氣,就會內捨於脾;皮痺不愈,再感受邪氣,就會內捨於肺。

總之,這些痺症是各髒在所主季節裡重複感受了風、寒、濕氣所造成的。

凡痺病侵入到五臟,症狀各有不同:肺痺的症狀是煩悶脹滿,喘逆嘔吐,心痺的症狀是血脈不通暢,煩躁則心悸,突然氣逆上壅而喘一息,咽干,易噯氣,厥逆氣上則引起恐懼。

肝痺的症狀是夜眠多驚,飲水一多而小一便頻數,疼痛循肝經由上而下牽引少腹如懷孕之狀。

腎痺的症狀是腹部易作脹,骨萎而足不能行,行步時一臀一部著地,脊柱曲屈畸形,高一聳過頭。

脾痺的症狀是四肢倦怠無力,咳嗽,嘔吐清水,上腹部阻塞不通。

腸痺的症狀是頻頻飲水而小一便困難,腹中腸鳴,時而發生完谷不化的洩瀉。

膀一胱痺的症狀是少腹膀一胱部位按之疼痛,如同灌了熱水似的,小一便澀滯不爽,上部鼻流清涕。

五臟一精一氣,安靜則一精一神內守,躁動則易於耗散。

若飲食過量,腸胃就要受損。

致痺之邪引起呼吸喘促,是痺發生在肺;致痺之邪引起憂傷思慮,是痺發生在心;致痺之邪引起遺尿,是痺發生在腎;致痺之邪引起疲乏衰竭,是痺發生在肝;致痺之邪引起肌肉瘦削,是痺發生在脾。

總之,各種痺病日久不愈,病變就會進一步向內深入。

其中風邪偏盛的容易痊癒。

黃帝問道:患了痺病後,有的死亡,有的疼痛經久不愈,有的容易痊癒,這是什麼緣故?岐伯說:痺邪內犯到五臟則死,痺邪羈留在筋骨間的則疼久難愈,痺邪停留在皮膚間的容易痊癒。

黃帝問道:痺邪侵犯六腑是何原因?岐伯說:這也是以飲食不節、起居失度而導致腑痺的根本原因。

六腑也各有腧一穴一,風寒濕邪在外侵及它的腧一穴一,而內有飲食所傷的病理基礎與之相應,於是病邪就循著腧一穴一入裡,留滯在相應的腑。

黃帝問道:怎樣用針刺治療呢?岐伯說:五臟各有輸一穴一可取,六腑各有合一穴一可取,循著經脈所行的部位,各有發病的徵兆可察,根據病邪所在的部位,取相應的輸一穴一或合一穴一進行針刺,病就可以痊癒了。

黃帝問道:營衛之氣亦能使人發生痺病嗎?岐伯說:營是水谷所化生的一精一氣,它平和協調地運行於五臟,散佈於六腑,然後匯入脈中,所以營氣循著經脈上下運行,起到連貫五臟,聯絡六腑的作用。

衛是水谷所化生的悍氣,它流動迅疾而滑利,不能進入脈中,所以循行於皮膚肌肉之間,熏蒸於肓膜之間,敷佈於胸腹之內。

若營衛之氣的循行逆亂,就會生病,只要營衛之氣順從調和了,病就會痊癒。

總的來說,營衛之氣若不與風寒濕邪相合,則不會引起痺病。

黃帝說:講得好!

