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白話版》廢太子元恂傳:林皇后生廢太子元恂。文昭皇后高氏生宣武帝元恪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魏書白話版》廢太子元恂傳

魏書白話版

廢太子元恂傳

孝文帝元宏有七個兒子。

林皇后生廢太子元恂。

文昭皇后高氏生宣武帝元恪、廣平文穆王元懷。

袁貴人生京兆王元愉。

羅夫人生清河文獻王元懌、汝南文宣王元悅。

鄭充華生皇子元..,元..早夭,未及封王。

廢太子庶人元恂,字元道。

出生之後母親林皇后就去世了,由祖母文明太后馮氏撫養照顧,常將他帶在身邊。

四歲時,馮太后親自給他起名為恂,字元道,於是大赦天下。

太和十七年(493)七月五日,孝文帝立元恂為皇太子。

在祖廟為元恂舉行加冠典禮時,孝文帝元宏駕臨光極殿東堂,召元恂入見,就加冠典禮的意義對他進行教導。

太和二十年(496),改字為宣道。

遷都洛一陽一後,孝文帝曾命元恂前往舊都平城。

言談舉止等方面的禮儀,孝文帝都為他一一作了規定。

元恂前來辭別時,孝文帝說:「如今你本不應該去平城,但太師馮熙在平城逝世,朕既身居皇位,不能輕易去為舅父奔喪,只好讓你代朕表達對舅父的哀思,並可祭拜你母親的陵墓,以盡做兒子的孝心。

你到了那裡,辦完太師的事後,應去祭拜祖先的陵墓。

祭拜完後,你族祖南安王元楨那裡,可去問候一下。

在路上,應當溫習研讀經籍,回到洛一陽一那天要親自來見朕。」

以後孝文帝每年出征出巡時,元恂常常留守洛一陽一,主持宗廟祭祀典禮。

元恂不喜歡讀書學習,體形高大肥壯,很不習慣黃河洛一陽一地區的炎熱氣候,常常思念北方。

中庶子高道悅多次苦言相勸,元恂對他深懷怨恨。

孝文帝前往嵩山,元恂留守金墉城,在西掖門內與左右侍從密謀,打算徵調牧馬輕騎返回平城,於是親手在宮中殺死了高道悅。

領軍元儼把守城門嚴加防範,直到當天夜晚局勢才平靜。

第二天清晨,尚書陸..將此事快馬飛報給正在南去蒿山途中的孝文帝,孝文帝聞知,大為震驚和惋惜,對外嚴守秘密,仍按計劃到達了汴口之後,才返回京城。

召見元恂,數說他的罪行,與鹹一陽一王元禧等親自動手杖責元恂,自己打完了,便令元禧接著打,打了一百餘下,命人扶拽而出。

元恂被打得躺了一個多月才能起一床一,被囚禁在城西別館。

孝文帝在清徽堂召見群臣,商議廢掉太子元恂之事。

司空、太子太傅穆亮,尚書僕射、少保李沖,一起脫帽叩頭向孝文帝請罪。

孝文帝說:「你們自責是為了自己,我所商議的是卻是國家大事。

古人言,大義滅親。

如今元恂竟要違抗父親背叛皇帝,意圖盤踞恆、朔二州,天下還未有目無父親的國家,元恂包藏如此禍心,並加以實施,今日不除去這小子,將給國家留下大禍患,若等朕死之後,恐怕會重演西晉的永嘉之亂。」

