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白話版》斛斯椿傳:父親斛斯敦,肅宗時任左牧令。當時黃河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魏書白話版》斛斯椿傳

魏書白話版

斛斯椿傳

斛斯椿,字法壽,廣牧富昌人。

父親斛斯敦,肅宗時任左牧令。

當時黃河以西敵人叛亂,牧民惶恐不安,斛斯椿於是率領家人投奔..朱榮,..朱榮任命他為其都督府鎧曹參軍。

斛斯春跟隨..朱榮征戰有功,..朱榮上表皇帝命他為厲威將軍。

後遷升中散大夫,代理對外戰事。

斛斯椿一性一情諂佞乖一巧,很得..朱榮的歡心,榮軍中密謀,椿經常參與。

等到肅宗逝世,斛斯椿跟隨..朱榮來到洛一陽一。

莊帝初年,封為一陽一曲縣開國公,食邑一千戶,遷任散騎常侍、平北將軍司馬,不久升任..朱榮大將軍府司馬。

隨榮平定葛榮之亂,因功升任上一黨一太守。

等到元顥到洛一陽一,斛斯椿隨從..朱榮奉迎莊帝,便跟隨攻打元顥。

元顥失敗,升任安北將軍、建州刺史,改封深澤縣,轉任鎮東將軍、徐州刺史,又轉為征東將軍、東徐州刺史。

等到..朱榮死,斛斯春十分憂悶懼怕。

當時蕭衍以汝南王元悅為魏主,資助他士卒馬匹,進駐魏國邊境。

斛斯椿聽說,大為高興,便率領部下放棄州城,歸順元悅,元悅授他為使持節、侍中、大將軍、領軍將軍、領左右、尚書左僕射、司空公,封靈丘郡開國公,食邑一萬戶,又任大行台前驅都督。

正逢..朱兆到洛一陽一,斛斯椿又率領部屬背悅歸兆。

..朱世隆擁立前廢帝,斛斯椿參與此事,因決策之功,朝廷拜他為侍中、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京畿北面大都督,改封城一陽一郡開國公,增加食邑五百戶,加上前面所封一共一千五百戶,不久加授開府,當時斛斯椿父親敦先在秀容,忽然有傳聞說敦已死了。