痺病,有的疼痛,有的不痛,有的麻木不仁,有的表現為寒,有的表現為熱,有的皮膚乾燥,有的皮膚濕潤,這是什麼緣故?岐伯說:痛是寒氣偏多,有寒所以才痛。

不痛而麻木不仁的,系患病日久,病邪深入,營衛之氣運行澀滯,致使經絡中氣血空虛,所以不痛;皮膚得不到營養,所以麻木不仁。

表現為寒象的,是由於機體一陽一氣不足,一陰一氣偏盛,一陰一氣助長寒邪之勢,所以表現為寒象。

表現為熱象的,是由於機體一陽一氣偏盛,一陰一氣不足,偏勝的一陽一氣與偏勝的風邪相合而乘一陰一分,所以出現熱象。

多汗而皮膚濕潤的,是由於感受濕邪太甚,加之機體一陽一氣不足,一陰一氣偏盛,濕邪與偏盛的一陰一氣相合,所以汗出而皮膚濕潤。

黃帝問道:痺病而不甚疼痛的是什麼緣故?岐伯說:痺發生在骨則身重;發生在脈則血凝澀而不暢;發生在筋則屈曲不能伸;發生在肌肉則麻木不仁;發生在皮膚則寒冷。

如果有這五種情況,就不甚疼痛。

凡痺病一類疾患,遇寒則筋脈拘急,遇熱則筋脈弛緩。

黃帝道:講得好!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黃帝內經
上卷 素問篇 上古天真論上卷 素問篇 四氣調神大論上卷 素問篇 生氣通天論上卷 素問篇 金匱真言論上卷 素問篇 陰陽應像大論上卷 素問篇 陰陽離合論上卷 素問篇 陰陽別論上卷 素問篇 靈蘭秘典論上卷 素問篇 六節藏象論上卷 素問篇 五藏生成上卷 素問篇 五藏別論上卷 素問篇 異法方宜論上卷 素問篇 移精變氣論上卷 素問篇 湯液醪醴論上卷 素問篇 玉版論要上卷 素問篇 診要經終論上卷 素問篇 脈要精微論上卷 素問篇 平人氣象論上卷 素問篇 玉機真藏論上卷 素問篇 三部九候論上卷 素問篇 經脈別論上卷 素問篇 藏氣法時論上卷 素問篇 宣明五氣上卷 素問篇 血氣形志上卷 素問篇 寶命全形論上卷 素問篇 八正神明論上卷 素問篇 離合真邪論上卷 素問篇 通評虛實論上卷 素問篇 太陰陽明論上卷 素問篇 陽明脈解上卷 素問篇 熱論上卷 素問篇 刺熱上卷 素問篇 評熱病論上卷 素問篇 逆調論上卷 素問篇 瘧論上卷 素問篇 刺瘧上卷 素問篇 氣厥論上卷 素問篇 欬論上卷 素問篇 舉痛論上卷 素問篇 腹中論上卷 素問篇 刺腰痛上卷 素問篇 風論上卷 素問篇 痺論上卷 素問篇 痿論上卷 素問篇 厥論上卷 素問篇 病能論上卷 素問篇 奇病論上卷 素問篇 大奇論上卷 素問篇 脈解上卷 素問篇 刺要論上卷 素問篇 刺齊論上卷 素問篇 刺禁論上卷 素問篇 刺志論上卷 素問篇 針解上卷 素問篇 長刺節論上卷 素問篇 皮部論上卷 素問篇 經絡論上卷 素問篇 氣穴論上卷 素問篇 氣府論上卷 素問篇 骨空論上卷 素問篇 水熱穴論上卷 素問篇 調經論上卷 素問篇 繆刺論上卷 素問篇 四時刺逆從論上卷 素問篇 標本病傳論上卷 素問篇 天元紀大論上卷 素問篇 五運行大論上卷 素問篇 六微旨大論上卷 素問篇 氣交變大論上卷 素問篇 五常致大論上卷 素問篇 六元正紀大論上卷 素問篇 刺法論上卷 素問篇 本病論上卷 素問篇 至真要大論上卷 素問篇 著至教論上卷 素問篇 示從容論上卷 素問篇 疏五過論上卷 素問篇 征四失論上卷 素問篇 陰陽類論上卷 素問篇 方盛衰論上卷 素問篇 解精微論下卷 靈樞篇 九針十二原下卷 靈樞篇 本輸下卷 靈樞篇 小針解下卷 靈樞篇 邪氣藏府病形下卷 靈樞篇 根結下卷 靈樞篇 壽夭剛柔下卷 靈樞篇 官針下卷 靈樞篇 本神下卷 靈樞篇 終始下卷 靈樞篇 經脈下卷 靈樞篇 經別下卷 靈樞篇 經水下卷 靈樞篇 經筋下卷 靈樞篇 骨度下卷 靈樞篇 五十營下卷 靈樞篇 營氣下卷 靈樞篇 脈度下卷 靈樞篇 營衛生會下卷 靈樞篇 四時氣下卷 靈樞篇 五邪下卷 靈樞篇 寒熱病下卷 靈樞篇 癩狂病下卷 靈樞篇 熱病下卷 靈樞篇 厥病下卷 靈樞篇 病本下卷 靈樞篇 雜病下卷 靈樞篇 周痺下卷 靈樞篇 口問下卷 靈樞篇 師傳下卷 靈樞篇 決氣下卷 靈樞篇 腸胃下卷 靈樞篇 平人絕谷下卷 靈樞篇 海論下卷 靈樞篇 五亂下卷 靈樞篇 脹論下卷 靈樞篇 五癃津液別下卷 靈樞篇 五閱五使下卷 靈樞篇 逆順肥瘦下卷 靈樞篇 血絡論下卷 靈樞篇 陰陽清濁下卷 靈樞篇 陰陽系日月下卷 靈樞篇 病傳下卷 靈樞篇 淫邪發夢下卷 靈樞篇 順氣一日分為四時下卷 靈樞篇 外揣下卷 靈樞篇 五變下卷 靈樞篇 本藏下卷 靈樞篇 禁服下卷 靈樞篇 五色下卷 靈樞篇 論勇下卷 靈樞篇 背腧下卷 靈樞篇 衛氣下卷 靈樞篇 論痛下卷 靈樞篇 天年下卷 靈樞篇 逆順下卷 靈樞篇 五味下卷 靈樞篇 水脹下卷 靈樞篇 賊風下卷 靈樞篇 衛氣失常下卷 靈樞篇 玉版下卷 靈樞篇 五禁下卷 靈樞篇 動輸下卷 靈樞篇 五味論下卷 靈樞篇 陰陽二十五人下卷 靈樞篇 五音五味下卷 靈樞篇 百病始生下卷 靈樞篇 行針下卷 靈樞篇 上膈下卷 靈樞篇 憂恚無言下卷 靈樞篇 寒熱下卷 靈樞篇 邪客下卷 靈樞篇 通天下卷 靈樞篇 官能下卷 靈樞篇 論疾診尺下卷 靈樞篇 刺節真邪下卷 靈樞篇 衛氣行下卷 靈樞篇 九宮八風下卷 靈樞篇 九針論下卷 靈樞篇 歲露論下卷 靈樞篇 大惑論下卷 靈樞篇 癰疽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