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白話版》孫惠蔚傳:自稱六世祖道恭為晉長秋卿,從道恭到惠蔚世代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魏書白話版》孫惠蔚傳

魏書白話版

孫惠蔚傳

孫惠蔚,字叔炳,武邑武遂人,小字陀羅。

自稱六世祖道恭為晉長秋卿,從道恭到惠蔚世代以大儒傳家。

孫惠蔚十三歲時,粗通《詩》、《書》及《孝經》、《論語》;十八歲時,師從董道季講《易》;十九歲,師從程玄讀《禮經》及《春秋三傳》。

遊歷儒堂,在冀州一帶相當出名。

太和初年(477),郡中推舉他為孝廉,對策於中書省。

當時中書監高閭久聞孫惠蔚名字,稱其英辯,因而與他交談,推薦他為中書博士。

轉任皇宗博士。

高閭承詔理定雅樂,孫惠蔚參預此事。

等到樂定成,高閭上疏請召集朝中貴宦到太樂署,討論是非。

秘書令李彪自負才辯,在其中詰難,高閭讓孫惠蔚與李彪辯論,李彪不能說服他。

黃門侍郎張彝經常與他遊玩相處,每逢上表陳疏論事,多參訪於他。

太和十七年(493),高祖南征,上議告類之禮。

等到太師馮熙逝世,孫惠蔚監護他的喪禮,上書請求讓馮熙還沒成年的兒子都穿成一人的喪服。

孫惠蔚與李彪以儒學相知,等到李彪官做到尚書,孫惠蔚仍為太廟令。

高祖曾經從容地說:「道固既登龍門而孫惠蔚還沉穢地,朕常常覺得心中有愧。」

孫惠蔚雖然久滯小辟,但深深理解為官通塞之變,沒有孜孜求官的願望,儒者以此推崇他。

二十二年(498),孫惠蔚侍讀東宮。

這以前七廟以平文為太祖,高祖議定祖宗,以道武為太祖。

祖宗雖然確定下來,但廟中昭穆次序仍然未改。

等到高祖逝世,附神主牌位於祖廟,當時侍中崔光兼任太常卿,認為太祖既改,昭穆應依次而易。

兼御史中尉、黃門侍郎邢巒認為太祖雖改,昭穆仍然不該改變,於是立彈劾書章要追究崔光責任。

崔光對孫惠蔚說:「這是禮制,而執法之人要彈劾我,我只有向碩學大儒求援來了。」

孫惠蔚說:「您的意見深得禮制變化要旨。」

很快寫了封信給崔光,說明此事。

崔光把孫惠蔚的信遞交給宰相,於是召孫惠蔚與邢巒在官衙辯論得失,尚書令王肅又幫助邢巒,而邢巒最終還是理屈,彈劾的事就放下了。

世宗即位之後,孫惠蔚仍然在其左右教授經典,官職從冗從僕射遷升至秘書丞、武邑郡中正。

孫惠蔚既入東觀,看到典籍不周備,於是上疏說:「臣聽說聖皇治世,必定贊擴經典,參天禮地,憲章典故,述遵鴻儒。

所以《易》說:『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所以六經、百氏、圖書秘籍,是承接上天之術,是治人的規範。

