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白話版》甄琛傳:父甄凝,任州主簿。甄琛少年時即聰穎捷悟,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魏書白話版》甄琛傳

魏書白話版

甄琛傳

甄琛,字思伯,中山毋極人,漢朝太保甄邯後人。

父甄凝,任州主簿。

甄琛少年時即聰穎捷悟,閨門之內,兄弟嬉戲狎游,他不以禮法事等約束自己。

博讀經史,筆鋒健達,但甄琛卻天生形短貌醜,缺少風度氣質。

參加秀才考試,進入都城都幾年了,總以下棋消磨時光,甚至與人通宵達旦地下棋。

身邊老僕人總是被他指使著秉燭照明,偶爾打起瞌睡,甄琛則憤怒而起,棍杖相加,諸如此類,時常發生。

老僕人後來終於忍受不了鞭打之苦,稟告甄琛說:「郎君您辭鄉別親,入京求功名,假若我為您讀書秉燭照字,奴才我萬不敢推辭,但您卻天天拴在棋盤上,沒日沒夜地下,這哪有入京求官之意?我稍有怠慢,您便加我杖罰,說起來,這也太沒道理了!」一番話使甄琛如大夢初醒,幡然悔悟,於是痛改前非,在許睿、李彪那裡借書研讀,見識越來越廣博。

太和初年(477~479),皇帝拜授他為中書博士,遷任諫議大夫,時時上疏聖上,也被高祖所稱道嘉賞。

後又轉任通直散騎侍郎,出任本州征北府長史,後又為本州一陽一平王頤衛軍府長史。

世宗登極,任命甄琛為中散大夫,兼任御史中尉,轉任通直散騎常侍,仍然兼任中尉。

甄琛上表稱:

