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下卷 靈樞篇 論勇:【原文】黃帝問於少俞日有人於此,並行並立,其年之長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黃帝內經》下卷 靈樞篇 論勇

黃帝內經

下卷 靈樞篇 論勇

【題解】因文中主要論述了勇敢與怯懦的表現、臟腑的相應變化,及其在診斷和治療上的意義,故稱為"論勇"。

【原文】黃帝問於少俞日有人於此,並行並立,其年之長少等也,衣之厚薄均也,卒然遇烈風暴雨,或病或不病,或皆病,或皆不病,其故何也?少俞日帝問何急?黃帝日願盡聞之。

少俞日春青風,夏一陽一風,秋涼風,冬寒風。

凡此四時之風者,其所病各不同形。

黃帝日四時之風,病人如何?少俞日黃色薄皮弱肉者,不勝春之虛風;白色薄皮弱肉者,不勝夏之虛風青色薄皮弱肉,不勝秋之虛風;赤色薄皮弱肉,不勝冬之虛風也。

黃帝日黑色不病乎?少俞日黑色而皮厚肉堅,固不傷於四時之風其皮薄而肉不堅,色不一者,長夏至而有虛風者,病矣。

其皮厚而肌肉堅者,長夏至而有虛風,不病矣。

其皮厚而肌肉堅者,必重感於寒,外內皆然,乃病。

黃帝日善。

【提要】人在同一環境中受病與否,其關鍵決定於體質的強弱。

【註釋】[1]色不一者膚色經常變化而沒有一定的人。

【白話解】黃帝問少俞道假如有這樣一些人,他們的行為舉止一樣,共同行走或是站立,年齡大小一致,穿著衣服的。

厚薄也相同。

可是,突然遇到狂風暴雨等異常氣候變化,有人生病,有人不生病,有時都發病,有時都不發病,這是為什麼呢?少俞回答說您想先瞭解哪方面的情況呢?黃帝說所有的問題我都想知道。

少俞說春季吹的是溫風,夏季是熱風,秋季是涼風,冬季是寒風。

因為在四季分別感受不同風邪,所以發生疾病時就會有不同的證候。

黃帝問四季不同的風邪分別侵襲人一體,病人感受風邪會有什麼區別呢?少俞回答說面色黃、皮膚薄、肌肉柔一弱的人,脾氣不足,經受不住春季風邪的侵襲;面色白、皮膚薄、肌肉柔一弱的人;肺氣不足,經受不住夏季風邪的侵襲;面色青、皮膚薄,肌肉柔一弱的人,肝氣不足,經受不住秋季風邪的侵襲。

面色赤、皮膚薄、肌肉柔一弱的人,心氣不足,經受不住冬季風邪的侵襲。

黃帝問面色黑的人,就不會感受風邪而發生疾病嗎?少俞答面色黑而皮膚厚、肌肉堅實的人,腎氣充盛,當然不會遭受風邪的侵襲。

如果皮膚薄、肌肉不堅實、面色又不是始終保持黑色的人,到了長夏而感受風邪就會發生疾病。

如果面色黑、皮膚厚、肌肉堅實者,即使在長夏遇到風邪,也不會發生疾病。

面色黑、皮膚厚、肌肉堅實的人一定是寒邪已侵入體內,又感受風邪,外邪與內邪相結合才會生病。

黃帝說講得很好。

【原文】黃帝日夫人之忍痛與不忍痛,非勇怯之分也。

夫勇士之不忍痛者,見難則前,見痛則止;夫怯士之忍痛者,聞難則恐,遇痛不動。

夫勇士之忍痛者,見難不恐,遇痛不動;夫怯士之不忍痛者,見難與痛,目轉面哼,恐不能言,失氣,驚,顏色變化,乍死乍生。

余見其然也,不知其何由,願聞其故。

少俞日夫忍痛與不忍痛者,皮膚之薄厚,肌肉之堅脆,緩急之分也,非勇怯之謂也。

黃帝日願聞勇怯之所由然。

少俞日勇士者,目深以固,長衡直揚,三焦理橫,其心端直,其肝大以堅,其膽滿以傍,怒則氣盛而胸張,肝舉而膽橫,眥裂而目揚,一毛一起而面蒼,此勇士之由然者也。

黃帝日願聞怯士之所由然。

少俞日怯士者,目大而不減,一陰一陽一相失,其焦理縱,髑骺短而小,肝系緩,其膽不滿而縱,腸胃挺,脅下空,雖方大怒,氣不能滿其胸,肝肺雖舉,氣衰復下,故不能久怒,此怯士之所由然者也。