於是將元恂廢為平民,將他安置在河一陽一,派兵看守監視,衣服飲食等方面的供一應,僅使元恂能免受饑寒而已。

元恂身處困境,頗為後悔,而有悔改之意,堅持誦讀佛經,頂禮膜拜,誠心向善。

孝文帝前往故都平城,路過長安。

中尉李彪趁機密報孝文帝,告發元恂仍與左右密謀反叛。

孝文帝在長安命中書侍郎邢巒與鹹一陽一王元禧,帶著詔書和毒酒前往河一陽一,賜元恂自盡,元恂死時才十五歲。

一屍一體僅用平常的衣服和粗木棺材收殮,就葬在河一陽一城。

太和二十二年(498)冬,御史台令史龍文觀犯法應判死刑,為了減刑,他向廷尉告發說,元恂被勒令自盡前,曾親筆給孝文帝寫了一封申訴信而被中尉李彪、侍御史賈尚扣留。

賈尚因此而被廷尉逮捕。

當時李彪正閒居在家,孝文帝駕臨鄴城,尚書上疏請求逮捕李彪押往洛一陽一,但正好碰到大赦,於是就沒再加以追究。

賈尚出獄後,突然得了重病,沒幾天就死了。

當初,孝文帝想為元恂娶司徒馮誕的長女為妻,因為姑一娘一的年紀還小,只好等長大了再加迎娶。

於是就先給元恂娶了彭城劉長文、滎一陽一鄭懿的女兒做側室———左右「孺子」,當時元恂只有十三、四歲。

孝文帝泛舟天淵池,對郭祚、崔光、宋牟等人說:「人生應該順其自然,不可以終日讀書。

我想讓元恂早晨出來修習經傳,吃過飯便返回宮中,下午再出來,黃昏結束。

你們以為如何?」

崔光說:「孔子曰:『血氣未定,戒之在色。

』《傳》曰:『晝以訪事,夜以安身。

』太子年幼,正是求學上進之時,不宜在白天拋棄書本貪戀後宮的歡娛,這樣也不利於太子幼小身一體的成長髮育,及一生的健康長壽。」

孝文帝認為崔光的話很有道理,便不讓元恂白天進入後宮了。

元恂沒有子女。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魏書白話版
序紀太祖道武帝紀太宗明元帝紀世祖太武帝紀高宗文成帝紀顯祖獻文帝紀高祖孝文帝紀世宗宣武帝紀肅宗孝明帝紀敬宗孝莊帝紀孝靜帝紀文成文明皇后馮氏傳宣武靈皇后胡氏傳元叉傳元孝友傳元澄傳廢太子元恂傳穆崇傳王建傳(附王斤傳)安同傳安頡傳於烈傳(附於祚傳)於忠傳崔逞傳封回傳封軌傳公孫表傳張濟傳李先傳賈秀傳王洛兒傳崔浩傳李順傳司馬休之傳(附司馬文思傳)司馬楚之傳司馬悅傳刁雍傳李韶傳李神俊傳陸俟傳陸睿傳源賀傳源懷傳源子恭傳酈范傳毛修之傳劉休賓傳劉文曄傳房法壽傳房伯玉傳房景先傳伊..傳苟頹傳薛虎子傳宇文福傳費穆傳韋珍傳蘇湛傳裴宣傳李斤傳盧淵傳盧昶傳高允傳尉元傳慕容白曜傳皮豹子傳呂羅漢傳胡叟傳闞[馬因]傳劉[日丙]傳李孝伯傳李沖傳游雅傳游明根傳游肇傳劉芳傳鄭羲傳高佑傳崔挺傳楊播傳楊椿傳劉昶傳蕭寶夤傳韓麒麟傳韓顯宗傳李彪傳王肅傳宋弁傳郭祚傳邢巒傳李平傳崔光傳甄琛傳崔休傳劉藻傳(附劉紹珍傳)傅永傳傅豎眼傳(附傅融等傳)裴叔業傳夏侯道遷傳李元護傳席法友傳江悅之傳李苗傳奚康生傳楊大眼傳崔延伯傳爾朱榮傳爾朱兆傳爾朱世隆傳爾朱天光傳張烈傳宋翻傳辛雄傳辛纂傳高謙之傳(附高子儒、高緒傳)高道穆傳孫紹傳張普惠傳成淹傳(附成霄傳)范紹傳董紹傳鹿張熠傳朱瑞傳叱列延慶傳斛斯椿傳賈顯度傳樊子鵠傳賀拔勝傳侯莫陳悅傳侯淵傳綦俊傳山偉傳李琰之傳祖瑩傳常景傳馮熙傳高肇傳(附高植傳)胡國珍傳陳奇傳劉獻之傳孫惠蔚傳董征傳刁沖傳李業興傳溫子升傳趙琰傳王崇傳朱長生傳宋世景傳(附宋季儒傳)李洪之傳酈道元傳眭誇傳馮亮傳李謐傳殷紹傳江式傳徐謇傳王顯傳蔣少游傳(附郭善明等傳)姚氏婦楊氏傳苟金龍妻劉氏傳王睿傳趙修傳茹皓傳侯剛傳宗愛傳趙黑傳(附趙熾傳)劉騰傳劉聰傳石虎傳(附石世等傳)慕容垂傳苻堅傳姚興傳司馬德宗傳(附司馬德文傳)桓玄傳馮文通傳劉義隆傳(附劉劭、劉駿傳)蕭衍傳沮渠牧犍傳(附沮渠秉等傳)高句麗傳勿吉傳蠕蠕傳高車傳自序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