斛斯椿請求朝廷減低自己官階以贈其父,於是朝廷自襄威將軍超階贈予斛斯敦車騎將軍、恆州刺史。

不久又獲悉他的父親仍然健在,皇帝下詔復椿官爵,又除授其父為車騎將軍、揚州刺史。

世隆厚待斛斯椿由此可見。

斛斯椿與..朱度律、仲達等人率軍北抵齊獻武王,駐軍一陽一平。

正逢..朱兆與度律等人相互猜疑,逃回來了,語在《..朱兆傳》中。

斛斯椿後又與..朱度律等同抗義軍,敗於韓陵。

斛斯椿對都督賈顯智等人說:「如不先殺..朱,我等死無類了。」

於是與顯智等人夜晚在桑樹之下結盟,日夜兼行。

斛斯椿進入北中城,收捕..朱部屬盡數斬殺,命令長孫稚、賈顯智等率領數百名騎兵襲擊..朱世隆、..朱彥伯兄弟,斬於閶闔門外。

斛斯椿入洛一陽一,把..朱世隆兄弟的頭顱掛在自家門前的樹上。

他的父親出門看見了,對斛斯椿說:「你與..朱拜為兄弟,今天怎麼能忍心把他的頭掛在自家門口,你這樣做難道不感到愧對天地嗎?」

斛斯椿於是把世隆的頭,加上被囚禁的..朱度律、..朱天光,一起送到齊獻武王那裡。

出帝拜授斛斯椿侍中、儀同開府。

當初,獻武王到洛一陽一途中,在祁山停留,..朱仲遠軍中都督橋寧、張子期從滑台前來。

獻武王責備橋寧等人說:「你們侍奉仲遠,享受榮利,與他盟誓百重,同生共死。

從前仲遠在徐叛逆,你們同為賊首,而今仲遠南逃,你們又背叛他。

於臣節則不忠,論事人則無信。

犬馬還識恩養,你們今天連犬馬都不如!」於是斬殺。

斛斯椿覺得自己屢次反覆,看見橋寧等人死去,心中常常不安。

便秘密地謀劃,勸說出帝設置門合內都督部曲,又增加禁衛軍人數,自直門合以下,增員數百,皆選拔天下勇健剽悍者充任。

又勸說出皇帝屢出遊玩,號令部屬,演習戰陣,斛斯椿親自發號施令,陣前指揮。

從此以後,軍事謀劃、政治決策,全都聽斛斯椿決策。

椿又勸說出帝徵兵,欺騙說向南討伐,實是準備討伐齊獻武王,出帝答應了。

於是斛斯椿陳兵城西,北接邙山,南到洛水,出帝一大早身著戎裝,與斛斯椿一起臨軍檢閱,獻武王以斛斯椿擾亂朝政,打算誅殺他。

斛斯椿謊言成真,到這時便蠢一蠢一欲一動。

出帝統兵駐河橋,命令斛斯椿為先頭部隊,駐紮在邙山北面。

不久又派斛斯椿率步騎兵數千人鎮守虎牢關。

斛斯椿弟弟豫州刺史元壽與都督賈顯智鎮守滑台,獻武王命令相州刺史竇泰攻打擊破他們。

斛斯椿害怕自己難以倖免,又啟奏出帝,假說游擊以威脅敵人。

出帝相信了他的話,於是入關,椿也向西逃往長安。

斛斯椿狡猾好事,喜亂樂禍,干預時政敗壞國家,朝野上下沒人不痛恨他。

斛斯元壽不久被部下所殺。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魏書白話版
序紀太祖道武帝紀太宗明元帝紀世祖太武帝紀高宗文成帝紀顯祖獻文帝紀高祖孝文帝紀世宗宣武帝紀肅宗孝明帝紀敬宗孝莊帝紀孝靜帝紀文成文明皇后馮氏傳宣武靈皇后胡氏傳元叉傳元孝友傳元澄傳廢太子元恂傳穆崇傳王建傳(附王斤傳)安同傳安頡傳於烈傳(附於祚傳)於忠傳崔逞傳封回傳封軌傳公孫表傳張濟傳李先傳賈秀傳王洛兒傳崔浩傳李順傳司馬休之傳(附司馬文思傳)司馬楚之傳司馬悅傳刁雍傳李韶傳李神俊傳陸俟傳陸睿傳源賀傳源懷傳源子恭傳酈范傳毛修之傳劉休賓傳劉文曄傳房法壽傳房伯玉傳房景先傳伊..傳苟頹傳薛虎子傳宇文福傳費穆傳韋珍傳蘇湛傳裴宣傳李斤傳盧淵傳盧昶傳高允傳尉元傳慕容白曜傳皮豹子傳呂羅漢傳胡叟傳闞[馬因]傳劉[日丙]傳李孝伯傳李沖傳游雅傳游明根傳游肇傳劉芳傳鄭羲傳高佑傳崔挺傳楊播傳楊椿傳劉昶傳蕭寶夤傳韓麒麟傳韓顯宗傳李彪傳王肅傳宋弁傳郭祚傳邢巒傳李平傳崔光傳甄琛傳崔休傳劉藻傳(附劉紹珍傳)傅永傳傅豎眼傳(附傅融等傳)裴叔業傳夏侯道遷傳李元護傳席法友傳江悅之傳李苗傳奚康生傳楊大眼傳崔延伯傳爾朱榮傳爾朱兆傳爾朱世隆傳爾朱天光傳張烈傳宋翻傳辛雄傳辛纂傳高謙之傳(附高子儒、高緒傳)高道穆傳孫紹傳張普惠傳成淹傳(附成霄傳)范紹傳董紹傳鹿張熠傳朱瑞傳叱列延慶傳斛斯椿傳賈顯度傳樊子鵠傳賀拔勝傳侯莫陳悅傳侯淵傳綦俊傳山偉傳李琰之傳祖瑩傳常景傳馮熙傳高肇傳(附高植傳)胡國珍傳陳奇傳劉獻之傳孫惠蔚傳董征傳刁沖傳李業興傳溫子升傳趙琰傳王崇傳朱長生傳宋世景傳(附宋季儒傳)李洪之傳酈道元傳眭誇傳馮亮傳李謐傳殷紹傳江式傳徐謇傳王顯傳蔣少游傳(附郭善明等傳)姚氏婦楊氏傳苟金龍妻劉氏傳王睿傳趙修傳茹皓傳侯剛傳宗愛傳趙黑傳(附趙熾傳)劉騰傳劉聰傳石虎傳(附石世等傳)慕容垂傳苻堅傳姚興傳司馬德宗傳(附司馬德文傳)桓玄傳馮文通傳劉義隆傳(附劉劭、劉駿傳)蕭衍傳沮渠牧犍傳(附沮渠秉等傳)高句麗傳勿吉傳蠕蠕傳高車傳自序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