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白話版》文成文明皇后馮氏傳:父親馮朗,先後出任秦、雍二州刺史,被封為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魏書白話版》文成文明皇后馮氏傳

魏書白話版

文成文明皇后馮氏傳

文成文明皇后馮氏,長樂信都人。

父親馮朗,先後出任秦、雍二州刺史,被封為西城郡公。

母親王氏,樂一浪一人。

馮氏生於長安,出生之時,天空有奇異的光芒出現。

馮朗犯罪被殺後,馮氏被選入宮中。

世組太武帝拓跋燾後宮中的左昭儀,是馮氏的姑母,像母親一樣地撫養教育她。

十四歲時,高宗文成帝拓跋浚即位,馮氏被選為貴人,後來被立為皇后。

高宗駕崩,按照先例,在他逝世三天之後,將其所用過的衣物器一具一律焚燬,文武百官及后妃宮女,都圍在火堆四周痛哭流涕,馮皇后突然哀嚎著衝入火中,被左右及時救出,很久才甦醒過來。

顯祖獻文帝拓跋弘即位,尊馮皇后為皇太后。

丞相乙渾一陰一謀造反,當時獻文帝只有十二歲,居住在為高宗守喪的小屋中,馮太后秘密商定計策,誅殺了乙渾,然後獨攬大權,主持朝政。

高祖孝文帝元宏出生後,由馮太后親自撫育。

此後,將軍政大權交還給拓跋弘。

馮太后不守婦道,行為不檢點,她的男一寵一李弈,被獻文帝拓跋弘藉故處死,因此馮太后對獻文帝懷恨在心。

獻文帝的突然死亡,世人傳說是被馮太后謀害的。

北魏承明元年(476),馮太后被尊為太皇太后,再次臨朝聽政,獨攬大權。

馮太后生一性一聰慧,一精一明幹練,自入宮後,粗通文墨、算術。

被尊為太后主持朝政時,總理萬機。

高祖孝文帝元宏下詔說:「朕無德無能,幼年繼承帝業,依仗太后的仁慈聖明,才使得四海安寧,太后的恩德,簡直無法報答。

鷹雕一類傷害生靈的猛禽,應該放歸山林,在原來飼養它們的地方,為太皇太后興建佛塔。」

於是撤除了飼養鷹雕猛禽的鷹師曹,在原地修建了報德佛寺。

馮太后與孝文帝遊覽方山時,環顧四周的山川景色,不禁產生了死亡的念頭,對隨從的大臣們說:「舜帝死後,葬在蒼梧,他的兩個妃子並沒有隨他葬在那裡,難道一定要遠遠地葬在高山之下,死後才顯得尊貴嗎?我死之後,就安葬在這裡。」

於是孝文帝就命令有關部門,在方山為馮太后營建陵墓,又興建永固石室,作為太后死後的祭廟。

太和五年(481)破土動工,太和八年落成,豎一立石碑,鐫刻碑文,稱頌太后的功德。

馮太后因為孝文帝還年輕,特別為他作了《勸戒歌》三百餘首,又作《皇誥》十八篇,大多沒有記載、流傳下來。

馮太后命人在長安興建文宣王廟,又在龍城建起思燕佛圖,各豎石碑,刻寫頌辭。

馮太后規定,凡是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文成帝、獻文帝的子孫後代,以及北魏歷代后妃五服以內的親屬,一律免征田租賦稅,免服官府的差役。