「王者之道,如皇天后土,雨露養育,濟時拯物,為生民父母。

正因如此,收成不好,王者應為民祈祝祭祀。

天地所惠萬民的,天子應當順從天意;山川的財富,天子應通之於世。

只要有益於百姓萬民,損害一點自己的利益應無所吝惜,假如聖上有所聚斂,也只應用來作為賑貧恤困之用。

所以《月令》上說:山林之中,藪澤裡面,如果能從中獲取些菜蔬食物、禽鳥走獸之類,那都是大自然為百姓所設造的;有誰與百姓侵吞豪奪的,其罪不赦。

這告訴聖上引導百姓而不禁止,接通有無以濟養百姓的道理。

《周禮》中雖然有禁止豪奪山川的條文,那目的正是防備山川之產被很快耗盡,為的是讓人民取之有時,這就是所謂保護山川是為公眾利益,更是為百姓守住山川財富而已。

更何況一家之長,恩及子孫,一朝之君,澤被天下,都是說的厚生養財,為國家的興旺發達打算。

沒有聽說過位處父母尊位,但卻吝惜食物;富有萬物,但卻一針一線都動不得。

而今,老天為黎民百姓生鹽,國家成為天下萬民的障蔽,聖上憑借它獲得好處,這就是所謂專任口福而四肢不受益處啊。

況且天下百姓每年貢獻糧食布匹。

四海所有,奉養陛下一人;軍國所需,取自百姓。

身為天子,你何必擔心貧困,而要禁止百姓去開發一個池子呢。

「古代君主,都十分一愛一護百姓,或者利用水火以供百姓之用,或者築巢造捨教民居住,或者教民耕種以免饑荒之苦,或教民織布以障體保暖。

所以周《詩》稱:『教之誨之,飲之食之』,這都是古代君王撫一愛一教導百姓,為天下眾生謀求實利的例子。

臣下我天生愚鈍,不識道理,見識短淺,每每看到上古帝王一愛一民實跡,時時讀到後來記述君主聚民稅收的書,未嘗不感歎上古帝王的胸懷遠大,後來者的度量狹小。

而今偽詐弊端相承不斷,仍收市肆之稅;大魏胸寬,只受糧食布帛的貢奉。

這種舉動,使遠方百姓聽說的,無不歌頌聖上功德。

過去的..父因為不一愛一財寶而深得民心,《碩鼠》章描述接受財物而失卻百姓。

君王您的道義,如日月高懸;大魏簡稅政策,實在是惠民深遠啊。

有說法稱財出府庫,聖上吝惜,是臣僚們的福分;施與百姓恩惠,舉措猶豫,是人君的禍患。

大凡府庫所藏。

而且以不肯給予別人為災禍,更何況府外的好處,哪能吝惜百姓得到什麼利益呢?況且善藏財富的藏之於民,不善於藏富的藏於府庫。

藏富於民的,百姓高興那麼君主自然富有,斂財於府庫的國怨沸騰而百姓貧困。

舉國上下,怨聲載道,那就預示著教化有虧損,百姓貧困那君主也無從取財。

臣下願聖上您放鬆鹽禁,使陛下恩澤廣為被及。

陛下可依照《周禮》設置川衡之官的方法,讓他們監督引導百姓的行為即可。」

皇帝下詔說:「百姓利益,深如奏章所陳。

將此章交給群臣廣為議論,然後定奪。」

司徒、錄尚書、彭城王元勰,兼尚書邢巒等啟奏說:「甄琛所列舉的,言論宏富,大體上面面俱到,沒有什麼可挑剔的。

但是,我們擔心這會不會空坐談理,道理很好,實行於事,則有欠缺,因此就該採取謹慎的態度,不能過早地說『行』。

臣等私下考慮古代善於治理國家的,沒有不明白其勝利的途徑,懂得其遠大的道理,所以等到拯救世事,便行動合於節度。

假若君主想讓天下豐盈而不漫溢,節儉而不導致弊端,差使百姓、供養黎民的信息,都在奏疏之中了,節約儉省,取獲有度,讓百姓生活舒坦,道理大致如此。

假如不像這樣,那要君王幹什麼?假如人君聽任百姓生產,放任百姓獲取所需,那就會出現萬物成為芻狗的現象,很可能導致什麼都蕩然無存的局面。

從大道理出發,恩惠便會產生,萬民奉養君主,君主恩澤萬民,卑賤與高貴的道理睦順通明。

然而,實際做起來,雖然恩澤惠施既已交接,拯救萬民的措施也很多,但我們仍擔心天下之財不濟國用,聖上恩澤未必能惠及百姓。

所以要心懷多方以瞭解百姓感情,制定法規以實行聖上意願。

至於獲取山川財貨,是因為百姓貢賦不豐;收取市賈之稅,是要增加一些國庫儲備。

收取這收取那,並不是為了其有利於自己;躲開這接受那,也不是為了奉養己身。

這就是所謂斂集天地所產,惠施天下萬民,假借造物主的財富,賑濟造物者某些方面的貧乏。

徵收商人稅利是為了提一供國家戰伐所需,讓百姓貢賦目的在贍養衛國力量,取財用財,都有各自的道理。

禁止百姓開發這個淵池,不是專從大官的需要出發;斂聚這些布帛,又怎能說是後宮所需呢。

既然好處不在自己,彼我一個道理,就像聚斂與散發財貨一樣,那有什麼可吝惜的呢?況且稅收的本意,是使事有可求,本來是希望能夠濟養百姓,並不是為了私自藏貯財貨。

不像這樣,那過去的賢人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呢?正因如此,後來治理國家的,沒有誰更改此類條文。