所以溫柔疏遠,是《詩》、《書》之教;恭儉易良,是《禮》、《樂》之道。

爻彖以一精一微為神,《春秋》以辭意為化。

因此大訓昭明於東序之堂,藝文光耀於麟閣之上。

這些實在都是致太平的主要典籍,勝殘的要道,乃是國家的靈基,帝王的盛業。

安定政權,安一撫百姓,調化風俗,都是依據它們吧?等到秦代毀棄學術,《禮經》絕跡。

漢興求訪,典文漸舉,先王遺訓,燦然復存。

到光武撥亂反正,日不暇給,而入洛一陽一的書仍只有二千餘兩(兩,疑誤)。

魏、晉朝,尤其重視典籍,收亡集逸,九流典籍皆備。

檢視他們校集史篇,訪購經論,紙竹所載,鉅細無遺。

為臣學識不足稱為通儒,思慮不及綿遠,徒循章句,片義不曾述立。

而皇恩慈一愛一,照及愚陋,我得以任職秘書省,忝居承乏,職在掌書。

而臣看觀、閣舊典,先前沒有確定目次,新故混雜,首尾不全。

有的累重數十,沒有的多年不謄寫。

或者有的篇第脫漏,始末殘缺;有的文壞字誤,謬誤多爛相屬。

篇目雖說很多,全然不缺的很少。

臣今天依照前丞臣盧昶所寫的《甲乙新錄》,打算修殘補闕,損並有無,校正句讀,製成定本,次第均寫,永為常式。

那些省中先沒有的版本,廣加推尋,搜求令足。

然而經記書籍浩博,諸子紛論,部卷既多,章篇錯誤,不是一兩名校書官,經過一些年的工作就可做完的。

今請求讓四門博士以及在京的儒生四人,在秘書省專門從事一精一校工作,參定字義。

如果陛下同意,則會使經典文字允當正確,書籍定會大為豐富起來。」

帝下詔同意。

又兼任黃門侍郎,遷任中散大夫,仍兼任黃門侍郎。

很久以後,轉為正黃門侍郎,代崔光為著作郎,他非文史之才,沒有撰述,只自披其傳注數行而已。

遷任國子祭酒、秘書監,仍掌史事。

延昌二年(513),朝廷追賞他的侍講功勞,封棗強縣開國男,食邑二百戶。

肅宗初年,出任平東將軍、濟州刺史。

還京後,除任光祿大夫。

魏朝初年以來,儒生大多仕途潦倒,孫惠蔚最為顯達。

他先單名蔚,正始年間,在宮內侍講,夜晚論述佛經。

皇帝聽了很舒服,下詔讓他加上「惠」,號稱「惠蔚法師」了。

神龜元年(518)卒於任上,時年六十七歲。

朝廷賜給他帛五百匹,贈大將軍、瀛州刺史,謚稱戴。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魏書白話版
序紀太祖道武帝紀太宗明元帝紀世祖太武帝紀高宗文成帝紀顯祖獻文帝紀高祖孝文帝紀世宗宣武帝紀肅宗孝明帝紀敬宗孝莊帝紀孝靜帝紀文成文明皇后馮氏傳宣武靈皇后胡氏傳元叉傳元孝友傳元澄傳廢太子元恂傳穆崇傳王建傳(附王斤傳)安同傳安頡傳於烈傳(附於祚傳)於忠傳崔逞傳封回傳封軌傳公孫表傳張濟傳李先傳賈秀傳王洛兒傳崔浩傳李順傳司馬休之傳(附司馬文思傳)司馬楚之傳司馬悅傳刁雍傳李韶傳李神俊傳陸俟傳陸睿傳源賀傳源懷傳源子恭傳酈范傳毛修之傳劉休賓傳劉文曄傳房法壽傳房伯玉傳房景先傳伊..傳苟頹傳薛虎子傳宇文福傳費穆傳韋珍傳蘇湛傳裴宣傳李斤傳盧淵傳盧昶傳高允傳尉元傳慕容白曜傳皮豹子傳呂羅漢傳胡叟傳闞[馬因]傳劉[日丙]傳李孝伯傳李沖傳游雅傳游明根傳游肇傳劉芳傳鄭羲傳高佑傳崔挺傳楊播傳楊椿傳劉昶傳蕭寶夤傳韓麒麟傳韓顯宗傳李彪傳王肅傳宋弁傳郭祚傳邢巒傳李平傳崔光傳甄琛傳崔休傳劉藻傳(附劉紹珍傳)傅永傳傅豎眼傳(附傅融等傳)裴叔業傳夏侯道遷傳李元護傳席法友傳江悅之傳李苗傳奚康生傳楊大眼傳崔延伯傳爾朱榮傳爾朱兆傳爾朱世隆傳爾朱天光傳張烈傳宋翻傳辛雄傳辛纂傳高謙之傳(附高子儒、高緒傳)高道穆傳孫紹傳張普惠傳成淹傳(附成霄傳)范紹傳董紹傳鹿張熠傳朱瑞傳叱列延慶傳斛斯椿傳賈顯度傳樊子鵠傳賀拔勝傳侯莫陳悅傳侯淵傳綦俊傳山偉傳李琰之傳祖瑩傳常景傳馮熙傳高肇傳(附高植傳)胡國珍傳陳奇傳劉獻之傳孫惠蔚傳董征傳刁沖傳李業興傳溫子升傳趙琰傳王崇傳朱長生傳宋世景傳(附宋季儒傳)李洪之傳酈道元傳眭誇傳馮亮傳李謐傳殷紹傳江式傳徐謇傳王顯傳蔣少游傳(附郭善明等傳)姚氏婦楊氏傳苟金龍妻劉氏傳王睿傳趙修傳茹皓傳侯剛傳宗愛傳趙黑傳(附趙熾傳)劉騰傳劉聰傳石虎傳(附石世等傳)慕容垂傳苻堅傳姚興傳司馬德宗傳(附司馬德文傳)桓玄傳馮文通傳劉義隆傳(附劉劭、劉駿傳)蕭衍傳沮渠牧犍傳(附沮渠秉等傳)高句麗傳勿吉傳蠕蠕傳高車傳自序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