馮太后生一性一節儉,生活樸素,不喜歡華麗的服飾,只穿素色的絲織服裝。

膳食太監為她送上來的菜餚,都是用直徑只有一尺的盤子盛放,日常飲食的開支,比過去減少了十分之八。

馮太后曾經患病,而只服用青蒿子兒加以治療。

有次,膳食太監在黃昏時給馮太后送粥,粥碗裡有一隻壁虎,馮太后沒有發現,一飯勺舀了起來。

孝文帝在旁邊看見,大怒,要將太監處死,馮太后一笑置之,不予追究。

自從馮太后獨攬大權、把持朝政以來,孝文帝對她非常孝順恭敬,從不過問朝政,事情無論大小,一概由太后作出決定。

馮太后很有才智謀略,但生一性一多疑殘忍,是位能成大事的人物,生殺賞罰,片刻之間就能作出決定;獨斷專行,並不徵求孝文帝的意見,所以作威作福,權傾朝野。

宦官杞道德、王遇、張佑、符承祖等人,因深得太后的一寵一愛一,一年之間便由微賤的宦官而位至王公;王睿經常出入宮中,以博得太后的歡心,幾年之間便成為朝廷的宰輔重臣,太后賞賜給他們的財帛數以億計,並賜給他們犯罪免死的詔書———金書鐵券。

李沖雖然因為他的才幹受到太后的賞識、器重,但更因為在男一女之事上博得了太后的一寵一愛一,所以才得到太后多得不可勝數的賞賜。

馮太后為人嚴厲一精一明,即使對她所一寵一愛一的人,也不加以放縱。

左右的侍從即使犯了很小的過錯,也動不動就被她下令責打,多者一百餘下,少的也有幾十下。

然而太后生一性一不記仇,對前一天被責打的人,第二天仍像平常那樣對待,甚至有人因被責打而變得更加富貴,所以人們懷著對權勢財富的欲一望,雖然經常受到太后的懲罰,卻到死都效忠於太后。

馮太后曾與孝文帝遊覽靈泉池,宴請文武大臣、各屬國的使節、少數民族的酋長,命宮廷藝人表演各國及各民族的歌舞。

孝文帝率文武百官向太后祝壽,太后非常高興,賦詩一首,孝文帝作詩相和,於是命群臣賦詩言志,共有九十人作詩唱和。

馮太后對深孚眾望的元丕、游明根等大臣,給予極為優厚的待遇,賜給他們金銀玉帛和車馬,每次表彰、賞賜王睿等人時,必定將元丕等人列入其中,以表示她沒有私心。

馮太后因為自身行為不檢點,特別怕別人議論自己,別人只要一句話不當心,被她懷疑是議論諷刺自己,立刻就會被殺掉。

馮太后死後,孝文帝還不知道自己的生母是誰。

像李斤、李惠一樣,因被太后猜疑而遭殺害的十幾戶人家的數百人,大多是清白無辜地送了命,天下的人都為他們感到冤枉。

太和十四年(490),馮太后死於太和殿,終年四十九歲。

當天,有許多雄一性一的野雞聚集在太華殿。

孝文帝悲哀過度,一連五天不吃不喝,嚴重損害了身一體的健康,其悲哀的程度,大大超過了喪禮的規定。

孝文帝加給馮太后「文明太皇太后」的謚號。

將馮太后安葬在永固陵,當天中午返回宮中,在鑒玄殿祭奠太后。

孝文帝下詔說:「若遵照太后的遺旨,將喪禮從簡辦理,實在不足以表達我無窮的哀思;本著合情合禮的原則,只好違背太后喪事從簡的遺願。

這是我懷著失去太后的巨大悲痛,反覆考慮的結果。

陵墓的規模,按照過去的規定,墓一穴一內室面積一丈,外部土層的厚度才剛剛能遮蓋住墓室,這是不能滿足孝子的心願的,墓一穴一外室的面積可達到二丈,墳墓的邊長不能超過三十多步。

如今,因為太后的陵墓要供萬世景仰,所以將陵墓的邊長增加到六十步。

辜負了太后的遺願,心中非常悲慟。

至於墓室的大小、棺槨的質樸節儉,不設置陪葬物品,甚至素絲製成的帳帷坐縟、瓷器、瓦器也不放置,則都遵從太后的遺願做到了。

然而既有遵從也有違背,不通達的人或許會怪罪。

棺槨、墓室之中,是太后安息的地方,所以一一遵從太后的遺願,一切從簡。

其餘外面的事情,有的方面沒有遵從,以盡可能地表達哀悼思念之情。

應將這一切廣泛地告知遠近百姓、各級官員,以宣揚太后提倡節儉的美德,表明我違背太后遺旨的過失。」

行卒哭禮時孝文帝繼續穿著大喪喪服,左右的侍臣們也跟著穿,三公以下的朝廷大臣,改穿一週年祭禮時所穿的白絹製成的喪服,七品以下的官員,全部脫一下喪服,改穿平常的官服。