所以先朝檢校類條文,從人情物理出發,大小必校,從鑒如流,(疑)仍恢復鹽禁。

然而自鹽禁實行以來,有關部門大多怠惰,實行的時候,往往走了原樣,於是便讓百姓怨聲四起,商販議論紛紛,這是執行政策的人沒有方法,並不是制定政策的人有什麼過錯。

而今,此事一出,致使朝廷明識之士,辨其原委,如果就此作罷,臣等擔心失信於民。

一行一改,法律的實施就像下棋動子一樣,那怎麼行呢,我們認為應當把條款中最重要的東西檢尋出來,照先前做法依舊實施。」

於是,皇帝下詔書說:「收取鹽業之稅,本是自古如此,然而各代從有利於百姓而制定政策,政策各代之間也不盡相同,但只要能使民富足,益於教化,便是道理所在。

甄琛上的表,的確可稱作是有助於治理國家,可照文前半所陳述,讓公私並立,山川之利官民一同擁有。

尚書應當在禁止豪強強取豪奪方面痛下功夫。」

皇帝又下詔書讓琛參與八座討論國事。

不久甄琛就當上了中尉,常侍官職如故。

又遷任侍中,為中尉。

甄琛膽小怕事,所任不能糾治顯貴,所有被他彈劾的人中,大都是下層官吏。

當時趙修正得一寵一,甄琛一頭扎進他的懷裡,跟他抱成一一團一。

甄琛的父親甄凝任中散大夫,弟僧林為本州別駕,都是托付趙修向上傳達的。

等到一奸一詐的事情敗露,明天準備收審,今天甄琛才列舉其罪狀。

等到他看到刑官一抽一打趙修,惻隱之心還是油然而生,但等到他對別人說,就成了:「趙修小人,脊背就像土牛一樣,特別經得起鞭打。」

有識之士對他頗有看法。

趙修死的第二天,甄琛與黃門郎李憑也以「朋一黨一」之名被召往尚書處,兼尚書元英、邢巒窮究二人阿曲逢迎趙修的情況。

甄琛先前拜官,有關官員都來了,邢巒出來晚了些,甄琛對邢巒說:「卿您死到哪裡去了,這麼晚才出來?」

說的雖是玩笑話,但邢巒動起火來,一直耿耿於懷。

碰到這次機會,刨根問底,極為仔細地盤問甄琛。

司徒公、錄尚書、北海王元詳等人啟奏說:「為臣聽說一黨一人成為禍患,自古以來,為人痛恨;結一黨一成一奸一,為政所忌諱,即使身為一寵一臣,只要是一黨一人,一定得誅殺,這些都是為了保存國家大公,保護先王所創基業永固長存的做法。

我斗膽考慮陛下承襲先王明識,探幽鑒匿,即為近臣,當責不貸,一切都按國法辦事,審時度勢,這使國家大政蔚增光輝,可保江山永泰平安。

臣的看法:侍中、領御史中尉甄琛,身居執法高位,糾邪摘非,是其職責,風氣不正,都應彈劾糾正,何況趙修奢侈暴虐,惡名遠揚,侵吞公有,豪奪私產,朝野上下,切齒痛恨。

但甄琛卻從不上疏陳奏,反而與其來往密切,交接結一黨一,成為其重要朋一黨一,朝內朝外,互相照應,互相勾結、互相吹捧。

讓本是平民的父親,躍登正四品的高位;七品之弟,連跳三級官階。

這種做法,虧損先王所立的選舉大法,給聖賢明達的官員臉上抹黑。

甄琛又與武衛將軍、黃門郎李憑互為表裡,憑兄被封官,甄琛知而不說。

等到趙修惡跡敗露,甄琛方才彈劾。

趙修生時,甄琛等全都趨炎附勢,被誅之後,則又搖身一變,大加批評,竊天之功以為己有,對上瞞欺朝廷;對下哄騙百姓,甄琛的為人卑鄙一奸一詐,在這一點上,暴露無遺了。

不誠實,不忠耿,實在應該貶官放逐。

謹按刑律規定,請求除去官名。

其父身為中散大夫,實際上是竊居其位,即使是皇族帝孫,也無此先例,這既然來得不倫不類,請求收回官職。

甄琛攀附趙修,把他看作親戚、靠山,跟他交遊,不按常規,或是早晚出入趙修府門,或是每逢吉凶之事,便密謀商討,以至於降低身份,拜揖趙修家人,他的妻子也與趙修兒子相見,甄琛每有家事,一定先托付趙修。

