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白話版
馮熙傳
馮熙字晉昌,長樂信都人,文明太后的哥哥。
祖馮文通,記在《海夷傳》。
世祖平定遼海,馮熙父親馮朗內遷,官做到秦、雍二州刺史、遼西郡公,因犯事被誅殺。
文明太后掌握朝政,追贈為假黃鉞、太宰、燕宣王,在長安立廟。
馮熙生於長安,被魏母姚氏所撫養。
他的叔父樂陵公馮邈因為戰爭進入蠕蠕境內,魏母也攜帶馮熙逃避到氐、羌部落中養育他。
馮熙長到十二歲,喜好弓箭馬匹,很有勇力幹才,氐、羌人都歸附於他。
魏母看到這種情況,準備返回長安。
入長安之後,馮熙才開始讀書,從師學《孝經》、《論語》,喜好一陰陽一兵法。
長大之後,遊歷華一陰一、河東二郡之間。
天一性一博一愛一,不拘小節,來者不問是官是民,一律接待。
馮熙的姑姑先入後宮,為世祖左昭儀。
他妹妹成為高宗文成帝皇后,即文明太后。
皇帝派人外訪,打聽到馮熙下落,便徵召入都,拜授冠軍將軍,賜爵肥如侯。
與恭宗女兒博陵長公主成親,拜授駙馬都尉。
出任定州刺史,晉爵昌黎王。
顯祖即位,任太傅,累拜內都大官。
高祖即位,文明太后臨朝聽政,王公貴人登官晉爵者人數眾多。
高祖於是受太后之命,任命馮熙為侍中、太師、中書監、領管秘書事。
馮熙以自己頻頻履任師傅等職,又受內宮一寵一幸,被世人矚目,心中常常惶惶不安,乞求朝廷轉為外任。
文明太后也認為很對。
於是除任車騎大將軍、開府、都督、洛州刺史,侍中、太師的官職照舊。
洛一陽一城雖然經受破壞混亂,而舊《三字石經》依然還在,到馮熙與常伯夫相繼治理,廢毀分用,石經大為頹敗衰落。
馮熙理政不能常懷仁厚之心,卻信奉佛法,自己分出家財,在眾多州鎮建起豪華佛廟,總計七十二處,書寫十六部一切經。
招引有名望的和尚,日日與他講經,一精一研經義,勤勉不倦,費用不薄。
而諸州營造的塔廟多處高山秀川,傷殺人牛。
有的佛徒勸阻他這樣做,馮熙說:「造成之後,人們只見佛圖,哪還知道殺人牛的事呢?」
其北邙寺的碑文,是中書侍郎賈元壽擬的文詞。
高祖頻頻登臨北邙寺,親讀碑文,稱讚其為文中佳作。
馮熙任州職,因事徵集民間子女為奴婢,其中稍有姿色的便被他娶為妾。
馮熙有子女數十人,都有貪縱之名。
後來馮熙請求入朝廷,授內都大官,太師官職仍舊。
馮熙侍奉魏母孝順謹慎,就像服侍生母一樣。
魏母去世,他披頭散髮,光著腳,號哭終日,不吃不喝達三天之久。
皇詔不准他離職服喪,馮熙上表請求皇上依照趙氏之孤的做法。
高祖因馮熙哀情衷衷,很難說服,只好讓他靜心服喪。
後來以朝例降職,改封京兆郡公。
高祖娶馮熙的女兒為皇后,說:「《白虎通》說:王所不以為臣,有三種情況。
妻的父母,即其一種。
這說的是供承宗廟不要奪去私心。
但我朝著於《春秋》,無臣證於以往案牒,今天既然允許相通體式之一,用開至尊之敬,等皇后配極,一陰一政既敷,卻沒有有關部門陳奏這個格式,可詔讓太師馮熙停止臣子從君的禮節。」
又令人發佈告示,宣告於外。
高祖前後娶了馮熙三個女兒,二人為皇后,一人為左昭儀。
從此馮氏家族得到的一寵一貴更加隆重,皇帝賞賜累積至巨萬。
高祖每每下詔讓馮熙上書不行臣禮,入朝不拜皇帝。
馮熙上書依然依照臣子禮節。
馮熙後來生病,臥一床一四年。
皇帝派人問候、遣醫診斷,常常道路之上,車馬不絕,皇帝也數次前去看望馮熙。
將遷出洛一陽一,高祖親自與馮熙作別,看到他病重,唏噓歎惜,流涕不已。
皇帝暗地指示宕昌公王遇說:「太師假如萬一去世,你便監護喪事。」
十九年,在代州逝世。
當時,皇帝車駕在淮南,得到馮熙逝世的消息,到了徐州便舉哀。
為此製作喪服,詔令有關部門安排喪禮儀式,並且打開魏朝京中之墓,讓公主的靈柩全都頭朝伊水、洛水方向。
凡是營送之資,都是公家提一供費用。
皇帝又下詔令代州提一供彩帛前後達六千匹,供給喪用。
皇后親往代郡哭喪,太子元恂也赴代吊哭。
準備下葬時,朝廷贈他假黃鉞、侍中、都督十州諸軍事、大司馬、太尉、冀州刺史,加授黃屋左旗,備九錫,前後部羽葆鼓吹,一切都按照晉太宰、安平獻王當時例式辦理。
有關部門上奏請謚號,皇帝下詔說:「可以威強廣遠稱『武』,奉獻這個謚號給馮公。」
馮熙靈柩到洛一陽一七里澗,高祖喪服前往迎靈,頭叩靈柩,悲慟欲絕,拜揖再三。
下葬那天,又親臨墓地,親自書寫墓誌銘。
馮熙生了兩個兒子,馮誕、馮修。
分類: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