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白話版》元孝友傳:為政溫和,好施小恩小惠,為官不清廉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魏書白話版》元孝友傳

魏書白話版

元孝友傳

元..的弟弟孝友,年輕時就很有聲望,後襲封為淮一陽一王,官至滄州刺史。

為政溫和,好施小恩小惠,為官不清廉,但並不存心侵犯百姓的利益,所以百姓們也就對此聽之任之。

孝靜帝曾在華林園宴請齊文襄王高澄,作陪的元孝友因為喝醉了酒而自吹自擂,並誇口說孝靜帝也曾讚許他很能幹。

孝靜帝聽了覺得好笑,諷刺道:「朕倒是常常耳聞你自稱為官清廉。」

文襄王高澄說道:「臨淮王這樣做的本意,是想掩蓋自己的罪過。」

於是,君臣相視大笑,孝靜帝並未怪罪元孝友的酒後胡言。

元孝友很有政治眼光,他曾在奏表中說道:「法令規定:一百戶為一黨一族,二十戶為一閭,五戶為比鄰。

一百戶人家內,有頭領二十五人,他們的賦稅勞役均可免除,這顯然苦樂不均。

如同羊少狼多,況且還有其他的盤剝。

這種規章制度存在的弊病,長久以來即已顯示出來。

首都地區各坊,有的多達七八百戶人家,但只設一位里正,兩位史,完全能夠應付各種事務,何況外地各州呢?請依照舊例劃分基層單位,三正的名稱不改,而將一百戶人家分為四閭,每一閭分為二比,這樣每一一黨一族可以省下十二名成年男子,增加十二匹絹的稅收。