如此這般,玷污清明皇風,攪壞世俗風化。

這種惡劣的情況都不糾正,那憑什麼去糾阿正諛,獎拔忠直之人呢!臣請求免去甄琛辟職,以正風氣。」

奏陳被認可。

甄琛於是被罷去官職,送回家鄉,他左右牽連被罷黜官職被處死的有三十多人。

甄琛為官之初,他因為父母年邁力衰,經常請求皇上免去他的官職讓他回家服侍,因此,高祖授予他家鄉州長史。

等到甄琛辟名顯達,不再請歸。

這次遭際,他才回家專門供養父母。

幾年之後,母親去世。

他的母親是鉅鹿曹氏人,有孝一性一,丈夫家離自己父母家裡有百里之遙,每次她弄到魚肉菜果之類美味佳餚,一定要僕人送些給父母吃,然後她才開始食用。

甄琛母親喪服沒有滿期,父親又去世了。

琛在父母墳塋內,親手種下松柏,隆冬臘月,挖土挑水。

鄉親父老十分同情他,都來幫忙。

十多年中,墳墓修好,樹木蔥榮。

甄琛與弟甄僧林發誓兄弟二人一起生活到老。

在家鄉買田置產,親自耕種,經常呼鷹喚犬,出門打獵,藉以自娛。

朝廷有什麼大事,還上書陳奏。

過了很長時間,皇帝又任命他為散騎常侍,領給事黃門侍郎、定州大中正。

又大為皇帝親近一寵一幸,黃門內大小事情,全權由他負責,出則參與尚書事務,入則為皇帝出謀劃策。

甄琛,高祖時兼任過主客郎一職,迎送蕭賾出使彭城劉纘,甄琛欽佩劉纘的才氣風度,經常言於歌詩。

劉纘的兒子劉日折任朐山駐守長官,日折死之後,家屬遷入洛一陽一。

劉日折有個姑一娘一,年齡不到二十歲,而甄琛當時已經六十多歲了,他娶姑一娘一為妻。

結婚那天,皇帝下詔為甄琛一操一辦酒宴,甄琛十分高興,世宗經常為這老少配開甄琛的玩笑。

盧昶在朐山戰敗之後,皇帝下詔讓甄琛前往檢察調查。

後遷任河南令尹,加平南將軍,黃門侍郎、大中正官職照舊。

甄琛上表說:「《詩》說:『京邑翼翼,四方是則。

』說的是京師是國家四方的根本,社稷安危都依賴它,不可不清正。

所以,從前國都在代州時,禍患不斷、盜賊眾多,世祖太武皇帝親自發憤圖安,廣泛設置主司、裡宰等官職,這些官員都從那些令長及五等男爵的後代有謀略的人中提拔。

又廣設吏卒武士,為其羽翼,提高他們的待遇,尊重他們的勞動,這樣,不安定因素才得以消除。

而今遷都以來,國土面積增加,四面八方,赴會京都,事情超過都處代郡的時候,天下人士,雜集京師,難以一一查明掌握,以致寇盜公行,劫害行為不斷出現,究其原因,是因為行市混雜,難分魚蝦,有關部門暗昧軟弱,不能勝任檢查糾察責任必然產生的結果。

大凡要人對付堅一硬的木頭,必定要為他選擇好的工具。

現在的河南郡是陛下您的堅木,各種人盤根錯節,混雜在一起。

六部裡尉等部門官員便是攻堅的利器,不是貞直剛一精一銳利無敵的,則無法治理好京都。

現在陛下您選擇的令尹既不是良才,裡尉等官也是柔軟的鉛刀,而陛下想要整頓京邑,恐怕難以達到預期目的。

裡正是流外四品之職,職位輕賤,責任瑣屑,大都是下等官員,人人苟且偷安,不能行使督察之責,所以才使得盜賊一奸一邪橫行霸道,各種賦稅,失去常理。

而邊外小縣,所統領的人數不過百十來戶,但往往卻以將軍任職。

京都諸坊,大的有千戶、五百戶之眾,而且其中居住的都是王公卿尹、皇親國戚之類高官顯貴,豪紳猾吏,僕役奴隸,雜居其間,這些達官貴人往往私養一奸一惡之人,而他們高門廣宇,不能隨便干預。

還有州郡俠膽的人,客居京都,私自交結貴戚,連群結一黨一,暗地裡欺行霸市,這比起邊境小縣,情況要複雜得多。

現在朝廷以邊事為難,京師治理容易,實在是不妥的做法。

大凡王都制定法律,都根據情況隨時有所改變,改弦易調,是明主當務之急。

先朝確立品位高下,不是一說就定下來,而是根據實際情況,不合實際便著手更改。

現在清閒官職,猶且高官兼任,況且煩雜重要的事務,怎能馬馬虎虎、拈重如輕,隨便委職呢?我請求選取武官當中八品將軍以下一精一干忠直的人,以本官待遇,任裡尉之職,各自享受其應得俸祿,高的任六部尉,中等的任經途尉,下等的任里正。