【提要】忍痛與否不是勇怯的本質區別,勇怯的根本是在於內臟生理功能強弱的不同,其中又主要決定於肝膽的堅或脆。

【註釋】[1]目轉面盼目轉,系指因驚恐而頭暈眼花。

面盼,系指面部斜側,驚恐不敢正視。

【白話解】黃帝問道人一體能否忍受疼痛,不是根據一性一格勇敢與怯懦來區分的。

一性一格勇敢而不能忍耐疼痛者,遇到危難時可以挺身向前,可是感到疼痛時就會退縮不前;一性一格怯懦而能忍耐疼痛者,聽到危難的事情就驚恐不安,遇到疼痛卻能忍受而不動搖。

勇敢而又能忍耐疼痛者,遇到危難不恐懼,碰到疼痛也能忍受。

怯懦又不能耐受疼痛者,遇到危難和疼痛,就嚇得頭暈眼花,顏色變更,側頭而不敢正視,話也不敢說等表現出心神散亂,痛得死去活來。

我看到這些情況,不知是什麼原因,想瞭解一下其中的道理。

少俞回答說能否忍耐疼痛,是根據皮膚的厚與薄,肌肉的堅實與脆弱,以及縱緩與緊密的不同,不是根據一性一格的勇敢和怯懦來區分。

黃帝問我想瞭解人一體一性一格的勇敢和怯懦,是從哪些形式表現出來的。

少俞回答說勇敢的人,兩目凹陷而目光堅定,眉一毛一豎一起而長直,皮膚肌肉的紋理是橫向的,心臟端正而向下垂直,肝臟大而堅實,膽囊充盈而增大。

發怒時,怒氣充滿胸中而胸廓張大,肝氣上升而膽氣橫溢,眼睛瞪得很大,目光一逼一人,一毛一發豎一起,面色鐵青等,這就是勇敢人的表現。

黃帝又問一性一格怯懦的人有什麼樣的表現呢?少俞回答說怯懦的人,眼睛雖然很大卻不凹陷,一陰一陽一氣血不協調,皮膚肌肉的紋理是豎向的,胸骨劍突短小,肝系松一弛,膽囊不充盈,腸胃挺一直,脅下空軟,即使發怒時,怒氣也不能充滿胸中,肝肺雖然因怒氣而暫時上舉,但是隨著怒氣的衰減,肝肺又重新下降,所以不能長時間地發怒,這就是怯懦人的表現。

【原文】黃帝日怯士之得酒,怒不避勇士者,何髒使然?少俞日酒者,水谷之一精一,熟谷之液也,其氣懍悍,其入於胃中,則胃脹,氣上逆,滿於胸中,肝浮膽橫,當是之時,固比於勇士,氣衰則悔。