據粗略統計,所管轄的戶數應有二萬多個一黨一族,每一年可增加二十四萬匹絹的稅收。

十五名成年男子征一名番兵,可增加兵員一萬六千人。

這確實是富國安民之道。

「古時諸侯可娶九位女子,士可有一妻、二妾。

《晉令》:諸王可娶妾八人,郡公、侯可娶妾六人。

《官品令》:一、二品官可娶妾四人,三、四品官可娶妾三人,五、六品官可娶妾二人,七、八品官可娶妾一人。

所以女子的教化興盛,子孫後代人丁興旺。

後代興旺,是孝;興盛對女子的教化,是禮。

而我朝廢棄這一禮制,由來已久。

將相多娶公主為妻,王侯則與皇后的家族聯姻,所以對不娶妾習以為常。

婦人僥倖生在今世,滿朝文武官員皆不娶妾,天下之人只有一妻。

如果有誰膽敢貿然多娶,就會家無寧日,身遭坎坷,男一女雙方的親屬知道了,定會大驚小敝地加以譏笑。

當今之人,通通喪失了禮教。

父母嫁女兒,則教給她妒嫉;婆婆迎娶兒媳,必定勸告她要嫉妒。

挾持夫君成了婦人的美德,善於嫉妒成為女一性一的職業。

自稱不受別人欺侮,怕他人笑話。

王公貴族尚且抱著這種想法,下面的人怎敢三心二意。

嫉妒之心生,則妻妾之禮毀;妻妾之禮毀,則預示著一奸一婬一之風的興起。

這是臣所特別憎恨的原因。

請規定:王公貴族與一品官可娶妾八人,連妻子在內共娶九女;二品官可娶妻妾七人;三、四品官可娶妻妾五人;五、六品官則可娶一妻、二妾。

以一周為限,全部要達到這一數目標準;若達不到數目或對妾不待之以禮,讓妻子因嫉妒而加以毆打的,免去所任官職。

妻子生不出兒子而不娶妾,這是自絕後代,斷絕對祖先的祭祀,請以不孝的罪名,將其妻遣送回一娘一家。

「臣一片赤心,全是為了國家,要使婚喪嫁娶無不合乎禮儀,貴賤各得其所。

裁剪頭目以增加兵丁,設立倉庫以增加糧食儲備,設立賞格以捕獲一奸一人盜匪,執行典令以顯示朝廷的法紀,使糧食富足兵員充足,人們就會心悅誠服了。

又冒昧地提出了妻妾的數目,正是為了使王侯將相、功臣子弟,人丁興旺佈滿朝廷,代代相傳永無窮止,這就是臣的志向。」

孝靜帝下詔,將元孝友的奏章交有關部門討論,結果沒有通過。

元孝友又曾上奏道:「如今的人,活著時只是個衙役,死後入葬時卻用王侯般的排場,生死的等級待遇相差太遠,墳丘高大,祭禮隆盛,毫無節制,鄰里之間以此為榮,稱此為至孝。

男一女結為夫婦之時,首先是要接受婚姻的倫理教化,大家在一起吃頓飯,足以完成婚禮。

而如今的富貴人家卻越辦越奢侈,宴會所用的牛羊豬,甚至超過了祭祀祖先之禮的數目。

堆魚成山,山有林木,林木之上,鸞鳳生息。

白白費了一番煩勞,最終卻被廢置,老天的意思大概不會是這樣吧。

呈請從此以後,若婚葬超過禮制的,按違旨論處,有關部門的官員若不按規定處理,與其同罪。」

元孝友在任多年,嚴守法制,聲望很高,然而缺乏骨氣,趨奉權貴,為正直之士所譏笑。

北齊接受北魏的禪讓後,元孝友的爵位按例下降一等。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魏書白話版
序紀太祖道武帝紀太宗明元帝紀世祖太武帝紀高宗文成帝紀顯祖獻文帝紀高祖孝文帝紀世宗宣武帝紀肅宗孝明帝紀敬宗孝莊帝紀孝靜帝紀文成文明皇后馮氏傳宣武靈皇后胡氏傳元叉傳元孝友傳元澄傳廢太子元恂傳穆崇傳王建傳(附王斤傳)安同傳安頡傳於烈傳(附於祚傳)於忠傳崔逞傳封回傳封軌傳公孫表傳張濟傳李先傳賈秀傳王洛兒傳崔浩傳李順傳司馬休之傳(附司馬文思傳)司馬楚之傳司馬悅傳刁雍傳李韶傳李神俊傳陸俟傳陸睿傳源賀傳源懷傳源子恭傳酈范傳毛修之傳劉休賓傳劉文曄傳房法壽傳房伯玉傳房景先傳伊..傳苟頹傳薛虎子傳宇文福傳費穆傳韋珍傳蘇湛傳裴宣傳李斤傳盧淵傳盧昶傳高允傳尉元傳慕容白曜傳皮豹子傳呂羅漢傳胡叟傳闞[馬因]傳劉[日丙]傳李孝伯傳李沖傳游雅傳游明根傳游肇傳劉芳傳鄭羲傳高佑傳崔挺傳楊播傳楊椿傳劉昶傳蕭寶夤傳韓麒麟傳韓顯宗傳李彪傳王肅傳宋弁傳郭祚傳邢巒傳李平傳崔光傳甄琛傳崔休傳劉藻傳(附劉紹珍傳)傅永傳傅豎眼傳(附傅融等傳)裴叔業傳夏侯道遷傳李元護傳席法友傳江悅之傳李苗傳奚康生傳楊大眼傳崔延伯傳爾朱榮傳爾朱兆傳爾朱世隆傳爾朱天光傳張烈傳宋翻傳辛雄傳辛纂傳高謙之傳(附高子儒、高緒傳)高道穆傳孫紹傳張普惠傳成淹傳(附成霄傳)范紹傳董紹傳鹿張熠傳朱瑞傳叱列延慶傳斛斯椿傳賈顯度傳樊子鵠傳賀拔勝傳侯莫陳悅傳侯淵傳綦俊傳山偉傳李琰之傳祖瑩傳常景傳馮熙傳高肇傳(附高植傳)胡國珍傳陳奇傳劉獻之傳孫惠蔚傳董征傳刁沖傳李業興傳溫子升傳趙琰傳王崇傳朱長生傳宋世景傳(附宋季儒傳)李洪之傳酈道元傳眭誇傳馮亮傳李謐傳殷紹傳江式傳徐謇傳王顯傳蔣少游傳(附郭善明等傳)姚氏婦楊氏傳苟金龍妻劉氏傳王睿傳趙修傳茹皓傳侯剛傳宗愛傳趙黑傳(附趙熾傳)劉騰傳劉聰傳石虎傳(附石世等傳)慕容垂傳苻堅傳姚興傳司馬德宗傳(附司馬德文傳)桓玄傳馮文通傳劉義隆傳(附劉劭、劉駿傳)蕭衍傳沮渠牧犍傳(附沮渠秉等傳)高句麗傳勿吉傳蠕蠕傳高車傳自序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