如不這樣,臣請求稍稍提高裡尉官職品位,選擇本處下品中的本應陞遷的人,充當此項官職。

如果這樣,則會讓他們職重責任也大,京師就會氣象太平,陛下一身邊就會安定。」

皇帝下詔說:「裡正可進品位於勳品,經途官員從九品,六部尉從正九品官員中提拔,就不必從武將中選拔這些官員了。」

甄琛又啟奏皇上以羽林軍作為巡邏力量,巡邏在坊巷之間,糾察盜賊。

從這以後,京都治安秩序大為好轉,至今仍太平無事。

轉任太子少保,黃門侍郎官職依舊。

大將軍高肇討伐蜀亂,皇帝任命甄琛為持節使,代撫軍將軍,統領步、騎兵四萬人為前鋒都督。

甄琛部隊到了梁州獠亭時,適逢世宗逝世,班師回朝。

高肇死了之後,朝廷認為甄琛是高肇一黨一人,不宜再參與朝政,便命他為營州刺史出任外職,加安北將軍。

一年後,讓光祿大夫楊思穆代替他的官職,當時甄琛都六十五歲了,於是他在中山閒居,很久以後,才到京城。

被任命為鎮西將軍、涼州刺史,朝廷仍然認為他與高肇過從密切,不願讓他留在京師。

不久又徵召拜授太常卿,仍然以本將軍出任徐州刺史。

等到入京辭別肅宗,甄琛以年老體弱為由不願赴任,皇帝下詔任他為吏部尚書,將軍職位照舊。

不久,又命為征北將軍、定州刺史,衣冠錦繡,遊歷治地,心情大為舒暢。

甄琛治州嚴厲刻苛,沒有聲譽。

崔光不願接受司徒之職,甄琛傍光寫信,表面貶責,實際附和。

崔光揣度他的意圖,回信稱讚以取一悅於他。

不久又徵召入京,授予車騎將軍、特進等銜,又授官侍中。

因他衰老,皇帝下詔賜給他御府杖,每天早晨拄杖上朝,出入禁中。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魏書白話版
序紀太祖道武帝紀太宗明元帝紀世祖太武帝紀高宗文成帝紀顯祖獻文帝紀高祖孝文帝紀世宗宣武帝紀肅宗孝明帝紀敬宗孝莊帝紀孝靜帝紀文成文明皇后馮氏傳宣武靈皇后胡氏傳元叉傳元孝友傳元澄傳廢太子元恂傳穆崇傳王建傳(附王斤傳)安同傳安頡傳於烈傳(附於祚傳)於忠傳崔逞傳封回傳封軌傳公孫表傳張濟傳李先傳賈秀傳王洛兒傳崔浩傳李順傳司馬休之傳(附司馬文思傳)司馬楚之傳司馬悅傳刁雍傳李韶傳李神俊傳陸俟傳陸睿傳源賀傳源懷傳源子恭傳酈范傳毛修之傳劉休賓傳劉文曄傳房法壽傳房伯玉傳房景先傳伊..傳苟頹傳薛虎子傳宇文福傳費穆傳韋珍傳蘇湛傳裴宣傳李斤傳盧淵傳盧昶傳高允傳尉元傳慕容白曜傳皮豹子傳呂羅漢傳胡叟傳闞[馬因]傳劉[日丙]傳李孝伯傳李沖傳游雅傳游明根傳游肇傳劉芳傳鄭羲傳高佑傳崔挺傳楊播傳楊椿傳劉昶傳蕭寶夤傳韓麒麟傳韓顯宗傳李彪傳王肅傳宋弁傳郭祚傳邢巒傳李平傳崔光傳甄琛傳崔休傳劉藻傳(附劉紹珍傳)傅永傳傅豎眼傳(附傅融等傳)裴叔業傳夏侯道遷傳李元護傳席法友傳江悅之傳李苗傳奚康生傳楊大眼傳崔延伯傳爾朱榮傳爾朱兆傳爾朱世隆傳爾朱天光傳張烈傳宋翻傳辛雄傳辛纂傳高謙之傳(附高子儒、高緒傳)高道穆傳孫紹傳張普惠傳成淹傳(附成霄傳)范紹傳董紹傳鹿張熠傳朱瑞傳叱列延慶傳斛斯椿傳賈顯度傳樊子鵠傳賀拔勝傳侯莫陳悅傳侯淵傳綦俊傳山偉傳李琰之傳祖瑩傳常景傳馮熙傳高肇傳(附高植傳)胡國珍傳陳奇傳劉獻之傳孫惠蔚傳董征傳刁沖傳李業興傳溫子升傳趙琰傳王崇傳朱長生傳宋世景傳(附宋季儒傳)李洪之傳酈道元傳眭誇傳馮亮傳李謐傳殷紹傳江式傳徐謇傳王顯傳蔣少游傳(附郭善明等傳)姚氏婦楊氏傳苟金龍妻劉氏傳王睿傳趙修傳茹皓傳侯剛傳宗愛傳趙黑傳(附趙熾傳)劉騰傳劉聰傳石虎傳(附石世等傳)慕容垂傳苻堅傳姚興傳司馬德宗傳(附司馬德文傳)桓玄傳馮文通傳劉義隆傳(附劉劭、劉駿傳)蕭衍傳沮渠牧犍傳(附沮渠秉等傳)高句麗傳勿吉傳蠕蠕傳高車傳自序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