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白話版》姚興傳:姚興消滅苻登後,才為父親辦理喪事,服喪守孝,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魏書白話版》姚興傳

魏書白話版

姚興傳

姚興,字子略,是姚萇的長子。

姚興消滅苻登後,才為父親辦理喪事,服喪守孝,在槐裡自稱皇帝,定年號為皇初(394)。

大魏天興二年(399),姚興自己免去皇帝的稱號,降稱天王,定年號為弘始。

姚興派兵攻克洛一陽一,令他的弟弟東平公姚紹在此鎮守。

天興三年(340),姚興派遣使者前來朝貢,太祖派謁者僕射張濟出使姚興。

姚興又大破乞伏乾歸,於是佔領了秕罕,繳獲帶著鎧甲的戰馬六萬匹,乞伏乾歸向姚興投降。

太祖派遣軍隊襲擊姚興所屬高平公沒弈於,沒弈於拋棄他的部眾,率領數千騎兵同赫連屈孑逃奔到秦州。

魏軍追擊他們到了瓦亭,長安城中為之震驚恐懼。

姚興與眾臣商議要攻擊魏軍,臣僚們都認為不可貿然行一事,姚興不聽。

天興五年(342)夏天,姚興派他的弟弟義一陽一公姚平率領四萬人馬入侵平一陽一,圍攻乾壁達六十多天,因乾壁守軍人少又缺乏井水,終於被攻陷。

同年六月,太祖準備討伐姚平,派毗陵王拓跋順等人率三軍六萬騎作為先鋒。

七月,太祖親自出征;八月,太祖軍臨時駐紮在永安。

姚平派遣勇一猛的部將,率一精一銳騎兵二百人前來窺視魏軍,被太祖的前鋒將領長孫肥擒獲,連一匹馬也未能逃脫。

姚平只得退兵逃走,太祖發兵緊追不放,一直到達柴壁。

姚平在此固守不出,太祖派兵將其包圍,姚興就帶領他的全部軍隊前往解救姚平。

太祖聽說姚興將要到來,就令部眾增築多層圍子,對內用以防止姚平突圍,對外用以阻擋姚興的援兵。

又攔截汾水彎曲處架設南北兩座浮橋,憑靠汾水西岸構築圍子。

太祖派步騎兵三萬餘人,渡河到蒙坑南面四十里之處,從背後襲擊姚興。

姚興早上出兵向北行進,還沒有來得及安營紮寨,太祖大軍突然出現,姚興的部眾驚恐大亂。

太祖令毗陵王順率一精一銳騎兵衝鋒突擊,俘虜姚興鐵騎數百,斬首一千餘級。

姚興敗退,向南逃竄四十餘里,太祖引兵退回。

姚平竟死守不敢出擊,只是派人燒燬魏軍的圍子數百步而已。

太祖看到姚興銳氣已經挫敗,就在南邊截斷蒙坑的出口,在東邊阻塞新阪的山隘,堅守天渡,屯兵賈山,使得姚平水陸兩路都斷絕,並讓將士披甲不臥,坐以待敵,準備擒拿姚興部眾。

太祖又令將士沿汾水一帶的山丘樹立柵欄,長達數十里,用來防衛割草放牧的人。

這一年九月,姚興從汾水西面北下,憑靠山壑構築堡壘用以防守。

姚興又帶領數千騎兵,登上西岸窺視太祖軍營,把柏樹紮成一捆一捆,從汾水上游漂流下來,想要撞毀魏軍架設的浮橋,魏軍就用長鉤把柏木拉上來,用來當柴燒火做飯。

姚興只得回到他的堡壘中。

太祖估計他必定會來攻擊西邊的圍子,就詔令修挖圍子下的壕塹,把它加寬。

到了夜晚,姚興果然來進攻西圍,因為梯子太短夠不著,只得把梯子丟棄在壕溝裡退了回去。

姚興又分出一部分軍隊,靠近汾水構築壘寨,一逼一攻水閘,與城內的姚平隔水相望。

太祖就憑著汾水進行攔截,使得姚興與姚平內外隔絕,將士的鬥志喪失殆盡。

於是,城內的姚平糧草耗盡,十分窘急,只得趁夜晚在西南方向出城突圍。

姚興在汾水西邊陳列軍隊,燃起烽火,擊鼓呼叫,替姚平接應援助。

太祖從各部軍隊中挑選一精一銳部隊,屯駐在汾水西岸,固守南邊的浮橋,斷絕阻塞水閘。

姚興在晚上聽到城內突圍之一聲,希望姚平能夠奮力作戰突出重圍;姚平聽到城外鼓噪之一聲,希望姚興能夠攻破包圍接應救援。

所以兩下裡只能大呼大叫,虛張聲勢地相互應和,都不敢一逼一近突擊包圍圈。

姚平帶領人馬突圍不能成功,被一逼一得走投無路,就帶著兩個妾投水而死。

姚興所屬的安遠將軍不蒙世、揚武將軍雷重等將士共四千多人,都跟著姚平跳進汾水。

太祖令士卒泅水用彎鉤抓捕,沒有一個人得以倖免。

姚平的部眾三萬餘人,全數束手就擒,魏軍生俘姚興的尚書右僕射狄伯支,越騎校尉唐小方,積一弩一將軍姚梁國,建忠將軍雷星、康宦,北中郎將康猥,姚興的侄兒姚伯禽以下,四品將軍以上,共計四十餘人。