舉行纖祭之禮,將太后的靈位供奉在太和殿,然後,公卿以下的各級官員才開始辦公。

孝文帝因哀傷過度而身一體消瘦,為表示對太后的哀悼,不食酒肉,三年不與后妃同房。

最初,孝文帝出於對太后的孝心,在永固陵東北面一里的地方,籌建自己的陵墓,想在死後與太后相伴相望。

等到遷都洛一陽一之後,就指定鏶水西岸為自己的墓地,而方山那所空著的陵墓,至今猶存,被稱為「萬年堂」。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魏書白話版
序紀太祖道武帝紀太宗明元帝紀世祖太武帝紀高宗文成帝紀顯祖獻文帝紀高祖孝文帝紀世宗宣武帝紀肅宗孝明帝紀敬宗孝莊帝紀孝靜帝紀文成文明皇后馮氏傳宣武靈皇后胡氏傳元叉傳元孝友傳元澄傳廢太子元恂傳穆崇傳王建傳(附王斤傳)安同傳安頡傳於烈傳(附於祚傳)於忠傳崔逞傳封回傳封軌傳公孫表傳張濟傳李先傳賈秀傳王洛兒傳崔浩傳李順傳司馬休之傳(附司馬文思傳)司馬楚之傳司馬悅傳刁雍傳李韶傳李神俊傳陸俟傳陸睿傳源賀傳源懷傳源子恭傳酈范傳毛修之傳劉休賓傳劉文曄傳房法壽傳房伯玉傳房景先傳伊..傳苟頹傳薛虎子傳宇文福傳費穆傳韋珍傳蘇湛傳裴宣傳李斤傳盧淵傳盧昶傳高允傳尉元傳慕容白曜傳皮豹子傳呂羅漢傳胡叟傳闞[馬因]傳劉[日丙]傳李孝伯傳李沖傳游雅傳游明根傳游肇傳劉芳傳鄭羲傳高佑傳崔挺傳楊播傳楊椿傳劉昶傳蕭寶夤傳韓麒麟傳韓顯宗傳李彪傳王肅傳宋弁傳郭祚傳邢巒傳李平傳崔光傳甄琛傳崔休傳劉藻傳(附劉紹珍傳)傅永傳傅豎眼傳(附傅融等傳)裴叔業傳夏侯道遷傳李元護傳席法友傳江悅之傳李苗傳奚康生傳楊大眼傳崔延伯傳爾朱榮傳爾朱兆傳爾朱世隆傳爾朱天光傳張烈傳宋翻傳辛雄傳辛纂傳高謙之傳(附高子儒、高緒傳)高道穆傳孫紹傳張普惠傳成淹傳(附成霄傳)范紹傳董紹傳鹿張熠傳朱瑞傳叱列延慶傳斛斯椿傳賈顯度傳樊子鵠傳賀拔勝傳侯莫陳悅傳侯淵傳綦俊傳山偉傳李琰之傳祖瑩傳常景傳馮熙傳高肇傳(附高植傳)胡國珍傳陳奇傳劉獻之傳孫惠蔚傳董征傳刁沖傳李業興傳溫子升傳趙琰傳王崇傳朱長生傳宋世景傳(附宋季儒傳)李洪之傳酈道元傳眭誇傳馮亮傳李謐傳殷紹傳江式傳徐謇傳王顯傳蔣少游傳(附郭善明等傳)姚氏婦楊氏傳苟金龍妻劉氏傳王睿傳趙修傳茹皓傳侯剛傳宗愛傳趙黑傳(附趙熾傳)劉騰傳劉聰傳石虎傳(附石世等傳)慕容垂傳苻堅傳姚興傳司馬德宗傳(附司馬德文傳)桓玄傳馮文通傳劉義隆傳(附劉劭、劉駿傳)蕭衍傳沮渠牧犍傳(附沮渠秉等傳)高句麗傳勿吉傳蠕蠕傳高車傳自序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