與勇士同類,不知避之,名日酒悖[1]也。

【提要】舉例講述了酒對人的一性一格與行為的影響。

【註釋】[1]酒悖由於酒而出現的反常表現。

【白話解】黃帝問怯懦的人喝了酒以後發怒時與勇敢的人相似,是哪些臟腑發揮作用使他這樣呢?少俞回答說酒是水谷的一精一華,由穀類釀造而成的液體,一性一質迅猛滑利。

酒人胃後使胃脹一大,氣機上逆,壅滯胸中,使肝氣上升,膽汁橫逆。

飲酒後,他的行為當然與勇敢的人相同,但是等到酒醒氣衰以後,自己就會感到懊悔。

這種人的表現雖然與勇敢的人非常相似,並不是有意識地按照勇敢人的行為去做,是酒在體內起的作用,所以稱為酒悖。

【按語】文中所述說明,人的勇怯雖與內臟器一官及氣機強弱有內在聯繫,但是一性一格上的差異,也不能看做是絕對的,社會實踐的鍛煉,一精一神意志的修養,同樣對一性一格的改變有相當大的作用。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黃帝內經
上卷 素問篇 上古天真論上卷 素問篇 四氣調神大論上卷 素問篇 生氣通天論上卷 素問篇 金匱真言論上卷 素問篇 陰陽應像大論上卷 素問篇 陰陽離合論上卷 素問篇 陰陽別論上卷 素問篇 靈蘭秘典論上卷 素問篇 六節藏象論上卷 素問篇 五藏生成上卷 素問篇 五藏別論上卷 素問篇 異法方宜論上卷 素問篇 移精變氣論上卷 素問篇 湯液醪醴論上卷 素問篇 玉版論要上卷 素問篇 診要經終論上卷 素問篇 脈要精微論上卷 素問篇 平人氣象論上卷 素問篇 玉機真藏論上卷 素問篇 三部九候論上卷 素問篇 經脈別論上卷 素問篇 藏氣法時論上卷 素問篇 宣明五氣上卷 素問篇 血氣形志上卷 素問篇 寶命全形論上卷 素問篇 八正神明論上卷 素問篇 離合真邪論上卷 素問篇 通評虛實論上卷 素問篇 太陰陽明論上卷 素問篇 陽明脈解上卷 素問篇 熱論上卷 素問篇 刺熱上卷 素問篇 評熱病論上卷 素問篇 逆調論上卷 素問篇 瘧論上卷 素問篇 刺瘧上卷 素問篇 氣厥論上卷 素問篇 欬論上卷 素問篇 舉痛論上卷 素問篇 腹中論上卷 素問篇 刺腰痛上卷 素問篇 風論上卷 素問篇 痺論上卷 素問篇 痿論上卷 素問篇 厥論上卷 素問篇 病能論上卷 素問篇 奇病論上卷 素問篇 大奇論上卷 素問篇 脈解上卷 素問篇 刺要論上卷 素問篇 刺齊論上卷 素問篇 刺禁論上卷 素問篇 刺志論上卷 素問篇 針解上卷 素問篇 長刺節論上卷 素問篇 皮部論上卷 素問篇 經絡論上卷 素問篇 氣穴論上卷 素問篇 氣府論上卷 素問篇 骨空論上卷 素問篇 水熱穴論上卷 素問篇 調經論上卷 素問篇 繆刺論上卷 素問篇 四時刺逆從論上卷 素問篇 標本病傳論上卷 素問篇 天元紀大論上卷 素問篇 五運行大論上卷 素問篇 六微旨大論上卷 素問篇 氣交變大論上卷 素問篇 五常致大論上卷 素問篇 六元正紀大論上卷 素問篇 刺法論上卷 素問篇 本病論上卷 素問篇 至真要大論上卷 素問篇 著至教論上卷 素問篇 示從容論上卷 素問篇 疏五過論上卷 素問篇 征四失論上卷 素問篇 陰陽類論上卷 素問篇 方盛衰論上卷 素問篇 解精微論下卷 靈樞篇 九針十二原下卷 靈樞篇 本輸下卷 靈樞篇 小針解下卷 靈樞篇 邪氣藏府病形下卷 靈樞篇 根結下卷 靈樞篇 壽夭剛柔下卷 靈樞篇 官針下卷 靈樞篇 本神下卷 靈樞篇 終始下卷 靈樞篇 經脈下卷 靈樞篇 經別下卷 靈樞篇 經水下卷 靈樞篇 經筋下卷 靈樞篇 骨度下卷 靈樞篇 五十營下卷 靈樞篇 營氣下卷 靈樞篇 脈度下卷 靈樞篇 營衛生會下卷 靈樞篇 四時氣下卷 靈樞篇 五邪下卷 靈樞篇 寒熱病下卷 靈樞篇 癩狂病下卷 靈樞篇 熱病下卷 靈樞篇 厥病下卷 靈樞篇 病本下卷 靈樞篇 雜病下卷 靈樞篇 周痺下卷 靈樞篇 口問下卷 靈樞篇 師傳下卷 靈樞篇 決氣下卷 靈樞篇 腸胃下卷 靈樞篇 平人絕谷下卷 靈樞篇 海論下卷 靈樞篇 五亂下卷 靈樞篇 脹論下卷 靈樞篇 五癃津液別下卷 靈樞篇 五閱五使下卷 靈樞篇 逆順肥瘦下卷 靈樞篇 血絡論下卷 靈樞篇 陰陽清濁下卷 靈樞篇 陰陽系日月下卷 靈樞篇 病傳下卷 靈樞篇 淫邪發夢下卷 靈樞篇 順氣一日分為四時下卷 靈樞篇 外揣下卷 靈樞篇 五變下卷 靈樞篇 本藏下卷 靈樞篇 禁服下卷 靈樞篇 五色下卷 靈樞篇 論勇下卷 靈樞篇 背腧下卷 靈樞篇 衛氣下卷 靈樞篇 論痛下卷 靈樞篇 天年下卷 靈樞篇 逆順下卷 靈樞篇 五味下卷 靈樞篇 水脹下卷 靈樞篇 賊風下卷 靈樞篇 衛氣失常下卷 靈樞篇 玉版下卷 靈樞篇 五禁下卷 靈樞篇 動輸下卷 靈樞篇 五味論下卷 靈樞篇 陰陽二十五人下卷 靈樞篇 五音五味下卷 靈樞篇 百病始生下卷 靈樞篇 行針下卷 靈樞篇 上膈下卷 靈樞篇 憂恚無言下卷 靈樞篇 寒熱下卷 靈樞篇 邪客下卷 靈樞篇 通天下卷 靈樞篇 官能下卷 靈樞篇 論疾診尺下卷 靈樞篇 刺節真邪下卷 靈樞篇 衛氣行下卷 靈樞篇 九宮八風下卷 靈樞篇 九針論下卷 靈樞篇 歲露論下卷 靈樞篇 大惑論下卷 靈樞篇 癰疽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