姚興遠道前來救援姚平,只能親眼目睹姚平的徹底覆沒,而自己無計可施,力不能及,全軍上下悲慟呼號,聲音震動山谷,幾天幾夜都沒有停息。

姚興一再派出使者請求媾和,太祖未予准許,勝利班師回朝。

姚興回到長安。

當時有數萬隻鳥雀,在姚興的殿堂之上互相廝鬥,羽一毛一折斷紛紛飄落,有不少被啄死,這種情形持續一個多月才停止。

有識之人說:「現在鳥雀廝鬥於廟堂之上,姚氏子孫是不是也會發生爭鬥動亂呢?」

又姚興的殿堂裡常常發出一種聲音,如同牛吼。

有兩隻狐狸跑進長安城,一隻登上姚興的殿堂,逕直走進內宮,一隻走到街市之上,人們四處搜尋都沒有找到。

當初,譙縱搶佔了益寧這一帶地方,僭稱皇帝尊號,派使者向姚興自稱蕃國,姚興封譙縱為蜀王,加賜給他九錫。

永興三年(411),姚興派遣周寶前來朝貢。

五年(413),姚興又派使者前來朝貢,並請求進獻他的女兒,太宗准許了他的請求。

姚興的兒子廣平公姚弼受到一寵一幸,姚興把朝廷政事委託給他。

姚興得了重病,他的長子姚泓在宮中侍奉姚興,姚弼就暗中糾集一黨一羽數千人,一心等待姚興死去,想要殺掉姚泓自立為帝。

姚興在外鎮任職的其他兒子和侄兒聽說此事,都起兵討伐姚弼。

姚興的病痊癒之後,不忍心誅殺姚弼,只是罷免了他的官爵而已。

神瑞元年(414),姚興派遣兼散騎常侍、尚書吏部郎嚴康來大魏朝貢。

神瑞二年(415),姚興又派散騎常侍東武侯姚敞、尚書姚泰進奉他的西平公主給太宗,太宗以皇后之禮接納了她。

姚興再次起用姚弼為中軍大將軍,分配給他三萬軍隊,屯駐在渭水之北。

及至姚興再次得了重病的時候,姚弼派遣他的死一黨一姚武伯等人率兵攻擊端門。

姚泓當時正在侍奉重病的父親,就派兵進行抵抗,姚興拖著病體來到前殿,殺死了姚弼,姚弼的一黨一羽才被驅散。

泰常元年(416),姚興病死,姚泓便僭立為帝。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魏書白話版
序紀太祖道武帝紀太宗明元帝紀世祖太武帝紀高宗文成帝紀顯祖獻文帝紀高祖孝文帝紀世宗宣武帝紀肅宗孝明帝紀敬宗孝莊帝紀孝靜帝紀文成文明皇后馮氏傳宣武靈皇后胡氏傳元叉傳元孝友傳元澄傳廢太子元恂傳穆崇傳王建傳(附王斤傳)安同傳安頡傳於烈傳(附於祚傳)於忠傳崔逞傳封回傳封軌傳公孫表傳張濟傳李先傳賈秀傳王洛兒傳崔浩傳李順傳司馬休之傳(附司馬文思傳)司馬楚之傳司馬悅傳刁雍傳李韶傳李神俊傳陸俟傳陸睿傳源賀傳源懷傳源子恭傳酈范傳毛修之傳劉休賓傳劉文曄傳房法壽傳房伯玉傳房景先傳伊..傳苟頹傳薛虎子傳宇文福傳費穆傳韋珍傳蘇湛傳裴宣傳李斤傳盧淵傳盧昶傳高允傳尉元傳慕容白曜傳皮豹子傳呂羅漢傳胡叟傳闞[馬因]傳劉[日丙]傳李孝伯傳李沖傳游雅傳游明根傳游肇傳劉芳傳鄭羲傳高佑傳崔挺傳楊播傳楊椿傳劉昶傳蕭寶夤傳韓麒麟傳韓顯宗傳李彪傳王肅傳宋弁傳郭祚傳邢巒傳李平傳崔光傳甄琛傳崔休傳劉藻傳(附劉紹珍傳)傅永傳傅豎眼傳(附傅融等傳)裴叔業傳夏侯道遷傳李元護傳席法友傳江悅之傳李苗傳奚康生傳楊大眼傳崔延伯傳爾朱榮傳爾朱兆傳爾朱世隆傳爾朱天光傳張烈傳宋翻傳辛雄傳辛纂傳高謙之傳(附高子儒、高緒傳)高道穆傳孫紹傳張普惠傳成淹傳(附成霄傳)范紹傳董紹傳鹿張熠傳朱瑞傳叱列延慶傳斛斯椿傳賈顯度傳樊子鵠傳賀拔勝傳侯莫陳悅傳侯淵傳綦俊傳山偉傳李琰之傳祖瑩傳常景傳馮熙傳高肇傳(附高植傳)胡國珍傳陳奇傳劉獻之傳孫惠蔚傳董征傳刁沖傳李業興傳溫子升傳趙琰傳王崇傳朱長生傳宋世景傳(附宋季儒傳)李洪之傳酈道元傳眭誇傳馮亮傳李謐傳殷紹傳江式傳徐謇傳王顯傳蔣少游傳(附郭善明等傳)姚氏婦楊氏傳苟金龍妻劉氏傳王睿傳趙修傳茹皓傳侯剛傳宗愛傳趙黑傳(附趙熾傳)劉騰傳劉聰傳石虎傳(附石世等傳)慕容垂傳苻堅傳姚興傳司馬德宗傳(附司馬德文傳)桓玄傳馮文通傳劉義隆傳(附劉劭、劉駿傳)蕭衍傳沮渠牧犍傳(附沮渠秉等傳)高句麗傳勿吉傳蠕蠕傳高車傳自序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